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山东省青岛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30.50 KB
- 文档页数:16
人教版山东青岛中考专题语文中考模拟1.单选题第1题.下面对《艾青诗选》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礁石》中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的礁石,象征着坚韧不拔、高傲自负的人们。
B: 从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可以体会到诗人对革命的崇高热情、不懈努力,以及为革命奉献生命的伟大思想感情。
C: 在死亡没有来临,把能量发挥干净这两句可以看出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的赞叹、赞赏,以及奉献自己、贡献力量的伟大情怀。
D: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答案】A【解答】A项,高傲自负错误,礁石象征着坚韧不拔、乐观自信的人们。
2.文言文阅读第2题.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后面问题。
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①。
公孙闬②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③,战而不死,曲挠④而诛。
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⑤而往卜⑥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卜者出,因令人捕为人卜者,亦验其辞⑦于王前。
田忌遂走。
(《战国策·齐策一》)①说:同悦,感情和睦。
②:念hàn。
公孙用,齐国人,邹忌的门客。
③不进:指不再威胁到邹忌。
④曲挠:挠,念náo。
曲挠,这里指混淆视听、罗织罪名。
⑤十金:当时齐国二十两为一金。
⑥卜:念bǔ,烧灼龟甲,看其裂纹以预测吉凶。
⑦验其辞:验证占卜者讲的话。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田忌为将(2)邹忌以为然(3)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4)田忌遂走(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
(2)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3)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正确的朗读节奏(限两处)公孙闰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4)邹忌逼走田忌之后,齐国逐渐失去了强国的地位。
人教版山东青岛中考专题语文中考模拟1.单选题第1题.下列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昆虫记》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
B: 《昆虫记》中,蟋蟀善于建造巢穴,管理家务;蜘蛛在捕获食物、编织罗网方面独具才能。
C: 阅读李鸣生的《飞向太空港》,你会因西昌卫星发射场那标志着现代文明的70多米高的通天塔而震慑,又会为发射场四周刀耕火种般的劳作方式所困惑,更会被那些为了亚洲一号的成功发射作出贡献乃至牺牲的人所感动。
D: 《长征》一书中,中央红军在遵义会议之后,先后经历了飞渡金沙江、四渡赤水、过雪山草地、挺进陕北的历史阶段,最后实现三军会师。
【答案】D【解答】D项,正确顺序是: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急行军渡过金沙江,从此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接着,北上强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爬雪山,过草地,进入甘肃。
2.文言文阅读第2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士谦,自以少孤,未尝饮酒食肉,口无杀害之言家富于财,躬处节俭,每以振施为务。
州里有丧事不办者,士谦辄奔走赴之,随乏供给。
有兄弟分财不均,至相阋①讼,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令与多者相埒②;兄弟愧惧,更相推让,卒为善士。
有牛犯其田者,士谦牵置凉处饲之,过于本主。
望见盗刈其禾黍者,默而避之。
其家僮尝执盗粟者,士谦慰谕之曰:穷困所致,义无相责。
遽令放之。
其奴尝与乡人董震因醉角力,震扼其喉,毙于手下。
震惶惧请罪,士谦谓之曰:卿本无杀心,何为相谢!然可远去,无为吏之所拘。
其后出粟数千石,以贷乡人,值年谷不登,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
士谦曰:吾家余粟,本图振赡,岂求利哉!于是悉召债家,为设酒食,对之燔③契曰:债了矣,幸勿为念也。
各令罢去。
明年大熟,债家争来偿谦,谦拒之,一无所受。
他年又大饥,多有死者,士谦罄竭家资,为之糜④粥,赖以全活者将万计。
收埋骸骨,所见无遗。
至春又出粮种,分给贫乏。
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模拟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运用(24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腐蚀(shí)粗糙(zào)沙砾(lì)浑(hūn)浊B.龟(guī)裂沟壑(hè)浑浊(zhuò)掸(dǎn)C.琥(hǔ)珀(pò)帷(wéi)幕楔(qì)形山麓(lù)D.踪(zōng)迹裂缝(fèng)孔隙(xì)胶(jiāo)结2.下列书写完全无误的一组词是()(2分)A.祈祷自曝自弃糯夫山穷水尽B.灌概不足为踞创意走头无路C.既然埋头苦干摧残舍身求法D.邈茫自欺欺人视查不攻自破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夜色如澜,璀璨的光与建筑整体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显得花枝招展。
B.春光明媚春意浓,深谙“一年之计在于春”的人们早早开始规划一年的行程。
C.梨花一朵朵爬满了整个枝头,好像是争先恐后地展开艳丽的花朵自我欣赏似的。
D.这位同志说话咄咄逼人,那气势可真让人受不了啊。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谁也不能否认学好电脑技术是靠实践得来的。
B.遵规守纪是衡量一个学生好坏的重要标准。
C.虽然那光模模糊糊,小得像小米粒,但毕竟是他亲眼看到的啊!D.自信的人能正确地对待自己,能以积极态度对待生活,坚信自己能取得成功。
5.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 我吃过我自己种的菜。
②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
③ 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无数的脚印。
④ 故乡的土壤是香的。
A.④①②③B.④②①③C.③②①④D.③①④②6.为了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七年级(5)班开展了主题为“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8分)(1)围绕“有朋自远方来”的主题,班级要办一期板报,班长在征集板报名称,请你拟一个名称,并说明理由。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一、阅读(共4题;共43分)1.名著阅读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举行《D调弥撒曲》和《第九交响曲》的第一次演奏会,获得空前的成功。
情况之热烈,几乎含有暴动的性质。
当贝多芬出场时,受到群众五次鼓掌的欢迎;在此讲究礼节的国家,对皇族的出场,习惯也只用三次的鼓掌礼……可是胜利是暂时的,对贝多芬毫无盈利。
音乐会不曾给他挣什么钱。
物质生活的窘迫依然如故。
他贫病交迫,孤独无依,可是战胜了——战胜了人类的平庸,战胜了他自己的命运,战胜了他的痛苦。
(1)下列填入空格正确的一项是()选文出自_____________的著作《名人传》,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
A. 罗曼·罗兰音乐上的成功没有改善贝多芬的生活,但他依然战胜了苦难B. 歌德维也纳演奏会上观众的狂热使贝多芬不再孤独和痛苦C. 罗曼·罗兰维也纳演奏会上观众的狂热使贝多芬不再孤独和痛苦D. 歌德音乐上的成功没有改善贝多芬的生活,但他依然战胜了苦难(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名人传》的作者是20世纪上半叶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B. 作品中所写的三位伟人除贝多芬外,还有米开朗琪罗和列夫·托尔斯泰。
C.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展开想象,设计了曲折的情节,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D. 《名人传》叙述了三位伟人苦难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精神。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贾诩字文和,武威人也。
少时人莫知,唯汉阳阎忠异之,谓诩有良、平①之奇。
以疾病去官,道遇叛敌,同行数十人皆为所执。
诩曰:“我段公外孙也,汝勿杀我,我家必厚赎之。
”时太尉段颖,昔久为边将,威震西土,故诩假以惧敌。
叛敌果不敢害,与盟而送之。
诩实非段颖外孙,权以济事,咸此类也。
后李傕②等与诩议,欲迎天子③置之营中,诩曰:“不可。
挟天子,非义也。
”傕不听。
或谓诩曰:“此中不可久处,君胡不去?”诩曰:“吾受国恩,义.不可背。
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信息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二、选择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A.钟南山在新冠疫情防控方面的贡献是不屑置辩....的,其专业与担当赢得了人们的赞誉。
B.近日,国务院大督查第二批核查问责不作为情况又公之于众,不断加大的问责力度让为官不为者如坐针毡....,推动着工作的真正落实,让群众真正受益。
C.黄河之水,九曲回旋,络绎不绝....,像一条长龙雄赳赳、气昂昂地向着大海奔涌而去。
D.三年的初中生活,大家在一起共处的一幕幕浮光掠影....,将成为我们每个人挥之不去的记忆。
3.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A.随着粤剧表演及广彩制作等活动引入课堂,让更多学生受到了广府传统文化的熏陶。
B.中国体育健儿正在积极备战2016年奥运会,他们将在赛场上努力拼搏,争创佳绩。
C.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D.“中国成语大会”节目受到中小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雨果是法国著名作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悲惨世界》《羊脂球》。
B.《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
C.我国文学作品中“桑梓”“婵娟”“汗青”分别指代家乡、月亮、史册。
D.布衣,指平民。
古代没有官职的人穿麻布衣服,所以称为布衣。
三、句子默写四、选择题6.下列有关名著《骆驼祥子》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骆驼祥子》中作者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让我们感受到老北京的风情。
B.作者是老舍,现代著名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
有“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C.作品围绕祥子的最大梦想,写他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突出当时社会人民的苦难生活。
D.一天晚上,祥子拉曹先生从东城回来,跑得飞快,不小心摔坏了车子,跌伤了曹先生,心里愧疚想辞工,虎妞安慰祥子,让祥子心里舒服了一些。
一、积累与运用(19分)“最是读书能致远,人间至味是书香。
”伴随着美好的春光,同学们踏上了崭新的阅读旅程。
穿过了乍暖还寒的料峭(qiào)春风,大地沐浴在暖暖的阳光下,草木萌发,整个世界一派蓬勃的景象。
春天的夜晚更是不寒不躁,也无蚊虫叮咬。
在古人看来,这是最宝贵的读书时光,他们常常借着春景高谈阔论,于滔滔时光中打捞春日读书的鲜活印记。
智者圣贤们的那份锲而不舍的精神,在春色的韵律里更见修养,是我辈读书的标尺、人生的标杆。
读喜欢的书,似与挚(zhì)友交谈,使人胸襟开阔,旷(kuàng)达晓畅;读书如赴一场永不散场的筵(yàn)席,使浊俗的人可以变为清雅的君子。
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是相辅相成的,希望同学们能够既读有字书、又读“无字书”,全面提高独立思考能力、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轻信谰语,对挫折有清醒的认识,有百折不挠的决心,让读书学习成为一生的追求。
1.(2分)文段中标注的四个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料峭(qiào)B. 挚(zhì)友C. 旷(kuàng)达D. 筵(yàn)席2.(2分)文段中四个画线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A. 蓬勃B. 不寒不躁C. 旷达D. 谰语3.(2分)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高谈阔论B.锲而不舍C.相辅相成D.百折不挠4.(6分)小文要完成“阅读诗词之趣”任务单,请你根据要求和他共同完成。
“阅读诗文之趣”任务单我的摘抄我的批注(1)人生自古谁无死, 。
(文天祥《过零丁洋》》)(2),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满腔热血,显家国情怀(3)野芳发而幽香,,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欧阳修《醉翁亭记》)(4)几处早莺争暖树, 。
(白居易《钱塘湖春景物的组合,营造出生动的画面,渗透诗人的情感行》)(5) ,决眦入归鸟。
(杜甫《望岳》)(6)欲渡黄河冰塞川, 。
山东省青岛李沧、平度、西海岸、胶州2025届初三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理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今年,在广场上挂的中秋节彩灯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B.不论是段考还是期考,她的语文都考不及格,在班级中显得鹤立鸡群....。
C.生活告诉我们,那些为富不仁....的人,最终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D.爬上青秀山时,他已经筋疲力尽....了,下山时,只好坐观光车离开。
2.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之后,在西城巧施空城计阻止了司马懿的追击。
B.《简·爱》中女主人公初到桑菲尔德庄园时,认为罗切斯特脾气古怪,冷漠自负。
C.《草房子》中杜小康在寻找因暴风雨走失的鸭子时,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坚强了。
D.《老人与海》中与命运不断搏斗的主人公圣地亚哥,不论成败都不改其坚忍和勇敢。
3.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一个真正的读者应具备基本的判断力和鉴赏力,能够辨识一本书的优劣,本能地拒斥劣书,倾心好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旦你的灵魂足够丰富和深刻,你就会发现,你已经上升到了一种高度,不再能容忍那些贫乏和浅薄。
①只要坚持这个标准,灵魂的品质和对书的判断力就自然会同步得到提高。
②这种能力部分地来自阅读的经验,但更多地源自一个人灵魂的品质。
③当然,灵魂的品质是可以不断提高的,读好书也是提高的途径,二者之间有一种良性循环的关系。
④重要的是一开始就给自己确立一个标准,每读一本书,一定要在精神上有收获,能够开启你的心智。
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考试时间: 120分钟; 满分: 120分)本试题共三道大题,含 24 道小题。
所有题目均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 (19分)请阅读文段内容,完成1-3题。
中国历史上不乏关于文士目不(kuī)园、刻苦攻读的励志故事,甚至有人从中总结出了许多关于勤奋好学的成语、典故,譬如囊萤映雪、凿壁偷光等故事家喻户晓。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宋代《雪窗读书图》描绘的就是文人在雪天里不畏严寒、苦读不(chuò)的状态。
这幅画虽非名家手笔,但笔力遒劲,处处显现出画家的构思栩栩如生:选取巉岩绝壁为前景,并以崖上巨柏为荫(bì),突显士人隐居读书、心无旁骛的情状;以绕堂而生的丛竹,烘托士人坦荡如砥的情操。
整幅画作笔墨技法(xián)熟,山石、松竹的画法抑扬顿挫,近景之细致与远景之概括形成对比,营造出高邈苍茫的意境,俯仰生姿,让人叹为观止。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是 (2分)A. 譬pì如B.遒劲.jìnC. 坦荡如砥.dǐ D .高邈.miǎo2.文段拼音处依次应填写的汉字有误的是 (2分)A.窥B.辍C.敝D.娴3.文中画线成语运用不恰当的是 (2分)A.家喻户晓B.栩栩如生C.心无旁骛D.叹为观止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是 (3分)A.让书本里的知识“活起来”,让知识走进生活,就能极大激发孩子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B.课间体育锻炼,不仅可以让学生增强体质、磨练意志,还能为学生创造更多交流的机会。
C.释放乡村文化的内在魅力,既需要在深入挖掘、强化保护上下功夫,也需要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做文章。
D.我国科研人员用智慧和勇气战胜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谱写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壮丽诗篇。
5.根据提示填写名句。
(6分)·一切景语皆情语。
“①,闻道龙标过五溪”,这是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渲染的离别氛围;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床头屋漏无干处,②”,描绘了秋雨肆虐下茅屋的凄凉;杜甫登临泰山,“荡胸生曾云,③”,写出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潭中鱼可百许头,④”,写出小石潭水的无比清澈;崔颢在《黄鹤楼》中⑤“,”一句写自己登楼远眺看到阳光下草木繁盛、生机盎然的景象。
2024届青岛市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下面文段中画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甘肃平凉的崆峒山,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身。
峰峦雄峙,危崖耸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烟笼雾锁,如缥缈仙境;高峡平湖,水天一色,有漓江神韵。
凝重典雅的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气宇轩昂,底蕴丰厚。
A.奇险灵秀B.水天一色C.凝重典雅D.气宇轩昂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德州高铁“朋友圈”的扩大,使得我们到日照观海、菏泽赏牡丹只有两小时车程。
B.实施“校园足球计划”,旨在普及足球运动,进一步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水平为目的。
C.《流浪地球》口碑炸裂,广泛在国内外引起关注,中国科幻电影开启了壮丽的航程。
D.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挂牌,预示着中国将开启文化和旅游新时代,诗和远方终于在一起了。
3.下列句中的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学校男子体操队正式成立,队员中年龄最大的十八岁,正值豆蔻年华....。
B.先进教育工作者在会上高.谈阔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C.奥运冠军殷剑成功的背后,经历了多少忍辱负重....的艰苦训练。
D.在阳光明媚、春风和煦的时节,泛舟风光旖旎,美不胜收....的襄阳古护城河,那真是惬意无比啊!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贮立凌乱大相径庭B.料峭悦耳煞有介是C.静谧滑翔喜出望外D.障碍晕炫杞人忧天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柳宗元与山水的相遇,多少有些偶然、被动和无奈。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2024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积累1.下列语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老李对父亲刚去世三天就来上班的老张说:“家父刚过世,你还是在家里多休息几天吧。
”B.小马老师参加工作刚一年,她对教学经验丰富的高老师说:“教学上我有许多不懂之处,请您多多指教。
”C.王老师高兴地对我说“你此次夺冠,为班级增了光,你真是我的高足呀!”D.小兰在刚开张的小店里买到了她心仪已久的音乐盒,兴奋地对店主说:“下次我还会光临贵店,多多惠顾贵店的。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今天天.衣无缝...,一丝阳光都看不到。
B.一些人对英雄人物喜欢吹毛求疵....,在他们的眼里世界上还哪有真正的英雄?C.这道计算题我实在不求甚解....,你帮我解解。
D.林英和李芳在这次举重比赛中竞争激烈,相辅相成....,一举夺得冠亚军。
3.下列句子中,字形和加点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国家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外部环境错综复杂,历史机遇稍纵即逝,我们要以如履薄冰的谨慎和居安思危的智慧,不辍.(chuò)劳作、实干兴邦。
B.一个人的韧性表现在,愈是深陷泥沼、走投无路,内心就愈是翻腾着一股燥动,迸.(bènɡ)射出野蛮生长的力量。
C.英雄精神既体现在刹.(shà)那间的生死抉择,也体现在经年累月的执着坚守,比如那些默默钻研技术几十载的航天人。
青岛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 分钟;满分:120 分)说明:1.本试题共三道大题,含 22 道小题。
1—7 小题为“积累及运用”,8—21 小题为“阅读”,22 小题为“写作”。
2.所有题目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一、积累及运用(26 分)(一)基础知识(7 分)1.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青岛欢迎你,五湖四海的朋友!让我们带上惬.意的微笑,迎着和煦.的微风,一起遥望无垠.的大海,一起畅游秀美的崂山,一起欣赏绚.丽的霓虹……2018,让我们相约青岛!A.qièxīgēn xúnB.qièxùyín xuànC.xièxùgēn xúnD.xièxīyín xuàn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A.《画说青岛》这套书追.溯.了青岛的百年历史,是“画”与“说”相.德.益.彰.的佳作。
B.邓稼先历.尽.心.血.,潜心研究,为我国核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将被我们永远铭.记.。
C.家风家规是先辈馈.赠.给我们的无价珍宝,蕴含着许多人生真.缔.,值得世代传承。
D.日落时分,绯.红.的晚霞中渔船归航,澄.澈.的海天间鸥鸟飞翔,别有一番韵味。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驻青高校开展、筹备、策划的“我为峰会添光彩”活动,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响应。
B.我国高铁建设已取得丰硕成果,但因市场规模巨大,还不能完全满足载客、物流货运。
C.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给人民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
D.在“经典咏流传”吟诵活动中,同学们提高了学习古诗词的热情,也增长了知识面。
(二)诗词理解与默写(11 分)4.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 分)A.“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意思是陶渊明并不在意衣裳被夕露沾湿,他要按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中的这句诗,不只是诗人要攀登泰山绝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C.《过零丁洋》一诗,写诗人看着寥落的群星,面对飘飞的柳絮,望着漂荡的浮萍,想到国势危亡,不禁为报国无门而悲伤沮丧。
D.“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中的“客”指漂泊在外、旅居他乡的游子,与《约客》一诗题目中的“客”含义不同。
5.根据提示默写。
(8 分)①,可以为师矣。
(《论语》)②长风破浪会有时,。
(《行路难》李白)③,塞上燕脂凝夜紫。
(《雁门太守行》李贺)④晴空一鹤排云上,。
(《秋词》刘禹锡)⑤,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⑥问渠那得清如许?。
(《观书有感》朱熹)⑦夕阳西下,。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⑧?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爱这土地》艾青)(三)语言运用(8 分)6.请从下面给出的四个语句中,选择合适的句子,将四副对联补充完整,使之符合节日和对联的特点。
只填序号即可。
(4 分)①银花火树开元夜②避恶遍插茱萸枝③几处笙歌留朗月④角粽投江祭诗魂(1)元宵节上联:下联:紫气丹光拥玉台(3)中秋节上联:下联:万家箫管乐中秋(2)端午节上联:龙舟竞技怀屈子下联:(4)重阳节上联:延年畅饮菊花酒下联:7.在下面文段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
(4 分)要熬一锅好粥,首先要有“好米”,米好,是粥好的前提;有了“好米”,还须用“文火”,即要用比较弱的火用心来熬;除此之外,①,一锅好粥,少说也得熬一个小时。
②,要遵循“好米、文火、持续”三大法则。
③,用心细读,持之以恒地读,才能把书的精髓融入到一个人的血脉之中,让人享用不尽,受益无穷。
二、阅读(44 分)(一)名著阅读(4 分)1824 年 5 月 7 日,在维也纳举行《D调弥撒曲》和《第九交响曲》的第一次演奏会,获得空前的成功。
情况之热烈,几乎含有暴动的性质。
当贝多芬出场时,受到群众五次鼓掌的欢迎;在此讲究礼节的国家,对皇族的出场,习惯也只用三次的鼓掌礼……可是胜利是暂时的,对贝多芬毫无盈利。
音乐会不曾给他挣什么钱。
物质生活的窘迫依然如故。
他贫病交迫,孤独无依,可是战胜了——战胜了人类的平庸,战胜了他自己的命运,战胜了他的痛苦。
8.下列填入空格正确的一项是(2 分)选文出自的著作《名人传》,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
A.罗曼·罗兰音乐上的成功没有改善贝多芬的生活,但他依然战胜了苦难B.歌德维也纳演奏会上观众的狂热使贝多芬不再孤独和痛苦 C.罗曼·罗兰维也纳演奏会上观众的狂热使贝多芬不再孤独和痛苦 D.歌德音乐上的成功没有改善贝多芬的生活,但他依然战胜了苦难9.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名人传》的作者是 20 世纪上半叶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B.作品中所写的三位伟人除贝多芬外,还有米开朗琪罗和列夫·托尔斯泰。
C.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展开想象,设计了曲折的情节,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D.《名人传》叙述了三位伟人苦难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精神。
(二)文言文阅读(12 分)贾诩字文和,武威人也。
少时人莫知,唯汉阳阎忠异.之,谓诩有良、平①之奇。
以疾病去官,道.遇叛敌,同行数十人皆为所执。
诩曰:“我段公外孙也,汝勿杀我,我家必厚赎之。
”时太尉段颖,昔久为边将,威震西土,故诩假以惧敌。
叛敌果不敢害,与盟.而送之。
诩实非段颖外孙,权以济事,咸此类也。
后李傕②等与诩议,欲迎天子③置之.营中,诩曰:“不可。
挟天子,非义也。
”傕不听。
或谓诩曰:“此中不可久处,君胡不去?”诩曰:“吾受国恩,义.不可背。
卿自行,我不能也。
”天子既东,而傕来追,王师败绩。
司徒赵温为傕嫌,欲杀之。
诩谓傕曰:“此乃天子大臣,卿奈何害之?”傕乃止。
文帝④即位,以诩为太尉。
年七十七,薨,谥曰肃侯。
(取材于《后汉书》《三国志》)【注】①良、平:指汉代张良、陈平。
②傕:音 jué,用于人名。
③天子:指汉献帝。
④文帝:指魏文帝。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唯汉阳阎忠异.之异:诧异B.道.遇叛敌道:在路上C.与盟.而送之盟:盟誓,结盟D.吾受国恩,义.不可背义:坚守道义11.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 分)例句:欲迎天子置之.营中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B.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C.何陋之.有《陋室铭》)D.策之.不以其道(《马说》)12.下列句子与“司徒赵温为傕嫌”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 分)A.太丘舍去,去后乃至(《陈太丘与友期》)B.中轩敞者为舱(《核舟记》) C.山峦为晴雪所洗(《满井游记》)D.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1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贾诩年轻时并不出名,只有阎忠认为他有张良、陈平那样的才华。
B.贾诩是段颖的外孙,而段颖当时很有威名,因此叛敌不敢加害贾诩。
C.李傕等人与贾诩商议,想要挟持天子,但贾诩不同意这种做法。
D.魏文帝即位后,贾诩官至太尉,七十七岁时死去,谥号为肃侯。
1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1)或谓诩曰:“此中不可久处,君胡不去?”(2 分)(2)天子既东,而傕来追,王师败绩。
(2 分)(三)现代文阅读(10 分)“悟空”探“妖”①2015 年 12 月 17 日 8 时 12 分,“悟空”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
它是一只非常勤奋的“猴子”,每天要绕地球飞行 15 圈,从不偷懒。
②“悟空”是我国第一颗主要用来探测暗物质的人造卫星。
其实,它就是一台空间望远镜,担负着寻找暗物质粒子、研究暗物质特性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等任务。
③一般人听到“暗物质”会一脸茫然:这是什么“妖魔鬼怪”?为什么要寻找它?顾名思义,暗物质就是通过人眼和其他设备看不到的物质。
天文学家在长期的观测研究中发现:许多星系中存在额外的、看不见的引力源,宇宙的总质量其实远远大于已知物质的总质量。
他们据此推测,宇宙中应该还存在着一种“暗物质”。
我们已知的各种物质基本上都要受电磁力的影响,要么吸收光,要么反射光,要么就自己发光;但暗物质不与光波发生作用,它对电磁力无动于衷,所以我们无法看到它。
④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对暗物质的研究依然不明朗。
目前,能够确定的是,宇宙总能量的 26.8%由暗物质贡献,普通物质只占 4.9%,暗物质的能量是普通物质的 5 倍以上。
有这样隐形的庞然大物存在于宇宙中,却又看不见摸不着,这的确让科学家心痒难耐。
而且,暗物质与我们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
科学家发现,所有发光物质提供的引力无法抵消星系内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因此推测,是暗物质在提供额外引力,以阻止星系解体。
也就是说,没有暗物质就没有星系,也就没有人类。
而且,作为一种全新的、未知的粒子,暗物质很有可能开创前所未有的应用空间。
⑤那么,怎样才能找到传说中的暗物质呢?“悟空”的任务,就是上天捕捉暗物质粒子碰撞湮灭时产生的高能电子。
简单地说,“悟空”在观测中如果突然发现某一速度的电子射线数量变多了,但这又无法用现有理论来解释,那么这些电子射线很.有.可.能.是暗物质湮灭时产生的。
⑥全世界各国的科学家都希望能够第一个观测到这部分电子射线,从而获取暗物质存在的证据。
除“悟空”外,目前世界上用以探测暗物质的设备,还有国际空间站的阿尔法磁谱仪和美国宇航局的费米空间望远镜。
而中国的“悟空”,是迄今为止观测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
⑦2017 年末,“悟空”工程团队在世界权威科学杂志《自然》上发表论文,宣布获得了世界上最精确的高能电子宇宙射线能谱,该能谱将有助于发现暗物质存在的蛛丝马迹。
接下来的 2018 年,我们希望“悟空”不负众望,用火眼金睛找到更多线索,早日探到“妖”的真容。
(取材于程醉的同名文章)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悟空”主要用来寻找暗物质粒子、研究暗物质特性及其空间分布规律。
B.暗物质不受电磁力的影响,所以不能通过人眼和其他设备看到。
C.“悟空”可以通过捕捉到的宇宙中的高能电子来探寻暗物质的踪迹。
D.与其他探测器相比,“悟空”性能更加杰出,已率先发现暗物质。
16.下列对文章写作特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全文按照时间顺序说明了“悟空”的任务、暗物质的特性、“悟空”探寻暗物质的方式及成果。
B.“悟空”是一颗人造卫星,“妖”指暗物质,以“‘悟空’探‘妖’”为题,生动形象,吸引读者。
C.选文第③段连用两个设问句,加强语气,引出对“悟空”探“妖”方式的具体说明。
D.选文第⑤段中加点词语“很有可能”表明探寻暗物质前景不容乐观,语言表达既准确又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