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总结-巴中市南江县核桃产业化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精

  • 格式:docx
  • 大小:16.79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中市南江县核桃产业化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南江县立足实际,狠抓核桃基地建设,大力推进核桃产业化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核桃产业化发展现状

南江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

现有核桃宜林地60余万亩,90以上属土地肥沃的核桃丰产区。

已培植500-2000亩规模不等的核桃丰产示范园片45个,年产量10万公斤以上的核桃乡5个,年产量万斤以上的核桃社31个,年产量超千斤的核桃大户2000多户。

目前,核桃总规模达17万亩,520万株,核桃产量350万公斤,实现产值近3500万元,林农核桃单项收入户均400元以上。

建立了一支以200多名科技人员为主的核桃科技服务队伍,培育了核桃产业化发展的各类龙头企业8个,主导产品米仓山牌核桃、米仓山牌核桃仁双双荣获国家级绿色食品标志认证。

二、核桃产业化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科学规划,政策保障。

县委、政府把核桃产业化发展作为三大绿色产业之一来抓,成立核桃产业化发展领导小组、核桃产业发展中心和核桃科研所,实行核桃产业化发展目标管理责任制。

根据核桃生产的自然条件、种植基础和技术要求,反复分析论证,科学规划了9条万亩核桃长廊,总规模达213万亩,覆盖全县33个核桃生产基地乡镇,190个村,38000多户。

把核桃发展目标分年度下达到乡镇,落实到农户。

县人大颁布了《南江县核桃产业化发展管理办法》,县府制定了《南江县核桃产业化发展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全县各级都把核桃产业化发展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换届不换目标,换人不换规划,一届接着一届抓落实。

二科技支撑,夯实基础。

全县形成了背靠四川农大、省林科院等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科技服务体系,

省林科院原院长杨西岳、川农大原副院长肖千文等专家常年在南江指导核桃科研和生产。

全县有200多名科技人员从事核桃育苗和技术服务等工作,探索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核桃低改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配制了国内领先水平的核桃灭虫灵。

在上两乡桂花园建立了四川省唯一的优质核桃采穗圃100亩,在赶场西坝村、流坝金台村等地建立了优质核桃繁育基地450亩,年出圃优良嫁接苗300多万株,在桥亭乡建立核桃原生资源保护区1000亩,核桃科技示范园区占核桃栽植面积的50以上。

从新疆、云南、山东等地引进12个优良早实核桃品种,开展四川十五重点科技攻关,现已进入田间对比试验阶段。

2019年核桃嫁接成活率达70以上,核桃普防面达60,重点村社防治面达100,全年防治丰产核桃树28万株,较2019年增产20,科技贡献值达2000多万元。

三创新机制,加大投入。

坚持以业主投入为主体,信贷投入为补充,采取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一是业主开发。

依托退耕还林发展核桃,退耕还林政策由农户享受,在农户自愿的基础上,将农户分散的坡耕地集中起来实行业主开发。

杨坝林业站与新民乡硝洞村31户村民签订联合经营协议,兴办核桃丰产园679亩,8年后进入盛产期,年产值可达109万元,户均增收6000元。

赶场林业站在桥亭乡龙门村建立了1139亩核桃栽培基地,采取地上栽核桃,树下种植优质牧草,地边栽植金银花的复合型开发模式。

上两林业站依靠自身的经济实力和技术优势,在溪口村至姜家湾一带采取业主开发的方式,营造核桃丰产园3000亩,农户享受退耕还林政策,产品利润46分成,效益明显。

二是大户带动。

培植大户,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促进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流动和优化组合。

通过支持发展,全县干果年产量超千斤的大户有2000余户。

桃园镇岩房村三社21户有18户年产核桃上千斤,熊昌富今年可收核桃5000

公斤,产值3万多元。

红星乡黄柏垭村万尚礼,共栽植核桃3200株,2019年产核桃7500公斤,产值45万元,今年可超过2019年产量。

三是企业参与。

企业积极参与,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链,经济效益更加突出。

南江县林产品公司投资100万元,在大河镇建立了1500亩核桃基地,农户享受退耕还林政策,待有产出收益后,企业按保护价收购产品,实现了农户、企业双赢,每亩土地可增收1000元。

四是股份合作。

实行资金共投,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多元化股份合作制,根据投资多少确定股份和享受收益。

基层林业站和农户之间,农户相互之间实行股份合作的办法较多,不仅可以实现规模经营,而且增强了抵御风险的能力。

五是个体承包。

核桃的产业化发展群众是基础,全民参与是关键。

四年来,全县通过退耕还林,与35万户农户签订了个体承包合同,共新植核桃12万亩400余万株。

四把握重点,优化环境。

坚持政策导向,强化宣传,形成全县上下狠抓核桃产业化发展的浓厚氛围。

坚持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以种苗基地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专业户和专业村,抓点示范。

具体实施过程中坚持五个统一。

即统一种子供应,统一组织育苗,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检疫检验,统一苗木销售。

实行种苗质量承诺制、终身负责制和三包责任制,即数量不够包补,不合格苗包换,核桃实生苗包调。

夯实了基础,确保了工程质量。

五狠抓品牌,提高效益。

抓好产品加工,主导产品米仓山牌核桃、米仓山牌核桃仁荣获2019年西博

会优质农产品称号后,又获国家有机食品认证。

龙头加工企业巴山山核桃公司2019年可实现营销量150吨,产值150万元,利润15万元,创税金5万元。

全县现有核桃营销企业巴山山核桃公司、县土产公司、县供销社等三家股份制企业,营销、

贩运大户102家。

2019年,核桃产量352万公斤,县内销售和县外销售相结合,产品直销广元、成都、重庆、深圳、上海等地。

2019年3月在日本东京福冈举办的国际食品和饮料展及中日绿色食品洽谈会上,米仓山牌产品深受日本客商及消费者好评,认为南江核桃品种优良,核仁饱满,壳薄体大,香脆可口,营养丰富,产品即将打入日本市场。

品牌效应和规模效益使农民可直接增加收益2450万元,林农户平增收820元,人均增收210元。

同时核桃产业化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使全县人均增收70元以上。

三、核桃产业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认识滞后。

个别地方没有把核桃生产作为农民致富、财政增收的骨干产业来抓。

突出表现在宣传不到位,只重短期经济效益,忽视长远的生态和经济效益;重建轻管,没有把核桃当作庄稼务,核桃成活率、保存率、丰产率、结实率偏低。

管护措施不到位,苗木毁损严重。

二是投入不足。

核桃生产依靠退耕还林项目调剂,农户自主投入意识淡薄,特别是后期投入严重不足,核桃基地建设局面难以打开。

核桃生产的经营管理仍然停留在粗放经营水平上,不利全县核桃产业化发展。

加之自然灾害频繁,因灾造成苗木损失,加大了补植补播费用。

三是龙头企业培育迟缓。

核桃营销市场有待规范,没有龙头精深加工企业,商品率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

需要培育一个能够带动基地发展的龙头精深加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