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思修道德修养 期末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修课学期感想

总说,流光容易把人抛,不期然,思修课尾声将至。

在这门课的学习过程中,其实我个人的情感是分为三个阶段的:好奇期待,迷茫挣扎,懂得理解。

好奇期待

还记得第一节课,我闹了一个笑话。上课铃刚响,瞅着居然还有位师姐来课室宣传,怪的是老师居然还没来,是大学的老师比较自由么?正当我跟邻座的妹子唠嗑的时候,您就自我介绍了。然后我跟那妹子就愣住了,您可以想象一下当我们听您提及您还有个儿子的时候,我们完全呆滞的表情了,不在话下。说来您也别见怪,这也是大实话,您给我的第一印象,还真是短发大眼的师姐来着。

对于深受了十几年的应试教育荼毒的孩子来说,当您说到您不喜欢循规蹈矩、墨守陈规式的学习或教育方式、脱书授课、还给同学们机会学习展示的时候,我真的感觉非常好奇和期待,这样的教学方式是我从未经历过的,因为好奇,所以更加期待。

我们的第一个课题展示是“大学的憧憬与见闻”,其实两个小组表现的都挺不错的。第一组是通过演话剧的形式突出他们上大学的感受——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只是在这个问题上,老师和同学们之间的理解有些差异;而第二组的同学主要是采用采访视频的方式,以表现身边的同学上了大学的一些看法,她们的展示更加贴近同学心声吧,只是不够感染,有点遗憾。其实我个人对于“大学的憧憬与见闻”这一课题是很有感触的,我也是高三被班主任糖衣炮弹轰炸过的万千学子之一,大学天堂曾支撑着我每个挑灯奋战的夜晚,和每个披霜苦读的早晨,在班主任口中的大学,是没有压力、随心所欲的。现在想来,也不尽然是浑话,只是,他没说,这只是大学的一面。刚来大学报到的时候,我对大学的一切事物都是好奇,期待,充满激情的。辅导员也曾告诉过我:大学最重要的是学会选择,你完全可以选择过一个没有约束、随心所欲的生活,而你,也可以选择过一个忙碌但充实有意义的生活,这些都是你选择的。大一,周围的同学都是这样,充满激情和活力,在各个部门组织中周游,有的同学甚至忙到半夜十二点之后才回宿舍。而有的同学,沿袭高中的学习和生活,依旧苦心钻研学习,天天捧着教科书。当然,也不乏同学三天两头翘课,主业是玩乐,业余是休息。这样就是大学啊,这样就是大学嘛。谈不上什么失望,虽然它跟我预想的大学生活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对于这些既定的事实,我还是能比较坦然的接受。理想与现实其实未必是在对立面的,就看你的选择和你的态度了。

“爸爸妈妈的往事”。我很欣赏展示的那一小组的形式,让每位成员讲述自己父母的一些故事,还展示了一些图片。我觉得每一次听别人讲故事,都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我的爸爸妈妈的打拼经历成长经历都很普通,况且三两句话也是说不完的。他们的爱情故事我倒是觉得挺有意思的。其实他俩是门不当户不对的,如果按传统观念来讲,真的是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儿。爸爸那边是一个体系庞大的有名望的家庭,就是所谓的大户人家。爸爸自己也开了一个煤厂,在当时是非常赚钱的。而外公外婆家只是个很普通的家庭,养了六个孩子,因为家境问题(加上妈妈说她也不是一块学习的料),妈妈十来岁的时候就弃学外出打工了。妈妈是爸爸工厂车间里的工人。因为爸爸的工厂不是很大型的,事事亲躬并非难事,妈妈工作非常勤快,这么一来一去的,爸爸就知道了妈妈这个人了。在一次工厂的庆功会上,爸爸妈妈就算是正式认识了。于我而言,其实他们真没多轰轰烈烈,

没有那么的罗曼蒂克,什么灰姑娘遇到了王子,纵使身份悬殊,但他们之间的爱情吧,仿佛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老爸常常说,看上你妈呀,那纯碎是因为工厂的女工不多,能看的更加少得可怜了。他们交往之后,尤其是谈婚论嫁的时候,倒是真遇到了阻力,不用多想,自然是来自爸爸家庭的。以我现在的视角,无法想象传统门当户对的观念棒打鸳鸯是怎么样一个场景,但那个时候,爸爸家庭是为了家族面子,妈妈家庭是为了尊严,总之双方是很有默契地做了同一件事;不让他俩见面。相爱的人总是会有很多办法和勇气的,这件事情,是以爸爸说妈妈怀孕了,而解决的,也是这样,爸爸妈妈的婚事,终于提上了日程。其中的坎坷也不在话下,总之是个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皆大欢喜结局。

“我还那么小的时候”的课题展示,最终的是变成了“大学以前的经历讲述”,各位同学讲的滔滔不绝,愣是把幼儿园到高中都给覆盖了。不过听麦麦讲着她的学校情况,听庞程讲着他的吃虫子经历,听培明讲着他高中的豆腐伙食,倒真的趣味不少。我的小时候基本上是个假小子的。印象中我小时候的生活里完全没有学习的。上学期间,成天想着到哪儿玩,跟女孩子们跳绳捉迷藏,跟男孩子爬树玩弹弓。而放长假一般都是回老家过的,估计我爸妈老早就想着把我这熊孩子扔回老家省心了吧。不过,还真没让他们如愿。记得有一年暑假回老家,屁颠屁颠跟着外婆去玉米地里收割玉米,趁着随行的哥哥姐姐没留神,不懂得使用镰刀的我,不晓得怎么左手执刀,鬼使神差的砍到了自己的右腿上。那时的自己还真一点都不怕,因为是砍到小腿肉上,不怎么痛,只是不停流血,我就蹦蹦跳跳地跑去找外婆,最终外婆心急如焚地让表哥把我送到最近县城大姨妈家去做紧急处理,临时包扎的时候我还看着伤口岔开笑脸形状很好玩,不停地玩弄伤口,现在看到留下很明显的大伤疤真的很无奈,当时的自己真的是天不怕地不怕啊。

迷茫挣扎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呢,我们大家跟您的思想分歧变的很大了,很多同学可能没有那么的期待了,有的同学开始上课玩手机、睡觉、看自己的书等等。老实说,我有时也感觉您跟我们想的不一样,可能是因为我们现在比较容易意气用事,而您是用比较客观的理性的态度去解读一件事情,而我们更多的是直观的感觉,有时候喜欢在一些虚无缥缈的点上较真。我也开始迷茫了,这样的教学是我想要的吗?这样的方式是我们适合的吗?老实说,当自己的想法与您不一致的时候,有时候真的会很不耐,不想听您说,很想坚持自己的那些微弱的想法。也许这就是我一直挣扎着的吧,坚持自己的观点,还是就像您做的一样,包容对方的观点。

这段时期已经是其中了,我们的课题展示也到了“看同学说爱情”,也算是争议最大的一部分内容了。对于所谓的爱情,很多同学都很有想法,对于网上很流行的一些话语也很感同身受。一个小组主要是在理论上解读爱情,觉得什么样的标准才是爱情,另外一个小组则是一堆男生讲述他们的自己爱情故事和感悟。事实上,褪去所有的形式上的因素,我比较喜欢的还是男生小组的展示,我始终认为爱情是一种感觉,它是没有什么理论可言的,你不能说什么样的就是爱情,什么样的就不是。不只是爱情,所有的事情都是这样的,如鱼饮水,冷暖自是。世界上并没有感同身受可言,任何感情你只有自身经历才会懂。男生组讲述了他们的爱情经历以及在一段段爱情中给他们的感受,我觉得是真实而饱满的。

您在讲“爱国”这一主题时,我的第一反应是钓鱼岛事件和汶川地震。其实这只是很简单的条件反射,我们总是在重大灾难面前,才会意识到爱国这一情感,看到电视上报到着灾难的惨状或者看到地方志士为捍卫祖国领土所做的抗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