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综艺节目差异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6
台湾综艺节目的特点如今,有个现象我们不难发现,在各大网络电视、网络直播以及电视频道中,台湾的综艺节目一直占据了大部分席位。
台湾综艺受大陆年轻观众的追捧,主因是节目劲爆、搞笑,纯粹作为年轻人的消遣。
但相对于台湾综艺,大陆电视环境约束多。
在台湾综艺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均有言论自由,不用对电视台负责,因而在节目上都可以说一切自己想说的,没有什么太多的顾忌,只要能够达到想要的效果就好了。
这种情况在台湾的综艺节目中是显而易见的,例如主持人挖苦嘉宾,并且不顾及对象。
嘉宾有可能是明星,也有可能是平民百姓。
还有就是爆料,问一些嘉宾不愿意提及的隐私问题,甚至有点“威逼”,已达到取悦观众的效果,来提高收视率。
这次以《康熙来了》为例子来分析台湾综艺节目的特点。
《康熙来了》在台湾的综艺节目中可以说是独占鳌头的,开播四年之久,收视率不断攀升,这在台湾综艺界是不常见的。
这档综艺节目能长时间的吸引观众眼球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康熙来了》台湾中天电视台出品。
由蔡康永,徐熙娣(小S)主持。
陈汉典任助理主持。
蔡康永是台湾小有名气的作家,出版过不少畅销书籍,平时以读书人自居。
曾在美国得到电影导演硕士学位,所以也是业界小有名气的影评人。
另一个主持人小S徐熙娣曾与其姐大S徐熙媛组成演唱组合ASOS,其后专攻主持,现在也有台湾女主持人一姐之称。
而一档节目能不能吸引观众的眼球,与主持人的风格等是分不开的。
被称为是读书人的蔡康永和性感天后徐熙娣的组合可以说是吸引观众眼球的重要因素。
在节目中小S总是与性感美丽示人,女嘉宾到访时,更是很经常性的与其对比。
还有就是她的大胆尺度,在大陆的综艺节目中是绝对看不见的。
而这也是这档节目在大陆受到追捧的一大原因。
另一主持人蔡康永,总是一身奇怪的着装,他戴着牛仔帽或是身上贴一些奇怪的符号,在活着梳一个令人撞墙的发型,他改变了我们对读书人呆板沉闷的印象。
把这两个人凑在一起就已经是一对活宝了,在家人外在的语言实在是令人忍俊不禁。
《中韩慢综艺节目的对比研究——以《亲爱的客栈》和《孝利家民宿》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综艺市场的蓬勃发展,慢综艺节目因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慢节奏的观感,逐渐成为了一种新兴的节目类型。
中韩两国作为亚洲综艺节目的主要输出国,其慢综艺节目在国内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本文以《亲爱的客栈》和《孝利家民宿》为例,对中韩慢综艺节目进行对比研究,旨在探讨两国慢综艺节目的异同及发展现状。
二、节目概述1.《亲爱的客栈》:中国湖南卫视推出的慢综艺节目,以经营客栈为主题,展现客栈主人与嘉宾之间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交流。
节目以独特的经营模式和人文关怀为特点,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
2.《孝利家民宿》:韩国MBC电视台的慢综艺节目,以经营民宿为主题,展现主人与嘉宾之间的互动和生活故事。
节目注重家庭情感和人文关怀,深受观众喜爱。
三、中韩慢综艺节目的对比分析(一)节目形式与内容在节目形式上,中韩慢综艺节目都以经营类真人秀为主,通过展现主人与嘉宾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交流来吸引观众。
然而,在内容上,两国节目有所差异。
《亲爱的客栈》更注重商业经营和客人的服务体验,而《孝利家民宿》则更注重家庭情感和人文关怀。
此外,中国综艺节目在主题设定上更加多元化,如《亲爱的客栈》还涉及到了环保、文化传承等主题。
(二)节目制作与拍摄在节目制作与拍摄方面,中韩慢综艺节目都注重真实性和细节的捕捉。
然而,韩国综艺节目在拍摄手法和剪辑上更加细腻,能够更好地展现嘉宾的情感变化和细节。
相比之下,中国综艺节目在制作技术和拍摄手法上还有待提高。
(三)文化内涵与价值观在文化内涵与价值观方面,中韩慢综艺节目都注重传递正能量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然而,韩国综艺节目在人文关怀和家庭情感方面表现得更加强烈,而中国综艺节目则更加注重商业经营和社会责任。
此外,两国综艺节目在表达方式上也存在差异,如韩国综艺节目更加注重情感表达和情感共鸣。
四、中韩慢综艺节目的启示通过对中韩慢综艺节目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启示:首先,要关注人文关怀和家庭情感等文化内涵的传递;其次,要注重真实性和细节的捕捉;再次,要提高制作技术和拍摄水平;最后,要结合本国文化特色和市场需求进行创新和发展。
浅谈中韩综艺节目的文化与差异————————————————————————————————作者:————————————————————————————————日期:2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浅谈中韩综艺节目的文化与差异学院:文化艺术学院专业: 07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班级: 1班学号: 0709120004 学生姓名:张东景指导老师:孙沼泽完成日期: 2011-3-20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在逐步提升,已经不满足于单单的物质需求,精神层次的需求在不断提高。
随着网络的流行语发展,各国的综艺节目都可以一饱眼福。
有市场就会有竞争,有竞争就会有比较。
一、各地综艺节目发展史(一)韩国(二)台湾(三)内地二、各地综艺节目的文化(一)韩国(二)台湾(三)内地三、各地综艺节目的差异浅谈中韩综艺节目的文化与差异王晓辰在十几年前,看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算是第一次接触到综艺节目,当时还小,只是觉得看的时候很开心。
2006年,正是高三的时候,学习压力很大,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了我接触的第一个韩国综艺节目《情书》,此后,不管忙于不忙都会抽时间看一些韩国综艺,这已经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现在,看电视的时候,看内地的综艺节目时,总是不自觉地与韩国、台湾等地的节目比较,各地的差异还是很大的。
一各地综艺节目发展史(一)韩国韩国的综艺节目从发展以来虽然一直以游戏为主,但是男女配对的环节总是必不可少的,从以前的《天生缘分》,一直到《我们恋爱吧》、《女演员的管家》等。
08年开始的播放的MBC《我们结婚了》再度掀起了电视恋爱节目的高潮。
节目的主角是韩国娱乐圈的明星们,明星的婚后生活成为节目的卖点。
节目一经推出,立即受到韩国当地观众和中国韩迷们的追捧。
韩国的谈话节目虽然不是主流,但是也有很多经典,像《夜心万万》、《happy together》等,现在韩国的谈话节目中,收视率最高的应当数《强心脏》了,从主持人到节目嘉宾,每期的节目中都会有爆点。
导语:台湾综艺应该比大陆早发展,下面就是小编和大家一起来探究台湾综艺节目的起源、发展与现状,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台湾最早的综艺节目开始播出,节目内容以唱歌类为主,如:《群星会》《宝岛之歌》《时代之歌》等。
在之后的几十年里,随着台湾经济的发展,各种形态的综艺节目开始出现并逐渐成熟,经历了一段辉煌时期。
台湾综艺节目的成功有太多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地方。
一、台湾综艺节目的起源(一)科技的进步,顺应时代的发展随着电视产业在欧美国家的蓬勃发展,台湾也顺应时代潮流,给予政策支持,开始发展电视产业,于1960年成立了台湾电视事业筹备委员会,与日本富士电视台等四家公司合作;于1962年4月28日正式成立台湾电视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同年十月,正式开启了台湾的商业电视事业。
随后,台湾电视公司、中国电视公司、华视事业股份有限公司相继建立,三大电视台竞争激烈,虽然它们分别由党、政、军投资及经营,但仍然是商业挂帅,业绩第一。
(二)台湾经济的腾飞电视节目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支持,随着台湾经济的起飞,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和渴盼也愈发高涨。
综艺节目因其娱乐性的特质,有极大的市场空间,布景豪华、主持人装扮美艳的综艺节目开始出现,如《银河璇宫》《翠笛银筝》以及《欢乐周末》等。
二、蓬勃发展的台湾综艺行业(一)独具特色的节目风格两岸对峙期间,台湾发生了一系列社会的变化,政治环境逐渐开放,电视台节目中对于言论的限制有所放宽,语言表达上比较自由。
戏谑的态度、敏感的语言、活泼的后期效果成为台式综艺的标志性风格,如台湾综艺节目《全民最大党》,就当下的政治热点,模仿政治人物的话语,通过娱乐调侃的方式给观众带来欢乐的同时,也引发大家的思考。
嘉宾的选择不局限于艺人,上至政界名流,下至普通百姓,不同身份、地位悬殊的嘉宾在综艺节目中都有涉及,如前国民党主席连战、前任国民党主席马英九都曾作客《康熙来了》。
这样的角色定位,使观众既可以从电视上看到身边熟悉的人或事,又能够接触到平日高高在上的大人物;既满足了观众们的好奇心,又拉近了政界和和平民之间的距离。
试比较两岸娱乐谈话节目的差异作者:鹿馨来源:《活力》2009年第18期[摘要]1996年《实话实说》节目取得的成功开辟了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的新纪元,从此谈话节目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其中娱乐性谈话节目深受观众喜爱,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2001年东方欢腾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推出的《超级访问》赢得了广泛的市场,成为内地娱乐谈话节目的代表;2004年台湾中天电视台的《康熙来了》横空出世,又引发了一阵娱乐谈话节目的热潮。
同样十分成功的两档节目,但是由于内地与台湾所处的文化背影不同,所以在节目的设置上也存在着一些差异。
本文试从以下几方面讨论他们的不同。
[关键词]娱乐谈话;康熙来了;超级访问;社会宽容度由于内地和台湾的社会、政治及文化背景和社会宽容度的不同,所以两岸的娱乐谈话节目从节目表现和所传达出的精神内核也都有着各自的特点。
1.节目名称《康熙来了》更为强调主持人对节目的延伸,这点从节目名称由蔡康永和徐熙娣的名字确定就可以看出来。
然而同样也因此产生了问题,徐熙娣一度由于个人原因不能上节目,节目就只好改叫《康永当家》。
这当然可以作为短时期的应对,但是如果徐熙娣和蔡康永两名主持人有一名长期离开或者两人双双离去,那么《康熙来了》自然也就要面临不复存在的局面。
而《超级访问》的主持人李静和戴军的名字虽然也已深入人心,经符号化可以成为节目的代名词,但是节目的口号“超级访问,不一样的访问”则更强调节目本身与其他节目的不同,所以即使主持人变更节目依然可以称为《超级访问》。
2.嘉宾《超级访问》每期会邀请文化娱乐界的名人。
其中有影视歌红星,也不乏有节目主持人,如李湘,陶晶莹;小品相声演员,如潘长江、侯耀华;模特,如胡东、胡兵;运动员,如田亮、陈一冰等,但很多是以二线明星居多。
《康熙来了》的嘉宾则来自众多不同领域,其中有台湾政界的风云人物,如连战、陈水扁;有娱乐圈的大牌明星,如周杰伦、王力宏;更有热点人物许纯美,当然还有诸如Av女优这样的边缘职业者等等。
综艺娱乐类谈话节目中的“编码与译码”《康熙来了》与《真相吧!花花万物》差异对比分析郑钧元(大连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系辽宁大连116024 )本文微信网S版摘要:近年来综艺节目类型不断推陈出新,娱乐类谈话 节目却相继停播改版,为摆脱综艺娱乐类谈话节目的边缘化困 境,不少节目重新定位后再启航却收效甚微。
本文在霍尔“编码与译码”理论视角下,将台湾代表性综艺谈话节目《康熙来 了》与原班人马首次内地试水的新节目《真相吧!花花万物》进 行对比分析,聚焦于节目如何进行“编码”能够更好适应当前受 众的“译码”需求,传递共通的意义,让老牌节目形式煥发新的 生机。
关键词:编码 译码 《康熙来了》《真相吧!花花万物》一、涉及概念的基本概述(一) 霍尔“编码与译码”理论综述“编码与译码"是媒介文化产品视域下的理论,斯图亚 特•霍尔立足于文化研究提出该理论。
在传播学视角中,编码 与译码是垂直转换信息的双向过程,编码侧重于将信息符号 化,译码重在符号中提取信息。
亦可通俗理解为:编码与传 者有关,译码同受众有关。
本节主要将该理论用于“综艺娱 乐访谈节目”,从电视话语的"编码”及意义商品的“译码”两个维度具体展开。
依据霍尔《电视话语中的编码与译码》文章对“编码与 译码”的阐述。
111表现在综艺娱乐访谈节目中,“编码”所指 访谈节目表达内容的符号化过程,因本文分析的节目形式、节目播放场域、节目组人员等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故主要从 "编码方式”出发,聚焦于‘‘编码”过程中涉及的社会差异与 文化差异两个维度。
"译码”指的是话语在不同访谈类节目 中流通,引发受众不同意义解读的现象,受众隶属于不同文 化群体,其"译码”活动必然因受到其个人取向、所属社群、心理活动等影响。
(二) 综艺娱乐类谈话节目概念界定综艺娱乐类谈话节目是脱胎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盛行 于美国的“脱□秀”下的产物,以《奥普拉脱口秀》为例,这种 节目在首创之初就纳入了很多娱乐元素。
2019-08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我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的差异冀萱(黄山学院,安徽黄山245041)摘要:随着我国一些省级卫视对于节目、频道以及自身市场定位认识的不断加深,己经有越来越多的电视媒体开始通过发展综艺娱乐节目来提高收视率。
与此同时,我国台湾地区与大陆在综艺娱乐节目制作与主持人培养上的交流也日趋频繁。
本文从大陆与台湾地区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的现状入手,分析大陆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与台湾地区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的差异,探索两岸主持风格的融合之道。
关键词:综艺文化;现状;主持人差异中图分类号:G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9)23-0111-01一、大陆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现状分析(一)主持人在节目中比较注重对受众意识形态的引导《勇往直前》是湖南卫视2007年开播的一档户外挑战慈善类节目,主持人通过与棚内嘉宾和观众的竞猜,对观众的意识形态进行引导,让观众不仅获得娱乐,也受到了思想教育。
相反,台湾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思维活跃,个性鲜明,敢于打破常规,经常开一些“大尺度”的玩笑。
如台湾非常火爆的综艺娱乐访谈节目《康熙来了》中,有一次小S就和谢霆锋在节目中大谈“放屁经验”,这些脱口而出的话题,常常使节目有意想不到的娱乐效果。
(二)主持人模式化与程式化现象严重,缺乏个性大陆的综艺娱乐节目往往是一窝蜂跟风与模仿,缺少创意和独特的风格,有一部分的综艺娱乐节目是从台湾地区直接模仿而来的,例如相亲节目《玫瑰之约》模仿台湾中视的《非常男女》。
甚至有些主持人把港台腔视为流行,把台湾的综艺娱乐节目文化全盘吸收,这种没有创新的模仿只能学习到一点皮毛,导致克隆出一大批个性不鲜明,主持风格模式化,没有自身特点的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
相比大陆,台湾地区的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不仅可以完成串场工作,并且具有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善于制造娱乐氛围,极具个人风格与特色。
当然,随着我国广播电视的发展,大陆地区也涌现出了一批颇具个人风格与特色的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例如,何炅、汪涵、朱丹、孟非、谢娜等,他们的身上都有着极具个人特色的主持风格和魅力,深受广大受众的喜爱与欢迎。
台湾电视综艺节目之现状解析
刘静;郭学文
【期刊名称】《新闻传播》
【年(卷),期】2014(000)012
【摘要】台湾综艺节目在大陆很多80后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已故艺人高凌风曾经说过“大陆综艺至少落后台湾综艺二十年”,这段话在相当一段长的时间内是两岸电视人的共识。
然而,在短短几年时间,两者之间已经悄然经历了一场身份互换。
如今,不仅大陆观众不再苦苦等待网络更新《康熙来了》,《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等这些曾经让观众痴迷的节目,就连台湾人也不为自己的综艺节目买单,因为他们有了更好的选择,就是《中国好声音》和《爸爸去哪儿》等等。
台湾的综艺节目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呢?本文就将探索现在台湾综艺节目的现状及其原因。
【总页数】1页(P100-100)
【作者】刘静;郭学文
【作者单位】陕西科技大学文化传播学院西安7100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22
【相关文献】
1.怎一个“俗”字了得——台湾电视综艺节目的生态特点及文化悖论 [J], 阚乃庆
2.台湾电视与湖南卫视音乐综艺节目策划发展比较研究 [J], 罗新星
3.众声喧哗:台湾电视综艺节目的研究话语及其意义分析 [J], 王伟
4.台湾电视综艺节目之批判与反思 [J], 卫昱辰
5.论台湾电视综艺节目在大陆的传播与影响 [J], 王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台湾与大陆综艺类节目的异同作者:熊雯婷来源:《新闻爱好者》2011年第23期摘要:伴随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与消费主义倾向的提升,一个以娱乐传媒兴盛为代表的消费时代到来了。
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存压力的加大,使得电视娱乐节目作为一种放松压力、释放自我的有效方式,深得观众的喜爱,各种形式的综艺节目层出不穷。
而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繁荣的背后所隐含的历史背景、社会原因、现实意义都值得我们关注和探讨。
关键词:综艺节目台湾大陆大众文化娱乐性平民化引言《康熙来了》和《超级访问》,这两档节目都是以采访明星嘉宾为内容的访谈类综艺节目,分别代表了台湾和内地综艺节目较高的水准。
下面我们就以这两档节目为例,借以分析两地综艺节目的特点。
《康熙来了》与《超级访问》的相同点平民化的节目风格。
其实不仅仅是这两档节目,从上个世纪末开始,整个影视界都表现出对草根文化的思考和对平民话题的热情。
借助普通人的视角。
观众是电视节目信息价值的发现者和反馈者,决定着电视节目的成就高低和传播效果,观众以其需要和审美倾向形成一个潜在的模板,渗透到电视节目的制作者和传播者的创作理念中去,或隐或显地影响他们的艺术创作和传播行为。
因此,一个成功栏目的制作团队在节目创作之始就首先要重视观众所关注的各种因素。
观众的接受程度直接影响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影响栏目的生死存亡。
因此,如何成功感知、引导普通观众的心理就是这类节目的制胜法宝。
借助录制节目的机会,主持人可以比观众更近一步地接触到平日在光环笼罩下的明星,观众关注节目的同时也期待借主持人之口提出观众所关心的问题。
以时尚元素为关注对象。
观众对新的艺术形式和新的艺术表现手法的不断追求,迫使电视节目制作人不得不在节目制作过程中紧紧把握时代走向,积极运用时代符号。
无论是话题的设置还是主持人的服装、道具,无一例外地体现着强烈的时代气息。
制作人和主持人都非常善于捕捉时尚话题,跟踪潮流走向,关注娱乐焦点,及时把握观众的欣赏兴趣。
《大陆和台湾地区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风格差异_比较有深度的主持》摘要:台湾地区的综艺节目起步尚早,发展相对成熟,其主持人也呈现出具有当地特色的独特风格,相比台湾地区,大陆的综艺节目起步较晚,谈话节目更是如此,主持人风格也存在明显的差异,“风格”一词源于希腊文,本意表示一个长度大于厚度的不变的直线体,也有“木堆”、“石柱”、“雕刻刀”的意思【摘要】电视节目主持人是连接电视与观众最直接的主导人物。
随着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不断发展,谈话节目成为一种颇受欢迎的节目形式,谈话节目主持人也以其独到的风格魅力吸引着受众。
大陆和台湾地区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由于文化背景和节目制作机制不同,其风格也存在显著差异。
但差异并不代表差距,只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摸索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别具特色的主持风格。
【关键词】形象气质语言表达文化素养文化氛围制作机制【中图分类号】G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7-0192-02 随着现代化传播媒介的发展,电视节目主持人,为观众展示了一种颇具吸引力的传播方式,也因此成为观众的视觉中心。
最早提出“节目主持人”这个词的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编导唐•休伊特,用英文Anchor来表述,本义是“锚,危险时可以依靠的人。
”节目主持人起源于西方,在英国用Presenter表示,意为展示者。
在美国,则用Moderator和Host来表述,在节目中主要起调节、客串和仲裁作用。
Host原意是主人,多用来指在综艺表演节目和明星访谈节目中的主持人。
他们以主人的身份出现在节目中,调控着节目的节奏、气氛和进程。
节目主持人在我国大陆地区出现已经有20余年历史了,但至今仍没有得到共识的确切定义。
普遍认为,节目主持人是在电子媒体中出现,代表媒介群体观念,用有声语言和体态语等调控和把握节目进程,直接面对受众,进行大众传播活动的人。
电视综艺节目是“由主持人现场主持,有观众参与,穿插各种娱乐表演和游戏竞赛的大型电视文艺节目。
台湾谈话类综艺节目风格初探r——以《康熙来了》为例毛国樨
【期刊名称】《视听》
【年(卷),期】2016(0)4
【摘要】台湾谈话类综艺的典型代表《康熙来了》以其独特的节目形式和主持风格在观众中有很大影响.本文从主持风格、制作风格和社会文化背景三个层面来分析《康熙来了》的节目风格及其娱乐效应,同时也反思节目的不足和启示,旨在通过分析,阐述电视娱乐化时代节目风格的重要性.
【总页数】2页(P51-52)
【作者】毛国樨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对台湾综艺节目娱乐传播风格的分析——以《康熙来了》为例 [J], 李云梓
2.大陆与台湾地区谈话类节目主持人风格比较——以《艺术人生》与《康熙来了》为例 [J], 童霜霜
3.台湾综艺节目的发展现状解析--以《康熙来了》为例 [J], 张倩楠
4.浅析台湾综艺节目中的民俗文化元素——以《康熙来了》为例 [J], 雷力
5.浅析台湾综艺节目行业发展现状r——以《康熙来了》停播为例 [J], 朱婉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浅谈中韩综艺节目的文化与差异学院:文化艺术学院专业: 07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班级: 1班学号: ********** 学生姓名:***指导老师:***完成日期: 2011-3-20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在逐步提升,已经不满足于单单的物质需求,精神层次的需求在不断提高。
随着网络的流行语发展,各国的综艺节目都可以一饱眼福。
有市场就会有竞争,有竞争就会有比较。
一、各地综艺节目发展史(一)韩国(二)台湾(三)内地二、各地综艺节目的文化(一)韩国(二)台湾(三)内地三、各地综艺节目的差异浅谈中韩综艺节目的文化与差异王晓辰在十几年前,看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算是第一次接触到综艺节目,当时还小,只是觉得看的时候很开心。
2006年,正是高三的时候,学习压力很大,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了我接触的第一个韩国综艺节目《情书》,此后,不管忙于不忙都会抽时间看一些韩国综艺,这已经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现在,看电视的时候,看内地的综艺节目时,总是不自觉地与韩国、台湾等地的节目比较,各地的差异还是很大的。
一各地综艺节目发展史(一)韩国韩国的综艺节目从发展以来虽然一直以游戏为主,但是男女配对的环节总是必不可少的,从以前的《天生缘分》,一直到《我们恋爱吧》、《女演员的管家》等。
08年开始的播放的MBC《我们结婚了》再度掀起了电视恋爱节目的高潮。
节目的主角是韩国娱乐圈的明星们,明星的婚后生活成为节目的卖点。
节目一经推出,立即受到韩国当地观众和中国韩迷们的追捧。
韩国的谈话节目虽然不是主流,但是也有很多经典,像《夜心万万》、《happy together》等,现在韩国的谈话节目中,收视率最高的应当数《强心脏》了,从主持人到节目嘉宾,每期的节目中都会有爆点。
再来说韩国的音乐节目放送,SBS《人气歌谣》、KBS《音乐银行》、MBC《音乐中心》一直是韩国居民对流行音乐信息的主要接受来源,在年末,三大电视台还有歌谣大战、颁奖等,吸引大众的关注。
浅析海峡两岸综艺节目差异
摘要:综艺节目,是以娱乐性欣赏性为主导,结合了戏曲,歌舞,
短剧,杂技,相声等各种艺术表演形式,以晚会、游戏、谈话、猜谜等多种节目形态来进行的一种综合的电视形态。
综艺节目既是多种艺术门类的综合,也是多种表现手段的综合。
综艺节目往往轻松热闹,以娱乐为主导,它强化和突出了感官刺激功能、游戏功能和娱乐功能。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文化的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
本文,旨在分析内地和台湾的综艺节目差异,从差异中找寻各自的优点,更好地为本土综艺服务,推进海峡两岸共同进步。
关键词:海峡两岸、综艺节目、对比借鉴
综艺节目,作为最重要的电视节目类型之一,伴随着两岸关系的不断松动和文化交流的日渐频密,节目内容、人才的交流日益增多。
台湾综艺节目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人才辈出,各种形态的综艺节目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而大陆的综艺节目发展较晚,仅有20年左右的历史。
在大陆综艺节目快速发展的今天,深刻认识台湾的综艺节目的长处和局限,在学习的同时仔细甄别,避免它带来的负面
影响,对于进一步推进大陆综艺节目的健康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一、台湾综艺节目日渐在内地走红原因分析
近年来,台湾综艺节目在内地的走红十分迅速,在网络的观看量中几乎占据了综艺的大半壁江山。
究竟是什么造成了如此大的吸引力?作者从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内因-节目特质
首先,台湾综艺节目尺度十分宽泛,谈话内容真实得令人咋舌,各种游戏和体罚也是绝对百分之百来真的,使得节目具有十足娱乐性和可看性;其次,台湾综艺节目形式多种多样,最主要的是台湾拥有一大批称为通告咖的明星,撑起了大部分的综艺节目内容。
(二)内因-主持人魅力
台湾地区综艺节目更新换代周期非常短暂,这也是对主持人的极大的考验。
只有魅力十足的主持人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保证节目的生命期。
如目前在内地非常火爆的《康熙来了》主持人,小s 古灵精怪、但刁钻大胆,势要”恃势凌人”,伺机大揭嘉宾的疮疤,抢尽锋头;蔡康永则敏锐犀利、机智幽默,逮住”爆料”供词不放,让来宾心跳加速、冷汗直冒,上演真情「脱口秀」原形毕露,观众看得频频大呼过瘾,爆笑连连,场面随时不受控制。
节目天马行空,妙语如珠,却又痛快淋漓,嘉宾什么收放自如、从容不迫的外壳都得一一褪去,因而能够保证了超长的生命期。
(三)外因-大陆节目的对比
内地的综艺节目中提数量少,而且整体形态比较落后,导致各个岗位发展画满,无法形成良性竞争。
不仅如此,内地的娱乐节目主持人的魅力指数不足,他们大多数是从文艺节目转行过来的,他们在进入电视台之前,是是按照文艺节目的标准进来的,如相貌英俊,普通话标准,唯独没有娱乐主持人最需要的娱乐素质的考察,即现场反应能力和幽默程度。
由于内地很多娱乐节目是台里自办的,质量好坏、收视率高低不重要,在这种体制下制作的娱乐节目,主持人当
然是制片人看谁顺眼就找谁,是否称职不重要,观众说了不算。
而在台湾,娱乐节目几乎都是各个制作公司制作的,完全制播分离,制作人为了保收视率不可能用不称职的主持。
二、两岸差异中的借鉴
(一)节目框架的搭建
台湾节目抄日本,内地节目抄台湾??保
чω每
峡悸橇恕h纾郝啡嗽诮邮苤鞒秩思蚨谭梦实氖焙颍
τ39首龃厦鞯乃敌┖芾涞男∧谌萁
弥鞒秩丝嘈σ车幕
ω檬孪扔兴
鱿帧?
(二) 嘉宾的邀请
很多制作单位都认为嘉宾都是吸引观众眼球的花瓶,顺便间杂
着一些表演,比如歌手到来就唱首歌,演员到来就秀段表演,当然在一定程度上邀请名气大的嘉宾可能更吸引观众一些,但是,嘉宾与
主持人之间的互动同样是重要的环节,我们看到许多内地的明星当嘉宾的时候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娱乐节目本来就是娱人不娱己,没
有必要自己抬高架子,你是大牌,制作单位自然会尊敬你,你是新人,要想出位必须有牺牲。
(三) 话题的焦点
《康熙来了》的火爆引发了台湾和内地很多谈话节目,谈话内容当然是观众的一大看点,总的说来,内地由于媒体环境和惯性思维
的影响,话题的局限性太大,禁区太多,比如黄色段子不能讲,绯闻
八卦不能太深入聊,所谓的封建迷信思想不能传播,所以在内地根
本不可能出现灵异占卜节目,以及限制级节目。
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需要内地在尊重历史文化的同时营造属于自己特色的氛围,避免台湾的过俗,同时也抑制自身的过雅。
(四) 表演的彩排
内地的节目的整个节目流程都稍显生硬,当我们在内地的很多
综艺节目时常见一些看见生硬的套话时,而很多台湾节目,都了解
事先都有一定的彩排或者说是已经套好梗,谁在什么时候该丢包袱,谁该铺梗,谁该接梗,或者嘉宾什么时候该抛出话便于过渡到自己
的表演,都是事先有些安排,但是在真正节目录制的时候都是不露
痕迹的一气呵成,观众丝毫看不出破绽。
内地的节目事先预设的环节太多,临场发挥的太少,从而显得生硬突兀。
(五)主持人的发挥
作为娱乐节目的灵魂,主持人对整个节目的影响不言而知,台湾的主持人从早期的秀场时代就开始历练,到后来的校园主持,再到
现在的电视节目主持,从早期的猪哥亮,温拿五鼠,到张菲,胡瓜,吴宗宪三王鼎立,到小s,罗志祥,张善为等新生代的崛起,可以说在综艺节目主持界有很肥沃的培育土壤,主持人对现场节奏的控制,话
题的转换,临场的发挥,天马行空的思维都有着很深厚的功底,我们
内地对于主持人的定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局限与报幕的功能,然后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局限于串场的功能。
内地综艺节目跨越性的发展也可以借鉴港台的模式,至于主持人要从两方面来加强: 一方面要学港台的精华的东西,比如对节目节奏的把握、操控艺术。
另一方面要具有本土的特色,比如江浙一带要有越人的幽默,广东一带有粤人的幽默,而东北有东北式的幽默,如果偏离了本土特色,就成了四不像了。
(六) 演播室的两岸比较
台湾娱乐节目的演播室大都很小, 大概在300平方米左右, 观众坐在地上或者节目的两边, 这跟内地豪华演播室比起来逊色多。
但演播效果却是最好的, 因为很多娱乐节目很讲究参与性, 表演区就在观众身边, 会觉得很亲切,虽然挤一些, 但看得更真切。
内地娱乐节目的演播室, 动辄800平方米, 甚至更大, 看起来更像个舞台, 那么现场观众只有看的份, 离得太远了, 这种距离感伤害了观众参与意识。
从色调布置上看,台湾地区很多综艺节目一直都是用很温暖的黄色做主色调, 这样看起来更热烈一些, 而内地的演播室, 从去年开始, 全国流行蓝色, 这是最冷的色调, 用在新闻节目中还可以, 用在娱乐节目的演播室中就不太适宜了。
三、结语
通过对两岸综艺节目的对比,我们可以很清楚的发现内地的娱乐节目通过几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然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而这其中最大的阻碍不是审批制度,媒体环境,而是我们
普遍缺少的娱乐精神,同时我们电视界目前这些中坚力量的成长环境限制了他们的思维方式,这些问题不是靠引进几个台湾的主持人就能解决的,还需要我们在社会的进步途中不断找寻。
作者简介:赵兵杰,女,1986年出生,上海海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