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园林景观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62.00 KB
- 文档页数:3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教学区景观设计说明一、设计主导思想本设计紧扣“建筑、教育”这一主题,以构建“人-建筑-环境”和谐共处的设计理念,使人、建筑、景观真诚对话;着力营造校园的“第二自然”,追求建筑在自然环境中的自由表现,力求使景观与校园生活特色和公共活动空间达到完美统一。
本方案的设计特点有:1.构建以建筑文化为核心的校园空间格局,将绿化引入建筑组群之中,形成气韵生动、疏密有致的空间布局。
创造幽雅环境,充分展现高校生活特色以及现代生态型区域环境的设计思想。
2.组织蜿蜒曲折,回转通达的庭院步道网络和疏散流畅的道路系统,漫步在庭院曲径之间或穿行于景观组团之中、或晨读、或夕阳中的趣谈,时时处处都可解读建筑之精品、感受文化之灵性,步移景异、轻松自然。
3.营造婉转深邃的校园公共空间体系以及和谐景观,通过“苑-园-街-庭-院”的起承转合形成园林化的景观特色。
将建筑院落错落有致地围绕着自然景观,以开敞的形式面向四周的景观展开,交织融于园林环境之中。
由此,设计者力求塑造一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深厚的现代大学校园。
为师生们创造一个兼具传统空间诗意和当代文化需求的教学生活环境。
二、设计原则1.因地制宜、因景造势尊重原规划主题,利用原有地形条件加以景观设计上的提升,因地制宜,将场地的有利条件加以张扬,与建筑专业高校的气质相适应。
2.“以人为本”,创造舒适宜人的可人环境对于高校来说,学生在高校中的活动规律和特点是影响校园空间规划的主要因素。
设计者考虑的主题对象是空间的使用者——学生,通过对使用者行为模式的分析,满足使用者的特性和需求,以达到人性化的目标。
3.“崇尚自然”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纵观古今中外的庭院环境设计,都以“接近自然,回归自然”作为设计法则,贯穿于整个空间营造中。
只有在有限的空间中充分利用自然,寻求人与建筑、小品、山水、植物之间的和谐共处,才能使环境有融于自然之感,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
三、具体设计通过对设计理念的把握,本次景观设计中我们将整个教学区划分为两部分,即:人文景观轴、教学楼小庭院景观。
先谈谈厦门大学厦大学简称“厦大”,是全国75所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之一。
厦门大学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被誉为“南方之强。
对厦大整体规划的分析厦门大学在设计中,努力摆脱轴线+庭院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的固有模式,以一种低密度的、散开的、不规则的、有机成长的开发规划理念,顺应基地的山水文脉。
细腻而具村落质感的群体空间、生动而有活力的生活街道与人工湖面,塑造意向中的闽南式的聚落形态。
摆脱传统校园的空间模式语言,最大限度地表现基地的风景特征,创建具有山水特色的校园形态作为思考的起点。
它的布局空间厦门大学以一直二弧的线性结构构成校舍群落,以南北直线的交叉构成校园的主干通道,整个校园一直延伸到厦金海峡。
楼群"主四从”,坐北朝南一字排开。
主楼广场中轴背靠五老主峰,从楼两翼对称展开,并以一条笔直的连廊以贯通大楼整体。
楼前规划为开阔的广场,是以学生为主的建筑布局。
整体景观是什么样的1、尊重原有山脉的自然形态,建筑以-种低密度的、散开的、不规则的有机生长的形态,轻轻地散落山间。
2、放大中心的水面,并将基地环境中的三个水库连成一体,兼顾东面临海的优越地理条件,创造山海之间、溪水环绕生动的校园环境。
3、保持原基地良好的植被、果林,将校园空间的组织与原基地上的植被、果林有机融为一体。
在建筑和校园道路之间,利用建筑临街退界空间,形成浓郁的街道园林景观。
以满足校园绿化的覆盖率。
建筑是什么样的1、所有建筑风格整齐统一2、生态性的建筑3、具有地域风格和人文情怀建筑4、形成了组团化网络化的建筑西洋式的屋身、中国闽南式的宫式琉璃瓦屋顶,所谓的“身穿着西装,头戴斗笠"。
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
以人为本,营造最佳校园环境摘要: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周边环境绿化改造以秉承校园文化、烘托图书馆主题,周边自然环境为依托,在因借自然、因地制宜的基础上,塑造出一个突出图书馆主题、符合校园环境要求、经济效益良好,景观效果。
使之作为校园物质文明的一个侧面,在一种程度上反映校园的精神与文化内涵,为培养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关键字:景观设计环境改造绿化布局校园文化休闲绿地景观功能一、概述近年来,芜湖职业技术学院随着办学层次的不断提升,旧有校园的绿化布局已不能完全体现教学层次发展提升的要求,目前,随着新建图书馆的建成和启用,及为了配合整个校园绿地环境的重新改造再布局,本次规划设计的为图书馆西侧空地,面积约为2500㎡,该地段构造上可划分为四小块,即前广场西绿地、主楼西侧绿地、驳岸、环池塘绿化空。
该地段依托图书馆,紧邻池塘,靠近花架。
意将其设计成图书馆周边绿化的配套工程,建成后,使其在作为景观观赏的同时,还能具有一定的使用功能。
二、规划的指导思想及原则1.指导思想(1)高等院校的校园是教学和生活兼顾的场所,从功能上讲,这里是一个文化交流和学习的场所。
在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总体规划发展目标指导下,依托校园自然及人文环境,充分利用现状,以植物造景为主,提高绿地率和功能作用,在丰富校园季相景观和总体景观的同时,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休闲环境。
景观力求做到造型新颖活泼,为环境增色。
作为校园总体环境的一部分,校园休闲绿地除满足基本要求之外,其功能的实效性亦值得关注。
从资料上显示,国内外高校规划设计的实践经验,高等学院的校园环境都具备三个主要功能:满足教学科研工作的师生员工的生活需求;通过良好的环境陶冶人的情操,即“人创造环境,环境又培育人”;给涉足校园的来访者文明优雅的观赏环境。
因此,设计时在平面布局上就应注重分析这些因素,立足实际,以人为本,创造出不同要求的多样空间,真正达到美观、实用。
(2)注重立意,突出环境感染力“有意无景,形同说教;有景无意,格调不高”,对于校园环境来说,寓教于景、环境育人显得更为重要。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优劣影响构建校园环境的好坏,因而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雷霖[1]通过研究4所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概述了每个校园景观设计的特征;井妍[2]将海绵城市理念运用于校园景观设计中,为改善大学校园景观环境提供思路;李宇珅等[3]针对校园景观小品存在的问题,提出设计原则和改造措施;李璐[4]阐述了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原则,并从道路交通、广场、小品、绿化等角度分析校园景观设计;陈坤等[5]将校园文化与景观设计相结合,以增加校园景观文化内涵;翟立娜[6]从设计策略、空间布局、植物设计等方面概述了校园景观空间特征。
研究学者多从设计原则、设计理念、地域文化等角度分析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对校园建筑风格、植物类型、景观空间、植物分布、园林造景等方面研究较少。
基于此,以河北工程大学新校区为例,从校园景观设计要素出发,包括植物分布及功能(美学功能、空间功能、生态功能等)、景观配置、水体、建筑及地形地貌等,构建校园景观三维空间实体。
1校园概况河北工程大学新校区位于河北省邯郸市,西至赵王大街、东邻毛遂大街、南抵太极路、北达邯临路[7],地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8]。
植物多为北方植被,种类和数量丰富,校园整体呈西高东低,校园北部分布有太极湖水景和山体堆积地貌,形成了独特的自然天际线。
2总体设计分析2.1设计理念以人造景观为主、自然景观为辅,通过塑造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景观小品和微园林景观,旨在营造相对自由、温馨、自然及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可欣赏校园景色,愉悦身心。
有机结合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展示校园文化和创新精神。
2.2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1)校园规划结合各个学院特点,打造不同的植物组团,既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激发学生创造力,又能根据各个学院专业特点,打造不同的景观特色。
将教学区布置在场地中央,周围设置学生生活区,使得每个组团内的生活区与主要教学区产生有机联系;将体育锻炼区布置在学生生活区附近,方便学生日常进行体育锻炼;将行政办公区布置在最南侧,靠近主要出口,加强外界直接联系和对外交流[9]。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景观规划设计摘要:校园景观是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实现校园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师生提供一个生态优美、富有文化内涵的校园环境为己任。
本文通过分析解读重庆大学虎溪校区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来说明如何通过景观设计来构造良好的校园景观环境, 解决校园环境的功能、生态和文化问题。
关键词:校园景观,山水园林,植物配置Abstract: The campus landscap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ampus environment, for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provide a elegant ecosystem,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 campus environment as our duty. Through analysis of read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campus huxi campus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to illustrate how to through the landscape design to construct a good campus environment landscape, solve the function of campus environment, ecological and cultural issues.Key words: campus landscape, landscape garden, plant configuration 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是以校园为设计目的,合理分析校园规划,以景观设计的手法解决校园环境的功能、视觉、生态和文化问题。
学院校区景观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学院校区位于杭州下沙开发区高教西区,新校区总用地面积X.X公顷。
校区东、北侧分别是浙江工程学院和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东、南两面有较完整的水系。
新校园的绿化率为X.X%,绿化面积X平方米。
校区规划总建筑面积X平方米,建筑物占地面积X 平方米,建筑密度X.X%,容积率X.X,建筑高度以X~X层为主,图书馆最高为X层。
校区总体的建筑风格以现代为主,力求简洁、轻盈。
色彩以砖红色、白色为主色调,其中以砖红色为主,白色为辅。
二、设计依据学院校区总平面布置图、校区鸟瞰图、校区区域管网图;国家和浙江省现行的相关设计规范和规定。
三、设计理念环境是人聚居生存活动的基本场所,是由“人与自然”与“人与人”的活动体系有机组合形成。
具有满足人生理、生活所需的物质功能和满足人心理意向、文化行为和人格行为所需的精神功能。
位于杭州下沙开发区高教西区。
分析环境对师生学习、生活和交流意义,大学所处的地理位置,整体规划布局的特点,建筑的风格定位,以人的行为活动需求作为整个环境创作的切入点,贯彻场所精神的理论,创造出具有不同特色的空间模式,整体的景观由一系列场所构成。
基于上述的分析,提出以下的设计理念:1、配合总体规划,通过环境景观设计,积极改善校园整体环境结构要素,主轴空间规整,副轴空间流畅。
大片风景园使校园统一融合于绿色环境之中,营造富有生机,蓬勃发展的新世纪高等学府校园风貌。
2、强调校园环境特色塑造,设计时注重环境内涵,突出表达电子工业学院特色。
强调科学与人文精神并重,环境设计既有充满理性的轴线设计,又有极富浪漫色彩的风景园设计手法。
3、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发挥环境对人们心理的改善作用。
环境设计,结合建筑共同营造一系列人性化尺度的宜人小空间,为师生提供了学习、生活和交流的场所.4、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绿地对校园环境的改善作用。
设计优化的人工植物群落,运用植物的多样性及各种形态、形式,最大限度地增加绿量,提高生态效益,改善环境质量。
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之我见摘要: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是提高高校整体形象的关键,是校园文化的重要部分,对于学生全面发展、树立教育品牌、提高教育质量、增强校园的凝聚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校校园景观景观规划设计abstract: the campus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is to improve the overall image of the key universit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ampus culture, for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set up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brand education, enhance the cohesive affinity of the campus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key words: the campus landscape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中图分类号:g47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同时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机遇,校园景观在设计中成了亮点。
园林景观对于人们来说,其理想的环境应该是一个与大自然和谐发展的空间,是一个以人为本,创造宁静、优美的自然环境。
人们在学习和居住的同时,有一种归属感、安全感、舒适感,起到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重塑城市自然生态的功能和作用。
1 校园景观对学校的作用景观强调的是对人的作用,作为校园景观强调的是对师生的作用。
校园景观是学校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对外展示了学校形象,同时也是学校校园文化的载体。
校园景观所提供的信息、理念和环境构架象征着现代高校教育的理念。
因此,校园景观在学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施工组织设计一、编制说明1、编制原则1、认真贯彻国家对工程建设的各项方针和政策,严格执行建设程序和国家颁布现行的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
2、严格遵循招标文件、设计文件的要求。
3、在仔细考察工程实地,认真研究设计图纸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本工程的特点和施工场地、设备、人员及气候等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
4、在工期安排上,充分考虑各分项工程的施工工期,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合理缩短工期,依据图纸及工程量清单的工程量,仔细分析、精心安排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避免不合理的安排造成的施工干扰及窝工现象.5、我单位已获得国家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国际)标准认证证书,本工程严格遵照ISO9001国际质量认证体系和施工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强化安全措施,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6、采用网络计划技术、流水作业原理及系统工程等科学方法,组织有节奏、均衡地施工;合理地安排冬、雨季施工项目,保证生产连续性。
在施工方案的制定、施工工艺的选择方面立足规范化和标准化,优先选用科学、先进的施工方法,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确保工程质量优良、确保工程工期。
7、扩大机械化施工范围,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充分利用现有机械设备;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
8、充分利用现有建筑,尽量减少临时设施,合理储存物资,减少物资运输量;科学布置施工平面图,减少施工用地。
9、在施工组织机构设立上立足专业化,选配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专长人员组成强有力的施工组织机构,形成施工组织管理的核心层,全面负责施工材料、工程质量及人力、物力、财力的分配、施工进度以及安全保证等。
10、在安全保证措施方面立足全面性、可靠性及可操作性,确保工程的顺利完成.2、编制依据1、校区景观施工工程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及说明、答疑纪要;2、国家现行的工程建设政策、法规和规范、验收标准等;3、现场踏勘所了解的有关情况和通过调查所掌握的有关资料。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 代伟余萍萍王建 河南省天域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信阳465150
【摘要】校园园林绿化是现代化社会对每一所中学大学乃至幼儿园等校园建设的基本要求,一个好的校园绿化能够折射出学校的质量、档次和精 神面貌。园林绿化具有调节和改善小气候、保护和改善环境、美化校园、为师生提供休憩、运动、教育的场所等多种生态和服务功能通过园林的绿 化建设和管理,创造适宜的校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优化学校育人环境,不但有利于师生在长时间脑力劳动后恢复疲劳、增进健康,而且有利于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和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因此,校园园林绿化既是学校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管理教育的重要内容。 本文就如何做好现代校园绿化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l大学校园景观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067(2012)17.198.02
新时代新的大学建设不仅仅是完成建筑而已,而是要求在创建有形 的校园的同时,营造无形的校园特有氛围。景观型校园规划设计已成为 今后校园规划设计的发展方向,山水园林与建筑互为背景,互相渗透, 共同构建丰富多彩、赏心悦目的景观空间。 新校园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依托现有的周边自然环境 和条件,利用原有地势,巧妙构思,精心设计,营造别具特色的校园自 然景观,达到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与交融。 在规划设计中,校园的主体使用者是教师和学生,在设计时以人的 生理心理感受为尺度,从校园整体风格出发,将建筑和景观融合为一, 使得两者具有有机秩序并且能成为系统整体中的一个单元。 一、目前大学环境分析 目前土地资源十分紧缺,某些高校也没有足够的条件去建设新校区 (如北京市地区高校),这类高校只能在校同里通过对现状进行改造, 属于发展中的改造型高校。他们只能是在原校址上拆除一些旧建筑,对 现有校园可利用的区域进行最大限度的利用,去增加因学生数量增加而 紧缺的教学楼、学生公寓、食堂、运动场等建筑物。相比过去而言,现 在的物质生活普遍提高,独生子女学生的家庭环境越来越好,父母亲完 全有能力让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有更好的生活条件。本身已经拥挤的校 园,随着新教学楼和学生宿舍的增加,占去了原本属于公共环境的空间。 校园建设也打破了原有的规划,校园景观不再存在,校园文化也充斥着 商业化。老校园失去了他的历史感和长久以来沉淀下来的校园文化。目 前很多高校都在为解决因资源紧缺而痛苦挣扎,怎样才在有限的空间里 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的空间。 另一情况是一些城市通过建立大学城,来带动城市中心的转移,从 而扩大城市建设和规模。大学城中的高校得以在新的场地建立新校区, 将老校园的环境保留了下来。一些校园急切的为了追求建筑的景观,而 忽视建筑景观与校园整体景观及校园文化之间的传承和延续。 二、现代校园设计思路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学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自己 的特点。在校园园林绿化方面,学校既要遵循园林绿化的普遍原则,又 要考虑学校自身的特点要求。学校不是体闲公同,不是市政广场,因而, 学校不能只考虑绿化、美化.还应考虑如何通过绿化、美化来营造良好 的教书育人环境。学校的园林绿化必须坚持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的 指导思想.严格遵循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校园是教书育人的环境, 是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丰富个性的空间,它应该使受教育者感受 到一种个性成长的需要和心灵成长的力量和环境,它应是积极向上、充 满知识和趣味的室外大课堂,它应有良好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达到 有益于师生之间教与学的生态型美好环境。 (二)统一规划,合理安排原则。规划不仅是学校的建筑规划,也不 单是校园的绿化规划,它是校园内建筑设施、道路、各种管道、线路设 施、活动场地、花草树木、山石水体等的总体规划。学校的园林绿化要 在“实用、经济、美观”原则的指导下,营造一个防暑、防寒、防风、 防尘、防噪声的校园“小气候”,创造一个为教育教学服务的优美环境, 198 中国电子商务..2012・1 7 突出教育的特色与本校的主题。目前,大多数中小学的校嗣规划都不同 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有的认为规划就是建筑物的规划,根本没有把校 园绿化考虑在内;有的不找专业部门规划或不经过主管部门审批;有的 随心所欲变更规划,前后几任校长衔接不好,校长换,规划变。凡此种 种,对校园环境的建设极为不利,应该引以为戒。 (三)适地适树,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学校应该从当地、当时 的实际出发,探讨搞好校园绿化的路子。针对目前校园绿化中的不足。 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注意解决好“规划模式雷同”的 问题。就是许多学校不能体现各自学校的特色,规划模式相似,不同类 别的学校其规划模式应有所区别,如职业中学、普通高中、初中、小学 等,其学生组成、活动场地、教学内容、管理要求等方面不尽相同,在 规划布局上要适应各自的要求,不能千篇一律;即使同类学校,也应根 据其占地面积、办学规模、地理位置的差别而有所区别。 (四)注重立意,突出绿化及景现环境感染力。中国古典园林非常 讲究意境美,现代社会也公认园林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校园是育人的 地方,具有特定的场所,而绿化及景观元素正是表达这种积极向上、富 有朝气和带有启迪性环境氛围的素材,创造人文与自然想结合的环境是 生态型园林绿化及景观设计的目标。设计时应从构思立意人手,创造能 够产生积极作用的环境氛围,使广大师生从环境中也能受到教育和启 迪,从而激发教者教书育人,学者立志成才的信心和决心。 (五)简洁明快,突出时代性。从表现形式上看,校园环境以清新 自然、幽静典雅为佳,校园内的绿化景观设计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 简洁明快,朴素大方,构思巧妙。运用现代的设计“语言”和材料表现 主题,显现时代的风格情调。 (六)以绿为主,突出绿化及景观美。校园环境应当是满目苍翠, 鲜花盛开,以宜人的绿化及景观来消除师生们的各种压力。要创造宜人 的室外学习环境就离不开绿化及景观,尤其是合理配置的环境绿化和景 观,校同在以绿为主的基础上还应注重体现艺术美,自然美和意境美, 更进一步讲,在绿化及景观配置上还应考虑能够体现四季常青的校园精 神。 三、校园景观设计应该考虑的特殊因素
1
设计题目:大学校园园林景观设计
一、项目背景
吉林农业大学北门为全校师生的主要生活性出入口,其北面是学校的一处公共活动中心,
全校师生经常往来于此。2012年北门旁的鲲鹏剧场立面改造,2013年校门外新的居住小区建
成,同年,北门东南方向的水系改造,水系周边及水中小岛的原有景观被破坏,北门周边环
境已与校园内外的景观格格不入,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整体景观。本次改造即将对北门周边的
鲲鹏剧场、园艺学院、人工湖、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及留学生公寓等主要建筑周围进行景观设
计,以期与学校的总体景观相协调。
二、基地概况
长春市地处中国东北松辽平原腹地,东经124°8′~127°02′,北纬43°05′~45°
15′, 海拔200~220m ,气候介于东部山地湿润与西部平原半干旱区之间的过渡带,属
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全年平均气温4.8℃,最高39.5℃,最低零下39.8℃。年
平均日照2866h左右,无霜期140~150d左右。冬季严寒漫长,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温暖
短促,秋季晴朗宜人。年度内降水不平衡,全年平均降水量522~615mm,夏季降水量占
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
吉林农业大学位于在长春市净月旅游经济开发区,占地面积1164hm2,总建筑面积72.4
万㎡。有全日制在校生两万余人。校园内小气候条件优越,小气候优良。土壤肥沃,主要
是黑土、草甸土、黑钙土等,植物种类丰富,素有“花园学校”之美誉。
本设计规划区域北起农大北门,南到致远路,西临明德街,东到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占地面积约4.6hm2。现有建筑为鲲鹏剧场、园艺学院、国际教育交流学院、留学生公寓。
北门入口东侧为参茸专卖店及书店,西侧有中国电信及火车票预售点,往来于校区内的电
瓶车的始发站也位于此。园艺学院门前有小型集散广场,中心位置有一小鹿雕塑,后院为
其科研用地,其东侧有一花窑,东南方向有一片杨树林。现有带状水体沿东南方向贯穿整
个区域,驳岸为规则式。水体起源于学校后山的蓝湖,至综合楼后的青湖,流经成教学院、
园艺学院、资源学院最后流出校外,园艺学院门前水面开阔,水面中央有一小岛,植物大
多为旱柳和加杨。
三、设计原则
1. 景观与文化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掘学校的历史文脉,设计结合校园文化,将对学生
的“励志”及对教师的“师德”教育容入景观设计中,做到情景交融,寓情于景,使
2
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情操、品德和文化艺术的熏陶。
2. 人性化原则。以师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的行为规律为出发点,合理确定功能分区,为促
进随意交流及独立思考提供良好环境,一切从人的需求出发,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一个
集绿化、休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人性化的校园空间。
3. 生态性原则。强调生态和环境优先的理念,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指导设计,营建乔木-
亚乔-灌木-地被等具有不同生态位的、复层次的、稳定的、富于季相变化的景观。充
分利用水体条件,将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在满足师生回归自然的精神渴望
的同时,使他们的生活更加接近自然,保护和构建校园的生态系统。
4. 景观与科普相结合原则:设计时充分考虑学校景观的独特性,在兼顾观赏效果的同时,
加强景观的科普作用,满足农业类学科对植物识别和植物应用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好
奇心,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5. 科学性原则:利用植物进行景观设计时必须先满足其生态要求,建筑小品应严格遵循
标准规范进行设计,依据有关工程项目的科学原理和技术要求进行创作。
四、设计要求
通过景观改造将吉林农大北门周边环境与学校整体景观相协调。
1. 鲲鹏剧场是全校各种文艺演出及重要会议的主要场所,周末经常放映电影。其门前应
设置集散广场,满足其功能要求。
2. 园艺学院门前绿地,应考虑学院的特点,合理安排入口空间、集散空间、停车场及观
赏空间,尤其其植物的选择应具有园艺特点。
3. 北门现状较简陋,可考虑重新进行设计,其造型应与周边环境的总体景观相协调,其
入口应考虑分流电瓶车始发站的人群与进出人群,使二者互不干扰。
4. 水中小岛设置园林小品,重点考虑色彩布局;水体周边安排休息及学习交流空间,不
建议安排运动空间。
5. 道路畅通,自成系统,在人流量较大地段适当加宽道路,注意出入口的安排。
6. 种植设计应考虑与校园的基调树种相协调,其主调树种不要与校园其他景观节点的树
种重复。
五、成果要求
1、总平面图:应包括总平面设计、绿化硬化布置、植物分布概况。
2、景观分析图:应包括功能分区、景观节点、景观视线分析。
3、鸟瞰图:幅面不小于297mm*420mm。
4、透视图:3张主要景点透视图。幅面不小于420mm*297mm。
3
5、局部铺装设计详图。比例1:100或1:200 幅面不小于210mm*150mm。
6、设计说明:不少于200字。
7、植物材料表:序号、图例、名称、高度、冠幅、观赏特征。植物品种不少于30种。
8、将所有电脑图统一排版于A1图纸,排版统一要求竖版。所有文字字体均为宋体。图
纸最上方位置为题目,图纸右下角标注班级、学号、姓名。
七、参考书目:
1.《建筑设计资料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城市规划原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德国景观设计》1、2、3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5.《中国园林》期刊 中国园林杂志社。
6.《中国景观设计经典》(上、下)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7.《风景园林设计》。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8.《景观建筑》 同济大学出版社。
9.《景观设计艺术》 东南大学出版社。
10.《现代建筑环境小品设计构造》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1.《公园规划与设计》 中国建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