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P协议
- 格式:ppt
- 大小:1.56 MB
- 文档页数:98
简述stp协议的基本原理
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生成树协议)是一种通过生成树算法避免网络环路的协议。
它的基本原理是:在有桥接设备构成的网络中,通过计算生成树,找出一棵以某个桥接设备为根的树,使得所有链路只有一个方向,不能形成环路,从而保证网络稳定性和可靠性。
STP在应用于网络中时,首先每个桥接设备需要发送BPDU(Bridge Protocol Data Unit)报文,其中包含桥接设备及其端口的状态及优先级信息等。
然后,桥接设备会根据计算的生成树,将某些端口设置为阻塞状态,使之不能通过数据帧的传输,从而避免了环路的产生。
当环路消失或避免环路需要阻塞的端口重新变为可用状态,STP能够自动重新计算生成树,确定新的可用路径。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实现STP的基本功能:
1.选举根桥接设备:设定优先级最小的设备为根桥,根据丢包率和延迟优先级进行选举。
2.计算生成树:从根桥开始向下泛洪交换协议信息,设定禁止通过的链路,根据链路的开启情况,把设备和端口分为根桥、边桥和非根桥。
3.端口状态的切换:根据不同的设备和端口状态,选择禁止连接的链路,确保数据包只走一条可行的路径。
4.网络故障处理:当环路发生时,选择禁止一定的节点和路径,通过容错机制使网络中断时间最小。
通过这些步骤,STP可以避免网络环路并保证网络稳定性,为复杂的大规模网络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实验三生成树协议STP1、项目目的理解生成树协议STP的原理及配置。
2、项目描述在网络建设中,为了提高网络的可靠性,网络管理员用两条链路将交换机互连,现要在交换机上做适当配置,使网络避免环路。
本项目以两台3560交换机为例,两台交换机分别命名为:SwitchASwitchB。
PC0和PC1在同一个网段,假设IP地址分别为:192.168.1.1 ,192.168.1.2 ,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3、实现功能使网络在有冗余链路的情况下避免环路的产生,避免广播风暴等。
4、项目拓扑生成树如图所示。
5、项目设备思科3560交换机(2台)、PC机(2台)。
6、项目步骤(1)在SwitchA查看生成树情况,用show spanning-tree brief命名输出。
(2)在SwitchB查看生成树情况,用show spanning-tree brief命名输出。
验证测试:在SwitchA上的Fa0/24端口处于BLK状态,分析原因?(3)修改SwitchA的BID优先级,让SwitchA成为Root Bridge。
设置交换机SwitchAr优先级为4096,数值最小的交换机为根交换机(也称根桥)交换机SwitchBr优先级采用默认优先级(32768),因此SwitchA将成为根交换机。
SwitchA(config)#spanning-tree vlan 1 priority 4096(4)在SwitchA上查看show spanning-tree 命名输出结果。
(5)在SwitchB上查看show spanning-tree 命名输出结果。
验证测试:在SwitchB上的Fa0/23端口处于BLK状态,分析原因?(6)如果将SwitchB的Fa0/23和Fa0/24的状态调换过来,可能通过修改什么参数来实现?可以在SwitchA降低接口优先级来实现。
SwitchA(config)#int fa0/24SwitchA(config-if)#spanning-tree vlan 1 port-priority 112(7)修改后,在SwitchA查看show spanning-tree 命名输出结果。
STP协议一、概念 (2)二、网络结构 (2)1、常见类型 (2)2、环路造成的影响 (2)三、STP协议 (3)1、BPDU(桥协议数据单元) (3)2、阻塞接口计算 (4)3、STP端口状态 (4)四、RSTP (Rapid Spanning Tree Protocol 快速生成树) (5)五、MSTP 多生成树协议 (5)六、链路聚合 (6)一、概念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生成树协议,解决二层网络所带来的环路问题。
为了保证网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通常会采用环形的网络来保证网络的冗余备份性。
二、网络结构1、常见类型通常为了保证接入层到汇聚层的可靠性,会采用如下两种解决方案。
如上两种方案,在交换机的工作原理机制中,会产生环路。
2、环路造成的影响环路造成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广播风暴导致的。
大致会有如下问题:1.Mac地址表震荡2.主机收到大量重复帧3.链路带宽拥塞4.交换机转发性能下降5.冲击网关设备三、STP协议STP协议在工作的过程中将形成环路的接口通过计算BPDU进行阻塞。
阻塞接口不收发数据。
从而消除环路,当网络线缆出现故障,该阻塞接口自动打开,恢复网络通信,从而实现链路备份。
1、BPDU(桥协议数据单元)是生成树协议计算将某个接口阻塞掉的唯一依据。
包括如下信息:桥id:优先级和mac,优先级默认值32768.这个值可以修改,修改的值必须为4096的倍数。
(根桥主要依据,越小越优)根路径cost:交换机到达根桥的路径开销。
以接口带宽计算得来。
(非根桥选根接口的主要依据)发送方桥id:转发根桥BPDU的交换机桥id。
发送方接口id:接口优先级+端口号码默认128,16倍数。
2、阻塞接口计算冗余类型网络,会在几个接口之间形成环路,STP实质是比较BPDU,进行计算,将非根非指定接口阻塞。
根桥:一个区域下只有一个根桥。
非根桥:除了根桥,就是非根桥。
选阻塞接口步骤:1.所有交换机之间选根桥。
stp协议工作原理STP协议工作1. 概述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生成树协议)是一种用于保证交换网络中无环的链路的协议。
它的目标是通过自动选择、禁用冗余链路,从而避免数据包在网络中循环传送。
2. 基本原理STP协议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选择一个根桥(Root Bridge)和一组根端口(Root Port)来构建生成树。
以下是STP协议的工作过程:•选择根桥:所有的交换机将进行竞选,哪个交换机具有最低的桥优先级(Bridge Priority)和最低的MAC地址,就会成为根桥。
•选择根端口:每个非根交换机将选择与根桥直接相连的那个端口为根端口,该端口的路径成为最短路径。
•选择设计化端口:每个非根交换机将通过比较与根桥相连的端口的桥ID和端口ID,选择一个最佳的端口作为设计化端口(Designated Port)。
非根交换机上的非设计化端口将被禁用,避免网络中形成环路。
3. STP的端口状态STP协议定义了几种端口状态:•指定端口:端口可用于传递网络数据,允许发送和接收数据。
•阻塞端口:端口计算树路径但暂时不用于转发数据,用于防止形成环路。
•备份端口:端口计算树路径但暂时不用于转发数据,作为冗余备份。
•禁用端口:端口被手动或自动禁用,不能用于传递数据。
4. STP的优化为了提高STP的收敛速度和使用效率,STP协议还进行了一些优化:•快速收敛:STP协议引入了快速收敛机制,使网络快速适应链路改变,减少网络中断时间。
•端口优先级调整:可以通过调整端口的优先级,使得某些端口更有可能被选择为指定端口,提高带宽使用率。
•端口聚合:将多个物理端口捆绑成一个逻辑端口,提供更大的带宽和冗余。
5. 总结STP协议是保证交换网络中无环的关键协议。
通过选择根桥和根端口,以及禁用冗余链路,生成树协议可有效避免循环传送数据包。
同时,STP协议还提供了一些优化手段,使网络更快速、高效地收敛和运行。
希望通过上述的解释,你对STP协议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STP生成树原理和配置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是生成树协议的英文缩写。
该协议可应用于环路网络,通过一定的算法实现路径冗余,同时将环路网络修剪成无环路的树型网络,从而避免报文在环路网络中的增生和无限循环。
STP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交换机之间传递一种特殊的协议报文(在IEEE 802.1D中这种协议报文被称为“配置消息”)来确定网络的拓扑结构。
配置消息中包含了足够的信息来保证交换机完成生成树计算。
生成树协议STP/RSTP1. 技术原理:STP的基本思想就是生成“一棵树”,树的根是一个称为根桥的交换机,根据设置不同,不同的交换机会被选为根桥,但任意时刻只能有一个根桥。
由根桥开始,逐级形成一棵树,根桥定时发送配置报文,非根桥接收配置报文并转发,如果某台交换机能够从两个以上的端口接收到配置报文,则说明从该交换机到根有不止一条路径,便构成了循环回路,此时交换机根据端口的配置选出一个端口并把其他的端口阻塞,消除循环。
当某个端口长时间不能接收到配置报文的时候,交换机认为端口的配置超时,网络拓扑可能已经改变,此时重新计算网络拓扑,重新生成一棵树。
2. 功能介绍:生成树协议最主要的应用是为了避免局域网中的网络环回,解决成环以太网网络的“广播风暴”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网络保护技术,可以消除由于失误或者意外带来的循环连接。
STP也提供了为网络提供备份连接的可能,可与SDH保护配合构成以太环网的双重保护。
新型以太单板支持符合ITU-T 802.1d标准的生成树协议STP及802.1w规定的快速生成树协议RSTP,收敛速度可达到1s。
但是,由于协议机制本身的局限,STP保护速度慢(即使是1s的收敛速度也无法满足电信级的要求),如果在城域网内部运用STP技术,用户网络的动荡会引起运营商网络的动荡。
目前在MSTP 组成环网中,由于SDH保护倒换时间比STP协议收敛时间快的多,系统采用依然是SDH MS-SPRING或SNCP,一般倒换时间在50ms以内。
stp生成树协议的基本配置一、背景介绍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生成树协议是一种用于构建冗余网络的协议,它可以避免网络中出现环路,从而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在网络拓扑结构发生变化时,STP能够自动调整生成树,确保网络的高可用性和稳定性。
二、STP基本概念1. 根桥:生成树中拥有最小桥ID的交换机。
2. 桥ID:由优先级和MAC地址组成。
3. 桥优先级:由管理员配置,范围为0-65535,默认值为32768。
4. 桥端口:连接到其他交换机或主机的物理端口。
5. 桥端口状态:指桥端口在生成树中的状态,包括阻塞、学习和转发三种状态。
三、STP配置步骤1. 配置桥优先级在一个LAN(Local Area Network)中,只有一个交换机能够被选举为根桥。
因此,在配置STP之前需要确定哪个交换机将被选举为根桥。
管理员可以通过配置桥优先级来控制交换机被选举为根桥的可能性。
具体操作如下:Switch(config)#spanning-tree vlan 1 priority 245762. 配置端口类型在STP中,每个端口都有一个状态。
在初始状态下,所有端口都处于阻塞状态。
管理员需要将交换机的端口配置为不同的类型,以便根据网络拓扑结构自动调整生成树。
具体操作如下:Switch(config)#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1/0/1Switch(config-if)#spanning-tree portfast3. 配置端口优先级当STP计算生成树时,它将考虑每个桥的桥ID和每个桥的端口优先级。
如果两个桥ID相同,则会比较它们的端口优先级。
管理员可以通过配置端口优先级来控制交换机被选举为根桥的可能性。
具体操作如下:Switch(config)#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1/0/1Switch(config-if)#spanning-tree port-priority 1284. 配置边缘端口边缘端口是连接到终端设备(如计算机、服务器或IP电话)的交换机物理接口。
简述stp生成树协议的由来STP(生成树协议)的由来主要源于解决二层环路交换网络中的环路问题。
在二层以太帧中,没有防止环路的机制,一旦存在环路,就会导致报文在环路内不断循环和增生,产生广播风暴,从而占用大量的带宽和资源,使网络变得不可用。
在这种背景下,STP(生成树协议)应运而生。
它是一种二层管理协议,通过有选择性地阻塞网络冗余链路来消除二层环路,同时具备链路备份功能。
STP最初被广泛运用的是IEEE 802.1d-1998 STP。
随后在此基础上产生了IEEE 802.1w RSTP(快速生成树协议)和IEEE 802.1s MSTP(多生成树协议)。
STP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交换机之间传递一种特殊的协议报文,网桥协议数据单元(Bridge Protocol Data Unit,简称BPDU),来确定网络的拓扑结构。
BPDU有两种,配置BPDU(Configuration BPDU)和TCN BPDU。
前者是用于计算无环的生成树的,后者则是用于在二层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产生用来缩短MAC表项的刷新时间的(由默认的300s缩短为15s)。
STP的基本思想就是按照“树”的结构构造网络的拓扑结构,树的根是一个称为根桥的桥设备,根桥的确立是由交换机或网桥的BID(Bridge ID)确定的,BID最小的设备成为二层网络中的根桥。
BID又是由网桥优先级和MAC地址构成,不同厂商的设备的网桥优先级的字节个数可能不同。
由根桥开始,逐级形成一棵树,根桥定时发送配置BPDU,非根桥接收配置BPDU,刷新最佳BPDU并转发。
STP(生成树协议)通过以下方式避免环路的产生:1.根桥选举:STP首先在网络中选举一个根桥(Root Bridge),这是整个STP域的管理中心。
根桥的选择基于桥ID,桥ID最小的设备将成为根桥。
2.计算最短路径:每个设备都会发送BPDU(Bridge Protocol Data Units)信息,用于建立桥间通信。
STP安全传输协议概述STP安全传输协议(Secure Transmission Protocol)是一种网络通信协议,旨在保障数据的安全传输。
该协议采用了一系列的技术手段,以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本文将对STP安全传输协议的概述进行论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协议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一、STP安全传输协议的定义STP安全传输协议是一种基于网络的传输层协议,用于保护数据在网络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与传统的传输协议相比,STP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采用了加密、认证和完整性校验等多种技术手段,从而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数据篡改和信息泄露等安全威胁。
通过使用STP安全传输协议,用户可以在不信任的网络环境中安全地传输敏感数据,如用户密码、银行账户信息等。
二、STP安全传输协议的工作原理1. 数据加密STP安全传输协议使用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相结合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加密。
在数据传输前,发送方和接收方分别生成一对公钥和私钥。
发送方使用接收方的公钥对数据进行加密,接收方则使用自己的私钥对数据解密。
通过使用非对称加密,STP协议能够实现数据的机密性,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会被窃听。
2. 数据认证STP协议还使用数字证书来验证数据的发送方和接收方的身份。
发送方在数据包中附加数字证书,该证书由可信的第三方机构签发,用于证明发送方的身份的真实性和可信性。
接收方使用证书中的公钥对数字签名进行验证,从而确保数据的发送方是合法可信的。
3. 数据完整性校验为了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篡改,STP协议使用Hash函数来计算数据的哈希值,并将该值附加到数据包中。
接收方在接收到数据包后,使用相同的Hash函数对数据进行计算,并将结果与接收到的哈希值进行比较。
如果计算结果与接收到的哈希值一致,表明数据未被篡改。
三、STP安全传输协议的应用领域1. 互联网通信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通信安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STP安全传输协议可以应用于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和文件传输等互联网通信领域,确保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stp是什么STP是生成树协议的英文缩写。
该协议可应用于在网络中建立树形拓扑,消除网络中的环路,并且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实现路径冗余,但不是一定可以实现路径冗余。
生成树协议适合所有厂商的网络设备,在配置上和体现功能强度上有所差别,但是在原理和应用效果是一致的。
STP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交换机之间传递一种特殊的协议报文,网桥协议数据单元,来确定网络的拓扑结构。
BPDU有两种,配置BPDU和TCNBPDU。
前者是用于计算无环的生成树的,后者则是用于在二层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产生用来缩短MAC表项的刷新时间的(由默认的300s缩短为15s)。
STP在IEEE802.1D文档中定义。
该协议的原理是按照树的结构来构造网络拓扑,消除网络中的环路,避免由于环路的存在而造成广播风暴问题。
STP的基本思想就是按照"树"的结构构造网络的拓扑结构,树的根是一个称为根桥的桥设备,根桥的确立是由交换机或网桥的BID确定的,BID最小的设备成为二层网络中的根桥。
BID又是由网桥优先级和MAC地址构成,不同厂商的设备的网桥优先级的字节个数可能不同。
由根桥开始,逐级形成一棵树,根桥定时发送配置BPDU,非根桥接收配置BPDU,刷新最佳BPDU并转发。
这里的最佳BPDU指的是当前根桥所发送的BPDU。
如果接收到了下级BPDU(新接入的设备会发送BPDU,但该设备的BID比当前根桥大),接收到该下级BPDU的设备将会向新接入的设备发送自己存储的最佳BPDU,以告知其当前网络中根桥;如果接收到的BPDU更优,将会重新计算生成树拓扑。
当非根桥在离上一次接收到最佳BPDU最长寿命(MaxAge,默认20s)后还没有接收到最佳BPDU的时候,该端口将进入监听状态,该设备将产生TCNBPDU,并从根端口转发出去,从指定端口接收到TCNBPDU的上级设备将发送确认,然后再向上级设备发送TCNBPDU,此过程持续到根桥为止,然后根桥在其后发送的配置BPDU中将携带标记表明拓扑已发生变化,网络中的所有设备接收到后将CAM表项的刷新时间从300s缩短为15s。
简述stp的工作原理(一)STP工作原理简介什么是STP?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是一种用于在局域网上防止数据包循环的网络协议。
当局域网中存在多个交换机时,数据包可能会在交换机之间不断循环,导致网络拥塞和性能下降。
STP通过选择和关闭冗余的链路,确保网络中不存在环路,从而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
STP的工作原理STP的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选择一个交换机作为根桥(Root Bridge),然后计算每个交换机到根桥的最短路径,并关闭其他冗余路径,以避免数据包的循环传播。
下面是STP的具体工作流程:1.选择根桥:在网络中选择一个交换机作为根桥,该交换机有最小的桥优先级(Bridge Priority)。
如果存在多个优先级相同的交换机,则选择MAC地址最小的交换机作为根桥。
2.计算最短路径:每个交换机通过BPDU(BridgeProtocol Data Unit)交换计算到根桥的最短路径。
BPDU包含交换机的桥优先级、MAC地址和路径代价等信息。
交换机根据接收到的BPDU更新自己的最短路径表,并将自己的BPDU广播给其他交换机。
3.选择根端口:每个交换机根据最短路径表选择一个与根桥直接相连的端口作为根端口(Root Port)。
根端口是交换机到根桥最短路径的端口。
4.选择指定端口:除了根端口外,每个交换机还选择一个或多个指定端口(Designated Port),用于与下游交换机连接。
指定端口是该交换机到根桥最短路径的端口。
5.关闭冗余路径:为了防止网络中存在环路,STP会关闭某些端口来关闭冗余路径。
具体的关闭规则是,根桥的根端口和指定端口保持开启,其他交换机的非根端口和非指定端口关闭。
STP的优化为了提高STP的收敛速度和性能,人们对STP进行了一些优化,常用的优化技术包括以下几点:•RSTP:RSTP(Rapid Spanning Tree Protocol)是STP的改进版,主要优化了STP的收敛速度。
Stp 协议STP (Spanning Tree Protocol)是生成树协议的英文缩写,是OSI 网络互联模型中的第二层(Date Link Layer)中的协议。
STP 是基于什么需要所开辟的协议:一个优秀的网络工程师,冗余的思想是尤其重要的,因此在做某些网络互联的项目时,会使用多个交换机Switch 进行保障通信,避免单点故障。
可是如果几个交换机同时作用时,难免会发生一些问题:1,广播风暴。
一个PC 或者Host Server 发送一个广播broadcast,从而使形成环路的交换机不停的泛洪(由于交换机是二层设备,没有网络层封装帧的TTL 数,所以这种广播风暴更为严重),直到网络阻塞。
2,帧的多重复制。
由于多台Switch 转发数据,可以使目标路由器接收到几个相同的帧,这在三层路由的一些协议中,会浮现故障。
3 ,MAC 地址表不稳定。
由于交换机中MAC 表中,一个端口可对应多个MAC 地址,而一个MAC 无法对应多个端口。
然而在多个Switch 同时作用环路时,难免会造成MAC 表学习重复,使MAC 地址对应的端口不断被覆盖,造成MAC 地址表不稳定。
基于以上问题,开辟出来了STP 生成树协议,该协议可应用于环路网络,通过一定的算法实现路径冗余,同时将环路网络修剪成无环路的树型网络,从而避免报文在环路网络中的增生和无限循环。
生成树协议STP/RSTP一. 技术原理:STP 的基本思想就是生成“一棵树”,树的根是一个称为根桥的交换机,根据设置不同,不同的交换机会被选为根桥,但任意时刻只能有一个根桥。
由根桥开始,逐级形成一棵树,根桥定时发送配置报文,非根桥接收配置报文并转发,如果某台交换机能够从两个以上的端口接收到配置报文,则说明从该交换机到根有不止一条路径,便构成为了循环回路,此时交换机根据端口的配置选出一个端口并把其他的端口阻塞,消除循环。
当某个端口长期不能接收到配置报文的时候,交换机认为端口的配置超时,网络拓扑可能已经改变,此时重新计算网络拓扑,重新生成一棵树。
stp协议工作过程嘿,朋友!咱们今天来聊聊 STP 协议的工作过程,这可是个挺有意思的事儿。
你知道吗?STP 协议就像是一个聪明的交通指挥员,在网络这个复杂的大迷宫里指挥着数据的流向。
首先,STP 协议会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它就像一个侦探,到处收集网络中各个节点和链路的信息。
比如说,哪个节点连接着哪些设备,链路的速度和可靠性怎么样等等。
这就好像我们出门前要先搞清楚路线和路况一样,不然很容易迷路或者遇到堵车。
然后,STP 协议会根据这些收集来的信息,选择出一些特殊的节点,叫做根网桥。
这根网桥就像是队伍里的老大,其他节点都得听它的指挥。
那怎么选这个老大呢?就看谁的“地位”最高,比如优先级最高,或者 MAC 地址最小。
这是不是有点像选班长,得看谁成绩好、品德优?选好了根网桥,接下来就得确定各个端口的角色啦。
有的端口被定为根端口,有的是指定端口,还有的成了备份端口。
这就好像在一个团队里,有人负责牵头,有人负责执行重要任务,还有人随时准备替补上场。
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STP 协议会一直监控着网络的状态。
如果有链路出了问题,比如断了或者出故障了,它会迅速做出反应,重新计算路径,就像我们在路上遇到施工封路,得赶紧找新的路走,不然就得被困住啦。
你说这 STP 协议是不是特别聪明?它总是能让网络的数据传输保持顺畅,就像一个超级管家一样,把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
总的来说,STP 协议的工作过程虽然有点复杂,但是它的作用可太大啦。
它让我们的网络能够稳定、高效地运行,不至于因为一些小问题就瘫痪掉。
所以啊,咱们可不能小看了这个 STP 协议,它可是网络世界里的大功臣呢!。
stp协议详解
STP协议详解。
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是一种网络协议,用于在有环路的网络拓扑中防止数据包的无限循环。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STP协议的工作原理、优点和
应用。
STP协议的工作原理。
STP协议通过选择一条主干路径,将网络中的冗余路径屏蔽,从而避免数据包
在网络中无限循环。
当网络中存在多条路径时,STP协议通过选举出一条主干路径,将其它冗余路径屏蔽,以确保数据包在网络中按照一定的路径传输,从而避免网络中的环路。
STP协议的优点。
STP协议可以有效地防止网络中的环路,避免数据包的无限循环,提高网络的
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STP协议还可以实现网络中的路径冗余,当主干路径发生故障时,可以自动切换到备用路径,从而提高网络的容错能力。
STP协议的应用。
STP协议广泛应用于企业网络中,特别是那些存在环路的网络拓扑中。
通过使
用STP协议,可以有效地防止网络中的环路,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保障
网络的正常运行。
总结。
STP协议作为一种网络协议,可以有效地防止网络中的环路,提高网络的稳定
性和可靠性。
它在企业网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建立一个稳定可靠的网络环境。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读者对STP协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今后的网络设计和维护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应用STP协议,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保障网络的正常运行。
STP协议(⽣成树协议)简介STP协议解决的问题根据交换机的转发原则,如果交换机从⼀个端⼝上接收到的是⼀个⼴播帧,或者是⼀个⽬的MAC地址未知的单播帧,则会将这个帧向除源端⼝之外的所有其他端⼝转发。
如果交换⽹络中有环路,则这个帧会被⽆限转发,此时便会形成⼴播风暴,⽹络中也会充斥着重复的数据帧。
什么是STP协议?为了提⾼⽹络可靠性,交换机⽹络中通常会使⽤冗余链路,冗余链路会给交换机带来环路风险,并导致⼴播风暴以及MAC地址表不稳定等问题,⽣成树协议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可以在提⾼可靠性的同时⼜避免环路带来的各种问题。
⼀般意义上,我们所述之⽣成树,应该是最⼩⽣成树。
STP的主要作⽤利⽤⽣成树算法、在以太⽹络中,创建⼀个以某台交换机的某个端⼝为根的⽣成树,⾃动地在逻辑上阻塞⼀个或多个冗余端⼝,避免环路。
消除环路:通过阻断冗余链路来消除⽹络中可能存在的环路。
链路备份:当活动路径发⽣故障时,激活备份链路,及时恢复⽹络连通性。
STP的⼯作原理及⼯作过程STP的基本⼯作原理为:通过BPDU(Bridge Protocol Data Unit,桥接协议数据单元)的交互来传递STP计算所需要的条件,随后根据特定的算法,阻塞特定端⼝,从⽽得到⽆环的树形拓扑。
⾸先我们可以把交换机的拓扑转换成⼀个逻辑拓扑,根据其ID值,选择最⼩的⼀个做为根,这⾥就不⽤⽹络中的根桥这个词描述了,根更加直观⼀些,因为这个是⼀个树结构。
当找到根之后,我们对该树进⾏修剪,即如果树结构上,存在回路的地⽅,将其度量值较⼤的⼀边删除,如果度量值相同,则看其BID,最终形成⼀个⽆环路的树结构。
当该结构完成之后,最终标注下根端⼝和指定端⼝即可。
其⼯作过程如下:1. 选举根⽹桥/根桥(Root Bridge):根桥或者根交换机位于整个逻辑树的根部,是STP⽹络的逻辑中⼼,⾮根桥是根桥的下游设备。
2. 选举根端⼝(Root Port):⾮根交换机去往根桥路径最优的端⼝(有且只有⼀个)。
stp协议书范本甲方(服务提供方):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服务接受方):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鉴于甲方为专业的服务提供商,乙方需要甲方提供特定的服务,双方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服务协议(以下简称“本协议”):第一条服务内容1.1 甲方同意根据本协议的条款和条件,向乙方提供以下服务:[具体服务内容]。
1.2 甲方应保证所提供的服务符合乙方的要求,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二条服务期限2.1 本协议的服务期限自[起始日期]起至[结束日期]止。
2.2 如双方同意延长服务期限,应至少在服务期限届满前[提前通知天数]天书面通知对方。
第三条服务费用3.1 乙方应按照本协议约定向甲方支付服务费用,具体金额为[金额]。
3.2 服务费用的支付方式为[支付方式],支付时间为[支付时间]。
第四条甲方的权利和义务4.1 甲方有权按照本协议的约定收取服务费用。
4.2 甲方应按照约定的时间和方式提供服务,并保证服务的质量。
4.3 甲方应对在服务过程中知悉的乙方商业秘密予以保密。
第五条乙方的权利和义务5.1 乙方有权要求甲方按照本协议的约定提供服务。
5.2 乙方应按照本协议的约定及时支付服务费用。
5.3 乙方应提供必要的协助和信息,以便甲方顺利提供服务。
第六条违约责任6.1 如任何一方违反本协议的约定,应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损失。
6.2 因不可抗力导致任何一方不能履行或完全履行本协议的,该方应及时通知对方,并提供相应的证明,双方应协商解决。
STP⽣成树协议笔记之(三):协议报⽂的抓包解析STP⽣成树协议笔记之(三) : 协议报⽂的抓包解析 为了计算⽣成树,交换机之间需要交换相关的信息和参数,这些信息和参数被封装在BPDU(Bridge Protocol Data Unit)中。
BPDU的类型 BPDU有两种类型:配置BPDU和TCN BPDU。
配置BPDU描述本设备的配置信息,包含了桥ID、路径开销和端⼝ID等参数。
STP协议通过在交换机之间传递配置BPDU来选举根交换机,以及确定每个交换机端⼝的⾓⾊和状态。
在初始化过程中,每个桥都主动发送配置BPDU。
在⽹络拓扑稳定以后,只有根桥主动发送配置BPDU,其他交换机在收到上游传来的配置BPDU后,才会发送⾃⼰的配置BPDU。
TCN BPDU是指下游交换机感知到拓扑发⽣变化时向上游发送的拓扑变化通知。
STP帧格式字段内容说明Protocol Identifier协议ID=“0”Protocol Version Identifier协议版本标识符,STP为0,RSTP为2,MSTP为3。
BPDU Type BPDU类型,MSTP为0x02。
0x00:STP的Configuration BPDU0x80:STP的TCN BPDU(Topology Change Notification BPDU)0x02:RST BPDU(Rapid Spanning-Tree BPDU)或者MST BPDU(Multiple Spanning-Tree BPDU)Flags对于“标记域”(Flags),第⼀个bit(左边、⾼位bit)表⽰“TCA(拓扑改变响应)”,最后⼀个bit(右边、低位bit)表⽰“TC(拓扑改变)”。
Root Identifier根桥的桥ID。
⽹桥ID都是8个字节——前两个字节是⽹桥优先级,后6个字节是⽹桥MAC地址。
Root Path Cost根路径开销,本端⼝累计到根桥的开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