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彩石8
- 格式:pptx
- 大小:1.66 MB
- 文档页数:21
巴林石的种类有哪些?市场价值如何?
巴林石产自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学名叫叶蜡石。
巴林石按质地、颜色的不同,可分为巴林鸡血石、巴林福黄石、巴林冻石、巴林彩石、巴林图案石,五大类,三百多个品种。
1.鸡血石
指含有红色辰砂的巴林石。
质地为半透明至透明状,颜色有鲜红、朱红、暗红、橘红等。
2.福黄石
指所有颜色全为黄色的巴林石。
按色调和纹理可分为鸡油黄、蜜蜡黄、流沙黄等。
3.冻石
指无血且呈透明或半透明状,是巴林石中品种最多的一类。
可分为水晶冻、水墨冻、芙蓉冻、牛角冻、羊脂冻、金银冻、鱼籽冻等。
4.彩石
指无血、非黄、非冻,不透明但色彩丰富的巴林石。
按色彩可分为木纹石、红花石、黄花石、咖啡石等。
5.图案石
指带有各种天然图案的巴林石,多以动物图案为主。
巴林石与寿山石、昌化石、青田石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石。
目前巴林石有两大专业市场,分别在大板和赤峰。
周一至周四在大板,周五至周日在赤峰。
2012年的时候,巴林石达到了价格顶峰,随便一方鸡血章都上万。
2012年以后开始下降。
目前的巴林石价格比2012年降了好多,但好的品种仍然价格不菲,普通人还是买不起的。
来看看颜色好看,品种惊艳的巴林石巴林石因产于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而得名。
巴林石属天然彩石,其色彩丰富,品种繁多,是中国著名的四大印材石和中国候选国石之一。
下面就给大家讲一下巴林石的品种,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巴林石。
1.巴林鸡血石凡是含有辰砂矿物的巴林石,不分地、色、质均归此类,血的颜色分为鲜红、朱红、暗红等颜色,呈块状、条带状、星点状分布。
血的鲜艳程度、血的形状和质地的透明度,是决定巴林鸡血石质量的三要素。
血的颜色应为鲜艳的红色,纯正无暇。
颜色偏粉为嫩,颜色偏紫为老;红色鸡血石表面出现黑色闪光呈现金属光泽时,则是在空气中氧化的特征。
鸡血分布的状态以条带状为佳,片状次之,散点状又次之。
鸡血覆盖面积越大,价值越高。
2.巴林冻石巴林冻石指含迪开石成分较高,矿物成分交代比较充分,致色元素及杂质较少,具有一定透明度的巴林石,石质似皮冻而得名。
在巴林石中,凡透明或半透明、无鸡血、不以黄地为主者均归此类。
冻石类是巴林石中品种最多的一类,目前巴林石矿山也以冻石产量最大,此类巴林石分棉性和脆性两种。
3.巴林福黄石1983 年冬,采石班班长刘福发现了一窝黄冻巴林石,其质地与田黄石相比,毫不逊色。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刘福的发现,把黄冻命名为福黄,并把它从冻石中分离出来,专门划分为一类。
巴林福黄石以硬水铝石为主,含有迪开石,保留矿物自身固有颜色,并渗入少量褐铁矿,矿石整体以黄色为主,呈深黄、浅黄等不同颜色。
4.巴林彩石巴林彩石指因成矿期矿物交代不很充分,致色元素和杂质较多形成的不透明的巴林石,因色彩丰富而得名。
此类石种以色彩见长,绚丽多姿,富于情趣,常伴有天然图案。
尤其是切割之后,经常会拼凑出千姿百态的图案。
彩石类与其他巴林石相比,最明显的区别是地子不透明,最突出的特点是色彩丰富。
巴林印石:彩石篇之朱砂红巴林石共分五大类,鸡血石、福黄石、冻石、彩石、图案石,其中冻石和彩石同类品种很多,比如冻石红花冻、黄花冻、金银冻、玛瑙冻、朱砂冻等,在彩石品类中也有出现,叫法仅一字之差,大多将“冻”字换为“石”字,也有其它,变成了红花石、黄花石、金银石、玛瑙石、朱砂红之类。
这“一字之差”,是指石头质地的差別,冻石地子为透明、半透明或微透明,质地晶莹剔透,清爽明润,冰味和水性十足,招人喜欢。
而彩石则是实实在在的实地,几近彻底不通透,最多有些星星般的“冻”点。
说好听的可讲材质细密坚实,厚重沉稳,色彩饱满明亮。
可这一字的差别,带来的实际是石头身价的天地之差,通常情况下,巴林冻石比彩石名头响得多,也价值大的多。
但凡事有特别,巴林彩石朱砂红因色彩太近似血色,纹理形态特别,不仅是巴林彩石始终为首的突出品类,而且朱砂红的极品,都可与精品巴林鸡血石、巴林福黄石一比高下。
也可以这样说,正是因为巴林彩石有了个耀眼的朱砂红,有了扎实的底气,这才撑起了巴林彩石这个大类品,沒被那么边缘化。
巴林朱砂红,因色彩、质感接近天然朱砂而得名。
自然界的朱砂即硫化汞,色彩深红,是一种矿物质,无机化合物。
硫化汞也是鸡血石的主要成份,含了这东西石头就发红。
天然朱砂散发一种金属光泽,烁烁发亮。
巴林朱砂红色彩呈深红略暗,《新华字典》解释朱砂:“像鲜血的红色。
”这种红热烈又庄重,火热又沉稳,激情又内敛,最为大气磅礴。
因地子密实、硬朗,巴林朱砂的红显得赤正丹田,浓烈饱满,红的坚定,红的湛翠。
所谓朱砂红是划出大概一个色彩范围,貌似某种颜色的形容,人的眼睛实际上无法分清什么朱砂红、血红、牡丹红之类,因为红色的石头,根本还是大红、深红、浅红这些标准的色彩。
朱砂红石体内布满极其细微、密集的颗粒,犹如风沙扬起,沙尘暴掠过,铺天盖地,迷雾重重,肌体纹饰极似朱砂满天飘舞之感,称为朱砂红十分形象。
朱砂红天生一种振天撼地,气场强大,场面恢宏,神彩飞扬的气派,精气神十足。
最具收藏价值的四种石头_如何判断一块奇石是否具有收藏价值四大国石,分别为福建寿山石、浙江青田石、浙江昌化鸡血石、内蒙古巴林石。
今天店铺就来为大家讲讲他们各自的收藏价值。
最具收藏价值的四种石头巴林石的收藏价值“此乃天赐之石”——成吉思汗有人称巴林极品石是集“寿山田黄”之尊,溶“昌化鸡血石”之艳,蕴“青田封门青”之雅的印坛奇葩,其评价正可为巴林石之写照。
个人觉得这个评价大致还是中肯的,因为巴林福黄石与寿山田黄石不分伯仲,被称为“姊妹石”;而巴林鸡血石又被认为是中国鸡血石之王。
巴林石,巴林矿主要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巴林右旗大板镇西北,雅玛吐山北面的大小化石山一带。
隶属叶腊石,石质细润,通灵清亮,质地细洁,光彩灿烂,颜色妩媚温柔,似婴儿之肌肤,娇嫩无比。
巴林石的色泽斑斓,纹理奇特,质地温润,钟灵毓秀,堪称精美绝伦。
可以分为巴林鸡血石、巴林福田石、巴林冻石、巴林彩石、巴林图案石等五大类,并命名了上百个品种。
巴林石在“四大印石”中巴林石最为年轻,但因品质高,且产量逐年减少,升值潜力巨大,市场价值已经高于其他的传统印石。
到今天,巴林石名品辈出,为中国印章石重重地描出精彩的一笔。
因此也是投资新贵,受到很多人的追捧。
寿山石的收藏价值“寿山石发明于元明之间,最初有寺僧见其石有五色,晶莹如玉,琢为牟尼珠串,引游四方。
好事者以其可镌可刻,用以制印。
” ——国学大师黄宾虹以上基本可以看做是寿山石的发迹时间。
在元明之交,而且最先发现其作为印章的是当地的僧人的。
而使得寿山石登得大雅之堂,则是明朝的皇帝们现存最早的寿山石印石明代《皇帝之宝》,明孝宗朱佑堂、明光宗朱常洛等人都有许多寿山石质的玺印。
寿山位于福建福州北郊的寿山村,海拔1000米左右。
寿山石的形成距今约一亿五千万年,矿石成份主要是叶腊石、地开石、高岭石等,以田黄石、芙蓉石、荔枝冻等为代表。
质纯者色白,微含其他成份者五彩。
微透明至半透明,极少数透明。
呈珍珠光泽、凝脂光泽、玻璃光泽,绝大部分有滑腻感。
巴林印石:彩石篇之象牙白巴林彩石象牙白是近年新发现并命名的品种,这种石头比较特别,有点另类,虽归于巴林彩石,却通体白净一色,看上去绝无它彩。
材质细腻柔和、凝润厚重,看上去硬实挺阔。
象牙白完全不透明,地子为实地,灵巧秀气,但光泽度超好。
因所有的表现都与象牙的色彩、质感和外表相近,所以毫不意外被称为象牙白。
现实中的象牙是一种白色硬质物体,主要成分为牙本质,和骨头的成分相似。
象牙在古代是一种贵重的材料,用来制作牙雕、假牙、扇子、骰子等,近代用来做装饰品或生活用具。
塑料面世后,象牙退出了许多生活用品的领域,但因为象牙的稀有,一些奢侈品仍然使用象牙。
自然界的象牙材质温润细腻,色泽特别,作为高档饰品历史悠久,市场效应使大象几近灭绝。
巴林象牙白因色彩、质地和肌理与象牙的白色相近,被冠于类似的名称,实际上在材料质地上与象牙完全无关。
在此这样说,是不让巴林象牙白背负毁灭大象的“恶名”。
象牙白颜色是种通俗的叫法,是一种形容,色彩学上的象牙白非纯白,象牙白偏极淡的柠黄调子,白色中略为发暖和微微的泛黄。
相比较若是纯白,是颜色中未加任何其它颜色,不能沾一点点另外色调。
白色可分出许多微妙的色调,区别不大,但确有细微不同,纯白、象牙白、乳白、奶白、灰白等等,各种白颜色都有区别,重点是从那个角度出发,怎样来观察。
巴林象牙白色彩最明显之处,就是白颜色的光谱和色温全在暖色调区间,是暖融融的白,微微发黄的白。
对比纯白,象牙白“温度”似乎要高些。
象牙白简单洁白,温柔亲切,却没有冰冷感。
象牙白的色感一般来说,可能是借喻材料的背景珍贵,都显得比别的白色显更高贵典雅一些,彰显了所具的档次。
巴林象牙白雕刻的作品感觉自然而朴素,如置放在灯光下或阳光下给人暖暖的温度,能带来些许田园风情。
象牙白的雕刻一色简洁单纯,总是漫延出淡泊宁静的氛围,那种静谧淡雅,仿佛时光也慢下来了,让人自然而然地放松了心情。
象牙白内里肌理密实,不见明显纹理,通体纯净单纯,表里如一,清清爽爽,洁白如玉。
中国十大名石,你知道几个?寿山石产于福建寿山而得名。
以叶蜡石为主要组成的一种矿物石料。
化学成分主要为Al2(Si4O10)(OH)2。
单斜晶系。
通常呈致密块状、片状、钟乳状或放射状集合体。
玻璃光泽,具油脂感。
分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种。
质地致密细腻,脂润柔和,似玉非玉。
寿山石品种极多,质透明如冻的称“寿山冻”;纯净如羊脂的称“白芙蓉”。
按出处有田坑、水坑、山坑寿山石,而以田坑石和水坑石最佳。
田坑石系脱离石脉而独立成块,多年一直埋于沙士中,略透明,肌里有极细密的萝卜纹,其黄色的称田黄,白色的称白田,黑色的称黑田,粉红色的称红田,均是寿山石中的上品。
其中田黄分橘黄、熟栗黄、枇杷黄及金黄等种,极其珍贵,为寿山石中的极品。
水坑石的特征是结晶石,呈透明或半透明冻状,称寿山冻,常显萝卜纹状结晶,有鱼脑冻、黄冻、鳝草冻、桃花冻、牛角冻、豹皮冻等,是水坑寿山石中的姣姣者。
山坑石则是寿山石中最普及的石料。
中国寿山石雕经民间雕刻艺人据石材的纹理、色泽、形态等特点,充分发挥石料固有的特色,加工成供观赏的雕刻摆件,使作品的内容与质料溶为一体,展现出理想的寿山石雕艺术特色和高雅的品味。
寿山石与青田石、巴林石、昌化石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石”。
青田石产于浙江青田而得名。
以叶蜡石为主要组成,共生矿物有石英、刚玉、红柱石、高岭石和少量蓝晶石、绿石等。
硬度2~3,比重2.6~2.7,耐火度1 630℃~1730℃。
腊状至玻璃光泽,均质块状,半透明至不透明,少数透明。
质地致密细腻、温润光洁、坚韧耐热、莹洁如玉。
颜色鲜艳亮丽,丰富多采,其地色有青白、灰、红、粉、橙、黄、黄绿、翠绿、紫蓝、深蓝、棕褐、黑色等。
名贵品种有灯光冻、蓝青田、封门青、竹叶青、芥菜绿、山炮绿、黄金耀,奇石者有龙蛋、封门三彩、夹板冻、紫檀冻等均极其珍贵。
其中蓝青田也称之为封门三蓝(蓝星、蓝带、蓝花),是青田石大家族中颇有代表性的品种。
蓝色乃青田石所特有。
石质鲜蓝,色彩亮丽,典雅妩媚;蓝花丁以青或橙黄色等为地色,刚玉质深蓝色斑点镶嵌其间而独具特色;龙蛋石外壳为一层深褐色之硬石,内藏青、黄色冻石,十分名贵。
行家这样买巴林石:中国最美彩石全知道巴林石的主要化学成分为二氧化硅(SiO2)、氧化铝(Al2O3),并含有微量的锰(Mn)、铁(Fe)、钛(Ti)等的氧化物形成不同的颜色,部分石种因含有较多的汞的硫化物(硫化汞),形成了鸡血石。
巴林石大体上可分为鸡血石、福黄石、冻石、彩石、图案石五大类,其中又以鸡血石最为名贵,故有“世界鸡血石在中国,中国鸡血石在巴林”的美誉。
据传,在清宣宗道光年间,巴林鸡血红已被发现,并开始少量开采,但其价值并未显现出来,很多挖到鸡血石的商人往往将其包装成浙江昌化的“鸡血石”出售。
一直到七十年代,巴林左旗开始建立巴林石矿,在大规模开采时,偶尔会有鸡血红渗进矿石之中,但仍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1978年以后,巴林鸡血红初露头角,以其适中的硬度、温和滋润的质地、鲜艳的血色和清晰的纹理,引起藏石界的兴趣,价值和声望也跟着与日俱增,成为巴林石中最珍贵的品类。
出版:青岛出版社策划:中海盛嘉顾问:倪东方1928年10月生,青田县人。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他的石雕艺术在继承传统技艺、开拓新题材、表现新时代精神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作品《俏色印雕》、《杨梅》参加了全国工艺美术展览均被评为珍品,1992年《花好月圆》被印制成邮票发行;2006年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
张爱廷浙江青田人,生于1939年。
1957年开始从事青田石雕,先后任青田石雕厂创作组组长、厂长。
1958年至于1960年以优异成绩读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民间工艺美术系。
1967年至1968年作为专家被国家派遣赴阿尔巴尼亚传授石雕技艺。
1957年经浙江美术学院邀请在该院雕塑系任教一年。
1988年被评为“高级工艺美术师”。
1989年赴日本作技术交流和表演。
1991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1993年被国家轻工部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荣誉称号。
四十多年来,张爱廷大师挚爱青田石雕艺术,潜心于人物、山水、花鸟和动物的创作,造诣颇深。
我国各地奇石的分布及种类我国观赏石种类繁多,地域特点明显,为便于了解我国观赏石的分布,现就目前已知各省市、自治区主要观赏石品种列举如下。
北京:金海石、轩辕石、房山太湖石、燕山石、硅化木、京西菊花石、汉白玉石。
上海:黄蜡石。
天津:虾米石、钟乳石。
重庆:乌江石、长江三峡石、角石、响石、石松。
河北:唐尧石(太湖石)、模树石、菊花石、雪浪石、冰洲石。
山西:梅花石、大寨石、硅化木、黄河石、绛州石、石州石。
内蒙古:巴林石(巴林鸡血石、巴林福黄石、巴林冻石、巴林彩石)、风砺石、葡萄玛瑙石、水晶。
黑龙江:火山弹、玛瑙石、方正彩石、江石。
吉林:松花石、长白石、安绿石、松风石、玛瑙石。
辽宁:岫岩石、玛瑙石、锦川石、绿冻石宽甸石、太子河石、龙珠石、石鱼、鸟化石、硅化木。
山东:崂山绿石、竹叶石、紫金石、太湖石、彩霞石、龟纹石、泰山石、木纹石、木鱼石、枣花石、彩石、颜伸石。
河南:黄河石、牡丹石、梅花石、恐龙蛋化石、画石、木变石、林虑石。
安徽:灵璧石、太湖石(巢湖石)、景文石、昌源石、绿松石、西津菊花石、孔雀石。
湖北:大冶孔雀石、襄阳石、汉江石、云锦石、绿松石、三峡雨花石、宜昌三峡石、菊花石、百鹤石、恐龙蛋化石。
湖南:穿孔石、龙骨石、菊花石、碧彩石、石燕、黄蜡石、钟乳石、百鹤石、神农石、绿色萤石簇、黄铁矿晶簇、镉闪锌矿、菱猛矿O江西:菊花石、彩纹石、雪花石、石笋石、水晶石、硅化木。
江苏:雨花石、太湖石、昆石、栖霞石、漂阳石、吕梁石、斧劈石、菊花石、镇江石、竹叶石、石笋、水胆水晶石、彩虹石。
浙江:昌化鸡血石、青田石、太湖石、黄蜡石、蜡石、瓯江石、松石、桃花石、天竺石、萧山石、临安石、硅化木。
福建:九龙壁、寿山石、莆田蜡石。
广东:英石、黄蜡石、红蜡石、白蜡石、石箓孔雀石、菊花石、石骨石、韶石、钟乳石、广东绿海南:黄蜡石、孔雀石、陨石、火山弹。
台湾:火山弹、玫瑰石、金瓜石、龟甲石。
香港:千层石。
广西:红河石、彩陶石、钟乳石、孔雀绿、水晶石、卷纹石、石胆、太湖石、石英。
四大印章石的品级鉴别四大印章石的品级鉴别赵春秀小组成员:郭伟平、董学敏、赵春秀四大印章石的品级简介寿山石寿山石产于福建寿山。
由于出产坑口不同,各种寿山石的质地也不尽相同,有的在品性上甚至还有很大的差别。
寿山石有田坑、水坑和山坑之分。
就品质而论,田坑第一,水坑次之,山坑又次之。
寿山石品类繁多,常见的有白芙蓉冻、脑脂胭脂冻等。
向有“石中之王”雅号的田黄石是寿山石中的佼佼者,其表层透明色黄,肌里透澈规则。
其中“黄金黄”、“桔皮黄”最为稀贵,“枇杷黄‘、“桂花黄’,与“熟粟黄‘,也为珍品。
对于田黄石,历来就有“黄金易得,田黄难求”之说。
普通的寿山石,不如青田石细糯,运刀有一种粗涩感。
青田石青田石产于浙江省青田县,并因此得名。
青田石质细腻温润,极易受刀,且刀趣表现力丰富,为篆刻家最爱使用的印材之一。
青田石有青、黄、淡红及青灰等色彩,其中以灯光冻、白果冻、松花冻较名贵,上品封门青最为著名。
昌化石昌化石产于浙江昌化县。
其石也有水坑与旱坑之分,水坑石质理匀恬粉洁,旱坑石则粗涩坚顽,且常与砂钉同生。
但无论水坑、旱坑,总的受刀感觉皆紧滞阻涩。
昌化石有红、黄、灰等色,且往往交织在一起。
其中有一种犹如煮熟藕粉状的“藕粉冻‘(昌化冻)较为上乘,一种在石中凝有像鸡血色状的称为“鸡血石’。
“鸡血石”中以其石底质地越佳,血色越多,越鲜,越活,越为珍贵。
一方石上如有黑白红三种色块组成,又被称为“刘关张”(即刘备、关羽和张飞之喻)。
如一方石上布满鸡血,则有“大红袍”的美称,最为罕见珍贵。
长期以来,人们对昌化石的认识只偏重了鸡血石,其实,昌化还盛产名目繁多的无血石,仍可依据色彩、花纹、质地评价优劣。
如常见的品种有:玻璃冻、田黄石、红花冻、绿昌石、鱼脑冻、鱼子冻等,本次着重介绍鸡血石和田黄石。
巴林石巴林石亦称蒙古石或内蒙石,是近年来新行于市肆的石种,因产于内蒙而得名。
此石最初被作为工艺美术品石雕石刻件的原材料,后被引进试用并由专家鉴定而作为印材。
巴林石品种分类!五大类,112个小类,够全就收藏巴林石是天然珠宝玉石,属含水的铝硅酸盐类。
是以高岭石、地开石为主的多种矿物组成的粘土岩,产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
主要化学成分为Al2O3和SiO2,其次含微量铁、锰、钛等氧化物及汞的硫化物。
摩氏硬度为2—4,密度为 2.4g/cm3—2.7g/cm3。
按其颜色、质地、结构的不同分为巴林鸡血石、巴林福黄石、巴林冻石、巴林彩石、巴林图案石等五大类几百个品种。
一、鸡血石鸡血石是硫化汞渗入巴林石里,因颜色酷似鸡血而得名。
巴林鸡血石,按其血色覆盖的面积、色彩鲜艳程度、血脉布局的纹理、质地图案的构成等情况,目前暂列24个品种。
(1)夕阳红:主体颜色为黑红相间,以牛角冻为质料的巴林鸡血石。
其审美意境如同夕阳晚照,远山含黛,红霞笼罩峰峦。
“寿星衷情晚霞景,老者尤爱夕阳红。
”(2)翡翠红:恰似红色鸡血染在绿色翡翠之上,红色多呈条状或带状分布。
翡红衬翠绿,翠绿扶翡红,绿肥红瘦,妖艳妩媚。
此色石料数量极少,因而显得特别珍贵。
“翡翠宝石诚高贵,巴林美石真富饶。
”(3)彩霞红:金灿灿的黄色与红艳艳的鸡血相映成辉,构成“霞落秋山枫似火,锦铺暮野日熔金”的诗情画意。
(4)牡丹红:浅红透明的石地,片片鸡血洒落其上,颜色好像牡丹花瓣。
“牡丹本是富贵花,石开牡丹更荣华”。
(5)芙蓉红:浅粉色,浓鸡血,红色粉色或杂糅或相间,冻石质地,湿润典雅。
“富贵荣华石业振,珠宝兴盛国运昌。
”(6)金银红:黄色和银白色的石地,衬以鲜红的鸡血,有如:“梅映白雪傲烽火,血染金甲壮旗红”。
(7)水草红:乳白色或浅黑色(灰色)的质地,一束束红色水草飘摇其上,片片鸡血点缀其间。
“天然水草如青松,何惧血雨与腥风”。
(8)彩练红:红蓝黑白的线条层次分明地布于石上,犹如“嫦娥翩翩舒广袖,彩练绵绵舞长空”。
(9)三彩红:红黑白三色相间的石地,网状血线穿连,似激似烈,如火如荼。
“三彩升华九天梦,五形幻化八界荣”。
巴林彩石品种简介巴林杏花石巴林彩石【序号】001【名称】杏花石方章【规格】3×3×5cm 2.5×2.5×13cm【最早产出时间】1978年【产出地点及产量】巴林石矿三采区大卧子,与瓷白石相伴生。
【外貌特征】在淡淡的咖啡色石地上,布满了圆形白色的斑纹,有如石上缀满了杏花。
【地质特性】含赤铁矿的高岭石成矿后,被含有较多锰质的地开石交代,便形成了带有浅粉色的花纹。
石质属绵料。
巴林朱砂石【序号】002【名称】朱砂石雕件、钮章【钮章规格】3.2×3.2×8.5cm【最早产出时间】1973年【产出地点及产量】巴林石矿三采区。
产出数量较少。
【外貌特征】该石通体正红色,大红大紫,纯净无杂,色如朱砂。
【地质特性】在高岭石质中,均匀地呈微粒浸染状分布着赤铁矿颗粒。
石质属绵料,偏硬。
巴林瓷白石【序号】003【名称】瓷白石方章、自然形、雕件【规格】【最早产出时间】据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就有产出。
【产出地点及产量】巴林石矿各采区均有产出,产量最大的是三采区13号采坑。
【外貌特征】该石通体洁白,如银装素裹,全身润滑,若瓷器炫光。
【地质特性】该石为比较纯正的高岭石,其白色是高岭石本身的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决定的。
石质偏软,属绵料。
巴林红花石巴林彩石【序号】004【名称】红花石自然形、雕件《仙山胜景》【规格】【最早产出时间】据考古发现,青铜器时代、辽代就有产出。
【产出地点及产量】巴林石矿各采区均有产出,二采区4号采坑数量最多。
【外貌特征】该石以红色为主调,异彩纷呈,艳如怒放的鲜花,灿若燃烧的红霞。
【地质特性】主体红色是含赤铁矿所致。
石质属脆料,硬度为2.4度,打磨后呈蜡状光泽。
巴林黄花石巴林彩石【序号】005【名称】黄花石方章、自然形【方章规格】2×2×7cm【最早产出时间】1989年【产出地点及产量】巴林石矿二采区露天采坑。
年年有产出,数量较多,块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