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外国主要文献分类法简介
- 格式:ppt
- 大小:329.50 KB
- 文档页数:39
文献分类及文献分类法文献信息分类第一节文献分类及文献分类法一、文献分类以文献分类法为工具,根据文献所反映的学科知识内容与其他显著属性,分门别类地、系统地组织与揭示文献的一种方法。
二、文献分类法指按照一定的思想观点,以科学分类和知识分类为基础,并结合文献的特点,对概括文献情报内容特征及某些外表特征的概念或术语,进行逻辑划分和系统排列而形成的类目一览表。
第二节《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概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就我国建国以后编制出版的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文献分类法,简称《中图法》。
第四版正式改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其简称仍称《中图法》。
《中图法》(第五版)已于2010年9月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正式出版。
一、《中图法》(第五版)的修订重点及特色《中图法》的修订是一项持续性、系统性的工作,每版修订都有其重点和特色。
此次修订幅度较大,新增1631个类目,停用或直接删除约2500个类目,修改类约5200多个。
其修订特点有:1. 确定了特别处理的大类、重点修订大类和局部调整大类。
根据用户使用意见、《分类法研究与修订调研报告》以及“修订报告”对《中图法》(第四版)存在问题的分析,此次修订确定“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特别处理的大类,“F 经济”、“TP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U交通运输”为重点修订大类,“D政治、法律”、“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TS 轻工业、手工业、生活服务业”等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计算机技术相关类为局部调整大类。
最后的修订结果也基本体现了这些修订重点。
2. 增加复分标记、“一般性问题”的禁用标记。
对一组类目或多组类目需要复分时,以前各版次的《中图法》只有一个说明性注释来规定,而具体需要复分的类目不再一一注释说明。
第五版为增强类目复分助记性、降低复分难度,对这些类下无直接复分注释而又需复分的类目的类名后增加了相应标记,并区别8个通用附表、专类复分或仿分的标记,标记符分别对应为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①~⑧分别代表用《中图法》后附的8张不同的通用复分表复分,⑨表示专类复分或仿分。
⽂献分类学(超详细版)⽂献分类学第⼀章绪论第⼀节基本概念分类:以事物的本质属性或其他显著特征作为根据,把各种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献分类:以⽂献分类法为⼯具,根据⽂献所反映的学科知识内容与其他显著特征,分门别类地、系统地组织与揭⽰⽂献的⼀种⽅法(作⽤:组织分类排架、建⽴分类检索系统)第⼆节体系分类法概念: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依据概念的划分与概括原理,把概括⽂献内容与事物的各种类⽬组成⼀个层层⾪属,详细列举的等级结构体系的⼀种⽂献分类法,⼜称列举式分类法、枚举式分类法实例:《中图法》、《科图法》、《⼈⼤法》、《杜威⼗进分类法》、《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组成:主表(基本部类、基本⼤类、简表、详表),标记符号,复分表,类⽬注释与索引⼀主表结构基本部类:分类表中为便于类⽬展开⽽对知识和客观事物所作的最基本...、最.概括..的划分基本⼤类:在基本部类基础上列出的⽂献分类法的第⼀级类⽬简表:由基本⼤类与由其直接展开的⼀⼆级类⽬所形成的⼀种类⽬表详表:由简表展开的不同等级类⽬所组成的类⽬表,这是类分⽂献的真正依据主表中类⽬之间的关系:从属、并列、交替、相关①从属关系:上下位类之间的关系类系..是指对某个类进⾏连续划分所形成的⼀系列具有从属关系的类⽬②并列关系:同位类之间的关系类列..是指⼀组同位类③交替关系:正式类⽬和⾮正式类⽬之间的关系④相关关系:其他关联关系(通过类⽬参照和多重列类法实现)多重列类法.....:对某个类⽬同时采⽤⼏个分类标准,分别建⽴⼏组平⾏⼦⽬⼆标记符号标记符号是分类法中⽤以表⽰类⽬的代号,⼜称分类号。
性能:容纳性、表达性、助记性、简短性标记符号的种类单纯号码:采⽤⼀种符号系统,分为单纯数字号码和单纯字母号码两种,如《杜威⼗进分类法》、《科图法》混合号码:同时采⽤两种或两种以上符号系统,⼀般是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如《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中图法》标记制度层累标记制:类号位数与类⽬等级相适应、层次分明的标记制度。
国际图书分类法综述国际图书集成分类法的一般规则本分类法的理论法则是形式逻辑。
本分类法的技术规则:基本级别律本分类法为7级划分,基本划分为5级,作为常识处理。
各中央书院、各综合分馆、专业馆、学科资料室均可运用本分类级别律划分图书。
第一级,以宇宙属性为标准分为人文类图书和自然类图书。
第二级,以图书基本学科属性为标准划分。
人文类基本学科:A哲学、B宗教、C伦理、D逻辑、E美学、F 心理、G语言、H文学、I艺术、J政治、K经济、L军事、M法律、N 教育、O体育、P传媒、Q资讯、R管理、S商贸、T历史、U考古、V民族、W生活、X财金、Y统计、Z社会。
自然类基本学科:a天文、b地理、c数学、d物理、e化学、f生物、g机械、h电信、i水利、j电力、k纺织、l食品、m建筑、n矿山、o冶金、p能源、q交通、r航天、s医学、t工学、u农学、v林学、w养殖、x电脑、y环保、z信息。
第三级,以图书附属学科标准划分。
第四级,以图书的功能属性划分(著述、学术、教学、帮助)。
第五级,以图书品种属性划分著作(作品、理论著作、应用著述)、学术(注释、评析、争鸣、研讨、研究、考证、翻译)、教学(学校教材、社会培训教材、自修教材、参考资料、讲义、学习资料,普及读物、实验实习、试题习题、教学大纲)、帮助(词典、百科、类书、政书、年鉴、手册、书目、索引、文摘、表谱、图录、标准)。
第六级,根据图书国际空间划分为本国和外国原版图书(非学科定义空间)。
第七级,以图书时序划分(非学科时序)。
交叉学科定位律所谓学科交叉,主要是指基本学科交叉,也指附属学科交叉。
知识融合,学科交叉一般有如下几种:1 行业应用学科和理论基础学科交叉(能源地理学),2 行业应用学科交叉(纺织机械),3 理论基础学科交叉(生物物理学),4 一般应用学科与理论基础学科交叉(管理心理学),5 文理学科交叉(计量经济学、自动化专业英语)。
交叉学科定位应该遵循学以致用原则,就综合馆而言,从应用不从理论,从行业不从基础,从文不从理,从前不从后。
标准文献分类法icsEnglish Answer: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for Standards (ICS)。
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for Standards (ICS) is a hierarchic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that organizes and classifies standards and other technical documents. It is used to:Facilitate the identification, retrieval, and exchange of standards and technical documents.Provide a common framework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maintenance of standards.Promote harmonization and consistency in the use of standards.The ICS is developed and maintained by the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 and the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IEC). It is based on the following principles:Hierarchy: The ICS is a hierarchical structure, with each level of the hierarchy representing a broader or more general category.Modularity: The ICS is a modular system, with each module representing a specific subject area.Flexibility: The ICS is flexible enough to accommodate new technologies and developments.The ICS is divided into three levels:Level 1: The first level of the ICS is divided into 40 broad subject areas, such as agri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healthcare.Level 2: The second level of the ICS is divided into 140 sub-areas, such as crop production, buildingconstruction, and medical equipment.Level 3: The third level of the ICS is divided into over 6,000 groups, such as specific types of crops, building materials, and medical devices.Each level of the ICS is further divided into sub-groups and sections, allowing for a very specific and detailed classification of standards.The ICS is used by a wide range of organizations, including:Standards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s.Technical committees.Testing and certification bodies.Manufacturers.Consumers.Regulatory authorities.The ICS helps these organizations to identify and access the standards that they need, and to ensure that the standards they develop are consistent with other standards in the same field.Chinese Answer:国际标准分类法 (ICS)。
标准文献国际分类法
标准文献国际分类法是一个国际性的分类系统,被用于对各种标准文献进行分类和整理。
它的基础是国际标准分类法(ICS),这个分类系统用于在国际范围内进行标准文献的分类。
这个系统已出版到第七版,其中设有三个层级,采用数字编号进行分类。
按照这个系统,标准文献可以被分为40个大类、896个三级类。
标准文献国际分类法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图书馆和信息机构组织、分类和检索标准文献,以提高标准化研究的效率。
它的结构非常清晰,有助于进行标准文献的分类和组织,同时也便于交流和推广。
中国现已全面采用ICS标准分类法,与中国标准化文献分类法(CCS)同时使用。
标准文献国际分类法还可以用于提高标准的标准化领域、标准化对象、编制标准的目的对标准进行分类。
可以按照标准化对象划分成标准的对象类别,将标准划分为产品标准、过程标准或服务标准等。
此外,也可以按照编制标准的目的划分成标准的目的类别,如基础标准、技术标准和公益标准等。
文献分类及分类号一、文献分类的意义及分类体系文献分类是对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和分类的过程,旨在帮助用户更好地查找和利用相关文献资源。
分类号则是对文献进行编码的一种标识符,它具有唯一性和层次性,能够准确地表示文献的内容和特征。
国际上常用的文献分类体系有多种,其中最为知名的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国际标准期刊编号(ISSN)、中图分类法、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LCC)等。
这些分类体系涵盖了不同领域的文献,使用户能够更方便地找到所需的文献资源。
二、中图分类法及其应用中图分类法是我国图书馆界广泛使用的一种分类体系,它将文献分为22个大类,每个大类都有自己的分类号范围。
例如,大类一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其分类号范围为A。
中图分类法的应用十分广泛,不仅可以用于图书馆的文献管理,还可以用于学术研究、信息检索等方面。
通过中图分类法,用户可以更快速地找到所需的文献,提高了文献利用效率。
三、国际标准书号及其意义国际标准书号(ISBN)是对每一种图书进行唯一编码的一种标识符。
它由13位数字组成,其中包含了图书的国别、出版社、书名、版本等信息,可以准确地标识一本书。
ISBN的应用使得图书的管理更加规范和便捷。
通过ISBN,图书馆可以更方便地进行图书的入库、出库和借阅管理,读者也可以更快速地找到所需图书。
四、国际标准期刊编号及其应用国际标准期刊编号(ISSN)是对每一种期刊进行唯一编码的一种标识符。
它由8位数字组成,可以准确地标识一种期刊。
ISSN的应用使得期刊的管理更加规范和便捷。
通过ISSN,期刊可以更方便地进行入库、出库和检索,读者也可以更快速地找到所需期刊文章。
五、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及其特点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LCC)是美国国会图书馆使用的一种分类体系,它将文献分为21个大类。
LCC的分类号由字母和数字组成,具有层次性和细分性。
LCC的特点是适用范围广泛,包括了各个学科领域的文献。
它的分类号具有很高的精确度,可以准确地表示文献的内容和特征。
外国图书分类法简介
白国应
【期刊名称】《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年(卷),期】1980()2
【摘要】外国图书分类法的产生也是很早的。
据文字记载,早在公元前二百五十年左右,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卡利马考斯曾编制类似分类法的东西,资料按著者划分六大部类。
但一直到公元一五四五年,欧洲才出现第一个正式的图书分类法,那就是瑞士人去士纳的《万象图书分类法》。
此法分为四大部二十一类。
四大部是:1.字学2.数学3.修养4.高等学科。
二十一大类是;(1)语言学(2)辩证学(3)修辞学(4)诗歌(5)算学(6)几何(7)音乐(8)天文学(9)占星学(10)术数(11)地理(12)历史(13)技术(14)自然科学(15)形而上学与神学(16)伦理学(17)哲学(18)政治学(19)法理学(20)医学(21)基督教。
然而分类法的大发展主要是在工业飞速发展。
【总页数】4页(P27-30)
【关键词】美国国会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书目分类法;国际十进分类法;《日本十进分类法》;外国;阮冈纳赞;杜威;主题图;宗教;哲学
【作者】白国应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0;G35
【相关文献】
1.我国图书馆分类法简介 [J], 刘文红
2.学习外国图书分类法笔记(四) [J], 黄钢;
3.《〈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期刊分类表》简介 [J],
4.《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水利工程类目简介 [J],
5.苏联图书、书目分类法(大众图书馆版)简介 [J], 李景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文献的分类方法以下是 8 条关于文献分类方法的内容:1. 按文献的载体来分呀!就好像不同的车子运送不同的东西一样。
比如纸质的文献就像一辆古老但充满韵味的马车,承载着悠久的知识呢,像那些古籍呀就是很好的例子。
电子书呢就如同飞驰的跑车,快速又便捷!2. 从文献的出版形式来划分也超有趣哟!图书不就像是一位知识渊博的长者,给我们提供系统全面的信息嘛,像那些学术著作就是啦!而期刊就像个消息灵通的伙伴,不断给我们带来最新鲜的资讯和研究成果呢,比如各类学术期刊。
3. 按照文献的内容深度去分怎么样?基础文献就好比是基石,稳稳地支撑着知识大厦,像入门级的教材就是这样呀!而专业深入的研究文献就是那高耸的塔尖咯,展现着最前沿和深入的成果,这方面那些专业的科研报告就很典型嘛。
4. 以文献的语种来分类也有意思呀!中文文献像亲切的老友,用熟悉的语言和我们交流呀,咱汉语的学术文章不就是嘛。
而外文文献不就如同远方来的客人,带来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知识馈赠,那些英文的科研成果不就是嘛!5. 还可以根据文献的产生时代来分呢!古代文献就像一个神秘的宝盒,藏着过去的智慧和秘密,像那些古老的手稿。
现代文献则像充满活力的阳光,照亮当下的知识之路,比如现在的网络资讯。
6. 从文献的创作者角度分类也不错呀!专家学者写的文献就像权威的指南,指引我们前行呀,那些知名学者的著作就是呢!而普通人的创作有时候也能给我们带来惊喜和独特的视角哟,就像一些个人的心得体会文章。
7. 按文献的获取难易程度来划分也有道理呀!容易获得的文献就像摆在眼前的糖果,随手就能拿到,比如一些公开的网络文章。
而那些很难获取的珍贵文献就宛若深藏的宝藏,需要我们努力去寻觅,像一些稀有版本的书籍就是这样。
8. 从文献对我们的重要性来分呢!核心文献不就是我们知识城堡的关键支柱嘛,像那些对我们研究至关重要的学术专著。
而一般性的文献就像城堡周围的小花小草,点缀着我们的知识风景,比如一些日常阅读的科普文章。
国际标准分类法(ICS)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92年编制了标准文献的专用分类法。
该分类法根据标准的特点,以专业划分为主设置类目,是一种等级制的分类方法,主要用于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及其他标准文献的分类。
它的推广应用有利于标准文献分类的协调统一,从而促进标准文献的交换与传播。
已在国际、区域标准化组织和世界各国得到广泛应用。
国际标准分类法采用数字编号。
第一级和第三级采用双位数,第二级采用三位数表示,各级分类号之间以实圆点相隔。
ICS 一些二级和三级类类名下设有范畴注释和/或指引注释。
一般来说,范畴注释列出某特定二级类和三级类所覆盖的主题或给出其定义;指引注释指出某一特定二级类或三级类的主题与其他类目的相关性。
⽂献分类法主题法导论⽂献分类法主题法导论1、什么是⽂献分类?⽂献分类的特征?(P49-51)答:所谓分类,⼴义⽽⾔,是指根据事物的属性进⾏区分和类聚,并按照其相互关系进⾏组织的活动。
⽂献分类的特征:⼀、按照⽂献内容特征的相互关系加以组织。
⽂献分类是分类⽅法在⽂献组织中的应⽤,是按照⽂献内容特征之间的关系组织系统的。
⼆、⼀般以学科和专业为中⼼集中⽂献。
⽂献主题内容之间的联系是多⽅⾯、多维的。
⽂献分类法作为⼀种从内容⾓度揭⽰⽂献的⽅法,⼀般只能有选择地揭⽰其主要联系。
三、以⼀定标记符号作为排序⼯具。
类⽬体系是按照类⽬之间的关系建⽴的,但是⼈们⽆法单凭记忆加以使⽤。
为了类⽬的体系得以有效使⽤有,现代⽂献分类体系⼀般均以⼀定的标记系统表⽰类⽬的相对位置或相互关系。
四、主要⽤于对⽂献进⾏组织和揭⽰。
这包括组织⽂献分类排架和编制分类检索⼯具两个基本⽅⾯。
2、⽂献分类法的类型等式列举法的特点?(P52-53)答:为准确、⼀致、有效地组织和揭⽰⽂献信息,⽂献分类⼀般应依据⼀定的⼯具,这⼀⼯具就是⽂献分类语⾔,亦称⽂献分类法。
⽂献分类法⼀般是指根据类⽬之间关系组织起来的,并配有⼀定标记符号的类分⽂献的⼯具。
⽂献分类法按照其编制⽅式,通常可以分为等级列举式、分⾯组配式、列举—组配式三种。
我国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CLC)属等级列举式分类法。
例如,在采⽤列举⽅式的⽂献分类法中,对⽂学作品的展开⼀般⾸先区分国别,然后再按⽂学体裁、时代进⾏区分。
特点:(1)根据⽤户使⽤需要,按学科、专业有层次地揭⽰⽂献,类⽬展开⽐较系统;(2)采⽤等级列举式,将分类结构加以完整显⽰,类⽬体系概括、直观,易于把握,便于使⽤;(3)标记符号简短、明了号码单纯,适⽤于⽤来组织⽂献分类排架,也可以⽤于组织分类⽬录等。
3、分类法包括哪⼏个部分?类⽬体系的组成?(P60-65)答:⽂献分类法主要是通过类⽬体系的系统排列进⾏词汇控制的,各种⽂献分类法虽然在组成⽅式上存在着差异,但组成结构基本上是相同的,⼤体上是由类⽬体系、标记符号、说明与注释、类⽬索引四部分组成的。
文献分类法
文献分类法指的是对各类研究文献进行分类的方法。
常见的文献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
1. 主题分类法:按照研究文献的主题对其进行分类,如心理学、医学、历史等。
2. 时间分类法:按照文献的出版时间或研究时间对其进行分类,如19世纪、20世纪等。
3. 地域分类法:按照文献研究的地区对其进行分类,如亚洲、欧洲、美洲等。
4. 文献类型分类法:按照文献的类型对其进行分类,如论文、书籍、报告等。
5. 语言分类法:按照文献使用的语言对其进行分类,如中文、英文、日文等。
6. 媒介分类法:按照文献媒介形式对其进行分类,如纸质书籍、数字图书、网络资源等。
分类法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以便于对文献的管理、检索、利用和交流。
文献分类法在西方,公元前250年前后, 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卡利马科斯曾把文献按著者划分为6 大类:诗人、法律家、哲学家、历史学家、演说家、杂家,这是西方文献分类法的萌芽。
1548年瑞士C.格斯纳编辑出版的《世界书目》第二卷按分类编排,共分为4大部21大类250多个小类。
21大类是:(1)语法、语言学,(2)辩证法、逻辑,(3)演讲术,(4)诗歌、文学,(5) 算术,(6) 几何、光学,(7) 音乐,(8) 天文学,(9)占星术,(10)预言与魔法,(11) 地理,(12) 历史,(13)技术,(14) 自然哲学,(15) 形而上学与自然神学,(16) 伦理学,(17) 政治、哲学,(18)政治、公民与军事学,(19)法学,(20)医学,(21)基督教、神学。
这种分类体系对后来的文献分类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19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出版业的繁荣,使图书馆面临着要对入藏的大量文献进行整理的任务,图书馆需要对文献进行更加详细的分类,因而一批文献分类法应运而生。
1810年, 法国J.-C.布律内编辑了《法国分类表》, 分为神学、法学、科学与技术、文学、历史(包括文学史及目录学史) 5 大类,大类之下再设若干小类。
1864年再版时增加到1.1万多个类目。
1826年, 俄国莫斯科帝国大学图书馆馆长Φ.Φ.列依斯发表的分类法分为10大类:泛逻辑学及多元逻辑学,神学,基本的哲学及神秘,公开性科目,历史学,法学,医学,军事、经济、工业,语文学及审美教育,教育及政治。
每个大类之下都进行细分,共计2452个类目。
1870年美国圣路易斯公共学校图书馆馆长W.T.哈里斯在编制《圣路易斯公共学校图书馆目录》时,将英国哲学家F.培根的知识分类体系并加以倒置,即成为哲学-诗歌-历史,并在此基础上又编成一部分类法,设有科学、美术、历史3大类;大类之下再细分为100多类。
1876年,美国M.杜威根据哈里斯的分类法编成《图书馆图书和小册子排架编目适用的分类法和主题索引》一书,即著名的《杜威十进分类法》。
gomez 分类法
(原创版)
目录
1.Gomez 分类法的背景和定义
2.Gomez 分类法的基本原则
3.Gomez 分类法的应用领域
4.Gomez 分类法的优缺点
5.Gomez 分类法的未来发展
正文
Gomez 分类法是一种用于文献信息分类的方法,起源于 20 世纪 70 年代,由美国图书馆学家 Gomez 女士提出。
这种方法主要是为了解决图书馆学领域中,对于非书籍资料的分类问题。
Gomez 分类法的基本原则是,将所有文献资料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按照资料的性质进行分类,另一类是按照资料的内容进行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既体现了资料的形式特点,又体现了资料的内容特点,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Gomez 分类法在实际应用中,主要应用于图书馆学、情报学、文献学等领域。
例如,在图书馆中,Gomez 分类法可以帮助图书馆员,快速准确地将各种文献资料进行分类,方便读者的查找和使用。
Gomez 分类法的优点在于,它的分类体系明确,分类标准科学,能够准确反映资料的特点。
同时,Gomez 分类法还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改。
然而,Gomez 分类法也存在一些缺点。
例如,它的分类体系过于复杂,对使用者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
此外,Gomez 分类法主要适用于图书馆学领域,对于其他领域的资料分类,可能存在一些不适用之处。
对于未来,Gomez 分类法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例如,可以简化分类体系,降低使用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