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有机化合物的命名2(1)
- 格式:ppt
- 大小:442.50 KB
- 文档页数:17
高中化学必修课-----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知识讲解及巩固练习题(含答案解析)【学习目标】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习惯命名法;2、掌握烷烃的系统命名法。
【要点梳理】要点一、同系物1.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互称为同系物。
2.判断两化合物互为同系物的要领是看是否符合“同、似、差”,即首先要是同类别物质(也就是官能团种类和数目应相同),这可由结构简式来确定;其次是结构相似;最后才是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化合物才是同系物的关系。
3.同系物规律。
(1)同系物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分子间作用力逐渐增大,物质的熔、沸点逐渐升高。
(2)同系物的化学性质一般相似。
4.同系物与同分异构体的比较。
但通式相同的物质,不一定互为同系物。
如C2H4和C3H6,后者若为环丙烷则不是C2H4的同系物,因为二者结构不相似,不是同一类物质。
(2)同属一大类的物质,不一定互为同系物。
如乙酸乙酯与硬脂酸甘油酯同属酯类,但二者结构不相似,所以不是同系物。
(3)官能团相同的物质,不一定互为同系物。
如:乙醇与乙二醇虽然都有羟基,但二者的羟基数目不同,因此二者不是同系物。
(4)同系物结构相似,但不一定完全相同,如:CH3CH2CH3与,虽然结构不完全相同但两者碳原子间均以单键相连成链状,结构仍相似,属同系物。
(5)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但结构不同,不属于同类有机物,所以仍不能互称同系物。
(6)同系物化学式和相对分子质量都不可能相同,要注意同分异构体不是同系物。
如:CH3CH2C(CH3)2CH2C(CH3)2CH(CH3)2和(CH3)2CH(CH2)6CH(CH3)2,因它们的分子式同为C12H26,可快速判断它们不是同系物,是同分异构体。
要点二、有机物的命名有机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普遍存在同分异构现象,因而命名问题十分重要。
有机物的常用命名方法有习惯命名法和系统命名法。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一、如何区别脂环化合物和芳香化合物?芳香化合物、芳香烃和苯的同系物有什么关系?1.脂环化合物和芳香化合物的区别碳环化合物分子中含有完全由碳原子组成的碳环,它又可分为两类:脂环族化合物和芳香族化合物。
(1)脂环族化合物不含苯环的碳环化合物都属于这一类。
它们的性质与脂肪族化合物相似,因此叫做脂环族化合物,如。
(2)芳香族化合物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
如。
2.芳香族化合物、芳香烃和苯的同系物的关系(1)定义①芳香族化合物:含有苯环的化合物,如、②芳香烃:含有苯环的烃叫芳香烃,如、。
③苯的同系物:分子中含有一个苯环,苯环上的侧链全为烷烃基的芳香烃,如。
(2)芳香族化合物、芳香烃和苯的同系物的关系用图表示二、官能团、根(离子)、基的区别1.基与官能团区别:基是有机物分子里含有的原子或原子团;官能团是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联系:“官能团”属于“基”,但“基”不一定是“官能团”。
熔融状态下“根”与“基”两者可以相互转化,OH-失去1个电子,可转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一、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种物质的比较正确书写同分异构体1.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1)降碳对称法(适用于碳链异构)下面以C7H16为例写出它的同分异构体:①将分子写成直链形式:CH3CH2CH2CH2CH2CH2CH3②从直链上去掉一个—CH3,依次连在剩余碳链中心对称线的一侧的各个碳原子上,得到多种带有甲基的,主链比原主链少一个碳原子的异构体。
根据碳链中心对称,将—CH3连在对称轴的右侧就会与左侧连接方式重复。
另外甲基不能连在链端链上,否则就会与第一种连接方式重复。
③再从主链上去掉一个碳,可形成一个—CH2CH3或两个—CH3来取代有5个碳原子的主链上的氢。
当取代基为—CH2CH3时,由对称关系只能接在中间的碳原子上,即。
当取代基为两个甲基时,在主链上先定一个甲基,按照对、邻、间的位置依次移动另外一个甲基,注意不要重复。
专题二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一、烷烃的命名(一)习惯命名法:只适用于简单、含碳较少的烷烃1、根据分子中碳原子的数目称“某烷”。
碳原子数在十以内时,用天干字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表示;碳原子数在十个以上时,则以十一、十二、十三、……表示。
例如:CH3CH2CH2CH2CH3 CH3 (CH2)10CH32、为了区别异构体,直链烷烃称“正”某烷;在链端第二个碳原子上连有一个甲基且无其它支链的烷烃,称“异”某烷;在链端第二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甲基且无其它支链的烷烃,称“新”某烷。
例如:CH3CH2CH2CH2CH3 CH3 CH(CH3)CH2CH3 C(CH3)4*烷基的命名烷烃分子中去掉一个氢原子形成的一价基团叫烷基。
烷基的名称由相应的烷烃命名。
常见烷基如下:CH3— CH3CH2— CH3CH2CH2—(CH3)2CH— CH3CH2CH2CH2—(CH3)3C—烷基通式为C n H2n+1,通常用R-表示,所以烷烃也可用RH表示。
(二)系统命名法:适用于所有烷烃1、选主链:在分子中选择一个最长的碳链作主链,根据所含的碳原子数叫做某烷。
(最长原则)主同一分子中若有两条以上等长的主链时,则应选取分支最多的碳链作主链。
(最多原则)正确的选择是2、编号:由距离支链最近的一端开始,将主链上的碳原子用阿拉伯数字编号。
(最近原则)当有几种编号的可能时,应当选取各取代基位次之和最低的那种编号。
(最低原则)从往(填“左”或“右”)从往(填“左”或“右”)3、命名:(1)将支链的位置和名称写在母体名称的前面,阿拉伯数字和汉字之间必须加一半字线隔开。
(CH3CH2)2CHCH3(2)如果含有几个相同的取代基时,要把它们合并起来。
取代基的数目用二、三、四……表示,写在取代基的前面,其位次必须逐个注明,位次的数字之间要用逗号隔开。
(相同基,合并写)(3)如果含有几个不同取代基时,将简单基团写在前面。
(不同基,简在前)练习:1.已知下列两个结构简式:CH3—CH3和CH3—,两式中均有短线“—”,这两条短线所表示的意义是() A.都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B.都表示一个共价单键C.前者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后者表示一个未成对电子D.前者表示分子内只有一个共价单键,后者表示该基团内无共价单键2.现有一种烃可表示为命名该化合物时,应认定它的主链上的碳原子数目是3.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A.①③④B.②④C.①②③D.全部4.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A.4-甲基-4,5-二乙基己烷B.2,2,3-三甲基丙烷C.3-乙基戊烷D.3,4-二甲基-4-乙基庚烷5.某同学写出的下列烷烃的名称中,不正确的是()A.2,3-二甲基丁烷B.2,2-二甲基丁烷C.3-甲基-2-乙基戊烷D.2,2,3,3-四甲基丁烷6、(1)根据系统命名法写出下列烷烃的名称:(2)根据下列有机物的名称,写出相应的结构简式:2,4-二甲基戊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5-三甲基-3-乙基己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下列烷烃的名称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说明错因并改正。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课标要求]1.了解习惯命名法和系统命名法。
2.学会用系统命名法命名烷烃类物质。
3.初步了解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的命名。
1.烷烃的系统命名口诀:选主链,称某烷;编碳号,定支链;支名前,烃名后;注位置,连短线;不同基,简到繁;相同基,合并算。
2.烯、炔烃的系统命名:(1)选含碳碳双键或三键的最长碳链作主链。
(2)离双键或三键最近一端给主链编号。
(3)命名时注明双键或三键位置及个数。
3.苯的同系物的命名以苯为母体,可将苯环上的6个碳原子编号,并令与最简单取代基相连的碳原子为1号碳原子,根据位次和最小的原则给其他取代基编号而后命名。
或者将取代基在苯环上的相对位置以“邻”、“间”、“对”来表示。
烷烃的命名1.烃基(1)概念烃基:烃分子失去一个氢原子所剩余的原子团。
烷基:烷烃失去一个氢原子剩余的原子团。
烷基组成的通式为—C n H2n+1,一般用“R—”表示,如—CH3叫甲基,—C2H5叫乙基。
(2)特点①烃基中短线表示一个电子。
②烃基是电中性的,不能独立存在。
2.烷烃的命名(1)习惯命名法烷烃可以根据分子里所含碳原子的数目来命名,碳原子数后加“烷”字,就是简单烷烃的命名。
如C5H12叫戊烷;如C14H30叫十四烷;如C5H12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用习惯命名法命名分别为:(2)系统命名法①选定分子中最长的碳链为主链,按主链中碳原子数目称作“某烷”。
②选主链中离支链最近的一端为起点,用阿拉伯数字依次给主链上的各个碳原子编号定位,以确定支链在主链中的位置。
③将支链的名称写在主链名称的前面,在支链的前面用阿拉伯数字注明位置,并在数字与名称之间用短线隔开。
④如果主链上有相同的支链,可以将支链合并,用大写数字表示支链的个数。
两个表示支链位置的阿拉伯数字之间需用逗号隔开。
如:的命名为2,3二甲基戊烷。
[特别提醒]烷烃命名时,1号碳上不可能连甲基,2号碳上不可能连乙基或更复杂的取代基。
1.一种烷烃是否只对应一种烃基?提示:不一定。
有机化学国际命名法摘要:1.有机化学国际命名法的背景与意义2.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与方法3.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示例4.国际命名法在我国的研究与应用5.有机化学国际命名法的发展趋势与展望正文:有机化学国际命名法是对有机化合物进行统一命名的一种规范。
随着有机化学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化合物被合成出来,为了方便学术交流和研究,国际上对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提出了一系列统一的规则。
有机化学国际命名法不仅有助于提高科研工作效率,减少误解,而且对于推动有机化学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有机化学国际命名法的背景与意义在有机化学的发展过程中,各国研究者采用了不同的命名方法,导致了学术交流的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制定了一套统一的有机化学命名法,即有机化学国际命名法。
这套命名法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认可,成为了有机化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规范。
2.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与方法有机化学国际命名法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碳原子数为1-10的烃基,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碳原子数大于10的烃基,用汉字表示。
(2)取代基的命名遵循“位数原则”,即取代基的位次最小,优先级最高。
(3)取代基的顺序按照字母表顺序排列,相同取代基则按照位次顺序排列。
(4)主链碳原子数最多的链为主链,如有多个主链,则选择最长的主链。
(5)对于具有官能团的化合物,官能团名称优先于其他取代基名称。
3.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示例(1)乙烷:CH3CH3(2)乙醇:C2H5OH(3)丙酮:CH3COCH3(4)丁烯:CH2=CHCH2CH3(5)苯:C6H64.国际命名法在我国的研究与应用我国有机化学家积极倡导并推广有机化学国际命名法,如今已经在我国的有机化学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套命名法不仅提高了我国有机化学研究的国际化水平,还有助于与国际接轨,推动国内有机化学领域的发展。
5.有机化学国际命名法的发展趋势与展望随着有机化学的不断进步,新的化合物和官能团不断涌现。
第三节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学习目标】课标内容课标要求 烃基的概念了解 烷烃的系统命名法及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综合应用【课前延伸】一、有机物中的基烃分子失去一个氢原子所剩余的原子团叫烃基。
烷烃失去一个氢原子剩余的原子团叫做烷基,以英文缩写字母R 表示。
甲烷分子(CH 4)失去一个氢原子后剩余的原子团“_-CH 3__”叫做甲基,乙烷(CH 3CH 3)分子失去一个氢原子后剩余的原子团“-CH 2CH 3”叫做乙基。
【想一想】烷烃的同分异构体随着碳原子数目的增多而增多,并且烃基数目也会增多,你能写出丙烷(CH 3CH 2CH 3)分子失去一个氢原子后的烃基的结构简式吗?答:丙烷分子中有两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因此,当丙烷分子中失去一个氢原子后形成两种烷基,即正丙基—CH 2CH 2CH 3和异丙基—CH(CH 3)2。
二、有机化合物的命名1、习惯命名法:烷烃可以根据分子里所含碳原子数目来命名。
碳原子数在十以内的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表示;如,CH 4叫甲烷,C 5H 12叫戊烷。
碳原子数在十 以上的,就用数字来表示。
例如C 17H 36叫十七烷。
戊烷的三种同分异构体,可用“正”、“异”、“新”来区别,这种命名方法叫习惯命名法。
如C 5H 12的3种同分异构体命名:__正戊烷__ , _异戊烷_ _, 新戊烷___。
2、系统命名法:(以烷烃为例)①选定分子中最长的碳链为主链,按主链中碳原子数目称作“某烷”。
②选主链中离支链最近的一端为起点,用1,2,3,等阿拉伯数字依次给主链上的各个碳原子编号定位,以确定支链在主链中的位置。
③将支链的名称写在主链名称的前面,在支链的前面用阿拉伯数字注明它在主链上所处的位置,并在数字与名称之间用一短线隔开。
④如果主链上有相同的支链,可以将支链合并起来,用二、三等数字表示支链的个数,表示两个支链位置的阿拉伯数字之间用“,”隔开;如果主链上有几个不同的支链,把简单的写在前面,把复杂的写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