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5_Modbus_RTU通讯协议
- 格式:pdf
- 大小:136.85 KB
- 文档页数:8
Modbus RTU 协议的多站点轮询(CP341,RS485)1.硬件列表2.组态配置3.编程4.总结12 组态配置1、组态CPU及CP341,如图1将CP341逻辑地址设为256。
图12、设置Modbus总线传输速率和帧字符结构双击CP341->Parameters->Protocol中选择Modbus Master;双击信封Protocol,选择Modbus Master设置总线传输速率和帧字符结构以及,其它从站的设置必须和主站设置一致。
如图,本例传输速率为9.6Kbit/s,帧字符1-8-e-1,即1位起始位,8位数据位,偶校验,1位停止位。
图23、设置电气接口选择半双工RS 485,接收端初始状态按图3设置,各从站的接口电气标准应和主站一致,如图,具体配置步骤请参考手册《CP340/341/440/441通讯及编程》。
图33 编程1、创建发送数据块DB1如图,定义Modbus功能码03的数据格式,更多功能码格式参考手册《以用于PtP CP MODBUS 协议 RTU 格式 S7 的 SIMATIC 可加载驱动程序为主站》图42、创建接收数据DB在此共建立了2个DB(DB4,DB5)分别存放来自两个从站的数据,每个DB分配了一个0~1000个字的整型数组如图。
图53、创建轮询功能块FC1设置指令计数器(MW2),如图,本例中设置为2,即2两条指令。
图6根据指令计数器值构造发送指令并指定接收缓冲区。
如图,指令计数器数值为1,构造的发送指令为访问1号从站,功能码03,起始地址0(对应Modbus地址40001),4个寄存器;接收缓冲区为数据块DB4,起始地址为0。
图7如图,指令计数器数值为2,构造的发送指令为访问2号从站,功能码03,起始地址0(对应Modbus地址40001),4个寄存器;接收缓冲区为数据块DB5,起始地址为2。
图8为了实现数据发送和接收,FC1中还必须调用CP341发送FB8 和接收FB7 功能块。
要实现Modbus RTU通信,一、需要STEP 7-Micro/WIN32 V3.2以上版本的编程软件,而且须安装STEP 7-Micro/WIN32 V3.2 Instruction Library(指令库)。
Modbus RTU功能是通过指令库中预先编好的程序功能块实现的。
Modbus RTU从站指令库只支持CPU上的通信0口(Port0)基本步骤:1. 检查Micro/WIN的软件版本,应当是STEP 7-Micro/WIN V3.2以上版本。
2. 检查Micro/WIN的指令树中是否存在Modbus RTU从站指令库(图1),库中应当包括MBUS_INIT和MBUS_SLAVE两个子程序。
如果没有,须安装Micro/WIN32 V3.2的Instruction Library(指令库)软件包;1. 西门子编程时使用SM0.1调用子程序MBUS_INIT进行初始化,使用SM0.0调用MBUS_SLAVE,并指定相应参数。
关于参数的详细说明,可在子程序的局部变量表中找到;调用Modbus RTU通信指令库图中参数意义如下:a. 模式选择:启动/停止Modbus,1=启动;0=停止b. 从站地址:Modbus从站地址,取值1~247c. 波特率:可选1200,2400,4800,9600,19200,38400,57600,115200d. 奇偶校验:0=无校验;1=奇校验;2=偶校验e. 延时:附加字符间延时,缺省值为0f. 最大I/Q位:参与通信的最大I/O点数,S7-200的I/O映像区为128/128,缺省值为128g. 最大AI字数:参与通信的最大AI通道数,可为16或32h. 最大保持寄存器区:参与通信的V存储区字(VW)i. 保持寄存器区起始地址:以&VBx指定(间接寻址方式)j. 初始化完成标志:成功初始化后置1k. 初始化错误代码l. Modbus执行:通信中时置1,无Modbus 通信活动时为0。
RTU通信协议一、通讯模式1.通讯接口电气标准: 通讯接口符合RS-232 RS--485国际标准。
2. 通讯协议: 采用MODBUS通讯协议RTU模式。
3.通讯格式约定:(1)通信速率: 300 600 1200 2400 4800 9600可选(2)RTU数据格式。
(3)字符格式为11位:一个起始位八个数据位一个奇偶校验位(无校验则无)一个停止位(有校验时),两个停止位(无校验时)。
每个字符或字节以如下方式发送(从左到右):最低有效位...最高有效位;4.RTU帧:初始结构≥4字节时间地址码= 1字节功能码= 1字节数据区= n字节错误校验= 16位CRC 码结束结构≥4字节时间地址码:地址码为通讯传送的第一个字节。
在一个通讯网络中每个从机对应唯一的地址码,可设置的范围为0---255(十进制),按照MODBUS通信规约,可能的从设备地址范围为1---247(十进制)。
主机发送的地址码表明将发送到的从机地址,从机发送的地址码表明回送的从机地址。
功能玛:功能码为通讯传送的第二个字节。
MODBUS通讯规约定义的功能号为1—127,本表只利用了其中的一部分功能码。
主机发送功能码是告诉从机器应该执行什么操作,正常情况下,从机将执行该操作并作为响应回送该功能码,如果回送的功能码最高位为1,则表明从机没有响应操作或发送出错误。
数据区:数据区的组织是根据不同的功能码而不同。
数据区可以是实际的数值,也可以是仪表寄存器的地址或者状态设置。
错误校验:CRC校验。
将整个RTU帧看作是一个连续的二进制数据串,校验时只涉及数据位,舍去起始位,停止位和任选的奇偶校验位。
产生CRC码的步骤如下:1.预置一个16位的寄存器为全1(即十六进制FFFFH),称此寄存器为CRC寄存器;2.把第一个8位数据与CRC寄存器的低8位相异或,结果放回CRC寄存器;3.把16位CRC寄存器右移一位,用0添补最高位,检测移出位:4.如果移出位为0,则重复第3步骤(再次移出);如果移出位为1,则CRC寄存器与多项式A001H相异或,结果放回CRC寄存器;5.重复第3、4步骤,直至移出8位;6.将下一个8位数据与CRC寄存器低8位相异或,结果放回CRC寄存器,重复第2、3、4、5步骤;7.最后得到的CRC寄存器内容即为产生的CRC校验码。
图文详解Modbus-RTU协议前世今生照例简单说下这个协议的历时,Modicon公司于1979年制定了Modbus协议标准,并用在其PLC产品上。
后来Modicon公司被施耐德收购。
已成为一种事实标准协议,同时也被IEC-61158工业通信总线规范收录于type 15子集。
所谓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三流的企业做产品。
这些标准国人都基本是使用者,而非缔造者,所以使用一下,产品上印个标志,做做相关的测试认证都要给老外交钱。
这里只是顺带牢骚几句,与本文想说的无关。
打住!Modbus的应用除了常见的过程控制系统,在其他很多领域都有其身影,比如一些楼宇控制,消防控制等等都有大量的产品采用Modbus协议,因为这个协议实现简单,工作可靠,还是标准化的协议!Modbus分很多实现版本,总的来说是一种应用层协议。
从OSI七层模型来看,位于第七层应用层。
它定义了在不同类型的总线或网络上连接的设备之间提供”客户端/服务器“通信。
对于使用串口的版本,也定义了layer 1 和 layer 2,实现在主站和一个或多个从站之间交换MODBUS 报文。
具体有哪些版本呢?其实主要分两种:Modbus RTU(Remote Terminal Unit 远程终端单元):这种方式常采用RS-485做为物理层,一般利用芯片的串口实现数据报文的收发,报文数据采用二进制数据进行通信。
Modbus ASCII :报文使用 ASCII 字符。
ASCII 格式使用纵向冗余校验和。
Modbus ASCII 报文由冒号 (":")开始和换行符 (CR/LF)结尾构成。
当然其他还根据所使用的物理层不一样,有这么些做法:Modbus TCP/IP 或 Modbus TCP :这是一种 Modbus 变体版本,使用 TCP/IP 网络进行通信,通过 502 端口进行连接。
报文不需要校验和计算,因为以太网底层已经实现了CRC32 数据完整性校验。
RS232,RS485,RJ45,以及Modbus协议设想直流电源,它的输出端插座接口有三个管脚,分别是正极、负极和接地极。
相应地,负载的插头也应当有三个管脚与电源侧一一对应,这样才能正确地获得电能供应。
注意到这里有三个必须满足的条件:第一是插头和插座管脚的形状、大小和插针直径及长度必须一一对应,否则无法完成接插操作。
这一点规定了插头组合的物理结构和管脚定义。
第二是电源的输出电压值必须满足载侧的需求值,否则无法完成电参量的要求。
这一点决定了插头组合的电平规范。
第三是电源的输出阻抗与负载的输入阻抗必须匹配,否则不能实现完善的供电。
这一点决定了电源的工作性质。
这三点其实就是电源插头组合在物理层面上的规范性协议。
再看通信接口。
在有关计算机信息交换的ISO/OSI模型里,物理层是最底层(第一层),它规定了接口的机械外形、接口管脚定义、接口电平和字节格式。
这里的字节格式,指的是一个字节中有几个数据位,有几个起始位/停止位,有几个奇偶校验位。
一般地,一个字节有8个数据位,1个起始位(停止位),和1个奇偶校验位。
注意:起始位和停止位可以合并。
再看通信接口和通信网络的工作制问题。
当我们拿手机挂电话时,我们发现通信双方在通话的同时也可以接听,这叫做全双工(双向工作制);如果说话的时候不能听,而接听的时候不能说,但任何一方都具有说和听的能力,也即对讲机的通话型式,这叫做半双工。
RS422接口和RS232接口是全双工接口,而RS485则是半双工接口。
对于半双工接口,显然需要有通信的发起者,所以RS485接口和网络一定具有主站和若干从站,并且从站的数量也有规定。
一般地,从站的数量是32个。
RS485主站与从站的关系问题,看似只是通信工作制的不同,其本质是通信各方对通信总线控制权的合理分配。
我们再看总线连接问题。
我们还是以电源为例。
我们可以从电源引出一条主干线,然后再并联若干个支路并分别送到若干个负载。
只要满足电源的功率要求,显然这是可行的。
modbus通讯协议【协议名称】:Modbus通讯协议【协议版本】:1.0【协议简介】:Modbus通讯协议是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通信协议,用于在不同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通信。
该协议采用了简单而高效的通信方式,被广泛应用于监控和控制系统中。
本协议旨在规范Modbus通讯的数据格式、传输方式和通信规则,以确保不同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和数据的可靠传输。
【协议内容】:1. 物理层:1.1 通信介质:Modbus通讯协议支持多种通信介质,包括串行通信和以太网通信。
串行通信支持RS232、RS485等标准,以太网通信支持TCP/IP协议。
1.2 通信速率:Modbus通讯协议支持多种通信速率,根据实际需求可设置为1200、2400、4800、9600、19200、38400、57600、115200等不同的波特率。
1.3 通信距离:串行通信的最大通信距离根据通信介质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为几十米至几百米。
以太网通信的最大通信距离受网络设备和布线条件的限制。
2. 数据帧格式:2.1 传输模式:Modbus通讯协议支持两种传输模式,分别为RTU(Remote Terminal Unit)和ASCII(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模式。
2.2 数据帧结构:Modbus通讯协议使用了简单的主从结构,数据帧由起始符、从站地址、功能码、数据域、校验码和结束符组成。
2.3 功能码:Modbus通讯协议定义了一系列功能码,用于标识不同的操作类型,如读取寄存器、写入寄存器等。
2.4 数据域:数据域用于存储传输的数据,根据功能码的不同,数据域可以是读取或写入的寄存器值、线圈状态等。
3. 数据读写:3.1 读取数据:主站通过发送读取指令(功能码为03H)给从站,从站根据指令读取相应的数据,并通过响应帧将数据返回给主站。
3.2 写入数据:主站通过发送写入指令(功能码为06H或10H)给从站,从站根据指令将数据写入到指定的寄存器或线圈中,并通过响应帧返回写入结果给主站。
M o d B u s R T U通讯协议与M o d B u s通讯协议有什么区别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modbus RTU常见问题汇总2013年04月22日 10:57注:本资料由网络搜索,答案仅供参考(持续更新中)点击查看产品详情1、ModBus RTU通讯协议与ModBus通讯协议有什么区别ModBus协议是应用层报文传输协议(OSI模型第7层),它定义了一个与通信层无关的协议数据单元(PDU),即PDU=功能码+数据域。
ModBus协议能够应用在不同类型的总线或网络。
对应不同的总线或网络,Modbus 协议引入一些附加域映射成应用数据单元(ADU),即ADU=附加域+PDU。
目前,有下列三种通信方式:1.以太网,对应的通信模式是MODBUS TCP。
2.异步串行传输(各种介质如有线RS-232-/422/485/;光纤、无线等),对应的通信模式是MOU或MODBUS ASCII。
3.高速令牌传递网络,对应的通信模式是Modbus PLUS。
2、关于MODBUS RTU通讯协议的提问modbus 主要由站地址(一个字节)+功能码(一个字节)+首地址(两个字节)+访问字数(两个字节)+校验码(CRC16或LRC两个字节)总共8个字节组成。
其实VB中编程很简单从组建添加MSComm组建就行了,难的是校验,3、modbus、rtu、modbus rtu分别是什么modbus协议是工控行业的标准协议,前身为莫迪康所写,现已被施奈德收购而modbus分为两种协议:即串口协议(modbus rtu)和网口协议(modbus tcp)协议,一般的工控机只支持rs232或者RS485的串口模式,这个时候工控机的协议栈里就只有协议,当他从串口接收到数据时,会直接根据报文中的数据进行控制,如果需要用modbusTCP协议进行传输,则需要使用带有网口的PLC具体的帧格式如下modbus RTU 地址域功能码数据差错校验modbus TCP 目的地址协议id 长度单元号功能码数据简单的说 tcp是由RTU加工而来的而RTU则是另外一种概念,不包含在modbus协议内是工控行业对监控设备的简称。
MODBUS协议Modbus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是Modicon于1979年,为使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而发表的。
事实上,它已经成为工业领域通信协议标准,并且现在是工业电子设备之间相当常用的连接方式。
M odbus比其他通信协议使用的更广泛的主要原因有:公开发表并且无版税要求相对容易的工业网络部署对供应商来说,修改移动原生的位或字节没有很多限制Modbus允许多个设备连接在同一个网络上进行通信,举个例子, 个由测量温度和湿度的装置,并且将结果发送给计算机。
在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中,Modbus通常用来连接监控计算机和remote terminal unit (RTU) 。
Modbus协议目前存在用于串口、以太网以及其他支持互联网协议的网络的版本。
大多数Modbus设备通信通过串口EIA-485物理层进行[1]。
对于串行连接,存在两个变种,它们在数值数据表示不同和协议细节上略有不同。
Modbus RTU是一种紧凑的,采用二进制表示数据的方式,Modbus ASCn是一种人类可读的,冗长的表示方式。
这两个变种都使用串行通讯(serial communication )方式。
RTU格式后续的命令/数据带有循环冗余校验的校验和,而ASCn格式采用纵向冗余校验的校验和。
被配置为RTU变种的节点不会和设置为ASCn变种的节点通信,反之亦然。
对于通过TCP/IP (例如以太网)的连接,存在多个Modbus/TCP变种,这种方式不需要校验和的计算。
对于所有的这三种通信协议在数据模型和功能调用上都是相同的,只有封装方式是不同的。
Modbus有一个扩展版本Modbus Plus(Modbus+或者MB+),不过此协定是Modicon专有的,和Modbus不同。
它需要一个专门的协处理器来处理类似HDLC的高速令牌旋转。
它使用IMbit/s的双绞线,并且每个节点都有转换隔离装置,是一种采用转换/边缘触发而不是电压/ 水平触发的装置。
Modbus通讯协议详解Modbus通讯协议是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通信协议,广泛应用于监控、控制和数据采集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Modbus通讯协议的基本原理、通信方式、数据结构和应用场景。
一、Modbus通讯协议的基本原理Modbus通讯协议是基于主从结构的通信协议,其中主机负责发送请求并接收响应,从机负责接收请求并发送响应。
通信使用串行通信或以太网通信方式,支持不同的物理层接口。
Modbus通讯协议采用简单、轻量级的数据传输格式,以字节为基本单位进行数据传输。
通信过程中,主机通过发送请求帧来获取从机的数据或控制从机的操作。
从机接收到请求后,根据请求的功能码进行相应的操作,并将结果通过响应帧返回给主机。
二、Modbus通讯协议的通信方式Modbus通讯协议支持两种主要的通信方式:串行通信和以太网通信。
1. 串行通信串行通信是Modbus通讯协议最早采用的通信方式,适用于较短距离的通信。
常用的串行通信接口有RS-232、RS-485等。
在串行通信中,数据通过串行线路以二进制形式传输。
2. 以太网通信以太网通信是现代工业自动化领域中常用的通信方式,适用于长距离通信和大规模系统。
以太网通信使用TCP/IP协议栈,数据通过以太网以数据包的形式传输。
三、Modbus通讯协议的数据结构Modbus通讯协议的数据结构包括功能码、数据地址、数据长度和数据内容。
1. 功能码功能码用于定义请求或响应的类型,常用的功能码有读取线圈状态、读取输入状态、读取保持寄存器、读取输入寄存器、写单个线圈、写单个寄存器等。
不同的功能码对应不同的操作。
2. 数据地址数据地址用于指定要读取或写入的数据的位置。
对于线圈和输入状态,数据地址从0开始计数;对于保持寄存器和输入寄存器,数据地址从1开始计数。
3. 数据长度数据长度用于指定要读取或写入的数据的长度。
对于线圈和输入状态,数据长度表示连续的位数;对于保持寄存器和输入寄存器,数据长度表示连续的字节个数。
MODBUS协议Modbus就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就是Modicon于1979年,为使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而发表得。
事实上,它已经成为工业领域通信协议标准,并且现在就是工业电子设备之间相当常用得连接方式.Modbus比其她通信协议使用得更广泛得主要原因有:公开发表并且无版税要求相对容易得工业网络部署对供应商来说,修改移动原生得位或字节没有很多限制Modbus允许多个设备连接在同一个网络上进行通信,举个例子,一个由测量温度与湿度得装置,并且将结果发送给计算机。
在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中,Modbus通常用来连接监控计算机与remote terminal unit (RTU)。
Modbus协议目前存在用于串口、以太网以及其她支持互联网协议得网络得版本。
大多数Modbus设备通信通过串口EIA-485物理层进行[1].对于串行连接,存在两个变种,它们在数值数据表示不同与协议细节上略有不同。
Modbus RTU就是一种紧凑得,采用二进制表示数据得方式,Modbus ASCII就是一种人类可读得,冗长得表示方式。
这两个变种都使用串行通讯(serial munication)方式。
RTU格式后续得命令/数据带有循环冗余校验得校验与,而ASCII格式采用纵向冗余校验得校验与。
被配置为RTU变种得节点不会与设置为AS CII变种得节点通信,反之亦然。
对于通过TCP/IP(例如以太网)得连接,存在多个Modbus/TCP变种,这种方式不需要校验与得计算。
对于所有得这三种通信协议在数据模型与功能调用上都就是相同得,只有封装方式就是不同得。
Modbus 有一个扩展版本 Modbus Plus(Modbus+或者M B+),不过此协定就是Modicon专有得,与Modbus不同。
它需要一个专门得协处理器来处理类似HDLC得高速令牌旋转。
它使用1Mbit/s得双绞线,并且每个节点都有转换隔离装置,就是一种采用转换/边缘触发而不就是电压/水平触发得装置。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modbus,rtu协议,功能码篇一:modbus协议(功能码及报文解析)modbus协议modbus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是modicon于1979年,为使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而发表的。
事实上,它已经成为工业领域通信协议标准,并且现在是工业电子设备之间相当常用的连接方式。
modbus比其他通信协议使用的更广泛的主要原因有:公开发表并且无版税要求相对容易的工业网络部署对供应商来说,修改移动原生的位或字节没有很多限制modbus允许多个设备连接在同一个网络上进行通信,举个例子,一个由测量温度和湿度的装置,并且将结果发送给计算机。
在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中,modbus 通常用来连接监控计算机和remoteterminalunit(Rtu)。
modbus协议目前存在用于串口、以太网以及其他支持互联网协议的网络的版本。
大多数modbus设备通信通过串口eia-485物理层进行[1]。
对于串行连接,存在两个变种,它们在数值数据表示不同和协议细节上略有不同。
modbusRtu是一种紧凑的,采用二进制表示数据的方式,modbusascii是一种人类可读的,冗长的表示方式。
这两个变种都使用串行通讯(serialcommunication)方式。
Rtu格式后续的命令/数据带有循环冗余校验的校验和,而ascii格式采用纵向冗余校验的校验和。
被配置为Rtu变种的节点不会和设置为ascii 变种的节点通信,反之亦然。
对于通过tcp/ip(例如以太网)的连接,存在多个modbus/tcp变种,这种方式不需要校验和的计算。
对于所有的这三种通信协议在数据模型和功能调用上都是相同的,只有封装方式是不同的。
modbus有一个扩展版本modbusplus(modbus+或者mb+),不过此协定是modicon专有的,和modbus不同。
它需要一个专门的协处理器来处理类似hdlc的高速令牌旋转。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modbus,rtu协议格式,错误表篇一:modbus协议(功能码及报文解析)modbus协议modbus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是modicon于1979年,为使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而发表的。
事实上,它已经成为工业领域通信协议标准,并且现在是工业电子设备之间相当常用的连接方式。
modbus比其他通信协议使用的更广泛的主要原因有:公开发表并且无版税要求相对容易的工业网络部署对供应商来说,修改移动原生的位或字节没有很多限制modbus允许多个设备连接在同一个网络上进行通信,举个例子,一个由测量温度和湿度的装置,并且将结果发送给计算机。
在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中,modbus 通常用来连接监控计算机和remoteterminalunit(Rtu)。
modbus协议目前存在用于串口、以太网以及其他支持互联网协议的网络的版本。
大多数modbus设备通信通过串口eia-485物理层进行[1]。
对于串行连接,存在两个变种,它们在数值数据表示不同和协议细节上略有不同。
modbusRtu是一种紧凑的,采用二进制表示数据的方式,modbusascii是一种人类可读的,冗长的表示方式。
这两个变种都使用串行通讯(serialcommunication)方式。
Rtu格式后续的命令/数据带有循环冗余校验的校验和,而ascii格式采用纵向冗余校验的校验和。
被配置为Rtu变种的节点不会和设置为ascii 变种的节点通信,反之亦然。
对于通过tcp/ip(例如以太网)的连接,存在多个modbus/tcp变种,这种方式不需要校验和的计算。
对于所有的这三种通信协议在数据模型和功能调用上都是相同的,只有封装方式是不同的。
modbus有一个扩展版本modbusplus(modbus+或者mb+),不过此协定是modicon专有的,和modbus不同。
它需要一个专门的协处理器来处理类似hdlc的高速令牌旋转。
modbus rtu标准协议Modbus RTU标准协议。
Modbus RTU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常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设备间通讯。
它是Modicon公司于1979年推出的一种通信协议,后来成为了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通用标准之一。
Modbus RTU协议采用二进制编码,使用串行通信方式,可以在RS-232、RS-422、RS-485等串行通信接口上进行数据传输。
Modbus RTU协议的数据帧包括地址域、功能码、数据域和CRC校验。
地址域用于指定从站地址,功能码用于定义数据传输的类型,数据域用于存储传输的数据,CRC校验用于检测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在Modbus RTU通讯中,通常包括主站和从站两种设备,主站负责发起通讯请求,从站接收并响应请求。
Modbus RTU协议支持多种数据类型的传输,包括线圈状态、离散输入状态、保持寄存器和输入寄存器。
线圈状态和离散输入状态用于传输开关量数据,保持寄存器和输入寄存器用于传输模拟量数据。
通过这些数据类型,Modbus RTU可以满足各种工业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Modbus RTU协议广泛应用于PLC、传感器、变频器、人机界面等工业设备之间的通讯。
由于其简单、稳定、可靠的特点,Modbus RTU成为了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通讯标准之一。
同时,由于其开放性和通用性,许多厂家的设备都支持Modbus RTU协议,使得不同厂家的设备可以方便地进行数据交换和通讯。
在使用Modbus RTU协议进行通讯时,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通讯的物理层要匹配,即要选择适合的串行通信接口进行连接。
其次,要注意地址域的设置,确保主站和从站的地址设置正确。
最后,要合理使用功能码和数据类型,确保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Modbus RTU协议作为一种通讯协议,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的简单、稳定、可靠的特点,使得它成为了工业设备之间通讯的重要标准,为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Modbus-RTU简介Modbus-RTU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广泛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
它采用RS-485物理层,速度一般为9600bps或者xxxbps。
Modbus-RTU协议采用主从方式,主机发送请求,从机响应。
该协议通信简单、稳定,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因此在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Modbus-RTU读取数量规则在Modbus-RTU协议中,读取数量是指一次读取的数据量。
根据Modbus-RTU协议,通过读取数量规则可以确定一次性读取的寄存器数量,这对于工业控制和监控系统来说非常重要。
以下是具体的Modbus-RTU读取数量规则:1. 单个寄存器读取按照Modbus-RTU协议,单个寄存器的数据长度为16位,即2个字节,可以表示的数值范围是0-xxx。
当单个寄存器的数据量需要读取时,可以直接发送读取命令到从机,从机返回该寄存器的数值即可。
2. 连续寄存器读取在需要读取多个连续寄存器的数据时,需要指定起始位置区域和读取数量。
根据Modbus-RTU协议,起始位置区域从0开始,读取数量取决于要读取的连续寄存器个数。
主机发送读取命令到从机,从机返回对应数量的寄存器数据。
3. 离散量输入读取离散量输入是指开关量信号,数据为0或1。
根据Modbus-RTU协议,可以一次性读取多个离散量输入的状态。
需要指定起始位置区域和读取数量,主机发送读取命令到从机,从机返回对应数量的离散量输入状态。
4. 输入寄存器读取输入寄存器是指仪表、传感器等设备的实时数据,数据长度为16位。
根据Modbus-RTU协议,可以一次性读取多个输入寄存器的数据。
同样需要指定起始位置区域和读取数量,主机发送读取命令到从机,从机返回对应数量的输入寄存器数据。
5. 异常状态处理在实际应用中,有时可能会出现从机返回的数据有误或者通信出现异常的情况。
根据Modbus-RTU协议,主机需要对异常状态进行处理,可以进行重发或者错误处理等操作,保证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ModbusRTU通信协议详解以及与ModbusTCP通信协议之间的区别和联系Modbus通信协议由Modicon公司(现已经为施耐德公司并购,成为其旗下的⼦品牌)于1979年发明的,是全球最早⽤于⼯业现场的总线规约。
由于其免费公开发⾏,使⽤该协议的⼚家⽆需缴纳任何费⽤,Modbus通信协议采⽤的是主从通信模式(即Master/Slave通信模式),其在分散控制⽅⾯应⽤极其⼴泛,从⽽使得Modbus协议在全球得到了⼴泛的应⽤。
Modbus通信协议具有多个变种,其具有⽀持串⼝(主要是RS-485总线),以太⽹多个版本,其中最著名的是Modbus RTU,Modbus ASCII 和Modbus TCP三种。
其中Modbus RTU与Modbus ASCII均为⽀持RS-485总线的通信协议,其中Modbus RTU由于其采⽤⼆进制表现形式以及紧凑数据结构,通信效率较⾼,应⽤⽐较⼴泛。
⽽Modbus ASCII由于采⽤ASCII码传输,并且利⽤特殊字符作为其字节的开始与结束标识,其传输效率要远远低于Modbus RTU协议,⼀般只有在通信数据量较⼩的情况下才考虑使⽤Modbus ASCII通信协议,在⼯业现场⼀般都是采⽤Modbus RTU协议,⼀般⽽⾔,⼤家说的基于串⼝通信的Modbus通信协议都是指Modbus RTU通信协议。
在此我们着重讨论Modbus RTU协议,⽽Modbus TCP协议则是在RTU协议上加⼀个MBAP报⽂头,由于TCP是基于可靠连接的服务,RTU 协议中的CRC校验码就不再需要,所以在Modbus TCP协议中是没有CRC校验码,⽤⼀句⽐较通俗的话说就是:Modbus TCP协议就是Modbus RTU协议在前⾯加上五个0以及⼀个6,然后去掉两个CRC校验码字节就OK.虽然这句话说得不是特别准确,但是也基本上把RTU与TCP之间的区别说得⽐较清楚了。
RTU协议中的指令由地址码(⼀个字节),功能码(⼀个字节),起始地址(两个字节),数据(N个字节),校验码(两个字节)五个部分组成,其中数据⼜由数据长度(两个字节,表⽰的是寄存器个数,假定内容为M)和数据正⽂(M乘以2个字节)组成,⽽RTU协议是采⽤3.5个字节的空闲时间作为指令的起始和结束,⼀般⽽⾔,只有当从机返回数据或者主机写操作的时候,才会有数据正⽂,⽽其他时候⽐如主机读操作指令的时候,没有数据正⽂,只需要数据长度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