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课学习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49.50 KB
- 文档页数:7
军事理论重点一、国防含义及基本特征含义:为了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而进行的军事及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基本特征:1."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2."战争潜力的转化;3."综合国力的抗衡;4."质量建设的道路;5."威慑作用的功能。
二、国防动员的含义及形式含义:是主权国家为适应战争需求或临时应付重大危机、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以保卫国家安全为根本目的,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的一系列活动。
国防动员实施主体是国家,即国防动员是国家行为,是国家职能的具体体现。
形式:1."按规模可分为局部动员和总动员;2."按性质可分为秘密动员和公开动员;3."按时间可分为应急动员和持续动员;4."按动员内容可分为政治动员、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战备动员、科技动员和信息动员。
三、国防法规的含义是指国家为了加强防务,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手段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称。
四、xx古代军事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上古至秦汉,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孕育与形成;2."三国至宋元,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在战争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3."明清,西方军事理论的传入与中国军事理论的完善、改造。
五、简答xx古代军事理论的主要内容1.对待战争的态度(兵者,国之大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作战原则(安不忘战,富国强兵;未战先计,政出庙算;文武并用,伐谋伐交;兵贵神速;以正合,以奇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攻占之本,在乎壹民;不战而屈人之兵;致人而不致于人;兵无委积而亡;兵有大论,先论其器);3.治军原则(以治为胜,教诫为先;总文武者,军之将也)。
六、xx十三篇及其作战原则《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军事理论复习资料第一课中国武装力量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组成现役部队: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预备役部队:陆军,海军,空军,和兵种预备役部队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组成内卫部队由公安部门管理:边防部队,消防部队,警卫部队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武警共同领导黄金部队,水电部队,交通部队,森林部队三、陆军的战略任务1.抗敌军事入侵2.在一定地区和方向上打赢局部战争3.维护国家和平统一和社会稳定四、陆海空军的兵种组成陆:步兵,炮兵,装甲兵,防空兵,陆军航空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电子对抗兵等兵种和各种专业勤务部队组成海:潜艇部队,水面舰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兵,海军陆战队等兵种和各种专业勤务部队组成空:航空兵,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空降兵,雷达兵等兵种和各种专业勤务部队组成五、海军,空军,第二炮兵各自的使命海:防御外敌海上入侵,收复敌占岛屿,保卫我国领海主权,维护祖国统一和海洋权益空:组织国土防空,夺取制空权,协同陆、海军作战,保卫国家领土、领空、领海主权和国家利益,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保障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二炮:一是威慑,即平时遏制敌国可能对我国发动核战争和局部入侵,打破敌核讹诈,为我国的和平外交政策服务;战时遏制常规战争升级为核战争。
二是实战,即在我国遭受核突袭时,根据需要,对敌实施坚决、及时、有效的核反击,打击敌国战略目标;发挥战役战术常规导弹的突击作用,赢得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胜利。
第二课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一、为什么说缓和是我国目前周边安全环境的主流?1.大规模外敌入侵的军事威胁已消除或减弱2.发展了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3.建立了多边的区域合作机制4.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周边国家:国家安全的屏障经济发展的市场政治稳定的依托二、日本对我国安全环境的威胁有哪些?1.日与我战略利益矛盾日益突出,将我列为主要潜在对手制造“中国威胁论”军事部署由北向西转移干涉台湾事务加强对我情报搜集2.日拥有巨大军事实力,具备成为军事大国的物质基础3.右翼倾向严重,军国主义根基雄厚政界右翼势力大国民右翼情绪重社会右翼组织活动猖獗:崇皇思想极端军国主义、民族主义5.加强对我有争议的岛屿和海域的控制三、我国周边工作的方向&十六大报告提出了什么周边外交方针方向:营造一个和平、和谐、合作的周边环境方针: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四、试论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状况一大隐患: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称霸四大条件:军事、经济、文化、金融)两大结症:中印边界,黄海海域划界争议三难选择:谈不拢,打不成,拖不起一个重点:中美关系一个热点:朝核问题一个难点:台湾问题五、我国边境线两万两千公里海岸线一万八千公里海洋面积300万平方公里国土总面积960+300=1260第三课国际战略环境一、什么是国际战略环境?一个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在矛盾斗争和合作共处中的全局状况和总体趋势二、什么是世界战略格局?是指对国际事务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力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力量结构三、当前世界安全形势的总体情况和其原因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第一课中国军事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军事的基本概念、历史和现状,掌握基本的军事知识和理论。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评价中国军事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军事素养和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国家安全,增强国家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军事的基本概念、历史和现状,以及基本的军事知识和理论。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军事的复杂性,如何培养学生的军事素养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中国军队的仪仗表演、军事装备展示等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 讲授新课:首先介绍中国军事的基本概念、历史和现状,然后详细讲解基本的军事知识和理论,包括军队的组织、指挥、训练、行动等方面的内容。
3. 巩固练习: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模拟解决一些军事问题的方案,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4. 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中国军事知识和理论,强调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图片、视频等资料,使抽象的军事知识更加形象生动。
2. 教学手段:采用问题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一些具体的军事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派代表进行汇报。
2. 作业:布置一些与中国军事相关的阅读材料或研究课题,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
3. 评价方式:采用综合评价方式,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表现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 教材:《中国军事史》、《国防教育读本》等。
2. 网络资源:国防部官网、解放军报等媒体资源。
3.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课件、视频播放器等。
七、结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中国军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掌握了基本的军事知识和理论,提高了自身的军事素养和思考能力。
第一章国防概述1、国防的含义是什么,国防是有哪些因素构成?①、国防的概念:主体:国家,国防是一种活动,必须有组织者和参与者。
整个过程即任务: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
目的: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内容: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12海里领海;200海里专属经济区;100千米领空。
]②、国防的基本要素一、国防的政治要素二、国防的经济要素——经济过对国防建设具有制约作用1 经济是国防总体设计的物质基础。
2 经济是国防实力建设的物质基础。
3 经济是国防潜力建设的捂着基础。
三、国防的科技要素——科技对国防建设具有促进作用1 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地推动了武器装备的发展。
2 科学技术有力地促进了军队结构的变化。
3 科学技术引发了作战样式的变革。
4 科学技术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指挥效能。
四、国防的自然要素五、国防的军事要素2、现代国防有哪些基本类型和特征?①、基本类型扩张型(美国)防御性(中国)联盟型(一元体——美:日、韩;多元体——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中立型(瑞士——全民皆兵;圣马力诺——完全不设防)②、特征1.现代国防存在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
2.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经济实力是基础,国防实力是支柱,民族凝聚力是灵魂。
3.现代国防走质量建军的道路。
4.现代国防具有威慑作用的功能。
威慑是和平时期国防的主要功能。
现代国防具有多层次目标按内涵可分为:生存目标、发展目标按范围可分为:自卫目标→区域目标→全球目标3、国防的职能是什么?1.保卫国家主权(国家存在的根本标志)2.保卫国家领土完整[国家领土是指一国主权下的区域,包括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以及他们的底床、底土和上空(领空)。
领土又是提供国家物质财富的主要源泉,是一个国家和名族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基本条件。
][我国领土总面积=1040+300=1340平方千米]3.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4.保卫国家利益和保障国家发展(经济利益是国家利益的基础)4、中国的国防历史类给了我们哪些启示?1.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整理绪论:1.开展国防教育的目的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强化民族忧患意识提倡尚武精神提高责任意识普及军事知识,更新国防观念2.开展国防教育的意义加强国防教育,是关系国家兴衰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加强国防教育,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国防实力的有效途径国防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章:中国国防1.国防的含义、目的含义国防是国家防务的简称。
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目的捍卫国家主权保卫国家的统一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维护国家的安全2.国防法规的定义和特性定义国防法规是国家法律的组成部分,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具有法律的一般性,即鲜明的阶级性、高度的权威性、严格的强制性、普遍的适用性和相对的稳定性。
特性调整对象的军事性司法适用的优先性处罚措施的严厉性3.公民的国防义务和权利,对兵役制度、征兵年龄等条件的规定义务兵役义务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保护国家设施的义务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支持国防建设、协助军事活动的义务权利提出建议权制止和检举权获得补偿权兵役制度、征兵年龄规定服现役——每年12月31日以前,年满18岁的男性公民。
当年未被征集的,在22岁以前,仍可以被征集服现役。
现役是公民在军队中所服的兵役。
《兵役法》规定,不得征集正在受到侦查、起诉、审判或者被判刑的应征公民。
如有服兵役义务的公民拒绝、逃避征集的,政府可以做出在两年内不得录取其为国家公务员、国有企业职工,不得出国或者升学的决定。
预备服役——公民服士兵预备役的年龄为18~35岁。
预备役是公民在军队以外所服的兵役,是国家储备后背兵员的形式。
《兵役法》规定,预备役分为军官预备役和士兵预备役,并分别区分为第一类预备役和第二类预备役。
公民服预备役主要包括三方面:登记预备役,参加民兵组织,编入预备役部队。
军事理论的复习资料一、开设军事理论课的意义1、可设军事理论课程是国家法律赋予高校的义务2、是时代的呼唤3、可以培养高素质的国防后备力量4、军事课程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5、可设军事理论课程有利于做好征集大学生入伍工作二、国防重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无非两件大事:生存与安全问题,发展与富强问题三、国防的含义: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和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四、国防的基本类型:按社会形态: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国防按军事战略和国防建设的目标:防御型国防和扩张型国防按国防力量的构成方式:联盟型、独立自主型和中立型国防五、中国国防历史的启示: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2、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六、国防法规体系:我国的国防法规体系按立法权限区分为四个层次:第一是法律,第二是法规,第三是规章,第四是地方性法规。
我国的国防法规按调整领域可以划分为16个门类七、公民的国防义务1、兵役义务:服现役,服预备役,参加学生军事训练2、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的《国防教育法》;2001年8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关于设立全民国防教育日的决定》,确定每年九月第三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国防理论教育、国防精神教育、国防知识教育和国防技能教育以及战备形势教育、国防任务教育、敌情等待定教育。
3、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4、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5、支持国防建设、协助军事活动的义务八、中央军委是中共中央的军事工作部门,是统一领导全军的统率机关,军委主席是全军统帅,下设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国防部是军委对外的名义。
军委决定的事项,凡需经国务院批准,或需要用行政名义下达的,由国防部长签署对外发布。
军事理论知识点1、国防的类型有哪些?我国国防属于什么类型的国防?答:主要有四种: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
我国国防属于自卫型国防。
2、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分别爆发于哪一年?答:海湾战争1991年;阿富汗战争2001年;科索沃战争1999年;伊拉克战争2003年。
3、解放战争时期,决定中国命运的三次战略决战(著名的三大战役)是哪三次战役?答: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
4、美国、俄罗斯现行军事战略的名称?答:美国现行“先发制人”的军事战略;俄罗斯现行“现实遏制”军事战略。
5、中、俄之间现在是什么关系?答: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6、俄罗斯陆军编有几大军区?海军有几大舰队?答:俄罗斯陆军编有莫斯科军区、伏尔加河沿岸—乌拉尔军区、列宁格勒军区、远东军区、西伯利亚军区和高加索军区。
海军编有北方舰队、波罗的海舰队、太平洋舰队和黑海舰队。
7、俄罗斯将未来的战场,划分为哪几个战争区?答:欧洲、中亚和东亚三个战争区。
8、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的是谁?答:钱学森。
9、冷战时期,美国军事战略的重点是哪里?答:欧洲。
10、哪一年中国国民党政府宣布废止《马关条约》,收复台湾、澎湖?答:1941年。
11、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是哪年哪月?答:2005年3月。
12、台湾省包括台湾岛及澎湖列岛,加上周围120余个小岛,总面积约多少万平方公里?答:约3.6万平方公里。
13、美国武装力量的部署在全球划分为几个战区?答:太平洋战区、欧洲战区、中央战区、南方战区、北方战区五个战区。
14、美军冷战后曾执行过的军事战略的名称?答:1989-1992“地区防务战略”;1993-1996“灵活与选择参与战略”;1997-2001“营造、反应、准备战略”;2002- “先发制人战略”。
15、美国陆军、海军、空军的大体数量?答:陆军约48.3万人,海军约37.3万人,空军约34.5万人。
16、美军第一次使用“宝石路”激光制导炸弹是在什么战争中?答:越南战争。
军事理论课程重点5篇第一篇:军事理论课程重点军事理论课程重点1.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由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组成。
2.我国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3.我国普通高校军事实际训练时间不得少于14天。
4.我国边界线长22800余公里,海岸线长32000余公里。
我国国土总面积1260万平方千米,陆地总面积1040万平方千米,海洋总面积220万平方千米。
5.远程导弹的射程是3000-8000千米,洲际导弹的射程是8000千米以上。
6.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是12月13日。
7.根据我国国防法规定,中国公民享有3个国防权力:提出建议权制止和检举权获得补偿权8.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成立于1983年4月9.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时间是1949年11月11日,海军成立时间是1949年4月23日。
10.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
11.我国现存最早,影响最大的兵书是:《孙子兵法》。
12.中央军事委员会包括: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13.我国七大军区包括:沈阳军区北京军区济南战区南京战区广州战区成都军区兰州军区14.现代国防基本类型包括: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我国属于:自卫型。
15.我国公民履行兵役的主要形式是:服现役服预备役参加学生军训。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自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17.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的时间是:1967年6月17日。
18.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时间是:1964年10月16日。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通过的时间是:1997年3月14日.20.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的标志是:七七卢沟桥事变。
21.我国政府奉行的五项基本原则是:互相尊敬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2.邓小平同志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方针。
23.我国国防教育的主要形式是:组织军训开展军事理论课国防教育课。
24.当代军人的核心价值观是: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
军事理论重点一、国防含义及基本特征含义:为了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备外來侵略和颠覆而进行的军事及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科技、教育等方而的活动。
基本特征:1.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2•战争潜力的转化;3.综合国力的抗衡;4•质量建设的道路;5.威慑作用的功能。
二、国防动员的含义及形式含义:是主权国家为适应战争需求或临时应付重大危机、白然灾害等突发情况,以保卫国家安全为根木冃的,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的一系列活动。
国防动员实施主体是国家,即国防动员是国家行为,是国家职能的具体体现。
形式:1.按规模可分为局部动员和总动员;2.按性质可分为秘密动员和公开动员;3.按时间可分为应急动员和持续动员;4.按动员内容可分为政治动员、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战备动员、科技动员和信息动员。
三、国防法规的含义是指国家为了加强防务,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川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手段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称。
四、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上古至秦汉,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孕育与形成;2.三国至宋元,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在战争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3.明清,西方军事理论的传入与中国军事理论的完善、改造。
五、简答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主要内容1.对待战争的态度(兵者,国Z大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作战原则(安不忘战,富国强兵;耒战先计,政出庙算;文武并用,伐谋伐交;兵贵神速; 以正合,以奇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攻占之本,在乎壹民;不战而屈人之兵;致人而不致于人;兵无委积而亡;兵有大论,先论具器);3.治军原则(以治为胜,教诫为先;总文武者,军Z将也)。
六、孙子兵法十三篇及其作战原则《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
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争的本质属性,揭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指导战争的普遍规律。
军事理论讲义第一篇:军事理论讲义我们的0921 军事理论讲义军事理论讲义1一、多项选择题1.下列国家中,实行“中立型”国防政策的国家有()A、中国B、美国C、瑞士D、瑞典 2.兵制建设通常包括的内容有()A、武装力量体制B、军事领导体制C、兵役制度D、国防体系3.陆军的主要任务有()A、抗击外来的军事入侵B、在一定方向上打赢保卫祖国的局部战争C、实现、维护国家和平统一D、维护社会稳定4.下列观点出自《孙子兵法》的是()A、“凡兵,必先定制”B、“兴师必先教战”C、“兵者,诡道也”D、“兵贵胜,不贵久” 5.毛泽东的下列著作写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是()A、《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B、《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C、《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D、《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6.美国“新灵活反应战略”的基本主张是()A、重整军备B、实行“多层次防御体系”C、加强攻防兼备的战略力量建设D、侧重打核威慑下的常规战争7.根据日本防卫当局的要求,自卫队的任务有()A、保卫日本B、应付大规模灾害等各种事态C、为建立更加稳定的安全保障环境做贡献D、参与国际维持和平任务 8.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的外交政策内容主要有()A、废除不平等条约B、一边倒C、另起炉灶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9.小布什政府在美国《核态势评估报告》中,把()列为核打击对象。
A、中国B、俄罗斯C、伊拉克D、伊朗 10.军事信息技术的主要领域包括()A、微电子技术B、光电子技术C、卫星通信技术D、空间工业技术 11.军事伪装按其在战争中的运用范围可分为()A.战略伪装B、战役伪装C、战术伪装D、迷彩伪装 12.精确制导弹药主要有()A、制导炸弹B、制导炮弹C、制导地雷D、制导鱼雷13.当前,人类社会已经或正在经历的军事变革有()A、金属化军事变革B、火药化军事变革C、机械化军事变革D、信息化军事变革14.一体化对抗是信息化战争的重要特征,这种一体化主要体现在()A、作战力量一体化B、作战行动一体化C、作战指挥一体化D、综合保障一体化二、名词解释 1.国防 2.人民战争 3.现实威慑战略 4.战略环境 5.C4ISR系统我们的0921 军事理论讲义17、当前,美国在安全战略的重点上,突出的是()A、本土安全B、海外存在C、反恐D、全球存在18、俄罗斯认为,要制止外部大规模入侵,目前主要靠()A、常规威慑 B、核遏制C、军事打击D、军事威慑19、在中国周边,与我直接接壤的邻国有()个。
第 十四 课 军事小常识
学习目标:
1.了解未来高技术战场上的军种器——天军(卫星、宇宙飞船、
航天飞机等等。
2.了解激光武器的威力。
学习重点:
1.了解未来高技术战场上的军种器——天军(卫星、宇宙飞船、
航天飞机等等。 )
2.了解激光武器的威力。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导学过程:
一、未来战争的“天军”
1.读文章了解未来战争的“天军”都
指么?(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空 间站、空天飞机等)
2.课件展示卫星、宇宙飞船等相关知识、图片。
3.了解我国未来战争的“天军”发展情况。
4.学生谈自己对这些天军的了解。
二、激光武器的威力
1.读文章了解什么是激光武器,激光武器的发展史。
2.课件展示:激光技术 研究光受激辐射的产生、传输、探测、与
物质的相互作用 及应用的科学技术。光受激辐射是指利用光能、热
能、电能、化学能或核能等外部能量 来激励物质(如光照加热、放电、
产生化学反应或核反应).使其发生受激辐射而产生的 一种特殊的
光,即激光。激光技术在军事上主要用于侦测、导航、制导、通信、
模拟、
显示、信息处理和光电对抗等。已投入使用的军用激光技术装备有激
光测距仪、激光雷 达、激光瞄准具,激光制导武器、激光陀螺、激
光通信、激光训练模拟器、激光大屏幕 显示系统、激光扫瞄相机、
激光引信、激光致盲武器等。正在研究中的有激光模拟核爆 炸装置
和强激光武器等。
3.学生谈自己对激光武器的了解。
三、课堂总结
四、板书:
军事小常识
天军——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等 激光武器
军事课学习参考资料(一) 1、思想政治建设是军队革命化建设的核心,是我军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前提和可靠保证。 2、以党的宗旨为宗旨,以党的目标为目标,自觉地站在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立场上,坚决 为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是人民军队的本质的集中体现,是我军根本的阶级属性。 3、在社会主义时期,我军的根本性质是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 4、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最为根本的建军原则,直接关系到军队的性质宗旨和 发 展前景,从而也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任何时候都动摇不得。 5、国防现代化的标准具有世界性、整体性和历史性的特点。 6、军人的精神状态和民族的情绪,是影响战争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 7、我国实行积极防御战略的基本精神为:①自卫作战,后发制人;②对待强敌,持久作战; ③依靠人民群众,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④立足于打赢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⑤ 立足于复杂的困难情况,充分做好战争准备。 8、国家外交政策是由国家利益和国家性质决定的。 9、在孙子兵法中,有四个主要思想贯穿其中,即整体思维、唯物观点、辩证法、知战者胜。 1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顾言武的名言。 11、电子对抗的范围,在领域上包括声学、射频及光学(光电)三个领域。 12、中国第一部军事理论教课书为《武经七书》。 13、毛泽东在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提出的游击战原则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 敌退我进。” 14、火箭炮的三大特点是:条发、条联、火箭发射。 15、“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这一至理名言,最早是由普鲁士军事实卡尔冯克劳塞维茨提出来 的。 16、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国防才真正负起巩固和发展统一政权、抗击外族入侵的双重职能。 17、跳频通信是最有效的抗干扰措施。 18、军事威慑的三个要素为:军事实力、决心、信息能力。 19、炮兵在高原地区射击,炮弹落点往往偏远,其主要原因是空气密度小 20、飞机在高空飞行,有时在后面拖着一条白色的尾巴,人称这种现象为“飞机拉烟”。飞机 拉烟是飞机发动机排出废气中的水蒸汽凝结成的云。 21、“第一次浪潮”战争是为争得领土而战,“第二次浪潮”战争是为了争夺生产力控制权而战, 而现在已形成的“第三次浪潮”战争是为知识而战。 22、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和信息战的要求,许多国家的军队正在变“树”状指挥体制为扁平行“网” 状指挥体制。 23、借用中国兵学经典概念,曲我情、敌情、环境构成的综合体就是“势”。 24、孙子兵法中有《势篇》,其中所谓“势”指影响军队实力有效发挥的综合态势。 25、斗智是战役谋略的实质所在。 26、谋势造势,一方面要合理调控我方战役力量进入有利状态,另一方面要设法调动敌人就 我范围。 27、1954年6月,中国提出并与印度、缅甸共同倡导了“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完整、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 28、“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这是我军战略指导的灵魂和精髓,是对人民战争指导规律的最准确、最生动的概括,是古往今来,战争指导的最高境界,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 29、与第一次浪潮战争和第二次浪潮战争相比,第三次浪潮战争需要的是“脑力”,而不是“蛮力”。
军事课学习参考资料(二) 1、战争存在的两种基本形式是什么?(时间和空间) 1、把自然科学领域的实证化、专门化和计量化的方法引入到军事科学研究中,开创了使用点、线、角、面、力等机械力学、数学和几何学的概念与公式,解答建军与作战问题的先河,对战争时空的认知更加全面细致。请问这是世界军事思想史上的第几 次革命?(第二次革命) 3、军备控制的目的在于:①调节国家间的战略关系,稳定或降低军备对抗水平。②调节军备,发展规模、速度和水平,使其具有可控性。③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战争诱发因素的增长,防止战争特别是突发,偶发战争 4、“岛链”是由美国前国务国务卿杜勒斯在1951年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既有地理上的含义,又有政治军事上的内容,用途是扼杀、封锁社会主义国家。 5、军事力量是战略的物化形态,是军事战略赖以实现的物质基础和主要手段。 6、军事威慑,必须具备力量、决心和信息传播三方面要素。 6、先发制人战略,其本质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本国国际地位,夺取地区或世界事务的主导权。 7、纳米技术是指0.1—100nm的尺度空间内研究电子、原子、分子的内在运行规律和特性的崭新技术。
8、在中国近代北洋海军“八大远”中,平远舰是唯一一艘国产舰,由福州船政局制造。 9、世界两大兵书是指孙子兵法和战争论 10、中国历史上有过四次较大规模的统一战争,即秦、隋、宋、元的统一战争(参考) 11、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使用了抛石机,弩等兵器。 12、遥测:运用现代化的电子、光学仪器,对远距离的事物进行测量。 13、遥感:使用空间运载工具和现代化的电子、光学仪器,探测和识别远距离的研究对象。 14、遥控:通过有线或无线电路的设备操纵一定距离以外的机器、仪器等。 15、监视:严密注视目标的动静。 16、跟踪:对目标的连续不断的监视。定位:按照一定的精度探测目标的位置,包括目标的 方位,高度和距离。 17、声纳:是利用声波在海水中传播的特性对水中目标进行传感探测的技术设备。声波在海 18、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米/秒。雷达是利用无线电波的特性探测目标参数的设备。 18、军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标志,是我军荣誉,勇敢和光荣的象征。 19、军歌:是我国性质、宗旨、精神的体现。 20、发现:判别目标有无。 21、识别:能大概看出目标的轮廓。 22、确认:能从同一类目标中指出其属性。 23、描述:能识别目标的特征和细节。 24、α、β、r射线都有电离和穿透能力,相比之下α射线要比β和r射线的电离能力要强,但穿透能力不及β、r射线。 25、秦汉时期实行征兵制;隋唐时期实行府兵制;宋朝实行募兵制 26、第3次科技革命,又称为新科技革命,它是以原子能、航天、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为代表。 27、古代典籍中有“刑始于兵”、“师出于律”的记载,表明军事法规产生于战争实践,并具有高度的权威性 28、根据国际法获取领土的主要方式有几种:先占、征服、添附、时效、有效管理等 29、中国传统的战略思维的主要特征:求和平,谋统一,重防御 30、目前我军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31、我军实现科技强军战略的核心内容?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战斗力 32、我党和国家是如何处理经济与国防建设的关系?国防建设服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33、激光通信的容量要比无线电通信大的多 请问为什么?频率高 34、一对架空明线的最高传输频率为150千赫,一部载波电话占4000赫兹频带宽度、一套电视节目占10兆赫。 35、什么战剂在土壤中生存时间最长?炭疽杆菌 36、同一种毒剂通过不同的中毒途径对人体的伤害程度有所不同吗?是的 37、激光所固有的单色性及相干性好的特点在军事领域有何应用?精密测量 38、近几年来中国倡导的新安全观的主要内容?互信、互利、平等、合作 39、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主要内容?建设信息化部队 40、国际上领海、专署经济区是如何规定?12海里、200海里 41、确定军队数量的主要依据:人口密度及疆域、经济、科技水平、军队使命、威胁程度判断 42、飞行参数“M”(马赫)M小于0.8 为亚音速 0.8——1.2 为跨音速大于1.2 为超音速飞行 43、国防动员坚持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遵循统一领导、全 民参与、长期准备、重点建设、统筹兼顾、有序高效的原则。
军事课学习参考资料(三) 1、.新世纪新阶段我军政治工作的根本作风方法是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 2、全民国防教育日:每年9月份的第3个星期六 3、国防领导体制: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同时有两个名义:一个是中共中央军委,一个是国家中央军委,从而确立了党和国家高度集中统一的行使领导职权。 4、”十大军事原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核心是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5、三湾改编的意义何在?三湾改编的意义:经过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保证了我军的无产阶级性质,使我军成为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可靠工具。 6、人民战争的重要特征:正义性和广泛性 7、目标红外隐身技术措施概括为哪3个方面?1、改变红外线辐射波段2、降低辐射强度3、调节红外线辐射传输过程 8、 铀235、钚239的裂变临界质量各为多少?裸球情况下,分别为48、16公斤左右 9、按其电磁波段划分,电台是如何分类的?长、中、短、超短波电台 10、普通电话和载波电话有何区别?普通电话(未通过频率搬迁,故在一路通信线上的通信容量为1;载波电话通过频率搬迁,故通信容量大幅度增加。 11、:朝核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维护和平与稳定 12、今后重点发展的军事技术:精确制导技术、电子对抗技术、C4I技术 13、我军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军民一致、官兵一致、瓦解敌军 14、古代军事思想的突出特点是什么?反映了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体现了我国传统的谋略思维方;法讲究战略战术,贯穿谋略制胜原则 15、.革命战争时期我党的三大法宝是什么?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16、.为什么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军仍要加强政治工作?政治工作是生命线 17、目前我军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18、.我军实现科技强军战略的核心内容?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战斗力 19、我党和国家是如何处理经济与国防建设的关系?国防建设服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20、-激光通信的容量要比无线电通信大的多 请问为什么?频率高 21、视野中客观存在的景物不被肉眼感知的实质性原因是什么:目标发光的强度与视觉细胞的感光特性不相匹配。 22、“等离子体”是广泛存在于分子世界中的一种中性电离气体。它是继物质存在的固体、液体、气体3种形态之后出现的第4种物质形态,是一种特殊的高通滤波器,当雷达频率低于等离子体频率时,雷达被全反射 当雷达频率高于等离子频率时,雷达波能进入等离子体被吸收,从而使雷达接受到的攻击武器的信号大为减弱。所以,它是应用于隐身技术最有发展前景的一项技术。 23、天然伪装技术,主要用于对付光学侦察,在一定条件下亦能对付红外、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