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机动车NOX减排培训
- 格式:ppt
- 大小:2.34 MB
- 文档页数:55
机动车尾气检测培训计划一、前言随着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机动车的数量不断增加,而尾气污染也日益严重,给大气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因此,加强机动车尾气检测工作,对于改善环境质量,保护公众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机动车尾气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制定了以下培训计划。
二、培训目标1. 了解机动车尾气检测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2. 掌握机动车尾气检测仪器的使用和维护;3. 掌握机动车尾气检测标准和操作流程;4. 掌握机动车尾气检测结果的判断和处理方法;5. 提高机动车尾气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三、培训内容1.法律法规和政策培训(1)了解有关环境保护、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2)了解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和监测管理政策。
2. 仪器使用和维护培训(1)机动车尾气检测仪器的分类和原理;(2)机动车尾气检测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3)机动车尾气检测仪器的维护和保养方法。
3. 尾气检测标准和操作流程培训(1)了解机动车尾气检测的相关标准和规范;(2)掌握机动车尾气检测的操作流程和步骤;(3)学习机动车尾气检测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
4. 检测结果判断和处理培训(1)学习如何判断机动车尾气检测结果的合格与否;(2)掌握机动车尾气检测结果异常的处理方法;(3)学习机动车尾气检测结果的录入和报告生成。
5. 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培训(1)培养机动车尾气检测人员的职业操守和道德素质;(2)提高机动车尾气检测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3)加强机动车尾气检测人员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技能。
四、培训方式1. 理论教学通过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员了解机动车尾气检测的相关法律法规、仪器使用、检测标准和操作流程等内容。
2. 实际操作安排学员进行机动车尾气检测仪器的使用和操作练习,让学员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3. 实地实习安排学员到机动车检测站进行实地实习,了解机动车尾气检测的实际工作流程和客户服务情况,提高学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五、培训考核1. 理论考核培训结束后,进行机动车尾气检测的理论考核,测试学员是否掌握了相关法律法规、仪器使用、检测标准和操作流程等内容。
“十二五”氮氧化物总量控制思路与难点江苏天一智能设备有限公司严循东2011年5月13日氮氧化物指的是氮的氧化物的总称。
包括氧化亚氮(N2O)、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三氧化二氮(N2O3)、四氧化二氮(N2O4)、五氧化二氮(N2O5)等。
通常所指氮氧化物主要是NO和NO2两种成分的混合物,用NOX表示。
它是大气中常见的主要污染物。
全球每年排放的NOX量约为109t,其中95%来自自然发生源。
人工发生源主要有汽车、电场、工厂。
硝酸、氮肥、火药等工业也有较多的NOX排放或泄漏到大气中。
氮氧化物活性高、氧化性强,是造成我国复合型大气污染的关键污染物。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能源消费总量大幅攀升,我国氮氧化物排放量迅速增长。
“十一五”期间,我国氮氧化物排放量逐年增长,2008年达2000万吨,排放负荷巨大。
火力发电、工业和交通运输部门三者之和占我国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的85%,基本呈现三足鼎立之势。
氮氧化物排放量的迅速增加导致了一系列的城市和区域环境问题。
由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引起的臭氧和细粒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环境问题。
若不加严控制,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城市光化学烟雾、酸雨污染和灰霾天气还将呈迅速发展和恶化之势。
综上分析,“十二五”期间我国必须对氮氧化物进行全面控制,针对氮氧化物的污染特征,进入以质量改善为切入点、以主要行业为突破口的大规模削减阶段。
从减排管理的基础条件来看,自“十一五”以来,随着污染减排三大体系能力建设的加强,氮氧化物统计、监测管理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2006年全国环境统计中将氮氧化物因子纳入到环境统计范畴;2007年开展的污染源普查工作对全国氮氧化物排放系数和排放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
在污染源监测方面,随着国控重点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设施建设完成,氮氧化物排放重点源大都具备了自动监测的能力,并与省、市监控中心实现了联网。
此外,国内火电行业氮氧化物控制技术日趋成熟,除催化剂等核心技术外,基本实现了国产化。
氮氧化物对环境的危害及污染操纵技术摘要:氮氧化物气体是危害最大、最难处置的大气污染物之一。
随着经济的迅猛进展,有效操纵氮氧化物造成的大气污染已迫在眉睫。
本文对氮氧化物的来源、危害及操纵技术进行了概述,这关于“十二五”期间氮氧化物的减排有了更进一步的熟悉。
关键词:氮氧化物来源危害低氮燃烧技术烟气脱硝技术我国是以燃煤为主的进展中国家,其能源组成以煤炭为主,消耗量占一次能源消费量的76 %左右。
随着经济的快速进展,煤耗的增加,燃煤造成的大气污染日趋严峻,而氮氧化物(NOx) 是其中的要紧污染物之一。
最近几年来,由于机动车拥有量的迅速增加,尾气排放氮氧化物(NOX)也是一个不容轻忽的问题。
因此,国家“十二五”期间把氮氧化物(NOX)做为减排指标考核,操纵氮氧化物(NOX)排放量已势在必行,。
氮氧化物的来源及危害大气中氮氧化物有N2O.NO.NO2.N2O3.N2O4和N2O5,总起来用NOx表示。
其中污染大气的主若是NO和NO2。
NO毒性不太大,但进入大气后可被缓慢地氧化成NO2,当大气中有O3等强氧化剂存在时,或在催化剂作用下,其氧化速度会加速。
大气中的NOx来源要紧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由自然界中的固氮菌.雷电等自然进程所产生,每一年全世界约产生5亿吨,另一方面是由人类活动所产生,每一年全世界产生量超过5000万吨。
在人类活动产生的NOx中,由各类炉窑.机动车和柴油机等燃料高温燃烧产生的约占90%以上,第二是硝酸生产.硝化进程.火药生产及金属表面的硝酸处置等进程。
从燃烧系统中排出的NOx95%以上是NO,其余要紧为NO2。
由于在环境中NO最终将转化为NO2,因此,估算的NOx排放量都按NO2计。
NO2的毒性约为NO的5倍。
当NO2参与大气中的光化学反映,形成光化学烟雾后,其毒性更强。
大气中的NOx对人和动植物都有必然的危害。
NO还会致使中枢神经受损,引发痉挛和麻痹。
高浓度NO中毒时,迅速致使肺部充血和水肿,乃至窒息死亡。
《“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政策解作者:宗边 2011-09-28近日,国务院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国发〔2011〕26号,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了50条政策措施,并确定了“十二五”各地区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
一、请介绍一下制定《方案》的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生态环保工作。
五年前,《“十一五”规划纲要》第一次把节能减排列为约束性目标。
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把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取得了显著成效。
全国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4.29%和12.45%,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约束性目标,扭转了“十五”后期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上升的趋势,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十二五”时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消费结构持续升级,我国能源需求呈刚性增长,受国内资源保障能力和环境容量制约以及全球性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影响,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污染减排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特别是我国污染减排工作还存在责任落实不到位、推进难度增大、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基础工作薄弱、能力建设滞后、监管不力等问题。
为确保实现《“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约束性指标,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方案》是推进“十二五”污染减排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十二五”污染减排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分十二个部分,共50条。
二、“十一五”污染减排成功的经验有哪些? 主要有五点经验: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家层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和《国务院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国发〔2007〕36号),环境保护部党组把污染减排作为中心工作来抓,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全国二氧化硫比2005年下降14.29%,化学需氧量下降12.45%,两项指标排放量的下降在环境质量的改善中得到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