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整理(魏晋南北朝)复习过程

  • 格式:doc
  • 大小:71.00 KB
  • 文档页数:1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整理(魏晋南北朝)

中国古代文学史

李斯《谏逐客书》艺术特色

论证充分,说理严格,多用铺陈排比,音节铿锵,气势奔放

富于文采,讲究辞令特点

贾谊(西汉第一个重要政论作家)

《过秦论》(开汉代“史论”文章之先河)

1、主要内容:上篇总论秦朝兴亡,肯定建立的功业,也指出亡国的根本原因是统治者仁

义不施,不明白“攻守之势异也”;中篇揭露统治者奢侈扰民,重点批评秦二世之过;下篇先说陈涉起兵时,秦兵不加防守,反而出兵东征,使子婴孤立无良辅;次说由于实行堵塞言路的高压政策,使得“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不能及时纠正朝廷过失;最后总结秦朝灭亡的教训。总体上否定了秦朝以霸道治国的做法,贯穿着民本意识,旨在为汉王朝提供治国的借鉴。

2、艺术特色:

(1)文风雄健畅达,善用铺排、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造成一种气势。

(2)对偶句错落有致,合乎语言的自然节奏

(3)对比的手法,上篇以“秦得天下之速”与“失天下之易”对比,更强调“仁义不施”比本身的实力强弱更重要。

3、评价:贾谊是汉初最重要的思想家和最杰出的文人,其政论散文阐明其治国的思想和

方略,体现了汉初知识分子积极用世的人生态度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代表了汉初政论散文的最高成就,标志着中国政论散文发展的新阶段。

4、骚体赋《吊屈原赋》、《鹏鸟赋》

晁错

与贾谊相比,更受法家思想的影响大,文章更为沉稳老到,议论问题更能具体深入,也更为理性实际。重视理性分析,逻辑性强,论辩有力。

枚乘

《七发》

楚太子有疾,而吴客往问之,曰:“伏闻太子玉体不安,亦少间乎?”太子曰:“惫!谨谢客。”

今夫贵人之子,必宫居而闺处,内有保母,外有傅父,欲交无所。饮食则温淳甘膬,脭醲肥厚;衣裳则杂遝曼暖,燂烁热暑。虽有金石之坚,犹将销铄而挺解也,况其在筋骨之间乎哉?故曰:纵耳目之欲,恣支体之安者,伤血脉之和。且夫出舆入辇,命曰蹶痿之机;洞房清官,命曰寒热之媒;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

于是太子据几而起,曰:“涣乎若一听圣人辩士之言。”涊然汗出,霍然病已。

1、内容分析:

(1)假设楚太子有疾,吴客用七件事解释其得病之因和治疗之法,故名“七发”。

主旨在于说明享乐生活是致病之因,听取“要言妙道”是治病之法。

(2)先陈说声色、饮食、车马、游观之乐,太子厌倦;再说田猎、观涛,太子略有起色;最后解说精辟的道理,太子痊愈。

2、特色地位

(1)规模宏大、词汇丰富、描写细腻。

(2)辞藻繁富,多用比喻和叠字,以叙事写物为主,是一篇完整的新体赋,标志着汉赋体制的正式确立。

(3)以七事劝诫的方式为多人所模仿,在文学史上形成一种号称“七体”的文体,也确立了散体赋主客问答和卒章显志的基本形态。

司马相如(字长卿,两赋合为《天子游猎赋》)

1、内容:

(1)《子虚赋》:楚国(前1042-前223)子虚先生到齐国(前11世纪-前221),齐王盛情邀请子虚打猎,结束后问子虚感觉如何。子虚大肆渲染楚国的田猎之盛之美。后来向齐国乌有先生吹牛整了齐王。乌有先生批评子虚轻慢齐王而玷污了楚国,然后又说齐国的物质之盛田猎之美实际还是超过了楚国。

(2)《上林赋》写到,听完子虚先生和乌有先生的对话,在座的亡是公先生(汉武帝前156-前87,前141年即位)批评二人不重精神而重物质的炫耀,然后大肆夸耀汉武帝上林苑的盛大美丽,以压倒楚国和齐国的苑囿之美,最后说汉朝天子玩腻这些物质而行仁政,让子虚先生和乌有先生心服口服。

2、地位:二赋是汉赋成熟的标志,《上林赋》还被称为表现汉王朝盛世气象的第一篇鸿文

3、艺术特色:

A、散文领起,韵文铺叙,散文结尾

B、多用排比句,且长句、断句兼用

C、生僻字词较多,新异事物较多

4、评价:内容上表现了汉代帝王的独特生活方式,有推尊天子、贬抑诸侯的倾向。这与汉帝国的国力强盛、天子独尊的经济政治形势是一致的,具有时代的规定性。赋的结尾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惩奢劝俭的用心,有讽谏之意。但由于作者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渲染贵族的宫苑之华丽和陈设之繁奢,因而它反而迎合了统治者好大喜功的心理。艺术上它铺排、夸饰,讲究声音美和字型的排列美,铺张扬厉,无个性特征。

司马迁(字子长)

1、文学常识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叙自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共52万余字,130篇,分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

2、举例说明《史记》实录精神的表现

(1)对历史发展进程及历史事件客观评价。对秦王朝的评价;力图还原历史人物的本

来面目,如写陈涉不掩盖缺点,称王后设置“司过”、“中正”来监视群臣,致使诸将不亲附。

(2)对历史上明君贤臣、忠臣将领的赞颂,颂所当颂,无虚夸溢美之辞。在《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怀着崇敬之情歌颂了汉朝名将李广,凸显其杰出的军事才能和优秀品德。写李广善射,“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还以侧面描写匈奴敬畏其勇武和智略,称他为飞将军。写李广不贪禄位,“为二十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写李广爱恤士卒,“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同时也采用侧面描写,在李广死后,“广军中士大夫一军皆哭”和“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

(3)不为王者讳,不为尊者讳。继承古代良史的优秀传统,善恶必书。在《秦本纪》中揭露秦武公、秦穆公用人殉葬。在《秦始皇本纪》中揭露秦始皇不恤民力,坑杀儒生等。同时在《蒙恬列传》中写秦朝大将蒙恬卖力推助秦始皇暴政,临死前却说是因自己修长城断了地脉才遭到天罚的。

(4)对儒学末流的讽刺、批判。揭露一些表面上尊崇孔子的儒家学者,宣扬仁义道德,实际上却是趋炎附势,对统治者阿谀奉承。《刘敬叔孙通列传》中记载在陈涉起义的消息传到咸阳之后,秦二世召集儒生问策,叔孙通却反而夸耀秦二世是明主,四方皆服,没有人会造反。并称农民起义者都是些鼠狗之辈。

3、《史记》的艺术特色

(1)浓郁的情感色彩,寓褒贬于叙事,有强烈的抒情性,借鉴了“春秋笔法”,对笔下的历史人物有着深切的人道主义关怀。在立传时会把自己对人生命运的感受和理解投射到他们身上。《李将军列传》为例

(2)谋篇布局,独具匠心、善于选择、剪裁和集中史料,善用“互见法”,叙事详略虚实得当,并运用多种文学手段,如伏笔、侧面描写等。

(3)善写大事和紧张场面,并以细节和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塑造了一系列丰富多彩、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

4、《史记》的写人艺术(见笔记)

《李将军列传》摘要:

1、侧面烘托

(1)以他人之言辞李广的形象:文帝“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典属国公孙昆邪“李广才气天下无双”;单于“得广必生致之”。

2、李广用军的才智

(1)中贵人被匈奴射伤逃到李广处,李广确凿指出是射雕者所为,可见眼光的毒辣。

随后百骑与匈奴千骑相遇,临危不惧,下马解鞍,利用匈奴疑虑的心理来获得

最终的平安。

(2)治军的才能

(3)被匈奴围攻,但能够突围成功

3、李广出神入化的技艺

(1)射杀匈奴射雕者3人,能准确无误地杀死两人、生擒一人。

(2)射箭了得,把石头当成老虎射穿,遇到战场紧急情况,度不中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