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旅游节庆活动的研究综述
- 格式:doc
- 大小:128.50 KB
- 文档页数:16
四川藏区节庆旅游国内研究综述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旅游作为消遣和放松的方式,而四川藏区正是一个备受瞩目的旅游目的地。
这里拥有较为丰富的节庆文化,这些节庆文化不仅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同时也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本文就四川藏区节庆旅游进行国内研究综述。
一、研究内容四川藏区节庆旅游国内研究围绕节庆旅游的发展、节庆文化的传承和节庆旅游对当地经济的影响等多个方面展开研究。
其中,有研究提出了加强节庆文化的传承对于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另外,也有研究从游客角度出发,探究了游客对于节庆旅游体验的期待和满意度等问题。
此外,还有研究探究了节庆旅游对于当地经济的影响,以及当地政府在节庆旅游管理方面的经验和策略等。
二、研究成果四川藏区节庆旅游国内研究成果丰富多样,其中一些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1. 节庆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文献显示,加强节庆文化传承对于推动四川藏区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些研究表明,节庆文化作为旅游资源,不仅可以吸引游客,还能让当地民众更好地参与到旅游经济中来。
此外,有些研究提出了一些推动节庆文化传承的方法,例如提高当地民众对于节庆文化的认同感,加强相关的宣传和推广工作等。
2. 游客对节庆旅游的期待和满意度游客对于节庆旅游的期待和满意度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文献表明,游客在节庆旅游中更加注重体验、参与和互动性。
因此,节庆活动的设计和策划应该注重游客参与度和互动性,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和体验。
3. 节庆旅游对于当地经济的影响文献显示,节庆旅游对于当地经济的影响较为显著,特别是对于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节庆旅游可以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当地文创产业的繁荣等。
此外,节庆旅游也可以促进当地就业机会的增加,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 节庆旅游的管理策略和经验在节庆旅游的管理方面,一些文献提出了一些经验和策略。
国内节庆旅游研究在中国文化中,节庆拥有着无穷的魅力。
尤其是随着旅游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旅游的方式来感受和体验中国的丰富节庆文化。
本文将从节庆旅游的现状、特色、发展、问题和前景等五个方面探讨国内节庆旅游研究。
一、节庆旅游的现状对于很多人来说,旅游是一种体验不同文化和风情的方式。
而节庆则是最为能够体现一个地方文化和风土人情的途径。
在中国,不同地区都有其独特的节庆文化。
比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等等。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在节庆期间前往不同地方进行旅游。
比如,春节期间,游客可以去一些历史悠久的古城、名山、文化名城或者海滨城市寻求新年的快乐;中秋节则是游客赏月、吃月饼的最佳时间;而端午节则是观赛、赛龙舟、品粽子的好时机。
据腾讯的统计,2020年全国春节旅游预订量同比增长45%,其中,精品线路增长59%,文化体验游增长167%。
这一数字反映了人们不断对于节庆文化和文化体验的重视和追求。
从全国各地的景区数据来看,成都、厦门、青岛、杭州等地春节游客量最高,均超过了200万人次。
二、节庆旅游的特色节庆旅游有其独特的特色。
首先,节庆旅游是一种文化旅游。
人们可以通过节庆活动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
其次,节庆旅游是一种体验旅游。
游客可以通过参与庆祝活动和特色美食来感受节庆的气氛和文化内涵。
最后,节庆旅游是一种特色旅游。
不同地区的节庆文化具有独特之处,比如四川的春节庙会、广东的花灯节、云南的泼水节等等。
这些节庆特色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与和体验。
三、节庆旅游的发展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节庆旅游在中国的发展也日益壮大。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我国共接待国内游客亿人次,同比增长8.4%;国内旅游收入万亿元,同比增长11.7%。
同时,这个数据里也包括各地节庆旅游的贡献。
例如:黄山古黄陂春季花灯节,在春节之后举行的花灯游园会、民俗文化展演,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广东、福建、海南等地的元宵节灯会、花灯游园会也成为当地春节旅游的一个亮点。
川藏地区节庆旅游国内研究综述川藏地区是全国少数几个拥有丰富历史人文、美丽自然风光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该地区的节庆活动丰富多彩,为游客提供了更多体验当地特色文化、传统习俗、美食等方面的机会。
本文将对川藏地区节庆旅游国内研究进行综述。
一、川藏地区节庆活动概述1. 川藏地区的节庆历史川藏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浓厚的民俗文化底蕴。
该地区是藏传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多种文化的聚合地,各种民俗节日等传统文化活动形式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1)藏历新年:藏历新年是藏族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通常是藏历新年的开始。
庆祝藏历新年的活动有“藏历转经法会”、“高洛祈雨祭祀”、“藏戏艺术表演”、“舞龙舞狮”等。
(2)康巴藏族独具特色的“大拜年”:每逢农历腊月,在青海一带,“大拜年”是康巴藏族独特的传统节日,常常被称作藏族的“春节”,庆祝活动包括祭祀、互赠礼物、跳舞、唱歌等。
(3)春季牧民节:在四川藏区,每年的五、六月,是当地牧民最繁忙的季节,也是最有生机的季节。
当地藏族民众会组织各种棋类、角力、跳竹竿等传统体育比赛,十分热闹,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观赛。
(4)薰衣草花海季:四川藏区位于喜马拉雅山的东南部,是世界上最适宜生长薰衣草的地区之一。
当薰衣草开花之时,一大片片薰衣草花海如同天地之间的颜色斑斓的气泡,展开在游客面前。
(5)冰雪世界乐园:在四川藏区中部,每年的冬季是当地旅游业的黄金季节,这是因为当地的北山山区中有许多地方都会出现美丽的雪景,当地各大滑雪场也因此而闻名于世。
川藏地区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吸引了国内众多研究者的关注。
经过多年的研究,得到了以下结论:1.川藏地区的节庆活动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者发现,川藏地区的节庆活动对于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每年聚集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与节庆活动,导致旅游业的发展获得了极大的推动。
2.节庆活动可以带动川藏地区的文化发展。
我国传统节庆节事旅游研究综述我国具有丰富的传统节庆文化,这些节庆活动也成为了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综述中国传统节庆节事旅游研究,主要涉及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等节庆活动。
春节春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中国人民最重要的节日。
春节期间,在中国各地都会有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这些活动包括风花雪月的大型灯会、舞龙舞狮、放烟火、赛龙舟等活动。
此外,春节还是亲友团聚的日子,中国人通常会在这个时候回到家乡团聚过年。
春节旅游已成为中国重要的文化旅游品牌之一,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研究表明,春节旅游对旅游业的推动作用非常显著,可以提高旅游消费和提升旅游收入。
元宵节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灯节,也是中国传统节庆中的重要节日之一。
在这个节日,人们会点亮各种各样的灯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花灯。
此外,元宵还有猜灯谜、吃元宵等传统活动。
元宵节旅游也是重要的旅游产品之一。
研究发现,元宵节旅游能够提高当地旅游业的收益,并且对于促进社会和谐、文化传承等方面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也是人们纪念先人的日子。
在清明节,人们会扫墓祭奠祖先,并且烧香送别逝去的亲人。
此外,还有一些地方会组织传统的游祭活动,如“踏青祈福”、“广场传统舞蹈”等。
清明节旅游虽然不能像其他传统节庆一样具有明显的商业价值,但是却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研究发现,清明节旅游不仅可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还能够提升当地旅游业的文化软实力,对于推广传统节日文化作用显著。
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节日中,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打毛衣球、涂五彩彩球等传统活动。
端午节旅游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旅游品牌之一,很多地方会组织赛龙舟和吃粽子等传统活动。
研究表明,端午节旅游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能够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以及文化交流。
中秋节中秋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我国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四川藏区节庆旅游国内研究综述
四川藏区位于中国的西南部,是一个具有独特民族文化的地区。
这里有壮丽的自然景观,丰富多样的民族风情,以及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
本综述将对四川藏区的节庆旅游进行研究综述。
四川藏区的节庆活动非常丰富多彩,各具特色。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节庆活动之一是“四川藏区旅游节”。
该节庆活动每年在藏历五月至七月间举行,旨在推广四川藏区的旅游资源和文化。
这个节庆活动以展示当地特色民俗文化为主,包括藏族、羌族、彝族等多个民族的舞蹈、音乐、手工艺制作等表演。
还有独具特色的藏戏表演和藏式婚礼展示等活动。
四川藏区旅游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对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除了四川藏区旅游节,四川藏区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节庆活动。
每年的藏历二月初一至十五举行的“藏历新年”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进行盛大的祭祀活动、舞蹈表演和文艺演出,还会互相赠送新年礼物和观看焰火表演。
自驾游以感受这样的传统节日气氛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四川藏区还有许多其它的节庆活动,如“四川藏区藏北土节”、“四川藏区若尔盖草原国际马术邀请赛”等。
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旅游选择。
四川藏区的节庆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不仅有丰富多样的节庆活动,还有壮丽的自然风光。
四川藏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高山湖泊之一的“纳木错”,以及美丽的山谷、大草原和雄伟的雪山。
这些自然风景为游客提供了旅游和户外活动的绝佳场所,如徒步旅行、探险和摄影。
这些自然景观也为节庆活动提供了独特的场地和背景,使其更具非凡魅力。
节事及旅游节事研究综述为了促进旅游、休闲活动和经济发展,许多地方积极举办了各种节事活动,关于节事的研究也随之兴起,成为旅游、休闲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前沿问题。
目前的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节事旅游动机研究节事旅游动机研究是节事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Getz(1991)认为节事满足了参与者三个方面的需要,即生理的、人际和社会的、自我的基本需求。
Uysal,Gahan和Martin(1993)以南卡罗来纳州乡村玉米节为例,研究得出人们参加节事活动的五个动机维度,即逃避、兴奋/刺激、新鲜事物、社会化、家庭团聚。
Iso-Ahola(1980)运用“逃避-追寻”二分法以及“推-拉”模型分析,认为旅游的动机主要来源于“寻求”和“逃避”。
逃避是指“要逃离日常的生活环境”,而寻求是指“要从一个反差强烈的环境中寻求心灵上的收获”。
在此基础上,而Crompton和McKay(1997)对激发旅游者参与节事活动的主要动机进行了分类,认为游客参与节事的动机有六个方面:文化探索、新奇/回归、恢复平横、融入团队、外部互动/社会化、人际交往。
张涛和贾生华(2008)研究了节事消费者感知价值的构成维度,并将其分为享乐和实用两个层面,包括便利价值、服务价值、感知价格、审美价值、玩乐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节事的作用和影响国外一些学者研究了节事对所在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的影响,节事同目的地发展的关系等。
如Gelan评估了1999年英国公开赛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该研究表明,由于活动的举办,约有2010万美元的新资金引入了当地经济。
Prentice和Andersen(2003)以英国的爱丁堡艺术节为例,分析了该节庆活动如何改变了目的地在游客心中的形象。
Roche(2000,2006)认为节事(如全球千禧年庆祝活动)是一个国家向国际社会展示自我的重要途径。
Getz(2008)认为许多国家都利用大型事件来获得世界的认可,提醒世界注意他们的成就,促进贸易和旅游业,或帮助扩大国家的对外开放。
国内节庆旅游研究综述4100字摘要:本文从节庆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目的地居民和游客对节庆旅游的感知、节庆旅游对目的地的影响、节庆旅游的运作方式等方面对目前国内节庆旅游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了解国内节庆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关键词:节庆;节庆旅游;旅游节庆在对节庆旅游进行综述前,首先要明晰节庆旅游的概念。
通过CNKI检索发现,目前直接对节庆旅游概念探讨的文献只有一篇,张宏丽(2008)对节庆、旅游节庆和节庆旅游的概念进行了辨析,指出节庆旅游和旅游节庆是两个长期纠缠的概念,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节庆旅游是围绕旅游节庆,前后延伸的完整产业。
节庆旅游是旅游业中的分支,而旅游节庆是节庆旅游的载体。
从张宏丽的辨析来看,笔者认为节庆旅游涵盖了旅游节庆的范畴。
从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来看,对节庆旅游内涵和外延的理解有很大分歧,主要表现在对“事件旅游”、“节事旅游”、“节庆旅游”等概念的探讨上,国外相关研究中常把节日(festival)和特殊事件(special event)合为一体进行研究,英文简称为FSE(Festivals Special Events),国内学者翻译为“节事”,就相应的出现了事件旅游、节事旅游、节庆旅游等旅游形式(戴光全,保继刚,2003)。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对节庆旅游概念的理解主要是受到国外研究的束缚。
国内学者对节庆旅游概念的界定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如邹统钎(1999)认为节庆旅游是指以各种节日的庆祝和举办为核心吸引力的一种特殊旅游形式。
吴必虎(2001)认为广义的旅游节庆等同于旅游节事,通常是指一些含有多种旅游项目的事件,包括节日、地方特色产品展览、轻体育比赛等具有旅游特色的活动或非日常发生的特殊事件;狭义的旅游节庆是指周期性举办的节日等活动,但不包括各种交易会、展览会、博览会、文化、体育等一次性结束的事件。
戴光全(2005)也把广义的节庆等同于节事、认为狭义的节庆专指各种节日。
黄翔(2004)指出旅游节庆活动,指规模不等、有特定主题、在特定的时间和同一区域内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能吸引区域内外大量的游客,不同于人们常规的生活路线、活动和节目的各种节日庆典、集会、交易会、博览会、运动会、文化生活等。
四川藏区节庆旅游国内研究综述1. 引言1.1 研究背景四川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其中的藏区文化源远流长,节庆活动丰富多彩。
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四川藏区的节庆旅游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目前对于四川藏区节庆旅游的研究还较为薄弱。
有必要对四川藏区节庆旅游进行深入研究,以探讨其特点、影响因素、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1.2 研究意义四川藏区节庆旅游在近年来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该领域的研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四川藏区节庆是藏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研究四川藏区节庆旅游,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保护这些传统文化活动,推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3. 增强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四川藏区节庆旅游是藏民族的重要文化活动,通过开展相关研究,可以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互相理解和团结,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研究四川藏区节庆旅游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对于促进文化传承、地方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加深对四川藏区节庆旅游的研究,对于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和提升学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四川藏区节庆概述四川藏区节庆是指四川省藏族地区举行的传统节日活动,包括藏历新年、葬祭节、祈雨节等。
这些节庆活动是藏族人民传承千年的文化传统,具有浓厚的民俗色彩和宗教意义。
在四川藏区,节庆活动是藏族人民展示自己文化艺术、传承历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方式。
四川藏区的节庆活动不仅在地方上有着深厚的影响,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这些节庆活动丰富多彩,包括藏族舞蹈表演、传统手工艺展示、美食节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体验和记录。
四川藏区的节庆活动还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加强民族团结、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
通过举办节庆活动,可以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四川藏区的节庆活动是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民族传统的文化形式,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增进人们的文化认同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传统节庆节事旅游研究综述【摘要】我国传统节庆节事是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本文通过对传统节庆节事的概述、文化内涵、旅游价值、影响因素和游客特点的分析,揭示了其在旅游领域中的重要性和特点。
传统节庆节事不仅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还能吸引游客,推动旅游业的繁荣。
传统节庆节事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如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如何提升游客体验等。
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传统节庆节事在旅游领域中的发展和管理策略,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传统节庆节事的旅游推广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我国传统节庆节事、旅游研究、文化内涵、旅游价值、影响因素、游客特点、总结与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可持续发展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有必要对我国传统节庆节事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与探讨,以了解其发展现状、文化内涵、旅游价值和影响因素,为推动传统节庆节事的传承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传统节庆节事的研究,还可以更好地挖掘和传承我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促进文化多样性的交流与共享,为建设文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我国传统节庆节事在旅游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分析传统节庆节事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旅游价值,揭示传统节庆节事在游客心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通过研究传统节庆节事的影响因素和游客特点,可以为促进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传播和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和决策支持。
通过对传统节庆节事的游客特点进行研究分析,可以为相关旅游管理部门和企业提供有效的市场调研和营销策略,推动我国传统节庆节事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进一步探讨我国传统节庆节事在旅游领域的地位和作用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1.3 研究意义传统节庆节事是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通过深入研究我国传统节庆节事的旅游状况及影响因素,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提升我国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
关于旅游节庆活动的研究综述旅游节庆活动作为旅游业的一部分,已经成为了受欢迎的旅游方式之一。
随着旅游年轻化、多样化和普及化的发展,各地也不断举办着各种节庆活动。
这些活动不仅为游客提供了各种精彩纷呈的娱乐文化,同时也成为了地区文化的重要代表和展示窗口。
本文将综述旅游节庆活动在旅游业中的意义、现状、发展和探讨其未来的方向。
一、旅游节庆活动的意义旅游节庆活动是指在特定时间和地点,以特定主题和内容进行的旅游活动。
这些活动以欢快、热闹、有趣为主导,涵盖了文化、体育、音乐、美食、娱乐等多个方面,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和物质需求,同时也可以推广地区文化,加强城市品牌形象和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节庆活动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地区的文化交流旅游节庆活动能够吸引许多游客前来参观,这些游客往往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国家,通过各种活动和交流,可以促进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和传承,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和理解。
2.增加旅游消费旅游节庆活动不仅能够吸引游客前来参观,还能够激发游客的消费欲望。
在游览旅游目的地的同时,游客可以购买当地的纪念品、特色产品和体验活动,从而带动了本地区的旅游消费。
3.弘扬地方文化和旅游品牌形象旅游节庆活动是展示地方文化和旅游品牌形象的绝佳机会,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宣传地方文化、打造旅游品牌,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游客来此旅游。
二、旅游节庆活动的现状当前,各地举办的旅游节庆活动种类多样,形式丰富,旨在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此旅游。
如中国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文化节日;长江三峡旅游节、桂林山水旅游节、青岛国际啤酒节等旅游节庆活动;乐山国际峨眉山佛文化旅游节、陕西华清池旅游文化节等文化旅游节庆活动。
这些节庆活动以拓展旅游市场、推广文化旅游和提高城市知名度为目标,已成为了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三、旅游节庆活动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旅游节庆活动也在不断地变革和创新,不断满足游客的需求。
关于旅游节庆活动的研究综述-----------------------作者:-----------------------日期:本科生专业文献综述题目: 关于旅游节庆活动的研究综述姓名: 张桦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专业: 旅游管理班级: 旅游管理41 学号: 2224109 指导教师: 刘庆友职称: 副教授2007 年6 月 26 日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关于旅游节庆活动的研究综述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张桦指导老师刘庆友摘要:近年来旅游节庆发展迅速,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有关的研究著作不断增多。
本文试对学术界在此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大略的综述。
从旅游节庆的基本问题入手,对旅游节庆的概念分类、发展历史、活动特点等做了回顾。
通过对旅游节庆开发原则、运行机制和现状分析的综述,对旅游节庆活动进行了前景展望。
关键词:旅游节庆基本问题现状分析前景展望The Research Summary of Tourism Festival Activities Student majoring in tourism management Zhang HuaTutor Liu QingyouAbstract:In recent years,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festival was rapid.It receives the regard of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The related research work unceasingly increased.This article tried to carry on the greatly slightly summary in this aspect research. From the basic question of tourism festival,it look back the notion,the sort, the development history,the active characteristic to the tourism festival and soon.Through the development principle, the movement mechanism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 summary to tourism festival,it carries on the prospect forecast with the activities of tourism festival.Key Words:Tourism Festival; Basic questions; 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 Prospect forecast20世纪60年代,旅游节庆作为一种新的形式旅游在世界大范围内开展。
中国从80年代中期开展旅游节庆活动以来,对旅游节庆活动的研究一直没有中断。
旅游节庆活动的研究在国内很活跃,其中结合地方旅游节庆活动的研究尤其多。
有关旅游节庆活动的总结性研究的著作也有出现,其中以偏经济性质的居多。
旅游节庆活动如火如荼,尤其在国内大做文章,是有其必然性的。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当代,适当合理开发旅游节庆活动,符合时代要求。
对旅游节庆活动进行综述,则更加有利于全面系统把握。
一、旅游节庆的基本问题研究1.旅游节庆概念探讨国内学者对旅游节庆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甚至在名称上都有所不同。
“旅游节庆”、“节事旅游”、“节庆旅游”、“节事”、“节庆活动”等等称呼都有出现。
戴光全、保继刚等把节日(festival)和特殊事件(special event)合称为节事旅游,便于概括研究[1]。
在本文中仅探讨旅游节庆活动,不涉及特殊事件活动。
Ritchie(1984)提出了对旅游节事(旅游节庆)的定义:“从长远或短期目的出发,一次性或重复举办的、延续时间较短、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外界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认同、增强其吸引力、提高其经济收入的活动[2]。
”吕镇、王艳红、李天恒(1995)认为旅游节庆日就是作为一种旅游资源,为发展旅游事业,从民族文化,民间节日发展来并定期举办的节日庆典活动[3]。
李力、崔卫华(1999)认为广义的旅游节庆不单指发生的事件而是指一些内含丰富多采的旅游项目包括节日、地方特色产品展览、轻体育比赛等具有旅游特色的活动或非日常发生的特殊事件。
狭义的旅游节庆是指周期性举办的,一般是一年一次的节日等活动但不包括各种交易会、展览会、博览会、文化、体育等方面的一次性结束的特殊事件[4]。
陈文君(2001)认为旅游节庆是以各种节庆活动为依托,经过一定的旅游开发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现代旅游产品,同时又可看作是发展节庆旅游的资源和基础,因而兼具资源性和产品性双重特性[5]。
史铁华、何玲(2001)认为旅游节庆是依托某项或一系列旅游资源,以吸引大量旅游者的主题性节日盛事[6]。
赵睿(2001)认为节庆旅游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向往,有可能被规划开发成旅游消费对象的各种节庆庆典活动的总和[7]。
郭胜(2005)认为旅游节庆是指依托某一项或一系列旅游资源,通过内容丰富、开放性、参与性强的各种活动项目以吸引大量受众参与为基本原则,以活动带动一系列旅游消费和吸引投资进而带动当地国民经济增长为最终目的的所有活动的总和[8]。
综上可见,学术界对旅游节庆这一基本概念并未取得统一认识。
可以看出这些定义都有重合,但仔细对比又不尽相同。
主要有几种观点:旅游节庆是文化活动,旅游节庆是一种旅游资源,旅游节庆兼备旅游资源和文化活动的特点。
因为旅游节庆本身(最初状态)是一种节日庆典和文化活动,开发以后确实成了一种旅游资源。
所以旅游节庆应该是两者兼备,更倾向文化活动的特点。
2.旅游节庆活动的回顾旅游节庆活动产生正如旅游的产生一样,初期小规模的旅游节庆活动产生很早。
刘慧(2005)在《宋代节庆旅游初探》一文中,针对古代旅游只存在帝王和贵族中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尤其是在宋代,农业生产的进步和手工业生产的发达,带来了人口的大幅增长和城镇的繁荣昌盛,人们在物质需求得到基本满足之后,便开始追寻心理愉悦的精神需求。
”[9]并引用了古代的文字记述进行了必要的证明。
由此可见初期小规模的旅游节庆活动“自古有之”。
从国外看,西班牙奔牛节也已有了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现代意义上的旅游节庆活动到底产生在何时呢?国外大概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大众旅游开展,旅游节庆活动应运而生。
旅游节庆活动的产生,催生了旅游节庆活动的理论研究。
国内,1983年,河南省洛阳市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旅游节庆之一——牡丹花会。
1984年和1985年,山东省、黑龙江省也在当地民俗活动的基础上分别创办了潍坊国际风筝节和哈尔滨冰灯节。
从此揭开了中国旅游节庆发展史上的第一页。
旅游节庆在国内取得巨大成功以后,发展迅速,1991年新产生的旅游节30多个,为1987年的3倍。
3.旅游节庆活动研究的回顾关于旅游节庆的研究,最早出现在西方事件旅游中。
Meyer(1970),按照节庆主题对旅游节进行了分类,对美国与加拿大两国的旅游节事进行了对比研究[10];Ritchie(1984),提出了自己对旅游节事的定义,将旅游节庆活动的内容与形式结合考虑,对其进行了分类,并以大型节事活动影响评估为题进行了研究[2];1991年,Getz 提出将旅游节事从潜在状态转变为可以销售的旅游产品的看法,指出要从节事内容和具体表现形式两方面来组织节庆,同时要从组织者、旅游体验、社区发展等不同的角度对节事旅游开发进行综合全面地考虑;1994年,Roche对举办大型节事活动的城市如何进行政策上的适应和支持进行了探索;1997年,Crompton和McKay对参与节事活动的旅游者出游动机进行了研究;同年Dmancheyi对美国新奥尔良举办1984年世界博览会进行了个案研究,探讨了大型旅游节事活动(hallmark tourist event) 对举办城市的旅游基础设施、旅游形象和经济发展的影响[11]。
在欧洲和北美的城市旅游(City Tourism)和都市旅游(Urban Tourism)的研究中,节事旅游与城市文化旅游被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受到关注。
Mules通过经济分析表明,在澳大利亚,事件活动的举办已经到了一种很重要的程度。
Robertson&Guerrier着眼于西班牙是如何应用三个重要的国际事件案例(奥运会、欧洲城市文化节和92’世博会)来帮助重塑国家旅游产品的形象的。
在旅游节庆及事件旅游研究活跃时,Getz从节庆活动负面影响的角度考虑,提醒人们:当节日和其他特别活动被作为旅游吸引物来进行有意识的开发和促销时,往往会出现一种危险,那就是庆典活动本身会被过度的商业化所破坏,即旅游可能会破坏文化的真实性,而这种真实性似乎又恰恰是当代旅游这所寻求的东西。
对节庆影响及其评估的研究也是旅游节庆研究的重要内容和前沿课题之一[12]。
国内关于旅游节庆的研究起步较晚,最初的研究起源于对传统民俗文化的研究,80年代末,随着商业化的旅游节庆开发的兴起,才开始以旅游节为对象进行专门的研究。
1991年,王明波、韩天雨等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地方经济文化节进行了初步探讨。
李怀林(1992)、蒋祖云(1994)、张德强(1998)等在文章和专著中从节庆文化的角度对旅游节庆开发进行了研究。
乔玉霞(1992)、朱佩军(1998)、李立和崔卫华(1999)、杨絮飞(2000)等从旅游节庆开发的条件及其与都市旅游的关系角度对旅游节庆开发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吕和发、沈祖祥、张帆(2000)和张凌云等对旅游节庆的策划进行了针对性研究。
2000以来,旅游节庆研究更加注重深度的研究,除了传统的研究方向,戴光全、保继刚(2003)对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进行了深度的研究[13]。
很多学者开始对旅游节庆中存在的问题、运行机制等负面问题进行研究。
对地方旅游节庆的开发研究有很多的比重。
上海、新疆、湖北、湖南、山东等地成了地方旅游节庆研究的重点地区。
根据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的粗略估算,至少有40%的学术论文以地方的旅游节庆研究为依托。
地方旅游节庆、个案研究以及深度研究成为旅游节庆研究的发展方向。
4.旅游节庆活动的分类旅游节庆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式。
Meyer(1970)按照旅游节庆的主题将其分为体育节、工艺节、戏剧节、电影节、舞蹈节、音乐节、农业节等类型[10]。
吕镇、王艳红、李天恒(1995)通过传统节庆日的分类得到了旅游节庆日可以从产生背景、节日线索和国家等多个方面进行分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