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21世纪的理想单兵战斗武器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2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Electronic Information Warfare Technology2020,35(3) 中图分类号:E919;TN9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2230(2020)03-0054-05收稿日期:2019-09-16;修回日期:2019-09-29作者简介:王海涛(1976 ),男,博士,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无线自组网㊁应急通信㊁大数据和人工智能㊂外军单兵作战系统概述王海涛,刘力军,向婷婷(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0027)摘要:单兵作战系统主要涵盖单兵防护系统㊁单兵通信系统和单兵武器系统,是用高科技手段增强士兵战斗力㊁感知力和防护力的整体性系统,通常包括随身防护子系统㊁生命维持子系统㊁通信子系统㊁电子对抗子系统㊁火力子系统和控制子系统等㊂首先,给出单兵作战系统的定义并回顾单兵作战系统的起源背景㊂然后,介绍国外几种比较典型的单兵作战系统,尤其是美军的 陆军勇士”系统㊂接下来,对单兵作战系统的特点和优势进行分析,并阐述外军单兵作战系统的最新发展态势㊂最后,对全文进行小结㊂关键词:单兵作战系统;数字化战场;C 4I ;电子对抗;可穿戴装备DOI :10.3969/j.issn.1674-2230.2020.03.011Overview of Individual Combat Systems in Foreign ArmiesWANG Haitao,LIU Lijun,XIANG Tingting(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Nanjing Audit University Jinshen College,Nanjing 210023)Abstract :Individual combat system (ICS)mainly covers soldier protection system,sold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soldier weapon system.It is a holistic system that enhances soldier 's combat effectiveness,perception and protection by high-tech means.ICS usually includes port⁃able protection subsystem,life maintenance subsystem,communication subsystem,electronic countermeasures subsystem,fire subsystem and control subsystem,etc.Firstly,the definition of ICS is given and its origin backgrounds are reviewed.Then,several typical foreign individual combat systems are introduced,especially the Army Warrior”system of the U.S.Army.Next,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ICS are analyzed,and the latest development trends of ICS in foreign armies are expounded.Finally,a conclusion is summarized.Key words :individual combat system;digital battlefield;C 4I;electronic countermeasure;wearable equipment1 引言未来战争正逐渐向信息化㊁数字化方向转变,这种新的战争模式将会颠覆传统士兵作战单元的概念,单兵系统作战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战场整体战斗力的强弱㊂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军就将单兵作战通信系统列为其 目标部队”的五大核心之一㊂单兵作战系统(Individual Combat Sys⁃tem,ICS))是供单兵使用的包括武器㊁多功能头盔㊁计算机㊁电台和防护服等在内的一体化信息装备,也可以把它当成是由单兵及其装备构成的一种综合人机系统[1]㊂也就是说,单兵作战系统的装备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武器装具,还包括计算机㊁通信电台和电子侦察仪等现代化C4I (Com⁃mand,Control,Communication,Computer and In⁃45电子信息对抗技术㊃第35卷2020年5月第3期王海涛,刘力军,向婷婷外军单兵作战系统概述telligence)设备[2]㊂此外,单兵作战系统并不只局限于一名士兵使用的信息化装备,也可包含几名士兵组成的小分队㊂研制单兵作战系统的设想最早是美国陆军于80年代中后期提出来的,其目的是通过给士兵配备这种信息化系统增强士兵的五大作战能力,即杀伤能力㊁机动能力㊁指挥控制能力㊁支撑能力和生存能力,从而在未来的高科技战争中攻无不克㊁战无不胜[3]㊂为实现这一目的,美陆军开始实施所谓的 陆地勇土(Land Warrior)”计划㊂随后几年内,英国㊁法国等发达国家也起而效仿,纷纷提出了各自的单兵作战系统计划㊂近二十年来,随着大规模㊁高强度战争的减少,局部小规模战争成为常态,单兵作战的作用日益凸显㊂为此,世界军事强国根据单兵作战能力要求和信息化部队作战特点,着手研究新一代信息化单兵作战系统,大幅度提高单兵的全地域㊁全天候作战能力㊂目前,单兵作战系统已规模化编配到数字化部队㊁特种作战大队㊁空降兵和海军陆战队,用于士兵在信息化作战条件下遂行精确打击㊁侦察㊁作战协同等任务㊂可以这么说,单兵作战系统已成为西方国家建设21世纪军队的一个重要内容,被认为是21世纪的士兵现代化工程㊂2 外军主要研究项目及典型系统2.1 美国 陆地勇土”计划美军是最早研发单兵作战系统的军队,其研发的单兵系统也成为其他国家效仿的样板㊂1989年美陆军投资1200万美元,开始实施陆军纳蒂克研究与发展中心提出的为期3年的士兵综合保护系统(Soldier Integrated Protective Ensemble, SIPE)计划,其目的是通过高级技术演示来确定单兵作战系统的可行性㊂此后不久,美军启动了另一个称为增强型综合单兵作战系统(The En⁃hanced Integrated Soldier System,TEISS)的计划,希望把SIPE证实有效的技术转变成可装备部队的实际系统㊂1992年9月进行的SIPE系统演示表明单兵作战系统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㊂因此,1993年美陆军提出了SIPE后续计划,包括近斯和远期部分㊂近期的计划称为 增强型陆地勇士”计划,包括陆地勇士㊁车载勇士和空中勇士三个计划;远期部分则是陆军㊁海军陆战队和特种作战部队共同制定的21世纪陆地勇土计划[3]㊂近期计划的目标是利用现有技术在20世纪末用第一代单兵作战系统装备一个步兵师㊂21世纪陆地勇士计划则作为一个远期科研规划加以保留,以便加速部署升级后的技术,确保下车士兵战斗系统的技术优势㊂SIPE由五个分系统组成,分别是:综合头戴分系统㊁武器分系统㊁士兵个人计算机/电台分系统㊁先进军服分系统㊁微气候调节/能源分系统㊂第二代单兵作战系统也由五个分系统组成:综合头戴分系统㊁士兵计算机/电台分系统㊁武器接口分系统㊁防护服分系统㊁综合电源分系统[4]㊂综合头戴分系统又称综合头盔分系统,包括轻型防弹头盔㊁综合平面显示器㊁综合图像增强器㊁数字摄像机/数字罗盘㊁敌我识别系统以及防生化面罩和防激光护目装置等;软件分系统主要包括战术软件㊁任务支援软件和应用软件,这些软件可使单兵作战系统与数字化C4I系统联网,并协调执行各项作战任务;武器分系统由武器弹药和一体化瞄具组成;防护服分系统包括防弹背心㊁防核生化服装㊁防护手套和战斗靴及防热T恤衫等;附属单兵装备包括携行具㊁电源和废物处理系统等;士兵计算机/电台分系统主要由计算机和无线电台两部分组成,此外还包括信息收集设备和接口设备㊂以士兵计算机/电台分析系统为例,早在1990年陆军的有关实验室已着手开发样机,并于1992年11月完成了试制样机,但不支持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 System,GPS)和美陆军战斗网无线电台系统(Single Channel Ground and Air Radio System,SINCGARS)㊂1994年对原始样机进行了改进,增加了决策支援㊁导航㊁维修和训练等功能㊂1995年7月,摩托罗拉公司为调整后的 陆地勇士”计划设计了新的士兵计算机/电台分系统,该系统由士兵计算机㊁士兵电台㊁班长电台㊁GPS接收机和系统接口五部分组成㊂需要指出的是,士兵计算机/电台分系统依靠一个庞大的战场网络在支持其正常运转,包括GPS㊁陆军战术指挥控制系统(Ar⁃my Tactical Command Control System,ATCCS)和战术互联网(Tactical Internet,TI)等[5]㊂陆地勇士”系统初期作战适应性试验于55王海涛,刘力军,向婷婷外军单兵作战系统概述投稿邮箱:dzxxdkjs@1996年10月至12月在佐治亚州贝宁堡进行,此次试验取得了极大成功,试验表明该系统能提高士兵态势感知能力,改进士兵间的协作通信,并深受士兵欢迎㊂陆地勇士系统于1997年通过了严格的审查测试,并于1999年正式开始投入生产,到2001年装备了一个数字化营㊂伊拉克战争后,网络中心战理念在美军获得高度重视㊂为此,美陆军在2003年3月调整单兵作战系统的研发和部署策略,把 陆地勇士一单兵战车互通型”装备作为单兵作战系统研制计划的重点,并于2006年将互通型单兵作战系统开始装备陆军所有5个兵种 别动队㊁空降部队㊁空中突击部队㊁轻步兵和机械化部队㊂2010年美国陆军士兵系统中心宣布一项名为 未来部队勇士”的单兵装备研制计划,计划研制 地面勇士”C4I单兵系统,该系统集单兵防护㊁单兵战斗武器和单兵通信器材于一身,并计划于2020年大规模列装部队[6]㊂2.2 法国陆军的单兵作战系统计划自美军推出陆地勇土计划不久,法陆军于1992年提出未来单兵作战系统计划[3]㊂经过3年的可行性研究后,法军开始概念论证及演示阶段,并于1996年开始转入系统研制阶段㊂法国未来单兵作战系统是装备与通信一体化步兵系统,包括一套完整的单兵装具,主要由装有先进光学设备的武器㊁头盔㊁通信系统㊁便携式电子平台㊁独立电池组㊁制服与防护设备组成㊂法军单兵作战系统计划的核心是一个能处理图像的中央计算机以及GPS和综合网㊂中央计算机可与头盔显示器相连,也可与腕戴式或手持式人机接口相连㊂人机接口能显示系统状态和定位数据,产生指挥信息㊂此外,系统还包括一个把夜视㊁话音通信和大视野显示合为一体的综合式头盔;一个将无线通信㊁定位㊁导航㊁计算和体能状况监视合为一体的便携式电子终端㊂整套系统具有通信㊁机动㊁后勤㊁火力控制等多种功能,还能利用数据㊁图像或话音等手段进行敌我识别和态势展示㊂据报道,该单兵作战系统已于2009年开始装备法陆军,首期大概装备五个步兵团㊂2.3 英国陆军的未来单兵作战系统英陆军也于1993年提出了未来单兵作战系统(Future Fight Solider System,FFSS)计划,后更名为未来步兵士兵技术(Future Infantry Solider Technique,FIST)计划[1]㊂根据FIST计划,将为步兵研制计算机㊁电台㊁多功能头盔和防护服等装备㊂英陆军认识到传统的通信系统已不能满足下车作战步兵的要求,拟将 射手”下一代战斗网无线电系统延伸到单兵一级,作为未来步兵士兵技术计划的主要通信系统㊂1995年英陆军已与ITT 公司和拉卡尔公司等组成的集团签订了 射手”的研制合同,并已于2003年装备英军步兵㊂从1996年中期起,未来步兵士兵技术计划的试验增加了数字化内容㊂该计划的第一阶段在2000年结束,并且步兵单兵作战系统于2005年开始陆续装备英军㊂2.4 澳大利亚陆军的 勇士”计划澳陆军于1992年开始实施 勇士”机械化步兵现代化计划[5]㊂1995~1999年为能力定义阶段,1999~2001年为项目定义阶段,2002~2010年为采购阶段㊂与美㊁法㊁英等国的计划相似,澳陆军 勇士”计划也重点研制一种综合单兵作战系统,但澳军强调此系统要适合澳洲本土条件㊂在C4I方面, 勇土”系统可能包括一个能与澳陆军战术指挥控制系统兼容互通的手持式数据终端㊂这种终端能提供预置格式的报告和数字地图,能传输和显示图像㊁敌我位置数据和来自外部传感器的其他数据,如班内其他成员所带体能监视器的数据㊂每个士兵将配备个人短通信设备,用于在班内进行话音和数据通信㊂2.5 其他单兵系统计划除上述国家外,德国㊁俄罗斯㊁韩国和印度等也都推出了自己的单兵作战系统计划,如德国的 未来士兵”计划㊁俄罗斯研发的 狼士兵2000”单兵作战系统㊁韩国的 未来部队勇士”系统和印度的 未来步兵作战系统”等[3]㊂不过这些国家把重点放在单兵武器子系统和防护子系统方面,最近才开始注意到电子信息设备㊂此外,北约早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了士兵现代化计划(Solider Modern Project,SMP),并进行了可行性预研和可进行研究㊂但北约此项计划的最终目的是使各成员国研制的单兵作战系统能够互通,而不是研制具体的装备㊂3 单兵作战系统的特征和优势 单兵作战系统是士兵与装备的完美结合,目65电子信息对抗技术·第35卷2020年5月第3期王海涛,刘力军,向婷婷外军单兵作战系统概述前已成为数字化战场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㊂换言之,战场的数字化和部队的数字化必须以士兵的数字化为基础,士兵的数字化必须与整个战场和部队的数字化同步进行㊂而单兵作战系统是向士兵提供数字化装备并把士兵连入数字化战场的关键性系统㊂单兵作战系统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信息特征,它的发展是顺应了世界新军事革命的发展趋势,实现了从 战场孤点”到 体系节点”的转变,在信息化地面作战中将占据重要地位㊂目前,国外先进的单兵数字化装备从功能和结构上看,主要由5个分系统组成[4]:一体化头盔系统,能够为士兵提供战场上所有视听信息;计算机分系统,可为士兵提供通信㊁预警㊁定位和防护等服务;武器分系统,能完成昼夜监视㊁跟踪㊁精确射击等多项任务;先进军服系统,能够防弹㊁防化学战剂㊁防火㊁防热核㊁防红外监视㊁防激光等;微气候调节系统,为士兵在炎热或严寒战场条件下提供保障㊂目前美㊁英等国已在事实上把单兵作战系统纳入数字化战场㊂美国陆军部1994年批准的 陆地勇士”作战需求文件提到[1]: 该单兵系统供下车战斗士兵使用,在减少己方误伤的同时将显著增强士兵应战和摧毁敌方目标的能力㊂”英陆军在推出数字化总体规划后,也要求其单兵作战系统的试验增加数字化方面的内容㊂单兵作战系统最大的优点就是它能显著提高士兵的战斗力,单兵完成任务的能力及生存能力与其可获取的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紧密相关㊂例如,美陆军 陆地勇士”系统能向单兵提供准确可靠的定时定位数据,不但增强了单兵对敌情的了解,而且也增强了单兵对友军情况的了解,通过计算机整体式头盔和传感器,士兵可以迅速发现目标,识别敌我,了解战场态势,作出准确判断㊂基于C4I子系统, 陆地勇士”系统把单兵连入了数字化战场,使单兵能分享广泛的信息优势,大大提高单兵的决策能力㊁反应速度和整体作战效能㊂4 单兵作战系统的最新进展和发展态势4.1 最新进展当前,各军事强国的数字化士兵系统计划目标之一是设法把通信和电子对抗能力向下扩展至士兵级㊂在数字化士兵计划的个人通信系统中,世界军事强国都在积极研发下一代单兵通信系统,这种通信系统不仅具有丰富的通信手段,还必须具有低截获概率,能够有效抗多径衰落㊁抗盲区和抗敌方工作环境的干扰等㊂新型单兵电台将在无人值守转播能力㊁车辆连接能力㊁通信距离扩展等方面有大幅改进和提高㊂此外,随着信息战㊁网络战和电子战等多种新型作战样式的出现,单兵电子战装备已成为单兵作战系统重点研发的特殊武器装备[7]㊂单兵电子战装备是陆军㊁海军陆战队和空降兵等军种中执行地面电子对抗任务的军事人员所使用的装备,其最主要的特性就是方便携带与使用,所以又称为便携式电子战装备,它与地面固定站㊁车载㊁舰载㊁机载㊁弹载和星载等其它承载平台的电子战装备一起构成了完整的电子战装备体系㊂外军典型便携式电子战装备主要包括侦察装备与干扰装备两大类[8],前者可分为雷达侦察装备(如 信号”哨兵)与光电侦察装备(如单兵激光告警器),后者又可细分为雷达干扰(如 獾”战场雷达干扰机)和通信干扰装备(如 游击手”电子防护系统)㊂与此同时,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蓬勃兴起,智能可穿戴设备作为单兵系统的典型装备在军事领域的需求也愈加突出[9]㊂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和产业潮流,各军事强国也争相对智能可穿戴设备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投入大批人力㊁物力和财力,制定关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单兵系统计划[10]㊂2012年雷声公司为美军研制了一款供陆航机组人员使用的智能头盔㊂2015年8月美国国防部宣布将研发柔性可穿戴传感技术㊂美军还将研发高端3D打印技术,用来制造柔性可穿戴电子设备㊂现代化单兵系统,不仅体现在攻击和防护能得到加强,还体现在战场感知能力的提升上㊂例如,英国防务科技实验所于2016年9月展示了一个整合多项传感器的可穿戴系统,帮助士兵在状况复杂的城区冲突地带更快速㊁清晰地掌握战场整体环境,大大提高战场态势感知能力㊂4.2 发展态势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单兵作战系统在多个方向不断发展完善㊂根据未来战争的要求和军事技术的进步情况分析,外军单兵作战系统将75王海涛,刘力军,向婷婷外军单兵作战系统概述投稿邮箱:dzxxdkjs@向一体化㊁信息化㊁模块化㊁微型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4-5]㊂首先,外军在单兵作战系统的设计中将更加注重一体化,一体化也是一种系统化的方法,即把士兵执行各种任务携行㊁穿戴和使用的所有物品都作为一个整体㊁一个单一的系统来对待,从一开始便对这个系统中的各个系统和部件进行全面考虑,求得它们的最佳配合,从而实现整个系统的优化,同时,将尽量把系统所需的各种功能加以综合和集成,做到一物多用,以减少零部件的数目㊂信息化是指突出单兵作战系统中的信息分系统,即C4I部分㊂这是把士兵连入数字化战场并向士兵提供信息优势的关键部分㊂这一发展趋势使战场对士兵来说有可能成为透明的㊁可视化的从而惊人地提高士兵的战斗力㊂信息化也表现为士兵武器系统与信息系统的紧密结合,如计算机与热辐射瞄准具结合有助于士兵探测㊁识别和杀伤敌方目标㊂未来对士兵杀伤力的提高有可能不必从武器方面着手,而通过改进计算机软件实现㊂单兵作战系统模块化将更适合作战要求㊂这是因为在执行不同任务时单兵作战系统的各个分系统并非全都用得上,因此,最好把这些分系统和部件设计成模块,士兵可根据任务需要对这些模块进行拼装㊂这样既可保证所需功能的基础上减轻士兵的负荷,还可节省费用㊂微型化是研制单兵作战系统的一个难点,它往往与功能多的要求相矛盾㊂根据美军的调查,认为单兵作战系统所追求的各种能力现均以某种形式存在,真正的挑战是如何把体现这些能力的设备都做得又轻又小又结实可靠㊂为此必须开发一些新技术,如纳米级电子电路等㊂单兵作战系统的智能化将全面提高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使系统功能更强,更便于使用㊂人机合一的电子对抗将在单兵电子对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装备的智能化程度也会不断提升㊂例如,计算机不用键盘和鼠标,改用声控或手套型输入装置,显示器嵌入普通的眼镜玻璃片内,甚至把士兵步行的能量转化为计算机的电源,供计算机长时间使用㊂计算机将能根据战场情况,自动向士兵提供最佳行动方案和作战计划㊂探测器能自动报告威胁的位置和类型,提醒士兵采取预防措施,士兵也无需把冲锋枪抵在肩上射击,因为头盔上装有自动瞄准装置,能自动矫正瞄准误差,士兵只要端起武器向着目标开火即可命中㊂今后,士兵作战系统还将不断探索如何把最新的尖端技术(如外骨骼技术㊁纳米技术㊁生物技术等)来装备未来的士兵,大幅提高士兵的战斗效能㊂5摇结束语 单兵作战系统将成为未来信息化战场的关键要素之一,也是武器装备现代化的重要一环㊂时至今日,世界各国陆军的单兵作战系统经过艰苦探索,已经普遍确定了构架,或早或晚地进入到实质性的发展阶段㊂即便如此,西方国家单兵作战系统的研制设计人员仍在从各方面改进单兵作战系统㊂美陆军在完成 陆地勇士”计划的同时已开始实施 21世纪部队陆地勇士”计划㊂其能力将比 陆地勇士”更强㊂可以预期,单兵作战系统在未来的战争和非战争的军事行动中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今后世界各国武器装备系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㊂参考文献:[1] 董跃农.士兵系统[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2] 张海翔,贺梅.面向反恐作战的外军单兵通信侦察装备[J].现代军事,2015(3):58-60. [3] 立坚,袁文帅.国外其他单兵装备发展回顾[J].轻兵器,2015(11):21-24.[4] 徐玉庄,胡贯蕾,綦欢.单兵信息化装备发展趋势分析[J].科技展望,2016,26(16):19-22. [5] 刘韡烨.单兵作战通信系统平台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7.[6] 张卫东.外军反恐防暴作战及特种装备发展[J].国外坦克,2013(1):7-13.[7] 石荣.可穿戴电子信息对抗设备的概念与应用浅析[J].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15,30(1):26-32.[8] 石荣,徐剑韬,邓科.基于外军典型便携式电子战装备的单兵电子对抗发展[J].舰船电子对抗,2018,41(1):7-12.[9] 王海龙.军用智能可穿戴设备发展综述[J].电子技术,2018(2):21-25.[10] 王爽英,康隽睿.基于单兵智能武器系统的可穿戴装备发展趋势与设计构思[J].兵器装备工程学报,2017,38(12):120-125.85。
揭密世界各国数字化士兵作战系统发展概况当今世界,军事大国都在把单兵作为一个系统来装备和管理,这既是面向未来战场数字化条件下出现的新军事概念,也是军事思想的一次重大突破。
可以说美国“陆地勇士”系统的开创是武器系统发展的里程碑,是美国第一种基于单兵为核心的完整武器系统。
伴随数字化军队和数字化战场建设的逐步完善,可以预料,未来战场上直接参战人员的数量将大大减少,单兵将具有前所未有的能力。
一、当前世界各国数字化士兵作战系统的研发情况当前开发的数字化士兵作战系统主要有:美军的“陆地勇士”LandWarrior;俄罗斯的狼/士兵2000系统ProjectWolf/Soldier2000;英国“重拳” FutureIntegratedSoldierTechnology;以色列的“阿诺格”计划ProjectAnog;德国未来步InfanteristderZukunft(FutureInfantryman);法国未来步兵(FELIN);捷克21世纪士兵系统21stCenturySoldierSystem;比利时士兵转型系统BelgianSoldierTransformation;加拿大的“综合士兵系统计划”;意大利未来士兵SoldatoFuturo(FutureSoldier);日本也于2005年开始投资研制一种与美军“陆地勇士”系统相似的数字化单兵作战系统。
二、各国数字化士兵作战系统的主要构成纵观当前各国发展的数字化士兵作战系统,无论是美国的、英国、法国的还是欧洲四国(德国、西班牙、法国、瑞士)正在开发的IMESS系统基本上都包括以下几个系统:一是武器子系统。
包括主要的电力相关光学部件,如弹道计算器、光电瞄准器、摄像机和激光测距仪、数字罗盘。
士兵从全球定位系统(GPS)联结自己位置,当需要间接火力和战斗识别呼叫时,士兵有精确的目标位置。
二是综合头盔子系统。
如美国“陆地勇士”IHAS的头盔安装了计算机和传感器显示装置,是对其它子系统到数字化战场的士兵界面。
1 军事界普遍认为未来战争的主导作战样式是信息战。
如何在未来战争中保持优势,打赢信息战已成为各国军事家普遍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美国国防部已经认定数字化信息技术是美军装备发展的重点,美国陆军认为数字化战场和数字化部队是支撑信息战的两大支柱。
数字化战场是指将数字化信息技术应用于整个战场中,使高度合成的战斗群体及分散的战斗单元由先进的指挥网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数字化部队就是装备了数字化信息系统的部队。
数字化部队的装备并非新型武器装备,而是由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指挥、控制、通信、战场侦察、探测警戒、电子对抗等各类先进的数字化电子装备和由其构成的系统,以及用数字化技术和装备改进、增强而信息化了的主战武器两大部分组成。
在美国陆军的数字化部队的发展计划中是将建立一体化系统网络的通信和指挥控制作为重点,即把战场上从后方高级指挥机构到前方单兵、从远距离作战部队到机动作战部队、从战术武器平台到战略侦察卫星等,都用数字信息系统(即计算机)和数字通信系统联为一体,构成一个纵横交错的战场信息网,使各功能领域之间和各作战部队之间建立起近实时的信息链路,达到数字化信息在网上方便地交流和共享,最终实现部队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的高度一体化。
美国陆军于1994年3月建立了第一支数字化试验营,并于同年4月在美国国家训练中心进行了一次高级作战模拟对抗试验。
虽然试验还存在一些问题,但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三个月后,美陆军又组织该营在加利弗尼亚举行了一次代号为“沙漠铁锤6”的演习。
在这次演习中,士兵除了配备装有夜间瞄准镜的M16A2自动步枪外,还配备了PVS-7型夜视目镜,以及一个安装在头盔左侧上的8mm镜头的电视摄像机,一个固定在右眼前面的微型计算机,该微型计算机本身又可以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网络系统作为导向与定位。
灵巧计算机控制键盘在他武装带的右侧,士兵只需要按动键盘,就可以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战场情况以图象形式实时传送给“布雷德利”战车。
他所携带的微型计算机还可以同时储存摄像机的8幅战场照片和4份文字报告,以便在必要的时候传递。
MAT49――法国经典冲锋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法军装备的冲锋枪型号很杂,配用的枪弹也很零乱。
为扭转这一局面,实现武器制式化,法国陆军技术部于1946年提出研制新型武器的规划。
MAT49冲锋枪便是在这种情况下于1946年由法国圣蒂安国家兵工厂研制成功的。
1949年该枪完成定型试验并批量生产,装备法军及安全部门,直到70年代中期才从部队撤装。
在这20多年里,出现了许多该枪的“追星族”,如法国国家宪兵队、SDECE(法国前情报组织,类似CIA)、总统侍卫队、甚至一些非洲国家总统侍卫队等。
该枪曾参加过法国入侵越南及阿尔及利亚的战争,也曾被越南及老挝游击队缴获,并用在抗击法军的战斗中。
每次参加战斗,它都以可靠性高及耐用性好而倍受称赞。
与法国其他冲锋枪不同的是,MAT49冲锋枪采用9mm 巴拉贝鲁姆手枪弹。
它之所以采用这种手枪弹,是因为法军有关部门认为,从实战经验看,7.65mm长弹精度虽好,但威力不足;0.45英寸ACP弹(柯尔特自动手枪弹)威力虽大,但枪的质量也将相应地增大;而9mm巴拉贝鲁姆手枪弹经西欧多数国家使用,其射程、侵彻力和杀伤力均比较适宜。
该枪采用自由枪机式自动方式,开膛待击,只能连发射击。
枪机(图1)结构比较特殊,外形为一长方体,其前端有一凸起机头。
枪机复进到位时,机头伸入枪管尾端的凹槽内封闭弹膛,当枪弹出现早发火或迟发火故障时,这种包络式枪机能起到防止炸壳和保护枪的作用。
复进簧及导杆装在枪机内,射击时,枪机后坐,导杆伸出枪机前端面,起到为枪机定向的作用,同时能缩短机匣长度,使枪结构紧凑。
为便于携行使用,枪上设计了专用背带,前端连接在准星座的背带环上,后端套在枪托尾端。
MAT49冲锋枪之所以受到法国警察及军人的欢迎,在于它有许多实用特性。
例如,弹匣可兼作前握把,双手握持射击时,以600发/分的射速也能很好控制枪支。
更独特的是,弹匣仓是铰接的,即使装上满弹匣时,也可将弹匣仓/弹匣旋转而贴在枪管下方,使枪的体积缩小,结构更紧凑,跳伞、涉水及在车上携枪机动时,非常方便。
世界各国械武器简介与分析械武器,作为一种重要的军事装备,是国家安全和国际地位的象征。
世界各国在械武器领域进行了长期的研发和竞争,既是国家实力的展示,也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对世界各国的械武器进行简介与分析,以展示其技术水平和军事实力。
1. 美国械武器简介与分析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军事大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械武器实力。
其械武器以高科技为特点,具有强大的杀伤力和精确打击能力。
美国的主要械武器包括M1A2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F-35闪电II战斗机和阿帕奇直升机等。
这些械武器在各自领域都具有较高的作战能力和综合战斗力,为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军事行动提供了有力支持。
2. 俄罗斯械武器简介与分析俄罗斯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军事大国之一,积极研发和生产各类械武器。
俄罗斯的械武器以坦克和飞机为主要代表,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著名的俄罗斯械武器包括T-14阿玛塔主战坦克、苏-57空优战斗机和米-28N“夜鹰”武装直升机等。
这些械武器在性能和作战能力上具有较高水平,为俄罗斯在世界军事竞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3. 中国械武器简介与分析中国作为拥有世界最大军队的国家之一,在械武器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中国的械武器注重技术创新和装备升级,正在逐渐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中国的主要械武器包括99A主战坦克、歼-20隐身战斗机和歼-16多用途战机等。
这些械武器具备较高的性能和作战能力,为中国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海上利益提供了坚实支持。
4. 法国械武器简介与分析法国作为欧洲的军事大国,也在械武器领域展现了不俗的实力。
法国的械武器以多功能装备和先进技术为特点,具有较高的作战效能和战斗力。
法国的主要械武器包括勒克莱尔主战坦克、阵风战斗机和虎蛇武装直升机等。
这些械武器在各自领域的表现都较为突出,为法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一定的军事影响力提供了保障。
5. 英国械武器简介与分析英国作为欧洲的传统军事大国,也在械武器领域取得一定的成就。
法国军事力量介绍现代法国军队始建于1789年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由于它在世界上率先实行了普遍义务兵役制,因而兵员充足,有很强的战斗力,屡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的军队。
拿破仑时期,这支军队更是所向披靡,横扫欧洲大陆,创造了一系列辉煌的战绩,使当时欧洲的大多数国家都成为法国的"领地"。
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后,军队逐步走向衰落。
由于政府腐败、军纪松弛、将领无能,在1870年的普法战争中,法军几乎全军覆没,在普军进逼首都巴黎的情况下,引发了巴黎工人起义。
普法战争后,法国总结失败教训,开始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深入开展全民国防教育,不断加强国防建设,军队的战斗力得以提高。
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法国军队成功地阻挡住了德国军队的强大攻势,并在而后持久的拉锯战中,凭借充足而训练有素的后备兵员,得以坚持下来,并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的军事思想逐步陷入保守,墨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阵地战经验,在法德边界附近修起了一道长长的"马其诺防线",并派国家的大部分军队进行防守。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法国政府对法西斯德国咄咄逼人的战争威胁置若罔闻,疏于防范,并与英国一起对德国实行"绥靖政策",企图祸水东引。
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法国领导人仍然沉醉在虚幻的安全感中,以为有坚固的"马其诺防线",法国的国防可万无一失。
结果,德军从法军防守薄弱的阿登山区成功地迂回到了"马其诺防线"的背后,直插法国腹地。
法军猝不及防,整个防线迅速瓦解,拥有数百万之众的法国军队大部分投降或做了俘虏,只有数万人与驻法英军一起从敦克尔刻渡海逃往英国,法国这个曾称雄欧洲大陆的大国在短短的半个月时间内即宣告灭亡。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戴高乐领导的法兰西第五共和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于20世纪60年代组建了一支强大的战略核威慑力量,并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独立自主的国防政策,建立起了一支独具特色的武装力量,在保卫法国国家安全的同时,曾经实施过多次海外作战和干预行动。
英国陆军及皇家海军British Army and Royal Navy既然要玩这个时期的战争游戏,当然能搞清楚这时期各国军队的武器配备是最好不过的,起码有些正确的概念也算是一种在游戏之外的收获,就当作是一种常识也未尝不可。
之所以要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要让这边论坛的朋友对这个时期欧洲列强使用的军用火枪有一些概念,发觉中文网站对这方面的信息很欠缺,或许是很冷门也或者是因为语文上翻译的关系,有很多术语确实很难让人头疼,不知该怎么翻译才较为洽当。
我试着用最浅显简单的文字,约略描述一下在16世纪开始至19世纪初拿破仑时代终结为止,称霸欧洲的英国及法国装备军队的火枪状况,从这两国的军用火枪配备就可以概括的对那时代的战争以及兵器有一定的概念,至少不会错误的很离谱,希望能对论坛的朋友们有些帮助。
附图为英国内战时期的火枪兵,火枪兵身上调挂着许多瓶瓶罐罐的火药,每一发就需要一罐火药装量。
17世纪初中叶,欧洲战场步兵是以一种阵型庞大的西班牙方阵为基本军阵,主要是抵御骑兵,如附图就是火枪兵搭配长矛兵的西班牙大方阵。
英国是自从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1599-1658)推翻英国王室而引发的内战中,开始大量的装备火枪让士兵使用,此时的火枪兵已然是内战时期的主要兵种之一,火枪兵布阵时通常是以当代流行的西班牙大方阵(Tercio)排开阵型,也就是长矛兵在阵中,四边配置火枪兵的大方阵。
这时的火枪是引用自瑞典的仿造火绳枪,所以也称为瑞典风格火绳枪,也正是这支枪让英国自此以后,步兵是以火枪为主要的配备。
克伦威尔可说是奠定英国成为日后日不落帝国辉煌的缔造者,他有两样影响重大的措施,一个是把英国塑造为重商社会,另一个就是军事的改革。
克伦威尔是把火枪兵作为英国军队主要兵种的第一人,使英国军队加速的现代化成为欧洲的一支劲旅。
附图为1632年卢森战役(Battle of Lützen,1632)中,西班牙军著名的西班牙大方阵布阵图,在近处中央军阵的就是西班牙大方阵。
军制法奉行独立自主的防务政策,逐步推进军队职业化改革,以职业兵役制替代义务兵役制;由核潜艇和战略轰炸机构成海空二位一体的核打击力量;国防工业进一步实施以合并、推动高科技及真正走上市场为内容的改组。
[4]武装力量由陆、海、空三军和宪兵组成。
总兵力约28.8万人。
2013年军费预算412.7亿欧元。
[4]陆军16.93万人。
编有1个地面作战司令部、1个后勤司令部、9个作战旅、2个后勤旅。
海军 4.949万人(包括海军航空兵和海军陆战队)。
编有1个战略海军司令部、1个水面作战司令部、1个反潜作战司令部、1个扫雷作战司令部、1个潜艇作战司令部、1个海军航空兵司令部、1个海军陆战队司令部。
空军6.05万人。
编有1个防空司令部(下辖“斯特里达”Ⅱ防空系统、6个雷达站、1个预警机中队、11个地空导弹连、若干个高炮连)、1个空中作战司令部(下辖6个攻击战斗机中队、7个战斗机中队、2个侦察机中队、3个教练机中队、1个电子战中队)、1个空中机动支援司令部(下辖14个运输机中队、1个电子战中队、5个直升机中队、1个教练机中队)、1个空中训练司令部。
法国军费为650亿美元在欧洲仅次于英国和俄罗斯。
1.法国反恐怖突击队是在国际恐怖主义狂潮下应运而生的。
70年代的的国际恐怖主义浪潮频频高涨,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的恐怖屠杀,都使西欧各国感到震惊。
1973年,沙特阿拉伯驻法国大使遭到恐怖分子的袭击,使法国感到大失体面。
为了对付日益猖獗的恐怖分子,法国在1974年正式成立了一支专门从事反恐怖的部队:法国国家宪兵干预队(GIGN)。
作为宪兵部队的一部分,直接受法国国防部领导。
由于突击队在执行反恐怖作战任务时,总是身着一身黑衣黑腰带,故称"黑衣人"。
2.法国国家宪兵干预队在法国总统的大力支持下,在短短的几年内迅速崛起,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反恐怖新生力量。
目前GIGN有队员共80余名,军官4名,编为4个突击分队。
龙族战士(单兵作战系统)和美国的"陆地勇士"大同小异,其性能应该超过了美国第一代陆地勇士未来战士作战系统”是各国争相研制的21世纪新型单兵作战装备。
“未来战士”在21世纪初开始被各国提上武器研制日程,他是各国单兵武器系统争先发展的终极方向。
它属于信息化战争条件下,通过数字化的科技手段使士兵和武器装备之间构成有机整体,从而全面提高单兵战斗力的武器系统。
21世纪初期美国拥有较为幼稚“陆地勇士”系统,法国也拥有不尽如人意的Felin系统外,日本于21世纪初几年已研发出一种被称为“高达”的单兵装备系统同样是“未来战士”作战系统的初始化阶段,而我国也正在打造高科技的单兵武器系统。
中国正在研制的“未来战士作战系统”经过了十余年的研发过程成功之后全面试验最后被命名为中国陆军“龙族战士”单兵作战系统。
中国陆军“龙族战士”单兵作战系统。
具体包括了单兵综合作战系统和防护系统单兵综合作战系统又分很多子系统,包括,武器子系统,综合头盔子系统, 计算机/无线电子系统,软件子系统1、武器子系统:模块化武器子系统设计和制造基于03和95式突击步枪。
包括主要的光学部件,如弹道计算器、光电瞄准器、摄像机和激光测距仪,数据终端处理中心,提供距离和方向信息给士兵。
士兵从北斗定位卫星系统联结自己位置,当需要间接火力和战斗识别呼叫时,士兵有精确的目标位置。
这一个系统将会允许步兵在所有天气的类型下和在夜间操作。
连同其他的组件,一个士兵能使自己不暴露在敌人的火力下,从容的作战2综合头盔子系统:综合头盔集合子系统使用先进材料,具有较轻的重量同时提供胜于美军头盔的壳体弹道防护。
完整的综合头盔集合子系统比现有的头盔更轻和更舒服。
头盔安装了计算机和传感器显示装置,是对其它子系统到数字化战场的士兵界面。
通过“头盔安装显示器”,士兵能观看上级发出的图解数据、地图、情报资料、部队位置,还包括安装在武器上热成像武器瞄准器和摄像机的成像。
•法国21世纪的理想单兵战斗武器
据外刊报道,法国最近披露了其陆军徒步作战装备项目中多武器、多弹种(PAPOP)技术演示武器的细节。
研制该武器的目的是希望以一件武器来满足北约对单兵战斗武器的所有特殊要求。
法国地面武器工业集团是PAPOP•项目的主承包商。
它参考了本国的测量仪器制造公司和拉克鲁瓦公司及比利时FN公司的设计。
••••武器 PAPOP武器是一种集发射动能弹和榴弹于一体的单兵武器。
动能武器部分采用5.56毫米步枪和容弹量为20发的弹匣。
武器装满弹时重7公斤,这对单兵武器而言显然太重。
待武器进入全面研究阶段时,其重量将有所减轻。
口径为35毫米的榴弹发射管位于动能武器的上方,由容量为3发的管式弹仓供弹。
由于榴弹的口径较大,因此设计人员采用了多种方式来减小武器的后坐力;除利用缓冲器和减震系统减小一部分后坐力外,还独具匠心地让榴弹发射管与动能弹发射系统一起后坐以进一步减小后坐力,也就是说动能弹发射系统增加了后坐部分和阻滞质量。
据说使用这些方法可使后坐力减小到射手无需抵肩就能发射35毫米榴弹的程度。
PAPOP有3个独立的扳机,分别位于武器的上部、侧部或前部,因此无论射手采取哪种射击姿势,都可以伸手够到扳机进行射击。
榴弹设计人员在经过一系列计算机模拟研究以后,认为35毫
米榴弹是能够产生所需破片数量和破片散布的最小口径。
由于在实战条件下,多弹种的供给可能会出现问题,因此新研制的35毫米榴弹是可编程的,以使这种榴弹于射击时在正面或侧面产生最佳的破片杀伤效果。
榴弹上装有2个可编程的起爆器,一个位于弹底,一个位于弹的中心。
发射榴弹时,需设定某一起爆器。
如果设定弹底的起爆器,则引爆后将使破片以1650米/秒的速度向前和以1450米/秒的速度侧向飞散。
如果设定中心的起爆器,那么将突出侧向飞散破片,破片侧向飞散的速度则为1500米/秒。
榴弹采用无抛壳技术发射,其初速约300米/秒,弹重200克,内43克炸药,弹体采用特制的预制破片。
火控系统该武器闪部装有昼/夜用瞄准具及激光测距机模块(与榴弹编程装置装在一起),并与武器上部的显示屏相连。
该显示屏可根据射手的需要移动位置,从而使射手可隐藏在拐角处从屏幕上观察场景和可能出现的目标,同时从隐蔽物后进行瞄准。
计算机和电池位于枪托内。
显示屏上显示的信息能被传送到较远的阵地以供侦察或火控用。
联系地址:大连陆军学院十三队
联系人:柴国君龙曙罗季春
邮编:11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