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中的禅宗美学
- 格式:docx
- 大小:15.79 KB
- 文档页数:1
禅宗美学与当代风景园林设计禅宗美学与当代风景园林设计摘要:禅宗美学是一种宗教美学,是禅宗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审美思想。
禅宗美学是以受禅宗思想影响的禅师、文人、士大夫等人的审美创作为主要表现方式,长期以来,禅宗美学都与园林设计密不可分,进而产生了独特的中国传统园林美学。
但到了现代社会,禅宗美学似乎与当代园林渐行渐远,本文即从禅宗美学的特点以及其对园林的影响方面进行探讨,以探寻禅宗美学在当代风景园林中的发挥空间。
关键词禅宗美学当代风景园林设计一、禅宗美学特征(一)生命之美关注生命问题,感悟内心,获取生命的解放是禅宗追寻的主要内容。
皮朝纲言:“禅宗美学有着它十分独特的性质,它并非通常意义上的美学,也不是一般的艺术哲学,而是对人的意义生存、审美生存的哲学思考,或者说它是对生命存在意义、价值的诗性之思,是对于人生存在本体论层面的审美之思,因而它在本质上是一种追求生命自由的生命美学。
”禅宗追求心灵的自由,追求一种随心的生存方式。
对于禅宗而言,心的自由是一种随遇而安、空灵寂静、了无牵绊的彻底的自由,是一种没有矛盾、没有阶级、没有差异的完全意义上的自由。
它将生命的自由看成是一种绝对的和谐的理想境界,是一种对自由的诗意的讴歌,与艺术的美学追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二者之间天然相通。
(二)感悟之美禅宗美学的核心即“心性”感悟。
禅宗也被称为“心宗”,即修禅即为“悟心”,离开了对“心”的感悟、体悟,禅宗美学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禅宗的“悟”有渐悟和顿悟两种方式,这与艺术的“心性之悟”的创作过程在事实上是相通的。
设计灵感的获得,就是一种感悟的过程,在艺术鉴赏过程中,审美主客体之间灵魂的沟通也需要通过“悟”来寻得圆满。
(三)空灵之美大乘佛教经书《中论》第二十四品云,“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
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事物都是因缘而生,随缘而起,随缘而灭,聚散离合,毫无定性,这是“空”的缘由。
“主空的自然观与看空的人格观相结合,产生了一门全新的美学:心造的境界——意境”。
侘寂美学与禅宗思想对园林景观设计的启示侘寂是一种思想,一种美学,一种世界观,其主张的是褪去物质性之后,所看到的事物本质之美。
文章通过对侘寂美学和禅宗思想的分析和认识,结合日本园林和中国古典园林的赏析,探讨侘寂之美对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影响,以及对于设计的思考和启示。
标签:侘寂美学;禅宗思想;枯山水;意境日本侘寂美学与中国禅宗思想侘寂美学是日本美学意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侘寂(Wabi-sabi)是日本传统文化、美学、世界观、思想哲学的根基,是顺应自然时间推移变换的结果,是一种强调朴素淡雅的美,侘寂之美的体现存在于多个维度之上,无论寺庙、庭院园林、茶具、还是服饰,到处都是这个概念的展现。
中国的禅宗思想是印度佛教思想传入中国后经过发展的产物,追根溯源,日本的侘寂思想源自中国佛家中的禅宗思想,二者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禅宗思想是一种通过心性修持从而得到心性提升的思想,摆脱烦恼、追求生命自觉和精神境界的文化理想。
禅宗思想强调发现残缺的美,接受自然的变换。
所宣扬的也是一种朴素,淡然,寂静的价值观。
在这种美学的价值观培养下,使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自然和生活中的残缺美、朴素美,产生对于生活新的美学观点。
日本园林的侘寂美日本园林中侘寂美的典型代表——枯山水,在日本现存最古老的一本造园学专著《作庭记》中最早出现了枯山水一词,书中写道:“于无池无水处立石之庭园。
”随着室町时期的到来,社会的文化阶层逐渐从贵族向僧侣转化,他们开始在寺院中修建小尺度的庭院,运用这种缩微式的园林景观,在庭院的方寸之间体味到山川江河。
在此之后,枯山水多见于小巧、静谧、深邃的禅宗寺院,也被僧侣看做是助益于提升修为、参禅冥想之地,因此枯山水逐渐得到广泛应用于日本园林。
最严格意义的枯山水,同时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日本京都府龙安寺,其中蕴含的侘寂之美言之不尽,这座始建于1450年的禅宗古寺,将日本庭院园林的抽象美展现的淋漓尽致。
方丈庭前一块面积不大的矩形白沙地上,放置着五组(共十五块)大小不一的石块,这组枯山水用白沙、景石、苔藓以及周围的建筑、植物将侘寂之美的静谧、深邃、朴素、淡雅完美呈现,用石块象征山峦,用白沙象征湖海,用线条表示水纹,为观赏者展示了一幅似画非画不对称的山水画卷,诠释了枯山水的最高境界。
建筑空间设计的禅意美学营造分析一座建筑,不仅仅是为了提供人们居住、工作、学习等功能的场所,更是一个能够让人们感受美的空间。
建筑空间设计所营造的禅意美学,是一个能够让人们心灵得到慰藉和平静的美学空间。
在当代社会,人们在追求物质享受的也渴望一份内心的宁静和从容。
建筑空间设计的禅意美学营造不仅仅是一种审美追求,更是对人们内心需求的满足。
禅意美学的营造离不开建筑空间设计的几大要素:材料、结构、光线和布局。
下面将通过对这些要素的分析,来探讨建筑空间设计的禅意美学营造。
首先是材料。
禅意美学追求的是简约、自然、朴实、和谐的美感。
在建筑空间设计中,材料的选择尤为重要。
比如说,在一个建筑空间中,如果使用了大量的天然材料,如木材、竹子、石头等,就能够给人一种自然、朴实的感觉。
而如果使用了人造材料,如玻璃、金属等,则会给人一种冰冷、工业的感觉。
所以在禅意美学的营造中,建筑空间设计需要尽量避免使用人造材料,而是倾向于使用天然材料,从而营造出一种安静、舒适的美感。
其次是结构。
禅意美学所追求的是简约和谐的美感,因此在建筑空间设计中,结构的简约性尤为重要。
一个简约的结构能够让人们感受到一种清新、舒适的美感,从而让人心情愉悦。
结构还需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使建筑与周围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比如说,一个环境优美的建筑空间设计,如果其结构简约、与周围自然景观相协调,就能够给人一种禅意美学的体验。
再次是光线。
光线在建筑空间设计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禅意美学所追求的是柔和、舒缓的光线美感。
在建筑空间设计中,需要设计出适宜的采光方案,使室内的光线柔和而舒缓,不刺眼,给人一种舒适、宁静的感觉。
光线还能够帮助营造出一种深邃的空间感,从而使建筑空间更显沉稳、安静。
最后是布局。
禅意美学的营造中,建筑空间的整体布局也尤为重要。
一个合理的布局能够让建筑空间看起来更加和谐,给人一种舒适宁静的感觉。
比如说,在一个建筑空间设计中,如果布局合理、流畅,就能够给人一种顺畅、和谐的体验。
2019年第10期现代园艺禅宗美学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启示周南(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广东广州510405)摘要:如何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设计出融合了人文、情怀、意境的优美作品,营造人地和谐的城市景观,或许禅宗美学会给我们一些启示:灵感的顿悟、意境的营造、对自然的尊重、追求万物的体验,如此,设计出优秀的园林设作品也就顺理成章。
关键词:禅宗美学;风景园林;园林设计众所周知,我国园林发展历经千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则是皇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
在时代的不断发展下,园林为城市建设描绘了浓重的一笔,特别是在新时期,需要实现古代园林与现代建筑的相互整合,在互补中让人眼前一亮。
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设计师不断重复着设计流水线上的工艺品,而忽略人文、情感与意境,更破坏了人们生存空间的生态平衡。
如何把握住城市命脉,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设计出融合人文、情怀、意境的优美作品,营造人地和谐的城市景观,或许禅宗美学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禅宗美学由禅宗思想发源、演变而来。
禅宗思想最早起源于印度佛教,是印传佛教中国化并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发展的产物,它对中国哲学思想及艺术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
禅宗的主要特色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强调识心见性、顿悟成佛。
1现阶段风景园林设计中存在的不足1.1风景园林设计的“利益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自然景观的破坏也是日渐增多,但是出于精神文明的享受,对景观的观赏需求又在不断加大,各类风景园林设计和建造变得功利化。
部分设计师忘记设计初心,秉承利益至上,忽略了作品的内在与自然,使得设计出来的作品丧失自然之美、传统之美、人文之美。
1.2风景园林设计的“形式化”大多数设计人员为满足古典园林设计的要求,往往过分重视古典的含义,尤其是将其融入到现代风景园林之中,由于未从全局考虑与分析,从而导致整个园林设计显得过于浮夸。
设计者不再坚持设计理念,疏于对现有地形地貌的勘察利用,使得风景园林营造流于“形式化”。
设计师品牌中的禅意美学禅意美学在设计师品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禅意美学源自佛教的禅宗思想,强调内心的宁静、平和与自我发现。
它注重自然、简洁、平衡和谐的元素,与现代生活中繁复、浮躁的氛围形成鲜明对比。
在设计师品牌中,禅意美学不仅仅限于产品设计,也体现在品牌的整体氛围、形象塑造和宣传推广等方面。
以下将从这几个方面深入探讨禅意美学在设计师品牌中的应用。
首先,禅意美学在品牌的整体氛围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庄重、宁静、平静的氛围是禅意美学所提倡的基本要素,这种氛围可以通过品牌的店面布置、员工着装、音乐氛围等方面来实现。
店面设计可以采用简洁的线条、自然的材质、柔和的灯光等元素,使顾客在进入店内就能感受到内外和谐的气氛。
员工着装也应以简洁、舒适为主,不过分追求奢华和浮华。
通过恰当的音乐选择,可以让顾客在店内感受到一种舒心的氛围,进而增加对品牌的好感。
其次,禅意美学在品牌形象塑造上有着重要作用。
禅意美学注重内在的修养和自我发现,这与品牌形象的塑造紧密相连。
一个有禅意美学的设计师品牌,应以纯粹、质朴、自然的形象示人。
品牌LOGO的设计可以采用简单的图形,以及自然的颜色和字体,突出品牌的简洁和纯粹。
在品牌宣传上,可以通过优质的文字和图片展示品牌的创意和理念,让顾客对品牌有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品牌形象还体现在与顾客的互动中,要注重顾客的需求和体验,以真诚、贴心的服务赢得顾客的信任和认同。
总之,禅意美学在设计师品牌中的应用非常重要。
它不仅可以通过整体氛围的塑造、品牌形象的塑造和宣传推广等方面来体现,而且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传递一种内心的宁静和平和,使顾客对品牌产生共鸣和认同。
通过禅意美学的应用,设计师品牌可以与众不同,脱离浮躁和繁复的氛围,为顾客提供一种内外和谐、简约舒适的购物体验。
当时经济、社会和技术的发展,存在不同的设计风格,比如现代设计萌芽时期起源于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以追求自然纹样和哥特式风格为特征,旨在提高产品质量和复兴手工艺品的设计传统;工艺美术运动之后,完全追求自然风格,强调自然中只有曲线,放弃任何一种传统装饰的“新艺术”运动;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之前“包括机械制品在内的工业设计领域,其新观念的确立要来得迟缓,以至在工业革命发生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包括英国在内的国家的机械制品丑陋不堪,设计低劣,同时过分装饰、矫饰做作的维多利亚之风,使传统的装饰艺术因失去了造型基础,成了一个为装饰而装饰、画蛇添足的东西。
这种状态的日趋严重,终于导致在工业革命最早的发生地英国发生了工艺美术运动。
”[1]在现代社会背景下,物质极度丰富,产品琳琅满目,人们一方面享受着辛勤劳动带来的视觉盛宴,另一方面又要承受着为维持生活而带来的各方面压力,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简单、自然的生活,设计也是追求一目了然,寻求视觉享受与心理承受能力的平衡,简单设计的同时具有简约、简洁的内涵。
禅宗的“空寂”以“贫困”作为本质构成,“贫困”是“空寂”根本属性。
这种“贫困”事实上构成的是“雅致”的设计,它培养出明显的质朴的格调。
公然展示财富,夸耀或引人注目的消费都被一种自然的微观世野之中,肯定在观者心目中呈现出帝王周围的豪华宫室,殊的中国“含蓄”之美和“大象无形”六祖云:“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可以看作是“有”与“无”的对比,名的“鲁宾之杯”(图1),两边深色的人脸侧面即是空间是“无”,因为“有”而构成的本著名平面设计师福田繁雄以招贴整体以黄色为背景,一枚大炮和反向的导弹置于画面的对角线上,画面空无一字,却传达给观众深刻的灵魂的触动:取灭亡”。
通过大炮与反向导弹视觉上的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与冲击力,目。
这是“有”与“无”构成的“空寂”简单大方却又充满内涵,是禅宗(二)用自然代替造作禅宗倡导追求自然,引导众生摆脱世俗的束缚,一种顺其自然,不矫揉造作的心态。
禅宗美学思想在当代设计中的运用实践作者:姚文冰来源:《绿色包装》2022年第10期摘要:本文阐述了在中国禅宗美学思想的影响下,笔者对当代设计的相关思考,研究了当代设计与禅宗美学思想的融合。
设计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设计美学思想如何在当代设计中得到新的展现,焕发新的生机,是我们需要不断探讨的。
关键词:禅宗美学;传统审美;设计中图分类号:J501; 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00 (2022) 10-0166-04Application Practice of Zen Aesthetics in Contemporary DesignYAO Wen-bing(School of Art,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chang 330013, China)Abstrac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Zen aesthetic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relevant thinking of contemporary design, and studies the integration of contemporary design and Zen aesthetics. Design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culture.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explore how Chinese design aesthetics can be displayed and rejuvenated in contemporary design.Key words: Zen aesthetics; traditional aesthetics; design设计,作为文化的有效载体之一。
在满足人们审美和需求的同时,也能在某种程度上传达出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民宿室内设计中禅宗美学的应用民宿室内设计中禅宗美学的应用摘要:从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历经数千年栉风沐雨,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禅宗哲学,进而衍生出以禅宗哲学为主的禅宗美学。
我国历代都不乏禅宗大家,他们在诗词歌赋、书法绘画乃至音乐舞蹈中都能显现出禅宗美学的影子。
而在历代的建筑和室内设计中,禅宗的平和质朴、纯真自然的风格正与东方含蓄内敛的性格相得益彰,而受到东方人的喜爱。
关键词民宿室内设计禅宗美学应用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民宿酒店也日渐风靡,笔者认为,民宿作为人们旅行途中的休憩之所,其在设计风格中应尽可能贴近自然,给人以一种自然、平和的环境氛围,因此,在民俗室内设计中,可借鉴禅宗美学中的艺术特征和美学观,应用在民宿的室内设计中,从而提升民宿的设计美感和舒适感,提升民宿的质量。
禅宗美学作为东方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东方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禅宗美学,可以进一步提升传统文化对现实文明生活的积极影响,同时,通过对禅宗文化的营造,可以为更多的人创造机会去了解禅宗独特的文化。
因此,本文通过民宿室内设计中对佛家禅意的应用研究,将着手于深入研究禅宗美学中的多种营造手法,并与当今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主流思想结合起来,力求丰富民宿相关室内设计品类,为人们提供更舒适、环保的人居方案。
一、禅宗美学的起源及产生的影响追本溯源,禅宗是由印度佛教的瑜伽引入中国,经与中国本土宗教磨合借鉴而形成了独特的禅宗文化。
后历经南禅、北禅分立,最终由南禅成为中国佛教主流,而成为禅宗。
受佛家思想影响,禅宗一直崇尚朴素、自然的美学思想,他们所认为美的本质就是对于生命自由的尊重和追求,所以他们讲究修身养性,向往贴近自然,真实自我的生活。
在艺术领域,受禅宗美学观的影响,许多艺术作品都融入了佛教“禅”的思想,作品中体现出朴素无华、淡薄幽远禅宗意境。
而对于空间艺术的影响,禅宗思想同样是早开先河,在我国的古典风格设计作品中,讲究景与情的相互交融,我国的建筑设计多讲究空灵幽远之境,这正与禅宗思想相契合,故而在建筑设计中,多借鉴禅宗的美学意境。
当代设计理念中禅宗美学的体现在当代设计中,设计师们越来越注重东方传统文化在设计中的表现。
随着时代的推进,这也给设计带来了新的创作理念。
从设计形态的表现手法来看,大多呈现出简朴、素雅、真性的设计趋向――简单却不失品位,这正与禅宗思想中的“空即是有,少即是多”相谋和。
“禅”作为东方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对生命意义的思索及生活态度的追求。
它带着自己独有的象征意义,渗入到文化、艺术、哲学、建筑、设计和生活习俗等各个领域。
设计师们吸收禅宗美学中的“空、寂、真、素”等特点,在保持现代设计构思的同时,将这些禅意精神融入到现代的设计作品中,让这一传统文化得到沿袭传承的同时,当代的设计理念也得以丰富和突破。
对于中国当代的设计而言,与“禅”意的融合,将进一步地促进中国传统美学在设计中的回归。
这一结合,也使设计致力于发现人类对美好而质朴的生活方式的探寻与追求。
禅宗文化对中国美学文化的影响是相当微妙而广泛的。
禅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具有浓郁禅意的视觉艺术形式,包括佛教石窟、禅门寺院、书法画作等,这些艺术形式和视觉图形可以巧妙地融入现代设计中,用有效的视觉传达手段彰显禅宗崇尚简易之道,摆脱繁琐空洞的宗旨。
现在许多的设计作品都追寻“极简主义”的设计趋向,这正是禅宗文化对艺术领域的精神投射。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禅宗文化都凭借“无视一切形式,追求自然本质”的独特意境指引着设计朝着纯粹、自然、不刻意造作的理念发展下去。
这些理念也使得设计作品呈现出一种超然物外、静谧素雅的氛围。
把“源于自然、回归自然”的禅宗理念赋予以柔和简约的形式,从而凝练省略地表现出对自然之物平和、内敛的清寂之感。
如香港设计师靳埭强先生的《空即是色》海报作品,以禅宗追求“空”的精神为主题,以自然、简约为设计原则,追求朴素的禅味,设计手法极其简洁,海报上咋看上去好像没有任何东西,只是一片深蓝色,仔细观察才发现深蓝色的色域中悬浮着一个“空”字,没有繁缛华丽的设计图案,没有柔美精致的装饰线条,没有任何艺术的夸张与渲染,使作品尽可能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以极少的设计元素表达丰富的设计思想,体现出“笔简而意更深”的意境。
禅宗美学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渗透摘要: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蕴藏丰厚佛教文化的禅宗文化在近年来备受推崇。
另一蓬勃领域,当代的风景园林设计,也充分融合以佛学禅宗的顿悟审美,产生禅宗美学对当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意义探究的方向。
不拘泥于枯寂呆板,富有激发思想和创新意识的禅宗美学令当代的风景园林设计有了全新的设计灵感。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禅宗美学;渗透禅宗美学是我国美学历史中的基本派别之一,是在佛教禅宗影响下产生和发展的美学思想。
禅宗美学将道家美学与禅宗哲学相结合,以道家齐万物、泯是非的思想,与获得人生自由解脱,不需脱离现世,毁损生命的禅宗思想融合为一。
将禅宗美学运用到当代风景园林设计中,能够给园林带来别样的生机。
1当代风景园林存在的问题1.1风景园林的物欲工程对物欲的激进化追求已经潜化到了生活阶层的方方面面,当代的风景园林设计也是难逃其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自然景观的破坏也是日渐增多,但是出于精神文明的享受,对景观的观赏需求又在不断的加大。
所以,在现代的城市规划中,各类风景园林的设计和建造大多违背了该设计的理念初衷,变得功利化。
除了城市规划者角度上的功利化,风景园林设计师们对金钱的追求才是真正的可怕。
逐流社会大环境,不能够坚持住设计的本心,秉承着利益至上的风景园林设计师,怎么可能让设计出来的景观注重内在、保持自然。
丧失自然之美、缺失传统之美、毫无人文之美的风景园林已经不再是真正的艺术品,而是变成了现代流水线下的工艺品。
1.2风景园林的形式工程风景园林的形式工程也是立足当下社会导致的该设计的畸形。
在中国的古典园林设计中所追求的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之境,但是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太多人工用力之处,使最终园林设计的景观变得浮夸、形式。
设计的急功近利会忽视掉对景观地原本的自然地貌的利用。
设计出过分商业化园林景致,设计者不再对一生一力作的格言做坚持,而是跟风所谓的潮流设计、当下设计,其实就是剽窃行为,一味的迎合大众审美、迎合娱乐消费,将真正意义上的设计弃之不顾。
浅谈禅宗美学在日本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作者:刘晓来源:《艺术与设计·理论》2014年第07期摘要:禅宗作为佛教的一个流派,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
禅宗通过自己的修行方式,力求达到解脱的涅槃之乐。
通过消除自心的贪嗔痴慢疑,进而回到自性本真的状态。
日本是一个佛教盛行的国家,禅宗的思想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自然设计也不例外,因此有了独特的美,在国际设计界有巨大影响力。
关键词:佛教;禅宗;禅宗美学;设计师;设计检索:中图分类号:B946.5、J1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4)07-0036-03Application of?the Aesthetics of Zen?in Japan?in Art designLIU?Xiao(Fashion?Institute?of?Donghua?University,?ShangHai?200051,China)Abstract :Zen as a school of Buddhism, which contains the wisdom of life. Zen through their own practice, and strive to achieve Nirvana music. By eliminating from the heart of the six primary afflictions slow doubt, then back to the true state of nature. Japan is a popular Buddhist country,Zen thought into every aspect of life, natural design is no exception, so there is a unique beauty,has great influence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design.Key words :buddhism; zen; the aesthetics of zen; desiger; designInternet :佛教所提倡的是一种生活智慧,作为分支流派的禅宗自然有其智慧之美。
禅意美学设计理念理解禅意美学设计理念是一种融合了禅宗思想与艺术美学的设计理念。
禅宗思想强调内心的平静与超越,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而艺术美学则追求形式与内涵的统一,注重感性与意境的传达。
禅意美学设计理念通过将禅宗思想与艺术美学相结合,呈现出一种极简、自然、富有内涵的审美体验。
禅意美学设计追求极简,它强调去除繁杂的装饰、减少过度的修饰,让设计呈现一种简约、朴实的美感。
在禅意美学设计中,人们注重减少材料的使用,追求简洁而纯粹的形式,让设计更加纯粹、简洁,给人以宁静、清新的感觉。
禅意美学设计追求自然,它强调尊重自然的法则,追求与自然的和谐。
禅宗思想倡导人们追求与自然的统一,注重感受大自然的力量与美妙。
在禅意美学设计中,设计师会将自然元素融入到设计中,例如运用自然材料、自然形态等方式,让设计呈现出自然、流动、富有生命力的感觉。
禅意美学设计追求内涵,它强调把握设计的本质,追求形式与内涵的统一。
禅宗思想注重内心的体验与反思,强调人的内在世界的丰富性。
在禅意美学设计中,设计师会通过传达艺术的内在意义与思想,而不仅仅是追求外在的表面效果。
设计师使用意境与情感来传达设计的内涵,让观者产生共鸣与思考。
禅意美学设计追求超越,它强调超越物质与感官层面的追逐,追求心灵的自由与超然。
禅宗思想强调超越生活中的琐碎与无足轻重,追求心灵的自由与超越。
在禅意美学设计中,设计师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超越,通过设计让观者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总的来说,禅意美学设计理念追求极简、自然、内涵与超越,通过融合禅宗思想与艺术美学,营造出一种富有内在意义与灵性的审美体验。
禅意美学设计理念不仅仅追求外在的形式美感,更追求内在的思考与体验。
它通过把握设计的本质,追求形式与内涵的统一,让人们在审美的过程中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超越。
禅意美学设计理念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设计思路,为人们带来了与众不同的美学体验。
设计中的禅宗美学
文/熊锋
“禅”是禅那(dhyana)的简称,其意为静虑,即专注参究法境,以悟心性。它不仅仅是一种哲学思
想,更是一种自在随性、返璞归真的生活意念。现今,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希望回归到生活的宁
静致远中,希望回归到能让人静下心来喝茶,品红酒,看看书的一种家的环境中……所以室内设计是我们
生活当中创造居住环境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故而禅宗文化在室内设计当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在业内已有近二十年的设计旅程,在工作之余,喜欢诗歌与艺术,也喜欢去国内外的城市游学,特别是
多年研习禅文化。尝试着探寻禅文化的精神传承以及与人、与设计、与自然的一些内在的联系,"悟",如
何把禅文化恰到好处地应用在室内设计当中去。
我一直认为,在现代设计的趋势之下,禅文化是一种自然生活的状态,在室内设计中,禅体现为一股简美、
寂静、幽玄的自然之风,是一种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高雅境界。
那么,如何使禅宗美学能够在室内设计上得到充分的应用?我的设计理念是崇尚简而妙,舍去浮夸与膨胀
的装饰欲望,突出“简”和“静”:其一,在选材方面,选用能符合及体现文化韵味的材料,呈现材料简素
本色,体现自然本色之美;其二,在风格上,讲究形态非对称美,造型简单,随意性强,而且要做到符合
风格元素的线条、色彩、材料性质的简化运用;其三,把室内设计分为“天、地、人”三块来做文章,“天”
即天花设计,“地”即地面设计,“人”即墙面的人文设计。首先说天花设计,它要有天的辽阔、深远,蓝
一样的纯洁与安静。其次地面设计,它要有地的稳实与厚重,要有承载万物的大气与包容。再说墙面的设
计即人文设计,它要符合居家人的性格、喜好、文化背景来处理设计;其四,从整体布局来看,在物品与
物品的陈设之间,都是以一种极其简单的视觉美感,而不是繁复的;其五,从室内整体的光与色来看,禅
文化追求的是一种心境,所以一般室内以“简”色调为主,在这样的色系下,人们再浮躁的心也能够得到
一丝的安慰。
禅宗美学并不仅仅适用于中式风格,也适用于其他装修风格。家也不光用来体现土豪的奢华,而且还要体
现土豪崇尚的文化。在忙碌的一天后,回到自己的居室中,感受着安宁和远离喧嚣,忘记一天的烦恼,全
身心感受这份平静,放松自己,并且陶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