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互操作性测试解决方案
- 格式:pdf
- 大小:1.08 MB
- 文档页数:4
蓝牙HCI协议协议名称:蓝牙HCI协议一、背景和目的蓝牙(Bluetooth)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蓝牙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HCI)协议定义了蓝牙设备与主机之间的通信接口,确保它们能够有效地交换信息并实现互操作性。
本协议的目的是规范蓝牙HCI协议的标准格式,以确保各种蓝牙设备之间的通信能够顺利进行。
二、范围本协议适用于所有使用蓝牙技术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蓝牙耳机、蓝牙音箱、蓝牙键盘、蓝牙鼠标、蓝牙手环等。
三、定义1. 蓝牙设备(Bluetooth Device):指任何支持蓝牙通信的硬件设备。
2. 主机(Host):指蓝牙设备的控制中心,负责管理和控制蓝牙设备。
3. HCI层(HCI Layer):指蓝牙设备和主机之间的通信接口层。
4. HCI命令(HCI Command):指主机向蓝牙设备发送的指令。
5. HCI事件(HCI Event):指蓝牙设备向主机发送的通知或响应。
四、协议规范1. HCI层接口规范a. HCI层接口应采用标准的串行接口协议,支持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b. HCI层接口应支持主机向蓝牙设备发送HCI命令,并能够接收蓝牙设备发送的HCI事件。
c. HCI层接口的数据传输速率应符合蓝牙技术规范的要求。
2. HCI命令规范a. HCI命令应采用标准的格式,包括命令码、命令参数等。
b. HCI命令的参数应符合蓝牙技术规范的要求。
c. HCI命令的发送应遵循蓝牙技术规范的要求,确保命令能够被蓝牙设备正确解析和执行。
3. HCI事件规范a. HCI事件应采用标准的格式,包括事件码、事件参数等。
b. HCI事件的参数应符合蓝牙技术规范的要求。
c. 蓝牙设备在接收到HCI命令后应及时发送相应的HCI事件给主机,确保主机能够获取蓝牙设备的状态和响应。
4. 错误处理规范a. 主机在发送HCI命令时,如果发生错误,应能够接收到相应的错误码。
蓝牙解决方案无线接入的蓝牙解决方案摘要:就蓝牙在无线接入方面的应用做一探讨,并简要介绍csr(campidgesiliconradio)公司单片蓝牙产品bluecoretm01。
关键词:蓝牙;无线通信;数据;pstn1引言蓝牙技术是用微波无线通信技术取代数据电缆来完成点对点或点对多点短距离通信的一种新型无线通信技术。
利用蓝牙,可以将需要数据和语音通信的各个设备之间联成一个piconet网(即微微网),或将几个piconet网进一步互连,组成一个更大的scatternet网(即分布式网络)。
蓝牙的pstn无线接入点使用现有的网络电话机为载体,做开发性预言。
他使得手机用户通过固定电话网络实现信号连接,既而让广大的手机用户同时成为固定电话网的用户。
对手机用户来说,在解决移动电话网信号问题的同时,又可以降低手机用户的通信费用;对于固定电话运营商来说,则意味着巨大的话费收益。
本方案的创新点有几点:(1)取代大量的短程连接所用的电缆,尤其是电缆无法到达的地方,蓝牙具有更大的优势。
(2)使得计算机可以通过蓝牙的pstn无线接入点无线上网,同时实现了网络资源的共享。
(3)实现了蓝牙规范的内部电话系统(intercomprofile)应用协议栈,使得蓝牙pstn无线接入点能够与网络中的各个蓝牙手机进行内部电话通信。
(4)由于方案设计是按照蓝牙技术标准设计,所以兼容符合蓝牙标准的蓝牙手机,适配器等相关蓝牙产品。
2bc01芯片和开发工具bluelab介绍bc01(bluecore01)是csr(campidgesiliconradio)公司设计的一款单片蓝牙产品,他集无线设备、微处理器及基带电路于一体,采用标准的0.35μm的cmos工艺。
通过外置的存有蓝牙协议的flashrom,可提供完全兼容的数据和语音通信。
经过优化设计,所需的外部rf元件很少,允许主板的快速设计。
因此能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最短的产品面市时间。
嵌入式系统中的互操作性问题嵌入式系统是指那些被嵌入到其他设备或系统中的计算机系统。
它们通常被用于控制和管理各种设备,例如家电、汽车、医疗设备等。
然而,由于嵌入式系统的复杂性和异构性,互操作性问题也成为其发展过程中的一大挑战。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嵌入式系统中的互操作性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一、互操作性问题概述嵌入式系统中存在的互操作性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硬件兼容性:不同嵌入式系统使用的硬件平台可能不同,导致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差异。
例如,某个嵌入式系统采用ARM架构的处理器,而另一个系统采用x86架构的处理器,这就需要额外的工作来确保它们能够互相通信和协同工作。
2. 操作系统兼容性:同一个嵌入式系统可能运行不同的操作系统,例如Linux、Windows嵌入式、FreeRTOS等。
不同操作系统的接口和功能不尽相同,因此在不同系统间的互通性可能受到限制。
3. 通信协议兼容性:嵌入式系统通常需要进行网络通信,例如通过Wi-Fi、蓝牙等进行数据传输。
然而,不同厂商开发的设备可能采用不同的通信协议,这就需要解决协议之间的兼容性问题。
4. 数据格式兼容性:不同的嵌入式系统可能使用不同的数据格式来表示和处理数据。
例如,一个系统使用的是JSON数据格式,而另一个系统使用的是XML数据格式。
这就需要考虑数据转换和映射的问题,以确保数据能够正确地在系统间传递和解析。
二、解决方案为了解决嵌入式系统中的互操作性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策略:1. 标准化接口和协议:制定统一的接口和协议标准,以确保不同系统之间可以进行无缝通信。
例如,制定统一的网络通信协议,如TCP/IP协议,使不同设备能够基于该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2. 中间件技术:中间件是指位于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之间的软件层。
它可以提供统一的接口和功能,以便不同嵌入式系统能够通过它进行通信和数据交换。
常用的中间件技术包括CORBA、DDS等。
3. 数据转换和映射:实现数据格式的转换和映射,使得不同系统能够正确地解析和处理数据。
蓝牙bk方案蓝牙BK方案简介蓝牙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实现短距离的设备间数据传输。
蓝牙BK方案是指基于蓝牙技术的一种解决方案,可以在不同设备之间进行无线通信和数据传输。
在本文档中,将详细介绍蓝牙BK方案的原理、特点以及应用场景。
原理蓝牙BK方案基于蓝牙技术,使用低功耗蓝牙(Bluetooth Low Energy,简称BLE)进行通信。
BLE是蓝牙4.0版本引入的一种技术,它具有低功耗、低成本、短距离传输等特点。
蓝牙BK方案可以通过BLE实现设备间的无线通信和数据传输。
蓝牙BK方案通常由两个主要组件组成:蓝牙模块和相关软件。
蓝牙模块负责无线通信,将数据从一个设备传输到另一个设备。
相关软件负责控制蓝牙模块的操作,管理数据传输和处理。
特点蓝牙BK方案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低功耗:蓝牙BK方案使用BLE技术,具有较低的功耗。
这使得蓝牙BK方案非常适用于电池供电的设备,如智能手表、健康监测设备等。
2. 短距离通信:蓝牙BK方案的通信距离通常在几十米到一百米之间,适用于短距离设备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传输。
3. 资源共享:蓝牙BK方案可以同时连接多个设备,实现资源共享。
例如,一个蓝牙耳机可以同时连接手机和电脑,实现在不同设备之间切换播放音乐。
4. 安全性:蓝牙BK方案支持数据加密和身份验证,可以确保传输的数据安全。
5. 高可靠性:蓝牙BK方案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可以在复杂的无线环境中稳定工作。
应用场景蓝牙BK方案在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 智能家居:蓝牙BK方案可以实现智能家居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如智能灯、智能插座等。
2. 智能健康:蓝牙BK方案可以应用于健康监测设备,如智能手环、血压计等,实现与手机或电脑的数据传输和管理。
3. 汽车领域:蓝牙BK方案可以应用于汽车中,用于实现与手机的无线通话、音乐播放等功能。
4. 物联网设备:蓝牙BK方案可以用于物联网设备的通信和控制,如智能门锁、智能家电等。
物联网设备的互操作性研究与实践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 IoT)已经成为了科技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
从智能家居中的智能音箱和智能家电,到工业领域的传感器和自动化设备,物联网设备正在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
然而,随着物联网设备的数量不断增加,不同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这不仅影响了用户的体验,也限制了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
因此,对物联网设备的互操作性进行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物联网设备互操作性的概念和重要性物联网设备的互操作性是指不同厂家、不同类型、不同协议的物联网设备能够在一个系统中协同工作,实现数据的交换、共享和控制。
简单来说,就是让各种物联网设备能够“听懂”彼此的语言,相互配合,为用户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服务。
互操作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能够提高用户体验。
想象一下,如果您购买了不同品牌的智能家居设备,却因为它们之间无法相互通信和协作,导致您需要使用多个应用程序来分别控制,这将会给您带来极大的不便。
而具备互操作性的物联网设备则可以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进行管理和控制,大大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和效率。
其次,互操作性有助于推动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
在工业领域,不同厂家的设备和系统需要能够无缝对接,才能实现智能化的生产和管理。
如果互操作性问题得不到解决,企业在进行物联网技术改造时将会面临巨大的成本和风险,从而阻碍了物联网技术在工业领域的推广和应用。
最后,互操作性能够促进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当不同的设备和系统能够相互兼容时,将会激发更多的创新和竞争,推动整个产业链的优化和升级。
二、物联网设备互操作性面临的挑战虽然物联网设备互操作性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在实际实现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1、通信协议的多样性目前,物联网领域存在着众多的通信协议,如Zigbee、蓝牙、WiFi、ZWave 等。
这些协议在传输速率、覆盖范围、功耗等方面各有优劣,而且不同的设备往往采用不同的协议,导致设备之间难以直接通信。
bqb认证host类型主题:BQB认证Host类型BQB(Bluetooth Qualification Body)认证是指蓝牙设备应符合的技术标准,以确保其与其他蓝牙设备的互操作性和兼容性。
在BQB认证过程中,设备被分为两种类型:Host(主机)和Controller(控制器)。
本文将详细介绍BQB认证中的Host类型。
第一步:了解Host和Controller的定义和区别在蓝牙设备中,Host是指能够连接其他蓝牙设备并控制数据通信的设备,而Controller是指负责管理物理层和链路层蓝牙协议的设备。
Host和Controller 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功能和职责,Host主要负责上层应用的控制和数据交换,而Controller负责处理蓝牙的物理层和链路层协议。
第二步:Host的BQB认证流程1. 准备材料:进行BQB认证的Host需要准备一系列的材料,包括设备规格说明书、设计文件、测试报告等。
2. 提交申请:将准备好的材料提交给认证机构,申请进行BQB认证。
3. 设备测试:认证机构会对提交的设备进行一系列的测试,包括功能测试、互操作性测试、兼容性测试等。
4. 完善设备设计:根据测试结果,对设备的设计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5. 重新测试:经过设计的调整后,重新提交设备进行测试,确保设备符合BQB 认证的要求。
6. 认证结果:认证机构会根据设备的测试结果,给予认证通过或不通过的评价。
第三步:Host类型的分类根据功能和应用范围的不同,Host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电脑Host:这种Host类型通常是指可以使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等设备成为蓝牙主机,与其他蓝牙设备进行通信和数据交换。
2. 手机Host:手机作为一个智能移动终端,通常具备Host类型设备的功能,可以连接其他蓝牙设备并控制数据通信。
3. 车载Host:车载设备作为Host,可以连接蓝牙耳机、手机等设备,实现车内的通信和娱乐功能。
4. 家庭娱乐设备Host:这一类Host常见于电视、音箱等家庭娱乐设备,可以连接蓝牙音箱、蓝牙遥控器等设备,实现音频的传输和控制。
物联网设备的互操作性研究与实践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和普及。
从智能家居中的智能音箱、智能灯泡,到工业领域的传感器和监控设备,物联网设备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角落。
然而,随着物联网设备数量的不断增加,不同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问题逐渐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
互操作性,简单来说,就是指不同的物联网设备能够相互通信、协同工作,并共享数据和功能的能力。
如果物联网设备之间缺乏互操作性,那么我们所期望的智能化、便捷化的物联网世界将无法实现。
想象一下,当您购买了一款新的智能家电,却发现它无法与您现有的智能家居系统兼容,无法实现联动控制,这将会给您带来多大的困扰?因此,研究和解决物联网设备的互操作性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物联网设备互操作性面临的挑战1、通信协议的多样性目前,物联网领域存在着众多的通信协议,如WiFi、蓝牙、Zigbee、LoRa 等。
这些协议在传输速率、覆盖范围、功耗等方面各有优劣,不同的设备制造商往往会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不同的协议。
这就导致了不同协议之间的设备难以直接通信,需要通过网关或转换设备进行协议转换,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
2、数据格式的不一致性即使设备之间使用了相同的通信协议,它们所传输的数据格式也可能存在差异。
例如,温度传感器可能以摄氏度为单位传输数据,而另一个设备可能期望接收以华氏度为单位的数据。
此外,数据的编码方式、字段定义等也可能不同,这使得设备之间在数据交换时容易出现误解和错误。
3、安全和隐私问题物联网设备通常会收集和传输大量的个人和敏感信息,如家庭住址、健康数据等。
如果不同设备之间的安全机制不一致,或者存在漏洞,那么这些信息就有可能被泄露或被恶意利用。
同时,不同设备之间的认证和授权方式也可能不同,这给设备之间的互操作带来了额外的挑战。
4、缺乏统一的标准虽然国际上已经有一些关于物联网的标准和规范,但这些标准往往不够完善和具体,而且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行业和领域可能会有自己的特殊要求和标准。
蓝牙信号通讯标准IEEE 802.15.1测试内容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蓝牙技术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一种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蓝牙技术在智能手机、耳机、音箱、手表、汽车等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而在蓝牙技术的发展过程中,IEEE 802.15.1标准成为了蓝牙通讯的基石,为了确保蓝牙设备能够正常通讯和交互,必须进行相应的测试。
本文将对蓝牙信号通讯标准IEEE 802.15.1的测试内容进行系统的介绍。
一、IEEE 802.15.1标准概述1.1 IEEE 802.15.1标准的制定目的IEEE 802.15.1是蓝牙技术的基本标准之一,其制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规范蓝牙设备之间的通讯协议和信号传输规范,确保蓝牙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和兼容性,同时提供一种基础的无线通讯技术标准供厂商参考和采用。
1.2 IEEE 802.15.1标准的主要内容IEEE 802.15.1标准规定了蓝牙设备之间的通讯协议、信道制定和跳频规则、设备的识别和连接、信号调制和解调等内容,是蓝牙技术的基础标准之一。
二、IEEE 802.15.1测试内容2.1 蓝牙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测试对于蓝牙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测试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直接影响蓝牙设备的使用体验。
信号覆盖范围测试主要包括传输距离测试、信号强度测试和障碍物穿透能力测试等。
通过对蓝牙设备在不同环境下的信号覆盖范围进行测试,可以评估蓝牙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
2.2 蓝牙信号的抗干扰能力测试在实际应用中,蓝牙设备往往会面临各种干扰源的影响,如其他无线设备的干扰、电磁波干扰等。
对蓝牙设备的抗干扰能力进行测试是非常必要的。
抗干扰能力测试包括对蓝牙设备在干扰环境下的通讯稳定性、数据传输完整性等指标进行测试,以评估蓝牙设备在干扰环境下的工作性能。
2.3 蓝牙信号的数据传输速率测试蓝牙技术在数据传输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因此对蓝牙设备的数据传输速率进行测试是非常重要的。
CHIP方案1. 简介CHIP(Connected Home over IP)是由苹果(Apple)、谷歌(Google)和亚马逊(Amazon)等科技巨头共同推出的开放平台,旨在提供统一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
该方案致力于解决当前智能家居设备之间互不兼容的问题,使消费者能够更加方便地构建和管理智能家居系统。
2. CHIP的特点2.1 开放标准CHIP基于开放标准,将多种通信协议进行整合,包括Wi-Fi、蓝牙LE(低能耗蓝牙)和Thread等。
采用开放标准的优势在于使不同品牌、不同种类的智能设备能够相互通信,从而增强了互操作性。
2.2 安全性在CHIP方案中,安全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它提供了严格的安全机制,包括认证、加密和数据传输的完整性验证等,以保护用户的隐私和智能家居系统的安全。
2.3 简化配置和使用传统的智能家居系统通常需要用户进行繁琐的配置和安装,而CHIP方案则通过将设备标准化和自动化配置的方式,大大简化了系统的安装和使用流程。
用户只需简单地按照指示操作,就能够完成设备的连接和配置。
2.4 兼容性CHIP方案支持多种设备类型,包括灯光、插座、电视、音响、智能门锁等。
这意味着用户可以选择不同品牌和型号的设备组合,而不必担心兼容性问题。
3. CHIP方案的组成部分CHIP方案由以下组成部分构成:3.1 CHIP设备规范CHIP设备规范定义了设备之间的通信协议和互操作性要求。
它确保了不同厂商的设备能够无缝通信,并实现统一的配置、控制和管理。
3.2 CHIP 软件子系统CHIP软件子系统包括一个通用的设备控制软件,用于实现设备之间的互相操作和通信。
该软件子系统可运行于不同平台,包括iOS、Android和云服务器等。
3.3 CHIP认证中心CHIP认证中心负责对符合CHIP规范的设备进行认证和授权。
通过认证的设备标有CHIP认证标识,使用户能够轻松识别和购买符合标准的设备。
3.4 CHIP生态系统CHIP生态系统由设备制造商、开发者和用户组成。
蓝牙测试标准蓝牙技术作为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已经在各种设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手机、耳机、音箱、智能家居设备等。
而为了确保不同厂家生产的蓝牙设备之间可以正常通信,蓝牙测试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蓝牙测试标准的相关内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蓝牙技术的测试要求。
首先,蓝牙测试标准包括了多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蓝牙技术联盟(Bluetooth SIG)发布的蓝牙核心规范。
这一规范定义了蓝牙设备的基本特性、通信协议、功耗要求等内容,是蓝牙设备开发和测试的重要依据。
除了核心规范之外,蓝牙测试标准还涵盖了蓝牙设备的认证测试要求,包括蓝牙标识、蓝牙互操作性测试等内容,以确保设备符合蓝牙技术联盟的认证要求。
其次,蓝牙测试标准还涉及了蓝牙设备的电磁兼容性测试。
由于蓝牙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无线电频率信号,因此需要进行电磁兼容性测试,以确保设备在使用时不会对周围的其他设备产生干扰,同时也不会受到外部干扰的影响。
这一测试内容通常包括辐射发射测试、辐射抗扰度测试等内容,以满足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特种电信联盟(ITU)等组织的相关标准要求。
此外,蓝牙测试标准还包括了蓝牙设备的性能测试。
这一测试内容通常包括了蓝牙设备的传输速率、覆盖范围、连接稳定性等指标的测试,以确保设备在不同环境下都能够正常工作。
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蓝牙设备,还会有一些特定的性能测试要求,例如蓝牙耳机的音质测试、蓝牙智能家居设备的响应速度测试等内容,以确保设备在实际使用中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最后,蓝牙测试标准还包括了蓝牙设备的安全性测试。
随着蓝牙技术的不断发展,蓝牙设备在数据传输方面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因此,蓝牙测试标准中也包括了对设备的数据加密、认证机制、安全连接等方面的测试要求,以确保设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不会受到黑客攻击或者数据泄露的风险。
总之,蓝牙测试标准涵盖了蓝牙设备开发和测试的方方面面,包括了核心规范、认证测试、电磁兼容性测试、性能测试和安全性测试等内容。
引言:概述:蓝牙应用实验报告(二)将介绍蓝牙技术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通过该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蓝牙技术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充分利用蓝牙的各项功能以满足特定需求。
本报告旨在为读者提供关于蓝牙在音频传输、数据传输、设备互联互通、低功耗和安全性方面的详细信息,以及相关的实验结果和分析。
正文内容:1.蓝牙音频传输1.1蓝牙音频传输的基本原理1.2蓝牙音频传输的应用场景1.3蓝牙音频传输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1.4蓝牙音频传输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1.5蓝牙音频传输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2.蓝牙数据传输2.1蓝牙数据传输的基本原理2.2蓝牙数据传输的应用场景2.3蓝牙数据传输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2.4蓝牙数据传输中的数据完整性和可靠性保证技术2.5蓝牙数据传输的优化策略和未来发展方向3.蓝牙设备互联互通3.1蓝牙设备互联互通的基本原理3.2蓝牙设备互联互通的应用场景3.3蓝牙设备互联互通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3.4蓝牙设备互联互通中的协议适配和设备兼容性问题3.5蓝牙设备互联互通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4.蓝牙低功耗4.1蓝牙低功耗的基本原理4.2蓝牙低功耗的应用场景4.3蓝牙低功耗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4.4蓝牙低功耗中的省电技术和节能策略4.5蓝牙低功耗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5.蓝牙安全性5.1蓝牙安全性的基本原理5.2蓝牙安全性的应用场景5.3蓝牙安全性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5.4蓝牙安全性中的安全协议和认证机制5.5蓝牙安全性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总结:蓝牙应用实验报告(二)通过深入剖析蓝牙技术在音频传输、数据传输、设备互联互通、低功耗和安全性方面的应用,详细介绍了各个领域的基本原理、应用场景、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随着蓝牙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预见蓝牙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泛和多样化。
我们期待更多的创新和突破,使蓝牙技术不断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和安全。
蓝牙测试项及其标准1 输出功率Output Power 通过50 ohm射频线或者耦合器件连接,设置EUT工作在test mode loopback 或者TX mode.,Hopping on;如果EUT支持功率控制,设置EUT以最大功率输出;使用DH5,包长度12500μs,payload为PRBS 9;频点2402,2441,2480MHz每次至少测量burst周期的20%到80%;-6<P AV < +4(dBm)For class 2调制特性(系数)Modulation Characteristics 连接及发射情况同上;loopback 模式,Hopping off.①使用DH5,包长度12500μs;payload 11110000…;tester的测量带宽至少1.3MHz,通带纹波±550kHz;发射频点2402;tester计算每“00001111”8bit的平均频率偏移,为了得到每一位的正确的偏移量,至少采样4次,取4次的平均值。
对于8bits中每2、3、6、7的偏移被记做△f1max,所有的△f1max的平均值为f1avg;重复至少10个包②使用DH5,包长度12500μs;payload 10101010…;tester计算每“01010101”8bit的频率偏移,8bits中偏移最大值记做△f2max,所有△f2max的平均值为f2avg;重复至少10个包测试中不能加Whitening①140 kHz≤△f1avg≤175 kHz.②至少99.9%的最大频率偏移△f2max≥115 kHz.③△f1avg/△f2max≥0.8初始载波频率容差Initial Carrier Freq Tolerance 连接及发射情况同上;Hopping onEUT发射信号,使用DH1,包长度1250μs;payload为PRBS 9;tester在2402MHz上接收,Tester的测量带宽至少为 1.3MHz,通带纹波±550KHz:纹波幅度(PP)0.5dB;f TX–75 k Hz≤f0 ≤f TX + 75k Hz;f0为载频载波频率漂移Carrier Frequency 关闭whitening的loopback模式或者TX模式;Hopping on;payload 为1010-序列,使用最长的包DH1/3/5;发射频点2402,Tester的测量带宽至少为 1.3MHz,通带纹波±550KHz:纹波幅度(PP)0.5dB;Drift Rate:20kHz/50usDH1:±25KHzDH3:±40KHzDrift maximum drift rate:400Hz/us DH5:±40KHz灵敏度(单时隙包)Sensitivity - single slot packets test mode. Loop back. Hopping off. EUT 以最大输出功率发射,tester发射功率为-70dBm;使用DH1,包长度1250μs;PRBS 9频点2402,2441,2480MHz;测量10 mins;BER ≤0.1%灵敏度(多时隙包)Sensitivity-mul ti slot packets test mode. Loop back. Hopping off.EUT 以最大输出功率发射,tester发射功率为-70dBm;使用DH5,包长度12500μs;PRBS 9频点2402,2441,2480MHz;测量10 mins;BER ≤0.1%最大输入电平Maximum Input Level EUT 测试模式loop back;Hoping off;以最大电平发射;频点分别2402,2460,2480MHZ;tester发射信号使用DH1,包长度1250μs,PRBS 9,功率-20 dBm;tester通过接受EUT的信号测量BER测量5 minsBER<0.1%功率控制Power Control (optional)如果EUT不支持功率控制此项不作。
蓝牙测试经验分享_V0.1说明:此文档仅讲述蓝牙MMI测试,主要说明不同阶段的测试重点和测试要求,以及具体的测试类型需要把握的要点。
一.测试前的准备测试前需要准备的蓝牙设备:•A:蓝牙耳机(不同品牌的单、双声道,至少3个蓝牙耳机)•B:蓝牙carkit (不同品牌的至少2个carkit设备)•C:安装有蓝牙适配器的电脑(至少支持EDR+2.1)二.First run 测试1.Profiles检查首先在PC 端或者从手机端检查手机支持的profiles是否都正常显示PC端检查:下图是支持蓝牙拨号连接和蓝牙串口下图是不支持蓝牙拨号连接和蓝牙串口手机端检查:注意:检查是在远端上执行检查,所以首先需要和远端蓝牙设备建立配对。
所看到的服务都是被测试端支持的服务。
2.检查手机名在蓝牙菜单中是否和定义的商业名称一致3.一般测试的顺序是DUN/OPP/HFP/A2DP,这样的好处是,因为可以逐步增加蓝牙芯片的处理负担,又可以提高测试效率4.First run 是全面测试的机会,也是测试的基础,所以所有基本功能点需要明确无误。
问题最多的地方开始会有很多界面显示的问题,编辑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最先提交和解决。
2.1测试DUN(Android 手机不支持该服务)测试DUN时,可以是电脑或者手机先发起配对,之后,从电脑端选择“蓝牙拨号网络”,右键选择“连接”,然后在手机上确认同意拨号连接,再选择ISP(如china)及对应的运营商,确认后就可以连接,可以ping到一个网络,也可以打开网页来判断是否拨号成功。
注意:通过蓝牙拨号连接时,拨号上网和打电话使用的是同一网络通道,所以2者只有一个可以正常使用通道,比如上网时没有数据传输时可以接收来电,有数据传输时就不能来电,通话时不能拨号上网。
2.2测试OPP• 1.测试OPP 主要从传输的文件分类•A:图片文件格式(包括jpg/gif/tga/Bmp/Jpeg/Jp2/Bci/Wbmp/Wpng/Png/Wbm/tif 等格式)•B:声音文件格式(包括:AAc、Midi、Mid、Mp3、Qcp、Qcf、Wav、Wmv、etc. amr、qcelp、hvs、mdls、spf、saf、xmf、imy 等)C:视频文件格式:( Mpg/Mp4/mpeg/mpe/M4a/3gp/3g2/skm/k3g/wmv/amc/asf/mfpt/rm/ra/svgz/svg/pmd/r am等格式)•D:Vcard/vcalendar/icalendar/vnote/vmessage文件(.vcf/.vcs/ics/.vnt/.vmg)•E:上述之外的其他格式的所有文件,包括.exe文件测试时,需要注意:不是所有文件都会传输成功,对MTK 平台手机,一般手机会根据文件名做判断,如果包含手机不支持的语言字符,如手机不支持越南字符,对该手机发送含有越南字串的文件,不会传输成功,还有接收.exe文件也不会成功;对Android 则没有这些限制2.3测试HFP/HSP• 1.HFP支持的协议比HSP要多,在实际测试中体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