30例老年帕金森病临床治疗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68.80 KB
- 文档页数:2
[帕金森病治疗]李可、陈文伯治疗帕金森、震颤、舞蹈病医案篇一 : 李可、陈文伯治疗帕金森、震颤、舞蹈病医案红景天打粉,每日3克煮水,连渣服用,服用7周。
红景天苷能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为具有多巴胺功能的神经细胞。
红景天有助于多巴胺的生成。
红景天有多个品种,西藏的大花红景天较好。
《名医类案》为我国第一部医案专著。
是明以前著名医家临床经验的总结,《名医类案》中记载的帕金森医案:在《名医类案》(见虚风门中)完整的记载了:江应宿治大司成许颖阳公,头振动摇,诊得六脉沉缓,左关尺散软无力,即告之曰:此虚风候也。
公乃日侍经筵,矜持太过,伤损肝肾二经之血分耳。
经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又曰:“恐伤肾。
”恐惧不已则火起于肾,而消烁精血,肾水一亏,则心火暴盛无制。
故曰:诸逆冲上皆属于火,风火相扇而掉摇。
治疗之法,唯宜养血顺气,气行而痰自消,血荣而风自灭矣。
为制养血膏一料:枸杞为君,参、芪、归、术为臣,天、麦二冬为使。
更制定振丸:酒煮黄连,姜制半夏为君,四物(郭按:即四物汤,熟地黄、当归,川芎,白芍)养血为臣,参、芪、白术为佐,天麻,秦芄,灵仙,荆、防、全辛(郭按:全辛或是细辛之误?不过以我之意,不如用全蝎)为使,蜜丸。
昼用养血膏,夕服定振丸,月余获效,三越月渐愈。
(郭按:3个多月才渐愈,可见此病之难治)在《内经》中尚无此病名,但已有相关的论述,在《病机十九条》中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文中的“掉”即颤,振的意思,此论一直为后世所宗。
明、王肯堂在《证治准绳、杂病》中说:“颤,摇也;振,动也。
筋脉约束不住而莫能任持,风之象也。
”并指出,此病:“壮年少见,中年之后始有之,老年尤多。
”证之以现代临床,此病的诊断也已经比较明了了。
根据中医内科学的分类,“帕金森氏病”,应该归属于中医颤证的范畴,属肝经,风证。
此之后,各名家多有发挥,我在这里就不一一论述了。
中医内科学中把此病因归类为3个方面:1:肝肾阴亏。
联合用药对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的疗效【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联合用药对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的疗效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所收治的共计60例血管源性源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将这入选的6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30例只采用美多芭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以及30采用美多芭与普拉克索联合用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干预后运动功能均得到了有效改善,但相较只采用美多芭治疗的对照组患者而言,采用美多芭与普拉克索联合用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运动功能改善幅度更大,组间对比的差异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且采用美多芭与普拉克索联合用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于只采用美多芭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的差异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
结论:对于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采用美多芭与普拉克索联合用药治疗的疗效确切,能大幅度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且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应用价值优秀。
【关键词】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联合用药;美多芭;普拉克索作为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神经系统类疾病,血管源性帕金森的发病率较高,且多发于老年人群之中,目前关于造成帕金森综合征病理变化的具体病因仍然未有明确的解释[1],可能包括环境因素的影响、遗传因素、氧化应激或是年龄增长机体老化等等。
临床上对于帕金森患者常采用药物治疗干预[2]。
本次研究选取了我院收治的共计60例帕金森患者作为样本对象,探究分析了联合用药对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的疗效影响,现作出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所收治的共计60例血管源性源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将这入选的6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30例只采用美多芭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以及30采用美多芭与普拉克索联合用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
滋水清肝饮联合度洛西汀治疗帕金森病抑郁的疗效观察目的:观察滋水清肝饮联合度洛西汀治疗肾虚肝郁型帕金森病抑郁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神经递质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2 年1月至 2023年8月在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肾虚肝郁型帕金森病抑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
对照组给予盐酸度洛西汀口服,观察组给予滋水清肝饮联合度洛西汀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
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8周后的患者的抑郁程度、生活质量、血清炎症因子及神经递质的变化,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监测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HAMD 评分、UPDRS-I、II、II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IL-6、TNF-α、IL-1β水平明显降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神经递质(DA、5-HT、N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滋水清肝饮联合度洛西汀能更好地改善肾虚肝郁型帕金森病抑郁患者的运动及抑郁症状,调节血清炎症因子及神经递质的表达,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优于单独服用度洛西汀。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60岁以上的PD患病率高达1.37%,PD患者已超过360万[1]。
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神经系统退化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PD除了包括典型的运动症状外,还包括认知障碍、感觉障碍、睡眠障碍、自主神经障碍、精神障碍等非运动症状[2]。
其中大约50%帕金森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PDD),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丧失、严重者有自杀倾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3]。
美多巴联合盐酸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疗效分析目的分析美多巴联合盐酸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治疗效果。
方法将我院80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40例观察组和40例对照组。
对观察组采用美多巴联合盐酸普拉克索疗法,对照组则使用美多巴单药疗法,对比两组疗效。
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5.00%,对照组为52.50%,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且P<0.05。
观察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对照组为27.50%,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且P<0.05。
结论对帕金森病患者采用美多巴和盐酸普拉克索联合疗法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病症,且不良反应较少,疗效较为满意。
标签:美多巴联合盐酸普拉克索;帕金森;治疗效果帕金森病在神经内科中属于老年多发病症之一。
该疾病的发展容易引起行动障碍、认知障碍,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1]。
本研究通过对帕金森病患者分别使用美多巴和盐酸普拉克索联合疗法与美多巴单药疗法进行治疗。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0例帕金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40例。
观察组男性患者为22例,女性为18例;年龄为47~72岁,平均年龄为(61.14±3.74)岁。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为21例,女性为19例;年龄为45~74岁,平均年龄为(63.13±2.32)岁。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基础性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美多巴单药疗法。
主要使用药物为美多巴(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30198)。
初始服药阶段,服用剂量为1~2片/d,平均服用3次/d;持续服用7d后,服用剂量可增加至2~4片/d,根据具体情况或遵照医嘱服用3~4次/d。
治疗共持续84d。
观察组:给予观察组患者美多巴联合盐酸普拉克索疗法。
主要使用药物为美多巴(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30198)以及盐酸普拉克索片(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Co.KG,国药准字H20110068)。
·临床研究·帕金森病患者事件相关电位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霞(武汉市蔡甸区人民医院/协和江北医院 神经内科,湖北 武汉 430100)0 引言帕金森病的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是患者的主要特征,在其病程中能客观反映记忆、注意、执行功能等基本认知功能。
所以,患者在痴呆出现之前短时记忆障碍是患者的主要智能障碍[1-2]。
PD患者记忆成绩愈差者易发生智能障碍,且言语流畅性降低是PD发展成为痴呆的预见因素。
事件相关电位中的N2和P3潜伏期表示事件相关电位的指标能客观评价认知功能[3]。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门诊和病房就诊的帕金森病患者共30例,所有患者符合全国锥体外系疾病讨论会制定的PD诊断标准,其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21-59岁,平均(36.72±11.48)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21分,平均(26.05±1.23)分。
对照组均为本院身心健康的志愿者30例,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21-57岁,平均(34.13±8.56)岁;同时把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无神经系统疾病的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共30名,2组)对照组30例,男15例,女15例;为同一时期健康体检者,年龄42-78岁,平均(53.89±4.24)岁。
所有患者均进行头部CT或核磁共振检查及相关的辅助检查。
两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方面经χ2检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同时排除影响测验的听力障碍[4-5]。
1.2 方法1.2.1 全面认知功能评定:用中文版按其项目组成划分为定向力、记忆力、计算力、回忆和语言5项。
1.2.2 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测定:测定P300的波幅。
非认知功能评定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
1.2.3 采用keypoint肌电图诱发电位仪(丹麦dantac公司)进行听觉erpp300检测:给予受试者刺激频率0.3-1 hz,刺激宽度50 ms。
抗氧化剂依达拉奉联合葛根素治疗帕金森病疗效观察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治疗中应用依达拉奉和葛根素联合方案对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
方法60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美多芭治疗,试验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葛根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恶心呕吐、运动障碍、抑郁、厌食等不良反应发生2例(6.7%),对照组发生8例(26.7%),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依达拉奉和葛根素联合治疗帕金森病效果显著,具有治疗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帕金森病;依达拉奉;葛根素;临床治疗帕金森是一种突发的、缓慢进展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即神经退行性疾病,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动作的缓慢与缺失、肌肉僵直、静止性震颤和姿势不稳。
研究数据显示发病率为2%左右,以中老年人为主要发病群体。
引起帕金森病的根本原因是脑内多巴胺减少,而造成脑内多巴胺减少的原因目前还不完全清楚,但多数人认为,帕金森病的发生与年龄增大、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有关。
该病起病缓慢,早期症状并不十分明显,与其他脑部病极易产生混淆,在彻底治愈上有一定难度,有很高的致死率、致残率及复发率[1]。
依达拉奉具有保护大脑的作用,葛根素则可以对抗氧化损伤,为了探讨这两种药物的联合应用疗效,本文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
对照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56~80岁,平均年龄(66.5±5.8)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3.3±0.7)年。
试验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55~83岁,平均年龄(68.0±5.2)岁;病程2~7年,平均病程(4.1±1.5)年。
巴丝肼联合小剂量多奈哌齐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认知功能、抑郁情绪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和讨论巴丝肼与小剂量的多奈哌齐联合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及其对认知功能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效果。
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12例帕金森患者随机分成了治疗组(n=56)和对照组(n=56)。
其中对照组仅采用巴丝肼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小剂量的多奈哌齐加巴丝肼治疗,观察和分析治疗的临床效果和患者认知功能及抑郁情绪的变化情况。
结果:比较发现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在治疗前两组的认知功能及抑郁情绪无明显差异性(P>0.05),在治疗后治疗组的认知功能和抑郁情绪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帕金森病患者使用巴丝肼+小剂量多奈哌齐进行治疗,能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并且认知功能及抑郁情绪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关键词】巴丝肼;多奈哌齐;帕金森病;认知功能;抑郁情绪【中图分类号】R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5-0223-02帕金森病(PD)为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形疾病,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为主要的发病人群。
PD的主要病理过程是患者中脑的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导致纹状体多巴胺的含量明显减少而致病。
研究表明PD病人存在一定的抑郁情绪和认知功能障碍,通过巴丝肼和小剂量多奈哌齐进行治疗能使其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1-2]。
本文主要对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12例帕金森病人联合用药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PD患者基本资料选取的我院神经内科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112例PD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
治疗组男女分别为32例、24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为(63.25±6.2)岁。
对照组有男女分别为30例、26例;年龄61~79岁,平均年龄为(64.06±6.4)岁。
生命科学仪器 2024年第22卷/第1期生命科学㊃医药卫生177乌灵胶囊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临床效果丁志强 张梦滢 张亚君 梁 英(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酒泉医院(酒泉市人民医院),甘肃酒泉735000)摘要 目的:分析乌灵胶囊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临床效果㊂方法:本研究选择了2021年3月到2023年3月期间,在医院就诊的60位存在P D 相关睡眠问题的患者作为主体,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均匀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包含30名患者㊂对照组采取认知行为疗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乌灵胶囊,对比临床应用效果㊂结果:观察组之中的患者在P D S S 得分方面得到了明显提高,患者对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提高;P <0.05,有显著性差别㊂结论:乌灵胶囊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对帕金森病伴发性失眠病人具有明显的疗效,是一种具有较好疗效的药物㊂关键词 乌灵胶囊;认知行为疗法;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临床效果C l i n i c a l e f f e c t o f W u l i n g c a p s u l e c o m b i n e d w i t h c o gn i t i v e b e h a v i o r a l t h e r a p y f o r s l e e p di s o r d e r s i n P a r k i n s o n 's d i s e a s e D i n g Z h i q i a n g ,Z h a n g M e n g y i n g ,Z h a n g Y a j u n a n d L i a n g Y i n g(S h a n g h a i F i r s t P e o p l e 's H o s p i t a l J i u q u a n H o s p i t a l (J i u q u a n P e o p l e 's H o s p i t a l )G a n s u J i u q u a n 735000)ʌA b s t r a c t ɔO b je c t i v e :E v a l u a t i n g t h e T h e r a p e u t i c I m p a c t of W u l i ng C a p s u l e I n t e g r a t e d w i th C o g ni t i v e B e h a v i o r a l T h e r a p y o n S l e e p D i s t u r b a n c e s i n P a r k i n s o n 's D i s e a s e .M e t h o d s :A t o t a l o f 60P a r k i n s o n 's d i s e a s e (P D )pa t i e n t s e x -p e r i e n c i n g s l e e p d i s t u rb a nc e s ,ad m i t te d t o o u r h o s pi t a l f r o m M a r c h 2021t o M a r c h 2023,w e r e e n r o l l e d a n d r a n -d o m l y s p l i t i n t o a n e x p e r i m e n t a l g r o u p a n d a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u s i n g a r a n d o m n u m b e r t a b l e m e t h o d ,c o n s i s t i n g of 30p a t i e n t s e a c h .T h e c o n t r o lg r o u p u n d e r w e n t c o g n i t i v e b eh a vi o r a l t h e r a p y ,w h i l e t h e e x p e r i m e n t a l g r o u pr e c e i v e d a d -d i t i o n a l W u l i n g c a p s u l e s .T h e e f f i c a c i e s o f t h e s e a p p r o a c h e s w e r e c o m p a r e d .R e s u l t s :U po n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t h e P D S S s c o r e s o f t h e e x p e r i m e n t a l g r o u p s u r p a s s e d t h o s e o f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a n d t h e n u r s i n g s a t i s f a c t i o n a n d q u a l i t y of l i f e s c o r e s w e r e a l s o h igh e ri n t h e e x p e r i m e n t a l g r o u p .S t a t i s t i c a l s i gn i f i c a n c e w a s n o t e d w i t h p v a l u e s l e s s t h a n 0.05.C o n c l u s i o n :T h e c o m b i n a t i o n o f W u l i n g c a p s u l e a n d c o g n i t i v e b e h a v i o r a l t h e r a p y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am e l i o r a t e s s l e e p d i s t u r b a n c e s i n P D p a t i e n t s ,w a r r a n t i n g i t s c l i n i c a l a p pl i c a t i o n .ʌK e y wo r d s ɔW u l i n g c a p s u l e ;c o g n i t i v e b e h a v i o r a l t h e r a p y ;s l e e p d i s o r d e r i n P a r k i n s o n 's d i s e a s e ;c l i n i c a l e f f e c t 中图分类号:R 45 文献标识码:B D O I :10.11967/2024220258帕金森病(P D )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退行性病变,其特征在于显著的运动症状,如颤抖㊁活动减少和肌肉僵硬[1]㊂同时,P D 病患往往伴随多元的非运动症状,其中睡眠问题尤其常见,提升睡眠质量在P D 的综合疗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㊂针对睡眠障碍的认知行为疗法,尤其是认知行为失眠疗法(C B T-i ),已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接纳为优化睡眠管理的有效策略[2-3]㊂多项研究证实,将C B T-i 直接应用于P D 患者,确实展现出显著的治疗效果,但可能见效较缓㊂结合药物治疗,C B T-i 能有效缩短入睡时间,提升睡眠质量,并降低安眠药的依赖性㊂乌灵胶囊作为一种常用的中成药,被广泛用于处理睡眠障碍,以其良好的疗效和高度的安全性受到认可[4-5]㊂以下将报告一项关于C B T-i 联合乌灵胶囊治疗P D 患者睡眠障碍的研究结果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研究选择了2021年3月到2023年3月期间,在医院就诊的60位存在P D 相关睡眠问题的患者作为主体,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均匀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包含30名参与者㊂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0人,女性10人,平均年龄为(64.57ʃ6.32)岁;而观察组则有男性18人,女性12人,其平均年龄为(64.20ʃ6.02)岁㊂在两组的基本信息对比上,结果显示没有显著差异(P 值大于0.05),确保了两组之间的可比性㊂纳入标准:需符合帕金森病及其伴随睡眠问题的明确诊断标准,年龄设定在50至80岁之间,疾病持续时间需超过一年,H o e h n -Y a h r 分级需控制在4级以下㊂入选者需具备完整的医疗记录,并且能够理解和配合完成相关评估问卷㊂排除条件包括:患有痴生命科学㊃医药卫生生命科学仪器 2024年第22卷/第1期178呆,精神疾病(严重的情况例外)㊂心㊁肝㊁肾等多个脏器功能受损严重㊂得了恶性病㊂有吸毒或酗酒的病史㊂由于其它原因引起的失眠㊂在过去的六个月里服用苯二氮卓类药物,退黑激素或乌铃胶囊㊂或者是对所用的药品有过敏症㊂1.2 方法对照组,实施了C B T-i 策略,该策略包含五个阶段㊂①认知重建,涉及与患者深度对话,探寻失眠的根本原因,并协助他们识别和修正不良行为,树立健康的观念和习惯㊂同时,引导患者记录睡眠日志㊂②提倡良好的睡眠卫生,比如推荐短暂的午睡不超过30分钟,避免饭后立即休息,尽量不要在夜间进行激烈的锻炼,也不要喝浓茶㊁咖啡等有刺激性的饮品㊂③激励控制,通过对床上行为的限制以及对睡觉的调节,实现对床与人之间关系的调节㊂④睡觉调节,利用一周前一周的睡觉日志,推算出了他们的平均睡觉时长和睡觉效率㊂⑤放松疗法㊂音乐疗法:鼓励患者在就寝后选择一个舒适的体位,背景音乐选用柔和的旋律;同步进行深度放松练习㊂身心调适:引导患者采用交互式的手势,一手指按腹部,另一手轻触胸口㊂吸气时,让患者感受肺部充分扩张,然后以鼻腔缓慢呼出,保持吸气后的暂停1秒钟,再慢慢释放气息,确保呼气过程比吸气更悠长㊂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可以将日常压力和烦忧视作随着每一次深长的呼吸逐渐消散,进入心灵的宁静状态㊂肌肉松弛训练:让病人意识性地感知身体主要肌肉区域的松弛与紧绷状态㊂观察组:在C B T-i 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给予乌灵胶囊进行相关的治疗(浙江佐力制药,国药准字Z 19990048,0.33g/片),治疗频率与剂量为每天3片,每天3次㊂两组之中的患者在疗程方面通常情况下都定在12周㊂1.3 疗效观察①采用帕金森病特异性的睡眠品质评估量表(P D S S )对患者的睡眠状态进行评估㊂这个量表包括15个测量项目,每个项目的分值在0到10分之间,得分低的表示有更多的睡眠问题㊂②相关的结果通过帕金森疾病的生存品质量专用表(P D Q-8),对于两组之中的患做好行生存质量方面的评价㊂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下几点:行走的障碍㊂穿衣有困难吗;会不会因为在公众面前患上帕金森症而不好意思感情上的困难吗?当你读书或读报的时候,你的注意力会不会受到影响㊂和别人交流有没有问题㊂还需要考虑是不是出现了肌肉方面的痉挛,而是患者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疼痛情况㊂并且对每一项进行0-4分的打分,总共32分,得分越高,生存品质越差㊂③对病人的满意程度进行评价,分为三个等级:非常满意㊁满意㊁不满意,即非常满意和满意的总和㊂1.4 统计分析法将所收集的资料导入S P S S 21.0进行统计,计数资料以(x ʃs)表示,采用t 检验㊂计量数据采用%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㊂P<0.05,有显著性差别.2 结果2.1 对照2组治疗前后P D S S 睡眠质量评分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P D S S 评分,发现两组患者的P D S S 值明显好于正常组(P<0.05)㊂在表1中可以看到特定的成果㊂表1 对照2组治疗前后P D S S 睡眠质量评分(x ʃs)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3099.42ʃ7.23107.89ʃ4.23对照组3099.39ʃ7.11102.39ʃ4.94T 0.01624.6320P0.98710.00002.2 对照2组治疗前后P D Q-8生活质量评分比较2组患者接受治疗的前后在P D Q-8方面等各项的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㊂具体结果见表2㊂表2 比较2组治疗前后P D Q -8生活质量评分(x ʃs)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3025.62ʃ1.2320.89ʃ2.23对照组3025.59ʃ1.1122.39ʃ2.94T 0.09922.2265P0.92130.02992.3 对比患者在接受相关护理之后的满意度两组之中的患者在接受了相关的护理与治疗之后整体的满意度进行对照后发现,观察组整体的满意度比对照组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㊂表3 对比患者在接受相关护理之后的满意度(n ,%)组别例数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度观察组30218129(96.66%)对照组301821020(73.33%)χ29.0167P0.0026生命科学仪器 2024年第22卷/第1期生命科学㊃医药卫生1793 讨论帕金森病(P D )是发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常见神经系统变性病,其整体的发病率随这当前人口出现的老龄化发展加剧呈现出现逐年上升的态势[6]㊂帕金森病(P D )以a l p h a -s yn u c l e i n (a l p h a s yn u c l e i n )为主要特征,表现为机体内a l -p h a s y n u c l e i n (a l p h a s yn u c l e i n )的聚集,可导致各种非运动症状(如运动功能紊乱)[7]㊂最近的研究表明,在这种情况下,这种不运动的症状会使病人的病情加重[8]㊂其中,睡眠紊乱是P D 最主要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发病率高达98%,且可早于临床表现㊂睡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质量,特别是夜间的睡眠问题对病人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医务工作者对此进行早期的诊断和干预[9-10]㊂当前,临床实践中针对睡眠障碍的主要对策是采用西医药物治疗,例如苯二氮卓类和褪黑素类的镇静药物,然而这些疗法伴有一些明显的局限性,比如高依赖性㊁增加摔倒的可能性以及长期应用可能导致认知功能下降㊂然而,在帕金森病(P D )患者群体中,单纯依赖C B T-I 疗法显示出启动效果相对较慢的问题,这往往导致患者遵从度降低,治疗参与度减弱㊂为了克服这一局限,实验组在常规C B T-I 干预中融入了传统中成药乌灵胶囊,以此来加速疗效显现,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㊂在中医理论中,帕金森症(P D )是由脾㊁肝㊁肾㊁脑三脏功能失调所致,肝肾亏损,肝肾不交,肝肾不和,肝火攻心,肝肾同伤㊂乌灵胶囊主要是通过黑灵菇粉为主的一种较为纯正的中药方面的制剂,且这种药物具有一定的补气养血㊁宁心安神㊁滋养肾脑等各方面的作用,对改善心情紊乱㊁睡眠不足等症状具有一定的作用㊂经过药理方面的各种研究发现,采取乌灵胶囊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对于阿混着的脑内谷氨酸和G A B A 等各个方面的兴奋性神经递质进行有效的改进,从而充分的维持患者在神经元与正常的生理机能,促进谷氨酸脱羧酶活力,强化G A B A 受体,发挥镇静㊁助眠㊁防焦虑等功效㊂尽管我国前期研究已经证明了武苓胶囊能够有效地缓解帕金森症(P D )的抑郁症,但是目前对于其在P D 睡眠紊乱中的作用还缺乏深入的研究㊂研究显示,两组帕金森病(P D )患者在接受干预后,其睡眠质量的评价相较于初始阶段均有所提升,这证实了认知行为疗法-失眠症治疗(C B T-I )以及C B T-I 联合伍苓胶囊对帕金森病有明显的疗效㊂经统计学处理后发现,乌灵胶囊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且疗效确切㊂在P D S S 中,对睡眠质量的提高尤其显著,尤其是睡眠质量㊁睡眠质量和清晨身体状态㊂此外,日间疲乏㊁极度困倦(P D S S-14)得分亦明显下降,提示病人在一段时间内,其心理健康状况亦有明显改善㊂综上所述,乌灵胶囊和C B T-I 联用治疗帕金森病(P D )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可改善患者生存品质㊂但是,该研究的样本数比较少,观测时间比较短暂,并且主要依靠量表评定;由于病人的主观性,所以会有一些偏差㊂所以,将来的研究需要更多的样本量来证实这个结论㊂参考文献[1]周兰兰,徐群利,沈蓝君,等.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评估与护理干预的最佳证据总结[J ].中华护理杂志,2023,58(15):1885-1891.[2]徐新荣,王皓,方雨晴,等.伴睡眠障碍帕金森病患者胆碱能通路高信号与认知功能相关性[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24,33(3):206-211.[3]赵旭,符文彬.整合针灸方案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0(12):3067-3072.[4]冯玉洁,胡娟娟,和昱辰,等.血清N R F 2㊁HO-1与帕金森病患者氧化应激损伤㊁睡眠障碍的相关性[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3,44(21):2598-2601,2606.[5]董若筠,谭华.帕金森病睡眠障碍和情感淡漠及执行功能的相关性分析[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23,40(9):807-812.[6]石峰,关海艳,高志涛,等.帕金森病伴睡眠障碍的临床特点及抗阻力运动干预的效果[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3,50(4):799-801,805.[7]相波,王晓青,梁鎏明,等.帕金森病患者血清异常高表达与睡眠障碍的相关性[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23,26(11):1415-1419.[8]袁宇浩,徐岩.睡眠障碍与帕金森病双向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2,41(2):220-224.[9]王皓,赵海龙,方雨晴,等.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特征与同型半胱氨酸关联研究[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22,31(2):141-147.[10]马欣昕,陈海波,李淑华,等.帕金森病患者不同睡眠障碍主诉与脑灰质体积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22,55(9):950-959.。
多巴丝肼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郑宋华
【期刊名称】《现代医院》
【年(卷),期】2017(017)009
【摘要】目的探析多巴丝肼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旨在为今后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前瞻性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多巴丝肼治疗,治疗组给予多巴丝肼联合普拉克索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UPDRS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3.33%(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UPDR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UPDR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程度更低(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为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0%(P<0.05).结论多巴丝肼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总页数】3页(P1333-1335)
【作者】郑宋华
【作者单位】普宁市人民医院广东普宁 515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2.5
【相关文献】
1.盐酸普拉克索缓释片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J], 赵真真;王丽艳;刘佳
2.多巴丝肼片联合普拉克索对帕金森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J], 龙翠英
3.多巴丝肼联合普拉克索对帕金森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J], 刘文娟;刘太杞
4.多巴丝肼片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J], 程仙送;邸伟;吕桦;李欢欢
5.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BDNF、Hcy水平的影响 [J], 王建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盐酸苯海索治疗帕金森病及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对比帕金森病及帕金森综合征患者使用盐酸苯海索治疗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选择我院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34例和帕金森综合征患者34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20年2月~2021年2月,所有患者均接受盐酸苯海索治疗。
其中34例帕金森病患者组成研究组;34例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组成对照组。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当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均接受盐酸苯海索进行治疗时,均可以起到治疗的目的。
但是帕金森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整体优于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具备在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推广。
【关键词】帕金森病;盐酸苯海索;治疗;帕金森综合征;临床效果[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benhexolhydrochloride in the treatment of Parkinson's disease and Parkinson's syndrome. Methods 34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and 34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syndrom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the study objects retrospectively. The inclusion time was fromFebruary 2020 to February 2021.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diphenhydrosol hydrochloride. Among them, 34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formed the study group; 34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syndrome were pided into control group.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two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was 97.06% in thestudy group and 82.35%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Both Parkinson'sdisease and Parkinson's syndrome patients can be treated with diphenhydrosol hydrochloride. However, the overall therapeutic effectof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is better than that of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syndrome, which can be popularized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Key words] Parkinson's disease; Benzhexol hydrochloride; treatment; Parkinson's syndrome; Clinical effect帕金森病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以静止性震颤和姿势障碍以及步态障碍为临床表现,帕金森综合征是因为多种综合原因造成的一种症候群,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以及遗传性【1-2】。
论著·社区中医药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中国社区医师2020年第36卷第6期帕金森病(P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采用药物疗法仅能缓解临床症状,不能有效阻止病程进展。
随患者病情进展,约有40%~50%患者会发生抑郁障碍,表现为沮丧、失眠、心情不畅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甚至会加重其运动症状[1]。
帕金森病抑郁(PDD)在中医学领域属于颤证合并抑郁[2]。
本次研究主要选择我院收治的肝肾阴虚型PD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益肾调肝解郁法进行治疗,获得了较好临床疗效。
资料与方法2016年10月-2018年9月收治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抑郁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
对照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53~81岁,平均(64.25±3.56)岁;病程2~11年,平均(5.4±1.7)年。
观察组男10例,女20例;年龄54~80岁,平均(64.08±3.25)岁;病程1~10年,平均(5.3±1.6)年。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所有患者维持既往用药(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用药),同时给予多巴丝肼片125~1500mg/d,3~4次/d。
①观察组在西药基础疗法上联合运用益肾调肝解郁方药治疗,药方组成包括枸杞子、白芍、柴胡、钩藤各30g,生地25g,生龟板20g,火麻仁、麦门冬、鳖甲各15g,山茱萸、黄精、天麻各10g,生姜、炙甘草各6g,为单味中药浓缩颗粒剂,1剂/d,开水400mL 冲泡,分别在早上、傍晚饭后温服,1个疗程为8周。
②对照组采用西药基础疗法与中药安慰剂联合治疗。
观察指标[3]: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17、PDQ-39评分、UPDRS 各部分评分与总分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采用PD 生存质量问卷(17项)(HAMD-17、PDQ-39)评估患者生存质量,采用PD 评定量表(UPDRS)3.0版分别评估UPDRS Ⅰ、Ⅱ、Ⅲ、Ⅳ分值。
50’主垦塞旦韭丝壅痘盘查!!!!生!!旦箜!i鲞筮!!塑曼蔓!!!!』!!!!型生£!!笪!!!盥!!!业!垡!塑!塑堕!垫!!!∑!!:!i堕!:!!构,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该区域的循环障碍,病变累及中脑、丘脑、小脑、颞叶内侧及枕叶所致的临床综合征,称为TO B S。
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眩晕,眼球运动障碍及瞳孔改变等。
有报道占脑梗死的7%[“。
3.1病因及危险因素本组均为急性起病,多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96.8%)。
主要病因为血栓形成、栓塞,其次为血管变异。
危险因素以高血压最常见,本组71.9%有高血压病史;本组9例为心房颤动患者,所以房颤是本病危险因素之一;其他为冠心病、糖尿病及高血脂症等。
3.2临床表现(1)意识障碍及幻觉:可表现为嗜睡、昼夜睡眠倒错、昏睡及昏迷。
其中以嗜睡最多见(40.6%),2例发病即昏迷,3例进行性昏迷。
意识障碍的发病机制,是由于机体不能通过受累的上行网状结构激活系统将外界刺激上传大脑皮质,导致大脑皮质兴奋性下降。
本组视幻觉3例,幻觉的产生与大脑脚后部及上部桥脑被盖内侧纵束附近受累有关。
(2)眼球运动及瞳孔改变:是T O B S的主要表现之一[4],本组占78.1%;中脑导水管腹侧被盖内侧缺血时,E--w核受累,出现瞳孔扩大,对光反应消失;动眼神经核或根受累,表现为眼球运动障碍;中脑顶盖病灶(常为双侧),可出现垂直注视麻痹;内侧纵束受累可出现核间性眼肌麻痹。
(3)眩晕及呕吐:前庭神经核受损所致,本组12例(37.5%)以眩晕为首发症状,因此当患者眩晕就诊时应警惕T O B S,如果眩晕伴一侧肢体活动不利时,更要想到T O BS可能。
(4)偏盲11例(34.4%),皮质盲7例(21.9%),为单侧或双侧大脑后动脉梗死累及枕叶。
(5)运动障碍:可表现为偏瘫或四肢瘫,本组17例(53.1%),因病灶或水肿波及皮质脊髓束所致。
3.3影像学改变32例患者共有病灶数98处,平均每个患者病灶数为3.1个。
30
例老年帕金森病临床治疗分析
发表时间:
2014-06-10T14:27:01.18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51期供稿 作者: 韩兵
[导读] 帕金森病大多起病缓慢,并逐渐加重,患者晚期可出现关节痉挛畸形、肌萎缩、心肺功能下降、骨质疏松、营养不良、周围循环障
碍等并发症。
韩兵
(辽宁省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123000)
【摘要】目的 根据老年帕金森病发病机制,分析其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美多巴一年服药史的老年帕金森患者30例,给予加服
甲钴胺、叶酸治疗半年,比较加服治疗前后的血浆
Hcy(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Webster得分。结果 患者治疗前的血浆Hcy水平为
(
14.53±5.21)mol/L,治疗后为(11.92±4.74)mol/L,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轻度者4例、中度24例、重度2例;明显
进步者
12例(40.00%),进步者16例(53.33%),稍有进步者2例(6.67%)。结论 适当补充甲钴胺和叶酸可改善老年PD患者病情,提
高其生活质量,是经典抗帕金森治疗基础上的又一进步,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老年帕金森病 叶酸 甲钴胺 同型半胱氨酸 治疗分析
【中图分类号】R741.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51-0169-02
帕金森病(PD),是老年人常见椎体外系疾病,其病变主要在纹状体和黑质[1]。起病缓慢,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的运动迟缓;震
颤;肌强直;姿势反射障碍等,病程可达数年乃至数十年,严重影响老年人患者生活质量。至今其病因未明,发病机制可能有环境、遗
传、年龄等多因素作用,目前临床上治疗,其经典药物是美多巴和安坦。近年研究发现,
PD与高Hcy血症有一定关系,其发病率与维生素
B12
和叶酸负相关,及时有效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可助于降低Hcy水平及PD相关危险因素。因此,本研究通过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3
年
5月本院收治的老年帕金森患者30例,对其给予加服甲钴胺和叶酸,比较治疗前后患者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
通过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老年帕金森患者30例,男21人,女9人,年龄61-85岁,平均年龄(63.2±9.1)岁。
所有患者均符合帕金森病诊断标准,排除帕金森病叠加综合症和血管性帕金森综合症,都存在大于一年服用美多巴用药史。患者间的年
龄、病史、文化程度、性别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2 方法
2.1以上符合标准的所有患者,均在已有美多巴服药史的基础上加用甲钴胺500ug和叶酸5mg,一天三次,治疗半年。分别在加服甲钴
胺和叶酸治疗前和治疗后抽血测定患者的血浆
Hcy水平,并进行评分(Webster修订计分法),比较其差异。
2.2血浆Hcy水平的测定采用英国的DREW检测仪。用荧光衍生后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Hcy水平。
2.3Webster修订计分法包括以下十项:手部运动过缓、上肢协调动作、姿势、僵直、面容、震颤、步态、生活自理能力、言语、起
立。分别按其程度分为:正常(
0分)、轻度障碍(1分)、中度障碍(2分)、重度障碍(3分)。其总分即为患者病情:轻度(1-10
分)、中度(
11-20分)、重度(21-30分)。疗效为(治疗前得分-治疗后得分)/治疗前得分×100%,痊愈为100%,明显进步为50-
90%
,进步为20-49%,稍有进步为1-19%,无效为0。
2.4统计学方法:用(x-±s)表示计量资料,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均数差用t检验,若P<0.05表示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所有PD患者的血浆Hcy水平,治疗前为(14.53±5.21)mol/L;治疗后为(11.92±4.74)mol/L。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
3.2所有患者中,病情轻度者4例、中度24例、重度2例。具体Webster得分结果详见表1。
表1 患者治疗前后Webster得分结果
4 讨论
帕金森病大多起病缓慢,并逐渐加重,患者晚期可出现关节痉挛畸形、肌萎缩、心肺功能下降、骨质疏松、营养不良、周围循环障碍
等并发症。使得患者丧失基本生活能力,因此,尽早有效的治疗对改善老年患者生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PD的主要病理特点是神经元变性坏死。相关研究表明血浆Hcy可促使6-羟多巴胺引起黑质细胞凋亡及多巴胺神经元变性[2];PD患者的
血浆
Hcy水平与维生素B12负相关;Hcy水平受营养状况、遗传、肝肾功能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一般认为,体内维生素B12、B6及叶酸的缺
乏是导致
Hcy水平升高的主要原因,动物实验证明叶酸的缺乏可促使病情加重。目前,因其病因不明,多采用的是药物治疗,且需坚持长期
服用,临床上治疗老年帕金森病应用得较多的是美多巴和左旋多巴,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
[3]。事实证明,大剂量左旋多巴可明显改善
患者症状,但加速了疾病的进展,产生了更多的副作用,原因就在于左旋多巴药物可产生高
Hcy血症。
越来越多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证实高Hcy血症是许多疾病的危险因素,本实验研究在基于这些理论基础上,从临床治疗的角度出发,在患
者已有的抗帕金森治疗基础上补充适当甲钴胺和叶酸治疗半年。结果显示,所有
PD患者的血浆Hcy水平经治疗后明显降低;治疗后
Webster
得分明显降低(上肢协调动作、起立、面容除外);疗效上达到了明显进步者12例(40.00%),进步者16例(53.33%),稍有进
步者
2例(6.67%),从临床事实上验证了上述科研结论,改善了老年PD患者病情,提高了其生活质量,是经典抗帕金森治疗基础上的又
一进步,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廖月玲.老年帕金森病26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3): 63-64.
[2]刘敏,彭梅.同型半胱氨酸对多巴胺神经元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7,24(1):56-58.
[3]蒋雨平,王坚,丁正同,等.原发性帕金森病的诊断[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0,14(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