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神木县大保当初级中学九年级物理教案141磁现象
- 格式:doc
- 大小:136.06 KB
- 文档页数:3
第一节磁现象磁场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磁现象。
2.知道磁性、磁体、磁极、磁化概念。
3.知道磁极间的作用规律。
二、能力目标:1.经历探究磁极间作用规律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及概括能力。
2.培养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领悟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目标: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磁场的存在,探究分布规律。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条形磁铁2支,蹄形磁体1支,小磁针(带座)若干,大头针一盒,铜片,铁屑若干,玻璃板一块,铅笔,白纸等学生合作组器材:磁珠、磁棒等不同形状的磁体、条形磁铁1支,钢针1支,泡沫块一块,带有适量水的烧杯1个。
多媒体课件:磁感线分布动画演示。
设计思路由于学生已具备了一些简单地磁现象知识,在生活中也体验了一些磁体间吸引、排斥的过程,所以“磁现象”的教学多放手于学生操作实验,教师重在助其形成科学的感念,点拨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如:探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时,要“靠近”,不要“接触”。
对于“磁场、磁感线”的教学,可这样安排:⑴用“转化法”认识磁场的存在;⑵用“探究法”感受磁场的特点;⑶用“模型法”描述磁场的分布。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故事: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自己逍遥作乐,建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阿房宫,由于秦始皇曾经有几次遇刺,虽都侥幸脱险,但仍使他整日提心吊胆,生怕再遇刺,因此在建造阿房宫时,他命令工匠在大门上安装“机关”使得身披铁甲,怀揣利刃的刺客休想进入,你知道聪明的工匠们是怎样解决这一难题的吗?问题:你们一定能说出许多关于磁现象的知识吧,那就说说吧。
学生讨论回答后,激励学生探究新内容,磁体上的磁性分布有什么规律?磁体间不接触为什么也会产生力的作用呢?二、探究性活动一该探究活动以学生操作为主,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总结相应的结论。
14.1 简单磁现象1.知道什么是磁体、磁极,认识磁体的性质.2.了解什么是磁化,什么是磁性材料.3.经历观察磁现象的过程,能描述其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4.经历实验观察、总结的过程,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规律,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重点难点】重点:磁体的性质、磁极.难点:磁化.【新课导入】导入1:故事导入故事: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自己逍遥作乐,建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阿房宫.由于秦始皇曾经经历过几次遇刺,虽都侥幸脱险,但仍使他整日提心吊胆,生怕再有人前来刺杀,因此在建造阿房宫时,他命令工匠在大门上安装“机关”使得身披铁甲,怀揣利刃的刺客休想进入. 导入语:你知道聪明的工匠们是怎样解决这一难题的吗?学习了本节内容,我们便会找到答案.导入2:情景导入我不小心掉在这个盛水的小口玻璃瓶里面一枚铁钉,如果不允许把水倒出来,哪位同学能把铁钉取出来?学生演示.导入语:这位同学的方法很巧妙,看来他对磁现象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关于磁现象还有知识呢,下面继续学习.导入3:问题导入师:同学们知道我国最早的指南针叫什么吗?生:司南.师:在我国古代就有相关的研究和记载,东汉时期,著名学者王充在《论衡》中是这样记述的:“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有如下补充:“常微偏东,不全南也.”师:今天,磁场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小到磁性飞镖、电磁炉,大到核磁共振成像仪、磁悬浮列车,可以说,磁场无处不在.我们首先认识磁现象.(投影图片)【课堂探究】一、与磁体有关的几个概念阅读课本,自学并完成填空.1.磁性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制成的物品的性质叫作磁性.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称为磁体.根据磁体的形状,磁体可分为:条形磁体、蹄形磁体(又叫U形磁体)和针形磁体等.根据你的理解,将下面三个磁体的名称填在图形下方.多媒体展示课件图片3.磁极小实验1(图(甲)):将一条形磁体放入一堆铁屑中,然后取出来观察,有什么发现?说明了什么?结论:磁体上磁性最强的两个部分叫作磁极,它的位置在磁体的两端.4.磁体具有指向性小实验2(图(乙)):在条形磁体的中间位置拴一根细线,将其悬挂起来,并使它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观察磁体每一次静止时的方向,有什么规律?板书:磁体具有指向性,南极,北极.5.磁化小实验3(图(丙)(丁)):用条形磁体吸引大铁钉(原来没有磁性),使大铁钉再去靠近小铁钉,看到了什么?如果将大铁钉与磁体分离,看到了什么?如果将大铁钉换成大钢钉,重复前面的过程,又看到了什么?板书:在磁体的影响下,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作磁化.铁制、钢制的物体都能被磁化.像钢棒这种能长期保持住磁性的磁体叫作永磁体.6.拓展:磁极的成对性猜想:如果将一个磁体摔成两段,每一段磁体有一个磁极还是两个磁极?如果将两段磁体互相吸引合为一体,则接触之处的两个磁极还存在吗?整个磁体有几个磁极?学生猜想并小组内交流,设计实验教师按照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演示:结论:将一根磁体分为两段,每一段两端各是一个磁极(如图).如果将两段磁体互相吸引合为一体,则靠近的两个磁极将不复存在,整个磁体仍只有两个磁极.二、磁性材料阅读课本,自学并完成填空.1.能够被磁化的材料通称为磁性材料.如铁、钴、镍和部分合金;磁性材料分为硬(永)磁材料和软磁材料.2.硬(永)磁材料的特点是被磁化后具有保持磁性的性质,如高碳钢、铝镍钴合金、钛钴合金、钐钴合金、钡铁氧体是硬磁材料,主要应用在制造永磁体、磁记录;含有稀土元素钕的钕铁硼合金是新型的、优良的永磁材料.冰箱门上有用磁性橡胶制成的密封条,可以和钢质门框相吸引.软磁材料的特点是被磁化后,不能长期保持磁性,如硅钢、软铁、坡莫合金、锰锌铁氧体,主要应用在变压器、电磁铁、录音头的铁芯、收音机中的磁性天线.3.利用纳米技术制造出了磁性液体,它既能被磁化又具有流动性,航天员的太空服就是用它来密封的.1.下列有关磁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磁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B.磁体两端磁性最强,中间磁性最弱C.将一个条形磁体用线吊起来,静止后指南的那端为S极D.磁铁吸引铁钉,铁钉不吸引磁铁2.在甲、乙两根形状完全相同的钢棒,当甲的一端靠近乙的一端时,乙转动起来,则可判断( D )A.一定是甲棒有磁性,乙棒无磁性B.一定是乙棒有磁性,甲棒无磁性C.甲、乙都一定有磁性D.以上三种说法都有可能3.如图,两枚铁质大头针的针尖吸在条形磁铁的S极,发现两枚大头针的针帽互相排斥,这是因为( B )A.磁化后两大头针针帽端都是N极B.磁化后两大头针针帽端都是S极C.两大头针针帽端被磁铁S极吸引D.两大头针针帽端被磁铁N极吸引4.如图所示,将分别载有一根条形磁铁的两辆小车同时释放后,小车向相反方向运动,最后静止.此现象说明的物理知识有: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磁极间作用力的大小随磁极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5.磁悬浮列车是利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实现悬浮的.列车悬浮后,列车所受的摩擦阻力大大减小,从而提高列车的速度.6.悬挂的小磁针静止时,其中N极指向北方,其S极指向南方.磁性液体磁性液体又称磁流体、铁磁流体或磁液,是由直径为纳米量级的磁性固体颗粒、基载液(也叫媒体)以及界面活性剂三者混合而成的一种稳定的胶状液体.它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又有固体磁性材料的磁性,在静态时无磁性吸引力,当外加磁场作用时,才表现出磁性,因此,它在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理论上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广泛应用于各种苛刻条件的磁性流体密封、减震、医疗器械、声音调节、光显示、磁流体选矿等领域.。
比热容教案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比热容的概念难点:比热容概念的形成教学方法科学探究法、控制变量法、类比法等教具准备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首先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图片。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用课件展示:1“早穿皮袄午穿纱,夜抱火炉吃西瓜。
”;2、夏天,白天,在游泳池边,池水会比较凉,两岸的沙子比较烫;3、夏日中午,沙滩边,海水比较凉,而沙滩上就比较烫;4、傍晚,沙子变凉了而海水却还很温暖。
二、探究新知,形成比热容概念请同学根据烧水的经验回答几个问题。
(点击课件)问:(1)烧开一壶水与烧开半壶水需要的时间一样吗?吸收的热量一样多吗?(2)把一壶水烧开与烧成温水需要的时间一样吗?吸收的热量一样多吗?(3)水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呢?结论:对于同一种物质,它的质量越大,温度升高的度数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
即:同种物质吸收的热量与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有关。
问:如果是不同种物质,例如水和食用油,当它们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呢?即:不同种物质,它们的吸热能力是否相同呢?针对学生的想法提出可以用实验来说明。
(点击课件)(一)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1、在探究之前你要解决的几个问题:(1)你准备怎样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差别?可以设计哪些方案?方案一:方案二:(2)实验中如何称量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3)如何确定升高的温度?(4)如何比较吸热的多少?学生讨论时,教师参与到一两组中讨论。
并有针对性的找人回答问题。
问:请大家列举为了完成该实验你所需的器材:(点击课件)天平、温度计、两个火焰大小完全相同的酒精灯、火柴、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石棉网、铁架台、水和食用油(沙子、酒精、铁粉)。
器材的安装(点击课件)先放好铁架台,放上石棉网和酒精灯,放上水和食用油(沙子、酒精、铁粉),悬挂温度计,调节温度计高度,使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注意:不能碰容器壁和容器底)。
教案: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20.1磁现象——磁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20.1磁现象——磁场。
具体教学内容如下:1. 磁场的基本概念:磁场、磁感线、磁极等。
2. 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的方向、磁场的强度、磁场的分布等。
3. 磁场的产生:电流的磁效应、磁体的磁效应。
4. 磁场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磁场的基本概念,能够描述磁场的基本性质。
2. 让学生掌握磁场的产生原理,能够解释电流和磁体的磁效应。
3. 培养学生运用磁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磁场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运用,磁场的产生的原理。
2. 教学重点:磁场的基本概念,磁场的产生原理,磁场的相互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磁铁、铁屑、小磁针等。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磁铁吸引铁屑的实验,引导学生思考磁铁周围是否存在一种特殊的物质。
2. 知识讲解:(1) 介绍磁场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理解磁感线、磁极等。
(2) 讲解磁场的基本性质,如磁场的方向、强度和分布等。
(3) 讲解磁场的产生原理,包括电流的磁效应和磁体的磁效应。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答有关磁场的基本性质和产生的实例题目。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磁场的基本性质和产生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当场完成。
5. 知识巩固: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磁场的实际应用,如电机、扬声器等,让学生了解磁场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磁场1. 基本概念磁场磁感线磁极2. 基本性质磁场的方向磁场的强度磁场的分布3. 产生原理电流的磁效应磁体的磁效应4. 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七、作业设计1. 题目:描述磁场的基本性质,并解释电流和磁体的磁效应。
2. 答案:磁场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它存在于磁体周围,具有方向、强度和分布等基本性质。
《简单磁现象》教材分析:本节是“磁现象”的第一节,内容包括磁性、磁体、磁极、磁化等概念以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后续章节的知识基础。
在研究磁体磁性时采用了转化法。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经历探究磁体性质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磁性、磁体、磁极等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并掌握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本节是学生关于磁现象的第一节起始课,尽管学生没有学习过相关内容,但是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很多经验,能够了解一些简单的磁现象规律。
只是这些规律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体系,甚至可能存在一些误区。
所以本节内容可以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之上进行展开,但必须注意到对学生正确知识学习的引导。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一些简单的磁现象。
2.知道磁体、磁极、磁化、磁性材料等概念。
3.了解磁性材料在实际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1.观察磁体可以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组成的物体。
2.体验一些简单的磁现象;经历概括和表述实验现象的过程。
3.通过了解磁性材料在实际中的应用,体验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磁体的含义和性质;磁化过程和永磁体;磁性材料的分类。
【教学难点】磁体两极的含义、磁化、硬磁材料和软磁材料的区别。
课前准备:1.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收集有关资料。
3.实验器材:各种磁体、许多铁钉、铜片、铝片、塑料尺、橡胶等物体。
教学过程:一【抛锚】设置情境,引出问题情境1:播放极光图片。
并提问:美丽的极光现象与什么有关?引出极光与磁有关。
今天开始我们走进磁的世界,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四章磁现象。
情境2:魔术——听话的小针(手里偷偷的攥一块磁铁,用它来操控桌面上的磁针)提问:为什么我可以操控它?(手中磁铁的作用)点题:通过接下来的学习,我们会有进一步的认识,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简单磁现象。
二、【探锚】探究问题,分工合作探究1:磁铁只能吸引铁吗?还能吸引其它物质吗?(说明操作过程,学生实验并观察现象,说出自己的。
《简单磁现象》【设计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注意学生的发展需要和认知特点,关心学生的原有经验。
·适当淡化知识点的传授,鼓励进行实验反思,引导学生自主建构。
·注意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教材地位分析】本节是《磁现象》这一章的第一节《简单磁现象》。
这一节有较多的物理概念,它是后续知识学习的基础,因此,做好学生实验及演示实验,通过实验概括出来物理概念或规律,是本节的主要特色。
由学生熟悉的事物进入物理知识的探究之中,让学生亲身经历有关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科学课已学过永磁体的磁现象,不少学生也玩过吸铁石,但是学生对磁的认识还是朦胧的生活经验。
生活中学生仍然很有兴趣去再次玩磁石、铁钉等,再次去感觉体验,所以课堂上要抓住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兴趣,使学生对磁的知识由朦胧的生活经验上升为准确的物理概念,“从生活中走向物理”。
由于磁现象在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都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认识起来不会存在什么大的困难,但他们对磁现象的认识还很肤浅,有的还不统一,为此,本节课采用了多媒体、教师演示与学生动手操作进行教学。
由于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不太强,有些探究活动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
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磁现象有关概念,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法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线索是磁体的性质,教学法的设计主要依据是物理新课程标准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具体运用为:1.情境导入,活动探究法;2.引导归纳,自主建构法;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1)知道磁体有吸铁性和指向性;2)知道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3)了解磁化现象。
2.过程方法:1)感知磁体的性质。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认识磁极,磁体的指向性和吸铁性。
2)观察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探究出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
3)体会运用实验来研究、感知物理问题的方法。
一、简单磁现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一些简单的磁现象。
2.知道磁体、磁极、磁化、磁性材料等概念。
3.了解磁性材料在实际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感知磁体的性质,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认识磁极、磁体的指向性和吸铁性。
2.体会运用实验来研究、感知物理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
2.体验探索科学的乐趣,养成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磁体的含义和性质;磁化过程和永磁体;磁性材料的分类。
教学难点磁体两极的含义、磁化、硬磁材料和软磁材料的区别。
教具准备小磁针、条形磁体、蹄形磁体、铁屑、铁片、各种硬币、钢条、环形磁体、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情境1:播放极光图片。
提问:美丽的极光现象与什么有关?引出极光与磁有关。
今天开始我们走进磁的世界,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四章磁现象”。
情境2:魔术——听话的小针(手里偷偷地攥一块磁铁,用它来操控桌面上的磁针)。
提问:为什么我可以操控它?(手中磁铁的作用)点题:通过接下来的学习,我们会有进一步的认识,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简单磁现象。
知识点一简单的磁现象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根据现象归纳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探究1:磁铁只能吸引铁吗?还能吸引其他物质吗?(说明操作过程,学生实验并观察现象,说出自己的认识)分析总结:(1)磁性: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
探究2:磁体上什么地方磁性最强?什么地方最弱?(说明操作过程,观察到的现象以及认识)分析总结: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叫作磁极。
探究3:如果磁体被分割成两段或几段后,每一段磁体上是否仍然有N极和S极?(说明操作及理由)分析总结:断了的磁体又会形成新的磁体,仍然有两极。
探究4:将小磁针放在针尖上,用手拨动小磁针,观察静止时的指向。
(说明操作过程,观察到的现象以及认识)注意:(1)不要让磁体靠近它。
(2)观察其他同学小磁针的指向。
分析总结:小磁针静止后的位置总是指向南北方向,小磁针指向北面的一端叫北极(N 极),指向南面的一端叫南极(S极)。
榆林市第一中学分校“三五六”高效课堂导学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四单元《磁现象》课题14 . 1 简单磁现象课型设计人审核人备课时间11.29 使用时间课时 1 授课人编号学习目标1了解简单的磁现象;2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了解磁化现象。
重难点重点:1、磁现象2、磁极间的相互作用3、磁化难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化。
预习案一、自主学习:1、阅读课本136-137页第一、二、三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①磁铁吸引,,等物质,磁铁的这种性质叫做磁性。
具有磁性的物质叫做。
②磁体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不同,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它的位置在磁体的。
③可以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后恒指南北,世界各地都是如此。
为了区别这两个磁极,我们就把指南的磁极叫极,或称极;另一个指北的磁极叫极,或称极。
探究案二、合作探究和展示交流。
(一)、探究一磁体能吸引哪些物体?用磁铁靠近桌面上的铝片、铜片、塑料块、小铁钉、硬币等各种物体,看看能吸起哪些物体。
小组展示结论:磁性:。
磁体:。
(二)、探究二磁体各部分的吸引力是否相同?将大头针平铺在桌面上,用磁铁的不同部位去吸引大头针。
思考:哪些部位磁性强,哪些部位磁性弱?你是根据什么现象来判断磁性强弱的?小组展示结论:磁铁的磁性最强磁性最弱。
磁性最强的部位叫。
(三)、探究三小磁针是否有一定的指向?将小磁针放在桌面上,轻轻旋转一下,等它静止时,观察它所指的方向,反复几次,结果一样吗?你得到什么启示?小组展示结论:磁铁还具有性,水平自由转动的磁体,指南的一极叫,用字母表示,指北的一极叫极,用字母表示。
一个磁体有个磁极。
讨论:假如你手上的条形磁铁摔断了,它的磁极是怎样的?把两个磁体合在一起,它的磁极又是怎样?(四)探究四把两磁极相互靠近会有什么现象?将两个条形磁铁两端分别靠近,你观察到什么现象?你能总结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吗?教师复备和学生笔记栏小组展示结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相互排斥相互吸引。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20章第1节《磁现象磁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
2)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3)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以及地磁场的南、北极。
2.过程与方法:1)观察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感知磁场的存在。
2)通过观察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及概括能力。
3)通过感知磁场的存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认识磁场的存在,渗透科学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2)通过感知磁场的存在,知道磁感线和地磁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求是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探索科学的志向。
二、教学重点1.知道磁铁的指向性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2.知道什么是磁场、磁感线、地磁场和磁化。
三、教学难点1.磁场和磁感线的认识。
2.被磁化的钢针磁极的判断。
四、教学器材条形、蹄形磁体,铁、钴、镍片,铁屑,钢针,投影仪,投影片,挂图,微机,大头针,铁架台,细线,有关磁性材料的实物,图片(有些实验器材可布置学生自己准备),小磁针。
五、教学过程(一)引入这是一个朋友在瑞典北部城市科罗娜(KIRUNA)旅游时拍到的照片,你知道这是什么自然现象吗?这就是传说中的极光,它是绚丽的、多变的、神秘的。
长久以来、人们除了感叹极光的美丽,也在不停的寻找极光出现的原因,国内外也有很多关于极光的神话传说。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才研究发现,这钟现象是和地球的磁场有着密切的关系的。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磁现象。
(二)新课进行1.磁现象在小学的时候中,我们就了解了简单的磁现象,同学们回忆一下,有哪些现象?学生发言,教师可以适时补充。
例如磁铁能吸引铁;指南针可以指南北,帮助人们辨别方向;小磁针指南北;两磁铁可以相吸,其中一个换另一头就相斥等等。
磁现象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1
二、课前预习
1、罗盘就是平常说的 ,它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我国早期的指南针称为 。
2、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吸引 等物质,我们就把该物体的这种性
质称之为 ,具有磁性的物体称之为 。
3、磁体分类:从形状上我们将磁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从保留磁性上我们将磁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般说来,磁体的两端吸引钢铁的能力最强,这两个部位叫做
一个磁体都有 个磁极,分别叫做 和 。
5、将一枚指南针悬挂起来,待其静止下来,发现它的一个磁极指南,一个磁
极指北,我们把指南的磁极称为 ,指北的磁极称为 。
6、使原来不带磁性的物体带上磁性的过程,我们称之为 ______ 。
三、学习过程
1、磁体对其他物体的作用。
现在有磁铁、铁钉、铜片、铝片,锡箔、玻璃片等物体放在桌子上,用条形磁体分别接近它们,
磁体会吸引哪些物体呢?
现象:磁体能吸引 ,不能吸引 ___________________ 。
跟踪练习:有一些铁钉混杂在其他的金属中,如何快捷的把铁钉同其他金属分开?
2、探究磁铁上的磁极。
(1)、在白纸撒上一些大头针,将条形磁体平放在上面,然后提起磁体并轻轻抖动观察哪个部位
吸引的大头针数量最多?哪个部位最少 ?
观察现象: 吸引的大头针数量最多。 几乎没有吸引大头针 。
说明:磁体上各部位磁性强弱不同, 的磁性最强, 的磁性最弱, 所以磁
体有 个磁极。
(2)、把小磁针放在支架上,让它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观察它静止后的指向。指南的那个磁极
叫 极,用字母 表示。指北的那个磁极叫 极, 用字母 表示。
3、探究磁极间的作用规律。
用一条磁体的S极慢慢靠近支架上的小磁针的S极;用一条磁体的 N极慢慢靠近支架上的小磁
针的N极; 观察现象:同名磁极相互 。 用一条磁体的S极慢慢靠近支架上的小磁针的
N极. 观察现象: 异名磁极相互 。
得到的结论:磁极间的作用规律: 。
4、探究磁化现象。
让铁棒靠近大头针,观察能吸引吗? 。把铁棒放在磁体下面,再靠近大头针,观察
能吸引吗? 。请大家说说为什么? 铁棒原来 磁性,放在磁体下面在磁体的作用
下具有了磁性。这种现象叫 。
5、磁性材料
阅读课本P90,了解磁性材料及其应用
四、当堂达标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
1.条形磁铁两端的磁性 ,中间部分的磁性 ,磁铁上磁性最强的部分
叫 。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的条形磁铁或小磁针,静止后指南的磁极叫 ,
用字母 表示,指北的磁极叫 ,用字母 表示。
2.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同名磁极互相 ,异名磁极互相 。
3.把条形磁铁从中间断开为2段,那么2个断面再靠近时将 ( )。
A.相互吸引 B.相互排斥
C.没有相互作用 D.不知磁极无法判断
4.用一根钢棒A端接近悬挂着的磁针的S极,磁针的S极被吸向钢棒,则( )。
A.钢棒一定具有磁性,且A端为N极 B.钢棒一定不具有磁性
C.钢棒一定具有磁性,且A端为S极 D.不能判断钢棒是否有磁性
5.关于条形磁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把它悬挂起来,自由转动,静止时总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
B.它的磁性是两端最强,中间最弱
C.把它分成2段,每段均各有两个磁极
D.把它分成2段,每段只有一个磁极
6.如图18-21所示,磁铁吸住两根铁钉的一端,那么这两根铁钉的另一端将( )。
A.互相吸引,如图甲
B.互相排斥,如图乙
C.既不吸引,也不排斥,如图丙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