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FR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20 MB
- 文档页数:7
SOCS在神经系统的研究进展罗显华;宋锦宁【期刊名称】《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年(卷),期】2016(015)003【总页数】4页(P280-283)【关键词】细胞因子信号抑制物1;细胞因子信号抑制物3;神经系统【作者】罗显华;宋锦宁【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陕西西安71006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陕西西安71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细胞因子信号抑制物(suppressors of cytokine signaling, SOCS)是一种主要作用于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Janus kinase/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JAK/STAT)信号通路的胞内蛋白,其通过抑制STAT 单体的磷酸化,从而抑制细胞因子信号通过JAK/STAT信号通路的传导。
研究表明,该蛋白家族在神经系统广泛分布,与神经系统的发育分化密切相关;同时在神经系统的创伤、炎症、缺血、癫痫、肿瘤及感染等病理条件下,该蛋白家族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变化,SOCS与这些病理过程密切相关。
该蛋白在神经系统病理条件下表达的变化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有效的利用该蛋白在神经病理条件下表达的变化,将为临床研究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提供新的方向。
SOCS1、SOCS3是SOCS家族中两个重要的成员,它们是由N区、SH2结构域、C区的SOCS盒三部分组成。
其中N区为可变区,SOCS1、SOCS3相对于SOCS4-SOCS7的N区为短;SH2结构域通过与其它信号蛋白磷酸化的酪氨酸残基相结合,进而调节多种细胞因子的信号转导;C区的SOCS盒为一段保守序列,约由40个氨基酸残基构成[1]。
目前发现的SOCS家族蛋白共有8种,分别是:细胞因子诱导的含有SH2结构域的蛋白(cytokine inducible SH2-containing protein, CIS)、SOCS1-SOCS7。
胶质母细胞瘤切除术后128例预后因素分析郑宗泰; 尹雷; 王鹏; 陈嘉伟; 林翰; 李炎稳; 周东【期刊名称】《《广东医学》》【年(卷),期】2019(040)011【总页数】5页(P1568-1572)【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 预后; 免疫组化; MGMT; EGFR【作者】郑宗泰; 尹雷; 王鹏; 陈嘉伟; 林翰; 李炎稳; 周东【作者单位】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神经外科广东广州510080; 汕头大学医学院; 广东省中医院脑病六科广东广州5101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1; S857.14+1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是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47.1%)和最常见的胶质瘤(56.1%)[1]。
目前针对GBM的标准治疗方案为肿瘤尽可能最大范围安全切除,术后以Stupp方案治疗[2]。
尽管通过积极的手术治疗和术后辅助治疗,GBM患者的预后仍然不容乐观,5年生存率仅为5.5%[1]。
根据2016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已成为胶质瘤诊断的重要内容之一,并成为胶质瘤精准分类的基础,从而能更好地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和判断患者的预后[3]。
我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GBM中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P53和Bcl-2进行检测,结合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随访信息,探究GBM患者手术切除术后预后因素,为GBM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客观依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入组标准:(1)所有患者皆为首次患病;(2)开颅手术前未接受其他治疗;(3)术前无严重心、肝、肾脏等重要器官功能异常;(4)术后病理确诊为GBM;(5)随访资料齐全。
EGFR基因报告解读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是一种重要的癌症相关基因,它在肿瘤的发生和进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EGFR基因报告是一种通过分析个体携带的EGFR基因突变信息,帮助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的检测方法。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解读EGFR基因报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其意义和应用。
1.EGFR基因背景知识 EGFR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7p12.3上,编码一种膜上受体酪氨酸激酶。
该受体在正常细胞中参与细胞生长、分化和存活等生理过程。
然而,EGFR基因突变或过表达与多种癌症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特别是肺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等。
因此,对EGFR基因进行分析和检测对于确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2.EGFR突变的临床意义 EGFR基因突变会导致EGFR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进而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目前已经发现一些特定的EGFR突变与肿瘤的敏感性和抗药性相关。
例如,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EGFR基因突变对于靶向治疗药物(如吉非替尼)的疗效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EGFR 基因报告可以帮助医生针对患者个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3.EGFR基因报告的解读 EGFR基因报告通常包含患者的突变类型、突变频率、突变位点等信息。
其中,最常见的EGFR突变类型包括点突变、插入突变和缺失突变等。
通过解读EGFR基因报告,医生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EGFR基因突变,以及突变类型和频率的具体情况。
这些信息有助于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4.EGFR靶向治疗的应用基于EGFR基因报告的结果,医生可以选择合适的靶向治疗药物。
对于带有特定EGFR突变的患者,如EGFR T790M突变,可以选择奥西替尼作为治疗药物。
而对于EGFR基因突变阴性的患者,则需要考虑其他治疗方案。
EGFR靶向治疗的应用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治疗的不必要性和副作用。
5.EGFR基因报告的局限性 EGFR基因报告虽然在个体化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doi:10.3971/j.issn.1000-8578.2021.20.0911·临床研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和肺癌组织中ZIC1启动子甲基化检测的临床意义徐瑶1,刘世国1,张畅1,张黎2,姜姗2,张军霞1,彭黎1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Detection of ZIC1 Promoter Methylation in Peripheral Bloodand Cancer Tissues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XU Yao1, LIU Shiguo1, ZHANG Chang1, ZHANG Li2, JIANG Shan2, ZHANG Junxia1, PENG Li11. 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Hubei Province, Wuhan 430033,China; 2.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Hubei Province, Wuhan430033, ChinaCorrespondingAuthor:LIUShiguo,E-mail:****************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ethylation status of ZIC1 gene in peripheral blood and lung cancer tissues of NSCLC patients and its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Methods We took the peripheral blood, cancer tissues and adjacent tissues of 95 NSCLC patients. The peripheral blood of 95 healthy people was taken as control group. MSP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detection rate of ZIC1 methylation between peripheral blood and cancer tissues. And we analyzed the correlation of ZIC1 methylation in peripheral blood and cancer tissues with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factors of NSCLC patients. Results The methylation detection rates of ZIC1 in peripheral blood and lung cancer tissues in NSCLC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peripheralblood of healthy people and adjacent tissues of NSCLC patients (P<0.05), and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of ZIC1 methyla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tumor tissues were higher. The positive rate of ZIC1 gene methylation in peripheral blood and tumor tissues of NSCLC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umor diameter,metastasis, stage and pleural effusion (P<0.05). Conclusion The methylation of ZIC1 gene is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development, metastasis and stage of NSCLC. It may be used as a 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indicator of NSCLC.Key words: ZIC1 methylation; MSP;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Lung cancer tissueFunding: General Projects of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Hubei Province (No. 2016CFB694); Research Fund Project of Wuhan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No. WX16Z07)Competing interests: The authors declare that they have no competing interests.摘 要:目的 探讨ZIC1基因在NSCLC患者外周血和肺肿瘤组织中的甲基化状态,及其对NSCLC的预后评估意义。
918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Chin J Cell M ol ImmU n〇l)2020, 36(10) .论著•文章编号:1007 -8738(2020)10 -0918 -06含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 G FR)启动子萤光素酶报告基因的三阴性乳腺癌 细胞模型的建立梁丹丹、王春苗\李俊莹、覃良淑\粟正英2,侯华新|+G广西医科大学药物分析教研室,广西南宁530021; 2广西国际壮医医院药学部,广西南宁530201)[摘要]目的建立稳定表达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启动子及萤光素酶(Luc)报告基因的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系,并对其 应用进行初步验证。
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含有EGFR启动子以及Luc报告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并感染MDA-M B231 细胞,经过嘌呤霉素筛选获得能稳定表达Luc活性的MDA-M B231-EGFR-Luc2细胞系;分别采用EGFR激活剂EG F以及抑制剂 吉非替尼处理细胞后检测Luc活性变化。
结果通过基因测序和质粒双酶切鉴定,EGFR基因启动子Luc报告基因-慢病毒表 达载体构建成功,经过嘌呤霉素筛选获得稳定表达Luc的MDA-MB231-EGFR-LU C2细胞;EGF可剂量依赖性的增加细胞中Luc 的活性,而吉非替尼则相反。
结论建立了MDA-M B231-EGFR-Luc2稳定表达EGFR启动子及Luc报告基因细胞系,为高通量 筛选靶向EGFR的抗肿瘤药物提供一类新的细胞模型。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启动子;萤光素酶报告基因;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图分类号]Q279, R737.9, R392-33, R965 [文献标志码]A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 G F R)为跨膜酪氨酸激酶蛋白,是酪氨酸 激酶受体超家族的成员之一。
E G F R调控的信号通 路在细胞增殖、存活、分化、迁移中发挥着关键作 用[1_3],E G F R在肺癌、卵巢癌、鼻咽癌、乳腺癌等 多种恶性肿瘤中均呈高表达且与患者的预后不良密 切相关[4_6]。
临床肝胆病杂志第39卷第11期2023年11月J Clin Hepatol, Vol.39 No.11, Nov.2023胆囊癌的诊断与治疗进展乐羿,杨豪,刘虎,崔昭扬,赵向宁,安亮,李海珠,张绍庚上海孟超肿瘤医院肿瘤外科,上海 201805通信作者:张绍庚,**********************(ORCID: 0000-0003-0680-2322)摘要:胆囊癌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症状特异性差,恶性程度极高,进展迅速,难以早期诊断。
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被认为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
超声检查是其首选检查,CT、MRI、PET等也各具优势。
胆囊癌缺乏根治性治疗手段,外科手术仍是胆囊癌首选的治疗方式,但其进展迅速,很多患者确诊时已难以行手术治疗,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多种治疗方式联合,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预后,但其远期治疗效果仍不理想,因此,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早发现、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胆囊肿瘤;危险因素;诊断;治疗学基金项目:上海市嘉定区卫生健康委科研立项项目(2022-KY-19)Advances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gallbladder carcinomaLE Yi, YANG Hao, LIU Hu, CUI Zhaoyang, ZHAO Xiangning, AN Liang, LI Haizhu, ZHANG Shaogeng.(Department of Tumor Surgery, Shanghai Mengchao Cancer Hospital, Shanghai 201805,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ZHANG Shaogeng,**********************(ORCID: 0000-0003-0680-2322)Abstract:Gallbladder carcinoma is a common malignant tumor of the biliary system characterized by poor specificity of early symptoms,a high degree of malignancy,and rapid progression,and it is difficult to make an early diagnosis. Gallstones and gallbladder polyps are considered the most common risk factors for gallbladder carcinoma. Ultrasound is the preferred examination,while CT,MRI,and PET also have their own advantages. There is a lack of radical treatment methods for gallbladder carcinoma,and surgical operation remains the preferred treatment method for gallbladder carcinoma; however, due to the rapid progression of this disease, most patients have lost the opportunity for surgery at the time of diagnosis. A combination of various treatment modalities,such as radiochemotherapy,targeted therapy,and immunotherapy, has improved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to a certain extent, but with an unsatisfactory long-term therapeutic effect. Therefore,it is of particular importance to give priority to prevention rather than treatment and emphasize early identification and treatment.Key words:Gallbladder Neoplasms; Risk Factors; Diagnosis; TherapeuticsResearch funding: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approved by Health Commission of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2022-KY-19)胆囊癌(gallbladder cancer,GBC)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胆道恶性肿瘤的80%~95%,在消化道肿瘤中死亡率排名第6位[1]。
驱动基因阳性肺癌外周血EGFR甲基化及临床意义刘东;李真;王保庆;王自全;王丙武;李庆妍【期刊名称】《医学研究杂志》【年(卷),期】2024(53)1【摘要】目的探讨EGFR驱动基因阳性肺癌患者外周血中EGFR甲基化水平与临床意义。
方法运用基质辅助激光电离飞行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sation,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法检测32例EGFR驱动基因阳性(EGFR 19del、21 L858R)肺腺癌患者和24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EGFR基因CpG岛甲基化水平,筛选肺癌发生差异性甲基化CpG 位点,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EGFR突变亚型的相关性。
结果EGFR在EGFR驱动基因阳性肺癌组中甲基化水平普遍低于正常对照组,其中EGFR#29CpG_2,EGFR#30 CpG_8.9.10.11、CpG_25、CpG_40.41.42在肺癌组中甲基化率(25.7%±2.1%、4.6%±0.4%、2.8%±0.7%、4.4%±0.4%)低于正常对照组(36.5%±4.6%、6.0%±0.6%、4.8%±0.9%、7.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EGFR甲基化与肺癌患者年龄、分化程度、发病位置、TNM分期均无相关性(P>0.05)。
EGFR#30 CpG_25在女性肺癌患者中较男性患者呈现较低的甲基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EGFR#30 CpG_25在吸烟组肺癌患者中较不吸烟患者呈高甲基化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EGFR#30CpG_8.9.10.11在淋巴结转移组中的甲基化水平要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如何查询基因的启动子区及甲基化位点的预测
案例:NR_028414
打开ncbi,选择”Gene”,输入“NR_028414 ”
查看“Genomic Context”
注意这个基因的位置范围(即45430060..45434643)
在染色体上的方向为正向(从左到右),即位置45430060之前为启动子区域
选择基因示意图
1)向下查看“Genomic regions, transcripts, and products”
2)将鼠标放在Genes的“NR_028412.1”示意图上
3)在弹出的窗口中点击
点击FASTA View
FASTA View的“45430060..45434643”代表的是NR_028412位置
出现该基因的实际序列
45430060代表起始位置
调整显示的位置
按刚才的基因范围调整一下这个数字:
一般起始位置(即45430060)向前推1000BP,向后推1000bp
更改基因范围后得到的序列,可以直接用于甲基化预测
将上面得到的序列,拷贝至以下网站:/cgi-
bin/methprimer/methprimer.cgi
点击submit,进入
结果显示有1000-1500区域段是可能发生甲基化的,后面那个蓝色区域距离有点远,因为这个基因的一号外显子本身是很短的,所以最终选择的片段如下:。
肝癌基因甲基化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和发展与基因甲基化密切相关。
基因甲基化是指DNA分子上的甲基基团与胞嘧啶(C)结合的化学修饰过程。
肝癌基因的甲基化异常会导致基因的失活或过度激活,从而参与肝癌的发生和进展。
肝癌是一种高度复杂的疾病,其发生和发展是多因素、多基因参与的过程。
研究表明,肝癌的发生与基因组DNA的甲基化状态密切相关。
正常细胞中,甲基化主要发生在基因的启动子区域,通过调控基因的表达来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
而在肝癌细胞中,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发生异常,导致一些关键基因的表达发生改变,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肝癌基因甲基化的异常会引起关键抑癌基因的失活。
抑癌基因是一类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基因。
研究发现,在肝癌组织中,抑癌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往往存在甲基化修饰,导致这些基因的表达受到抑制。
例如,肝癌细胞中常见的抑癌基因CDKN2A在其启动子区域发生甲基化,导致该基因的表达下调,失去了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功能。
肝癌基因甲基化的异常还会导致一些肿瘤相关基因的过度激活。
肿瘤相关基因是一类能够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基因。
在肝癌组织中,这些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常常存在甲基化修饰,导致其表达水平上调。
例如,肝癌细胞中常见的肿瘤相关基因FOXM1,在其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状态发生改变后,会导致该基因的过度激活,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肝癌基因甲基化在肿瘤干细胞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肿瘤干细胞是一种能够自我更新和不断分化的细胞群体,具有肿瘤发生和耐药性的能力。
研究发现,肝癌干细胞中的一些关键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发生改变,导致这些基因的表达异常。
这些基因的失活或过度激活会导致肿瘤干细胞的异常增殖和分化,进而促进肝癌的发展和转移。
肝癌基因甲基化的异常还与肝癌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肝癌组织中某些特定基因的甲基化程度与肝癌的分型、侵袭性以及预后有关。
例如,肝癌组织中DNA甲基转移酶DNMT3B的高表达与肝癌的侵袭能力和预后密切相关。
ErbB家族受体激活途径异常与癌细胞增殖相关因素挖掘癌症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其特征之一是恶性细胞的不受控制的增殖。
许多研究表明,ErbB家族受体激活途径的异常与癌细胞增殖密切相关。
因此,挖掘与这一激活途径相关的因素对于深入理解癌细胞增殖机制,以及寻找新的抗癌药物靶点具有重要意义。
ErbB家族受体包括ErbB1(也称为EGFR)、ErbB2、ErbB3和ErbB4,它们是一类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受体酪氨酸激酶。
这些受体在正常的细胞生长和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在某些情况下,它们的激活途径异常导致了癌细胞的不受控制增殖,促进了肿瘤的形成和进展。
一种可能导致ErbB家族受体激活途径异常的因素是突变。
许多研究发现,ErbB家族受体在癌症中常常存在突变,这些突变可以增加其活性,使其持续受到激活,从而推动癌细胞的增殖。
例如,EGFR的突变可以引发肺癌的发生和进展,HER2(一种ErbB2家族成员)的过表达与乳腺癌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
此外,表观遗传学修饰也是ErbB家族受体激活途径异常的常见原因之一。
表观遗传学修饰是指染色质DNA结构和功能的可逆调控,通过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组蛋白甲基化等修饰方式来调控基因的表达水平。
研究发现,一些表观遗传学修饰酶的过度表达或突变与ErbB家族受体异常的激活途径以及癌细胞的增殖有关。
例如,DNA甲基转移酶DNMT1的过度表达可以导致EGFR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增加,从而导致EGFR的异常激活,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增殖。
细胞外生长因子和细胞外基质(ECM)成分也可以影响ErbB家族受体激活途径的正常调控。
细胞外生长因子如EGF、FGF等能够结合ErbB家族受体并激活其酪氨酸激酶活性。
ECM成分如透明质酸、纤维连接蛋白等能够与ErbB家族受体及其配体发生相互作用,影响其激活途径。
研究表明,癌细胞依赖于ECM成分的异常沉积和生长因子的过度刺激来维持其异常的ErbB家族受体激活状态,从而促进癌细胞的增殖。
JIPB山东大学向凤宁实验室揭示FWA启动子的胞嘧啶甲基化促进拟南芥直接离体不定芽再生启动子序列中的表观遗传修饰可以作为基因表达的调节因子。
不定芽再生同时受到 DNA 甲基化和组蛋白甲基化的影响,但是这种调节的机制基础是模糊的。
在这里,我们鉴定了218个与愈伤组织再生能力相关的基因,这些基因在拟南芥中差异转录于可再生愈伤组织(RC)和非可再生愈伤组织(NRC)。
通过对5个差异表达基因(FWA、 ACC1、TFL1、MAX3和GRP3)启动子的分析,发现胞嘧啶甲基化与转录呈负相关。
FWA 启动子在 NRC 中被去甲基化和高表达,而在 RC 中被甲基化和低表达。
低甲基化突变体 FWA-1和 FWA-2的外植体表达水平较高,再生能力低于野生型,说明 FWA 抑制了离体芽的直接再生。
WUSCHEL-RELATED HOMEOBOX 9(WOX9)是茎尖分生组织形成所必需的基因,FWA 直接抑制该基因的表达。
过量表达WOX9部分解决了fwa-2植株的不定芽再生缺陷。
这些发现提示FWA 启动子的胞嘧啶甲基化是调控愈伤组织再生和直接离体芽再生的调控系统的一部分。
Epigenetic modifications within promoter sequences can act as regulators of gene expression. Shoot regeneration is influenced by both DNA methylation and histone methylation, but the mechanistic basis of this regulation is obscure. Here, we identified 218 genes related to the regeneration capacity of callus that were differentially transcribed between regenerable calli (RC) and non-regenerable calli (NRC)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An analysis of the promoters of five of th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FWA, ACC1, TFL1, MAX3, and GRP3) pointed to an inverse relationship between cytosine methylation and transcription. The FWA promoter was demethylated and highly expressed in NRC, whereas it was methylated and expressed at low levels in RC. Explants of the hypomethylation mutants fwa-1 and fwa-2showed strong levels of FWA expression and regenerated less readily than the wild type, suggesting that FWA inhibits direct in vitro shoot regeneration. WUSCHEL-RELATED HOMEOBOX 9 (WOX9), which is required for shoot apical meristem formation, was directly repressed by FWA. Overexpressing WOX9 partly rescued the shoot regeneration defect of fwa-2 plants.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cytosine methylation of the FWA promoter forms part of the regulatory system governing callus regenerability and direct in vitro shoot regeneration.文章来源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PaperRSS小编删除,转载请注明来源。
肺癌的早期诊断杨瑞森;杨文锋【期刊名称】《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年(卷),期】2006(13)2【总页数】4页(Pi0001-i0004)【关键词】早期诊断;肺癌;5年生存率;分子生物学;恶性肿瘤;治疗方法;手术治疗;早期患者;诊断方法;内镜技术【作者】杨瑞森;杨文锋【作者单位】山东省肿瘤医院胸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R737.9*付秀华(通讯作者)痰液直接来源于呼吸道,取材简便、无创、可重复性强,近年来不断尝试将分子生物学的先进技术应用于痰液检查中,以寻求高敏感性、高特异性的分子标志物。
所有的肺癌患者在其痰液中均能发现ASC/TNS1蛋白的表达下降,并且晚期肺癌患者的痰液中,其发现ASC/TNS1基因超甲基化的现象更为普遍。
有研究表明,肺癌患者通过痰液检查能够发现其有关的肿瘤标志物,尤其是鳞癌,并且肺癌痰液检查的敏感性高达65%。
有资料表明,临床确诊的肺鳞癌患者在其3年前的痰液检查中就发现p16与O6-MGMT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现象出现异常。
此外,传统方法与液基细胞学检查相比较,液基细胞学检查能将其诊断的准确性明显提高,能够将标本的合格率增加,并且还能够使假阴性率明显降低。
因此,肺癌患者进行痰液检查,能够检测发现其痰液中的甲基化情况,给临床对于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的重要的依据。
1.1 p53 基因,具有稳定基因、抑制细胞突变的作用,是主要的抑癌基因之一。
其突变导致细胞无限增殖,是引发肿瘤的主要方式。
陈宏等[1]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法( PCR-SSCP)检测到肺癌患者痰中p53突变的检出率47.5% -55.56%,特异性98.25% -100%,与良性病变存在差异,突变率越高,预后越不良,提示痰p53突变的检测可能成为早期肺癌重要的辅助诊断指标。
1.2 EGFR基因,其过表达可导致多种恶性肿瘤发生。
Kang等[2]研究发现痰EGFR突变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检出率达71%,特异性100%,这提示痰液中EGFR 突变具有作为肺癌早期诊断的可能性。
肺癌基因甲基化原理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和发展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其中基因甲基化是一个重要的调节机制。
本文将以肺癌基因甲基化原理为主题,探讨其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
基因甲基化是一种常见的表观遗传修饰方式,通过在DNA分子上添加甲基基团来改变基因的表达状态。
在正常细胞中,基因甲基化通常发生在CpG岛区域,即在DNA序列中存在大量的CpG二聚体。
而在肺癌细胞中,基因甲基化的模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导致一些抑癌基因的甲基化程度增加,从而抑制了这些基因的表达。
肺癌基因甲基化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肺癌细胞中存在大量的高甲基化的CpG岛,而在正常细胞中这些CpG岛通常是非甲基化的。
这种高甲基化状态导致了一些关键基因的沉默,从而促进了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其次,肺癌细胞中也存在一些低甲基化的CpG岛,这些低甲基化的CpG岛常常位于启动子区域,导致某些促癌基因的过度表达。
基因甲基化在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一方面,肺癌细胞中的DNA甲基化水平的改变可以导致一些抑癌基因的失活,从而使细胞失去正常的生长和分化控制,进而促进肿瘤的发生。
例如,肿瘤抑制基因p16的启动子区域甲基化可以导致该基因的沉默,从而使细胞失去正常的细胞周期控制能力。
另一方面,某些促癌基因的过度表达也与基因甲基化有关。
例如,肿瘤相关基因RASSF1A的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程度降低可以导致该基因的过度表达,从而促进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
除了调控单个基因的表达外,基因甲基化还可以通过调节整个基因组的稳定性来影响肺癌的发生和发展。
肺癌细胞中的全局DNA甲基化水平通常较低,而在正常细胞中全局DNA甲基化水平较高。
这种全局DNA甲基化水平的降低可能导致基因组的不稳定性增加,从而促进了肿瘤细胞的突变和进化。
肺癌基因甲基化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肺癌的发生发展机制,还为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通过分析肺癌细胞中的基因甲基化模式,可以发现一些与肺癌相关的甲基化标志物,从而实现肺癌的早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