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快乐读书吧》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8.02 KB
- 文档页数:3
总第课时
课题:快乐读书吧(第三单元)
主备教师:修改教师: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并能讲述故事内容。
2.理解民间故事中蕴含的美好情感。
3.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阅读或听别人讲述民间故事,体会蕴含在故事中的美好情感。
2.通过读或听民间故事,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过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讲的民间故事吗?你都听过哪些民间故事?把你知道的民间故事的名字告诉大家吧。
生自由发言,师出示民间故事的名字:
我国的民间故事有很多,老师给你们列出几个:
《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天仙配》等。
师:今天,就让我们看看快乐读书吧中出现了哪些民间故事吧。
板书:快乐读书吧
二、感知故事。
1.同学们,谁知道《田螺姑娘》的故事?请给大家讲一讲。
(出示课件3)
生讲故事,师提出问题
2.同学们认真想一想,真会有田螺姑娘吗?这反映了古代人民的什么愿望?
生自由发言,师总结(出示课件4)
现实中是不会有田螺姑娘的。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板书设计:
快乐读书吧
动人的情节
美好的情感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教学反思:。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教案快乐读书吧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鼓励学生阅读民间故事,在阅读中掌握中国民间故事的特点,读懂中国民间故事中丰富的历史知识、深厚的民族情感及道理,在交流阅读感受的过程中体验阅读的乐趣。
2.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指导学生学会读懂民间故事的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激发学生产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学会与人分享阅读的乐趣。
3.扩充阅读空间,进行广泛阅读,在阅读中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语感,拓展思维,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重难点明白民间故事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掌握阅读民间故事的方法。
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民间故事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 课时教学过程一、听歌激趣,引入学习1.播放歌曲《从前有座山》,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学生猜歌名)2.教师谈话: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
讲的是什么故事呢?从前有座山。
同学们,其实这也是一个民间故事,小时候爷爷奶奶也许就给你讲过。
像这样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还有很多,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民间故事的世界,去读一读更多的民间故事吧。
二、感知故事,阅读交流(一)了解民间故事。
1.什么是民间故事呢?我们试着给民间故事下一个定义。
(民间故事就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民间口头流传的故事。
情节夸张、充满幻想,大都表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劳动人民坚贞不屈的精神的赞颂。
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神话传说、传奇故事、生活故事、才子佳人故事、公案故事。
)2.你知道哪些中国民间故事?你是怎样知道的?(指名回答)(《田螺姑娘》《梁山伯与祝英台》《八仙过海》。
)3.在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了三篇有关民间故事的课文,说说你读后的感受。
(指名回答)(这些民间故事通俗易懂,内容有趣,很感人。
)4.课件出示教材上的卡片内容,让学生说说读后的收获。
(1)作为一种口头艺术,民间故事一般有固定的类型和重复的段落,这是为了在讲述中方便记忆,同时加深听众的印象。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快乐读书吧》【备课时间】9月23日【教材分析】本次快乐读书吧,引导学生阅读中外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一般篇幅较长,这是在四年级神话和科普类汇编作品的阅读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
教材由导语、“你读过吗”、小贴士和“相信你可以读更多”四部分组成。
【学情分析】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读懂民间故事的内容和主题是没有太大难度的,主要难点在于要在一个学期之内,用合适的速度完成多个长篇故事的阅读,并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
要完成本次“快乐读书吧”的任务,就是可以抓重点抓以下几个环节:一.组织导读活动;二.激励学生持续阅读;三.组织读书交流活动;四.拓展阅读。
【教学目标】一.产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能自主阅读中国、欧洲和非洲等地区民间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能初步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感受故事中朴素的价值观。
三.能感受阅读民间故事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教学重点】能初步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感受故事中朴素的价值观。
【教学难点】能感受阅读民间故事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前置作业】学生课前搜集民间故事【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吧》。
本单元我们学习的课文《牛郎织女》和《猎人海力布》都是民间故事。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能说说对民间故事的了解吗?(出示课件)民间故事是指群众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不断地被后人修改、添加、润色、提升的一种文学形式。
民间故事大多直接反映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民间故事的一般特点是: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语言口语化,通俗易懂,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神话色彩、地方色彩。
2.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小听着民间故事长大的,在你很小的时候,爷爷奶奶也许就给你讲过《从前有座山》这个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童年的回忆: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
讲的是什么故事呢?从前有座山……二、看图猜故事像这样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还有很多,你能猜得出下面这些图画的是什么民间故事吗?明确: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祝八仙过海它们都是中国民间故事中的精彩内容,想必同学们都从家里的长辈那里、课外读物上了解了不少,其中精彩的故事情节让人流连忘返,那么同学们有没有试着去了解更多的民间故事呢?读民间故事又给了你怎样的启发?今天的快乐读书吧,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快乐读书吧》教学设计Megan一、教材分析本册“快乐读书吧”以“从前有座山”为题,结合民间故事单元引导学生阅读中国民间故事。
教材由导语、“你读过吗”、小贴士和“相信你可以读更多”四部分组成。
导语将《从前有座山》这个仿佛语言游戏一般讲不完的故事作为引子,一方面提示民间故事口语化的特点,另一方面唤起学生关于民间故事的更多记忆,激发阅读兴趣。
“你读过吗”和“相信你可以读更多”,通过列举中外民间故事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和故事,如田螺姑娘、徐文长、列那狐等,引导学生去阅读文本。
小贴士点明本次快乐读书吧的阅读要素,即民间故事的文体特点,如情节内部的反复、固定的故事类型、相似的主人公和结局,而不是具体的读书方法。
因此,在阅读时应多注重感受民间故事的整体特点及其背后反映的民众传统心理。
二、学情分析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阅读民间故事是在四年级神话和科普类汇编作品的阅读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
《快乐读书吧》意在激发学生阅读中国、欧洲、非洲等不同地区民间故事的兴趣,采取课内外结合的方式进行民间故事阅读活动,让学生养成热爱阅读、每天阅读的好习惯,并感受读书的快乐、分享读书的快乐。
三、教学目标1.产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能自主阅读中国、欧洲和非洲等地区民间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初步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感受故事中朴素的价值观。
3.能感受阅读民间故事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四、教学重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民间故事,了解民间故事的主要内容。
初步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感受阅读民间故事的快乐。
五、课时安排导读课1课时阅读推进活动分散开展读书交流分享课1-3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读课【课时目标】1.激发学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和继续探究的欲望。
2.读《田螺姑娘》,了解故事内容,初步感知阅读民间故事的方法。
3.和学生一起制定阅读计划。
【教学过程】(一)猜故事导入,激发阅读兴趣1.一起读大家熟悉的故事——“从前有座山”。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快乐读书吧》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快乐读书吧》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不同的故事,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教材中包含了多个不同类型的故事,既有童话故事,也有民间故事,还有根据课文内容编写的拓展故事。
这些故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他们对不同类型的故事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
但是,部分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他们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进行阅读。
三. 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够主动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提高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3.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故事内容进行思考和讨论。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能够主动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故事内容进行思考和讨论。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阅读故事寻找答案。
2.采用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故事情节,进行分析讨论。
3.采用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故事材料,包括教材中的故事和拓展故事。
2.准备阅读策略指导材料,帮助学生了解和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
3.准备小组讨论的模板,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激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本节课的故事,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理解故事内容。
3.操练(10分钟)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如预测、质疑、归纳等,对故事内容进行理解和分析。
4.巩固(10分钟)针对故事中的重点内容,进行提问和讨论,巩固学生对故事的理解。
快乐读书吧从前有座山教案一、学情分析本单元《快乐读书吧》的主题是“从前有座山”,旨在引导学生阅读中外民间故事。
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读懂民间故事的内容和主题难度不大,主要难点在于用合适的速度完成多个长篇故事的阅读,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多阅读,激发学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感受阅读故事的快乐。
二、教学目标1.能自主阅读中国、欧洲和非洲等地区的民间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产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2.初步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感受故事中朴素的价值观。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阅读指导,体会民间故事中的特点,理解民间故事中蕴含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能感受阅读民间故事的快乐,乐于分享阅读成果。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播放歌曲《从前有座山》,你听过这个故事吗?你能接着这个故事说下去吗?2.出示《花木兰》《白雪公主》等经典民间故事图片,提问:你还知道哪些被拍成影视作品的民间故事?你能讲一讲这些故事吗?3.介绍故事《花木兰从军》。
(二)记录收获1.介绍《白蛇传》,阅读《白蛇传》故事梗概。
2.在你很小的时候,爷爷奶奶也许就给你讲过这些故事。
像这样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还有很多,找来读一读,并制作整理记录卡。
3.分享故事:(1)阅读《田螺姑娘》,整理阅读记录卡。
(2)每个小组推选一名学生分享故事。
注意:讲故事的人:声情并茂,声音洪亮。
听故事的人:认真倾听。
4.阅读中国、欧洲、非洲等不同地区的民间故事,记录自己的阅读时间和收获。
(1)阅读中国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2)阅读非洲民间故事:《葫芦孩子》(3)阅读欧洲民间故事:《列那狐的故事》5.故事研讨会。
非洲民间故事:大致分为四个类别——宇宙及其起源、动物及其世界、人的世界以及人与他的命运,表现了非洲黑人民族的生活经验、社会风俗、文化传统和哲学思想。
语言保留了非洲方言在语音、节奏等方面的特色,富于音乐性和趣味性,具有很强的文学和文化价值。
欧洲民间故事:主要描写的是国王和贵族、王子和公主、贫民和富商、女巫和妖魔,以及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文本式+表格式(共2篇)快乐读书吧:从前有座山1.鼓励学生阅读民间故事,在交流阅读感受的过程中体验阅读民间故事的乐趣。
2.引导学生体会民间故事中的人物特点,明白民间故事的特点,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3.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广泛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民间故事中的人物特点,明白民间故事的特点,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难点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广泛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准备1.学生搜集中外民间故事。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
讲的是什么故事呢?从前有座山……在很小的时候,爷爷奶奶也许就给我们讲过这个故事。
像这样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很多很多,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2.引导学生简单交流阅读民间故事的乐趣(能够感受到很多生活中没有的乐趣……),教师适时引入:同学们,课前老师安排你们阅读了中外的民间故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分享阅读的乐趣吧。
此环节教学借助教材中的引言创设激情谈话,让学生在语言的暗示下不知不觉融入美好的意境中,唤醒了他们对民间故事的美好向往之情,从而让他们更快乐地进行阅读乐趣分享。
二、互动交流,分享内容。
1.过渡。
同学们,民间故事伴随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快乐地成长,而《中国民间故事》无疑是送给全世界孩子和大人的礼物。
在这本书里老师最感兴趣的还是《田螺姑娘》。
2.引导学生试着猜一猜老师感兴趣的原因。
生:我觉得老师肯定被田螺姑娘勤劳善良,懂得感恩的美好品质深深打动了。
师:那大家能大概讲一讲田螺姑娘的故事吗?生:从前有个年轻人独自种着几亩田过活,有一天他在田里捡到了一个大田螺,他舍不得吃,就将田螺养在水缸里面。
第二天等他从田里耕作回来,发现自己家里被收拾得干干净净,饭菜也做好了。
他很奇怪,就把这件事告诉了隔壁的老太太,老太太说一定是田螺姑娘来帮了他……师:民间故事作为一种口头艺术,一般有固定的类型和重复的段落,便于讲述,便于记忆。
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快乐读书吧》部编版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快乐读书吧》中的故事,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3. 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
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快乐读书吧》是一部专为小学生编写的阅读指导书籍,包含多个有趣的短篇小说和故事,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2. 教学内容:本节课将选取《快乐读书吧》中的一个故事进行详细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掌握阅读技巧,并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快乐读书吧》中的故事,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学生课本、阅读记录本、文具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
2. 宣布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二、故事讲解与分析(15分钟)1. 对选定的故事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掌握故事的主题思想。
2. 分析故事中的角色形象,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
三、阅读技巧讲解与实践(15分钟)1. 讲解阅读技巧,如如何快速捕捉故事大意,如何理解难句,如何分析角色形象等。
2. 学生实践阅读技巧,对故事进行深入阅读。
四、小组讨论与分享(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
2. 各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进行阅读,并完成阅读记录。
板书设计:1. 阅读技巧:快速捕捉故事大意、理解难句、分析角色形象2. 故事情节:简要概括故事情节,突出故事主题思想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快乐读书吧》中的一个故事,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快乐读书吧
教学目标
1.产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能自主阅读中国、欧洲和非洲等地
区的民间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能初步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感受故事中朴素的价值观。
3.能感受阅读民间故事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产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感受阅读民间故事的快
乐。
2.教学难点:在阅读过程中初步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感受故事
中朴素的价值观。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播放歌曲《从前有座山》)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
学生很快猜出歌名。
教师:对了,其实它也是一个民间故事,估计爷爷奶奶就给你们讲过。
今天让我们走进民间故事的世界,去读一读更多的民间故事吧!
二、初谈感受。
1.你知道哪些中国民间故事?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纷纷举手回答。
2.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了有关民间故事的课文,能说说你读后的感受
吗?
(通俗易懂、情节曲折离奇,非常感人。)
3.民间故事写的都是一些在群众中流行的故事。好多故事带有传奇色
彩,寄托了群众的美好愿望。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民间故事,走进
那奇幻的世界。
三、品读《田螺姑娘》。
1.出示感人的片段。
2.自由读。
3.赏析。
(1)学生齐读。读完后,你的心情怎样?你从这个故事中体会到什么?
(2)这个美丽的故事打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而那优美的文笔更是令
人难忘。再读读,把文章里最吸引你的情节(自己最感兴趣、印象最深
刻的地方)找出来,用横线标注,认真读一读,细细品味,并在旁边写写
感受。
(3)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5)小结:读书时,我们不仅要知道文章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还要把
文章里最吸引你的情节(自己最感兴趣、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找出来,
认真品读,并写下自己的感受。读完以后,还要想想故事中写了哪些人
物,主人公是谁,他(她)是怎样的人,从哪里能看出来,标出相关句子
或圈出相关词语。这是我们读完以后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只有这样,
才能把文章读懂、读深、读透。
四、拓展延伸。
中国的民间故事有很多,如《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
等,同学们要制订计划,认真读一读。民间故事不仅中国有,外国也有,
如《一千零一夜》《列那狐的故事》等,同学们也要多阅读、多积累
这些故事。
【板书设计】
动人的情节
快乐读书吧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美好的情感
【课后反思】
1.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通过导入这个环节引起学生的兴趣。对
正文的把握上,我采用层层深入的方式,首先让学生了解《孟姜女哭
长城》这个故事,然后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民间故事》这本书,从中
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并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们推荐外国的民间故事。
2.在对民间故事的把握上,我通过让学生讲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让
他们感受到其中蕴含着的劳动人民的期盼和情感,让他们体会民间故
事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热爱民间故事的情感。
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对于民间故事,学生们了解得不太详细,因此
在让他们讲民间故事的过程中,气氛不热烈,同学们反应不积极。
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对于民间故事,学生们了解得不太详细,因此
在让他们讲民间故事的过程中,气氛不热烈,同学们反应不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