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油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14.73 KB
- 文档页数:5
船舶燃料油加注设计标准
船舶燃料油加注是指将燃料油加注到船舶燃料油箱的过程。
船舶燃料油加注设计标准是为了确保加注过程安全、高效和环保。
首先,船舶燃料油加注设计标准应规定加注设备的选型和安装要求。
加注设备包括加注舱口、加注阀门、加注管路等。
船舶燃料油加注设备应选用符合国际和国内相关标准的产品,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加注设备应安装在便于操作和维修的位置,方便船员进行操作。
其次,船舶燃料油加注设计标准应规定加注过程的安全措施。
加注过程中应配备防静电设备,防止静电引发火灾或爆炸。
加注设备和管路应具备泄漏报警装置,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泄漏情况。
此外,加注舱口应设有防溢装置,防止燃料油溢出舱口。
第三,船舶燃料油加注设计标准应规定加注过程的操作要求。
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熟悉加注设备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加注过程中应遵循规定的操作顺序和操作步骤,确保各个设备和阀门的正确操作。
加注设备和管路应定期进行巡视和维护,确保其状态良好。
此外,船舶燃料油加注设计标准还应考虑环保因素。
加注设备和管路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防止燃料油泄漏和挥发,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应规定燃料油的储存和处理要求,确保燃料油的质量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船舶燃料油加注设计标准应规定加注设备选型、安
装要求、操作要求和安全措施,以及考虑环保因素。
只有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设计和操作,才能确保船舶燃料油加注过程的安全、高效和环保。
国内燃油硫含量标准一、硫含量上限根据我国国家标准GB17895-2011,燃油中的硫含量上限如下:1.车用柴油(国IV):不大于0.035%或0.030%(质量分数,下同);2.车用柴油(国V):不大于0.025%;3.车用汽油(国IV):不大于0.050%;4.车用汽油(国V):不大于0.015%。
二、不同燃油品种的硫含量限制根据国家标准GB17895-2011,不同燃油品种的硫含量限制如下:1.船用燃料油:不大于0.5%;2.灯用油:不大于0.2%;3.航空燃料油:不大于0.1%;4.供军用及其他特殊用途的燃油:不大于0.1%。
三、不同地区和不同设备的硫含量限制不同地区和不同设备的硫含量限制可能会根据当地环保政策和设备特性有所差异。
例如,对于某些特定地区,如雾霾严重区域,可能会对燃油中的硫含量进行更加严格的限制。
同时,一些设备也可能对燃油中的硫含量有特定的要求。
具体限制需参考当地政策和设备制造商的建议。
四、特殊用途燃油的硫含量限制对于一些特殊用途的燃油,如用于加热炉、工业锅炉等设备的燃油,其硫含量限制也会根据设备的特性和使用环境有所不同。
具体限制需参考相关标准和设备制造商的建议。
五、硫含量检测方法目前常用的燃油硫含量检测方法有:1.燃宝塔法(GB/T1787-2017);2.燃核相谱法(GB/T3069-2016);3.原子吸收光谱法(GB/T1788-2018);4.原子荧光法(GB/T25544-2010)。
六、硫含量超标处罚措施如果燃油的硫含量超过了上述标准限制,将会面临处罚。
具体的处罚措施可能包括: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等。
此外,如果因为使用不合格燃油导致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可能面临刑事责任。
船用燃油主要是用于柴油机和锅炉,因此油料范围属于柴油类、残油类及两者混合的船用燃料油(又名重油)。
由于各个地区原油性质不同,原油加工技术各异,因此各个国家对油质的要求规定也不同,这样就对燃油提出一些共性的要求,集中反映在燃油的性能指标上,要求既能保证机器安全运行,又利于各国等级标准间相互套换,替代使用。
燃油的物理化学性能指标有二十多个,分别从不同方面反映燃油的品质。
根据其对柴油机工作的影响,大致可以分成三类:1)与燃烧性能有关的有:十六烷值、馏程、粘度、比重、热值。
2)与燃烧产物成分有关的有:硫分、灰分、钒和钠的含量、残碳、沥青质、胶质。
3)与管理工作有关的有:浊点、凝点、倾点、闪点、自燃点、机械杂质、水分等。
现分别介绍如下:1.十六烷值(Cetanenumber)十六烷值是表示发火性能的指标。
燃油的自燃性越好,它在燃烧前需要的物理、化学准备时间(滞燃期)越短。
以烷烃组成的燃油,发火快,燃烧压力升高速度相对比较平稳。
以芳香烃组成的燃油,着火延迟期长,由于滞燃期内积累已分裂和汽化的燃料较多,一旦燃烧起来,压力急剧升高,且最大爆发压力也高,柴油机运行时相对比较粗暴。
柴油的十六烷值与化学组成的关系,见表一。
柴油的十六烷值与化学组成的关系表一油样号十六烷值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化学组成()1 85 9 6 66 2 80 10 10 63 3 75 12 13 57 4 73 12 15 51 5 69 14 17 47 6 45 22 33 32 高速柴油机使用燃油的十六烷值应在4060 间。
十六烷值过低,会使柴油机工作粗暴;十六烷值过高,会发生热分裂,产生游离碳,造成排气冒黑烟。
中速柴油机和低速柴油机使用燃油的十六烷值应分别在3545 间和2535 间。
中速和低速柴油机燃烧时间比较比高速柴油机燃烧时间要相对长得多,例如转速为1500r/min 时,燃烧时间为0.003s;转速为120r/min 时,燃烧时间为0.004s。
船用燃料油(渣油型)及其他标准名称船用燃料油重柴油轻柴油试验方法标准标准牌号项目RMD15 -120 RME25- 180 RMG35- 380 20号(=DMC,DMO) 0号运动粘度100°Cmm2/s≤ 15.0 25.0 35.0 20.5(50°C) 3.0-8.0(20°C) GB/T265GB/T11137 ISO31014 运动粘度50°Cmm2/s≤ 120 180 380雷氏粘度(37.8°C)≤ 800 950 2000 1600 3800 3600 135 30-40闪点(闭口),°C ≥60 60 60 65 65 GB/T 261 ISO 2719 上倾点°C≤ 30 30 30 23 凝点(GB/T510):0 GB/T 3535 ISO 3016 残碳,康氏w t%≤ 14 15 18 10%蒸余物:0.50 10%蒸余物:0.40 GB/T 268 ISO 6615 灰分wt%≤ 0.10 0.10 0.15 0.06 0.02 GB/T 508 ISO 6245 水分wt%≤ 0.8 1.0 1.0 1.0 痕迹GB/T 260 ISO 3733 机械杂质wt%≤ 0.10 0.10 0.10 0.10(GB/T511) 无(GB/T511) ISO 10307-2 密度kg/m3 0.985 0.991 0.991 实测实测GB/T 1884ISO 3765 ISO 821(6.2) 硫含量wt%≤ 3.5 3.5 3.5 0.5(GB/T387) 0.2(GB/T380) GB/T 11140 ISO 8754钒mg/kg ppm Max 200铝+硅mg/kg ppm Max 80注:船用燃料油由重油与轻质馏分油调制而成,是一种发热量大、燃烧性能好、贮存稳定、腐蚀小、使用范围广的优良燃油,是大马力、中、低速船舶柴油机最经济而理想的燃料,也可用作中小型喷嘴的锅炉燃料。
燃料油的主要技术指标有粘度、含硫量、闪噗、水、灰分和机械杂质等。
1、粘度粘度是燃料油最重要的性能指标,是划分燃料油等级的主要依据。
它是对流动性阻抗能力的度量,它的大小表示燃料油的易流性、易泵送性和易雾化性能的好坏。
目前国内常用的是40℃运动粘度(馏分型燃料油)和100℃运动粘度(残渣型燃料油)。
我国过去的燃料油行业标准用恩氏粘度(80℃、100℃)作为质量控制指标,用80℃运动粘度来划分牌号。
油品运动粘度是油品的动力粘度和密度的比值。
运动粘度的单位是Stokes,即斯托克斯,简称斯。
当流体的动力粘度为1泊,密度为1g/cm3时的运动粘度为1斯托克斯。
CTS是Centistokes的缩写,意思是厘斯,即1斯托克斯的百分之一。
2、含硫量燃料油中的硫含量过高会引起金属设备腐蚀和环境污染。
根据含硫量的高低,燃料油可以划分为高硫、中硫和低硫燃料油。
3、闪点是涉及使用安全的指标,闪点过低会带来着火的隐患。
4、水分水分的存在会影响燃料油的凝点,随着含水量的增加,燃料油的凝点逐渐上升。
此外,水分还会影响燃料机械的燃烧性能,可能会造成炉膛熄火、停炉等事故。
5、灰分灰分是燃烧后剩余不能燃烧的部分,特别是催化裂化循环油和油浆掺入燃料油后,硅铝催化剂粉末会使泵、阀磨损加速。
另外,灰分还会覆盖在锅炉受热面上,使传热性变坏。
6、机械杂质机械杂质会堵塞过滤网,造成抽油泵磨损和喷油嘴堵塞,影响正常燃烧。
目前我国还没有关于燃料油的强制性国家质量标准。
为了与国际接轨,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于1996年参照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燃料油标准:美国材料试验协会(ASTM)标准ASTMD396-92燃料油标准,制定了我国的行业标准SH/T0356-1996。
表1 SH/T0356-1996燃料油主要技术要求1号和2号是馏分燃料油,适用于家用或工业小型燃烧器上使用。
4号轻和4号燃料油是重质馏分燃料油或是馏分燃料油与残渣燃料油混合而成的燃料油。
5号轻、5号重、6号和7号是粘度和馏程范围递增的残渣燃料油,为了装卸和正常雾化,在温度低时一般都需要预热。
性 能C1级C2级A2级D级外观运动粘度/(mm²/s)1.540℃ 不小于 不大于2.005.05.0100℃ 不大于 不小于馏程8585200℃回收体积/%(v/v) 不小于15.015.0(350℃)(350℃)6565 不大于60.0(250℃)(250℃)终馏点/℃ 不高于280300闪点/℃ 不低于43.038.0闪点/(闭口) 不低于5656硫含量/%(m/m) 不大于0.04BS 2000-3360.20.2铜片腐蚀(100℃,3h)/级 不大于1111烟点/mm 不小于3419炭值/(mg/kg) 不大于1020十六烷值 不低于4510%蒸余物残炭/%(m/m) 不大于0.30.3水分/(v/v) 不大于200200沉淀物/(mg/L) 不大于总沉淀物/%(m/m) 不大于2424灰分/%(m/m) 不大于残炭(微量)/%(m/m) 不大于0.010.01密度(15℃)/(kg/m³) 不小于820冷滤点/℃夏季(3月16~9月30) 不高于-4-4冬季(10月1~3月15) 不高于-12-12强酸值00脂肪酸甲酯(FAME)含量/%(v/v)不高于55英国 BS 2869-2009 燃料油标透明,无沉淀物和可见水
1.00(夏季 1.5为2)E级F级G级H级测试方法目测BS 2000-71
8.2020.040.056.08.20120.0140.01BS 2000-123
(350℃)
(250℃)BS 2000-17066.066.066.066.0BS 2000-34BS 2000-4900.21.01.01.01BS 2000-154BS 2000-57BS 2000-10BS 2000-41BS 2000-398BS 2000-4380.50.751.01.0BS 2000-74 IP 4150.10.150.150.15BS 2000-3750.100.100.150.15BS 2000-41518.020.022.0BS 2000-398BS 2000-160或BS 2000-365
船用燃料油的分类和质量标准是什么?作者:小风来源:《石油知识》 2018年第6期世界各国之间开辟水上通道的远洋巨轮大都以燃料油为动力,因为燃料油比煤易于储存和运输,热值更高。
燃料油来源主要是减压渣油和裂化残油两种。
这种燃料油黏度较小,凝点较低,因而稍加预热或不加预热就可使用。
我国船用燃料油国家标准G B /T17411是按照国际标准ISO8217执行的,没有强制性的企业及行业标准。
根据我国国家推荐标准规定,船用燃料油分为两类产品,一是馏分型船用燃料,二是残渣型船用燃料。
馏分型燃料包括DMX(相当-10#轻柴油)、DMA(相当0#轻柴油)、DMB(相当5#轻柴油)、DMC(相当10#重柴油或20#重柴油),主要在高速柴油机及中速柴油机中使用,主要是为短距离航行的中小型船舶提供动力,例如在长江、运河航行的运沙土船、渔船、干散货船等等,或用于船舶的辅机发电使用等。
馏分型燃料油的称谓还有MGO和MDO等不同的说法,都是柴油馏分,黏度不同,MGO (Marine Gas Oil)是轻柴油,适用于高速柴油机。
MDO(Marine Diesel Oil)是重柴油,适用于中速柴油机。
残渣型燃料包括船用残渣燃料油RMD15(或称为120#)、RME25(或称为180#)、RMG35(或称为380#)。
主要用于低速柴油机,或者与馏分型燃料混合后用于低速柴油机。
船用燃料油根据50℃时运动黏度的差异,通常分为180CST、380CST、500CST等,主要用在国际运输船舶,以及在沿海、沿江运输的较大船型上,发动机马力大要求的黏度高,最高可达到700CST。
目前180CST、380CST是市场上的主流品种。
180#燃料油的指标180CST燃料油:指50℃时的粘度在80CST与180CST之间的油品。
普氏对燃料油的质量要求180CST:含硫2% 180CST:含硫3.5% 380CST:含硫3.5%含硫量 2%MAX 3.5%MAX4.0%MAX运动粘度,50℃ 180CST 180CST 380CST 密度 0.991 0.9910.991闪点66℃66℃66℃倾点24℃24℃24℃灰分 0.15% 0.15%0.15%残碳 16% 16%18%矾 95PPM 200PPM200PPM钠 65PPM 100PPM100PPM铝+硅 80PPM、铝30PPM 80PPM、铝30PPM 80PPM含水量 0.50% 0.50%0.50%杂质 0.10% 0.10%0.10%粘度度量流体粘性大小的物理量。
又称粘性系数、动力粘度,记为μ。
牛顿粘性定律指出,在纯剪切流动中相邻两流体层之间的剪应力(或粘性摩擦应力)为式中dv/dy为垂直流动方向的法向速度梯度。
粘度数值上等于单位速度梯度下流体所受的剪应力。
速度梯度也表示流体运动中的角变形率,故粘度也表示剪应力与角变形率之间比值关系。
按国际单位制,粘度的单位为帕·秒。
有时也用泊或厘泊(1泊=10-1帕·秒,1厘泊=10-2泊)。
粘度是流体的一种属性,不同流体的粘度数值不同。
同种流体的粘度显著地与温度有关,而与压强几乎无关。
气体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液体则减小。
在温度T<2000开时,气体粘度可用萨特兰公式计算:μ/μ0=(T/T0)3/2(T0+B)/(T+B),式中T0、μ0为参考温度及相应粘度,B为与气体种类有关的常数,空气的B=110.4开;或用幂次公式:μ/μ0=(T /T0)n,指数n随气体种类和温度而变,对于空气,在90开<T<300开范围可取为8/ρ。
水的粘度可按下式计算:μ=0.01779/(1+0.03368t+0.0002210t2),式中t为摄氏温度。
M100燃料油指标M100燃料油指标M100,通常都指俄罗斯的燃料油,其最大的缺点就是含硫高,目前国内中石油下属的炼油厂,老装置都不能用,设备腐蚀严重。
密度:0.865-0.89一般0.88 40度运动粘度:4.0-20一般9.35 100度运动粘度:LESSTHAN1.50一般1.06闪点:不大于75一般60残碳:不大于0.1一般0.08含硫:不大于0.5一般0.35色度:3.0-3.5一般3.0燃料油也叫重油、渣油,为黑褐色粘稠状可燃液体,粘度适中,燃料性能好,发热量大。
用于锅炉燃料,雾化性良好,燃料完全,积炭及灰少,腐蚀性小。
闪点较高,存储及使用较安全。
燃料油是原油炼制出的成品油中的一种,广泛用于船舶锅炉燃料、加热炉燃料、冶金炉和其它工业炉燃料。
燃料油主要由石油的裂化残渣油和直馏残渣油制成的,其特点是粘度大,含非烃化合物、胶质、沥青质多。
燃料油主要技术指标有粘度、含硫量、闪点、水、灰分、和机械杂质。
1、粘度:粘度是燃料油最重要的性能指标,是划分燃料油等级的主要依据。
它是对流动性阻抗能力的度量,它的大小表示燃料油的易流动性、易泵送性和易雾化性能的好坏。
目前国内较常用的是40℃运动粘度(馏分型燃料油)和100℃运动粘度(残渣型燃料油)。
我国过去的燃料油行业标准用恩氏粘度(80℃、100℃)作为质量控制指标,用80℃运动粘度来划分牌号。
油品运动粘度是油品的动力粘度和密度的比值。
运动粘度的单位是Stokes,即斯托克斯,简称斯。
当流体的动力粘度为1泊,密度为1g/cm3时的动力粘度为1斯托克斯。
CST是Centistockes的缩写,意思是厘斯,即1斯托克斯的百分之一。
2、含硫量。
燃料油中的硫含量过高会引起金属设备腐蚀和环境污染。
根据含硫量的高低,燃料油可以划分为高硫、中硫和低硫燃料油。
3、闪点。
是涉及使用安全的指标,闪点过低会带来着火的隐患。
4、水分。
水分的存在会影响燃料油的凝点,随着含水量增加,燃料油的凝点逐渐上升。
燃料油中残留氯的标准
一、含量检测
燃料油中残留氯的含量检测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
一般采用滴定法或电位滴定法进行测量,以确定燃料油中氯的含量。
这些方法基于化学反应原理,通过滴定计量液体中的氯离子数量,从而确定氯的含量。
二、种类识别
燃料油中残留氯的种类识别也是非常重要的。
氯元素可能以不同的形态存在于燃料油中,如无机氯、有机氯等。
这些不同形态的氯元素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和危害性。
因此,种类识别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评估燃料油中残留氯
的特性和潜在影响。
三、腐蚀控制
燃料油中的残留氯可能会对设备和管道造成腐蚀。
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腐蚀控制措施,以防止设备腐蚀和管道泄漏等问题的发生。
这些措施可以包括使用耐腐蚀材料、添加缓蚀剂等。
同时,应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四、催化剂中毒预防
在燃料油加工过程中,催化剂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燃料油中的残留氯可能会对催化剂造成中毒,影响催化剂的活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必须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氯对催化
剂的影响。
这些措施可以包括使用脱氯剂、优化加工工艺等。
五、环保要求
燃料油中的残留氯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因此,必须遵守相关环保法规和标准,采取适当的环保措施,以减少燃料油中残留氯对环境的影响。
这些措施可以包括使用低氯燃料油、建立完善的废弃物处理系统等。
同时,应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和维护,以确保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公共建筑食堂燃料油参照标准文章标题:探讨公共建筑食堂燃料油参照标准在日常生活中,公共建筑的食堂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对于学校、医院、企业等公共场所的食堂,燃料油的质量标准至关重要。
而燃料油参照标准作为公共建筑食堂的必备条件之一,对于保障食品安全、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探讨公共建筑食堂燃料油参照标准的重要性、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以及标准的完善与未来发展。
一、公共建筑食堂燃料油参照标准的重要性燃料油参照标准对于公共建筑食堂具有重要的意义。
燃料油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食堂的运行和食品的安全。
合格的燃料油能够保障烹饪设备正常运转,减少燃烧产生的污染物,从源头上保障食品的安全。
燃料油的标准使用还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行成本,节约资源。
优质的燃料油还能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助力绿色发展。
公共建筑食堂燃料油参照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食品安全、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公共建筑食堂燃料油参照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要保障公共建筑食堂燃料油的质量,就需要相应的标准进行制定和实施。
相关部门应该制定出具有权威性和可操作性的燃料油标准,明确燃料油的物理化学性质、安全技术要求等,以此来规范食堂燃料油的质量。
各级食堂管理部门要严格执行燃料油参照标准,要求食堂采购的燃料油必须符合标准要求,定期对燃料油进行质量检测,确保食堂正常运行并且避免环境污染。
还应加强燃料油的储存和使用管理,确保燃料油的质量和安全使用。
只有通过制定和执行严格的燃料油参照标准,才能够保障公共建筑食堂的正常运转和食品的安全。
三、公共建筑食堂燃料油参照标准的完善与未来发展目前,公共建筑食堂燃料油参照标准仍有一定的不足和提升空间。
未来,我们应该继续加强燃料油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完善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检测方法,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还应根据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及时修订和更新燃料油参照标准,确保其符合最新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工艺的发展要求。
船用燃料油硫含量标准船舶是全球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护海洋环境和船员的健康,船舶燃料的硫含量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介绍船用燃料油硫含量标准的相关知识,并探讨其对航运行业的影响和挑战。
一、船用燃料油硫含量标准的概述船用燃料油硫含量标准是指限制船舶使用的燃料油中硫的含量。
硫是燃料油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它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国际海事组织(IMO)作为联合国特殊机构,在全球范围内制定了船用燃料油硫含量标准,以控制船舶燃烧的硫氧化物排放。
根据IMO的规定,从2020年1月1日起,全球船舶需使用低硫燃料油,硫含量限制为0.5% m/m(质量百分比)。
此前,全球大部分船舶使用的是含硫燃料油,其硫含量限制为3.5% m/m。
二、船用燃料油硫含量标准的影响1. 环保效益船用燃料油硫含量标准的实施对改善全球海洋环境有着积极的影响。
硫排放是导致酸雨和酸化海洋的主要原因之一,低硫燃料的使用将显著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
2. 人体健康保护船舶燃烧产生的硫氧化物对船员和周围居民的健康构成风险。
低硫燃料的使用将降低硫氧化物对人体的直接暴露,减少相关健康问题的发生。
3. 技术创新和市场机遇船用燃料油硫含量标准的实施对航运行业带来了技术创新和市场机遇。
船舶改装和燃料技术的发展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同时,低硫燃料的生产和销售也催生了新的市场需求。
三、船用燃料油硫含量标准的挑战1. 燃料供应和价格随着低硫燃料的需求增加,燃料供应链的改造和扩展成为一个巨大的挑战。
此外,低硫燃料的生产和加工成本较高,可能会导致燃料价格的上涨,进而增加航运成本。
2. 合规监测和执法船用燃料油硫含量标准的有效实施需要合规监测和执法机制的支持。
确保燃料供应商提供符合标准的燃料,以及船舶在使用过程中合规排放,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和执法体系。
3. 技术适应和船舶改装低硫燃料的使用对船舶的燃料系统和引擎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现行燃料油标准及分类
发布:2014-09-29 ?
一、品种特性
二、燃料油也叫重油、渣油,为黑褐色粘稠状可燃液体,粘度适中,燃料性能好,发热量大。
用于锅炉燃料,雾化性良好,燃料完全,积炭及灰少,腐蚀性小。
闪点较高,存储及使用较安全。
三、燃料油是原油炼制出的成品油中的一种,广泛用于船舶锅炉燃料、加热炉燃料、冶金炉和其它工业炉燃料。
燃料油主要由石油的裂化残渣油和直馏残渣油制成的,其特点是粘度大,含非烃化合物、胶质、沥青质多。
燃料油主要技术指标有粘度、含硫量、闪点、水、灰分、和机械杂质。
四、1、粘度:粘度是燃料油最重要的性能指标,是划分燃料油等级的主要依据。
它是对流动性阻抗能力的度量,它的大小表示燃料油的易流动性、易泵送性和易雾化性能的好坏。
目前国内较常用的是40℃运动粘度(馏分型燃料油)和100℃运动粘度(残渣型燃料油)。
我国过去的燃料油行业标准用恩氏粘度(80℃、100℃)作为质量控制指标,用80℃运动粘度来划分牌号。
油品运动粘度是油品的动力粘度和密度的比值。
运动粘度的单位是Stokes,即斯托克斯,简称斯。
当流体的动力粘度为1泊,密度为1g/cm3时的动力粘度为1斯托克斯。
CST是Centistockes的缩写,意思是厘斯,即1斯托克斯的百分之一。
五、2、含硫量。
燃料油中的硫含量过高会引起金属设备腐蚀和环境污染。
根据含硫量的高低,燃料油可以划分为高硫、中硫和低硫燃料油。
六、3、闪点。
是涉及使用安全的指标,闪点过低会带来着火的隐患。
七、4、水分。
水分的存在会影响燃料油的凝点,随着含水量增加,燃料油的凝点逐渐上升。
此外,水分还会影响燃料油机械的燃烧性能,可能会造成炉膛熄火、停炉等事故。
八、5、灰分。
灰分是燃烧后剩余不能燃烧的部分,特别是催化裂化循环油和油浆掺入燃料油后,硅铝催化剂粉末会使泵、阀磨损加速。
另外,灰分还会覆盖在锅炉受热面上,使传热性变坏。
九、6、机械杂质。
机械杂质会堵塞过滤网,造成抽油泵磨损和喷油嘴堵塞,影响正常燃烧。
十、二、燃料油的分类
十一、燃料油作为炼油工艺过程中的最后一种品种,产品质量控制有着较强的特殊性。
最终燃料油产品形成受到原
油品种、加工工艺、加工深度等许多因素的制约。
根据不同的标准,燃料油可以进行一下分类:
十二、1、根据出厂时是否形成商品,燃料油可以分为商品燃料油和自用燃料油。
商品燃料油指在出厂环节形成商品的燃料油;自用燃料油指用于炼厂生产的原料或燃料而未在出厂环节形成商品的燃料油。
十三、2、根据加工工艺流程,燃料油可以分为常压重油、减压重油、催化重油和混合重油。
常压重油指炼厂常压装置分馏出的重油;减压重油指炼厂减压装置分馏出的重油;催化重油指炼厂催化、裂化装置分馏出的重油(俗称油浆);混合重油一般指减压重油和催化重油的混合。
十四、3、根据用途,燃料油可以分为船用燃料油和炉用燃料油(重油)及其它燃料油。
十五、三、我国现行燃料油标准
十六、为了与国际接轨,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与1996年参照国际上使用的燃料油标准:美国材料试验协会(ASTM)标准ASTMD396-92燃料油标准,制定了我国的行业标准SH/T0356-1996。
表1 SH/T0356-1996燃料油主要技术要求
1号和2号是馏分燃料油,适用于家用或工业小型燃烧器上使用。
4号轻和4号燃料油是重质馏分燃料油或是馏分燃料油与残渣燃料油混合而成的燃料油。
5号轻、5号重、6号和7号是粘度和馏程范围递增的残渣燃料油,为了装卸和正常雾化,在温度低时一般都需要预热。
我国使用最多的是5号轻、5号重、6号和7号燃料油。
新标准中5号-7号燃料油粘度控制和分牌号是按100℃运动粘度来划分的,国外进口的燃料油基本是按50℃运动粘度分类,它们是50℃运动粘度≥180mm2/s 和50℃运动粘度≥380mm2/s两大类。
四、燃料油的主要用途
我国燃料油消费的主要方式是以燃烧加热为主,少量用于制气原料,具有较强的节约和替代潜力。
同时,我国煤炭资源比较丰富,很多大型煤矿生产能力未充分发挥。
从我国石油供需情况看,工业用油占石油消费量的一半,其中燃料油又占工业用油的35%,因此,我国减少工业用油的重点将放在燃料油替代方面,是缓解我国石油消费过快增长的有效途径。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燃料油消费主要是用作烧油,主要集中在发电、交通运输、冶金、化工、轻工等行业。
其中电力行业的用量最大,占消费总量的32%;其次是行业,主要用于化肥原料和石化企业的燃料,占消费总量的25%;第三是交通运输行业,主要是船舶燃料,占消费总量的22%;近年来需求增加最多的是建材和轻工行业(包括平板玻璃、玻璃器皿、建筑及生活陶瓷等制造企业),占消费总量的14%;钢铁部门的燃料油消费占全部消费量的比例为7%左右
各行业燃料油的主要用途如下:
电力行业的燃料油消费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是燃油发电、供热机组,二是燃煤机组的点火、助燃和稳燃用油。
虽然整个电力行业中燃油机组装机容量只有1700万千瓦,仅占整个装机容量的%,但却消耗了32%的燃料油消费量。
石油化工行业的燃料油使用主要为自备电厂的发电、油田生活采暖、炼油厂生产工艺用热、化肥厂生产用原料和燃料以及其他化工生产。
建材行业消耗的燃料油主要用于平板玻璃和建筑卫生陶瓷的生产,随着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一部分高档产品生产将会逐步转向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为燃料。
钢铁行业消费的燃料油主要用于加热炉、自备电厂发电供热和耐火材料等方面。
化工行业耗油主要用于化肥、炭黑、原油加工和化学品生产供热。
我国燃料油的主要消费地区集中在华南、华东地区,占全国消费总量的71%左右。
另外,东北占14%、华北占10%、华中占5%。
华南主要集中在广东省,占该地区消费量的80%。
华东主要是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占该地区消费量的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