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通货膨胀会计模式的选择问题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692.88 KB
- 文档页数:2
通货膨胀会计(一)通货膨胀会计概述模拟试卷1一、单项选择题1 在通货膨胀时期,传统财务会计为消除通货膨胀影响,反映固定资产的现时价格,对固定资产应该采取的方法是(A)加速折旧法(B)定期重置估价法(C)工作量法(D)平均年限法2 以现时成本与个别物价水平变动为计价基准的通货膨胀会计模式是(A)一般物价水平会计(B)现时成本会计(C)现时成本/等值货币会计(D)变现价值会计3 以历史成本为计价基准的通货膨胀会计模式是(A)一般物价水平会计(B)现时成本会计(C)现时成本/等值货币会计(D)变现价值会计4 在通货膨胀会计中,把在流通中货币单位虽然不变,但其单位货币所含价值量不断改变的货币,称为(A)等值货币(B)变动货币(C)名义货币(D)记账货币5 以与其相当的实物量的现时购买力的货币数量表示的资本,称为(A)财务资本(B)实物资本(C)财务资本维护(D)实物资本维护6 以所耗实物资本得到收回为计量基础确定的收益,属于(A)营业利益(B)会计收益(C)经济收益(D)购买力收益7 在以下各个会计分支中,以币值不断大幅降低假设为前提的是(A)租赁会计(B)外币会计(C)清算会计(D)通货膨胀会计8 无论企业采用何种通货膨胀会计模式,必须遵守的原则是(A)可比性原则(B)客观性原则(C)成本效益原则(D)实质重于形式原则9 在通货膨胀时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时期不等的货币量代表相同的价值量(B)不同时期相等的货币量代表不相同的价值量(C)不同时期相等的货币量代表相同的价值量(D)不同时期不等的货币量必然代表相同的价值量10 在通货膨胀时期,传统财务会计为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使在用固定资产计人成本费用的磨损价值早日回收,对固定资产折旧核算采取了(A)直线法(B)定期重置估价法(C)加速折旧法(D)不提折旧法11 在通货膨胀会计中,对传统财务会计信息消除通货膨胀因素影响时的物价资料取得、计算方法的选择及调整项目的确定方面,应符合实际,是()求。
会计学毕业论文选题精选7篇好写的会计论文选题篇一1、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现状与审计对策浅析2、浅谈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3、普及会计电算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4、中小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的原则研究5、解决网络会计电算化安全问题的对策6、关于账套初始化的研究7、硬件发展对会计电算化的促进研究8、ERP与会计电算化9、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研究10、浅谈知识经济与会计电算化人员培训11、浅议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制度12、手工会计与会计信息系统之比较13、制约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原因及对策14、会计电算化系统管理员岗位设置问题分析15、浅析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实践的影响16、试论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方向17、电算化环境下的会计核算方法18、对电算化会计中会计方法的思考19、会计电算化初始化应注意的内容20、电算化环境下会计用印的管理21、会计电算化引起的企业损失及对策22、会计电算化替换手工账及试运行浅析23、会计电算化工作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24、会计电算化系统管理员岗位设置问题分析和解决办法25、浅析我国会计电算化现状26、会计电算化使用方法和技巧27、网络环境下电算会计的发展方向28、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分析29、论会计电算化与企业信息管理一、财务会计方向1、民营企业会计监督研究2、如何提升财务会计的职业判断能力3、浅谈如何加强会计基础工作4、小型企事业单位会计监督5、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思考6、集团公司会计委派制研究7、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生存发展的探讨8、论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9、浅析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与计量10、对资产减值会计有关问题的思考11、经济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影响12、会计计量对企业会计收益的影响13、谈会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要求14、谈如何做好一个出纳员15、商誉的计价与会计处理初探16、论知识经济对财务会计的影响17、论企业成本核算与分析18、关于强化会计监督的思考19、论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与对策20、浅谈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21、浅析如何加强会计信息质量监管22、试论虚假信息产生的原因及治理23、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成因及治理对策24、对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问题的思考25、论会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不做假帐26、浅谈企业的诚信管理27、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初探28、新时期企业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探析29、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探析30、或有事项会计处理浅析31、会计集中核算的利弊分析32、浅谈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选择33、现代财务会计理论的发展趋势探讨34、新会计准则对会计监督的影响35、刍议现代经济下的融资租赁二、税务会计方向1、所得税会计探讨2、论纳税筹划与财务管理的关系4、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5、纳税人权利及其保障初探6、现行增值税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探讨7、消费税会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8、商品包装物租金,押金涉税会计处理探讨9、税务筹划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10、债务重组涉税会计处理11、论对外投资涉税会计处理12、论企业合并与分立涉税会计处理13、现阶段我国税收优惠政策利弊分析15、论税收政策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17、论信息不对称与税收征管18、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税收政策19、论企业费用支出中税务因素的财务策划20、税务筹划与财务管理的相容与冲突剖析21、论视同销售涉税业务会计核算23、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纳税的影响三、会计电算化方向1、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现状与审计对策浅析2、浅谈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3、普及会计电算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4、中小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的原则研究5、解决网络会计电算化安全问题的对策6、关于账套初始化的研究7、硬件发展对会计电算化的促进研究8、ERP与会计电算化9、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研究10、浅谈知识经济与会计电算化人员培训11、浅议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制度12、手工会计与会计信息系统之比较13、制约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原因及对策14、会计电算化系统管理员岗位设置问题分析15、浅析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实践的影响16、试论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方向17、电算化环境下的会计核算方法18、对电算化会计中会计方法的思考19、会计电算化初始化应注意的内容20、电算化环境下会计用印的管理21、会计电算化引起的企业损失及对策22、会计电算化替换手工账及试运行浅析23、会计电算化工作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24、会计电算化系统管理员岗位设置问题分析和解决办法25、浅析我国会计电算化现状26、会计电算化使用方法和技巧27、网络环境下电算会计的发展方向28、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分析29、论会计电算化与企业信息管理四、财务管理方向1、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2、浅议企业应收账款风险3、企业应收账款融资方式探讨4、应收账款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5、关于××公司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的研究6、浅谈企业的现金管理7、论会计与经济效益8、论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好写的会计论文选题篇三1、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2、浅议企业应收账款风险3、企业应收账款融资方式探讨4、应收账款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5、关于××公司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的研究6、浅谈企业的现金管理7、论会计与经济效益8、论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9、试论企业亏损的内因分析与治理对策10、坏账损失产生的原因及对策12、加速企业资金周转的途径与措施13、利润操纵的现象及对策14、对企业现金流量质量的分析15、关于××公司存货管理问题的研究16、浅析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方法17、浅谈企业财务风险18、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和作用19、浅谈企业融资的途径和方法20、论财务管理目标与资本结构优化21、论股利政策的选择对企业和投资者的影响22、强化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23、浅谈企业存货管理与控制24、浅淡村级财务管理25、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评价26、构建企业财务管理机制27、债务重组的利弊分析28、成本控制的若干问题探讨30、企业获利能力评价体系浅议31、企业获利能力评价体系例证分析32、企业财务目标取向分析34、浅析企业集团财务风险35、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36、ERP系统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好写的会计论文选题篇四1、浅议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2、审计失败的成因及规避3、试论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与执行4、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思考5、财务欺诈的成因及防范6、浅议内部控制制度审计7、会计报表作弊的方式及审计策略8、内部审计的独立性9、如何进行货币资金审计10、论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11、识查假账的主要方法12、货币资金审计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13、论企业内部审计监督14、浅谈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会计监督15、试论会计的监督职能16、企业偷漏税手段及其防范17、原始凭证失真及解决办法好写的会计论文选题篇五1、民营企业会计监督研究2、如何提升财务会计的职业判断能力3、浅谈如何加强会计基础工作4、小型企事业单位会计监督5、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思考6、集团公司会计委派制研究7、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生存发展的探讨8、论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9、浅析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与计量10、对资产减值会计有关问题的思考11、经济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影响12、会计计量对企业会计收益的影响13、谈会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要求14、谈如何做好一个出纳员15、商誉的计价与会计处理初探16、论知识经济对财务会计的'影响17、论企业成本核算与分析18、关于强化会计监督的思考19、论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与对策20、浅谈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21、浅析如何加强会计信息质量监管22、试论虚假信息产生的原因及治理23、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成因及治理对策24、对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问题的思考25、论会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不做假帐26、浅谈企业的诚信管理27、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初探28、新时期企业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探析29、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探析30、或有事项会计处理浅析31、会计集中核算的利弊分析32、浅谈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选择33、现代财务会计理论的发展趋势探讨34、新会计准则对会计监督的影响35、刍议现代经济下的融资租赁1、人力资源价值会计的货币计量研究2、保险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不同产权类型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偏好分析4、产权会计制度相关问题研究5、创业板建设中的上市公司会计问题研究6、带薪假期与企业薪酬会计7、对法务会计相关问题的思考8、对新会计准则的重大变化--公允价值的思考9、反倾销背景下会计管理问题研究10、反倾销诉讼中的会计问题研究11、非货币交易会计研究12、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研究13、构建环境会计体系问题研究14、关联方会计问题研究15、关于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研究16、关于合理运用会计职业判断研究17、关于破产清算会计相关问题的思考18、关于强化会计监督的思考19、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20、国有粮食储备企业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1、合伙企业会计问题研究22、和谐会计的构建与反思23、环境会计在我国发展缓慢的原因及对策24、会计差错与造假的鉴别及治理25、会计诚信的社会环境改善研究26、会计诚信评价体系问题研究27、会计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原则及方法探究28、会计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问题研究29、会计环境对新会计准则执行的影响研究30、会计监督体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31、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和策略32、会计稳健的检验及其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的分析33、会计稳健性应用研究34、会计舞弊问题的对策研究35、会计寻租的危害与对策36、会计循环与再造问题研究37、会计政策变更的动机与手段研究38、会计准则和制度的经济后果研究39、会计准则执行与效力研究40、会计准则制定的博弈分析41、会计准则中价值相关性研究42、基于人力资源会计视角的自创商誉会计研究43、基于现行会计准则的职业判断研究44、基于职业敏感性的会计判断问题研究45、绿色会计实施存在的阻碍因素及其对策分析46、论人力资源会计计量的`二重性47、企业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指标及其应用研究48、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根源与治理对策49、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模式特征及识别研究50、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动因及提高公允性的对策51、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上的运用研究52、套期会计问题的研究53、通货膨胀会计模式的选择研究54、完善中小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思考55、我国绿色会计实施存在的阻碍因素及其对策分析56、新形势下会计环境的变化及对策57、新准则下会计重要性原则的应用研究58、新准则下企业会计利润操纵问题探析59、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与计量问题研究60、衍生金融工具套期会计问题研究61、公充价值在企业会计实务的探讨62、试论宽带运营中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63、对《新会计准则-----政府补助》的思考64、企业研发费用的界定及会计处理65、新会计准则下的职工新酬66、新旧《企业会计准则-存货》的比较与分析67、在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对房地产公司的影响68、政府会计的现状及思路69、新会计准则对遏制利润作弊的作用70、对新准则下企业会计目标的探讨71、ERP环境下企业会计档案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72、待摊与预提业务在现行会计准则下的处理73、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74、论国企会计监督的完善与健全75、浅论会计职业判断76、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77、“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及其在会计监管中的意义78、外币会计的“两笔业务观”79、证券市场上注册会计师的民事责任探讨80、浅谈如何加强会计监督81、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净利润影响的分析82、论负商誉存在及其会计处理83、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84、对《新会计准则------政府补助》的思考85、新会计准则下的原保险合同86、会计收益与现金流量在企业评价中的运用87、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经济后果分析88、论如何加强民营企业会计监督89、浅析商誉会计的若干问题90、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问题研究-议CPA诚信危机91、关于“知识资本化”的人力资源会计思考--解深圳华为技术公司的发展之谜92、浅谈中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93、关于广东省中小型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发展问题的思考94、EPR在会计中的应用95、电子商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96、上市公司会计造假及其防范97、网络会计的实践与思考98、“人力资源会计”之我见99、佛山会计师事务所的现状与发展100、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研究好写的会计论文选题篇七1、所得税会计探讨2、论纳税筹划与财务管理的关系4、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5、纳税人权利及其保障初探6、现行增值税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探讨7、消费税会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8、商品包装物租金,押金涉税会计处理探讨9、税务筹划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10、债务重组涉税会计处理11、论对外投资涉税会计处理12、论企业合并与分立涉税会计处理13、现阶段我国税收优惠政策利弊分析15、论税收政策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17、论信息不对称与税收征管18、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税收政策19、论企业费用支出中税务因素的财务策划20、税务筹划与财务管理的相容与冲突剖析21、论视同销售涉税业务会计核算23、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纳税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务的影响及对策分析袁晓梅【摘要】The inflation brings many uncertainties to the enterprises'operating and management and exerts a negative effect on their economic benefits and market competitiveness. Firstly, theeffect of the inflation on the financial information of the enterprises is studied. Then some related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 ward for the enterprises to reduce as far as possible the adverse effect of inflation.%通货膨胀条件下企业的经营管理面临着许多不确定性,对企业收益和市场竞争力有很多负面影响。
文章研究了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影响,以消除通胀不利影响为目的提出相应的对策,使企业受通货膨胀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期刊名称】《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17)002【总页数】3页(P91-93)【关键词】通货膨胀;财务;对策【作者】袁晓梅【作者单位】合肥燃气集团有限公司,合肥2300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75通货膨胀条件下企业的经营管理面临着许多不确定性,通货膨胀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经济环境因素之一,影响着企业财务决策的各个环节。
在通货膨胀时期物价不断上涨,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巨大挑战,在通货膨胀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通货膨胀是价格持续上涨的一种过程,或者从等同意义上说,是货币价格持续贬值的一种过程。
它通常表现为一个价格水平持续上升货币持续贬值的过程,且趋势不可逆转,这一过程的不可逆转是由消费者心理预期失衡造成的。
专题3:通货膨胀财务专题1;虚假财务报告分析专题2:财务困境或者财务破产的预测专题3:通货膨胀财务(专题4:合并财务报表分析,希望能自学)会计三大难题:1、合并报表;2、外币业务;3、通货膨胀的影响;一、通货膨胀财务基本情况二、通货膨胀对财务信息的影响三、如何应对通货膨胀对财务的影响1、一般物价指数方法2、现行成本方法四、通货膨胀会计与传统财务会计的比较********一、通货膨胀基本情况介绍1、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一般指物价水平在一定时期内持续的普遍的上升,或者说是货币价值在一定时期内持续的下降过程。
通货供应量过度增加,物价持续上涨,货币不断贬值;思考:“公斤”、“米”等物理度量单位和“元”货币价值单位的区别是什么?“公斤”、“米”等物理度量单位是不会变化的。
但是“元”货币本身的价值却是在变化的。
2、衡量通货膨胀的价格指数(1)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又称生活费用指数,是通过计算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用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变动而得的指数。
计算公式:一定时期的CPI=本期价格指数/基期价格指数*100%(2)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又称批发价格指数,是通过计算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所有阶段上所获得的产品价格水平的变动而得到的指数。
(3)国内生产总值(GNP)价格折算指数。
主要用于修正GDP数据。
3、通货膨胀的分类(1)爬行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不超过2%-3%,是实现充分就业的必要条件。
(2)温和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位于3%-10%之间;(3)飞奔的通货膨胀:超过10%的物价上涨可称为“飞奔”的。
(4)恶性通货膨胀(hyperinflation, galloping inflation ):美国经济学家卡根(D.Cagan)将它定义为物价水平以超过每月50%的水平不断上涨。
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共出现过两次恶性通货膨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1923年德国的纸币马克流通量达到496×10[18]天文数字,价格指数由1922年1月的100上升到1923年11月的10[13]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最后几年(1940-1949)上海的物价总指数由1937年6月的100,上升为36,366 ×10[11]。
物价变动对会计核算旳影响及其对策研究内容提纲: 物价变动影响企业会计核算旳某些基本原则, 导致企业资产难以反应其真实价值, 收益难以反应其实经营成果。
为处理物价变动对会计核算旳影响, 本文提出了通过固定资产实行加速折旧、变化存货核算方式、建立“物价变动准备金”等详细方式, 以及针对不一样企业旳实际状况采用不一样方式旳物价变动会计核算方式等对策来处理这一问题。
物价因劳动生产率旳变化、货币价值自身旳变动、商品旳市场供求关系旳变化、垄断和竞争旳作用等诸多原因旳影响而发生变动。
文章分析了物价变动对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旳影响,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切实可行旳减轻和消除这些影响旳对策。
物价变动, 会使以历史成本和币值稳定假设为基础编报旳财务报表失去真实性。
物价上涨导致低估资产、少计成本和虚计利润, 使企业处在清算状态;物价下跌, 导致高估资产、多摊成本和少计利润, 使企业秘密准备得以形成, 给国家税收带来损失。
怎样减少或消除物价变动对会计计量旳影响, 真实地反应企业旳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已成为会计领域旳重要课题。
关键词: 物价变动会计核算影响对策一、物价变动旳概念及分类1)物价变动旳概念。
物价亦即一般称谓旳价格,指商品、劳务价值旳货币体现。
一定单位旳货币购置商品或换取劳务旳数量即为货币购置力。
在物价上升时,持有一定数量旳货币额可购置旳商品、劳务数量就会减少,即货币购置力下降;反之,货币购置力上升。
在习惯上,我们将这种商品、劳务价格旳变动或者货币购置力旳变化称为物价变动。
2)物价变动旳分类。
物价变动按变动范围, 可分为综合变动和特定变动两类。
综合变动反应货币单位旳价值增高或减少。
特定变动反应某一特定商品价格旳增高或减少。
综合变动和特定变动是互相依存而不是互相排斥旳。
综合变动以特定变动为基础, 反过来又对特定变动施加影响。
特定变动范围旳扩展和程度旳加深足以导致综合变动, 但它最终又会受到综合变动旳影响。
物价变动按变动方向, 可分为物价上涨和物价下跌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