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工业革命(公开课)孟安方
- 格式:ppt
- 大小:3.14 MB
- 文档页数:43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
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了解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就,认识电气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
2、通过两次工业革命的内容、特点和比较,进一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
3、知道工厂制度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发展,了解其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
2学情分析
本节课为初二学生的新授课。
学生在前面已学习过《第一次工业革命”》内容,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有所了解。
在初中阶段,历史课在加强其学习兴趣的同时,要增加其历史思维能力。
要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从历史表象的认知到历史概念和知识体系的建构。
因此在教学中从历史图片和视频出发,激发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去归纳、分析;从历史材料、图表的解读出发,引发思考的同时,引导学生去理解和建构,直至运用。
从科学理论的提出到技术应用、产品使用的速度加快(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到主要发明所导致的“电气时代”(生产力的发展),再到两次工业革命的对比。
从而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教学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1【导入】诗词导放
诗词导入: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曾写有一首诗《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描绘的是贡品荔枝送到华清宫的景象。
同学们知道荔枝是从哪里进贡的?从进贡地到长安需要多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