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热水锅炉房设计教学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239.50 KB
- 文档页数:8
燃气锅炉的工作总结范文
燃气锅炉的工作总结。
燃气锅炉是一种常见的供暖设备,广泛应用于家庭和工业领域。
它通过燃烧燃气来产生热能,从而提供热水和暖气。
在长期的使用和维护中,我们对燃气锅炉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接下来,我们将对燃气锅炉的工作进行总结。
首先,燃气锅炉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燃烧燃气来加热水,然后将加热后的热水输送到需要加热的地方,比如暖气片或热水龙头。
燃气锅炉的燃烧过程需要一定的氧气,因此在安装时需要保证有足够的通风和排气系统,以确保燃烧的充分和排放的安全。
其次,燃气锅炉的性能主要包括热效率和安全性。
燃气锅炉的热效率是指其将燃气燃烧转化为热能的能力,高热效率意味着更少的能源浪费,更低的使用成本。
而安全性则是指燃气锅炉在工作过程中不会产生危险的气体或火灾,需要定期的维护和检查来确保其正常运行。
最后,燃气锅炉的维护和保养非常重要。
定期清洁燃烧室和换热器,检查和更换燃烧器和阀门,以及保持通风和排气系统的畅通,都是确保燃气锅炉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
此外,及时修复漏水或故障也是保证燃气锅炉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
总的来说,燃气锅炉作为一种重要的供暖设备,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其工作原理和性能的了解,以及对其维护和保养的重视,我们可以确保燃气锅炉的安全和高效运行,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温暖和舒适的环境。
第1篇一、前言在过去的一年里,锅炉房在公司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全体员工团结协作,努力提高服务质量,确保了生产、生活用汽、用水供应的稳定。
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概况1. 完成供汽、供水任务在过去的一年里,锅炉房全体员工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了生产、生活用汽、用水的稳定供应。
在冬季供暖期间,锅炉房设备运行正常,保证了供暖需求。
2. 保障安全生产锅炉房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严格执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全年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实现了安全生产无事故的目标。
3. 节能减排锅炉房积极采取措施,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通过优化燃烧工况、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标。
二、工作亮点1.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锅炉房对设备进行了全面检查、维护保养,确保设备运行稳定。
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2. 优化运行参数通过对锅炉运行参数的优化调整,提高了锅炉热效率,降低了能耗。
同时,确保了蒸汽、水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3. 强化安全管理锅炉房加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4. 节能减排锅炉房积极采取措施,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通过优化燃烧工况、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标。
三、不足与改进措施1. 不足之处(1)设备老化问题:部分设备已达到使用年限,存在安全隐患。
(2)员工技术水平有待提高:部分员工对新技术、新工艺了解不够,影响了工作效率。
2. 改进措施(1)加大设备更新改造力度,逐步淘汰老化设备,提高设备安全性能。
(2)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技术水平,提升整体素质。
(3)加强与上级部门、科研院所的沟通与合作,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提高锅炉房整体水平。
四、展望未来在新的一年里,锅炉房将继续秉承“安全、高效、节能、环保”的理念,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为公司发展贡献力量。
锅炉总结[大全五篇]第一篇:锅炉总结锅炉试验总结通过参与燃气热水锅炉试验,我了解到燃气热水锅炉控制主要是根据客户所需的热负荷调节燃气进入燃烧室的气量,调节进出锅炉水温,在由水温反馈给监控设备调节。
燃气锅炉控制的总任务是保证供热系统安全经济运行,将供热介质参数控制在设计范围内,并为热网生产和管理提供依据。
其主要的控制对象是锅炉的出口水温,即将出口水温控制在人为设定的值。
其过程包括温度传感器、调节器、执行器和被控对象。
其中,温度传感器的任务就是将出口水温反馈到一个计算温差的部件上,之后降温差传递到中央监控机,中央监控机发出信号给执行器,也就是燃气进口阀门,使其改变进入燃气量,使锅炉加热量改变增大或减小进出口热水温差,使出口水温达到之前所设定的温度,再将温差反馈回去,即这样反复工作,达到自动控制的效果。
做完这次试验,我学会了实验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巩固已学的课程知识,拓宽知识面,训练思维,使我获得了科研工作的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和创新打下良好基础。
不仅如此,经过这次实验的学习,也大大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
在我看来,平时上课学习再多的理论知识,也只不过是纸上谈兵,如果不应用到实际中,那知识学来又有什么用呢?通过这次学习,我也意识到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是需要个人能力的。
之前从老师那了解、明白知识以及原理,听起来很容易,但是,真正到了自己动手的时候,却无从下手。
所以,我觉得学校应该更多地开展这样的学习活动,而不是整天坐在教室里,传授大篇的理论知识。
加强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我觉得学校应该着重培养的。
总之,通过这次实验活动,我不仅在专业知识上学到了很多,在团队合作、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动脑、动手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说是获益匪浅。
希望学校以后多开展这样的学习活动。
第二篇:锅炉总结一、工作认真负责,敬业爱岗,以公司理念要求自己,诚信待人,踏实做事,服从领导安排,克服各种困难,始终以积极认真的心态对待工作。
一、前言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在燃气锅炉岗位工作已近一年。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认真履行职责,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现将我在燃气锅炉岗位的工作总结如下:二、工作回顾1. 专业知识学习在燃气锅炉岗位上,我深知专业知识的重要性。
因此,我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深入学习燃气锅炉的原理、操作、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阅读专业书籍、参加培训课程,使我对燃气锅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燃气锅炉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日常工作中,我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锅炉安全稳定运行。
同时,积极参与安全生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确保锅炉安全无隐患。
3. 设备维护与保养为了确保燃气锅炉的正常运行,我定期对锅炉进行维护与保养。
包括清洗锅炉内部、检查设备部件、更换损坏的零部件等。
通过这些措施,有效延长了锅炉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故障率。
4. 节能减排在燃气锅炉运行过程中,我注重节能减排。
通过优化燃烧参数、调整供气量,使锅炉在满足生产需求的同时,降低能耗。
此外,我还积极参与锅炉改造项目,提高锅炉热效率,降低污染排放。
5. 团队协作在工作中,我注重与同事的沟通与协作。
遇到问题,主动请教经验丰富的同事,共同解决问题。
在团队活动中,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团队的发展贡献力量。
三、工作体会1. 专业知识的重要性燃气锅炉岗位要求我们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岗位需求,确保锅炉安全稳定运行。
2. 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生产是燃气锅炉工作的生命线。
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锅炉安全无隐患。
3. 团队协作精神团队协作是实现工作目标的关键。
我们要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共同为团队的发展贡献力量。
四、未来展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为燃气锅炉岗位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1. 深入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2.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
3. 积极参与团队协作,共同推动燃气锅炉岗位的发展。
大气燃煤锅炉课程设计总结篇一:大气燃煤锅炉课程设计总结在大气燃煤锅炉课程设计中,我们旨在通过课程设计实践,巩固和提高自己的锅炉原理知识,并初步掌握锅炉机组的热力计算方法和锅炉机组设计与布置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到了许多关于锅炉设计和计算的知识和技能。
首先,我们了解了锅炉设计计算的主要内容。
其中包括锅炉辅助设计、受热面热力计算、计算数据的分析等内容。
通过这些计算,我们可以为后面受热面的热力计算提供必要的基本计算数据或图表,并为锅炉机组的设计和布置提供依据。
其次,我们学习了如何通过热力计算来确定锅炉的整体设计和布置。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使用热力计算标准方法和综合考虑锅炉机组设计与布置的初步能力。
我们还需要对锅炉的主要参数和燃料特性参数进行热力计算,以确定锅炉的蒸发量、过热度和压力等参数。
最后,我们进行了锅炉课程设计的实际操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锅炉的主要参数和燃料特性参数,进行锅炉受热面的设计、计算和布置,并完成锅炉热力计算和热平衡计算等任务。
通过这个过程,我们不仅加深了对锅炉设计和计算的理解,还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大气燃煤锅炉课程设计中,我们通过实践巩固和提高自己的锅炉原理知识,掌握了锅炉机组的热力计算方法和锅炉机组设计与布置的能力。
我们也学会了如何通过热力计算来确定锅炉的整体设计和布置,并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这些都是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所必需的重要技能和知识。
篇二:大气燃煤锅炉课程设计总结在大气燃煤锅炉的课程设计中,我们旨在通过设计计算和热力分析,了解锅炉的工作原理和热力系统,掌握锅炉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深入学习了锅炉设计计算的主要内容和整体设计热力计算过程顺序。
首先,我们学习了锅炉辅助设计的计算内容,包括锅炉机组的热力学计算、受热面的结构计算和计算数据的分析等内容。
这些计算的目的是为了为后面受热面的热力计算提供必要的基本计算数据或图表。
课程设计报告( 2017 – 2018 年度第 1 学期)名称:锅炉课程设计个人总结题目:WGZ670/140-Ⅱ型锅炉变工况热力计算院系: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班级:能动1510姓名:木溪学号:同组学生:指导教师:设计周数:两周成绩:日期:2018年9月13日课程设计总结分析(比较所计算工况与锅炉说明书中相应工况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原因,同组人员分析也要不同,自己写自己的。
也可以写一些对通过课程设计对锅炉课程的新的理解和收获,可以手写)在这次锅炉课程设计中,通过老师的教导以及和同组同学的探讨及不断试错,我进一步巩固了课程知识,掌握了热力计算的方法,同时也培养了我对热力问题分析处理的能力,收获良多。
本次锅炉课程设计,我们的题目是70%工况、有暖风器,所使用的煤种是淮南谢一矿,相比于锅炉说明书中的设计工况,我们的再热蒸汽温度压力较小,因为再热蒸汽压力温度随负荷变化而改变。
对比于锅炉的设计煤种,淮南谢一矿灰的变形温度高很多,具有不易结渣的优点。
对于锅炉的设计来说,选用较低的排烟温度会使锅炉效率提高,但另一方面,使尾部受热面的烟气侧与工质侧的温差减少,增加了受热面的金属消耗量,。
如果排烟温度过低,还会引起空气预热器的低温腐蚀。
同时,燃料中硫燃烧产生的硫酸蒸汽会使壁面金属腐蚀,。
同时,排烟温度过高或者过低会直接影响到后面计算结果及误差的大小,所以排烟温度的选取非常重要。
在本次锅炉课程设计中,我们按照要求,认真熟悉所设计锅炉的结构和特点,包括主要工况参数、烟气流程、蒸汽流程等;掌握锅炉热力计算方法,如烟气焓的计算、炉膛热力计算、对流受热面热力计算等;各个计算环节要达到相应误差要求,如排烟温度校核、对流受热面传热量校核等;尽力做到计算过程合理、结果可信。
此外,计算过程中也要认真细心,我们组在计算过程中由于没有注意到保热系数用在公式中需要将百分数换算成小数,出了比较大的误差,检查了好久才发现。
相信以后再遇到这种事情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总结(个人版)锅炉课程设计综合分析锅炉课程设计是学习《锅炉原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两个星期来的学习,在老师的教育指导和同组同学的配合合作下,我进一步巩固了课本知识,掌握了热力计算的方法,同时也培养了我对热力问题分析处理的能力。
1. 煤种分析我是17组中的成员,同组成员中还有苟前超、李振环,我们选的是3号煤种,属于低水低硫高灰分的无烟煤,这些成分对煤的性质有很大影响。
当煤粉含有较多水分时,潮湿煤粉流动性差,输送困难,在容器中会造成煤粉搭桥现象,同时也会推迟煤粉的着火和燃烧。
煤的干燥无灰基挥发分是煤分类的重要指标,当含量小于10%时属于无烟煤。
煤的挥发分含量对煤粉的爆炸性也有很大影响,挥发分含量越高,煤粉就越容易发生爆炸。
煤粉的爆炸性还随其灰分含量增加而降低。
灰分含量越大,发热量越低,容易导致着火困难和着火延迟,同时炉膛温度降低,煤的燃尽程度降低,造成的飞灰可燃物高。
另外,飞灰浓度高,使锅炉受热面磨损加剧,积灰严重,除尘量增加,锅炉飞灰和炉渣物理热损失增大,降低了锅炉的热效率。
2. 烟气流速与管道磨损的分析进入尾部受热面的飞灰由于温度较高,具有一定的温度,因此随烟气冲击受热面管道时,会对管壁产生磨损作用。
烟速增加时,飞灰颗粒对管壁的撞击力、冲刷力加大,磨损加快。
我所计算煤种的结果是:屏式过热器烟气流速4.42m/s,凝渣管5.9 m/s,高温过热器热段9.2176 m/s,高温过热器冷段9.41226 m/s,低温过热器10.61 m/s,高温省煤器8.2 m/s,高温空气预热器12.94 m/s,低温省煤器8.01 m/s,低温空气预热器10.6 m/s。
最佳的过热器烟气流速为10-14 m/s,偏高则磨损较大,偏低则容易积灰,烟温高于700?的选择大于6 m/s即可。
综合以上结果,计算结果总体上还是比较合理的。
3(排烟温度与低温腐蚀的分析对于锅炉的设计来说,选用较低的排烟温度会使锅炉效率提高,但另一方面,使尾部受热面的烟气侧与工质侧的温差减少,增加了受热面的金属消耗量,锅炉造价也随之增加。
大气燃煤锅炉课程设计总结篇一:大气燃煤锅炉课程设计总结在大气燃煤锅炉课程设计中,我们旨在设计一台高效率、低排放的燃煤锅炉,以满足环保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锅炉的原理、设计和计算,并深入了解了燃煤锅炉的燃烧过程和环保措施。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首先考虑了锅炉的效率和热效率。
为了提高锅炉的热效率,我们采用了高效的燃烧设备和合理的烟气处理系统。
在燃烧设备方面,我们采用了先进的燃烧器技术和精确的燃烧控制技术,以确保燃料能够充分燃烧,减少燃烧产生的污染物。
在烟气处理方面,我们采用了高效的脱硫、脱硝和除尘设备,以减少燃烧产生的污染物。
此外,我们还考虑了锅炉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严格的安全标准和环保要求,以确保锅炉的运行安全和排放符合环保标准。
我们采用了先进的控制系统,以确保锅炉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排放。
最后,我们还考虑了锅炉的经济性。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合理的燃料采购和运输方案,以确保锅炉的运行成本较低。
我们还考虑了锅炉的维护和保养,以确保锅炉的长期稳定运行。
总的来说,在大气燃煤锅炉课程设计中,我们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了燃煤锅炉的设计、计算和优化技术,并深入了解了燃煤锅炉的燃烧过程和环保措施。
通过课程设计,我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技术水平,还为社会的发展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做出了贡献。
篇二:大气燃煤锅炉课程设计总结在大气燃煤锅炉的课程设计中,我们旨在通过课程设计实践,巩固和充实《锅炉原理》课程的知识,学会使用热力计算标准方法,并具有综合考虑锅炉机组设计与布置的初步能力。
在进行大气燃煤锅炉的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例如锅炉的主要参数和燃料特性参数,以及锅炉整体布置和受热面的布置等。
在这些因素中,燃料特性参数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不同的燃料会产生不同的燃烧反应和热力学特性。
在燃料的选择方面,我们需要考虑锅炉的使用场合和燃料的价格等因素。
同时,在进行锅炉的设计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到锅炉受热面的结构设计和热力计算,以确保锅炉在高温下能够正常运行。
燃气锅炉的工作总结报告
燃气锅炉是一种常见的供暖设备,广泛应用于家庭、工业和商业场所。
作为一种热能设备,燃气锅炉在工作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对燃气锅炉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报告,以便更好地了解其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并提出改进和优化的建议。
首先,我们对燃气锅炉的工作原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燃气锅炉是通过燃烧燃气产生热能,然后将热能传递给水,使水产生蒸汽或热水,从而实现供暖和热水的功能。
在这一过程中,燃气锅炉需要通过燃气阀门、点火装置、燃烧室、热交换器等多个部件协同工作,确保燃气的燃烧充分、热能的传递高效。
其次,我们对燃气锅炉的性能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估。
燃气锅炉在工作过程中具有热效率高、供暖效果好、使用方便等优点,但也存在着燃烧不充分、排放污染物多等缺点。
通过对性能特点的评估,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燃气锅炉的优势和不足,为后续的改进和优化提供依据。
最后,我们提出了一些改进和优化的建议。
针对燃气锅炉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优化燃气的供给方式、改进燃烧室的结构、提高热交换效率等方式来改善燃气锅炉的性能。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加强对燃气锅炉的维护和管理,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少能源的浪费。
总的来说,燃气锅炉是一种重要的供暖设备,对于保障人们的生活和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燃气锅炉工作的总结和报告,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并提出改进和优化的建议,为燃气锅炉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锅炉课程设计总结
一、设计目的
本次锅炉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锅炉,加深对锅炉原理和运行过程的理解,提高锅炉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二、设计内容
1. 锅炉原理及构造介绍:包括锅炉的基本组成部分、工作原理、热力循环系统等。
2. 锅炉操作流程:包括点火、调节水位和压力、调节油气量等。
3. 锅炉故障排除:包括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如水位异常、压力不稳定等。
4. 安全注意事项:包括锅炉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如防止爆管、防止漏气等。
5. 实践操作:学生需亲自进行锅炉点火、调节水位和压力、调节油气量等操作,并排除常见故障。
三、实施步骤
1. 理论学习:学生需要先通过课堂学习了解锅炉的基本原理及构造,并掌握相关知识点。
2. 实践操作前准备:学生需要在老师指导下对锅炉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锅炉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 实践操作:学生需要亲自进行锅炉点火、调节水位和压力、调节油气量等操作,并排除常见故障。
4. 教师指导:老师需要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指导和纠正,并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
5. 实践总结:学生需要对实践操作进行总结,包括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自身不足之处等。
四、设计效果
通过本次锅炉课程设计,学生深入了解了锅炉的原理和构造,并掌握了锅炉的操作技能。
同时,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加深了对锅炉运行过
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及处理方法的理解。
此外,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也提高了安全意识,掌握了防止事故发生的基本方法。
锅炉课程设计个人总结优秀精选集篇一: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总结经过将近三个多星期的苦战,我们小组终于完成了锅炉原理的课程设计,在此感谢老师对我们细心的指导,在我们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给我们疏导计算思路,让我们一步步的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
同时也感谢一个小组的同学,在这短暂而又漫长的三个星期里,一起吃饭,一起自习,一起攻克一项项的难关,回头再看这个过程,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蛮有成就感的。
通过课程设计,使我们把上学期学的知识有个系统的把握,进一步掌握扎实。
在此我就总结课程设计,对改变燃料特性这发面发表点个人看法。
一般情况下锅炉最好使用设计煤种或与设计煤种接近的煤种以确保燃烧稳定。
由于煤炭供应日趋多元化,对锅炉的稳定燃烧带来很大影响。
这次我们小组的煤种是高灰的一号煤种。
煤的灰份在燃烧过程中不但不会发出热量,而且还要吸收热量。
灰分含量越大,发热量越低,容易导致着火困难和着火延迟,同时炉膛温度降低,煤的燃尽程度降低,造成的飞灰可燃物高。
另外,飞灰浓度高,使锅炉受热面特别是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等处的磨损加剧,除尘量增加,锅炉飞灰和炉渣物理热损失增大,降低了锅炉的热效率。
此外,高灰煤还会对锅炉的辅助设备造成影响。
煤质较差时,锅炉点火和运行调节困难,难以燃烧,容易灭火,严重影响了锅炉出口温度达标。
灰分大的煤燃烧后,不仅影响了除尘器和除尘效果,而且增加了除灰排灰系统的运行负荷。
对工作环境和外部环境都造成了不良影响。
在此情况下,如果对原有的结构不改变,很难稳定运行,因为一方面炉内燃烧条件改变,可能不能稳定燃烧,另一方面,尾部受热面飞灰磨损和积灰也比较大,严重影响换热,使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下降。
我提出个人的一点改进措施:加强对锅炉的燃烧调节工作,保证煤与空气量要相配合适,并且要充分混合接触,炉膛应尽量保持高温,以利于燃烧。
具体方面:一,在制粉系统方面改进。
由于煤种是高灰的无烟煤,燃烧难度大,可适当提高磨煤细度。
二,在燃烧设备上改进。
2024年锅炉房工作总结模版锅炉房工作总结范本____年一、工作概述____年,锅炉房工作团队在公司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各项工作要求,勤勉工作、提高效率。
我们立足于稳定、有效运行锅炉设备,确保供暖系统顺畅运行,并针对现有问题进行改进和优化。
通过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在保证供热安全的前提下,有效节约能源,降低运行成本。
二、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绩1.安全生产工作我们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严格按照国家和公司的相关规定,加强了对锅炉设备的维护与检修,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
我们加强了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积极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
全年未发生任何重大事故,员工伤亡率为零。
为公司安全生产做出了积极贡献。
2.设备运行监测与维护工作我们建立了日常设备运行监测和维护清单,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和维护保养,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故障隐患。
并且建立了设备故障记录,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统计。
通过有效的维护工作,提高了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寿命,减少了停机维修时间,保证了供暖系统的稳定运行。
3.能源消耗控制和节约工作我们针对能源消耗情况进行了分析和评估,找出了能源浪费的问题所在,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进行节能改造。
我们加强了能源管理,推行了能源指标考核制度,设立了能源使用目标,形成了节能减排的工作氛围。
通过优化设备的运行参数和采取节能措施,有效地降低了单位产能的能耗。
整体能耗与去年相比下降了10%。
4.团队自身建设我们注重团队内部的建设,加强了团队合作和沟通,提高了团队成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我们定期组织培训课程,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同时,我们注重员工的心理健康,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通过这些措施,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设备老化问题随着设备的使用时间增加,一些设备出现老化现象,运行不够稳定。
我们将加强设备的定期检修和维护,及时更换老化设备,确保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2024年锅炉课程设计小结篇一:2024年锅炉课程设计小结当我在大二上学期上《工程热力学》课程的时候,曾听华永明老师说了很多次大四短学期锅炉设计很让人头疼,而且会让我们对整个大学生活都印象深刻。
算完锅炉,我依然对华永明老师的这席话印象深刻!整整三周,我聆听了“锅炉之声”。
当短学期第二周开始的时候,我刚从赵老师那里拿了自己的锅炉题目和参考书,当时单纯地想着:锅炉课程设计,就是把大三下学期锅炉的作业重新做一遍,感觉工作量也还不是很大嘛。
(其实后来发现我错了??)考虑中,第二天就开始了自己计算锅炉的“行程”。
首先,我得感谢赵老师给了我一个非常给力的煤种——神府东胜煤,我甚至不知道这煤产自哪里,写下这篇心得体会的时候特地去百度了一下,发现它产自内蒙古自治区,发热量是同煤种的全国之最(不能肯定这句话的准确性)。
同时,很幸运,这种煤和例题的煤种是一样的,无形中减少了一些假设后的计算量。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我可以偷懒的地方,但是其实我在计算过程中并没有偷懒,还是一步一步算下来的,还出了点小问题。
)说到计算,前面部分进行的当然是相当的顺利,大三下学期做过一遍作业,煤种和例题一样,所以计算热平衡的时候大差不差地就在不知不觉中搞定了。
然而,困难还在后头,当第三天的时候在教室算“前屏过热器”的参数时候,我发现了庞大的计算量和复杂地计算公式,这对我真是个挑战!算了一半后,实在算不下去了,于是到了赵老师办公室答疑,赵老师的指点给了我很多的帮助,瞬间让我明白了许多计算流程,并且使我把大三下学期学习的《锅炉原理》课程的很多内容都回忆并且串连了起来,然后很高兴地回到教室,“废寝忘食”地将前屏过热器部分算完了,虽然当时已经是中午一点钟左右的时间,但是还是很开心地完成了我的午餐。
篇二:2024年锅炉课程设计小结经过将近三个多星期的苦战,我们小组终于完成了锅炉原理的课程设计,在此感谢老师对我们细心的指导,在我们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给我们疏导计算思路,让我们一步步的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
锅炉设计总结引言锅炉作为热能设备的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供暖和发电等领域。
合理的锅炉设计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锅炉设计的关键要点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锅炉型式选择根据不同的热能源和工作压力要求,锅炉可以分为多种型式,如水管锅炉、烟管锅炉、流化床锅炉等。
在选择锅炉型式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1.热能源:煤炭、天然气、重油等不同燃料的特性和供应情况;2.工作压力:锅炉所需的蒸汽或热水压力等参数;3.蒸发量:对应锅炉的蒸发量要求,即热量的传递能力;4.温度和压力波动:某些工艺要求锅炉能够适应温度和压力波动的变化;5.当地气候条件:气温、湿度等气候因素对锅炉的运行影响;6.运行成本:锅炉的建设、维护和燃料成本等经济因素。
通过对上述因素的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锅炉型式,能够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锅炉热效率提升提高锅炉的热效率是锅炉设计的重要目标之一。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锅炉热效率提升方法:1. 废气余热回收通过在锅炉烟道中设置余热回收装置,将烟气中的余热回收利用,用于加热锅炉进气或加热其他介质。
这样可以有效提高锅炉系统的热效率,减少烟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2. 换热面积增大增加锅炉燃烧室和烟道中的换热面积,可以增强热量的传递和吸收效果,提高锅炉的热效率。
同时,合理设计和选择换热面材料,减少换热面积的热阻,也能提高热效率。
3. 燃烧控制优化通过调整燃烧过程中的氧燃料配比,提供适量的氧气,以保证燃烧充分和炉温的稳定,从而提高燃烧效率和锅炉热效率。
4. 燃料选择和燃烧技术改进选择高热值、低灰分和低硫含量的燃料,能够减少锅炉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有害物质,提高热效率。
同时,应用先进的燃烧技术,如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喷煤燃烧技术等,也能有效提高锅炉的热效率。
锅炉安全设计在锅炉设计中,安全是首要考虑因素之一。
以下是锅炉安全设计要点:1. 锅炉材料选择根据工作压力和温度要求,选择合适的锅炉材料,保证其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耐热性能。
大气燃煤锅炉课程设计总结(一)大气燃煤锅炉课程设计总结文稿前言在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燃煤锅炉的燃烧效率和环保性越发受到关注。
为了提高学生对大气燃煤锅炉的理解和掌握,我们进行了相关课程的设计和教学。
本文将对此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课程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正文1. 设计目标和原则•设计目标: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了解大气燃煤锅炉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模式,培养学生对燃煤锅炉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设计原则:结合实践和理论,注重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提倡团队合作。
2. 课程安排•第一阶段:介绍大气燃煤锅炉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包括燃烧过程、燃烧室结构等。
•第二阶段:讲解大气燃煤锅炉的运行控制技术,包括温度控制、压力控制等。
•第三阶段:引入环保问题,介绍燃煤锅炉的脱硫、脱硝等减排技术。
•第四阶段:进行实践项目,组织学生设计和模拟大气燃煤锅炉运行,并提供实际案例分析的机会。
3. 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教学:采用讲授、演示等形式,结合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实践教学:开展实验课程和模拟项目,让学生亲自操作和实践,培养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团队合作,通过讨论和合作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4. 效果评估与改进•效果评估:通过期中、期末考试以及实践项目的成果评价,综合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掌握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评价和教学反馈,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结尾通过本次大气燃煤锅炉课程设计,我们使学生系统掌握了燃煤锅炉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控制技术,并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
通过实践项目,学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然而,也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课程设计,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现实需求。
相信通过持续努力,大气燃煤锅炉课程的教学质量会不断提高,为培养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做出更多贡献。
5. 学生反馈和收获•学生反馈:学生普遍认为该课程设计使他们对大气燃煤锅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尤其是实践项目中的设计和模拟操作让他们受益匪浅。
锅炉课程设计总结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锅炉的基本原理、结构、类型及运行维护方法,培养学生具备锅炉安装、调试、运行和维修的基本技能,增强学生对锅炉事故预防和处理的意识。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了解锅炉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编号;2.掌握锅炉的受热面及其传热过程;3.理解锅炉的自动控制原理及安全保护措施;4.熟悉锅炉的运行维护方法和故障处理技巧。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阅读并理解锅炉图纸;2.能够进行锅炉设备的安装、调试和运行;3.能够对锅炉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4.能够分析并处理锅炉运行中的常见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对锅炉行业的兴趣和热情;2.增强学生对锅炉安全重要性的认识;3.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锅炉的基本原理、结构、类型、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锅炉的基本原理:锅炉的工作过程、热平衡及燃烧原理;2.锅炉的结构:锅炉本体、辅助设备及控制系统;3.锅炉的类型:蒸汽锅炉、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等;4.锅炉的运行维护:启动、停运、日常维护及故障处理;5.锅炉的安全技术:锅炉安全附件、自动控制及事故预防。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锅炉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锅炉的运行维护及故障处理方法;3.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熟悉锅炉的结构和运行原理。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具体资源如下: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锅炉专业教材;2.参考书:提供锅炉相关领域的专业书籍;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料;4.实验设备:提供锅炉模型、实验仪器等设备,便于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燃气锅炉工作总结第1篇我叫xx,男,汉族。
出生于xxxx年,于xxxx年参加工作,分配在洛玻集团新燃二锅炉房工作。
刚进入工作首先进行安全学习,师傅把以前的事故案例,安全操作规程,需要注意事项等都详细的告诉了我,这些都是我在书本上学不到的,我认真听做笔记,然后用到实际当中去。
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经过洛阳市置业资格考试,我获得了锅炉二级技师资格证。
转眼我做为一名锅炉运行人员,已经工作了20多年了,我一直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努力学习专业技术知识,严格遵守各项运行规程,虚心求教,团结同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干好本职工作。
为更好的完成以后的工作,现将以前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个人素质在技术上用心钻研,理论上熟记操作规程,实践工作中严格遵守运行规程,培养个人独立操作能力,保证不发生误操事故,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注意的事项随时记下来,虚心向老员工和领导请教,汽轮机的工作原理,学习如何安全正确的操作锅炉,并结合发电汽轮机的需要合理调节锅炉运行,我深知要想锅炉专业学透学精,还需要时间的磨练、知识的运行要求。
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理论培训活动,让理论更好的为实践服务;二、踏实肯干,努力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一直从事锅炉运行的司炉工作,我*时工作认真,经过多年工作的积累,我自己总结出一些工作经验,发现问题及时排查安全隐患。
保证了锅炉安全高效运行。
至今未出现过人为事故。
因为技术是死的,能力是活的。
在各种突发事故中能够果断处理,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使实发事件最小化。
所以判断能力快速准确,活学活用,才能更好地干好工作。
在具体工作中,坚守岗位,集中思想,严格操作。
当班时按规定巡视,检查各种设备、装置的运行情况。
同时认真记录锅炉运行情况,在交接班时认真核对日报记录,清点工具。
同时我还对锅炉及附属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保养工作,在发现锅炉有异常现象危机安全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
1.设计概况 (2)
2.原始资料 (2)
⑴热负荷 (2)
⑵燃料资料 (2)
(3)水质资料 (2)
⑷工作班制 (2)
3.热负荷计算及锅炉机组的选择 (2)
⑴总的热负荷计算 (2)
⑵锅炉机组的选择 (3)
4.给水及水处理设备的选择 (3)
⑴锅炉循环水量的计算 (4)
⑵循环水泵杨程的计算 (4)
⑶循环水泵的选择 (4)
5.定压及水处理设备的选择 (5)
⑴膨胀容积计算 (5)
⑵定压装置及补水泵的选择 (5)
⑶软化水设备的确定 (6)
⑷除氧系统装置的计算与设备的选择 (6)
⑸其他 (6)
6.水气系统主要管道管径的确定 (7)
7.设计依据: (7)
两台 WNS2.791-1.0-80/60-Q 燃气热水锅炉房工艺设计
1. 设计概况
本设计为一燃用天然气的热水锅炉房,主要为居民建筑采暖和生活用水提供所需的热能。
2. 原始资料 ⑴热负荷
采暖用热: 1Q =2200kw 供、回水温度:80℃/60℃ ; 生活用热: 2Q =3600kw 供、回水温度:80℃/60℃ 。
⑵燃料资料
燃料为东海天然气其收到基低位热值:34332 kJ/3
m 。
(3)水质资料
总硬度 o H 121mg/L 永久硬度 FT H 24mg/L 暂时硬度 T H 97mg/L 总碱度 o A 95mg/L ⑷工作班制 工作班制为两班制。
3. 热负荷计算及锅炉机组的选择 ⑴总的热负荷计算 ①采暖季最大计算热负荷 max Q =o K (1K 1Q +2K 2Q ) MW
式中 o K ——管网散热损失系数,取1.05;
1K ——采暖用热的同时使用系数,取1;
2K ——生活用热的同时使用系数,生活用热可提前1h 加热,故取
0.5。
计入上述各项系数后,锅炉房的最大计算容量为
max Q =o K (1K 1Q +2K 2Q )=1.05(1x2200+0.5x3600)=4200kw
②非采暖季节最大计算热负荷
max Q =o K (1K 1Q +2K 2Q )=1.05x0.5x3600=1890kw
⑵锅炉机组的选择
根据锅炉房的计算容量、所需热水参数和供应燃料品种,选用2台热功率为2.791MW 的卧式燃气热水锅炉,即WNS2.791-1.0-80/60-Q 型锅炉,锅炉的总额定热功率5.582MW ,热水供回水温度为80℃/60℃。
采暖季节,第一班工作时一台锅炉投入运行以供采暖。
非采暖季节,只需投入一台运行,本锅炉房不设备用锅炉,两台锅炉互为备用,锅炉的检修保养安排在非采暖季节进行。
WNS2.791-1.0-80/60-Q 热水锅炉的技术参数: 型号:WNS2.791-1.0-80/60-Q 额定热功率:2.791kw 额定出水压力:1.0M a P 供回水温度:80℃/60℃ 锅炉燃料:天然气 燃料耗量:681.3N 3
m /h
4. 给水及水处理设备的选择
⑴锅炉循环水量的计算
G=t
c kQ ∆6.3 t/h
式中 Q ——锅炉额定热负荷
k ——管网散热损失系数,取1.05;
c ——管网热水的平均比热容,kJ/(•kg ℃); t ∆——热水供回水温差,℃。
锅炉房循环水量为 G=t c kQ ∆6.3=)
6080(12791
05.186.0-⨯⨯⨯=126 t/h
⑵循环水泵杨程的计算 H ≥1H +2H +3H
式中 1H ——锅炉房阻力损失,取 120 kpa
2H ——供回水管网阻力损失,由计算得 190 kpa ; 3H ——最不利用户内部阻力损失,取 80 kpa ; H ≥1H +2H +3H =120+190+80=390kpa ⑶循环水泵的选择
循环水泵台数的选择,为控制方便,以一台锅炉配一台泵的形式,故选三台立式循环水泵,其中一台为备用。
循环水泵的技术参数: 型号:(威乐牌)PW404—EA 流量:4.1t/h
杨程:45m 管径:40mm 输出功率:400m 电源:220V 50Hz
5. 定压及水处理设备的选择 ⑴膨胀容积计算
e V =a tV ∆α 3m
式中 α——水的单位体积膨胀系数,取0.0006; t ∆——水温波动的范围,20℃ ; a V ——系统总的水容量,3
m 。
膨胀容积为:
e V =a tV ∆α =0.0006x40x20=0.48 3m
⑵定压装置及补水泵的选择
热水系统的补水量一般根据正常补水量和事故补水量确定并宜为正常补水量的4—5倍,系统小时泄漏量宜为系统总的水容量的1%。
根据以上要求及系统的膨胀容积量,便于布置,选用调节容量为0.5—1.53
m ,
补水量选取系统中总水容量的 5%,即4—83
m /h 的落地水箱一个。
连带一隔膜
定压罐。
落地水箱的技术参数: 型号:ZNP1.4x1-60x3x4 调节水量:0.5—1.53
m
补水泵流量:4—83
m /h
补水泵杨程:390 k a p
定压压力:165 k
a p
⑶软化水设备的确定
根据《低压锅炉水质标准》规定,对于温度不大于95度的热水锅炉,补给水和循环水的水质要求如下表所示:
本锅炉房原水的硬度超过给水水质标准,故需进行软化处理。
选用全自动软化水装置的技术参数:
型号:NTS5-4/10
m/h
软水流量: 43
出水硬度:≤0.03 mmol/L
电源: 3 w
尺寸:2100×2100×1500
公称体积:6.0m3
⑷除氧系统装置的计算与设备的选择
本设计选用民力公司生产的HJEHY04型化学除氧器,具体参数如下:
⑸其他
为调节锅炉循环水的水质,选用一台DJ——100型自动加药装置。
锅
炉运行时,用户可根据水质选购缓蚀剂,阻垢剂,碱度调节剂,以改善锅炉水质。
6. 水气系统主要管道管径的确定 循环水主干管管径的确定 ①锅炉房循环水进出总管管径
总管流量可以由下式计算:
G=
t
c kQ ∆6.3=2012791205.186.0⨯⨯⨯⨯=2523
m /h
取管内流速为1.5m/s ,则每台循环水管管径可由下式计算
o d =18.8v
G
=18.85
.1252
=243.7mm 式中 o d ——管道内径,mm ;
G ——工作状态下的体积流量,3
m /h ;
v ——工作状态下的流速,m/s 。
循环水进出水管管径取 φ250x6 。
②水泵至锅炉循环水管管径,根据锅炉循环水量:
G=t
c kQ ∆6.3=201279105.186.0⨯⨯⨯=1263m /h ,若取管内流速为1.5m/s
o d =18.8
v
G
=18.85
.1126
=172.3mm 水泵至锅炉循环水管管径取φ180x4。
7. 设计依据:
⑴《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9
⑵《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⑶《公共建筑与节能设计标准》50189——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