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岩土工程勘察-第九章-房屋建筑与构筑物的勘察与评价-王亚军
- 格式:ppt
- 大小:5.27 MB
- 文档页数:84
岩土工程勘察名词解释1岩土工程:以工程地质学、土力学、岩体力学和基础工程学为理论基础,以解决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与岩体和土体有关的工程技术问题,是一门地质与工程紧密结合的学科。
2不良地质现象:是对工程建设不利或有不良影响的动力地质现象,泛指地球外动力作用为主引起的各种地质现象。
3工程的安全等级:工程的安全等级是根据由于工程岩土体或结构失稳破坏、导致建筑物破坏,而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社会影响及修复可能性等后果严重性来划分的。
4场地复杂程度:由建筑抗震稳定性,不良地质现象发育情况,地质环境破坏程度和地形地貌条件四个条件衡量的,也划分为三个等级.5工程地质测绘:是运用地质,工程地质理论,对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各种地质现象进行现察和描述,初步查明拟建场地或各建筑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并将工程地质条件诸要素与其他资料编制成工程地质图。
6标志层:指岩性、岩相、层位和厚度都较稳定,且颜色、成分和结构等具特征标志,地面出露又较好的岩土层7岩心采取率:指钻探取出的完整岩心加上破碎岩石的总长度与本回次进尺的百分比。
8岩石质量指标(RQD):指在取出的岩心中只选取长度大于10cm的柱状岩心长度与本回次进尺长度的百分比9钻孔柱状图:是钻孔观测与编录的图形化,将每一钻孔内岩土层情况按一定的比例尺编制成柱状图,并作简明的描述。
10地球物理勘探:是用专门的仪器来探测各种地质体物理场的分布情况,对其数据及绘制的曲线进行分析解释,从而划分地层,判定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及各种不良地质现象的一种勘探方法。
11地震勘探:通过人工激发的地震波在地壳内传播的特点来探查地质体的一种物探方法。
12土体原位测试:一般指在岩土工程勘察现场,在不扰动或基本不扰动土层的情况下对土层进行测试,以获得所测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划分土层的一种土工勘测技术。
13静力触探试验:是把具有一定规格的圆锥形探头借助机械匀速压入土中,以测定探头阻力等参数的一种原位测试方法。
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土的岩土工程评价岩土工程是指对地下岩土体的工程勘察、设计、建造和监理等工作。
岩土工程分为勘察和设计两个部分,其中勘察是建造发生前必不可少的部分。
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是确认地下岩土的地形特征、力学性质、水文地质状况等信息,从而为设计和建造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和工程评估。
岩土工程勘察包括以下内容:地质勘察,这是了解地表和地下岩土体的基本特征,确定地下地质构造、岩层分布、性质等信息。
岩石力学勘察,这是用于了解地下岩石体的物理力学性质,主要包括岩石的强度、变形性、稳定性、围压效应、隆起等因素。
土工勘察,这是关于地下堆土工程的相关特性的勘察,主要包括土的物理性质、水分条件、渗透条件等。
地基土是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地基土的岩土工程评价直接影响到建造工程的稳定性、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地基土的岩土工程评价不同于测试和评价其他材料的基本性质,它需要通过数次采样,勘察和测试等方法,才能获得准确的数据信息。
在建筑过程中,地基的选择和处理一直是个复杂而困难的问题。
从岩土工程评价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对地基土进行如下分类:1.稳定性评价:地基土的稳定性,是指在重力作用下,其抵抗破坏的能力。
评价主要采用稳定性评价、初始应力评价和主动稳定评价三种方法,通过分析岩土体内力平衡状态,计算其能承受的最大荷载和抵抗破坏的能力。
2.变形评价:地基土的变形指的是在承受荷载作用下,地基土体的变形表现。
主要包括粘性土的塑性变形、外来荷载的压缩变形、剪切变形和沉积层的垂直变形等。
评价主要采用弹性模量、剪切模量和土的切变率等多个因素,计算出岩土体的变形情况。
3.孔隙水压力评价:地基土的孔隙水压力是指在地下水的影响下,地基土水分所产生的压力。
评价主要采用孔隙水压力计和灌流实验仪等专业仪器设备,根据水压분布、流动速度等参数评价地基土的水分情况和流动特性。
在进行岩土工程评价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采用一系列的工具、技术和知识,对地下地形和地质特征、勘探方法和设计分析等进行综合分析,以准确评价地基土的稳定性、承载能力和变形特性等指标。
第九章建构筑物保护煤柱设计及损害评定方法矿区建构筑物保护采用两种方法:①留设保护煤柱,即在保护煤柱外开采,使建构筑物不受开采影响或受到的开采影响不会使建构筑物损害;②采用特殊开采技术措施和建构筑物结构措施,使采动变形不会使建构筑物损害;保护煤柱设计保护煤柱:指专门留在井下不予采出的、旨在保护其上方岩层内部和地表的各种保护对象不受开采影响的那部分煤炭资源受保护对象:井筒、井下主要巷道和硐室、地面各类建(构)筑物、铁路、水体等优点:能有效保护受保护对象免受开采的影响缺点:1)浪费煤炭资源,缩短矿井服务年限;2)使采掘工作复杂化,增大掘进工作量,造成采掘关系紧张一、保护煤柱留设原理在保护对象的下方留出一部分煤炭不开采,使其周围煤炭的开采对保护对象不产生有危险性的移动和变形。
在倾向剖面上,从受护边界点分别向煤层下山方向作上山移动角、向煤层上山方向作下山移动角,交煤层于c、d两点;在走向剖面上,从受护边界点分别向两侧煤层作走向移动角,交煤层于a、b两点;则a、b、c、d确定的煤柱范围就是保护煤柱的范围;将其投影到水平面上,就可在平面图上确定出建筑物保护煤柱的范围。
该煤层在保护煤柱边界外开采,不会引起受护建筑物的地表产生临界变形值以上的移动、变形。
注意:1)在倾向剖面上,向煤层下山方向采用上山移动角;向煤层上山方向采用下山移动角。
在走向剖面上,采用走向移动角。
2)深度越大、煤柱范围越大;深度越小、煤柱范围越小。
二、围护带围护带:留设煤柱时,为确保被保护对象的安全,还需要保护受护对象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岩体或地表,这部分需附加保护的岩体或地表及其范围称为“围护带”目的:1)抵消留设保护煤柱时所用参数的误差引起煤柱尺寸的不足。
移动角2~50。
2)抵消由于地质采矿条件和井上下位置关系的不准确而造成保护煤柱的尺寸和位置的误差。
αc osθα=ta n⋅ta n'β2βδθθ2sin22tc oo+=o'tccc ostγθγ2δθ22sin2oc oo+=tcostctc'ɑ′——斜交剖面上的煤层倾角为伪倾角;ɑ——煤层倾角;θ——斜交剖面与煤层倾向所夹得锐角;β,γ,δ为下山、上山、走向移动角保护煤柱留设方法保护煤柱留设方法有:垂直剖面法、垂线法、数字标高投影法、临界标高投影法、临界变形值方法、预计方法。
第九章特殊性岩土的工程勘察本章重点:介绍了各类特殊性土的特性、勘察重点及勘察评价与计算。
学习要求:掌握本地区常见的几种特殊土的勘察内容、要求,即评价计算方法。
特殊性岩土是指在特定的地理环境或人为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殊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特征,以及特殊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的岩土。
如果在此类岩土上修建建筑物,在常规勘察设计的方法下不能满足工程要求,为了安全和经济,因而在岩土工程勘察中须采取特殊的进行研究和处理,否则会给工程带来不良后果。
特殊性岩土的种类很多,其分布一般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常见的特殊性岩土又是湿陷性土、红粘土、软土、混合土、填土、多年冻土、膨胀岩土、盐渍岩土、风化岩与残积土及污染土等。
第一节湿陷性土湿陷性土是指那些非饱和和结构不稳定的土,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湿后,其结构迅速破坏,并产生显著的附加下沉。
湿陷性土在我国北方分布广泛,除常见的湿陷性黄土外,在我国的干旱及半干旱地区,特别是在山前洪、坡积扇中常遇到湿陷性碎石土、湿陷性砂土等。
一、湿陷性黄土湿陷性黄土属于黄土。
当其未受水浸湿时,一般强度较高,压缩性较低。
但受水浸湿后,在上覆土层的自重应力或自重应力和建筑物附加应力作用下,土的结构迅速破坏,并发生显著的附加下沉,其强度也随着迅速降低。
湿陷性黄土分布在近地表几米到几十米深度范围内,主要为晚更新世形成的马兰黄土(Q3)和全新世形成的Q4黄土(包括Q41黄土和Q42新近堆积的黄土)。
而中更新世及其以前形成的离石黄土和午城黄土一般仅在上部具有较微弱的湿陷性或不具有湿陷性。
我国陕西、山西、甘肃等省区分布有大面积的湿陷性黄土。
(一)湿陷性黄土的性质1.粒度成分上,以粉粒为主,粉粒含量超过50%以上,砂粒、粘粒含量较少。
2.密度小,孔隙率大,大孔性明显。
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孔隙比越大,湿陷性越强烈。
3.天然含水量较少时,结构强度高,湿陷性强烈;随含水量增大,结构强度降低,湿陷性降低。
4.塑性较弱,塑性指数在8~13之间。
房屋建筑与构筑物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屋建筑与构筑物岩土工程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对于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是保障房屋建筑与构筑物安全的重要环节,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
因此,合理、科学、准确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要求是不可或缺的。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要求应包括工程的地质勘察和地质灾害评估。
地质勘察是对工程建设地点的地质状况进行系统、全面、准确的调查和研究,以了解地质条件,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地质灾害评估是对工程建设地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评估和预测,以确定工程建设地点的安全性。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要求应包括地下水勘察。
地下水是岩土工程中的重要因素,对于工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有着重要影响。
地下水勘察的目的是了解地下水位、水质、水力条件等,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合理的水文参数。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要求还应包括土壤力学参数的测定。
土壤力学参数是岩土工程设计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土壤力学参数的测定需要通过现场试验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地表沉降观测和地震动观测。
地表沉降观测是为了了解工程建设过程中地表沉降的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工程的稳定性。
地震动观测是为了了解工程建设地点的地震动参数,为工程抗震设计提供依据。
岩土工程勘察还需要进行相关地质勘察报告和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写。
地质勘察报告是对勘察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提供给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参考的文件。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对岩土勘察整个过程的总结和归纳,对工程设计和施工起到指导作用。
在进行房屋建筑与构筑物岩土工程勘察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保证勘察工作的质量和可靠性。
同时,岩土工程勘察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
房屋建筑与构筑物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要求的制定是为了保证工程建设的安全和可靠性。
岩土工程勘察(高起专)单选题1. 岩土工程勘察阶段的划分为_____。
(5分)(A) 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B) 规划勘察、可行性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C) 初步勘察、详细勘察、施工勘察(D) 根据工程规模和场地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由勘察单位决定标准答案是:A2. 岩土工程详细勘察阶段工程地质测绘的比例尺应为_____。
(5分)(A) 1:500-1:2000(B) 1:5000-1:10000(C) 1:2000-1:10000(D) 1:5000-1:50000标准答案是:A3. 下列工程地质条件中,对论证建筑场地及区域稳定性有重要意义的要素是_____。
(5分)(A) 地形地貌(B) 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C) 水文地质条件(D) 地质结构标准答案是:D4. 在初步勘察阶段,勘探工作比重较大,以_____为主,并利用勘探工程取样,作原位测试和监测。
(5分)(A) 坑探工程(B) 钻探工程(C) 物探工程(D) 工程地质测绘标准答案是:B5. 某一钻孔总进尺为1米,该钻程中取得岩芯长度分别为5,4,8,10,15,7,3,9,11,20厘米,岩芯碎屑折合岩芯长度3厘米,则该钻程岩芯采取率为_____。
(5分)(A) 100%(B) 95%(C) 67%(D) 56%标准答案是:A多选题6.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主要根据_____进行划分,共分为三个等级。
(5分)(A) 工程重要性(B) 建筑环境复杂程度(C) 场地复杂程度(D) 地基复杂程度标准答案是:A,C,D7. 工程地质测绘在_____ 是主要的勘察手段方法。
(5分)(A) 可行性研究阶段(B) 初步勘察阶段(C) 详细勘察阶段(D) 施工勘察阶段标准答案是:A,B8. 确定工程地质测绘范围的基本原则主要是_____。
(5分)(A) 拟建建筑物的类型和规模(B) 设计阶段(C)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D) 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和研究程度标准答案是:A,B,D9.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对土样质量级别作了四级划分,其中轻微扰动土样能进行的试验项目有_____。
建筑物结构勘察与评估建筑物结构的勘察与评估是为了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对建筑物的结构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将探讨建筑物结构勘察与评估的过程、方法和重要性。
一、建筑物结构勘察建筑物结构勘察是指对建筑物的整体结构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调查。
其目的在于确定建筑物的结构状况,查找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为后续的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建筑物结构勘察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外观检查:对建筑物外部墙体、屋顶、地基等进行检查,观察是否存在裂缝、变形、腐蚀等问题。
2. 内部勘察:对建筑物内部的结构体系,如梁、柱、楼板等进行检查,查找是否有破损、老化、腐蚀等问题。
3. 测量数据采集:使用专业的测量工具和设备,对建筑物的结构进行测量,获取准确的数据,为后续的评估提供依据。
二、建筑物结构评估建筑物结构评估是对建筑物结构状况的综合评价,通过对勘察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并提出改善建议。
建筑物结构评估应包括以下内容:1. 强度评估:通过分析建筑物的荷载情况、材料性能等,评估建筑物结构的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是否存在超载、疲劳等问题。
2. 稳定性评估:评估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包括抗震能力、风载作用等方面的评估,确保建筑物在外力作用下能够稳定运行。
3. 耐久性评估:评估建筑物的材料耐久性,查找材料老化、腐蚀等问题,预测建筑物未来的使用寿命。
4. 安全评估:评估建筑物的安全性,包括防火安全、逃生通道等方面的评估,确保建筑物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性能。
三、建筑物结构勘察与评估的重要性建筑物结构勘察与评估是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预防事故发生:通过定期对建筑物进行勘察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
2. 维护建筑物价值:通过勘察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建筑物存在的问题,保持建筑物的功能性和使用性,提高建筑物的价值和竞争力。
房屋建筑与构筑物12.1概述房屋建筑与构筑物系指一般房屋建筑、高层建筑、大型公用建筑、工业厂房及烟囱、水塔、电视电讯塔等高耸构筑物。
在城市建设中, 高层建筑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我国高层建筑的起始高度为24m, 其划分标准见表12-1(P224页)。
高层建筑的特点主要是高度大、荷重大、基础埋深大等。
在房屋建筑与构筑物中, 常遇到的几种岩土工程问题1)区域稳定性问题2)斜坡稳定性问题3)地基稳定性问题4)建筑物的配置问题5)地下水的侵蚀性问题6)地基的施工条件问题在岩土工程勘察测试结果的基础上进行的岩土工程问题分析评价, 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精髓和关键部分, 对房屋建筑与构筑物而言, 地基稳定性(地基承载力和沉降变形)是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中的主要问题;对采用桩基或进行深基坑开挖的建筑物, 应进行相关问题的岩土工程评价;对强震区, 应进行场地地震效应的评价。
世界超高层建筑一、佩重纳斯大厦 1.2号大厦, 高度452米, 位于吉隆坡;二、西尔斯大厦, 高度443米, 位于芝加哥;三、金茂大厦, 高度420米, 位于上海;四、世界贸易中心大厦 1.2号大厦, 高度417米, 位于纽约在“9·11”事件中倒塌;五、帝国大厦, 高度381米, 位于纽约;六、中环广场大厦, 高度374米, 位于香港;七、中国银行大厦, 高度369米, 位于香港;八、T/C大厦, 高度374米, 位于高雄;九、阿摩珂大厦, 高度346米, 位于芝加哥;十、约翰·汉考克大厦, 高度344米, 位于芝加哥。
12.2地基承载力确定地基承载力是指同时满足地基土的强度条件和变形条件地基的承载能力。
地基承载力分基本值、标准值和设计值三个值。
地基承载力基本值(f0)是指按有关规范规定的一定基础宽度(b ≤0.5)和埋深(d ≤3m)条件下的地基承载力, 按有关规范查表确定。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 k)是指按有关规范规定的标准方法试验并经统计处理后的承载力值。
精心整理期末复习题一、多项选择题1.土作为工程地基和工程环境时,按有机质含量可分为(①、②、③、④)①无机土②有机质土③2.3.②、④4.①③5.6.岩溶场地岩土工程评价一般包括(③、④)①场地稳定性评价②岩溶发育过程评价③地基稳定性评价④洞体地基稳定性评价7.根据所施加荷载的性质的不同,触探可分为(②、④)①标准贯入试验②动力触探③轻便触探④静力触探8.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可以理解为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要素之综合,它包括六个要素。
其中最基本的要素为以下哪个方面(B )A、地形地貌条件B、岩土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C、地质结构910、C、1:1万D、1:200011、在各种工程的最初勘察阶段多采用以下哪种比例尺最为合理(A)A、1:10万B、1:5万C、1:1万D、1:200012、在工程地质详细勘察中,每一主要土层的原状土试样不应少于(B)个A、5个13(B14B、十字板剪切试验C、标准贯入试验D、钻孔旁压试验15、以下哪种土体可以用十字板剪力试验来测定其抗剪强度指标(A)。
A、饱和软土B、残积土类C、中砂D、砾砂16、以下哪些试验可以用来测定地基土体的承载力。
(ACD )17C)。
A、B、C、D、18A、饱和砂土B、硬塑粘土C、饱和粉质粘土D、饱和软粘土19、利用标准贯入试验不能做的项目是(D )。
A、砂土和粘性土的地基承载力B、评价砂土振动液化C、判定粘性土的稠度状态和无侧限抗压强度D、判定粘性土的粘粒含量E、判断砂土的密实度20ABCD21ABCD22、对某一砂层作标准贯入试验,测得击数为17击,此时触探杆长21米,杆长修正系数为0.70,则可判别该点砂层的密实度是(B)。
A、松散B、稍密C、中密D、密实附录:23(A(B(C(D24A)B)C)D)25.应采用(B)进行定位?A. 半仪器法;B. 仪器法;C. 目测法;D. B+C;26. 一般情况下,探井的深度(B)地下水位?A. 可以超过一米;B. 不宜超过;C. 应高于1米;D. 没有具体规定;27.岩土工程详细勘察阶段地质平面图的最终图件应(C)A.利用半仪器法在现场标注后回到室内清绘;B.直接在现场一次成图;C.在现场测绘、标注在同等比例尺的地形图上,回到室内再按实测坐标标注、再清绘成图;D.利用航片或卫片在室内直接成图;28AC29A.9AC10AC11.岩土工程参数的统计修正系数需计算、统计(B)A.平均值、均方差;B.样本个数、变异系数;C.平均值、变异系数、均方差D.均方差、变异系数;12.工程勘察需要测试抗剪强度和压缩性指标,须采取(B)级土试样?A.II;B.I;C.III;D.IV;13. 硫酸根离子含量较多时对混凝土具有(A)。
关于如何做好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分析王亚军发布时间:2021-08-12T06:47:49.107Z 来源:《建筑工人》2021年第5期作者:王亚军[导读] 特别是在检测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下面做出详尽的讲解。
身份证号码:32032419721207****摘要: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检测需小心严谨,不能出现任何差错,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检测保证了整个社会中的建筑主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详细分析如何做好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并简单说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检测方法及详细的解说了在检测过程中应该要注意哪些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结构检测;具体分析;注意事项引言由于人们在生活上对工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社会的建筑工程行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对于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开展建筑工程结构检测时,一定要非常严谨。
与此同时,也要针对检测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时出现的问题做出应对的手段,检测方法也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升级改进,坚持与时俱进,坚持采用全面地、准确的、多样化的检测方法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进行全方位的检测。
工程主体结构的检测一定要非常小心严谨,不能出现任何差错,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检测保证了整个社会中的建筑主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接下来将简单说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具体检测方法,特别是在检测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下面做出详尽的讲解。
1 关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检测方法的制定在关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检测过程中,首先要针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各个构件进行详细的检测,并且对于在检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绝对的重视,全面地提高检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以及客观性。
1.1 关于检测人员的选择当然有关的工作人员的测量专业水平也影响着测量建筑主体结构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要坚持录用经验丰富的检测人员,避免在测量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人为的测量失误,提高检测的效率,尤其要坚持培养富有责任心的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检测的标准执行检测工作,这是为社会负责、对自己负责,同时也是对广大的人民群众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