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城市空气质量评估及预测
- 格式:docx
- 大小:460.80 KB
- 文档页数:16
基于数学建模的空气质量评价方法我折腾了好久基于数学建模的空气质量评价方法,总算找到点门道。
一开始我真的是瞎摸索呀。
我就知道空气质量很复杂,受到好多因素影响,像工业排放、汽车尾气、气象条件之类的。
我最开始想简单把这些因素加起来就想得出个空气质量评价,真是太天真了。
我找来了好多数据,什么各个工厂的废气排放种类和量,还有汽车流量的数据,气象站的各种数据,风啊、温度啊、湿度啥的。
但是就是凑到一块的时候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计算出来的结果和实际的空气质量感官相差特别大。
后来我想不能这么简单粗暴啊。
我就开始给这些因素分配权重。
这个权重怎么来呢,我真是想破了脑袋。
比如说工业排放,我一开始想按照工厂的规模来分配权重。
然后我自己就笑了,这可不对。
因为不同行业排放的污染物对空气质量影响差别很大。
比如有的重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硫特别多,那这个二氧化硫对空气质量影响这么大,得多给它些权重。
就像一个班级里,有调皮捣蛋的学生影响班级整体氛围比较多,你就得重点收拾这个学生一样。
然后就是怎么建立这个数学模型了。
我试过那种简单的线性模型,就是各个因素和权重相乘完后直接加起来。
发现这么做对于单一地区那种污染源比较稳定的时候还凑合能用,但是一旦这个地区污染源一复杂,这种模型就抓瞎了。
就像是你用一种药治一种小病还行,大病了就不行。
然后我就往复杂的模型考虑,像多元非线性的模型。
这其中的参数太多了,调试起来我都要疯了。
我经常是把一个参数调对了,结果另一个又错了。
比如说代码都可能写错,结果跑出来的数完全不对。
这时候我就想有个正确的示范多好啊。
我就开始找论文看。
看人家那些成功建立模型的是怎么做的。
我发现人家模型不仅仅考虑了我想的那些直接的污染源因素,还考虑了污染源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个我之前就完全没想到啊。
就好比一群敌人,你只看到一个个敌人,没看到敌人之间还会互相配合一样。
所以现在我就知道了,要做好基于数学建模的空气质量评价。
首先得把影响空气质量相关因素找全,细致调查这些因素的特点。
论文题目:城市空气质量评估及预测目录一、摘要...............................................................1二、问题的提出.........................................................2三、问题的分析.........................................................2四、模型的建立.........................................................41)问题一........................................................41.模型假设.................................................42.定义符号说明............................................53.模型建立................................................54.模型求解................................................65.模型的评价与推广........................................72)问题二........................................................81.模型假设...............................................82.模型建立...............................................83.模型求解...............................................124.模型的评价与推广.......................................143)问题三.......................................................151.模型假设...............................................152.定义符号说明............................................153.模型建立...............................................154.模型求解与分析.........................................165.模型的评价与推广.......................................18五、参考文献...........................................................20六、附录...............................................................21城市空气质量评估及预测一、摘要本文对我国城市的空气污染程度、成都未来空气质量、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
成都市空气污染预测本文对我国城市的空气污染程度、成都未来空气质量、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
针对我国现行的空气质量评估标准——AQI 分级制中的不足,在AQI 评估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使之更加科学,同时还收集了必要的数据来研究影响城市空气污染程度的主要因素。
影响城市空气污染程度的主要因素建立于网上所查的国家颁布的数据之上,总的来说,大气污染源主要可分为自然源和人为源两大类。
人为源包括车辆、船舶、飞机的尾气、工业企业生产排放、居民生活和取暖、垃圾焚烧等。
城市的发展密度、地形地貌和气象等也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
城市空气质量的好坏与季节及气象条件的关系十分密切。
因此我们分不同月份讨论。
将某种污染源的所有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按数值大小排列,从小到大分别计算百分比和累计百分比,将累计百分比大于80%的污染物确定为该污染源的主要污染物污染源,即影响成都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
本文考虑到空气污染程度的季节性变化,所以最后利用Excel 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计算,得出成都污染程度的季度与年度的综合情况。
本文对四川省成都市近几年的空气质量详细列表进行科学分析,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曲线拟合等数学建模方法对其空气质量进行评价与预测,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建立如下数学模型:一、对成都市空气质量进行评价。
本文通过对成都市最近十年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进行统计,如首要污染物2SO 、2NO 、10PM 、可吸入性颗粒物以及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等进行统计。
利用matlab 软件进行曲线拟合对数据进行处理,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对成都市的空气质量进行评价。
二、对2013-2015年空气质量分析判断影响成都地区空气质量有哪些主要因素。
因为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主要是,工业废气,汽车尾气,以及居民日常生活产生的废气。
查阅出成都市近几年的工业发展情况,汽车数量变化情况,以及居民采暖房方式等数据。
判断影响成都地区空气质量有哪些主要因素?这些因素是如何对空气质量造成影响,根据分析结果来未来验证我们的猜测。
2010年西南交通大学“新秀杯”数学建模竞赛参赛论文论文题目:城市空气质量评估及预测参加2011年建模创新团队选拔:是(“是”或“否”)2010年11月城市空气质量评估及预测摘要:本文对我国的成都,杭州,北京,上海,广州,拉萨,乌鲁木齐,郑州,武汉,西安等10座城市的每日空气质量详细列表进行科学分析,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指数平滑法等数学建模方法对其空气质量进行研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建立如下数学模型。
1、十个城市空气污染严重程度的科学排名。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来对10个城市的环境污染情况进行比较。
用excel统计出各个城市不同级别的污染天数。
在采用层次分析法,首先建立层次结构模型然后构造成对比较阵,用matlab软件计算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计算组合权向量并做组合一致性检验。
最后根据权重的大小就可以比较出10个城市空气污染严重程度的科学排名。
2、成都市11月的空气质量状况预测。
本文采用指数平滑的方法来建立数学模型。
根据前面的统计数据,考虑到污染级别不同和首要污染物的种类两个因素来预测成都11月的空气质量状况。
3、分析影响城市空气污染程度的主要因素。
先通过excel统计出每个城市的各种首要污染物所占总天数的比例,然后再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找出造成该污染物超标的以原因,以找出影响城市空气污染程度的主要因素。
最后本文就10个城市的空气污染严重程度的排名给出了相关的分析以及应对策略。
就成都11月份的空气质量状况预测给出出行和生活方面的建议。
并结合当下倡导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出发,就如何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给出指导性建议。
关键词:空气质量污染等级层次分析法指数平滑法首要空气污染物一问题的提出1.1 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业的进步和全球人口急剧增多的因素的影响,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很多地区相继出现了酸雨、物种灭绝、土地沙化等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21 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
天津市空气质量评价与预测摘要本文对天津市区的空气质量进行了评价,并选出了主要的污染物进行研究分析,运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其空气质量进行分析,综合各种因素我们建立了如下模型。
1、本文对2001-2010年的空气污染指数和空气质量状况进行了分析,采用了指标评价法和综合指数评价法分析了对空气污染最主要的物质, 对每每年每种物质用(u u i u o u o i I C C C C I I I +-⨯--=)( )这个式子计算它们的污染指数,那么计算得到的最大的值的那种物质即是天津的主要污染物,我们发现对天津市空气质影响最大的物质是10PM ;2、运用spss 软件我们对天津过去十年的主要污染物进行多种模型拟合分析,发现三次曲线模型的相关系数最接近1,曲线模型拟合度较高,因此我们运用三次曲线模型进行预测分析,运用下面式子C x b x b x b y +++=12233我们得到了未来五年主要污染物浓度预测值,再根据这些值来分析与评价未来五年的空气质量;3、研究发现我国各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有类似的,也有差别很大的,文中我们利用了聚类分析法来分析我国各个城市的空气质量。
[关键词] 综合指数评价 回归分析 主要污染物 三次曲线模型 聚类分析一、问题提出空气是地球上的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物质。
随着人类文明和经济的发展,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工业城市,如何改善空气质量、合理进行大气环境质量预测预警、寻求有效的控制措施是当前环境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反映了空气的污染程度,它是依据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高低来判断的,所以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是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
空气污染的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悬浮颗粒物\浮尘(PM10)等等。
目前,城市空气质量污染指数的分级标准是根据空气污染指数(API)的取值界定的,空气污染指数指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概念性指数值形式,并分级表征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
城市空气质量评估及预测摘要: 本文对我国十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利用统计学等相关原理,结合我国现行的“创模”和“城考”体系中的环境空气质量指标,就城市空气污染程度,空气质量的预测和影响因素等问题建立出相应的数学模型。
利用层次分析法和Perron-Frobenions等相关原理建立数学模型对中国十大城市的空气污染严重程度给出分析并排名。
运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结合相关数据运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对成都市2010年11月份的空气质量状况进行预测。
使用优势分析原理分析空气中可吸入颗粒、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因素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程度。
关键词:空气质量,层次分析,判断矩阵,相对权重,排名,灰色预测,优势分析,可吸入颗粒,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问题的提出1.1背景介绍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环境问题已是制约我国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而环境问题最突出的就是空气污染。
“十一五”“创模”考核指标“空气污染指数”要求:API指数≤100的天数超过全年天数85%。
“城考”依据API指数≤100的天数占全年天数的比例来确定空气质量得分。
“API指数≤100的天数”,通常又被称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
根据已有数据,运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对中国空气质量做出分析和预测是一个重要问题,同时通过对影响空气质量因素的分析,以正确做好环境保护措施也极为重要。
本文主要针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相关分析:(1)利用已知的数据,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分析给出十个城市空气污染严重程度的科学排名。
(2)建立模型对成都市11月的空气质量状况进行预测。
(3)收集必要的数据,建立模型分析影响城市空气污染程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二、基本假设1)表格中已有的数据具有权威性,值得相信,具有使用价值。
2)空气质量相同等级的污染程度相同。
3)假设该市各种影响空气质量的软因素(如工业发展,人口数量)保持平稳变化。
4)不考虑突发事件即人为因素(如工业事故)造成的空气质量突变。
大气污染评价与预报模型摘要本文对空气质量的评价及污染预报问题进行了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依据处理后的数据对六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进行了具体细致的排序;对2010年9月15日至9月21日的各项污染物浓度、各气象参数运用一元多项式回归模型进行了预测;就气象参数所属城市问题及污染物浓度与其的关系建立了相关性分析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最后,根据建模过程和结果,我们对相关部门提出了几个具体的建议。
通过将数据附件所给有效数据,即日污染物浓度,转化为对应的月污染物浓度的均值,根据各城市月均污染浓度做出其随时间的走势折线图,分析了各个城市2SO 、2NO 、PM10之间的特点。
我们拟根据API 指数值,以二级达标次数为准,对各城市之间的空气质量进行排名,但由于依据API 的区分空气质量等级时灵敏度较低,故采用了层次分析法对空气质量进行排名。
由于我们采用了全部数据进行排名,而E 、F 数据较少,故只对ABCD 进行了排名。
依据层次分析法得出的排名为:A 、B 、D 、C 。
为了精确预测各城市短期内的数据,本文选用一元多项式回归模型。
对2010年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依据回归模型得出其与时间的关系,得出预测值,并得出其置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结果显示模型的预测效果尚能接受,能够对所要预测数据进行预测。
但由于F 城市数据缺失,根据假设做了合理的定性分析,并未对其进行定量预测。
分析空气质量与气象参数之间的关系时,首先根据数据完整性,气象参数应只属于其中一个城市,排除了D 、E 、F 的可能性,再根据相关性分析的方法,确定了气象参数属于A 城市。
根据污染物与气象参数之间的因果关系,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由于季节对污染物的浓度存在影响,分季节得出各污染物与各气象参数之间的相关系数,定性分析该相关系数,得出污染物与气象参数之间的关系。
最后对该系数的理论与实际意义做了检验。
根据以上分析及结果,确定部分与空气质量控制相关的部门,针对其职能提出了诚恳建议。
数学建模在空气质量评估中的应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空气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精确评估空气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一过程中,数学建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帮助我们理解和评估空气质量。
本文将探讨数学建模在空气质量评估中的应用,并介绍其中的常见方法和技术。
一、数学建模在空气质量监测中的应用空气质量监测是评估空气质量的基础,数学建模在此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通过分析监测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评估空气污染的程度,以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1.1 时间序列模型时间序列模型是一种通过分析时间序列数据,预测空气质量的方法。
它根据过去的数据趋势和模式,推断未来的空气质量水平。
常见的时间序列模型包括ARIMA模型和GARCH模型。
ARIMA模型利用自回归、滑动平均和差分的方法,分析和预测时间序列数据的趋势和周期性。
GARCH模型则适用于分析和预测时间序列数据的方差,帮助我们了解空气质量的波动性。
1.2 空间插值模型空间插值模型是通过已知的空气质量监测点数据,预测未知地点的空气质量。
常见的空间插值模型包括克里金插值和反距离加权插值。
克里金插值利用已知数据的空间相关性,估计未知点的数值。
反距离加权插值则根据已知点与未知点之间的距离,赋予不同的权重,计算未知点的数值。
这些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绘制空气质量分布图,发现不同地区的污染状况。
1.3 空气质量预警模型空气质量预警模型是根据劣质空气质量的监测数据,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空气质量是否会超标,并进行预警。
预警模型常用的方法有回归分析、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等。
这些模型可以根据现有的数据和模式,预测未来的空气质量状况,帮助政府和公众采取相应的措施,防范空气污染带来的危害。
二、数学建模在空气质量改善中的应用除了评估空气质量,数学建模还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改善空气质量的方法和措施。
通过模拟和优化,可以发现降低污染物排放、改变城市规划和交通布局等方法,以改善空气质量。
城市空气质量预测与控制技术研究城市空气污染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一个巨大的环境问题,在此背景下,城市空气质量预测与控制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城市空气质量预测城市空气质量预测是指对城市大气环境中的主要污染物浓度进行预测,以便城市管理部门采取及时有效的减排和治理措施。
目前,城市空气质量预测技术主要包括统计学方法、数学建模方法和人工智能方法等。
1. 统计学方法城市空气质量预测中常用的统计学方法有回归分析、时间序列模型、卡尔曼滤波模型等。
通过对历史数据和监测数据的分析,建立预测模型,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预计和预报,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可以进行长期的预测,但是精确度相对较低。
2. 数学建模方法数学建模方法是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预测空气质量的方法。
主要包括大气扩散模型、源排放模型、收支模型等。
通过对大气环境中各种污染物的源排放、传输和转化等过程的数学描述,预测未来的大气污染情况。
这种方法的精确度相对较高,但是建模过程比较复杂,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和计算资源。
3. 人工智能方法人工智能方法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预测方法,主要包括神经网络、粒子群优化算法、遗传算法等。
通过对历史数据和监测数据的学习和处理,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构建预测模型,以达到高精度的预测结果。
相比于传统的方法,人工智能方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二、城市空气质量控制城市空气质量控制是指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对城市大气环境中的主要污染物进行减排和治理,以保证城市空气质量符合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目前,城市空气质量控制技术主要包括源头控制、治理措施和技术创新。
1. 源头控制源头控制是指在污染物产生的源头上采取措施,以减少或削减其排放量。
主要包括加强环保监管、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采用高效减排设备等。
通过源头控制,可以在减排成本和减排效果之间寻求平衡,并且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 治理措施治理措施是指对城市空气中的污染物进行清洁和净化。
主要包括建设空气净化设施、实施车辆尾气治理、开展农村和城镇燃煤治理等。
空气质量观测数据建模与预测方法在当今全球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人们对于空气质量的关注越来越高。
为了有效地管理和改善空气质量,空气质量观测数据的建模和预测变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空气质量观测数据的建模与预测方法,并提供几种常用的技术。
首先,空气质量观测数据的建模是指将现实世界的观测数据转化为可用于分析和预测的模型。
建模的关键在于找到空气质量与不同因素之间的关系。
一种常用的建模方法是回归分析,通过建立一种数学函数来描述变量之间的关系。
回归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确定空气质量与气象、人类活动和污染源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另一个重要的建模方法是时间序列分析。
时间序列分析是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建模和预测的统计方法。
对于空气质量观测数据,我们可以将其视为一个时间序列,通过对以往观测数据的统计分析来预测未来的空气质量。
时间序列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空气质量的周期性变化和趋势,进而预测未来的空气质量状况。
除了建模,预测空气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准确预测空气质量可以帮助政府和公众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人们的健康风险。
常用的预测方法有以下几种。
首先是基于时间序列的预测方法,如ARIMA模型和指数平滑法。
ARIMA模型是一种常用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它通过建立自回归、差分和移动平均的组合来预测未来的数值。
指数平滑法则是一种基于移动平均的方法,它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加权平均来预测未来的数值。
这些方法都能够根据过去的观测数据来预测未来的空气质量,但需要注意的是,它们假设未来的填充数据与过去的数据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其次是基于机器学习的预测方法,如支持向量机(SVM)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机器学习是一种利用算法和模型来分析数据并进行预测的方法。
这些方法通过训练模型来找到空气质量观测数据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进行预测。
对于这些方法来说,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特征和调整模型参数,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预测方法,如神经网络和贝叶斯网络。
空气质量预测与预警数学建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群聚集的增加,空气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因此空气质量预测与预警成为了我们关注的重点。
数学建模在此
方面拥有广泛的应用,为政府和社会提供了可靠的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持。
首先,我们需要获取大量的数据来分析和预测空气质量。
这涉及
到监测空气中的污染物质,如PM2.5、PM10、SO2、NO2、O3等。
我们
可以采用空气质量监测仪、传感器等设备来收集这些数据,并利用数
据分析软件进行处理。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可以建立相应的数据
模型,来预测未来的空气质量。
其次,根据历史数据和现实环境,我们需要选择相应的数学模型
来预测和预警空气质量。
这涉及到多元线性回归、支持向量机、神经
网络等数学模型。
每个模型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我们需要根据实
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模型。
例如,在某些地区,PM2.5、PM10和NO2的污染物质浓度受到气象因素的影响比较大,这时我们可以采用多元线
性回归模型来分析气象因素对污染物浓度的影响。
最后,我们需要将预测结果转化为实际应用。
这需要建立预警体
系和决策机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轻污染对
人体健康的影响。
例如,当空气污染等级升高到一定程度时,政府可
以采取限行、停工等措施来减少排放,或者提醒市民外出时戴上口罩、增加室内通风等个人保护措施。
总的来说,空气质量预测与预警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多方面的数据、模型和决策机制。
我们应该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这一体系,为市民提供更加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
平顶山学院第四届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2011 年5月15 日-5月30 日参赛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报名时自动产生的队号)2011平顶山学院第四届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承诺书我们仔细阅读了平顶山学院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
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所属分院(若属不同分院要按照队员编号次序分别填写):软件学院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 :1.2.3.日期:2011年 5 月 28 日C:平顶山市空气质量评价与预测平顶山市是中国重要的能源与化工城市,其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城市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立足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都对改善市区空气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请根据平顶山市环境公报中的数据资料或者中国环保部公布有关平顶山市空气质量数据,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1)对平顶山市空气质量进行评价;(2)对2011-2020年空气质量进行预测。
平顶山市空气质量评价与预测摘要:本文对河南省平顶山市近几年的空气质量详细列表进行科学分析,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曲线拟合等数学建模方法对其空气质量进行评价与预测,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建立如下数学模型:一、对平顶山市空气质量进行评价。
本文通过对平顶山市最近十年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进行统计,如首要污染物2SO 、2NO 、10PM 、可吸入性颗粒物以及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等进行统计。
城市空气质量预测的模型与算法在当今社会,城市空气质量成为了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
了解和预测城市空气质量对于保障公众健康、制定环境政策以及规划城市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而要实现准确的城市空气质量预测,离不开有效的模型与算法。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基于统计学的预测模型。
这类模型通常依赖于历史空气质量数据以及相关的气象、交通等因素。
其中,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它通过分析多个变量(如气温、风速、车流量等)与空气质量指标(如 PM25 浓度、二氧化硫浓度等)之间的线性关系,建立数学方程来进行预测。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计算成本相对较低,但它的局限性在于只能处理线性关系,对于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可能无法准确捕捉。
另一种常用的统计学模型是时间序列分析。
例如,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MA)和自回归积分移动平均模型(ARIMA)。
这些模型主要关注空气质量数据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通过对过去数据的分析来预测未来的趋势。
然而,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于突发事件或异常数据的适应性相对较弱。
除了统计学模型,机器学习算法在城市空气质量预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决策树算法就是其中之一。
它通过对数据进行递归分割,形成类似于树状的结构,根据输入的特征来做出预测。
随机森林则是在决策树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通过构建多个决策树并综合它们的结果,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支持向量机(SVM)也是一种强大的机器学习算法。
它通过寻找一个最优的超平面来将不同类别的数据分开,从而实现预测。
在空气质量预测中,SVM 可以有效地处理高维度的数据和复杂的非线性关系。
深度学习算法,特别是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循环神经网络(RNN),近年来在空气质量预测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CNN 擅长处理图像数据,在空气质量预测中,可以将地理空间信息和气象数据等转化为类似图像的形式进行处理。
RNN 则特别适用于处理序列数据,能够捕捉空气质量数据中的时间依赖关系。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模型与算法并非易事。
2023华中杯数学建模c题空气质量预测与预警一、引言2023华中杯数学建模c题中,空气质量预测与预警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空气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对空气质量进行准确预测和及时预警,对于环境保护和人们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对空气质量预测与预警的广度和深度评估1. 空气质量概念空气质量是指大气中污染物浓度及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以及与人类健康、生态环境等的影响程度。
了解空气质量的概念,有助于我们深入探讨预测与预警的必要性。
2. 空气质量预测方法空气质量预测主要通过监测和数据分析的方式进行。
常见的方法包括传感器监测、气象数据、环境模型等。
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局限性,需要综合考虑。
3. 空气质量预警体系空气质量预警体系是对预测结果进行等级划分和及时发布,提醒社会公众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保障公众健康。
构建健全的预警体系是空气质量预测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4. 空气质量预测与预警的意义空气质量预测与预警对于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和人们健康具有重大意义。
通过准确预测和及时预警,可以有效降低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有助于引导政府和社会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
三、总结与展望2023华中杯数学建模c题中的空气质量预测与预警,涉及到了多个领域的知识,需要我们综合考虑。
希望未来的研究和实践能够进一步完善空气质量预测与预警体系,为环境保护和人们健康提供更有效的保障。
个人观点:在未来的发展中,空气质量预测与预警将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需要不断加强研究和实践,以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挑战。
以上是对2023华中杯数学建模c题空气质量预测与预警的一次全面评估和探讨,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空气质量是人们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关系着我们的健康和生活环境。
对空气质量进行有效的预测和预警就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数据的不断积累,空气质量预测与预警系统也越发完善和精准。
本文将从空气质量预测方法、预警体系建设、意义及未来展望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
数学建模在城市空气质量评估中的应用城市空气质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它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
为了更准确地评估和监测城市空气质量,数学建模在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数学建模在城市空气质量评估中的应用,并阐述其在提高城市空气质量管理的效率和精度方面的重要性。
1. 建立物质扩散模型数学建模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城市空气质量评估的物质扩散模型,从而对空气污染物的传输和分布进行预测。
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环境数据,如风速、风向、地形等因素,可以建立数学模型来模拟污染物在城市中的传播过程。
这样可以提供科学依据,指导相关部门采取合适的控制措施,降低空气污染物的浓度。
2. 优化监测站点布局数学建模可以帮助我们优化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站点的布局。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结合城市的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可以确定最佳的监测站点位置,以获取更准确和全面的空气质量数据。
这有助于提高城市空气质量评估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并且可以更好地评估不同区域的空气质量状况。
3. 预测和预警系统数学建模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城市空气质量的预测和预警系统,及时掌握空气污染物的浓度和分布情况。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和建模,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空气质量情况,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市民们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这对于提高城市的空气质量管理水平,减少空气污染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4. 模拟影响因素数学建模可以模拟和分析城市空气质量评估中涉及的各种影响因素。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预测不同因素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程度,如交通流量、工业排放、天气条件等。
这有助于指导相关部门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5.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数学建模可以帮助我们对城市空气质量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挖掘,从而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整合,帮助决策者更好地了解城市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和存在的问题。
这对于制定和实施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023华中杯数学建模c题空气质量预测与预警(原创版)目录一、引言二、空气质量预测与预警的背景和意义三、2023 华中杯数学建模 C 题的解题思路四、空气质量预测的方法和模型五、预警机制的构建和完善六、结论正文一、引言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社会经济造成危害,其污染水平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 PM2.5、PM10、CO、气温、风速、降水量等。
探究污染物浓度的因素,更精准地预测 PM2.5 浓度和 AQI 指数等是科学界和决策者共同关心的问题,对于解析污染影响因素和有效制订控制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健全和针对完善重污染天气的应对处置机制,提高重污染天气预防预警、应急响应能力和环境精细化管理水平,消除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作为突发环境事件,数学建模竞赛提出了 2023 华中杯数学建模 C 题:空气质量预测与预警。
二、空气质量预测与预警的背景和意义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发展,空气污染问题逐渐凸显,对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带来极大影响。
空气质量预测与预警是对空气质量进行监测、预测和预警的技术手段,能够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公众提供及时、准确的环境信息,有助于采取相应的措施减轻污染危害。
三、2023 华中杯数学建模 C 题的解题思路2023 华中杯数学建模 C 题主要围绕空气质量预测与预警展开,题目分为三个问题。
问题一要求对缺失数据进行插值处理,并分析每个因素对 PM2.5 浓度的影响;问题二要求构建多步预测模型,使用 LSTM 神经网络进行训练、测试和预测;问题三要求根据预测结果,制定预警机制,为政府部门和公众提供决策依据。
四、空气质量预测的方法和模型空气质量预测方法主要包括传统统计方法和机器学习方法。
传统统计方法包括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等,而机器学习方法则包括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随机森林等。
在本题中,LSTM 神经网络作为一种优秀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能够很好地捕捉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和季节性特征。
数学建模:城市空气质量评估及预测(省级优秀奖)
城市空气质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随着城市化发展的加快,城市空气质量的
评估和预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通过收集城市空气质量相关的数据,建立模型评
估和预测城市空气质量。
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首先,我们需要收集有关城市空气质量的相关数据,例如:二氧化氮、臭氧、PM2.5
等空气质量指数数据、气象数据、人口数据、机动车数据等。
其次,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
整理,去除不完整或错误的数据,以及进行数据预处理,例如:数据的去噪、归一化等。
2. 模型的建立
接着,我们需要建立评估和预测城市空气质量的模型。
模型的建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
步骤:
(1)特征工程: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选择合适的特征,例如:空气质量指数、气象条件、人口密度、机动车密度等。
(2)模型选择:针对问题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模型,例如:基于回归的模型、基于时间序列的模型、机器学习模型等。
(3)模型训练与测试:利用历史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并利用测试数据对模型进行测试和评估。
3. 模型的评估与预测
最后,我们可以利用模型对城市空气质量进行评估和预测。
评估主要是针对历史数据
进行,利用模型可以对历史空气质量数据进行预测和对比,从而得出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预测则是针对未来数据进行,利用模型可以对未来空气质量进行预测,以便采取相应
的措施。
总之,建立城市空气质量评估和预测模型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模型进行改进和完善,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城市空气质
量的改善和管理。
城市空气质量评估及预测摘要: 本文对我国十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利用统计学等相关原理,结合我国现行的“创模”和“城考”体系中的环境空气质量指标,就城市空气污染程度,空气质量的预测和影响因素等问题建立出相应的数学模型。
利用层次分析法和Perron-Frobenions等相关原理建立数学模型对中国十大城市的空气污染严重程度给出分析并排名。
运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结合相关数据运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对成都市2010年11月份的空气质量状况进行预测。
使用优势分析原理分析空气中可吸入颗粒、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因素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程度。
关键词:空气质量,层次分析,判断矩阵,相对权重,排名,灰色预测,优势分析,可吸入颗粒,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问题的提出1.1背景介绍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环境问题已是制约我国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而环境问题最突出的就是空气污染。
“十一五”“创模”考核指标“空气污染指数”要求:API指数≤100的天数超过全年天数85%。
“城考”依据API指数≤100的天数占全年天数的比例来确定空气质量得分。
“API指数≤100的天数”,通常又被称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
根据已有数据,运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对中国空气质量做出分析和预测是一个重要问题,同时通过对影响空气质量因素的分析,以正确做好环境保护措施也极为重要。
本文主要针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相关分析:(1)利用已知的数据,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分析给出十个城市空气污染严重程度的科学排名。
(2)建立模型对成都市11月的空气质量状况进行预测。
(3)收集必要的数据,建立模型分析影响城市空气污染程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二、基本假设1)表格中已有的数据具有权威性,值得相信,具有使用价值。
2)空气质量相同等级的污染程度相同。
3)假设该市各种影响空气质量的软因素(如工业发展,人口数量)保持平稳变化。
4)不考虑突发事件即人为因素(如工业事故)造成的空气质量突变。
5)假设各种因素对环境的影响最终主要表现在可吸入颗粒、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上,不考虑其他随机因素的影响。
三、问题的分析3.1第一问所涉及的问题是一个具有一般性的,又有代表性的排序问题,鉴于每个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等级的权重有所不同,我们利用层次分析法对题中所测得城市空气质量状况进行排序,首先建立层次分析结构:最上层为目标层(O):各城市空气质量污染程度。
P i 中间层为准则层(P):空气质量状况等级。
共7个等级,依次为(1,2, (7)i最底层为对象层(C):为排序对象。
由各层次之间的关系,C与P关联,且P与O相关联。
3.2第二问涉及对系统行为特征的发展变化规律进行估计预测,故可以运用GM模型对其进行灰色预测,从掌握的历史数据可以看出,每年11月的空气质量级别分布较为相似,全月的平均值较好的反应了相关指标的变化规律,这样我们可以将预测评估分为两个部分:1)利用灰色理论建立GM(1,1)模型,由2005-2009年11月份空气质量指数的平均值预测2010年的平均值。
2)通过历史数据计算每天指标值与全月总值的关系,从而可以预测出正常情况下2010年11月份每天的指标值,即空气质量指数。
3.3第三问是要分析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本文主要考虑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三个指标。
通过计算可吸入颗粒、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关联度,分析得知哪个因素对空气质量影响较大,哪个因素对空气质量影响较小。
四、模型的建立及求解4.1运用层次分析法,将研究目标(O),空气质量状况(P)和对象(C)相应的分为目标层,中间层,最底层。
层次关系图如下:按照层次分析法的步骤,构造城市排名模型: 1) 建立层次结构图(如上图);2) 构造比较矩阵A ,比较7个空气质量状况P 对目标层(O )的影响程度,即确定它在O 中所占得比重。
对任意两个和,用ij a 表示i P 和j P 对O 的影响程度之比,按1—9的比例标度来度量ij a (,1,2...)i j n =,由此可得到两两成对比较矩阵()ij n n A a ⨯=,ij a >0 , 1ji ija a =, ij a =1 (,1,2...)i j n = 比例标度的确定:ij a 取1—9的9个等级,而ji a 取ij a 的倒数。
比例标度值3)确定相对权重由两两成对比较的判断矩阵。
结合Perron-Frobenions 定理,得非负矩阵存在正的最大模特征值,对应着正的特征向量。
用“和法”求出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和最大特征向。
再将所求的特征向量单位化后得到的就是空气质量状况P 对目标O 相对影响性的权重,记为ω。
和法求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和最大特征向a . 将A 的每一列向量归一化得 1/nij ij ij i a a ω==∑, 矩阵ij ω如下:0.5011 0.6797 0.4575 0.3810 0.3248 0.2832 0.22500.1253 0.1699 0.3660 0.3175 0.2784 0.2478 0.2000 0.1002 0.0425 0.0915 0.1905 0.1856 0.1770 0.1750 0.0835 0.0339 0.0305 0.0635 0.1392 0.1416 0.1500 0.0716 0.0283 0.0229 0.0212 0.0464 0.1062 0.1250 0.0626 0.0243 0.0183 0.0159 0.0155 0.0354 0.1000 0.0557 0.0212 0.0131 0.0106 0.0093 0.0089 0.0250b . 对ij ω按行求和得i ω: 0.4075 0.24360.1375i ω=0.0918 0.0602 0.0389 0.0206c . 将i ω归一化得71/i i i i ωωω*==∑,ω=127(,,...)Tωωω即为特征向量。
d . 7max1()17ii iA ωλω==∑()i A ω表示A ω的第i 个分量。
结果如下3.53822.1734()i A ω= 1.13480.7141 0.4437 0.2776 0.1530由此得出:max 1(8.68278.72208.05317.27897.17047.13627.4272)7λ=++++++7.78= 一致性检验:(1) 一致性指标:max 1nCI n λ-=-得CI =0.13(2) 随机一致性指标:RI 如图表:(3) 一致性比率0.130.0980.11.32CI CR RI ===<,得到A 的不一致程度在容许范围内,可用其特征向量ω作为权向量。
4)对象层C 对准则层P 的比重可通过已给出各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结合统计学知识列出如下表的比重关系:5)层次总排序,即C层对目标O的总排序。
方法是将P——C所得出的城市空气状况比重作为列向量构成7×7矩阵,和由P对目标O的权量构成的7×1矩阵做乘法,结果即是10个城市的空气污染严重程度的权重向量,那么数值较小的数所对应的城市空气污染程度就比较严重。
通过以上模型的求解,得到10个城市空气质量污染程度的综合排名:(由重到轻)况。
结论显示乌鲁木齐的空气污染程度在10个城市里最严重,由于乌鲁木齐有大量的石油开采基地有大量污染物体产生,以及连续出现静风天气和乌鲁木齐上空的逆温层阻碍了污染物的扩散,使其越积越多,导致空气污染随之加重。
4.2对成都市2010年11月份空气质量指数建立灰色预测模型GM (1,1)由已知数据,对2005-2009年十一月份的空气指数记为矩阵A=530(a )ij ⨯,计算每年的年平均值,记为:(0)(0)(0)(0)((1),(2)(5)),x x x x =(1)并要求级比()0(0)()(1)/()(0.7165,1.3956)i x i x i λ=-∈(2,35)i =.,对(0)x 作一次累加,则:(1)(0)(1)1(1),()k ik xx x i x ===∑(0)()(2,35)i =, (2)记 (1)(1)(1)(1)((1),(2)(5)),x x x x =取(1)x 的加权平均值则(1)(1)(1)()()(1)(1)(2,35),z k x k x k k =∂+-∂-=∂为确定参数,记:(1)(1)(1)(1)((2),(3),(5)),z z z z = (3)于是GM (1,1)的白化微分方程模型为(1)()/,t t x d d ax b +=其中a 是发展灰度,b 是内生控制灰度。
由于(1)(1)(0)()(1)(),x k x k x k --=取(0)()x k 为灰导数,(1)()z k 为背景值,则可得出相应的灰微分方程:(0)(1)()()(2,3,5)x k az k b k -==运用最小二乘法可求:22[()]/[()],a n xy x y n x x =--∑∑∑∑∑ b y ax =+ (4)其中x 为(1)()z k ,y 为(0)()x k ; 于是方程有响应(特解)(1)(0)ˆ(1)((1)/)/at xt x b a e b a -+=-∙+, 则(1)(0)(1)ˆ(1)((1)/)()ak a k x k x b a e e ---+=--。
(5)则由上式可得到2010年11月份空气指数的平均值,则预测2010年11月份的空气指数总值为30X x =,根据历年数据,则可以统计出2010年11月份每天的空气指数占整月总值的比例i u ,即:5305111/(1,230),i ij ij j i j u a a i =====∑∑∑ (6)则1230(,,),u u u u =于是可得2010年11月每天的空气指数值为Y X u =。
模型求解:由数据表,结合(1),(2)两式计算可得月平均值,一次累加值分别为:(0)(98,67,88,82,86)x = (1)(98,165,253,335,421)x =注:由于空气指数均为整数,故求均值时进位取整。
显然(0)x 的所有级比都在可容区域内,经检验,在这里参数0.5∂=合适,则由(3)可得:(1)(131.5,209,294,378)z =则所得对应灰微分方程为:67131.5;88209;82294;86378;a b a b a b a b +=+=+=+=运用最小二乘法公式(4)可求得:0.06079;96.1375;a b ==由式(5)可得2010年11月份空气质量指数平均值为69x ≈, 则月总指数值:302070X x ==,由式(6)得到每天的比例为:(0.0256,0.0297,0.035,0.0362,0.0389,0.0358,0.0408,0.0412,0.0503,0.0477,0.0412,0.0338,0.0337,0.0296,0.0287,0.024,0.0214,0.0275,0.0266,0.0288,0.02930.03,0.0301,0.0294,0.0335,0.0312,0.0358,0.0335,0.0363u =,0.0345);故2010年11月1-30天的空气质量指数预测值为:(53,61,72,75,80,74,84,85,104,99,85,70,70,61,59,49,44,57,55,59,60,62,62,61,69,64,74,69,75,71)Y X u==模型检测:通过上述所建模型我们对2005-2009年10月空气质量指数进行预测,将预测值与实际统计值进行比较,如下表所示:从上图可以较为直观地看出,通过所建模型计算预测出所得的预测值在较大程度上与实际值吻合,故所建模型是正确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