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基本结构(图解)
- 格式:pdf
- 大小:797.12 KB
- 文档页数:35
注塑模具结构详细讲解
注塑模具结构详细讲解
一、注塑模具的结构
1、模芯系统
模芯系统是注塑模具最基本的部分,也是注塑件形状的核心部分,模芯系统由模芯、模芯杆、模芯销等组成,是注塑模具的直接决定因素。
2、分型面系统
分型面系统是指模具上的分型面,一个注塑零件有多个型腔,那么模具上就有多块分型面,分型面是注塑件完成型腔分割的主要部件,此系统由分型面、模板及相应的锁模元件组成。
3、出料系统
出料系统是指模具内部空间外部出料口,在加工周期结束后,零件从模具中排出,出料系统由出料口、排模杆、排模座等组成。
4、加热系统
加热系统是模具加热的系统,它的作用是使模具的温度与注塑料浇注的温度保持一致,加热系统由加热器、电加热系统等组成。
5、冷却系统
冷却系统是指模具的冷却系统,它的作用是使模具的温度减少,以便加工周期结束后能够及时将注塑件排出,冷却系统由冷却水管、冷却器、冷却液等组成。
6、导模系统
导模系统是指用于将熔融料从料筒传递到型腔中的系统,它的功能是保证料筒内的注塑料均匀流入模具内部,导模系统由导模杆、料筒阀、排压杆等组成。
二、注塑模具的类型
1、滑块式注塑模具
滑块式注塑模具是模具机构设计中使用比较多的一种,它可以实现多模芯的任意选择,在模具的结构中,主要有模架、底盘、滑块和滑块销等。
2、分型销式注塑模具
分型销式注塑模具是模具结构设计中最为常用的一种,它可以实现多模芯多模型任意结合,在模具的结构中,主要有模架、底盘、分型销和分型销座等。
3、拉力式注塑模具
拉力式注塑模具是模具结构设计中使用比较少的一种,它可以实现多模芯的任意拉出,在模具的结构中,主要有模架、底盘、拉力轴和拉力钻等。
168塑料模具零部件结构标准及参考图例第7章注射模零部件结构尺寸及技术要求 7.1 塑料注射模模架GB/T12555-2006《塑料注射模模架》代替GB/T12555.1-1990《塑料注射模大型模架》和GB/T12556.1-1990《塑料注射模中小型模架》。
GB/T12555-2006《塑料注射模模架》标准规定了塑料注射模模架的组合形式、尺寸标记,适用于塑料注射模模架。
7.1.1 模架组成零件的名称塑料注射模模架按其在模具的应用方式,可分为直浇口与点浇口两种形式,其组成零件的名称分别见图7-1和图7-2。
图7-1 直浇口模架组成零件的名称 图7-2 点浇口模架组成零件的名称1-动模座板;2-内六角螺钉;3-内六角螺钉; 1-动模座板;2-内六角螺钉;3-内六角螺钉;4-弹簧垫圈; 4-垫块;5-支承板;6-动模板;7-推件板; 5-挡环;6-垫块;7-带头导柱;8-支承板;9-动模板; 8-定模板;9-内六角螺钉;10-定模痤板; 10-推件板; 11-带头导套;12-定模板; 13-直导套;11-带头导套;12-导柱;13-直导套; 14-推料板;15-定模痤板;16-带头导套;17-导柱;18-直导套;14-复位杆;15-推杆固定板;16推板 19-复位杆;20-内六角螺钉;21-推杆固定板;22-推板7.1.2 模架的组合形式塑料注射模架按结构特征可分为36种主要结构,,其中直浇口模架12种、点浇口模架16种和简化点浇口模架8种。
1.直浇口模架直浇口模架12种、其中直浇口基本型有4种、直身基本型有4种、直身无定模座板型有4种。
直浇口基本型又分为A 型、B 型、C 型和D 型。
A 型:定模二模板,动模二模板。
B 型:定模二模板,动模二模板,加装推件板。
C 型:定模二模板,动模一模板。
D 型:定模二模板,动模一模板,加装推件板。
直身基本型分为ZA 型、ZB 型、ZC 型和ZD 型;直身无定模板座板型分为ZAZ 型、ZBZ 型、ZCZ 和ZDZ 型。
注塑模具原理及结构注塑模基本组成注塑模具由动模和定模两部分组成,动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移动模板上,定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固定模板上。
在注射成型时动模与定模闭合构成浇注系统和型腔,开模时动模和定模分离以便取出塑料制品。
模具的结构虽然由于塑料品种和性能、塑料制品的形状和结构以及注射机的类型等不同而可能千变万化,但是基本结构是一致的。
模具主要由浇注系统、调温系统、成型零件和结构零件组成。
其中浇注系统和成型零件是与塑料直接接触部分,并随塑料和制品而变化,是塑模中最复杂,变化最大,要求加工光洁度和精度最高的部分。
浇注系统是指塑料从射嘴进入型腔前的流道部分,包括主流道、冷料穴、分流道和浇口等。
成型零件是指构成制品形状的各种零件,包括动模、定模和型腔、型芯、成型杆以及排气口等。
典型塑模结构如图示。
一.浇注系统浇注系统又称流道系统,它是将塑料熔体由注射机喷嘴引向型腔的一组进料通道,通常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穴组成。
它直接关系到塑料制品的成型质量和生产效率。
1.主流道它是模具中连接注射机射嘴至分流道或型腔的一段通道。
主流道顶部呈凹形以便与喷嘴衔接。
主流道进口直径应略大于喷嘴直径(O.8mm)以避免溢料,并防止两者因衔接不准而发生的堵截。
进口直径根据制品大小而定,一般为4-8mm。
主流道直径应向内扩大呈3°到5°的角度,以便流道赘物的脱模。
2.冷料穴它是设在主流道末端的一个空穴,用以捕集射嘴端部两次注射之间所产生的冷料,从而防止分流道或浇口的堵塞。
如果冷料一旦混入型腔,则所制制品中就容易产生内应力。
冷料穴的直径约8一lOmm,深度为6mm。
为了便于脱模,其底部常由脱模杆承担。
脱模杆的顶部宜设计成曲折钩形或设下陷沟槽,以便脱模时能顺利拉出主流道赘物。
3.分流道它是多槽模中连接主流道和各个型腔的通道。
为使熔料以等速度充满各型腔,分流道在塑模上的排列应成对称和等距离分布。
分流道截面的形状和尺寸对塑料熔体的流动、制品脱模和模具制造的难易都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