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电气工程专业研究生介绍

  • 格式:docx
  • 大小:15.56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简介

青岛大学电气工程学科于2010年获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是省内除山东大学之外仅有的四个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之一,同年入选卓越工程师计划并与青岛供电公司共建卓越工程师计划实践教育基地。该学科目前有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导师8名,其中教授4人,7人具有博士学位。研究生导师全为中青年骨干教师,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名牌重点高校,主持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项目等纵向课题和企业委托的横向课题,科研经费充足。这支年龄层次合理、学缘分布广泛、专业基础扎实的导师队伍,为研究生培养奠定了雄厚的师资基础。学科结合导师学术专长和社会需求,在电机系统分析与控制、电力电子电能变换技术、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新能源发电技术等方面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研究方向。学科建设以“电能变换与先进控制”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校重点学科为依托,在基本设施完善、办公条件改进、仪器设备添置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满足了研究生培养的需要。

本学科从招收研究生开始,就一直注重人才培养的规范性和系统性,把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当作学科持续发展的关键步骤,把研究生出高水平学术成果当作学科知名度提升的重要措施。本学科研究生多

次获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与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常有研究生作为第一作者在本学科国内学术水平最高的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

鉴于社会对电气工程学科高层次人才的旺盛需求,同时自身保证了培养的研究生具有较高质量,本学科研究生毕业时已做到全部一次就业。在目前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中,少部分考上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重点高校继续攻读电气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大部分都在高等院校、知名外企、大中型国企尤其是电力相关企业工作。从目前对已毕业研究生的反馈情况看,社会对本学科培养的人才已经给予了较为肯定的评价。

导师简介:

夏东伟,男,1963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青岛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兼任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理事会常务理事,2000年以来获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5项。主要研究兴趣为电力电子技术在电源工程中的应用、光伏发电及其控制。主持或参加完成青岛市科技攻关项目2项,山东省教育厅项目3项,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横向项目若干项,出版图书2本,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主要研究成果为:“交流电机变频调速电源研制”、“单片机控制的UPS电源”、“高灵敏度金属探测仪”、“复合转子异步机通用模型研究”、“高频化在线式UPS电源研制”、“双变换在线式UPS研制”、“微机控制智能化多功能充电、浮充电电源”及“智能型软开关模式的在线式UPS电源研究”等。主要研究方向:电力电子电能变换技术; 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

张智晟,男,1975年生,博士,曾在天津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和管理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为青岛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负责人。在国内外重要刊

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EI收录10余篇。现主持的在研科研教研项目包括: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奖励计划项目1项,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1项,企业横向项目2项,校级重点教研项目1项;主持完成了山东省教育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1项、企业横向项目2项。主要研究方向: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电力系统经济负荷调度与负荷预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智能理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李立伟,男,1970年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为青岛大学电气工程系副主任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秘书。近年来在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共发表论文25篇,其中被EI收录15篇。目前作为负责人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小波分析的直流系统蓄电池剩余容量在线监测研究”、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蓄电池组综合管理系统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以及山东电力集团公司重点项目1项、南车集团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委托项目6项。主要研究方向:电力系统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开发。

王春芳,男,1964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为青岛大学电气工程系教师,中国电源学会高级会员,IEEE会员。近年来在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共发表论文50余篇,被EI收录12篇,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项,通过省教委与市科委科研成果新产品鉴定项目3项,为企业研发电力电子新产品20余种。目前主持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和省自然科学基金各1项,横向课题多项。研究课题主要集中在无线电力传输电源、半导体照明驱动电源、微波炉用软开关变频电源、电动车用动力电池充放电管理系统与废旧动力电池修复系统、单板光伏并网逆变器等方面。主要研究方向:电力电子电能变换技术、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

马平,女,1973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为青岛大学电气工程系教师,。近年来在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共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作为第一作者在《中国电机工程学报》上发表论文4篇,第一作者论文被EI 收录8篇。参与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以及电力企业委托项目“发电机和变压器参数辨识算法程序开发”和“基于多时段同步实测数据的发电机实用参数辨识算法开发”。主要研究方向: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

杨艳,女,1982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为青岛大学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常务副主任。近年来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立项项目1项(排名第2)、山东省科

技发展计划项目1项(排名第3)、青岛市科技计划项目关键技术攻关类1项(排名第3)、企业横向课题1项(经费100万,排名第2)。申请专利6项,其中已授权2项。参编“十一五”规划教材1本,主持校教研项目3项,获校级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2010年获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是全国教育先进集体主要成员,全国巾帼文明岗成员。主要研究方向:电力电子控制技术,电能变换装置分析设计。

刘远龙,男,1971年生,硕士,高级工程师,青岛大学硕士生导师,现为山东电力集团调度控制中心总工程师,兼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电力调度控制技术及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在电网中的应用研究工作,近年来在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共发表论文40余篇。2011年被评为山东电力集团十大杰出青年,曾参与国家电网公司城市应急关键技术研究,获得中国电力科学二等奖,2009年至今有14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电网公司及山东电力科学技术奖。城市应急关键技术及全景潮流图研究项目经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该项目的二期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电力调度控制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新能源协同调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