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6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及防范措施急诊护理工作是医院急诊科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承担着重要的医疗任务,为危重病人提供紧急救治和护理,因此急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常见的隐患,这些隐患如果不得到及时的防范和解决,将会对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从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隐患入手,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期为广大从事急诊护理工作的护士们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一、常见隐患及防范措施1. 患者情绪不稳定在急诊科,患者的情绪常常是非常不稳定的,特别是一些突发疾病或伤情的患者,他们常常处于极度的紧张和恐慌之中,这样的情绪状态不仅会影响患者自身的治疗效果,同时也会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扰。
针对这一隐患,护士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加以防范:- 耐心倾听和安慰患者,树立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 提前做好沟通工作,告知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医疗措施;- 采用合适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 给予患者足够的关注和抚慰,安抚患者的情绪。
2. 医疗设备故障急诊科是一处需要高效运作的地方,往往需要借助各种医疗设备进行抢救和治疗工作,因此医疗设备的故障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危害。
为了避免医疗设备故障带来的风险,护士应该做到:- 定期检查和维护医疗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转;- 注意医疗设备的使用和操作规范,避免因错误使用而造成设备故障;- 在设备故障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确保设备的及时修复。
3. 患者突发状况在急诊科工作中,患者的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有时候会出现突发状况,如病情急剧恶化、猝死等,这样的突发状况对医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有效应对患者突发状况,护士需要:- 保持警觉和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患者异常情况;- 掌握紧急抢救的技能和方法,做好抢救准备;- 加强与医生和其他医护人员的沟通和配合,共同应对患者的突发情况;- 做好患者家属的安抚工作,避免因患者突发状况带来的不良影响。
4. 感染控制急诊科是一个高风险的环境,患者的传染性疾病可能要比其他科室更多,因此感染控制也是急诊护理工作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和防范措施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隐患包括医疗设备故障、感染传播、工作环境不良、缺乏培训和教育、疲劳与压力等。
针对这些隐患,有一系列的防范措施可以采取,以确保急诊护理工作的安全和质量。
医疗设备故障是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隐患之一。
护士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医疗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转。
当发现设备故障时,应及时报修或更换设备,以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风险。
感染传播是另一个常见的隐患。
急诊护理环境中有大量的病原体存在,护士应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如正确佩戴口罩、手套和隔离衣物,遵守洗手与消毒的规范。
急诊科应有明确的感染控制措施,包括隔离患者、合理使用抗生素、定期消毒环境等,以减少感染传播的风险。
工作环境不良也可能对护理工作造成隐患。
急诊科应保持整洁、舒适的工作环境,避免过多的杂物和走道堆放物品,确保急诊通道畅通。
护士应使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工作垫、座椅和工作台,减少长时间工作对身体的负荷。
第四,缺乏培训和教育也是一个重要的隐患。
急诊护士需要不断更新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医院应定期组织急诊护理培训和实践,包括急救技能、疾病管理和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培训,以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和应对急诊情况的能力。
疲劳与压力也是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隐患。
急诊科的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不固定,可能会导致护士疲劳和压力过大。
医院应注意调控护士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合理安排轮班和休假,以缓解护士的压力。
护士个人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充足睡眠和适当的运动,以保持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
院前急救中护理纠纷及防范措施院前急救是现代急救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院前急救是指对遭受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害事故等病人在到达医院之前进行的紧急救护,可提高重危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减少死亡和降低伤残,把紧急救护措施及时准确送到病人现场,使重危病人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医护人员的救助,为院内进一步救治创造条件。
[1]院前急救的病人大多数病情比较复杂且情况危急,由于抢救条件有限,非常易容引起护理纠纷。
1 引起护理纠纷原因1.1 服务意识差院前急救的对象大多是急、危、重症病人,病人及病人的家属心情都比较急躁。
因此对急救人员的语气就比较敏感,对医护人员服务要求就更高,希望病人马上可以得到处置。
而护士长期接触急、危、重症病人,对病人及病人家属的反应不太重视,习惯用命令的语气指挥病人及病人家属,很容易引起病人及病人家属的不满。
1.2 急救反应不及时①主观因素:接电话者没有记或记错出诊的地点或联系电话,导致空诊或延误抢救的时间;没有询问病人的病情,没有更好地针对病人的病情准备抢救用物;司机对道路不熟悉;急救人员抢救意识不强,没有及时出诊;②客观因素:出诊的地点较远;道路交通堵塞;因为医院车辆或急救人员不足不能及时出诊;这些因素都会延误抢救的时间,引起医患纠纷。
1.3 业务不熟练大多数医院出诊时只有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而护士要测生命体征、吸氧、建立静脉通道、用药、测血糖、做心电图甚至做心肺复苏等一系列的处置,加上急救环境的限制,病人不配合和其本身的条件。
这对护士急救技术水平的要求就相对较高。
如果护士的动作慢,一次操作不成功或未按操作规程做,过于简化;急救仪器操作不熟练,慌乱;急救设备准备不足,未做到抢救设备完好率为100%,就会造成病人及病人家属的不信任,易引起护患纠纷。
1.4 法律意识淡薄主要表现为侵权行为,护士对患者的权利和自身义务认识不足。
侵权行为一般指对某人或许多人的人身权利不应有的侵犯,而护理侵权是护理人员在提供护理服务过程中因故意或过失而侵害被护理者的权利[2]。
院前急救中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摘要】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原因,针对性地实施有效的防范对策,以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
方法: 以出诊记录、问卷表、护理质量考核记录、投诉记录为依据,总结分析2009年9月~2010年9月我院院前急救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原因。
结果:我院院前急救患者6032人,发现存在护理隐患32例,占病人总数的0.53%。
其中与患者及家属缺乏有效沟通是护理安全隐患的重要原因之一。
结论:在院前急救中,针对护理安全隐患发生原因,及时防范,提高患方满意度,能减少及杜绝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院前急救;安全隐患;对策first-aid nursing of potential safety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zhang hui wen pu qian han liu qiao ling tang xuemei li lanping【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first-aid existing in the work safety hidden reasons, pointed out the effective preventive measures, and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medical disputes. methods: to attend records, questionnaire, nursing quality inspection records, complaints record as the basis,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on september 2009~2010 in september tifert first-aid existence nursing safety hidden reasons.results: patients with our first-aid 6032 people and found that there are 32 cases nursing hidden trouble, accounting for patients had of the total. among them with the patient and family members lack of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is nursing security hidden danger of one of the important reasons. conclusions: in view of, first-aid nursing safety hidden causes, timely prevention, improve with square satisfaction, can reduce and stop disputes occurs.【key words】first-aid;safe hidden trouble;countermeasures【中图分类号】r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1-0105-01院前急救是伤病员从现场到医院之前的就地抢救,途中监护运送到医院进一步救治的过程。
浅谈院前急救护理细节潜在的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摘要】本文主要围绕院前急救护理细节展开讨论,分析了潜在的风险因素包括误判病情、操作不当和环境不利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包括提高医护人员技能水平、加强沟通与配合以及规范操作流程。
通过对这些细节的分析和探讨,可以更好地保障患者在院前急救过程中的安全和效果,提高急救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本文也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希望能够在院前急救领域不断改进和创新,将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为社会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院前急救护理、细节、风险因素、分析、防范措施、误判病情、操作不当、环境不利因素、医护人员技能水平、沟通与配合、操作流程、总结、展望1. 引言1.1 概述院前急救是指在医疗机构到达患者现场前的急救工作,是保障生命安全的重要环节。
院前急救护理细节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存与后续康复情况。
在进行院前急救护理时,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判断,正确操作急救技术,并克服环境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确保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由于种种原因,院前急救护理存在着一些潜在的风险因素,如误判病情、操作不当和环境不利因素等。
为有效预防这些风险,提高急救工作的效率和成功率,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如提高医护人员的技能水平、加强沟通与配合以及规范操作流程等。
通过深入分析院前急救护理细节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因素,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可以有效提升院前急救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1.2 重要性院前急救是指在患者到达医院之前,在急救车或救护车上对患者进行的紧急医疗护理。
在这个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进行快速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病情恶化和提高其生存率。
院前急救护理的细节非常重要。
院前急救护理细节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救治效果和康复状况。
如果医护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存在失误或疏忽,可能导致患者病情恶化甚至死亡,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院前急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顾金芝【摘要】目的对院前急救护理中常见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方法总结本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院前急救护理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制定针对性的护理防范措施。
结果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较多,如信息传递措施、到达现场时间延迟、院前急救设施配备不全、出诊人员素质问题、现场人员急救知识缺乏、转运风险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应当通过提高120接线员素质、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急救能力、准备齐全院前急救药品及仪器、向公众普及院前急救知识、提升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以及风险意识、做好安全转运、履行告知义务等等,从而使院前急救护理安全隐患降至最低,最大限度保障患者安全,使其能够得到更加及时有效的救治。
结论加强院前急救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可提升院前急救质量。
【关键词】院前急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方法对策院前急救是救治因各种疾病、创伤、中毒等情况导致的生命危急的患者的入院前救治措施,其主要包括现场急救以及监护转运过程[1]。
在将此类患者送往医院之前,院前急救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对患者的救治效率以及效果、预后情况等,高质量的院前急救能够使患者的伤残率、死亡率显著降低。
院前急救工作情况复杂多变,难以预见,对护理人员的体力、专业素质、应急能力等均有较高的要求,工作中稍有疏忽,便可导致风险事件的发生,甚至造成严重后果[2]。
而通过加强对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安全隐患的分析,并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可以使院前急救工作质量以及效率都得到提升。
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对2017年全年院前急救护理安全隐患进行总结,并探讨相应的防范对策。
1院前急救护理安全隐患1.1信息传递错误拨打120的人员常常由于情况紧急,在电话中情绪急躁,无法准确、有逻辑性的进行事件描述,表述不清,使得120接线员容易出现记错电话、地址等情况,使得无法及时联系现场人员,耽误到达现场时间,延误救治最佳时机[3]。
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摘要】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常见安全隐患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方法对本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间120指挥中心反馈的意见表以及相关的急诊护理管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导致院前急救安全隐患的原因诸多。
结论针对院前急救过程中常见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同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有效提升院前急救护理质量,最大限度的减少医疗纠纷。
【关键词】院前急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急诊医学中包括院前急救部分,而且院前急救也是急救医学的主要步骤,其主要是对急、重、危症患者实施急救护理,也是在患者位置到医院之间实施的紧急救治处理及转运监护的过程。
最主要的目的是将患者的生命挽救回来,将院前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降到最低值。
因急诊工作相对特殊,环境比较差,随机性较强,时间紧迫,车上配备的设备有限,这就需要急救人员具备专业熟练地急救知识,提高急救技能,增强相关的法律知识学习。
山东德州平原县人民医院现将最可能出现安全隐患的地方报告如下,同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1 院前急救最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1. 1 院前急救具有很大的随机性,流动性也相对较大,患者多是突然发病,各方面均具有不确定性。
假如值班的急诊人员没有详细记录呼救电话,没有问清患者的疾病、地址及时间,盲目的出车,就有可能引起医务人员不能准确及时的到达抢救现象,延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间。
1. 2 急救物品、药品及器械使用不当或者准备不充足。
因急救现象具有复杂性和紧迫性,如救护车上的物品准备不充分,或者上个患者使用后没有及时的检查和补充,就容易引起物品失效,抢救仪器无法正常应用,使患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1. 3 出诊不及时。
一些医师、护理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急诊急救工作的重要性,出诊不及时,进行急诊分针的工作人员经验不够,没有足够的急诊医师,不能在预定的时间达到指定位置,对院前急救的医疗护理质量造成影响。
1. 4 急救护理技术不熟练。
院前急救的护理隐患及对策总结院前急救的工作特点,并结合工作实践探讨目前院前急救存在的常见护理隐患,包括人为因素、硬件配备和管理制度等。
笔者认为,从加强规范管理、理论培训、增加后勤保障三方面可有效防范护理隐患,提高院前急救质量。
【关键字】院前急救;护理隐患;对策院前急救指伤病员从发病现场到医院之前的就地抢救以及监护、运送到医院的过程,是急救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快速高效的院前急救护理在整个院前救治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1院前急救的工作特点1.1随机性患者24 h随时呼救,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随时可能发生,可能被调派到各种事故现场开展救援工作。
1.2紧急性一旦接到120电话必须立即出动,救护车在1~3 min内开出医院,不得因进餐、午休等任何理由延误出诊。
到达现场立即抢救,抢救后根据病情立即运送或就地监护治疗,充分体现“时间就是生命”的紧急性。
1.3复杂性院前急救的复杂性一方面表现在环境的复杂性,马路街头、荒山野岭、塌方现场、火灾现场等环境中都有可能发生;另一方面表现在患者病情的复杂性。
呼救的患者疾病种类涉及临床各科,在短时间内需要进行初步诊断、分诊和紧急处理,因此急救人员必须掌握临床各科的常见急症,并能迅速做出判断。
1.4困难性院前急救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实施急救的困难性。
急救现场可能发生在交通事故现场,可能发生在废墟中,也可能发生在大山里,可能在白天,也可能在晚上。
医护人员经过行车颠簸,既要携带急救箱又要救助伤患,还要指导和帮助搬运患者,给急救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同时也对急救人员的身体素质和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院前急救的护理隐患2.1人为因素导致的隐患2.1.1呼救电话接听不详细接听急救呼叫电话时未详细询问患者的地址、联系方式、大概伤情、受伤人数等。
在接到呼救电话时对方往往情绪紧张,语言急躁,时间、地点、基本病情等说不清楚,有时询问对方不理解,不高兴,表达不清就已挂断电话[1]。
时间、地点、病情等有误,导致空跑或延时到达,延误患者的救治。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和防范措施1. 引言1.1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和防范措施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是指在护理患者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危险或问题,这些隐患可能对患者的安全和护理质量造成影响。
为了确保急诊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提前了解并有效应对这些常见隐患。
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可以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包括患者突发性情绪波动、医疗器械故障、患者情况复杂多变、交通意外和传染疾病风险、护士工作压力大等。
这些隐患可能由许多因素引起,如患者疾病本身的特点、医疗设备的使用问题、环境因素等。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常见隐患,急诊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危险隐患的警示和防范意识,持续加强技能培训,建立健全的紧急情况应急预案。
只有做好这些准备工作,才能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安全,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是每位急诊护士都应该重视的问题,只有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护理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风险。
2. 正文2.1 常见隐患一:患者突发性情绪波动患者在急诊室接受治疗时,由于疾病的突然发作或治疗过程的不适,常常会出现情绪波动。
他们可能会表现出焦虑、恐惧、烦躁甚至情绪失控的行为,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和隐患。
患者的突发性情绪波动可能导致他们的行为变得不可预测,甚至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
护士在处理这种情况时,首先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要轻易被患者的情绪影响。
护士可以通过耐心倾听患者的抱怨和恐惧,逐步平复他们的情绪,并采取适当的沟通和安抚措施。
为了防范患者情绪波动带来的危险隐患,急诊护理人员可以提前评估患者的情绪状态,并在必要时寻求心理护理的支持。
在医疗环境中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信任关系,可以帮助患者在情绪波动时得到及时的支持和安抚,减少患者对自身和他人的伤害风险。
加强对患者情绪管理的培训,也是提升急诊护理人员护理水平和安全意识的关键一步。
2.2 常见隐患二:医疗器械故障医疗器械故障是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隐患之一,可能会给患者的治疗和救护工作带来严重影响。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和防范措施1. 引言1.1 急诊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急诊护理工作是医院中非常关键的部门之一,他们承担着抢救、治疗和安抚急诊患者的重要任务。
在急诊护理工作中,护士需要快速、准确地评估患者情况,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以确保患者能够尽快得到有效救治。
急诊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在于,护士在这个环境中需要面对各种突发状况,包括心脏骤停、严重外伤、中毒等,需要能够迅速做出正确判断和处理。
急诊护理工作也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状况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护士在这个岗位上承担着极为重要的责任。
只有具备专业技能和快速反应能力的护士,才能够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急诊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需要护士们时刻保持警惕和专业素养,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1.2 常见隐患的危害性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所带来的危害性不可忽视。
护理人员缺乏培训可能导致其在处理急诊情况时无法正确应对,可能造成患者病情恶化甚至生命危险。
医疗设备故障可能导致患者无法及时得到有效救治,延误救治时间,增加患者病情风险。
患者突发状况隐患可能会造成紧急抢救困难,使患者错过最佳救治时机。
交班不严谨可能导致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完整,影响患者治疗计划和护理措施的执行。
感染控制不到位可能导致院内感染传播,影响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
及时发现和防范这些常见隐患,对提高急诊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2. 正文2.1 护理人员缺乏培训的隐患及防范措施护理人员缺乏培训可能引发的隐患包括但不限于无法正确应对急诊情况、操作疏忽导致的错误处理、无法有效与医生配合等。
为了预防这些隐患发生,首先是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确保其具备应急处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培训内容应包括急救技巧、常见病症处理、医疗设备的使用等方面。
在实际工作中要定期进行模拟演练,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应变能力。
建立健全的培训记录和考核机制,及时发现和弥补护理人员的不足之处。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和防范措施【摘要】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包括护理记录不清晰、医疗器械使用不当和患者情绪失控。
为了防范这些隐患,我们可以规范护理记录的内容和格式、加强医疗器械的安全培训,以及实施有效的沟通和情绪调控技巧。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急诊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和治疗。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和防范措施的总结,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为患者的健康和安全保驾护航。
【关键词】急诊护理工作、常见隐患、防范措施、护理记录、医疗器械、患者情绪、沟通技巧、情绪调控、安全培训、规范记录格式1. 引言1.1 急诊护理工作概述急诊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对突发疾病或急危重症患者进行紧急护理和救治。
急诊护理工作具有高度紧迫性和复杂性,对护士的业务技能和心理素质都有着较高的要求。
在急诊护理工作中,护士承担着协助医生诊断、抢救、护理、安全保障等多方面的工作,在患者病情迅速变化的情况下,护士需要快速做出判断和应对,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
急诊护理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其存在一些常见的隐患,如护理记录不清晰、医疗器械使用不当、患者情绪失控等。
为了提高急诊护理工作质量和安全性,有必要加强对这些隐患的防范和控制。
通过规范护理记录的内容和格式、加强医疗器械的安全培训、实施有效的沟通和情绪调控技巧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急诊护理工作中可能产生的风险,提升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
在急诊护理工作中,护士需要保持冷静、专业和高效的工作状态,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的护理能力,以保证患者得到最佳救治效果。
2. 正文2.1 常见隐患:护理记录不清晰护理记录在急诊护理工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记录了患者的病情、治疗过程和护理措施,对医护人员的工作和患者的健康都至关重要。
护理记录不清晰是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隐患之一。
护理记录不清晰可能导致以下问题:当护理记录不清晰时,可能会给医护人员带来误解和混乱,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院前急救护理常见问题隐患与对策内容摘要:通过对院前急救存在问题与隐患的分析,提出了加强120指挥中心系统的自身建设、加强医院院前急救制度建设与后勤保障工作、加强急诊护理人员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护理人员心理素质和法律素养、提高护理人员急救业务技术素养和在全体民众中普及院前急救知识的解决对策。
通过对院前急救存在问题与隐患的分析,提出了加强120指挥中心系统的自身建设、加强医院院前急救制度建设与后勤保障工作、加强急诊护理人员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护理人员心理素质和法律素养、提高护理人员急救业务技术素养和在全体民众中普及院前急救知识的解决对策。
院前急救;急救护理;问题隐患;对策院前急救也称为现场急救,是急诊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院内急救、重症监护密切相关,其目的是更有效地抢救急、危、重伤员和应对各种灾难性事件[1]。
随着我国社会各方面持续发展进步、医疗护理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公民自我保健意识与自我维权意识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医务工意识到就医过程中院前急救具有重要性、急迫性、技术性与法律性,院前急救作为一门新型边缘学科应运而生,并日益引起医疗护理界和广大患者及其家属的关注[2]。
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专业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面临更加严重的考验与挑战,同时也给医疗护理界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空间和更高的要求。
然而,由于受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工作流程的惯性影响,部分医务工服务意识相对滞后于时代与社会的发展,院前急救中存在的种种问题[3],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特别是可能导致医疗纠纷与诉讼的问题,不仅可能影响到医务工个人的职业形象、职业资格等,而且可能严重影响医院乃至整个医疗护理界的形象与声誉,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
因此,系统全面地研究分析院前急救护理存在的问题、解决的对策等,不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减少、避免医疗护理纠纷,应当成为广大医疗护理工广泛关注的当务之急。
1院前急救目前存在的问题隐患与原因分析1.1急救信息不准确120指挥中心急救传真通知单叙述病情简单,未对病情、地址、电话等叙述清楚,因此,经常导致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判断不准。
浅析院前急救的护理隐患与防范目的:通过针对院前急救中出现的一些护理隐患进行分析,从而降低急救护理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并且进而缓解医患之间的紧张关系。
方法:通过对我院从2011年至2012年一年的出诊入院记录为参考依据,对出现的院前急救中出现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
结果:自2011年至2012年我国院前急救总病例7350例,其中出现护理隐患的案例为50例,占总案例数的0.68%。
因为沟通问题而造成的护理隐患是其主要的原因。
结论:通过提高对患者家属之间的合理与有效沟通,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出现的纠纷,并且规避护理中出现的隐患。
标签:院前急救;护理;防患院前急救是目前常见的一种救治方式,当患者出现紧急状况的时候,一般都需要医院出动护理人员进行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由于存在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并且一般情况下都是情况很紧急,从而造成了一定的隐患出现。
随着院前急救的数量不断上升,其出现的隐患也占据了一定的概率,并且呈现上涨的趋势,也给医患关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采用我院自2011年至2012年的全年记录为参考资料,其中电话呼叫次数为23041次,出动急诊车辆8020次,院前急救的病人为9650人次,其中,出现的护理隐患为34例。
1.2 方法:利用现有资料,进行相关病例的后期调查,并且重点针对出现护理隐患的病例进行调查,从而调查清晰出现护理隐患的主要原因。
2 结果通过对我院一年内的所有院前急救案例进行调查分析,并且重点研究了出现隐患的院前急救护理,从而得到出结论,造成院前急救隐患的主要原因是与家属之间的不合理沟通造成的。
3 讨论针对以上资料与方法的研究,可以从结果中得到一些结论,对于院前的急救隐患而言,处理的方法是否得当,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隐患的出现的概率。
那么,对于如何避免出现隐患以及纠纷,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的医患关系,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3.1 认真负责的接待态度决定了院前急救的协调程度:一般情况下,对于院前急救,都是患者家属或者是患者本身通过电话进行急救求助,然后院方会出动急救车,进行现场的救援以及护理工作。
院前急救护理之隐患及对策目的:分析院前急救护理中的隐患,寻求最佳应对措施,减少医疗护理纠纷,提高抢救成功率。
方法:总结分析1677例院前急救病例资料,探讨院前急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有效应对措施和效果。
结果:本组病例经及时抢救护理,尤其是及时消除院前急救护理中的隐患,为院内急救赢得了时间,纠纷发生率为0,患者满意率达99.5%。
结论:及时发现院前急救护理中的诸多隐患,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可为院内急救赢得时间,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或杜绝医疗护理纠纷和差错事故。
标签:院前急救护理;隐患;对策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急救医学也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急诊医疗服务体系24h不间断地为急症、危重患者提供快速、有效、合理的医疗服务,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为更多的急症、危重患者增加了生存希望。
但是急救成功与否与院前急救护理是否及时、到位密切相关,院前急救护理中的诸多隐患直接影响着危重患者的抢救质量,同时也是医疗护理纠纷的隐患。
如何及时发现这些隐患,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对提高院前急救护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6年1月~2007年7月我院院前急救1677例,男性896例,女性781例,年龄最小者3岁,最大者86岁。
交通事故伤1021例,疾病656例,内科402例,外科1037例,儿科101例,妇产科103例,其他34例。
1.2方法将每次院前急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详细地记录并保存,于每日、每周定时讨论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持续改进的措施,制定有效的制度及操作规程,持续定期培训与考核,观察效果。
2结果由于及时发现急救护理过程中的隐患,制定有效的制度,采取有效的措施,1677例患者的急救护理未出现差错事故和纠纷,患者满意率为99.5%,为人院后进一步急救赢得了时间。
3讨论3.1院前急救护理中最常见的隐患3.1.1出诊前常见的隐患接听电话不详,未问清患者的地点、位置和联系电话,以致救护车空跑或不能及时、准确找到位置而延误时间;急救意识不强,时间观念淡漠或二、三线护士不能及时到达而延误抢救;急救物品准备不充分,由于平时急救物品配备不足或使用后未及时补充,出诊前又未仔细检查,导致到现场后才发现抢救物品没带齐,无法及时给予正确的救治,延误抢救时机。
医学创新2010年8月笙7鲞箜垫塑 !堂 ! 塑: : : ! :垫 护患关系中的应用,增加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构建了融洽 的护患关系 ,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护士的工作得到患者、 家属和社会的广泛认可,护士的自身价值得到了良好体现。
参考文献 [1]祁玉风,鱼丽荣.新型护患关系下护理人员的应对措施.当代护 士,2006,4(2):131. [2]谌永毅,方立珍.护患沟通技巧.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26. [3]李小妹.护理学导论.长沙:湖南科学技术HJ版社,2001:54. [4]宋利萃,全姬淑,蔡红玉,等.沟通技巧存新型护患关系中的应
・J37・ 用.中国医药导报,2007,4(24):130. [5]赵长云,范宇莹.谈非语言沟通在护患关系中的应用.实用护理 杂志,2002.18(6):73. [6]倪利蓉,陈红宇.护患沟通的实施体会.南方护理报,2005,12 (5):92. [7]周会敏,吕冬,王向阳.浅谈护患沟通.中国医学创新,2008,5 (30):83—84. [8]冯璐.护患沟通技巧存患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性.中国医学创 新,2008,5(31):99—100. (收稿日期:2010—04—01) (本文编辑:尹虹娇)
院前急救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 钟春波 【摘要】 院前急救护理作为急诊医疗的首要环节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急救的特殊环境及场所、病情、沟通、护 理水平、服务态度、责任心等冈素的影响极易形成护理安全隐患,包括出诊不及时、急救药品器械准备不足、出诊护士 护理操作不够规范熟练、业务技术不熟练、专科护理知识欠缺、不能准确评估病情、转运途观察不仔细、护理文件书写 隐患等,通过基础培训、完善准备、配合抢救、妥善护送、心理护理、加强法律教育减少护理安全隐患。 【关键词】 院前急救;护理;安全隐患;对策
院前急救指伤患者从发病现场到医院之前的就地抢救 以及监护、运送到医院的过程…,院前急救护理作为急诊医 疗的首要环节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急救的特殊环境及场 所,患者的病情紧急,在来不及相互沟通等因素的影响极易 形成护理安全隐患,是医疗护理纠纷的敏感地 』。本文探讨 院前急救中的护理安全隐患, 且探讨预防对策。 I 院前常见护理隐患 1.1急救前隐患 1.1.1 出诊不及时电话接听记录不详细。如:详细地点、 患者病情、联系方式等,以致救护车不能及时接到患者。 1.1.2急救药品、器械准备不足 院前急救中急救药品、设 备使用后未及时补充或检查不及时,导致药品失效或设备不 足、器械处于非应急状态,延误抢救, 1.2现场急救隐患 1.2.1 护理操作不够规范护理人员为挽救患者的生命争 分夺秒,有时会忽略操作的正规程序,虽不会导致差错事故, 但对于患者或家属来说,易造成心理潜存的不良影响。同 时,急救技术操作不熟练或速度慢,如静脉穿刺多次不成功, 个别急救仪器使用不熟练,会直接影响院前急救的质量,也 易导致护患纠纷。 1.2.2专科护理知识欠缺 如不能正确指导担架员正确搬 运患者;传染患者消毒隔离措施不到位造成医护人员和急救 作者单位:545005广西龙潭医院 通讯作者:钟春波 车感染。 1.2.3不能准确评估病情对病情的危重程度不能正确识 别,对预后、转归及可能出现的危险无预见性,在急救过程中 不能准确评估病情,对病情的转归与可能出现的危险向家属 交待不详或未与家属及时有效的沟通 J。 1.3转运途中隐患 在转运患者的过程中,途中观察不仔 细,未及时观察抢救措施进展情况及患者的病情变化,有的 患者病情突然恶变,未及时发现而延误抢救时机;未及时发 现氧气管脱落,心电监护导联脱落,输液管道受压、堵塞、脱 落,气管导管移位 ;急救设备或仪器性能不稳定或在使用 抢救仪器时,由于对抢救仪器操作使用不熟练,慌乱中接错 接头,或调试不准确。 】.4护理文件书写隐患 急救记录是为患者进行急救治 疗,实施护理及患者病情动态改变的记录,是护士执行医嘱 实施抢救治疗的主要依据,存法律上有其不容忽视的重要 性,但在抢救丁作中,大多忙于操作而记录存在的问题有:记 录时间与治疗时间不一致,护十忙于完成护理工作而无暇顾 及急救护理记录;家属知情记录不全,患者出现意外易导致 家属误解。这些均可成为日后的法律问题。 2对策与措施 2.1 基础培训急诊护士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多方面的护 理知识,同时娴熟地使用抢救器械和熟练地掌握各种急救技 术如心肺复苏操作、气管插管、除颤等,正确应用止血、包扎、 固定和搬运等技术 ,独立丁作能力强,密切配合医生抢救。 ・138・ 医学仓 新2010年8月 第7卷第23期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Au st.2010.Vo1.7 N0.23 因此选择有经验的护士作急诊护理工作,护理排班合理,急 诊室制度完善,纪律严明。定期对培训,如心肺复苏、气管插 管、心电监护、静脉穿刺、外伤包扎、骨折固定等进行演练或 考核。 2.2完善准备救药械是保证急救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 件,因此要加强急救物品的管理,做到有专人保管、定时维 护、定量贮备、及时补充,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J。在接 到通知后,根据情况准备相应的急救物品。如心脏病的患 者,备好心电图机,心电除颤器;呼吸差的患者要备用简易呼 吸器、气管插管用物等。 2.3配合抢救急救护士在及时执行医嘱的同时,还应严 密观察病情变化,特别要注意有无威胁生命的潜在的因素存 在,及时向医生汇报病情,并做好护理记录;在同时救治多个 患者时,护士不应消极等待医嘱,而应主动灵活地采取措施, 承担一定的治疗抢救任务。对生命体征稳定的一般患者,经 过对症处理后可安全转送;危重患者应积极进行现场救治, 待病情改善后及时转送。 2.4妥善护送在接诊患者后迅速了解病情,体检诊断,把 患者的初步诊断和可能出现的病情转归危险等向患者及家 属交待清楚,并让他们理解院前急救的特点局限性;注意转 运途中的监护治疗在转运途中,不管病情轻重,都要坐在患 者的身边,严密观察变化,保持输液和输氧通畅、避免中断; 保证通讯工具通畅,功能良好,通知医院相关科室在患者到 达之前做好一些准备_T作,以便尽快抢救患者;到达医院后, 应与急诊护士作好病情和抢救过程的交接,协助作进一步诊 断处理;做好个人防护,实施标准预防,防止交叉感染在接触 患者的血液体液时,不论是否是传染病,医生、护士、司机都 必须戴帽子、口罩、手套,对担架车、枕头、被套、救护车内都 要严格按照消毒隔离规范进行处理。 浅谈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 周巧莲 2.5心理护理转变服务观念,从思想上认识到急救服务 行为与医疗纠纷发生的关系,学会接诊时短时间内取得患者 信任的沟通技巧,以多种方式加强护患沟通,关心患者,鼓励 患者,给予心理上的安慰,精神上的支持,尽可能为患者提供 方便,以缓解其紧张通过有效的沟通与亲情服务,能消除急 危重患者及其家属的不安心理和不满情绪,使患者尽快安全 到达院内实施急救,不少医疗纠纷隐患被如此消除。 2.6加强法律教育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增 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及维权意识。妥善保留诊疗过程中的 有效物证,如:心电图、空安瓿等;护理文件的书写必须及时、 准确、详细,不得遗漏和涂改,护士要签全名,使记录做到真 实、完整、举证有据 71。
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摘要】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具体防范措施。
方法:对本院近两年的院前急救状况进行总结,找出安全隐患,并针对这些隐患提出防治措施。
结果:当前院前急救安全隐患主要存在于出诊阶段、急救过程及急救后期。
出诊时间长、设备药品不全及医护抢救操作不熟练为主要安全隐患。
结论:通过制定严格院前急救规章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及法律意识能够有效防范院前急救安全隐患发生。
【关键词】院前急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院前急救指的是医护人员在医院外对各种危机患者生命的创伤、急症及灾难事故等伤病患者进行现场急救、转运及运送途中救护。
在医院急救系统中,院前急救属于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尽管院前急救属于暂行应急性行为,但是是否能够对患者进行切实可行的院前急救对维系病人生命,减轻病人痛苦,为病人进一步抢救创造更好诊治条件,提高抢救成功率,有效减少患者病残率,关系至关重要。
此次我们根据这两年我院院前急救的病例特点,分析院前急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并根据这些隐患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最大限度减少及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1 临床资料
2011年2月—2013年3月急救中心接到有效急救电话9853次,我院出诊4356例,急救患者接回2145例,其中有209例发现存在护理隐患,占9.74%。
有56例出现院前急救纠纷,其中被投诉出诊
时间长22例,设备药品不全18例,医护抢救操作不熟练12例,同患者家属沟通不当4例。
2 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分析
在对上述病例资料进行详细回顾性分析基础上,我们从这些资料中总结在院前急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有如下几种:2.1 出诊阶段的安全隐患:1)急救信息接收不准确:接听人员在接听电话过程中,对于出诊的地址及联系方式没有询问清楚,没有详细对病人性别、年龄、病情等进行详细询问,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病情不能进行准确判断,不仅会在出诊中准备不充分,抢救设备不完善,有时还会出现派错车,导致救护车空跑,这样不但会耽误患者救治的最佳时间,延误病情,同时还极易导致医疗纠纷发生。
2)急诊意识淡薄:救护车未能在规定时间出诊,导致出诊时间延迟,影响救治工作顺利实施,使患者丧失急救最佳时机,降低救治成功率,最终导致医疗纠纷出现。
2.2 急救过程中的安全隐患:1)急诊保障不足:因为种种原因,医院不能保障车辆安全,使救护车不能进行及时保养,车辆油量不足或者零件出现故障,在转途过程中车辆维修耽误患者的抢救。
2)责任心不足:医护人员急诊抢救技术不过硬,对急诊应急能力差,急救动作慢,在转运过程中没有对患者进行严密监视,导致患者出现窒息、休克等情况不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或者患者在急救途中因为车身颠簸出现了静脉输液外渗,急诊救治仪器脱落,甚至因为急诊车辆摇晃摔落病床导致脊椎及盆骨骨折。
这些都是因为医护
人员对病人护理不到所致,也是最容易导致医患纠纷的事件。
3)消毒隔离的意识差:院前急救的环境复杂,医护人员无菌观念差,对可能传染疾病没有做好防护措施,导致运送车发生污染,或者医护医院在抢救中被感染。
还有些护理人员因技术不熟练,在现场复杂条件下忽视了无菌操作,使患者增加了感染风险。
4)对患者病情不能准确评估:在现场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没有准确评估,没有充分考虑到病人在转运中的病情变化,与患者及家属没有做好沟通,没有将患者病情及病情预后还有可能医疗费用向家属通告。
对于急危重病人没有按照抢救原则进行救治及通知,导致咋转运途中因人力、物力等欠缺,患者病情出现恶化或死亡。
对于到现场已经死亡的患者,医护人员没有进行常规抢救,对死亡患者没有仔细检查,没有存留详细死亡检查记录。
2.3 后期安全隐患:现场急救记录是患者入院进行进一步诊治的关键参考依据,但是因为院前急救时间紧急,时间记录常不及时,不准确,有时因抢救患者未能将医师口头医嘱及现场抢救记录补写完整,记录字迹潦草,内容不详实,遗漏关键阳性体征,或者在记录中没有使用专门医学术语,书写简单,不规范。
这些不规范的记录会直接影响医生判断,影响患者入院后的救治。
3 院前急救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
鉴于上述院前护理安全隐患分析,我们分析要消除这些隐患,提高院前急救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出现,应当主要从下面几点进行具体防范:
3.1 制定院前急救管理制度
要确保院前急救各项工作能够到位,必须制定详实的规章制度,让医护人员在救治过程中有章可循,这样才能确保各项抢救措施能够切实执行。
因此医院需要切实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规定》还有《护理安全事故防范措施》等相关文件制定适合医院急救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及技术操作流程,保证急救过程顺利实施。
同时还要建立护理评价规章制度,对医护人员护理过程进行全程质量监控。
另一方面还要做好急救的各种后勤保障,确保各类急救药品到位,没有过期及变质,医护人员需要对救护车物品掌握清楚,定期检查,确保车辆物资充足。
3.2 强化护理人员职业道德
院前急救事件多紧急、突发,并且事件多变性强。
所以急诊的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更应该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严守职业道德,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不嫌脏、不怕累,对工作认真负责,时刻将患者放在首位,坚持救死扶伤,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保持良好道德风范。
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主动接诊,对患者做到灵活的施救措施,坚持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做100%的努力,为抢救患者节省宝贵时间。
3.3 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护理人员素质高低与院前急救中抢救效果息息相关,当前护理人员业务水平差,综合素质不过关属于院前急救中的主要安全隐患,因此要避免此类情况发生,必须加强对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
首先需要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要对医院的接线员及护理急救新成员进行岗前培训,提高人员业务素质及责任素质,要求接线员按照程序进行电话询问,问清病人详细病情及地址,这样才能够方便病情评估,节省救治时间。
第二,加强护理人员操作技能培训,让护理人员了解急救重要性,对于常见的各类急救患者抢救流程都有熟练掌握,能够准确进行心肺复苏、人工呼吸、静脉留置针、气管插管、现场搬运这些抢救措施。
第三,培养护理人员沉着冷静性格,要求其在具备熟练急救护理操作外能够沉着冷静、机智灵活地处理现场问题,做好同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取得患者配合。
3.4 提高法律意识
当前人们法律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医疗纠纷也越来越多。
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要具备法律意识,在工作中恩你个狗懂得运用法律条文来保护患者及自我,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按照法律程序去解决医疗纠纷及护患纠纷的能力。
当然院前急救过程中还要讲究团队精神,日常工作人员还要做好急救常识的普及工作,这样在院前急救中才能最大限度避免安全医患出现,提高院前急救质量,为挽救患者生命保驾护航,避免医疗纠纷发生。
参考文献
[1]刘丹,陈红. 院前急救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效果分析[j]. 吉林医学, 2011,(22).
[2]董慧珍,汪小红,陈娜. 探讨护患沟通在院前急救护理工作
中的应用[j]. 吉林医学, 2011,(22).
[3]伏清华,沈雪梅,肖艳. 院前急救影响因素及护理体会[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13).
[4]安今善,李美玉. 不稳定性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护理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1,(18).
[5]范素香,刘明美,王肖丽. 院前急救人员影响满意度因素分析与对策[j]. 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0,(10).
[6]刘小伶. 急救护理流程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体会[j]. 齐鲁护理杂志, 20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