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科大学全国高校学生资助信息平台
- 格式:xls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8
聚焦FOCUSYantai No.4 Middle School Shined by the Star of Peking University北大之星闪耀下的烟台四中文、图/王遥驰2017年6月24日下午3点30分,山东省高考成绩发布。
本科分数线、文理科状元无疑是全社会讨论的焦点,而在烟台,一个男孩的名字则超越了这些,成为了最为热门的话题。
他以理科696分的总成绩位列全省前二十,数学成绩满分150,语文142,英语147,更为重要的是,他在此前的北京大学博雅计划自主招生中已获得30分的加分,能以726分进入北京大学。
他是烟台四中走出的第一名北大生。
他的名字是肖正康这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这个神奇的名字上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还是在三年前的中考。
当时位居全芝罘区第九名的他,收到了烟台所有名校伸出的橄榄枝,重点培养的承诺让无数家长都在构想自己孩子如果取得如此成绩该做何取舍,而他却在众多不解的目光中毅然选择了烟台第四中学。
《尔雅》有云:“五达谓之康。
”人如其名,肖正康确实也有着数条坦途,但他知道通往心之所向最近的那条路,就在那座校园中。
让他做出最后选择的砝码是烟台四中的“北大之星”班,他是这种实验性教育模式下的第一批学生。
自“北大之星”班创立之初,这种综合培育人才的方式就受到颇多质疑,因为在家长和社会看来这还是一个唯分数论的时代,有家长甚至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将孩子送入了班中。
然而肖正康却是单纯地被“北大”二字的魔力所吸引,那是藏在他内心深处最强烈的渴望。
他被蔡元培兼容并包的理念所感召,被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所吸引,屠呦呦争得诺奖更是让热爱科学的他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他坚信自己就是“北大之星”,三年后的今天也证明着他当时正确的选择。
闪耀着的“北大之星”毫无疑问,肖正康是众多“北大之星”中最为闪耀的一颗,却并不是唯一的一颗。
在2017年高考中,“北大之星”班有130人超过自招控制线,普通本科以上理科226人,文科114人,合计340人。
2022年高校毕业生落户上海最新打分标准目录1.基本要素2.导向要素3.用人单位要素(重大修改,2022、2022年毕业的同学请注意)一、毕业生要素分(一)基本要素1.最高学历博士27分硕士24分本科21分2.毕业学校教育部重点建设高校、在沪“211工程”高校、中科院在沪各研究所等研究生培养单位(名单见附件1)15分其它“211工程”高校、中央直属研究生培养单位、上海各高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名单见附件2)12分其他高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8分3.学习成绩(按照毕业生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专业(班级)综合排名对其等级进行评定)一级(成绩综合排名前25%)8分二级(成绩综合排名26%-50%)6分三级(成绩综合排名51%-75%)4分四级(成绩综合排名76%-100%)2分4.外语水平CET-6级证书或成绩达到425分(含)以上、专业英语八级8分CET-4级证书或成绩达到425分(含)以上、专业英语四级7分外语类、艺术类、体育类专业外语课程合格7分5.计算机水平毕业研究生7分理科类计算机高级水平或免予此项要求的专业(数学类、电子信息科学类、电气信息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7分文科类专业计算机中级或省级二级水平7分理科类专业计算机中级或省级二级水平6分文科类专业计算机初级或省级一级水平6分艺术、体育类专业相关课程合格6分二、用人单位要素分(四)科研创新(须提供经学校(或研究生培养单位)就业工作部门在本校网站上公示10个工作日无异议、由带教导师签名的书面证明材料原件,在2022年6月15日前,学校须出具由分管校领导签发的当年本校所获专利毕业生名单确认函,样张附后)拥有发明专利证书5分拥有实用新型专利证书1分拥有外观设计专利证书1分拥有外观设计专利证书且在创意设计等产业用人单位就业的3分(一)基本要素用人单位在招聘录用高校毕业生中行为诚信规范,并直接签订录用协议5分(二)引进重点领域人才要素用人单位录用上海市重点发展领域所需学科专业(见附件3)毕业生3分用人单位在上述重点领域人才专业目录的基础上,录用列入教育部、上海市重点学科所在高等院校毕业研究生3分(三)承担重大项目或优秀人才要素用人单位承担国家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且录用的毕业生专业与行业相匹配;用人单位录用急需专业对口的优秀毕业生3分用人单位为远郊地区教育、卫生、农业等社会公益事业单位1-10分(上述用人单位由各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进行认定,并报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确认)(五)自主创业(创业企业注册资金须到账,不含受让股份)⑴创办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资助的科技企业获得科技创业基金资助企业的法定代表人5分获得科技创业基金资助企业团队成员2分⑵创办其他企业担任法定代表人5分担任董事2分(二)导向要素1.荣誉称号(校级及以上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经认定的国家级10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级5分学校级(每次1分,不超过2分)2分2.学术、文体竞赛获奖(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赛等全国性比赛(含地方赛区)获奖)⑴经认定的国际性比赛或上述全国性比赛奖项:一等奖10分二等奖8分三等奖6分⑵上述全国性比赛地方赛区奖项:一等奖5分二等奖3分三等奖1分(1.以上奖励表彰仅限在高校最高学历就读期间所获奖励表彰;2.同类奖励取最高分;3.荣誉类和竞赛类奖励可以累计加分,最高不超过15分。
2014年非上海生源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进沪就业评分办法一、毕业生要素分(一)基本要素1.最高学位、学历博士、研究生27分硕士、研究生24分学士、本科生21分2.毕业学校“985工程”建设高校、在沪“211工程”建设高校、中科院在沪各研究所等研究生培养单位(名单见附件1)15分其它“211工程”建设高校、中央直属研究生培养单位、上海各高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名单见附件2)12分其他高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8分3.学习成绩(按照毕业生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专业(班级)综合排名对其等级进行评定)一级(成绩综合排名前25%)8分二级(成绩综合排名26%-50%)6分三级(成绩综合排名51%-75%)4分四级(成绩综合排名76%-100%)2分4.外语水平(外语水平证书一般应在所在学校或培养单位考点取得)CET-6级证书或成绩达到425分(含)以上、专业英语八级8分CET-4级证书或成绩达到425分(含)以上、专业英语四级7分外语类、艺术类、体育类专业外语课程合格7分5.计算机水平毕业研究生7分理科类计算机高级水平或免予此项要求的专业(数学类、电子信息科学类、电气信息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7分文科类专业计算机中级或省级二级水平7分理科类专业计算机中级或省级二级水平6分文科类专业计算机初级或省级一级水平6分艺术、体育类专业相关课程合格6分(二)导向要素1.荣誉称号(校级及以上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经认定的国家级10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级5分学校级(每次1分,不超过2分)2分2.学术、文体竞赛获奖(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赛、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等全国性比赛(含地方赛区)获奖)⑴上述全国性比赛奖项:一等奖10分二等奖8分三等奖6分⑵上述全国性比赛地方赛区奖项:一等奖5分二等奖3分三等奖1分(1.以上奖励表彰仅限在高校最高学历就读期间所获奖励表彰;2.同类奖励取最高分;3.荣誉类和竞赛类奖励可以累计加分,最高不超过15分。
2010年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评分办法-落户2010年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评分办法~落户一、毕业生要素分(一)基本要素1.最高学历博士 27分硕士 24分本科 21分2.毕业学校教育部重点建设高校、在沪“211工程”高校、中科院在沪各研究所等研究生培养单位(名单见附件一)15分其它“211工程”高校、中央直属研究生培养单位、上海各高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名单见附件二) 12分其他高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 8分3.学习成绩按照毕业生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专业(班级)综合排名对其等级进行评定一级(成绩综合排名前25%) 8分二级(成绩综合排名26%-50%) 6分三级(成绩综合排名51%-75%) 4分四级(成绩综合排名76%-100%) 2分4.外语水平通过CET-6级、六级成绩达到425分(含425分)或专业英语八级 8分通过CET-4级、四级成绩达到425分(含425分)或专业英语四级 7分外语类、艺术类、体育类专业外语课程合格7分5.计算机水平毕业研究生 7分理科类计算机高级水平或免予此项要求的专业(数学类、电子信息科学类、电气信息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7分文科类专业计算机中级(省级二级)水平 7分理科类专业计算机中级(省级二级)水平 6分文科类专业计算机初级(省级一级)水平 6分艺术、体育类专业相关课程合格 6分(二)导向要素1.荣誉称号(校级及以上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经认定的国家级 10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级 5分学校级(每次1分,不超过2分) 2分2.学术、文体竞赛获奖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赛等全国性比赛(含地方赛区)获奖⑴经认定的国际性比赛或上述全国性比赛奖项:一等奖 10分二等奖 8分三等奖 6分⑵上述全国性比赛地方赛区奖项:一等奖 5分二等奖 3分三等奖 1分(1.以上奖励表彰仅限在高校最高学历就读期间所获奖励表彰;2.同类奖励取最高分;3.荣誉类和竞赛类奖励可以累计加分,最高不超过15分。
药学系2011年工作总结“十二五”期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也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战略机遇期,更是我院争先进位的关键发展期。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学院发展的关键之年,年初学院制定了“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确定了学院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药学系全体教师按照学院的工作要求,按期完成了相关工作任务,现将药学系2011年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一、全年教学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全系教师2011年共完成全日制高职和成人教育教学任务11941课时,人均351课时。
由于教学计划的调整,学生学习课程先后顺序的关系,有些学科的教学任务主要集中于上半学期,有些又集中于下半学期,这样就使有关教研室教师的课程在某段时间内较为集中,教师的工作压力比较大,也非常辛苦。
但各教研室、实验中心均较好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工作计划,合理分配了教学任务,全体教师按期完成了教学工作任务。
二、以水平评估为抓手,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专业建设是教学系部日常工作的重点,也是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性工作。
2011年我系在专业建设上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1、强化专业建设的理念认真组织系部全体教师参加全院教师学习,并在系部内组织学习教育部高等教育16号文件和《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评估指标体系(试行)》的文件精神,组织老师参加高职高专药品(药学)类专业核心课程建设高级研修班(南京会议)和全国卫生职业院校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训班(焦作会议),并传达了有关精神,使系部全体教师明确了国内高职人才培养的最新成果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也明确了未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应该怎样做、怎样改革、怎样发展壮大的问题。
通过学习,教师们深刻体会到我院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与国内、省内同层次院校的差距,增强了危机意识和紧迫感,充分认识到高职教育有其特殊性和培养规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重在课程改革和建设,只有从每一门课程做起,以社会欢迎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脚踏实地地进行课程建设,我们学院各个专业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后来居上,做强做优。
双一流“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
双一流,即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42所双一流大学“名单:”双一流“以学科为资助主体,每5年调整一次名单,39所985大学+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其余211高校全部”落选“!1、原”985工程“高校进入A类,共36所双一流大学(实力超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东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央民族大学2、原”985工程“高校进入B类,共3所双一流大学(实力较强):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3、新增进入B类,共3所双一流大学(实力一般):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专家点评】点评一:原985高校依然强势,个别被”降级“名单中的”双一流“大学分为两类,A类和B类。
A类36所,全部为之前的985工程大学。
B类分两种,一种是被”降级“的985大学: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东北大学是一所老牌重点大学,但近年来随着东北地区经济增速下滑、人才外流严重,教科研水平也受到相当影响,除东北、华北外的招生情况也很不乐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一所特色很明显的行业院校,但由于地处西安,加上农林行业附加值低,对学生吸引力不大,近年来也受到很大影响。
经常被高考生评为”性价比最高“的985大学,其困境可见一斑。
湖南大学虽头顶千年学府的光环,但在同城中南大学的强势发展影响下,始终处在阴影之中。
之前还有一定优势的工科水平下滑,人文社科人才外流较多,和中南大学没有形成”同城双子星“的竞争格局,没落在所难免。
药学专业本硕博连读培养机制探索—以武汉大学为例摘要: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引导高校高起点布局支撑国家原始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学科专业。
要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深入实施强基计划,制定《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规划(2021—2035年)》,探索基础学科本硕博连读培养模式,为国家未来发展储备尖端人才。
武汉大学药学院在学校的政策支持下积极探索,建立“创新试验班”(本硕博连读培养),目前进展顺利,效果较好。
[关键词]药学专业;本硕博;连读培养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也让医药卫生事业处于一个重点发展的战略位置,其发展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健康。
药学学科作为生命健康领域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应把握机遇,明确学科发展态势,为推进健康中国战略提供强力支持。
一、目标与背景我国现阶段本科、研究生的培养阶段基本是分离的,这种整齐划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适应当前高等教育日益多元化的发展,特别是在一些对基础理论和系统专门知识的学习及掌握有很强的连续性要求的基础学科。
因此在学校领导的大力倡导下,武汉大学研究生院、本科生院协同创新,整合优质课程资源,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本科生与研究生教学的对接与连读,积极探索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资源共享的一体化本、硕、博连读式人才培养模式,推进“连读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工作,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学研究的主要参与者是研究生,在研究生中,博士因为已经受到过硕士阶段的科研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更成为主力军。
因此我们要加强本科教学和研究生教学改革,尽早发现具有科研潜质的学生。
本硕博连读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出现是满足国家对拔尖创新人才需求,把握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律的又一次主动探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强调了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科技与创新┃Science and Technology&Innovation ·68·2021年第01期文章编号:2095-6835(2021)01-0068-02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背景下高校专利发展分析——以华侨大学为例*李鹏(华侨大学科学技术研究处,福建厦门361021)摘要: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背景下,基于Incopat专利数据库,从专利申请年度趋势、专利存活率、技术构成、专利合作申请、成果转化等多角度对华侨大学专利数据进行研究,梳理高校专利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高校专利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华侨大学;专利分析;Incopat中图分类号:G644文献标志码:A DOI:10.15913/ki.kjycx.2021.01.024当今世界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愈加凸显,自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开始实施,中国知识产权工作呈现与时俱进蓬勃发展的态势。
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成果的重要供给侧,专利已成为衡量高校科技创新实力的重要指标[1]。
为了解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背景下高校专利发展态势和存在的问题,激发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笔者借助专利统计,对华侨大学的专利现状进行分析,梳理高校专利发展的宏观脉络,为高校制订知识产权战略及规划学科发展提供借鉴。
1专利检索利用Incopat专利数据库,以2020-06-23为检索日,检索式:(AP-OR=(华侨大学))AND(AD=[19850101to 20191231]),经检索、申请号合、去噪,得到数据样本。
对专利年度趋势、专利存活率、技术领域与国民经济行业分布、重要发明人、专利合作、专利转让等进行统计分析。
2研究结果检索得到华侨大学专利申请量4260件,其中发明专利1941件,实用新型专利1316件,外观设计专利99件。
其中专利授权2319件,占比54.44%(授权专利比例=授权专利量/专利申请总量),有效专利量1594件,占比37.42%(有效专利比例=有效专利量/专利申请总量)。
关于成立郑州大学教育基金会的建议关于成立郑州大学教育基金会的建议根据国务院2004年颁发的《基金会管理条例》,大学教育基金会是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非公募基金会,是公益性质的非盈利机构,其宗旨是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资助学生,奖励教师,帮助学校建设。
基金会致力于加强大学与国内外各界的联系与合作,凝聚各方兴学力量,筹集并管理海内外各界朋友和校友捐赠的资金,通过有效的管理与运作,保证捐赠款的使用完全符合捐赠者意愿和基金会使命,服务学校发展。
大学教育基金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内外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的自愿捐款。
一、国内外大学教育基金会发展概况(一)美国一流大学募捐概况接受捐赠和募款集资,是美国高校尤其是私立高校的主要经费来源之一。
目前,美国高校教育捐赠的类型日趋多样化、多元化。
捐赠的主体主要有慈善基金会、校友、企业、宗教组织、学生父母、普通群众等。
2003年,美国高等教育系统所获得的捐赠收入高达239亿美元,其中来自校友和基金会的捐赠均为66亿美元,各占捐款总数的28%;其次是非校友个人捐赠为19%,公司捐赠为18%,宗教及其他组织的捐赠为8%。
2005年,美国高校所获捐赠收入总额为256亿美元,其中校友捐赠占27.7%,非校友个人捐赠占19.5%,企业捐赠占17.2%,基金会的捐赠占27.3%,教会的捐赠占1.4%,其他机构的捐赠占6.8%。
美国高校募捐的特点:首先,捐赠收入的规模逐渐扩大,表现为社会团体和个人积极地捐赠或设置基金会资助教育。
其次,捐赠的手段多样化,有现金捐赠、增值证券捐赠、不动产捐赠、不动产所有权捐赠、有形资产捐赠、遗产捐赠、寿险捐赠、信托捐赠等。
捐赠的方式也是多样化的,最常见的是例行年度募款和大额捐款。
第三,许多大学将筹措捐赠收入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建立相应的筹款机构,由专职人员来执行,非常规范。
第四,募捐范围不局限于本地和本国,而是扩大到了全世界。
最后,大学的募捐得到了政府鼓励性政策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