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化中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8
陕西师鸡中学2006-2007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期中试卷高一必修三人教版语文试题下载试题预览陕西省宝鸡中学2006-2007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说明:1.本试卷分Ⅰ、Ⅱ两卷,将第Ⅰ卷答案涂到答题卡上,第Ⅰ卷不交。
2.第Ⅰ卷分AB卷型。
3.全卷共七大题,24小题,满分120分,120分钟完卷。
第Ⅰ卷(30分)一、(16分,每小题2分)1.下列另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踌蹰cháu chú谬种miù逡巡jūn沸反盈天fèiB.俨然yǎn出岫xiù吮吸shǔn咀嚼鉴赏jǔjuéC.蹙缩cù炮烙páo luò癸丑kuí瓮牖绳枢yǒuD.歆享xīn泅水qíu几率jǐ语竭词穷jié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寒喧醴酪阡陌流觞曲水B.锋镝刀俎激湍放浪形骸C.诡密氓隶嗔目游目骋怀D.熹微盘桓彭殇心心向荣3.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好的一项是()(1)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的凄凉。
(2)我虽然力求审慎,使一切能有正确的证据,但是错误的,还是不可避免的。
(3)他也真怪,在最晴朗的日子,穿着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
(4)我不能想象,在我们最古老原始的时代,当一些天才画家在洞穴里作画之时,附近就没有一些同样具有创造才能的人在创作歌曲。
A.薄薄渗入虽然还甚至B.淡淡窜入即使也乃至C.薄薄窜入即使也甚至D.淡淡渗入还乃至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我们形容事物变得快时常说:“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
”极光可真是这样,变幻无常,而这一切又往往发生在几秒钟或数分钟这内。
B.照理说:“炒菜要人吃,唱歌要人听。
”可是人家为你唱,是要你懂他歌里的意思!C.契诃夫把目光集中在小人物身上,从他们平凡的琐事中揭示出他们的庸俗习气,他们的不觉悟,唤起人们对浑浑噩噩、半死不活的生活的厌恶,引起疗救的注意。
2006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素质训练期中同步测试语文试卷注意: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昏.(hūn)蛋搭讪.(shān)炮烙.(1ào)B.孱.(chàn)头玷.(diàn)辱间.(jiàn)或C.荒谬.(miù)形骸.(hái)畏葸.(xǐ)D.拓.(tà)片笨拙.(zhuó)甘霖.(lí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宿愿纷繁芜杂孤癖音容笑貌B.吝涩揣揣不安孱头勃然大怒C.吮吸残羹冷灸自栩冠冕堂皇D.贮立相形见绌凭吊战战兢兢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B.但是假定又假定,我若为王,这世界会成为一种怎样的光景?C.庄周霍地跃起,敲着空桶唱道:“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D.当然,问题不在于什么标准,也不在于这位城里人的理发师为什么瞧不起“乡下佬”(那里面当然大有文章的)而在于为什么他可以任意决定谁该剃平头,谁只能剃光头,可以这样为所欲为?4.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与常规的计算机相比,生物计算机具有密集度高的突出优点。
_______用DNA分子制成生物电子元件,将比硅芯片上的电子元件要小得多,________可小到几十亿分之一米。
_______,生物芯片本身具有天然独特的立体结构,其密度要比平面型硅集成电路高10万倍。
A.由于甚至所以B.只是也许可见C.如果甚至而且D.虽然也许然而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这些食品是交给奶奶保管的,可她并不是一个从长计议的人,常常领着我们将下一日的提前消耗掉,造成寅吃卯粮的局面。
B.这件事对我无异于晴天霹雳——一块珍藏多年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变成一块一文不名的瓦片。
高一语文期中试卷说明: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百舸.(kē)青荇.(xìng)漪.(yī)沦罗绮.(qǐ)B.佝.(gōu)偻霉菌.(jùn)坍圮.(pǐ)踟.(chí)蹰C.跫.(qióng)音粗糙.(cāo)猝.(cù)然宁谧.(mì)D.恪.(kè)守慰藉.(jí)隽.(juàn)永翌.(yì)日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寥廓斑澜雾霭暄响B.袅娜敛裾嘻游安祥C.飘缈朦胧熨贴狼藉D.邂逅阴凉步履意蕴3 、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解说全对..的一项是: ( )A 、贰.于楚(从属二主)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动词)B 、亡郑以陪.邻(陪伴,动词)晋军.函陵(驻军,动词)C 、若不阙.秦(缺少,同“缺”,动词)朝济.而夕设版焉(渡河,动词)D 、行李..之往来(出门带的衣物等东西,名词)又欲肆.其西封(延伸,扩张,动词)4、下面括号内依次填入的一组字应是..()①科长立刻把问题反()到局里,引起了局领导的重视。
②()使我们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不能骄傲自满。
③这部书虽然有缺页,可()竟是珍本。
④他说话喜欢直()了当,是一个极爽快的人。
A.应即毕接B.映既必截C.映即毕截D.应既必接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 普希金是俄罗斯的伟大诗人。
他是积极浪漫主义的开创者,高尔基誉之为“俄国文学之始祖”。
被誉为“抒情之王”的则是匈牙利伟大的诗人裴多菲。
B . 郑愁予,台湾诗坛最富有传统精神的现代诗人,他的诗既豪放爽达,又委婉曲折;而闻一多诗歌的重要特征却是“丰富的痛苦”,如《赞美》所表现的,正是诗人耳闻目睹的抗战以来战火连天、山河破碎的痛苦回忆。
C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
高一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推荐文章高一下语文期末复习检测题热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考试期中试卷热度:高一语文必修一必背课文集锦热度:高一语文基础知识汇总热度: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热度:语文的考试是非常可以提升成绩的,小编今天就给大家来分享一下高一语文,仅供参考哦关于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①君子生非异也②生生所资B. ①既东封郑②又欲肆西封C. ①闻道有先后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D. ①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②卿能办之诚决2.下列各项加点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①师道之不复,可知矣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B. ①而耻学于师②肃追于宇下C. ①其可怪也欤②其皆出于此乎D. ①今其智乃反不能及②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不相同的一组是( )A. 晋军函陵非能水也,而绝江河B. 必蹶上将军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C. 园日涉以成趣下饮黄泉D. 瑜等率轻锐继其后是故圣益圣,愚益愚4.下列各组文言句子的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 青,取之于蓝复驾言兮焉求B. 何厌之有句读之不知C. 刘备天下枭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D. 蚓无爪牙之利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屈原的《离骚》距现在年代久远,用语习惯差异很大,其中文字让人读来有些不知所云。
②相对于一些难于理解的纯学术著作,余华的小说《活着》就明显平易近人了,读起来没有什么文字障碍。
③日裔英籍文学家石黑一雄获得了201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文学价值很高,获奖可谓实至名归。
④今年“十一”小长假,山东泰山景区,尤其是“十八盘”路段,车水马龙,游人如织,好不热闹。
⑤中国女排里约奥运会小组对阵荷兰队,在比分2:1领先的情况下,被荷兰队反戈一击,最终遗憾以2:3告负。
⑥抗战时期,日本人在中国罪行累累,十恶不赦,罪不容诛。
一、基础知识(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美轮美奂(huàn)沦为笑柄(bǐng)B. 鸿篇巨制(zhì)翻箱倒柜(gài)C. 纵横捭阖(bǎi)融会贯通(huì)D. 瞒天过海(mán)风驰电掣(chè)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种高科技产品不断问世。
B. 他的演讲充满了激情,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深受感动。
C.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D. 由于天气的原因,原定于明天的比赛推迟到下周。
3.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雨后的彩虹,宛如一座七彩的桥梁。
B. 他如同一个不知疲倦的蜜蜂,在知识的海洋中辛勤地采集。
C. 那笑声,如同一串串银铃,在山谷中回荡。
D. 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他踌躇满志,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B. 这本书图文并茂,深受读者喜爱。
C. 她虚怀若谷,从不自满。
D. 那位专家娓娓道来,让人听得如痴如醉。
二、阅读理解(40分)(一)现代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爱,就是行动林清玄爱,是一种行动,而不是一句空话。
有人说:“爱就是包容。
”我认为,包容只是爱的表现形式之一,爱更需要通过行动来体现。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个老奶奶提着很多东西,行动不便。
车到站了,老奶奶还没有下来,车上的乘客都开始抱怨。
这时,一个年轻人站起来,主动帮老奶奶拿东西,然后搀扶她下车。
他的行动让车厢里充满了温暖。
爱,就是帮助别人。
当我们看到别人遇到困难时,伸出援手,给予帮助,这就是爱。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路上看到一个小朋友摔倒,膝盖破了。
我立刻上前,帮他包扎伤口,并送他回家。
虽然只是一次小小的帮助,但我相信,这份爱会传递下去。
爱,就是关心。
关心他人,关注他们的需求,这就是爱。
兖州市2006—2007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说明:本试卷分试题与答题纸两部分。
请将第Ⅰ卷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第Ⅱ卷在答题纸上作答,考试完毕,只收答题卡与答题纸。
共150分(含卷面),答卷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30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槁暴驽马契而不舍就厉则利B.句读经传不拘于时传道授业C.商贾霓裳焦燥不安黯然销魂 D. 暄闹浣女白玉无瑕情投意合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⑴十一月一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表示,北京峰会是中非关系史上一次伟大的__。
⑵近日,兖州出台四项举措,将城乡就业纳入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
⑶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比赛中,法国教练治队有方,他说,______面对最弱的球队,______没有提出“必杀令”,以免队员有过大的压力。
A. 举动统筹即使/也B.创举统管尽管/也C. 举动统管尽管/也D.创举统筹即使/也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孔孟之乡的人真是热情好客,只要客人来了就要喝酒,如果客人真无酒量,可浅尝..辄止..,表个谢意。
B.我还要借这个机会感谢很多在媒体工作的朋友,他们为我的小说做了很多宣传,他们的推波助澜....使更多的人了解了我的小说。
C.这部号称投资上亿的影片,尽管故事情节和演员的表演都很难让人满意,但瑕不掩...瑜.,它的布景和服装仍深受观众好评。
D.我国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百万移民也是世界工程移民史上绝无仅有....的伟大壮举。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最近报刊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里,给了我们一个十分有益的启示: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就必须加强国民素质教育。
B通过“机遇”号火星车对一块火星岩石的分析,科学家发现了硫酸盐等一些必须在有液态水存在的条件下才会形成的矿物质。
C寒流侵入我国的路径,不是每次都一样的,这要看北极地带和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哪一部分气压最高,哪一部分气压最低所决定的。
黑龙江密山一中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第Ⅰ卷(共27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8分)1.选出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A.慰藉. jiâ熨.帖yù隽.永 juàn 遒劲.有力 jìng 强.词夺理qiángB.伛.偻 yǔ绯.闻 fēi 颓圮. pǐ纵横捭.阖 bǎi 蓊蓊..郁郁 wěngC.揭.示jiē遏.止â拜谒.â殚精竭.虑 jiã残碑断碣. jiãD.筵.席yán 挟.制 xiá谄.媚 chǎn 恬.不知耻 tián 果实累累.. lãi2.选出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A.游目骋怀鸟语迎耳门庭若市大相径庭B.浮想联翩跫音不响金壁辉煌百舸争流C.恃才傲物膏腴之地荒无人烟声名狼藉D.融汇贯通礼尚往来直截了当振聋发聩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1)西天的云霞一会儿像激起的浪花,一会儿像堆起的棉絮,不定。
(2)我这次没带孩子来,是想专心干点儿事情,同时也想使耳根一会儿。
(3)海伦·凯勒在她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强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使同学们受到很大。
A.变幻清净激励B.变幻清静鼓励C.变换清净激励D.变换清静鼓励4.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A.现代社会信息量与日俱增,上网已成为中学生常谈到的炙手可热....的话题。
B.所以死是一件不必一蹴而就....的事,死是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C.中央电视台的编导很有水平,几个经济类的节目都办得有声有色....。
D.坐在记者身旁的一位外国人突然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了起来。
5.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A.人们被老人那清晰的思路,乐观的情绪和坚定的信心深深感染了。
B.对于这种盲目投资的行为,迄今在有些部门仍未得到制止。
2006~2007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从今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阅读,写作,神游世界。
从今天起,关心语言和文字,给每一道题每一个空格书写一个珍贵的答案。
下面请微笑着开始这两个小时的旅程吧!第I卷一. 选择题:请将唯一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入答卷中,本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 诅咒zǔ眸子móu 亵渎xiè绵亘千里gèngB. 庠序yáng 肤浅fū孱弱chán 卓有成效zhuóC. 蹊跷qī拘泥ní倾轧yà风光旖旎yǐD. 镣铐liào 恪守kè慰藉jiè繁芜丛杂wú2.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 篷乱岚山猝然离去闲情逸致B. 坍圮端倪义愤填膺死有余辜C. 黯淡余暇迫不急待坚韧不拔D. 煤屑霎时直耸云宵浅尝辄止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谁否认祖先的智慧,谁就会遭到正人君子的。
(2)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文艺运动了。
(3)一连多少年,除了三天年假,他一天也不练习。
(4)只要有人始终充分的思考,并仁爱和真理,世界将属于他。
A. 奚落提倡中断实现B. 冷落推崇中止实践C. 冷落提倡中断实践D. 奚落推崇中止实现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这个疑团在我脑海里萦绕了三年,今天经他这么一说,我豁然开朗了。
B. 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居乐业,不大愿意搬家。
C. 这份成绩来之不易,是你这位莘莘学子勤奋努力的结果。
D. 张彤同学的精彩演讲结束了,同学们面面相觑,从内心发出赞叹之声。
5. 下列各句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小说叙述了一个流浪汉苏比为进监狱过冬而故意犯罪,却未达到目的,后来想改邪归正却被逮捕。
B. 面对着黄河这一条承载了整个民族的光荣与苦难的河流,每一个文化人都不会无动于衷。
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中测试语文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18分,每题3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一样的一组是〔〕A.俾.使庇.护抚髀.麻痹.秘.鲁B.通缉.垃圾.跻.身齑.粉箕.踞C.微疴.遵守..克.扣溘.然窠.臼D.亲戚.学期.圯.毁豆萁.沏.茶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包孕永诀衰草离披怅望低徊B.焦灼藏拙老羞成怒讯假设流星C.凝练眩目绰有余裕出神入化D.丰腴回溯销魂勾魄浩首穷经3.依次填入以下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坚决打好战,坚守岗位,严防死守,切断传染渠道和传染源。
②2004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新生将使用重新的教材。
③滕王阁的第五层,据说是登临远眺的最正确去处。
我们登上五层的回廊,天光水色,一碧万顷,心中天地也宽广起来。
A.阻击审订果然/顿时B.阻击审定突然/立刻C.狙击审定果然/顿时D.狙击审订突然/立刻4.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这种“摇头丸〞毒性很大,人吃后,就会情不自禁....地摇起头来,一摇就是数十分钟甚至数小时。
B.由于这次展销会上展出的多是一些大家熟悉的新锐作家的新作品,引起了读者的极大兴趣,所以,开幕式刚一完毕,热情的人们便似过江之鲫....,纷纷涌向各个展台。
C.他在文学界声望极高,一言九鼎....,你能得到他的赞许,这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荣誉。
D.近年来,世界各地局部地区的战争接连不断,造成大量的难民毁家纾难....,流离失所,这一现象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5.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本报派往美国采访9·11事件的记者共两位,到美国三小时后,一人发回来一份长篇通讯稿。
B.权威人士强调:最近,国内接连发生特大爆炸事件,全国人民必须提高防范意识,尽量防止此类事件不再发生。
C.据悉,在以后两天中,与会代表将盈利方式、信息转载标准化、运作与管理等问题展开专题研讨。
D.专家分析,目前中国大范围的气温偏低,主要是由最近一段时间阴雨天气多、光照缺乏引起的。
1 仁化中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 现代文阅读(3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6题(21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照)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升)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稀疏的杨柳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给第一段文字加上一个标题。(不超过6个字)(3分) 答:______________ 2.本文段的语言准确生动而又充满诗情画意,让人产生遐想。如第一段中“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实际上写了两种不同姿态的荷花,一种是 ,另一种是 。(4分)
3.第一段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写出了本体的什么特点?(4分) 4.第二段带点的字“泻”和“浮”能不能用括号里的字代替,为什么?(4分) 5.说说第二段中画横线的叠字,如“静静”、“薄薄”等的作用。(3分) 6.第一段中“颜色”一词的语义应如何理解( )(3分) A.水给人视觉的色彩印象 B.水对人显示的一点利害 C.水的美的姿容 D.五光十色的色彩 2
(二)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 7—10 题。 (12分) 米芾所写的各体书,以行书成就最高,突出的特点是 “ 沉着痛快 ” 。他写行书的速度非常快捷,即使是在绵帛上书写的《蜀素贴》,也是快笔如故,所以朱熹形容他的运笔 “ 如天马脱衔,追风逐电 ” ;宋高宗称之为 “ 如乘骏马 ” 。米芾写行书不仅速度快,而且果决有力,从而形成了他独特的笔势,用黄庭坚的话说,米芾的笔势 “ 如快剑斫阵,强弩千里,所当穿彻 ” 。我们看到,不管是小字行书如《苕溪诗》,还是大字行书如《虹县诗》他都能刷掠奋迅,墨浓笔肥不伤笔势,墨燥笔瘦犹能奔逸,这就是米字生动夺人的妙处。米字的神采,大多是从他那 “ 风樯阵马 ” 般的笔势里焕发出来的。学米字的书家如米有仁、吴琚,之所以形似米字而神采难现,就因为他们不曾学到米芾的笔势。
米芾写行书,还集纳了晋唐诸家笔法字法的长处。他 30 岁题写在阎立本《步辇图》上的两行观跋,是他最早的行书书迹,起笔收笔用力顿按,结字紧结,字形耸峙,后来写的《三吴帖》、《乱道帖》、《破步诗》、《苕溪诗》仍然保留着欹侧耸峙的体态,似乎受到欧阳询行书的影响。他的行书还汲取了颜体的宽博和褚字的骨力,又 “ 去颜肉,增褚骨 ” ,风格有一小变,米字的蟹爪钩,是人们熟悉的笔姿,是从褚字中变化出来的。自米芾师法王献之后,笔画又多取圆势,辅之以从晚唐书家段季展那里学来的 “ 八面皆全 ” 的 “ 刷 ” 笔之法,又增加了转折遒美的韵致,终于形成了 “ 骨筋、皮肉、风神皆全 ” 的米字。米芾曾经不无得意地说: “ 壮岁未能立家,人谓吾书为 ‘ 集古字 ’ ,盖取诸长处,总而成之,既老,始自成家,人见之不知以何为祖也。 ” 这好像是自夸,却是大实话。他 50 岁以后的行书,无论简札、跋语、歌诗,不仅形貌与古人若即若离,每出新意于法度之中,而且笔法活泼圆通,字态能侧能正,笔画多姿多态,笔势的奔逸更是摄人心魄。比之于黄庭坚的行书,为芾的笔姿变化多,振迅生动。与苏轼相比,论书法本领和技巧水平的全能,要在坡翁之上。苏轼也承认这一点,他说: “ 海岳(米芾号海岳外史)平生篆、隶、真、行、草书,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当与钟王并行,非但不愧而已。 ” 乾隆皇帝视为 “ 三希 ” 之宝的王献之《中秋帖》,就是米芾的节临本;传世的王羲之《大道帖》及小王的 “ 鹅群贴 ” 、《东山帖》墨本,也是米芾的手笔。
7 .对第一段中画线的 “ 沉着痛快 ” 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 A .意思是说米芾所写的行书运笔速度非常快,而且果决有力。 B .意思是说米芾所写的各体书法书写速度非常快,而且果决有力。 C .意思是说米芾行书书法速度非常快,而且结字紧结,字形耸峙。 D .意思是说米芾的各体书法有独特的笔势,如 “ 风墙阵马 ” 。 8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米芾的《苕溪诗》具有墨浓笔肥的特点,《虹县诗》具有墨燥笔瘦的特点。 B .米芾的《苕溪诗》和《虹县诗》都有 “ 风樯阵马 ” 般的笔势。 C .米有仁和吴琚的字,都表现不出用笔刷掠奋迅的特点。 D .米有仁和吴琚的字用墨有浓有燥,笔画有肥有瘦,和米芾的字有形似之处。 3
9 .以下叙述不属于米芾成熟期行书特点的一项是 ( ) A .形貌与古人若即若离,集前代诸家笔法、字法的长处而自成一家。 B .笔画多取圆势,运笔采用 “ 八面皆全 ” 的刷笔之法,转折遒美有韵致。 C .既有筋骨、皮肉、又有风神。形神兼备,具有独特的笔势。 D .常常出新意于法度之中,笔法活泼圆通,字态能侧能正,笔画多姿多态,笔势奔逸。
10 .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欧阳询的行书具有字形耸峙的特点,颜体字具有宽博多肉的特点。 B .黄庭坚的行书笔姿变化较少,苏轼的书法也不是各体皆精。 C .王献之的书法,笔画具有圆势;褚字较有骨力,并创造了 “ 蟹爪钩 ” 。 D .米芾早期的行书,努力学习前代书家的长处,但仍能看出模仿的痕迹。 二、古诗文阅读(33分) (一)文言文阅读(21分)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1——14题。(12分)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 4
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1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终老不复取:通“娶”,娶妻 B.何意致不厚:宽厚 C.何乃太区区:见识短浅 D.会不相从许:副词,有称代作用,代“你”。 12.下列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是( ) A.汝岂得自由 B.槌床便大怒 C.哽咽不能语 D.可怜体无比 13.下列对第二段段开头“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这几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此段“织素”“裁衣”“弹箜篌”“诵诗书”等整齐句式,读来富有声律之美。突出刘兰芝多才多艺、很有教养的特点。
B.此段运用铺陈排比的手法,从而达到了盛赞刘兰芝才艺的效果。 C.此段中罗列的数字,应该是互文,这是一种交叉的表述,只是表示兰芝富有教养,并不是指具体才艺的学习年限。
D.此段按时间顺序来写,是为了突出刘兰芝家对她的教育循序渐进,很有整体规划。 14.选文开头两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用的是古代民歌中常用的比兴手法,对它在诗中所起的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孔雀徘徊、劳燕分飞、鸳鸯双栖等美禽恋偶的具体形象中都有寄寓了人们追求自由恋爱、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B.以孔雀失偶兴起,描述了一个哀婉感人的爱情悲剧,充分体现出古代文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极强的语言表现力。
C.以孔雀徘徊比喻夫妻离别,以具体形象激发读者的想象,给全诗渲染了一种悲剧气氛。 D.以孔雀徘徊统摄全诗,引起下文对焦、刘悲剧的叙述,并与结尾呼应,达到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
阅读下面文段,翻译15—17(9分) 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君何不试勿衣紫也,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