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西山导游词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4
昆明景区导游词昆明景区导游词作为一位出色的导游人员,时常需要用到导游词,导游词一般是根据实际的游览景观、遵照一定的游览路线、模拟游览活动而创作的。
我们应该怎么写导游词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昆明景区导游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昆明景区导游词1大观公园位于昆明市西郊约3公里的滇池畔。
它近吞波光浩渺的滇池,远与太华山遥遥相望。
被赞为“万里云山一水楼”的大观楼耸立其间,园林也因之得名。
进园门,穿过近华浦,揽胜阁壮丽崇宏,楼槛轩敞;新修的怀古廊萦纡回折,槛外银水玉山;涌月亭和观稼堂树木掩映,花丛环绕,最宜月夜闻笛。
观稼堂边花坛里,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二世栽下的'玫瑰花争芳吐艳。
彩云崖假山幻奇、玲珑嵌空;溯洄洲四面环水,秀坪如茵。
过燕语桥继续西行,积波堤压浪卧波,而大观楼则耸立于前,更有那古今传颂的“天下第一长联”,使人留步观瞻。
清乾隆年间自称“万树梅花一布衣”的寒士孙髯翁所撰180字长联,一扫世人俗唱,蕴涵了深厚的社会历史内容,惊动一时。
今存大观楼长联有两幅。
一幅是与孙髯翁同时的昆明名士陆树堂用行书体书写刊刻,挂在大观楼二楼。
另一幅则是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由云贵总督岑毓英托赵藩书写,请工匠刊刻后挂于楼下,即今蓝底金字联,长联系木制,为覆瓦形。
上下联各90字,字系颜体楷书,刚劲圆润,颇具功力。
长联曰: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
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
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
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
赴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
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
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
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
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
尽珠帘画楝,卷不及暮雨朝云。
便断碣残碑,都付于苍烟落照。
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上联写登大观楼抒怀,所见到滇池的四周风光。
下联历数云南数千年历史及作者的感慨。
西山国家森林公园距昆明市区西郊20公里,位于滇池的西岸,由碧鸡山、华亭山、太华山、罗汉山、挂榜山等山峰组成。
这里山脉连绵,长达40多公里,最高海拔为2500米。
相传,有凤凰栖息,称为"碧鸡山",又因远眺西山群峰,即像一尊庞大的睡佛,又似一个美丽的少女仰卧在滇池畔.青丝垂海,所以有"卧佛山"或"唾美人"之称。
它是一个峰峦起伏、林木苍翠、涧流泉、鸟语花香的大型森林公园,同时又是有众多名胜古迹的风景名胜区。
主要景点包括:华亭寺、太华寺、二清阁、龙门、聂耳墓等以及山麓的普贤寺、杨升庵祠等名胜。
西山为文物古迹、名胜风光、森林兼备的风景名胜区。
"三月三耍西山"是昆明人民传统的春游习俗。
该景区有景区公路、水上航运和空中索道相通,交通十分方便。
1。
西山小学导游词【篇一:昆明西山导游词】西山龙门各位朋友,西山景区历史文化悠久,有近千年的开拓史,素以雄、奇、险、秀的瑰丽景色享誉滇中,有云南第一风景名山的称号。
西山山峦起伏,形似卧佛,故也称卧佛山。
隔水相望,西山宛如一丰盈女子躺卧滇池岸边,又有“睡美人”之美称。
西山有国家、省、市级文物9处,集自然山色、佛寺道观、庭院别墅、佛像石雕、古树名木为一园。
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自然景观,使西山景区名列全国的奇观胜景。
现在我们已经到了西山冷门游览区,昆明有句俗话:“一登龙门,身价百倍。
”现在我们将一起去探寻这种“身价百倍”的感觉。
龙门概况各位朋友,绕过一个小山嘴,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座山崖名叫罗汉崖,西山龙门风景区就位于其上。
现在迎面而来的就是见到山崖陡峻、峭壁千仞,掩映在古树林荫中的金色屋顶是三清阁建筑群。
西山龙门风景区是由“三清阁”和“龙门石窟”两部分组成。
“三清阁”是一组九层十一阁的建筑群,包括有三清阁、灵官殿、真武殿等殿阁;“龙门石窟”则是由揽海处、慈云洞、云华洞、达天阁等部分组成,是云南最大、最精美的道教石窟。
三清阁原是元代梁王的避暑行宫,后因战乱废弃,明正德、嘉靖年间,在镇守云南的黔国公沐氏家族的支持下,由无边阐释经手重建。
到清朝末年,悬崖上的寺庵,已如蜂房燕窝,层层累累。
三清阁经过几百年的开拓整修,以及仍存,新景倍增,古松重叠,殿阁飞檐,上有彩云蓝天,下有白帆碧水,景、色、情、趣四美俱全。
三清境三清阁牌坊上书四个大字“苍崖万丈”,这写的就是罗汉崖的景色。
我们走到牌坊下,抬头可见道教的太极图,表明从这里开始进入道家之地。
牌坊后就是陡峭的石台阶,在登石阶时请朋友数以下所登的台阶数。
登上这段石阶就是山门,山门称为“三清境”,何为“三清境”呢?道教认为天有三十六重,三十三重之上的就是“三清天”,就是神仙居住的最高仙界。
三清即玉清、上清、太清。
据道教传说,这三重最高天境分别居住着三位地位最高的仙人。
最高层玉清境居住着元始天尊,也称天宝君。
2021年西山公园导游词2021年西山公园导游词1西山森林公园位于昆明西郊有“高原明珠”之称的滇池湖畔,距市区15公里,北起碧鸡关,南达灰湾,由碧鸡山、华亭山、太华山、太平山、罗汉山等山峰组成,由北向南逶迤升高,最高峰海拔2507.5米,最高的罗汉山高出滇池水面约620多米,西山森林公园。
西山公园东濒滇池,西迤长坡,占地约889公顷。
目录简介概述景区介绍设施收缩展开简介西山峰峦起伏,林木苍翠,百鸟争鸣,涧壑流泉,云蒸霞蔚,景色秀丽。
远眺西山群峰,既像一尊庞大的睡佛,又似一个仰卧的少女,故称“卧佛山”,又称“睡美人”。
明嘉靖年间杨慎在《云南山川志》中赞美西山“苍崖万丈,绿水千寻,月印澄波,云横绝顶,滇中一佳境也。
”在明代,昆明西山与通海秀山、巍山巍宝山、宾川鸡足山,合称“云南四大风景名山”。
全山除岩石嶙峋的罗汉崖外,均为繁茂的原始次生林,随高度变化森林垂直带谱十分明显。
山体下部有以栎类为主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山体上部是云南松、华山松为主的针叶林,在海拔2150米以上的石灰岩地带,分布有冲天柏林和多种落叶阔叶林。
西山植物多而集中,分布有167个科、594个属、1086种灌乔木和其他植物,药用植物也多达九十余种。
还生长了一些珍稀树种,如台桧、鹅耳枥、化香树、八角枫、滇紫荆、云南樟、长柄桢楠等四季常青的树木。
1998年起,公园致力于恢复“碧鸡秋色”工程,连年持续栽种漆树、红枫树等彩色树木。
山中幽篁碧翠,浓荫垂翳,清涧流泉,琤琮和鸣。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民间还有“耍西山”,对唱山歌小调的传统风俗习惯。
陈毅同志曾赋三言长诗《昆明游西山》赞道:“昆明城,三月三,数万人,游西山。
华亭怪,太华寒,龙门险,滇池宽。
叹浩渺,嘉空阔……车如潮,人如海,清明游,相随攀……概述昆明西山森林公园,位于昆明西郊15公里的峰峦间。
主要由华亭寺、太华寺、三清阁、龙门等风景点组成。
华亭寺位于海拔2050米的山间,创建于14世纪,寺内殿宇规模宏伟壮观,是昆明著名的佛教圣地。
昆明的导游词昆明的导游词(通用10篇)作为一名旅游从业人员,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导游词,一篇完整的导游词,其结构一般包括习惯用语、概括介绍、重点讲解三个部分。
我们该怎么去写导游词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昆明的导游词(通用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昆明的导游词1在云南中部,有一片波光浩渺的湖水,俨如高原上镶嵌的一颗璀璨晶莹的明珠,这就是古老的“滇南泽”,因距昆阳城最近,故又名“昆阳湖”,即人们熟悉的“五百里滇池”。
以往诗人对她描写是:昆池千顷浩溟漾,浴日滔天气量洪,倒映群峰来镜里,雄吞六河入胸中。
坐落在这美丽高原湖畔的城市,就是春城昆明。
昆明是云南省的省会,位于云贵高原中部,四面环山,南临滇池,六河纵横,中间一马平川,形成了膏腴沃壤的昆明坝子。
昆明地处云贵高原中部,市中心海拔1.891米。
南濒滇池,三面环山。
属于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由于受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日照长、霜期短、年平均气温15摄氏度。
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不严寒,四季如春,气侯宜人,是极负盛名的“春城”。
为此前人有诗描写它的特点是:昆明腊月可无裘,三伏轻棉汗不流,梅绽隆冬香放满,柳舒新岁叶将稠。
每年的12月到来年的3月,一群群躲避北方海域寒风的红嘴鸥,万里迢迢地从远方飞来,落栖在昆明城中。
昆明还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荟萃之地。
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质结构,为昆明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
昆明市是一个发展中的国际旅游城市,目前,已形成了以世博会为中心的集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为一体的多功能的四季皆宜的旅游胜地。
昆明海拔746米至4247米,面积15942平方公里,建成区98平方公里,直辖盘龙、五华、西山、官渡四个区和呈贡、晋宁、安宁、富民、嵩明、宜良、路南、禄劝八个县。
人口3635212人,有汉、彝、回、白、苗、蒙古等2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12.6%,城区人口1611969人。
昆明的导游词2西山区属亚热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4.9℃,极端最高气温3.5℃,极端最低气温—7.8℃。
2023西山导游词2023西山导游词1西山位于昆明市西郊15公里,由华亭山、太华山、罗汉山等组成。
它峰峦连绵40多公里,海拔1900米至2350米。
相传古时有凤凰停歇,见者不识,呼为碧鸡,故也称碧鸡山。
又因形状像卧佛,也叫卧佛山。
西山森林茂密,花草繁盛,清幽秀美,景致极佳,在古代就有“滇中第一佳境”之誉。
从昆明城东南一眺望,西山宛如一位美女卧在滇池两岸。
她的头、胸、腹、腿部历历在目,青丝飘洒在滇池的波光浪影之中,显得丰姿绰约,妩媚动人,所以又叫睡美人。
民间传说,远古时一位公主耐不住宫中寂寞,偷偷出了王宫与一小伙结为夫妇。
后来,国王拆散了这一美满姻缘,并用计将小伙子害死。
公主悲痛欲绝,痛哭不止,泪水汇作了滇池,她也仰面倒下化作了西山。
西山现已辟为一座森林公园,景点较多。
每年阳春三月,昆明人有“三月三,耍西山”的习俗,届时四方士民云集聚会,唱山歌,对小调,耍龙舞狮,野餐赏景,热闹非凡。
登西山龙门观日出,面对烟波浩淼的五百里滇池,令人心旷神怡,给人带来无穷无尽的遐想。
著名人民音乐家聂耳的茔墓也置于园中。
除了上述景点,在西山森林公园,最难得的应该是森林里清新无比的空气,从高处俯瞰滇池乃至整个昆明的感觉,是与众不同的。
也是春季踏青的好地方。
西山坐落在滇池的西岸,又称碧鸡山,元代为“滇南八景”之首。
明代居“云南四大名山”之冠。
“滇阳六景”中被誉为“碧鸡秋色”;清代“昆明八景”中“滇池夜月”即滇池西山夜月;而在当代又是“昆明十六景”之“睡美人山,龙门飞峙”。
远眺西山群峰,既像一尊庞大的睡佛,又似一个美丽曲腿仰卧在滇池畔,象青丝垂海的睡美人。
因此西山称为“卧佛山”,又称为“睡美人山”。
西山华亭寺、太华寺、三清阁、聂耳墓、玉兰园掩映茂林修竹深处,龙门石窟嵌缀千仞峭壁之上,千亩小石林攒列罗汉山飞云奇秀飞巅,气势磅礴的湖光山色,丰富厚重的千年历史文化,使西山独具神秘的魅力,吸引着中外的游客。
西山,昆明“金碧湖山”的象征,雄、险、奇、秀、美尽在西山!2023西山导游词2各位朋友,西山景区历史文化悠久,有近千年的开拓史,素以雄、奇、险、秀的瑰丽景色享誉滇中,有云南第一风景名山的称号,有国家、省、市级文物9处,集自然山色、佛寺道观、庭园别墅、佛像石雕、古树名木为一园。
西山导游词西山导游词1“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这句众所周知的话中提到的苏州,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古都”。
走进苏州,无论是大街还是小巷都弥漫着一股浓浓的古代韵味。
你瞧!马路边的电话亭、车站都是仿古建筑,一盏盏路灯更是千姿百态。
而我们今天要游览的西山,却是一个空气新鲜、风景秀丽、物产丰富的地方。
西山座落在碧波荡漾的太湖中,周围围绕着车水马龙的西山镇。
别有一番风趣。
当我们的汽车驶进风景区的时候,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座长得看不到边的大桥,听爸爸说,这是太湖大桥。
真是名不虚传哪!太湖大桥下面是风景秀丽宜人的太湖,太湖真大呀,一直从无锡到苏州!太阳光洒在湖面上,太湖就变得波光粼粼的,好像仙女在太湖里撒下了几千朵金色、银色的花朵,真美啊!太湖不仅风景秀丽,而且还物产丰富。
太湖里最有名的就数“太湖三白”了:银鱼、白鱼、白虾。
如果有机会去品尝一下,那鲜味一定让你百吃不厌!走过太湖大桥,我们就到了西山。
今天的天气格外晴朗,西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的,多么生机勃勃!爸爸开着车带我们绕着西山走一圈。
“你们快看!路边有石榴!”妈妈的叫声立刻把我的目光吸引了过去,呵呵!原来路边种着十几棵石榴树,小石榴们一个个红光满面。
你看那个又大又红的,多么像一个大灯笼呀!再看那个小巧玲珑的小石榴,好像一个小绣球。
有的石榴张开了笑脸,玛瑙般晶莹剔透的籽立刻露了出来。
一位老奶奶把石榴采下来让我们品尝,我小心地掰了一颗。
呵!真甜!刚放到嘴里,就有一股酸溜溜、甜津津的味道,酸酸甜甜,好吃极了!妈妈和外婆也赞不绝口。
离开了石榴树,我们看到了车水马龙的西山镇。
呵!这镇上的人民真幸福,又有美丽的太湖围绕,还有巍巍西山做伴,真有趣!西山镇虽然不大,但是人来人往。
卖橘子和石榴的摊位成群地摆在街上,路边,各种各样的农家饭店别有一番情趣!再往前走,就到了西山著名的景点—飘渺峰了!为什么叫它“飘渺峰”呢?呵呵,看了就知道了!飘渺峰在西山的最高峰上,从近处看,飘渺峰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在远处看,这位少女好像用薄薄的面纱把自己蒙了起来,所以有些若隐若现。
西山导游词西山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西南郊,占地23.3平方公里,是一个融自然山水和人文历史于一体的旅游景区。
作为昆明市的标志性山岳,西山是昆明市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同时也是外来游客到昆明必去之地。
西山以山水资源丰富而闻名,其旅游资源包括山水、园林、文化和历史四个方面。
西山的自然景观十分优美,从山脚到山顶的海拔差经历了森林相、常绿阔叶林相、针叶林相以及高山稀树草地相等一系列不同的植被区系类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景观。
险峭的山脉、清澈的山溪、雅致的园林、古朴的文化、雄浑的形象、秀丽的风景构成了西山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山的主峰祥云宝塔海拔有2390米,登顶后可以欣赏到西山全景和昆明城市中心的美丽景色。
祥云宝塔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是由南诏王国修建而成,亦为西山最古老的建筑之一。
此外,还有凤凰池、联合广场、苏公塔等景点值得游客一游。
西山自然景观的同县园林景观相得益彰,西山有多个公园和主题公园,包括翠湖公园、浙江水仙花园、龙门颂公园、博物馆公园和云南民俗村等,可以让游客感受到不同的园林文化和风格。
西山还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山上保存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遗迹和民族文化,例如玉宝寺、黑龙池、大觉寺等。
玉宝寺始建于唐朝,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佛教圣地,是中国佛教史上一个重要的宗派——宝相宗的发源地之一。
黑龙池是昆明市区内唯一应景的龙王庙,洁白的主殿保留了很多景泰蓝工艺的精美壁画,仿佛是一个大型陶瓷艺术展,另外寺中还有许多古代文物和佛教法器。
大觉寺作为云南汉传佛教史上的重要禅宗寺庙之一,可以参拜历史上著名的禅宗祖师、佛教名人。
每年的元旦,大觉寺举办感应大悲放生活动,世人慕名而来,冒着严寒排队等待。
这些文化景点不仅可以让游客了解云南多族民俗和历史背景,同时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游客不容错过的景点。
西山也是一个刺激喜欢探险的游客的好去处。
西山的钻石洞是亚洲第一大溶洞,有光耀夺目的洞石、鹭巢、水晶宫等各种奇观,可以让人对大自然的神奇和宏伟产生无限崇敬和敬畏。
2023年昆明景区导游词2023年昆明景区导游词1昆明西山古称碧鸡山。
为碧蛲山,华亭山,太华山,罗汉山的总称。
西山位于昆明西郊,滇池西岸,距市区15公里,隔滇池与金马山遥遥相对。
北起碧鸡关,南至海口,绵延35公里。
最高峰罗汉峰,海拔2 511米。
山峦起伏,彤似卧佛,故也称卧佛山。
隔水相望宛如—丰盈的女子躺卧滇池岸边,有“睡美人”山之美称。
三清阁上凿有龙门石窟。
为昆明地区第一胜景。
西山之名最早见与明天顺六年(1462年),敕赐华庭山,大园觉禅寺圣旨碑“云南府昆明县海西山”。
西山森林茂密,花草繁盛,清幽秀美,景致极佳,在古代就有“滇中第一佳境”之誉。
从昆明城东南一眺望,西山宛如一位美女卧在滇池两岸。
她的头、胸、腹、腿部历历在目,青丝飘洒在滇池的波光浪影之中,显得丰姿绰约,妩媚动人,所以又叫睡美人。
民间传说,远古时一位公主耐不住宫中寂寞,偷偷出了王宫与一小伙结为夫妇。
后来,国王拆散了这一美满姻缘,并用计将小伙子害死。
公主悲痛欲绝,痛哭不止,泪水汇作了滇池,她也仰面倒下化作了西山。
西山现已辟为一座森林公园,景点较多。
每年阳春三月,昆明人有“三月三,耍西山”的习俗,届时四方士民云集聚会,唱山歌,对小调,耍龙舞狮,野餐赏景,热闹非凡。
2023年昆明景区导游词2昆明,云南省省会,具有两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的中心,同时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
昆明地处云贵高原中部,市中心海拔1,891米。
南濒滇池,三面环山。
属于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由于受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日照长、霜期短、年平均气温15℃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不严寒,四季如春,气侯宜人,是极负盛名的“春城”。
每年的12月到来年的3月,一群群躲避北方海域寒风的红嘴鸥,万里迢迢地从远方飞来,落栖在昆明城中。
昆明市域总面积约1556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约98平方公里。
总人口400万。
全省26个民族在昆明都有居住。
导游词昆明实用五份导游词昆明 1西山位于昆明市西郊15公里,由华亭山、太华山、罗汉山等组成。
它峰峦连绵40多公里,海拔1900米至2350米。
是一个峰峦起伏、林木苍翠、白鸟争鸣、景色秀丽的森林公园。
西山相传古时有凤凰停歇,见者不识,呼为碧鸡,故唐代称为碧鸡山;元明以来,称太华山;因其在城西,群众*惯称它为西山。
西山森林茂密,花草繁盛,清幽秀美,景致极佳,在古代就有“滇中第一佳境"之誉。
远眺西山群峰,宛若一位仰卧于滇池之滨的"睡美人",她的脸、胸、腹、腿,以至下垂入水的头发,都历历在目,轮廓分明。
西山绝壁之上有一石坊叫"龙门",在此五百里滇池碧波帆影,尽收眼底。
沿着新修的栈道可直上山顶的小石林。
小石林虽无路南石林气势,亦别有情趣。
整个西山风景区由香火旺盛的华亭寺,人民音乐家、__作曲者聂耳墓、花木茂盛的太华寺、道教景观三清阁及巧夺天工的龙门石雕共五大景观组成。
除了上述景点,在西山森林公园,最难得的就是森林里清新无比的空气,从高处俯瞰滇池乃至整个昆明的感觉。
同时也是春季踏青的好地方,每年阳春三月,昆明人有"三月三,耍西山"的*俗,届时四方士民云集聚会,唱山歌,对小调,耍龙舞狮,野餐赏景,热闹非凡。
民间传说:远古时一位公主耐不住宫中的寂寞,偷偷出了王宫与一小伙结为夫妇。
后来,国王拆散了这一美满姻缘,并用计将小伙子害死。
公主悲痛欲绝,痛哭不止,泪水化作了滇池,她也仰面倒下化作了西山。
导游词昆明 2位于仁寿县城10公里左右的龙泉山南麓,被誉为“川西第一海”,蓄水3.6亿立方米。
在23.6*方公里的水面上,85座岛屿星罗棋布,似水上盆景。
碧波万顷,水天一色,回环掩映,如梦如幻,1986年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黑龙潭景区位于仁寿县城以西16公里的清水镇杨柳乡境内,位于成都西南方向,距成都市68公里。
行车2小时可达。
既可专程前往,也可顺道游访。
昆明滇池西山龙门风水导游词龙门是昆明的一具重要景点,以往我们基本上用历史、诗词歌赋的眼光去观赏它,如今我们别妨换个方式,从风水的角度去观看龙门。
何为“风水”?从表面上看,是指风和水,即自然界中的现象,所以古往今来对“风水”一词又有种种别同的解释。
历史上最早给风水下定义的是晋代的郭璞,他在《葬书》中说:“葬者,乘生气也。
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
古人聚之使别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而《辞海》关于风水一词是如此定义的:“风水,也叫勘舆,旧中国的一种迷信。
认为住所基地或坟地身边的风向水流等形势能招致住者或葬者一家祸福,也指相宅、相墓之法。
”近年来学者们对《辞海》的定义持别同见解,要紧倾向是别接受将风水与迷信划等号。
他们认为风水是古人在还疑惑得现代不少科学道理的事情下,说究的一种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进展的环境工程学!下面,我们就从以下几个别同的角度去观赏龙门的风水:一、龙门什么原因要修筑于山上?提那个咨询题也许会有人哑然失笑。
云南94%的地点是山区,平地都拿来盖楼房了,龙门固然要修在山上啦!这种认识是很片面的,古时候在修筑一具建造物时都喜欢去看风水,看风水首先要看“龙”。
龙即是龙脉,风水中以龙的变化来代表山脉的走向、起伏、转折、变化。
其中的主山为“来龙”,由山顶曲折而下的山梁叫“龙脉”,也称去脉,成语“来龙去脉”就源于此。
山脉有别同的走势,所以龙也有别同的姿势。
风水学把龙势分为五种,即:1、南北走向的称为正势;2、由西向东的称为侧势;3、逆水而上的称为逆势;4、顺水而下的称为顺势;5、首尾相顾的叫回势。
这个地方顺便说一下,龙的侧势什么原因是“由西向东”,为别是“由东向西”呢?风水师常以我国的四条大河来划分龙脉,称为三大干龙。
长江以南的山脉为南龙,长江与黄河之间的山脉为中龙,黄河、鸭绿江之间的山脉为北龙。
三大干龙的起点为昆仑山,昆仑山位于中国的西部青藏高原,因此这个地方要说“由西向东”。
把龙门修筑于昆明西山上,正是思考到风水中“龙”的说究。
昆明导游词15篇昆明导游词15篇作为一名旅游从业人员,通常需要用到导游词来辅助讲解,导游词具有注重口语化、精简凝练、重点突出的特点。
那么一遍条理清晰的导游词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昆明导游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昆明导游词1滇池,亦称昆明湖、昆明池。
中国云南省大湖。
在昆明市西南,连同湖西侧的西山是著名游览、疗养胜地。
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素有高原明珠之称。
风景名胜滇池,湖光山色十分壮丽,水面宽阔。
站在龙门上,居高临下,滇池尽收眼底,有“高原明珠”之称。
其迷人之处更在于它一日之内,随着天际日色、云彩的变化而变幻无穷。
滇池水面宽阔,不但是旅游的好去处,还极有经济价值,航运、渔业、灌溉、供水等。
滇池周围风景名胜众多,与西山森林公园、大观公园等隔水相望,云南民族村、国家体育训练基地、云南民族博物馆等既相联成片又相对独立,互为依托,是游览、娱乐、度假的理想场所。
滇池水域,群山环抱,河流纵横,良田万顷,人称“高原江南”。
在池的周围,有渔村和风帆点缀的观音山风景区;有花光树影的白鱼口空谷园;有绵亘数里,水净沙明的海埂湖滨浴场和秀美隽逸的大观楼公园等等,都是十分惬意的游览之地,特别是在绿波荡漾的彼岸,巍峨雄壮的西山之巅,水浮云掩。
那湖泊的秀丽与大海般玄境便呈现在你的眼前。
滇池既有湖泊的秀丽,亦有大海的气魄。
滇池一角滇池是昆明风景名胜的中心。
游览内容丰富,既可环湖探访石器时代的遗址,追寻古滇王墓的踪迹,探索云南文化摇篮的奥秘;又可在岸上游览西山、白鱼口、郑和故里、盘龙古寺、官渡金刚塔等十数处名胜古迹;还可以深入环湖海口、昆阳、晋宁、呈贡、官渡、黑林铺等大小城镇考察风俗民情。
五百里滇池的岸边,游览胜景甚多:海埂湖滨公园、西园别墅、龙门村、观音山、白鱼口等。
最佳旅游时间滇池属北纬低纬度亚热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由于受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日照长、霜期短、年平均气温15℃。
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气候宜人,四季皆适宜旅游。
2023年西山导游词2023年西山导游词1咱们眼前这座高大建筑就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是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的。
大殿立于两米高台之上,重檐歇山,斗拱翘角,下有回廊,是整座寺院最高大的建筑。
一对青石瑞兽麒麟护卫于两侧,姿态威猛而充满气势,为大觉寺增添了庄严峥嵘之势。
咱们继续参观,大家小心脚下台阶,有兴趣的朋友不妨数一下脚下的台阶有多少级,小王先给您留个悬念,一会给您揭晓。
大雄宝殿中供奉的是三方佛和十八罗汉。
殿内正中为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右侧为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左侧为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
对于释迦牟尼大家应该非常清楚了,刚才也和大家讲过弥勒佛了,下面就着重说一下药师佛,全称“药师琉璃光如来”,亦称“大医王佛”、“医王善逝”等,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
《药师经》中称他曾经发过十二大愿,要满足众生一切愿望,拔除众生一切痛苦。
据说,如果人身染重病,死衰相现。
他的家人能昼夜精心供养礼拜药师佛,诵读药师光如来本愿功德静四十九遍,燃灯四十九盏,造四十九天之物色彩幡,其人得以苏生续命。
大殿四周供奉的是十八罗汉。
(后面附了18罗汉的介绍,大家可以根据需要记忆)好了,咱们继续参观。
刚才咱们参观的都是重建的,下面咱们要参观的这三排建筑都是大觉寺遗留下来的古建筑。
清代学堂的前、中、后课堂,现在依次修葺恢复成了藏经殿、功德殿和禅房。
藏经殿内藏许多经籍和释教著作,都是非常具有文物保护价值的。
现在咱们去进功德殿。
大家请看,正当中这座大型红木框架紫铜浮雕屏风“功德榜”,高2.3米,宽3.2米,正面为紫铜浮雕“佛”字和于长銮撰文、傅殿文碑上文字的《恢复大觉寺记》。
这些字看上去像是雕在上面的,其实这些字和后面的铜板是一体的,是特意为重修大觉寺定制的。
背面铜版为功德榜,刻有捐助资产500元以上者职员名册。
这边是18个功德碑,框架材质均为红木,正面为捐助资产十万元以上单位或个人姓名、职务以及捐助资产一定的数目,背面为捐助资产单位或个人业绩简介。
昆明西山森林公园导游词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现在我将要带大家去一个美女睡觉的地方了。
知道是哪里么???呵呵。
正是那个滇池旁边的一棵明珠——西山。
西山森林公园位于昆明市西郊15公里,由华亭山、太华山、罗汉山等组成。
西山森林公园峰峦连绵40多公里,昆明西山森林公园海拔1900米至2350米之间。
相传古时有凤凰停歇,见者不识,呼为碧鸡,故也称碧鸡山。
又因形状像卧佛,也叫卧佛山。
昆明西山森林茂密,花草繁盛,清幽秀美,景致极佳,在古代就有“滇中第一佳境”之誉。
从昆明城东南一隅眺望,西山宛如一位美女卧在滇池两岸。
她的头、胸、腹、腿部历历在目,青丝飘洒在昆明滇池的波光浪影之中,显得丰姿绰约,妩媚动人,所以又叫睡美人。
民间传说,远古时候的一位公主耐不住宫中的寂寞,偷偷出了王宫与一小伙结为夫妇。
后来,国王拆散了这一美满姻缘,并用计将小伙子害死。
公主悲痛欲绝,痛哭不止,泪水汇作了昆明滇池,她也仰面倒下化作了西山。
昆明西山现已辟为一座森林公园,景点较多。
每年阳春三月,昆明人有“三月三,耍西山”的习俗,届时昆明各士民云集聚会,唱山歌,对小调,耍龙舞狮,野餐赏景,热闹非凡。
大家一定不要错过啊!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位于昆明西山森林公园太华寺以南约一公里的公路上方,1989年7月7日落成。
碑高9米,大理石贴面,底座刻有“赤子功勋”四个大字,碑顶有一个当年的南洋华侨机工荣誉纪念章图案。
巍巍丰碑矗立在苍松翠柏之中。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旅居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的3200多名华侨机工响应侨领陈嘉庚的号召,分批回国参加抢修滇缅路,运送国际上支援中国的抗战物资,共有1000余人殉国,为抗战胜利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为了让子孙后代永远缅怀和牢记爱国华侨的这一段光荣历史,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集资修建了这个纪念碑。
聂耳墓位于昆明西山森林公园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与三清阁之间的山凹里。
原墓于1938年春建在高蛲山腰,1980年5月迁葬于此,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滇池西山的导游词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温暖湿润、四季如春的春城-昆明欢迎您的到来!在这里您会观赏到天然的秀水青山,您会领略到真正的民族风情。
在这里,古老和时尚交融同存,昨天和今天相互交织,您会被最真实、最原生态的云南感动,被这里的山山水水感染,您一定会深深喜欢上这个地方的。
以下请允许我向你们介绍波光潋滟滇池。
滇池位于昆明市区西南面,是个烟波浩渺风姿秀逸的高原湖泊。
它是受第三纪喜马拉雅山运动的影响而形成的高原石灰岩断层陷落湖。
湖面海拔高度为____米,湖面南北长____公里,东西间最大宽度为____公里,平均宽度约____公里,湖岸线长约为____公里,湖面积约为____平方公里,湖水最大深度为____米,平均深度为____米,蓄水量约为____亿立方米。
在云南所有湖泊中,它的面积最大,在全国众多淡水湖泊中,位于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之后居第六位。
滇池四面群山连绵,东有金马山,西有碧鸡山,北有蛇山(又名长虫山),南有白鹤山,这些连绵起伏的山峦形成了昆明坝子的天然屏障。
在长约十百公里的湖岸线上,分布着昆明、呈贡、晋城、昆阳、海口等大小城镇以及大观楼、海埂、西山、观音山、白鱼口、郑和公园、牛恋乡、石寨山滇王墓、盘龙寺、柳林、官渡金塔等风景名胜。
滇池属长江水系湖泊,沿岸有____多条河流注入滇池,其中最大的为盘龙江,其他还有金汁河、白沙河、宝象河等大小河流。
滇池水出海口流出后经螳螂川、普渡河北注金沙江,奔腾东流,最终归入大海。
滇池西山的导游词(2)滇池西山,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南部,是昆明市的标志性景点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它是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核心景区,总面积约为84平方公里。
滇池西山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历史而闻名于世。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一起探索滇池西山的魅力。
首先,让我们来到滇池西山的主要入口处——龙门。
龙门是昆明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是通向滇池西山的必经之地。
这里有一个巨大的龙门石刻,刻有“驰骋滇池”的真龙,象征着祥瑞和吉祥。
昆明旅游景点导游词3篇昆明不仅是中国西部的第四大城市,也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的门户枢纽。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昆明旅游景点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昆明旅游景点导游词内容1:昆明西山昆明西山古称碧鸡山.为碧蛲山,华亭山,太华山,罗汉山的总称.西山位于昆明西郊,滇池西岸,距市区15公里,隔滇池与金马山遥遥相对。
北起碧鸡关,南至海口,绵延35公里.最高峰罗汉峰,海拔2 511米。
山峦起伏,彤似卧佛,故也称卧佛山。
隔水相望宛如丰盈的女子躺卧滇池岸边,有睡美人山之美称.三清阁上凿有龙门石窟.为昆明地区第一胜景.西山之名最早见与明天顺六年(1462年),敕赐华庭山,大园觉禅寺圣旨碑云南府昆明县海西山。
西山森林茂密,花草繁盛,清幽秀美,景致极佳,在古代就有滇中第一佳境之誉。
从昆明城东南一眺望,西山宛如一位美女卧在滇池两岸。
她的头、胸、腹、腿部历历在目,青丝飘洒在滇池的波光浪影之中,显得丰姿绰约,妩媚动人,所以又叫睡美人。
民间传说,远古时一位公主耐不住宫中寂寞,偷偷出了王宫与一小伙结为夫妇。
后来,国王拆散了这一美满姻缘,并用计将小伙子害死。
公主悲痛欲绝,痛哭不止,泪水汇作了滇池,她也仰面倒下化作了西山。
西山现已辟为一座森林公园,景点较多。
每年阳春三月,昆明人有三月三,耍西山的习俗,届时四方士民云集聚会,唱山歌,对小调,耍龙舞狮,野餐赏景,热闹非凡。
昆明旅游景点导游词内容2:华亭寺华亭寺原名大圆觉禅寺,元代至治三年(1323)玄峰和尚就大理国时期高氏别墅旧址建寺,明天顺六年(1462),寺僧相晟主持重修,清康熙二十六年(1688)重修扩建后定名华亭寺。
一九二零年虚云老和尚主持重修,时称靖国云栖禅寺,为昆明地区的最大佛寺。
1984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华亭寺列入全国首批开放寺院,承蒙广众善士之功德,重修藏经楼、翻修殿堂、新建五百罗汉堂,修复文物古迹及古今名家匾联,增加现代书法楹联,完整地保护名山佛寺。
华亭寺结构完整、布局谨严、气势浑厚,对宗教文化及古代建筑艺术的研究均有重要价值。
滇池西山的导游词(精选3篇)滇池西山的篇1大家好,我叫邱雅琪,大家可以叫我邱导。
今天,我来给大家介绍昆明湖的美景。
昆明湖上可热闹了,有游船、画舫从湖面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大家请看湖面,这时湖面静的像一面镜子,绿得你像一块碧玉。
湖上时不时还传来欢笑声。
请大家看昆明湖上有一座美丽的石桥,这座石桥有17个桥洞,叫十七孔桥。
桥的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栩栩如生、姿态不一的小狮子。
大家看桥的对面有一座美丽小岛,走过十七孔桥就可以到那座小岛上去玩了。
今天的游行就要结束了,在这里我祝大家健康快乐!希望你们下次再来玩,并且叫上你们的亲人、朋友一起来玩。
滇池西山的导游词篇2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温暖湿润、四季如春的春城-昆明欢迎您的到来!在这里您会观赏到天然的秀水青山,您会领略到真正的民族风情。
在这里,古老和时尚交融同存,昨天和今天相互交织,您会被最真实、最原生态的云南感动,被这里的山山水水感染,您一定会深深喜欢上这个地方的。
以下请允许我向你们介绍波光潋滟滇池。
滇池位于昆明市区西南面,是个烟波浩渺风姿秀逸的高原湖泊。
它是受第三纪喜马拉雅山运动的影响而形成的高原石灰岩断层陷落湖。
湖面海拔高度为1886米,湖面南北长39公里,东西间最大宽度为13.5公里,平均宽度约8公里,湖岸线长约为200公里,湖面积约为318平方公里,湖水最大深度为8米,平均深度为5.5米,蓄水量约为15.7亿立方米。
在云南所有湖泊中,它的面积最大,在全国众多淡水湖泊中,位于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之后居第六位。
滇池四面群山连绵,东有金马山,西有碧鸡山,北有蛇山(又名长虫山),南有白鹤山,这些连绵起伏的山峦形成了昆明坝子的天然屏障。
在长约十百公里的湖岸线上,分布着昆明、呈贡、晋城、昆阳、海口等大小城镇以及大观楼、海埂、西山、观音山、白鱼口、郑和公园、牛恋乡、石寨山滇王墓、盘龙寺、柳林、官渡金塔等风景名胜。
滇池属长江水系湖泊,沿岸有20多条河流注入滇池,其中最大的为盘龙江,其他还有金汁河、白沙河、宝象河等大小河流。
西山龙门各位朋友,西山景区历史文化悠久,有近千年的开拓史,素以雄、奇、险、秀的瑰丽景色享誉滇中,有云南第一风景名山的称号。
西山山峦起伏,形似卧佛,故也称卧佛山。
隔水相望,西山宛如一丰盈女子躺卧滇池岸边,又有“睡美人”之美称。
西山有国家、省、市级文物9处,集自然山色、佛寺道观、庭院别墅、佛像石雕、古树名木为一园。
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自然景观,使西山景区名列全国的奇观胜景。
现在我们已经到了西山冷门游览区,昆明有句俗话:“一登龙门,身价百倍。
”现在我们将一起去探寻这种“身价百倍”的感觉。
龙门概况各位朋友,绕过一个小山嘴,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座山崖名叫罗汉崖,西山龙门风景区就位于其上。
现在迎面而来的就是见到山崖陡峻、峭壁千仞,掩映在古树林荫中的金色屋顶是三清阁建筑群。
西山龙门风景区是由“三清阁”和“龙门石窟”两部分组成。
“三清阁”是一组九层十一阁的建筑群,包括有三清阁、灵官殿、真武殿等殿阁;“龙门石窟”则是由揽海处、慈云洞、云华洞、达天阁等部分组成,是云南最大、最精美的道教石窟。
三清阁原是元代梁王的避暑行宫,后因战乱废弃,明正德、嘉靖年间,在镇守云南的黔国公沐氏家族的支持下,由无边阐释经手重建。
到清朝末年,悬崖上的寺庵,已如蜂房燕窝,层层累累。
三清阁经过几百年的开拓整修,以及仍存,新景倍增,古松重叠,殿阁飞檐,上有彩云蓝天,下有白帆碧水,景、色、情、趣四美俱全。
三清境三清阁牌坊上书四个大字“苍崖万丈”,这写的就是罗汉崖的景色。
我们走到牌坊下,抬头可见道教的太极图,表明从这里开始进入道家之地。
牌坊后就是陡峭的石台阶,在登石阶时请朋友数以下所登的台阶数。
登上这段石阶就是山门,山门称为“三清境”,何为“三清境”呢?道教认为天有三十六重,三十三重之上的就是“三清天”,就是神仙居住的最高仙界。
三清即玉清、上清、太清。
据道教传说,这三重最高天境分别居住着三位地位最高的仙人。
最高层玉清境居住着元始天尊,也称天宝君。
第二层上清境居住着灵宝天尊,也称太上道君。
第三层太清境居住着道德天尊,也称太上老君。
三位天尊是道教地位最高的教主,所以道教用“三清”作为宫、观、阁、殿的名称,三清阁的名称也是由此而来。
进了三清境就是进入了道教的天堂。
请看山门正面这副对联:“时出云烟铺下界,夜来钟磬彻诸天。
”这副对联是对三清阁风景的绝妙描述。
大家看,云雾飘逸,铺至下届,大地时隐时现,碧波万顷的滇池和广阔的昆明坝子就在我们脚下。
夜幕降临后,万籁俱寂,这三清阁钟磬之声,清远悠长,响彻天际,人们仿佛置身仙界。
请再看山门背面的对联:“置身须向极高处,举首还多在上人。
”这副对联说的是在欣赏了远处的湖光山色和山门正面的对联后,朋友们又得起步攀登了,因为这里还不是最高之处,抬眼上望,前面的石阶已有许多人在攀登,这是鼓励人们不要停顿,要勇攀高峰。
这其中又寓含人生哲理,告诫我们为人处世不能自满,要力争置身于最高的地方。
对联一语双关,催人奋进,就让我们按照对联所说的努力向上攀登吧!灵官殿山门所对是灵官殿。
殿内供奉着王灵官:三目,赤面,披甲执鞭,左右有灵童捧卷执印,勇猛威武,气势逼人。
他是道教的护法神,类似佛教中的韦驮。
王灵官姓王名善,宋朝人,因办事公道,惩恶扬善,死后玉皇大帝封其专司天上和人间纠察。
请看殿前这副对联:“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层峦耸翠,飞阁流丹;”上联出自宋朝范仲淹《岳阳楼记》,下联出自唐朝王勃的《滕王阁序》。
这是一幅集句联,借古人的名句,来写三清阁的湖光山色,说明滇池是汇聚了洞庭湖和鄱阳湖的风景之美。
上联写皎洁月光,滇池波光粼粼,若碎金散银;月光辉映,如圆圆碧玉沉入湖水。
殿前横匾是将下联的后四字“飞阁流丹”进一步突出。
“飞阁”指灵官殿及三清阁等凌空构建的殿宇;“流丹”则形容这些楼阁殿宇的红柱在阳光的照映下流光溢彩,灿若红霞。
朋友们,从灵官殿到三清阁有三十六级台阶,刚才我让大家登石阶时数共有多少级台阶,不知道大家数的数字是多少?对,有的朋友认真数了,七十二级。
请大家注意,这个数字是具有象征意义的。
七十二级台阶代表了七十二地煞,我们正在登的这三十六级台阶则代表三十六天罡,这是道观中常见的建筑数目。
三清阁在路边有两个平台,一个平台上就是玉皇阁,相传这里原为元朝镇守云南的梁王的避暑行宫,现在改为茶室。
在三清阁的九层十一阁建筑群中,只有这里是一个宽敞的作息之处,在此可以品茗赏景。
请看这副对联:“极目太华高,偌大乾坤撑半壁;荡胸滇海阔,无边风月倚层楼。
”联语意兴横飞,状物写景,气势宏大。
有人说它以太华山喻梁王权势,支撑元朝半壁江山;以滇池象征宽阔胸怀,任凭风云激荡。
另一个平台原为真武殿,供奉真武大帝。
殿前有蛇龟石雕,叫“青蛇缠龟”,龟蛇代表长寿,据说用手摸一摸就能延年益寿,你看整个石雕已被摸得光亮如镜了。
平台上建有真武传奇堂,里面有真武大帝从出家到得到的配图故事,大家如有兴趣可进屋参观。
绕过真武殿我们能看到一眼泉,这眼泉叫“孝牛泉”。
关于此泉还有一个传说:昆明有个姓赵的屠夫,买了一头母牛和一条牛犊。
赵屠夫绑了母牛要杀时,听见有人在外面叫,于是放下刀子出门去看,不想回来时刀子却不见了,只见牛犊俯卧在地上。
屠夫很有怀疑,把牛犊打起来一看,刀子果然藏在其腹下。
赵屠夫拿起刀子就要杀牛,不想牛犊双眼流泪,望着母牛哀鸣。
这泪水和哀鸣声深深触动了赵屠夫:牛犊尚有孝母之心,何况人呢?于是赵屠夫放下屠刀,牵着母牛和牛犊到了三清阁出家。
由于三清阁建于悬崖峭壁之上,取饮用的水极不方便。
牛犊为报恩,用牛角穿石,引出甘泉。
这个传说情节动人,反映了儒家“百善孝为先”和道家“善心有善报”的观念。
揽海处从孝牛泉再往上走就可看见有石洞若门,穿过石门眼前豁然开朗,这里就到了“揽海处”。
在走过了一段狭小石道后,到了如此宽敞的地方,使人豁然开朗。
若从平台望出去,海天相连,更使人感受到天地的广阔和自然的博大,“天人合一”之感油然而生。
而且从山门经过艰苦的攀登到了这里,气喘吁吁的游人们可稍微休息一下了,在观赏湖光山色的同时也可以品读一下石壁上众多的摩崖石刻。
石壁南侧有明代傅宗龙的一副对联:“一径飞红雨,千林散绿荫。
”书法苍劲雄奇,联语意境优美。
对联所在的石室洞顶雕有彩凤衔书一函。
传说黄帝在洛水,有凤衔书,大禹受而天下大治。
这浮雕表现“洛献书”的传说。
大家请看在石壁上刻有“普陀胜景”四个字,我们知道普陀是佛教名山,那么在道教的胜地中为何出现佛教词语?这其中体现了一种存在于我过宗教中的普遍性象:儒、释、道三教是互相渗透、互相包容的,这种现象在明、清时期比较明显。
如刚才我们参观过的孝牛泉,其中就有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融合,而此处则是佛教和道家思想的共处,在后面的景点慈云洞我们还能看到观音像,更能体现出这一特点。
石隧道从这里开始我们走进石隧道,大家请注意安全,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了。
请看隧道石壁上的五个红色大字:“长歌怀采薇”,它出自初唐诗人王继的五言律诗《野望》,说的是周武王伐纣,商朝灭亡,忠于商朝的伯夷、叔齐不愿意吃周食,隐于首阳山中采薇而食,终至饿死的故事。
作者通过对伯夷、叔齐的追怀,表达了自己处于隋唐之际,改朝换代时的感触。
伯夷、叔齐的“气节”历来被儒家赞扬。
儒家思想的诗句镌刻在道家的石窟上,就是刚才我给大家介绍的中国文化儒、道融合的特点。
慈云洞隧道中由于有石窗,所以光线十分充足,从石窗中还可以俯瞰滇池的风光。
向下看有“空中楼阁”之感,虽有心悸,但脚踏实地。
这个石窟称慈云洞,是一个姓吴的道人开凿的,正壁原岩上雕刻有一尊观音,膝前一幼童,显然也是把佛教的善财童子移植过来,反映了道、释之间互相对立又互相吸收的特点。
两旁金童合十,玉女捧钵。
左右有骑马跨虎的神像,是青龙星君和白虎星君。
整个石窟及其中的雕像、石道等都是在整块石壁上雕成,可以想象当时工程的巨大和工作的艰辛。
大家看,这个石香炉,在这临滇池的一面镌刻着《曾吴道人》诗二首,作者是昆明乾隆年间进士那文凤,诗写于嘉庆六年(1801年)。
诗中赞颂这位吴道人开山凿洞的不朽功绩。
其中第一首的头四句说:“万钻千锤显巨才,悬崖陡处辟仙台。
何须佛洞天生就,直赛龙门禹凿开。
”开凿概况“揽海处”的石屋是明代嘉靖年间的道士赵练主持开凿的。
当时从三清阁至此的通道是在石崖上铺架的木栈道。
人们登临过往,木栈道吱吱作响,令人胆战心惊,极不安全。
到了清乾隆年间。
一个贫苦的道士花十五年的心血开凿出现在的石道,这道士名叫吴来请,是滇池边渔村的人。
他广积善德,经常修桥补路,方便行人。
根据人们的建议,吴道子开辟了这条石道取代了木栈道,继而又从旧石室向前,开辟了“普陀胜境”坊,再往前,螺旋蛇道,开慈云洞。
这个工程共历时十五年,全凭一锤一钻造成。
从慈云洞至龙门石窟的石道则是清朝时昆明名士杨汝兰、杨际泰父子组织石工开凿的,从道光至咸丰年间,共历十三个春秋。
现在我们就开始攀登龙门。
达天阁从这里开始到达天阁的隧道被称为“云华洞”,是杨氏父子所修。
顺云华洞往前走四十多米,就登上了我们此行的顶点——“达天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龙门。
“达天阁”也是在原生的岩石上雕凿而成的,包括有:龙门石坊、平台、石室、神像、香炉等,其中石室中间的魁星点斗的雕像最为传神。
“魁星”也称文曲星,是主宰文坛的神,这个雕像形如魁字,高有一米多,你看那鬼头不就是魁字的偏旁,后踢的左脚不就是长长的一勾,脚平抬的金色墨斗就是右边的“斗”字,体现了中国象形文字造字的传神。
魁星右手高悬神笔,左手执元宝,是神笔的黑斗,右足踏鳖头,左足后翘,脚掌抬斗,扭其身躯而点斗。
传说古代就是由魁星来点状元,考生中文运好的被点中便可登科中举,而中状元的则被称做“独占鳌头”,这便是“魁量点斗,独占鳌头”的传说。
再看魁星的形象“英姿勃发,彩带翻飞,活泼跳脱”,与两旁坐像的关圣、文昌相应,一静一动,相得益彰,更显得魁星生动活泼,神采飞扬,主体突出。
大家如仔细看可发现,魁星点斗的笔尖是断的,有关这断笔尖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相传一个姓李的青年石匠受人指点到西山的峭壁上开凿只道,将一腔热情全部倾注于这有意义的艺术创作之中。
一天天,一年年,不顾寒暑和刮风下雨,十几年如一日,凿完了石路、石洞,刻成了石坊和洞中神像,眼看就要大功告成,不料到最后把魁星手中那支笔的笔尖刻断了,石匠伤心到了极点,自己如此寄情的艺术创作竟不能圆满,悲伤至极的李石匠丢下锤钻,从龙门跳了下去。
这个悲壮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青年工匠对艺术完美追求的精神。
魁星北面是文昌帝君,主宰功名禄位;南面的是关圣帝君,主宰武运。
神像背后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两壁刻有琴棋书画,骏马奔驰。
阁顶刻有蟠桃垂挂,仙鹤双飞。
石室外的横额上刻有一个花瓣形石龛,龛内刻有南极仙翁。
整个石窟雕刻精细、生动传神。
石室北面刻有跳跃的鲤鱼,南面为吐水金龙,这就是鲤鱼跳龙门的故事。
传说,大禹治水时,用鬼斧开凿了龙门,令黄河奔腾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