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教学随笔15篇
- 格式:doc
- 大小:35.91 KB
- 文档页数:27
小学教师教学随笔15篇
小学教师教学随笔1
这个论点应该是最近在美术兴趣小组的指导过程中想到的,结合4月24日的区美术教研活动我的想法更得到了支持。
从何老师的那节《我们的小学生活》课堂教学来看,何老师通过让学生回忆小学生活的点点滴滴,到让学生用线条尝试描绘,到不断通过欣赏范作提示学生逐渐改进作品,从而丰富画面,完成记忆深刻的一瞬间。这其实就是一个美术创作的指导过程,一点点深入、一步步改进,逐步完善作品。本课的亮点可能不在指导的过程,而是被最后绘本展示的集体效果掩盖了,不说何老师在指导的过程中少了些具体而个人的有建设性的建议,就单纯地说这个过程是较正确的,特别是这个过程恰恰是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努力去做的,如果做好了,学生在过程中体会到的不仅仅是完成了一件作品,更体验了成功的整个过程。
这一点在一两节美术课堂展示中是无法体现的,而这节课其实是个大的单元课,很多美术老师都尝试过用至少一个月的时间让学生单独或合作的形式完成一本绘本。这样才能保证绘本不单单只是形式,更有一幅幅充分丰富的画面。这就是个长期的过程。在美术教学中常常就需要这个过程。
我想到了曾经上二年级《刮出过的画》时,一直就有一个难题。让孩子辛苦涂好的颜色,孩子终于可以刮了,可他们早已失去了耐性,一两下就刮完了!这让我很恼怒,怎么就一点耐心都没有呢!后来才发现,是他们不知道如果继续下去。于是我尝试挑选几幅不同问题的'作品,先拍下原貌,然后帮他们点点修改,尽量保持二年级孩子天真童趣的一面,再把修改好的作品拍下来,将作品前后做成同一张画面,以便孩子比较。结果效果非常好,每个孩子都能说出哪些地方增加了,效果有什么不同,再将其它孩子的作品返还给他们,鼓励孩子继续修改,相互提出改进意见。孩子都喜欢这种方式帮助他们完成作品,因为在不断改进的过程中他们看到自己的作品在变“美”变丰富,他们体会到了意外的欣喜。
在后来几个课题报告中也不难看到美术创造的渐进过程,特别是黄老师所说的蝴蝶效应的研究成果,一个个活动的的组织到个体创作到最后完美的展示都付出了学生和教师们辛勤的汗水。
美术就是这样,将无声的纸笔变成有你我人生故事的画面,而在画面上创作的人是生动鲜活的,他们每个人都有机会体验到自己生活的过程和创作的过程,这是欣赏一幅完整作品的旁人永远无法体验到的最最珍贵的财富,这才是我们愿意无怨无悔付出的原因。
小学教师教学随笔2
荀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正因为如此,奎文区幸福街小学从校领导每名老师都高度重视文明礼仪在学校的开展情况,极力将学校打造成文明礼仪教育的最前沿,将文明礼仪的每个细节贯穿于日常的工作及教学等活动中,让孩子在学中作,在作中学,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礼仪教育活动,让文明礼仪伴随孩子成长。
一、以无胜有,营造学校文化氛围。
“与善人居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校园是育人的最佳场所,学校对校园环境进行了精心布置和主题化营造,不仅凸现了校园的个性和品位,而且也成为了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价值引导。基于学校文化育人的功能,幸福街小学在教室、走廊、宣传栏、专用教室都分别挂上了《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名人名言、名人画像等。使其对学校学生文明行为、思想品德养成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以小促大,紧抓日常行为规范。
学校老师在日常的管理中把培养学生养成好的习惯作为切入点,多种形式开展礼仪教育。幸福街小学积极利用班会、品德课开设“在校礼仪”、“家庭礼仪”、“进餐礼仪”、“待客礼仪”、“做客礼仪”等系列专题课。介绍礼仪的意义、礼仪规范。让每名孩子积极的投入进来,自觉参加“文明礼仪伴我行”的签字仪式,积极创办“文明礼仪”黑板报、手抄报。学校抓住每周一升国旗的时间,开展国旗下的演讲,向全体师生发起倡议,号召争做文明礼仪好老师和文明礼仪小明星。部分班级还排练了情景剧,在各班级内演出,让学生指出剧中学生行为的对与错,在全校师生中反响热烈,大大促进了“文明礼仪伴”在我校的开展。
三、持之以恒,强化学生礼仪意识。
我校是一所小学,针对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可塑性大,发展还不稳定,自制能力也较差,有好模仿和从众的心理特点,小学生礼仪表现具有时好时差的反复性特点。鉴于此,我校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紧的管理方式,一是抓好已有的礼仪教育成果,将文明礼仪推向深入;二是抓好校内校外两个点,老师经常与家长沟通,跟踪学生校外文明礼仪的表现,两者相互配合抓紧抓好。
四、以礼带礼,突出教师表率作用。
人们常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都具有很强的“向师性”和模仿性心理特征,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幸福街每名教师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校领导及每名老师首先做到。例如:看到校园里的果皮纸屑时,教师自己带头捡起,当学生见到老师问好时,老师也点头或招手向学生问好。这样的小节,体现出尊重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已经营造出良好的教育氛围。 经过幸福街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文明礼仪教育在幸福街小学已经卓有成效,讲文明重礼仪之风在校园内处处体现,使得教学与礼仪教学双丰收!
小学教师教学随笔3
这个学期为了离家距离进一些,所以跟领导提出申请从中心校回到了农村的一个完小。以前听过些关于完小的教师学生的各种说法,但自己从没有亲身经历过。
刚到完小的第一天,也是开学的第一天,各位老师领导都是忙的脚底冒烟,我是新去的'没有人顾得上我,我在校长的办公室一坐就是一天,第二天我仍然正常去上班,早上校长开始开会,分配教师的任务及管理班级的职务,当校长分配着时候突然有男教师不愿意校长的分配,不愿意当班主任,校长和这位男教师当场就开始了辩论,男教师始终不肯让步,最后校长说再定;接着开始分科分课,让一位女教师跨年级带两个班英语,又出现了问题,而且这个问题知道开学两个星期后才得以解决。我在内心感叹这些个教师真是厉害。
后面就开始上课了,我把储物室烦了几遍也没找到自己需要的教参,什么资料都没有,音乐课没有音乐难上。到后来我上公开课的时候,选得那课在我用的书上是三单元,结果我上完了以后才知道已经换了新教材,而且我上的那一课被编在第一单元第一课。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唉!不说了啊
小学教师教学随笔4
在导入阶段,故事中的“神兵”有的同学可能会认为是吸尘器,因为它也能够将物体吸进自己的体内,因此,我将其也作为了本节课的暗线之一,开篇时由它与磁铁的对比引出“磁铁能吸引哪些物质”,中间时,由“神兵”的失效引出“磁铁隔着物体能吸引铁吗”等教学环节。但是,对吸尘器的`认识毕竟不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且故事的成分似乎占用了过多的教学时间。
小学教师教学随笔5
两天的招生工作总算结束了。第一次接触一年级的招生工作发觉这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一年级新生入学,那得要填一张表,表上有一项是填孩子的`身份证号,那就意味着得参照户口本填写。可是很多家长来的时候都没带户口本,大概大班放假前老师说的,学生忘了。于是家长得重新回家一趟,这就免不了家长的报怨了,我理解他们,来回一趟是很麻烦。很多学生都是由爷爷奶奶陪来报到的,让他们自己填表有点不合实际,他们不是看不清就是不会写字。
那当然得我做了,这一项身份证号特别重要,所有我一定要认真细致,不能写错一个数字。怕写错,每填写完一张表我都得检查两三遍。表填好,吃在学校的孩子得交饭钱,钱这东西我对它有恐惧症啊,上学期收到了张假钱,这学期害怕的不得了,我就让学生一张张标上记号,连五元的也不放过。这几步都做好了,我才把书发给孩子,告诉家长让他们在这两天和孩子一起帮书穿上新装(包书),并嘱咐他们在9月1号7点半左右到校,背上书包带好学习用品,还得拿好勺子和抹布。
即使有好几个家长孩子在一起,我还是一遍遍不厌其烦得告诉每一个孩子。我想让他们在成为小学生的那一刻起有个崭新的开始。让他们喜欢学校,也喜欢我这个班主任。
学生都注册好了,我现开始要填写电子表格了,告诉自己要细心,不能马虎呀!
小学教师教学随笔6
学生的潜能就像空气,可以压缩于斗室,可以充斥于广厦。东伟你的潜能就充斥于广厦呀。我们认识快一年了吧。还记得初次见面时的情景吗?二年级到三年本身就是一个跨度,前一天你姐姐领你来报名,因彼此都太匆忙,我和你只有几分钟的见面。第二天开学了,我在前一天就嘱咐大家拿抹布,大家都拿了,你也拿了,可我惊讶的是,你带了一块崭新的毛巾,正因为这个,我第一个就记住了你的名字——杨东伟。后来从二年级的老师那里了解到你是个很特别的孩子,非常喜欢数学,但对语文没感觉,每次语文考试最多能考七八十分,二年级考这个分数不是很好吧。后来在我们的.相处中我发觉你正如前一任班主任徐老师所说的确是个偏科严重的学生。对有关语文的东西你根本不喜欢,连最基本的抄词语你都要抄错一半以上。可能不喜欢,就懒得去看仔细,随便写写当任务交上来了吧。但对数学你就不一样了,你喜爱数学,每一题你都会投入思考,认真做题,每次都能得优。()对于这样一个特殊的你,我不知用了多少方法,就是提不起你对语文的兴趣。就这样,上学期结束了,短暂而愉快的寒假过后又是一学期了。这学期初你还是这样,但我对你的方式就略有不同了,或许有些孩子天生只对一些事感兴趣吧,我只要你能掌握基础知识,尽你的全部学语文就行了,特地给你换了个座位和班长坐一起,希望她这个小老师在课余帮你辅导。渐渐的我发觉,你似乎不再讨厌语文了,或许我感动了你,或许你突然对语文开窍了,不管怎么样,这都是一个好的开始。同学们都说你变了,作业全对的次数多了;有不懂的地方愿向他人请教了;老师也觉得你不一样了,课堂上能看到你高举的小手了,上课认真听讲了,作业及时做好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你每天一点一滴的进步让老师感动。
你能有这样的变化,老师岂能不骄傲。加油!
小学教师教学随笔7
在幼儿园竞赛性游戏活动中,陈宸总是以“这个游戏没劲”为理由推诿,宁愿在旁边独坐也不愿意参与其中。
有一次我组织孩子们在教室内玩“丢手绢”游戏。当小朋友们相互丢了手绢又一圈一圈追逐时,坐在圆圈上的陈宸兴奋不已,一会儿拍手一会儿跺脚,为奔跑的孩子加油呐喊。正当我悄悄关注他投入游戏的状态时,他被丢到了手绢。他二话不说,捡起手绢就跑——无比正常。可惜才离开椅子两步,他就捏着手绢站立在圈外不动了:“我不想玩这个游戏,这个游戏不好玩!”
看着他,我的思绪飞速寻找着引导他再次回归游戏的方法。于是,我先安置好其他孩子继续游戏后,来到陈宸身边,悄悄地问:“你是不是怕做游戏时被别人追上?”“是的,我跑可是别人的。”陈宸边解释边用可怜的眼神望着我。听罢,我拉着他说:“走!教师帮你赢!”他使劲挣脱着:“我不想玩,我肯定跑可是他们。”“怎样会呢?你能够丢给我们班跑得最慢的小朋友啊!你觉得谁是我们班跑得最的?”“高智芸没我跑得快!”“哎,要不你去试试!”
陈宸鼓起勇气开始了他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丢手绢游戏,他果然丢给了高智芸,也果然没有被抓住。此时此刻他的.脸上写满了赢了以后的欢乐。游戏就这样继续进行着。在短短几分钟里,小朋友们好几次丢给了他,尝到了甜头的他,还是一次次地将手绢丢给了高智芸,结果也同样让人兴奋——他赢了!
此时,我再次停下游戏,引导他思考:除了高智芸以外,还有谁跑得挺慢的?“吴音霏也跑得很慢!”可不是!高智芸每次拿到手绢后总是丢给吴音霏,并且赢得比赛。我再次鼓励陈宸试一试,果然他赢了第二个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