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行为学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509.00 KB
  • 文档页数:3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行为学

教师姓名何学文职称讲师二级学院生科院授课对象各专业本科生授课时间每周二、四晚

课程简介

动物行为学是全校性通识教育选修课,通过观看精选的系列动物行为视频,结合课堂讲解,使学生掌握动物的基本行为类型:觅食、防御、生殖、时空、通信和学习行为,感受动物和动物行为的多样性,理解动物各类行为的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了解动物行为的遗传与进化、生理与发育,重点通过类比各种动物行为和相应的人类行为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引导学生站在行为学的角度,换位思考,理性认知自我和人类社会,并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劳动观、战争观、爱情观和婚姻观,同时倡导学生向动物学习,增强学生珍爱生命、热爱劳动、感恩父母、勇于创新、团结合作、尊重自然规律和保护动物与环境的观念。

动物行为学课程教案

不同的生活方式,表现的行为也各不相同的观念。

一、动物行为

1、行为的主体:

动物———动物个体、动物群体

2、行为的形式:

可见动作:各种运动(跑、跳、游、飞)

表现的状态或姿态(如睡眠或冬眠)

形态或生理变化(如体色或情绪变化)

活动过程―――捕猎、生殖

3、动物行为的意义:

最大限度地维持个体生存

知识延伸―――珍爱生命

最大限度地实现种群繁衍

知识延伸―――人生的意义:

实现个人满足感―――满足个人及家庭各种需要

获得他人的认可与尊重―――实现个人价值和存在感

4、动物行为的类型:

按行为主体分:

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社会行为)

按行为的功能分:

觅食(防御)行为、生殖行为、时空行为、通讯行为、学习行为、利它行为

按行为的成因分:

先天本能行为、后天习得行为(条件反射)、智力行为

按阶段分:欲求行为、完成行为

5、动物行为的定义:

狭义:指动物个体、群体或者一个物种对于其所在各种环境因子作出的可见动作或反应。

广义:是动物所做的有利于眼前自身存活和未来基因存活的任何事情。

二、动物行为学

1、动物行为的研究内容:

动物行为的表现类型动物行为的遗传

动物行为的进化动物行为的生理

动物行为的发育动物行为的功能

动物行为谱

2、动物行为学的相关分科:

行为生态学、动物社会学、行为生理学、神经行为学、行为内分泌学、行为遗传学、行为发育学、人类行为学、社会生物学

3、动物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比较心理学研究法

行为学研究法

行为生态学和社会生物学研究法

4、动物行为的观察原则

熟悉研究对象、坚持长期跟踪观察

黛安娜-佛希美国女研究员20年不间断地研究大猩猩

珍妮-古道尔英国女动物学家30多年持续研究黑猩猩

在不被动物觉察的情况下进行观察

做好动物个体的鉴定和识别

鸟类的环志

三、学习研究动物行为学的意义

1、基础层次:取得学分

2、中等层次:

扩展知识面、防治有害动物、开发利用经济动物、保护珍稀濒危动物

3、最高层次:

倡导向动物朋友们学习,从动物行为的表现和成因中理解人类行为。

四、人类和动物的关系

附精选图片的动物名录:

原生动物:草履虫、变形虫、锥虫;樽海绵;腔肠动物:海蜇、海葵、鹿角珊瑚;扁形动物:涡虫、猪带绦虫;线虫动物:蛔虫;环节动物:沙蚕、蚯蚓、水蛭;软体动物:乌贼、章鱼、蜗牛、扇贝;节肢动物:螯虾、蟹、蜘蛛、蜈蚣、鲎、蝴蝶、蜻蜓、叶甲、螳螂;棘皮动物:海星;脊索动物:头索类----文昌鱼;尾索类----海鞘;圆口类----七鳃鳗;鱼类----鲨鱼、鳐、海马、黄蟮、比目鱼、河豚;两栖类----蛙、蟾蜍、大鲵;爬行类----壁虎、蜥蜴、龟、蛇、鳄鱼;鸟类----信天翁、蜂鸟、鸵鸟、企鹅;哺乳类----大象、虎、鸭嘴兽、穿山甲、蝙蝠、犀牛、北极熊、藏羚羊、金丝猴、黑猩猩。

动物行为学课程教案

第二讲动物的觅食行为与人类劳动

一、动物的食性

动物食性的多样性——趋异进化的结果

按食物形态分:食固态物、食液态物

按食物类型分:植食性、肉食性、腐食性、杂食性

食物的特化和泛化:

特化——-专一食物(常有毒)

——一类食物

泛化——-只要可食

二、动物觅食行为的一般规律

(一)觅食行为的阶段划分:

搜寻、追逐捕捉、处理和摄取等

(二)动物觅食的基本方法:

1、主动搜寻静止不动或缓慢移动的猎物

2、坐等积极活动动物的接近

(三)最适觅食理论:

指动物总是在投资最小和收益最大的情况下进行觅食或改变觅食行为。

(四)觅食中的决策

最适食物类型的选择

最适觅食地点的选择

将饥饿风险降至最小饥不择食

取食与危险之间的经济权衡明哲保身的中庸之道(五)动物的觅食特点和各阶段的技能:

1、觅食特点:

植食性动物觅食特点:较容易获得同时面临被捕食的风险;

受食物季节性生长变化影响明显;有时需要长距离迁移。

肉食性动物觅食特点:不容易获得,需要特别的技能,常要占领一定范围的领地。

腐食性动物觅食特点:较容易获得,常需要特化的感觉搜寻食物。

杂食性动物觅食特点:容易获得同时面临被捕食的风险;

进化早期生活环境常较为恶劣。

寄生性动物觅食特点:难以找到合适的寄主,同时面临寄主的免疫;生活环境常较为稳定。

2、各阶段的技能:

动物的搜寻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