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分析清水河地区铜多金属矿找矿前景

试分析清水河地区铜多金属矿找矿前景

试分析清水河地区铜多金属矿找矿前景
试分析清水河地区铜多金属矿找矿前景

试分析清水河地区铜多金属矿找矿前景

【摘要】清水河铜矿床位于青海省都兰县巴隆乡,矿床赋存于厚度巨大的中-新元古代万宝沟群的中基性火山岩中,铜矿体受断裂构造带的严格控制。本文通过对矿区的地质、物探、化探比较深入的综合分析,初步探讨并建立了该区铜多金属矿的矿床成因、成矿模型及成矿规律,并对该区的找矿前景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关键词】清水河铜矿;成矿模型;远景分析

1 引言

清水河矿区地处西域板块南缘,位于东昆中断裂与东昆南断裂之间的东昆中陆块。处于东昆仑成矿省的雪山峰-布尔汉布达华力西-印支期钴、金、铜、玉石(稀有、稀土)成矿带上,通常称为东昆南成矿带。区域上局部受北西-南东向的清水河-哈图-得福胜断裂控制,在该断裂控制范围内主要分布有清水河、特里喝姿、牙马托、哈图沟、和勒冈那仁等铜多金属矿点。但目前对于这些矿化点仅限于地表踏勘-地表检查,地质工作程度较低,找矿成果也未能取得较大的突破,尤其是对该区地质资料的综合研究不够,找矿方向及找矿前景不甚明了。因此在该地区进行综合分析及研究对指导该区的找矿方向及下一步工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

2 区域地质

2.1 地层

区内地层分属于东昆仑地层区。区域地层出露比较齐全,主要为东昆中和东昆南构造混杂岩带中的构造混杂岩系。地层单元主要有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Pt1J)、中元古代长城纪小庙组(Pt2X)、蓟县纪狼牙山组(Jxl)、中-晚元古代万宝沟群(Pt2-3w);早石炭世哈拉郭勒组(C1hl)、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浩特洛哇组(C2P1h)、晚三叠世八宝山组(T3bb)、晚三叠世鄂拉山组(T3e);早-中侏罗世羊曲组(J1-2y),以及第四纪不同时代不同成因类型沉积地层单元。其中中-晚元古代万宝沟群中的基性火山岩为本区的主要含矿层位。该岩系主要沿布尔汗布达山主脊呈窄条状分布,出露宽50~200m,断续出露长几十公里,Cu含量高达810ppm,为克拉克值的8倍多,矿化点如特里喝姿、牙马托、和勒冈那仁矿化点等,为测区重要的含铜岩系。

2.2 构造

清水河铜矿地处青海省中西部。构造位置隶属西域板块南缘,位于东昆中断裂与东昆南断裂之间的东昆中陆块。处于东昆仑成矿省的雪山峰-布尔汉布达华力西-印支期钴、金、铜、玉石(稀有、稀土)成矿带上,通常称为东昆南成矿带。而清水河铜矿床在区域上主要受北西-南东向的清水河-哈图-得福胜断裂控

正兴铜多金属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正兴铜多金属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正兴铜多金属矿按其成因类型分为两种矿体类型:一类为沉积砂岩型铜矿体;另一类种为地下水淋滤再造型铜多金属矿体。其部分保留有原生沉积的层状矿体特征,而裂隙、解理发育地段则出现淋滤再造作用形成的透镜状、不规则柱状、脉状矿体。 标签:正兴铜多金属矿床云南兰坪思茅盆地无量山普洱中轴断裂带沉积铜矿床淋滤再造铜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正兴铜多金属矿地处横断山脉无量山西南段,以山地高原为主,谷坝镶嵌其中,山地、高原、盆地相间分布,总地势呈北西高南东底,渐向东西两翼扩展,最高海拔2151m,最低海拔1000m,相对高度1151m,属中山深切割区。 1区域地质概况 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属兰坪-思茅陆块思茅中生代坳陷盆地普洱中轴断裂带,位于思茅-勐腊铜铅锌银成矿带,宁洱-白龙厂铜多金属找矿远景区。本区是扬子陆块和印度板块之间的边缘活动带,是一个从古生代末至新生代逐步发展拼合的构造活动区。区域褶皱、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形成一系列开阔-紧闭褶皱,大型逆冲及逆冲-推覆构造。断裂纵横交错,相互拼接,并伴随岩浆侵入活动和火山喷发活动,使本区呈现复杂的构造面貌。区内沉积作用自上古生界至第三系均有发育,沿一些山间断陷盆地或盆地边缘坳陷,沉积了红色河、湖相陆源碎屑建造。 2矿床地质特征 2.1地层 矿区内出露地层较简单主要有:二叠系上统羊八寨组,岩性为紫红色、青灰色板岩夹薄层变质石英砂岩;侏罗系中统花开左组,岩性为紫红色绢云母板岩、灰绿色板岩夹变质石英砂岩,局部夹灰色泥质灰岩;侏罗系上统坝注路组,岩性为灰紫色、紫红色板岩夹变质细砂岩;白垩系下统景星组一段,岩性为灰白色中厚层变质石英砂岩夹灰绿色、紫红板岩;景星组二段,紫红色板岩夹变质石英砂岩。 2.2构造 矿区为一轴向北西-南东,东翼倒转,以侏罗系中统花开左组为核部的倒转背斜的东翼,地层呈单斜产出。区内褶皱及断裂构造十分发育,一级构造单元为早期近南北向无量山-普洱断裂带,是区内导矿构造;二级构造单元为中期北西向的F1、F2断裂,是区内运矿构造;受其影响一组北东、北西向的羽状断裂是本区的储矿构造;晚期近南北向F3、F4断裂为本区的破矿构造。

广西大瑶山西铅铜多金属矿成矿条件及找矿预测

广西大瑶山西铅铜多金属矿成矿条件及找矿预测 我国广西是矿产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在大瑶山西侧,有一片晶石成矿带,是广西”十五”矿产勘查规划的重点找矿区之一,但由于这个地区的相关勘探技术比较落后,所以这里自龙铅锌矿后,成矿勘探一直都没有取得很好的结果。根据这种情况,本文在研究生产工作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区域成矿作用,联系多金属矿模型的实际制作,总结矿控因素,整理成矿规律,并且运用GIS技术对该地区做出预测评价。希望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标签:大瑶山西泥盆地成矿条件成矿预测 1大瑶山西铅铜多金属矿的矿产现况 广西作为我国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其中大瑶山的西侧是广西的重点找矿地区之一,即铅锌铜多金属—重金属成矿带。矿带全长150km,宽度多达4-25km。当地一年大部分时间气温高,多雨。河流多,植物生长茂盛,是典型的亚热带气候。此地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大部分在泥盆系地层内,只有铁矿和锰矿在石岩系地层中。从目前的了解与分析来看,矿体主要分布在武宣县,北边的一些县只存在的矿体种类少,但是数量众多,很有潜力。 从上世纪50年代初期以来,众多勘测单位对该地区做过大大小小数百次勘测,发现并且评价了众多的矿床。但是一直都没有重大的突破,勘探事业一直停滞不前,毫无动力。但是在最近取得了一次重大的成就,就是2003年盘龙铅锌矿的发现,该发现引起了业界的震惊,给该地区带来了更多的重视与关注。 2大瑶山西铅铜多金属矿的成矿条件分析 矿产工作的研究已历时许久,相关从业者对广西大瑶山西侧多金属成矿带的类型成因和模式也有一定的认识,但是研究的人越多,观点也就越多。主要观点将成因大概分为以下两类: (1)第一种观点认为一定层位控制了矿床,中低温热水沉积,在最后的时候铅锌重晶石矿床被热卤水再作用形成; (2)第二种观点认为又深又大的断裂控制矿床,热液填充铅锌铜重晶石矿床。 为了更好的探讨上面所说的两种观点,本文在区域成矿的基础之上对地层岩性、构造、热水沉积岩和成岩后的作用等几个方面与成矿的关系进行了仔细的分析,最后通过举例说明,用实例来说明准确性,及多金属矿床具备独特的控矿条件和成矿规律。换句话说,从成矿条件来看,矿源层、白云岩和岩泥或泥质岩构成了生、储、盖三位一体的控矿条件组合。在成矿作用的基础上分析,成矿物质大部分是泥盆系和寒武系地层,小部分是深渊岩浆作用。含矿流体大部分是沿深

潘家多金属矿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作用

潘家多金属矿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作用潘家钨钼铜多金属矿床坐落于浙江省北西段,是钦州湾-杭州湾成矿带北段新发现的大-中型钨钼铜矿床。大铜坑岩体是潘家矿区的主要岩 体,SiO2、K2O和 Na2O 的含量分别为 67.03-71.09%,2.453.03-4.89%和 0.24-3.37%;A/CNK(A/CNK=n (Al2O3)/[n(CaO)+ n(Na2O)+ n (K2O)])、δEu 和δCe 分别为0.93-1.98,0.45-0.91和 0.93-1.07。 其主量元素特征表明大铜坑岩体为亚碱性、过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闪长斑岩。球粒陨石标准化图和原始地幔标准化图均显示右倾缺失重稀土特征,(La/Yb)N<10,Eu为轻微负异常,εNd(t)为-6.5~-3.9,Nd模式年龄集中在 1.63-1.77Gm,显示混染少量幔源物质的壳源岩体特征。 大铜坑岩体的S同位素数据呈塔型分布,岩体和黄铁矿中的Pb同位素显示明显的线性关系,指示岩浆作用影响及岩矿来源的统一。由锆石饱和温度测得的岩体结晶温度为721-808℃。 潘家辉钼矿Re-Os测年显示成矿时期为142.90±0.39Ma和146.47Ma;锆石U-Pb年龄指示成岩多期次中与成矿时代相关的时期集中在150-154Ma。总体来说,岩体来源为幔壳混源且以地壳为主,响应于岩浆底侵后地壳增厚拆沉,部分熔融的幔源物质为成矿作用提供了主要的物质来源。 最终潘家矿区形成两种矿床——大铜坑斑岩型钨钼多金属矿床和蓝田组热液充填型钨铜铅锌银多金属矿床。

霍各乞铜多金属矿成因分析找矿标志

霍各乞铜多金属矿成因分析及找矿标志摘要:霍各乞铜多金属矿是我国几大重要铜矿之一,属狼山成矿带,代表陆缘裂谷环境下形成的矿床,矿床类型初步分析为喷流沉积型铜铅锌矿床。找矿标志有地层标志、岩性标志、蚀变标志、地表氧化带标志。 关键词: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找矿标志、霍各乞铜矿 中图分类号: f41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huogeqi is one of several important copper mine in china, belong to langshan mountain mineralize belt, representing the formation of continental margin rift environment, the mine type is sedimentary exhalative deposit,prospecting marks include: formation signs, rock marks, alteration signs, with signs of surface oxidation. key words: geologic feature, ore-formation condition, prospecting criterias, huogeqi copper mine. 1.区域地质背景 霍各乞铜多金属矿是我国几大重要铜矿之一,属狼山成矿带,狼山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乌拉特后旗境内,其东与白云鄂博、渣尔泰山相连。狼山及其东延的渣尔泰山,是华北地台北缘的一条著名成矿带,通称狼山成矿带。区域上,狼山成矿带属于中亚-蒙古成矿带内的一部分,后者是世界上三大洲际成矿带之一,狼山成矿带代表陆缘裂谷环境下形成的矿床,其代表性矿床有

湖南衡阳黑石砣铜多金属矿新增资源部分

湖南省衡阳县黑石砣铜多金属矿(新增资源部分) 采矿权出让收益评估报告书 摘要 湘万源采矿权评[2018]155号 评估对象:湖南省衡阳县黑石砣铜多金属矿(新增资源部分)采矿权。 评估委托人:湖南省自然资源厅。 评估机构:湖南万源矿业权评估咨询有限公司。 评估目的:福州市长乐区富盛制衣有限公司(原福建省长乐市富盛制衣有限公司)拟向湖南省自然资源厅申请延续登记采矿权,经核实矿山有新增矿种铜,根据湖南省自然资源厅有关规定,需对该新增资源采矿权进行评估,为处置采矿权出让收益提供参考意见。本次评估即是为实现上述目的而向评估委托人提供在本次评估报告中所述各种条件下和评估基准日时点上“湖南省衡阳县黑石砣铜多金属矿(新增资源部分)采矿权”公平、合理、真实的出让收益参考意见。 评估基准日:2018年10月31日。 评估日期:2018年11月28日~2018年12月12日。 评估方法:收入权益法。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保有(332+332低+333+333低)铜矿石量102.84万吨,铜金属量8190吨;保有(333+333低)铁矿石量27.65万吨,平均铁品位30.90%;保有铁铜共生矿体(333)矿石量0.99万吨,铜金属量43.8吨;保有铁钨共生矿体(333)矿石量5.5万吨,WO3金属量70吨;保有铜铁共生矿体(333)矿石量0.95万吨,平均铁品位30.27%;保有铜铅共生矿体(333)矿石量6.05万吨,铅金属量1564吨;采矿回采率85%;矿石贫化率15%;可评估利用新增铜矿石资源储量81.56万吨;可评估利用新增铜矿石可采储量69.33万吨;生产规模10.00万吨/年·矿石量;矿山可评估服务年限8.16年。 本次评估计算年限5年,本次评估利用铜矿石资源储量50.0万吨,铜金属量4049.08吨;评估利用铜矿石可采储量42.50万吨,铜金属量3441.72吨;产品方案为铜精矿(Cu 19%);选矿回收率85%;产品销售价格(不含税价):3.53万元/吨金属;采矿权权益系数3.6%;折现率8%。

全国主要金属矿产找矿区带划分

第33卷第10期2014年10月 地质通报 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Vol.33,No.10Oct.,2014 收稿日期:2014-06-20;修订日期:2014-07-15资助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1212010633902) 作者简介:王全明(1964-),男,博士,研究员,从事矿产资源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E-mail:wquanming@https://www.doczj.com/doc/9712280444.html, 全国主要金属矿产找矿区带划分 王全明1,2 WANG Quan-ming 1,2 1.中国地质调查局,北京100037; 2.国土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北京1001201.China Geological Survey,Beijing 100037,China; 2.National Exploration &Development Planning,Beijing 100120,China 摘要:在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中圈定的铁、铝、铜、金、铅、锌、钨、锡、锑、银、钼、铬、镍、锰、硬岩锂15个矿种的28079处最小预测区成果的基础上,优选\归并具有大型及以上规模资源潜力的预测区584处。以此为基础和依据,结合勘查进展,划分全国主要金属矿产勘查部署区带。全国共划分Ⅱ级找矿区带13个、重点Ⅲ级找矿区带51个,可作为今后全国主要金属矿产找矿区域。 关键词:主要金属;勘查部署区带中图分类号:P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552(2014)10-1523-09 Wang Q M.The division of metallic mineral exploration deployment areas (belts)in China.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2014,33(10):1523-1531 Abstract:Based on the national mineral resources potential evaluation results and using the 28079minimum prediction areas delin?eated for 15mineral species,such as iron,aluminum,copper,gold,lead,zinc,tungsten,tin,antimony,silver,molybdenum,chromi?um,nickel,lithium,and manganese,the author conducted optimization and incorporation and,as a result,determined 584prognostic areas which are likely to have large or superlarge resource potential.On such a basis coupled with the exploration progress,the main metallic mineral exploration deployment areas (belts)in China have been determined.There are 13Ⅱ-grade and 51Ⅲ-grade pros?pecting areas (belts),which can serve as the national mineral exploration deployment areas during the period of 2015-2020.Key words:main metal mineral;exploration deployment areas ·矿产资源· 1999年地质大调查专项实施以来,全国矿产勘查规划与部署的重点和区域分别经历了以铜、金、铅锌等为重点的24片、13个重点成矿区带和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以铁、铝、铜、铅锌、钾盐、铬铁矿等为重点的19个成矿区带的部署变化。这些变化一是直接体现了国家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二是随着地质工作程度和矿产勘查程度的提高,指出有利于实现找矿发现的成矿区带。因此,在一定发展时期,开展全国矿产勘查部署研究是一项常态化工作,可作为调整当前矿产勘查部署、制定中长期矿 产勘查、开发布局等的依据。当前中国进入了新的重要发展时期,依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笔者利用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对国家重要矿产开展勘查选区研究,为下阶段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矿产勘查布局和找矿方向提供基础和依据。 1区带划分的基础和依据 2006—2013年,国土资源部部署了全国矿产资 源潜力评价矿情调查,这项工作充分利用中国60多

民丰县库都鲁克北铜多金属矿成因探讨_周显川

民丰县库都鲁克北铜多金属矿成因探讨 周显川*1,陈建军1,谢新斌1,魏 勇2,冯小平1 (1.新疆地矿局第十地质大队,新疆和田848000;2.新疆新地地质勘查有限公司,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摘 要:民丰县库都鲁克北铜多金属矿是新疆昆仑山地区上其汗中晚古生代岛弧带内中低温热液铜多金属矿床, 属塔里木地层区-昆仑分区-桑株塔格-柳什塔格小区,大地构造位置属塔里木板块缝合线北侧, 昆仑陆缘活动带,上其汗中晚古生代岛弧带,上其汗铜金多金属成矿带。上其汗中晚古生代岛弧带的主体物质为志留-泥盆系的火山岩、 火山碎屑岩、含炭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它的下伏为元古界,上覆为上古生界。火山岩为多次海相喷发的以酸性为主的细碧角斑岩系列。广泛发育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和黄铁矿化等蚀变;剖面结构下部为细碎屑岩,中上部为火山岩,上部为含火山物质的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岛弧发育的最初时期为志留纪,延续至中泥盆世早期,中泥盆世晚期逐渐收敛闭合。晚泥盆世时有构造变动,使奇自拉夫群不整合于下伏地层之上;根据矿体产出层位及其产状特征初步判断,库都鲁克北铜矿化为块状硫化物型,与含铜黄铁矿化超基性岩体与后期岩浆热液有关。该岛弧带矿化信息特别丰富,已知金、铜、镍等矿(化)点计10余处,成矿地质条件良好,除已知的库都鲁克北铜多金属矿外, 还在该带上发现看尔晒锑和钼两种元素异常值较高,预示着这两种元素在该区成矿的可能性较大。对在该区寻找此类中-低温热液有关矿床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关键词:库都鲁克北;铜多金属矿;海相火山细碧角斑岩系列;找矿意义 中图分类号:P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5716(2012)12-0162-05 新疆民丰县库都鲁克北铜多金属矿是新疆昆仑山地区上其汗中晚古生代岛弧带内中低温热液铜多金属矿床,是新疆昆仑山一带具有相对规模和前景的以铜为主的有色多金属矿。位于西昆仑东段,民丰县城东南直距约80km,苦牙克-康赛音断裂谷地东西两侧。矿区主峰为柳什塔格山脉,海拔最高6200m,最低4100m,相对高差近2000m,苦牙克-康赛音断裂谷地,宽1~4km,海拔3000~4684m。矿区地形复杂,切割强烈,叠水众多,通行较为困难。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塔里木板块缝合线北侧,昆仑陆缘活动带,上其汗中晚古生代岛弧带铜金多金属成矿带上。以其曼于特-纳合台结合带为界,北为昆北地层小区, 南为昆南地层小区,其中昆北地层小区南东以苦牙克断裂为界, 北至塔里木地层区南缘(图1)。1.1 地层 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下古生界上其汗岩组(Pz1s)、上古生界奇自拉夫组(D3 q)、上石炭统哈拉米兰河岩群(C2 hl)。(1)下古生界上其汗岩组(Pz1 s):总体为火山岩-碎屑岩建造,构造环境为火山弧。该组系由一套海相火山岩-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组成,普遍遭受了低绿片岩相变质。区域上火山岩为多次喷发的细碧角斑岩系,岩石类型主要为玄武岩( 细碧岩)、安山岩(角斑岩)、英安岩、流纹岩(石英角斑岩)组成的钙碱性系列。 (2)上古生界奇自拉夫组(D3 q):上古生界奇自拉夫组为一套紫红色夹灰绿色陆相碎屑岩为主的陆相磨拉石建造。该组为一套滨海—陆相正常沉积的碎屑岩,岩性较单一,以紫红色、灰紫红色厚层状岩屑石英砂岩、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变质)含钙质中细粒岩屑石英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粉砂质板岩为主,夹灰绿色(变质)含钙质中细粒岩屑石英砂岩、泥岩,少量灰红色、灰绿色砂砾岩、 绢云阳起片岩、灰蓝色、灰白色、翠绿色条带状大理岩、 蛇纹石片状大理岩。沉积构造以块状构造为主,地层走向近东西向,倾向南,倾角65°~75°,从地层结构、层面构造及层片关系分析,总体呈单斜产出,局部地层由于紧闭褶皱而出现倒转现象。本组沉积岩石类型较为齐全,有碎屑岩、泥 *收稿日期:2012-04-25 修回日期:2012-05- 01第一作者简介:周显川(1982-) ,男(汉族),四川井研人,助理工程师,现从事地质勘查工作。

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特征及矿产预测研究

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特征及矿产预测研究 对于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特征及矿产的预测研究,需要有相应的理论,以及与铜多金属矿床研究的相关方法来进行支撑。为了可以得到尽可能多的关于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的相关信息,首先,我们有必要对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的一些条件进行相应的了解。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的原因,大致可以概括为铜都金属矿床的相关的成矿规律,以及同多金属矿床所处位置的地理特征,还有就是铜多金属矿床成矿周围环境的条件等等。 标签:铜同多金属矿床成矿特征矿产预测成矿模型 对于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特征及矿产预测的研究,仅仅依靠一些抽象的数据是无法得到满足的。为了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特征,我们可以以此构建一个相应的数据模型。进行成矿模型的建立过程当中,对于数据信息的采集是最为主要的,比如说铜多金属矿床当时的成矿的地理特征,对于关键数据信息的提取,在很大的程度上,为成矿模型的构建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1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的研究历史,以及现状 在进行铜多金属矿床的模型建立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对本地区的矿产资源进行有效的评价。通过成矿的数据模型,我们可以对矿产资源的分布有一定的了解;这个成矿模型对于今后我们找矿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系列的概念被提出来以后,对于我国的矿产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以。这个方法一经提出,在很多的矿产产业当中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对于矿床系列的产生,或者说对于各类矿床类型的出现,都是需要有一定的条件的,这些条件可以总的概括为时间上的,还有就是空间上的。对于各类矿床在各个地区的重复出现,还主要还是由于处于不同时期的成矿矿床,尽管处于不同的地区,但是,这些矿床所具有的的地质条件是相同的。如果在野外进行找矿的时候,我们首先就要对当地的相关的一些地质条件进行相应的了解,并且要熟悉矿产成矿的原因。 作为矿床自然的分类,成矿系列是一种矿床的自然综合体。成矿系列会随着地球的各种变化而逐渐产生的,并且成矿系列具有一定的时空四维域。对于成矿系列的而了解,搜们首先就要对成矿系列的核心内容进行相应的了解,成矿系列只是一个总体的概念,成矿系列的最为核心的内容就是矿床的成矿系列。所谓的矿床成矿系列所包含的含义是,矿床成矿系列是一种自然的综合体,矿床成矿系列主要是由于在漫长的地质年代当中,经过一系列的构造运动而产生的;而且矿床成矿系列的内部包含了一定的构造部位,以及一些相关的地质构造单元。作为自然界当中的实体,矿床成矿系列主要是在地质环境,或者成矿环境下产生的。所以说,矿床成矿系列就包含了四个方面的不同因素。这四个因素包括了矿床成矿系列的成矿时间,以及矿床成矿系列的成矿空间,还有就是矿床成矿系列在成矿过程当中的作用,以及矿床成矿系列最终所形成的矿床产物。以上这四方面的

核桃坪铜多金属矿地质踏勘报告

陕西省镇安县核桃坪铜多金属矿现场踏勘咨询报告 2015年12月22日至2015年12月23日,受陕西金刚五矿资源有限公司邀请,陕西汇金矿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由董事长史光德带队,总工程师宫元集、勘查部经理景振钧、刘继庆等六人,对陕西省镇安县核桃坪铜多金属矿进行了现场地质踏勘和咨询。 一、基本情况 勘查区位于镇安县城西北方向约60公里,属东川镇管辖,距陕西省西安市95公里,距商洛市178公里。勘查区西起核桃坪一带,东止寨沟一带;南起水围城一带,北止川河口一带。东西长约3.10公里,南北宽约2.77公里,面积8.41平方公里。 该探矿权首立于2010年12月,是以挂牌竞拍方式获得。2014年5月勘查面积缩减至8.41km2,有效期限为2014年8月22日至2016年8月22日。矿权首立以来,几年的普查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结果显示该区钨矿成矿地质 条件良好,找矿潜力大。截止目前,该区已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见下表: 年月年月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目前矿区范围内共圈出六条矿化蚀变带、11条钨矿体,各矿体大致呈层状、似层状平行产出,其中主矿体K1沿走向工程控制长900.00m,控制斜深136.00m, 平均厚度5.48m, WO平均品位0.622 X 10-2。目前共获得矿石资源量(333+334)资源量470.67 X 104t , WO金属量27658.11t , WO平均品位0.588%。其中(333)矿石量100.81 X 104t , WO金属量5978.07t , WO平均品位0.593%; (334)矿石量369.86 X 104t , WO金属量21680.04t , WO平均品位 0.586%。 本次地质踏勘咨询的目的是通过对已完工的钻探岩芯进行现场观察研究和 对矿区岩性、构造、矿化情况进行实际踏勘,以及对该矿的成因、规模、前景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为下步勘查工作指明方向,并提供可操作性的工作方法和手段。具体任务如下: 1、现场实际观察、分析已完工钻探岩芯,分析判断矿床质量和规模。 2、通过对矿区岩性、构造、矿化情况进行实际观察、踏勘,结合以往地质 成果,分析探讨矿床成因类型和潜力价值。 3、认真总结分析目前勘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4、提出下步工作总体思路、工作部署及建议和意见。 二、对矿区认识 该区处于秦岭褶皱系(I)、南秦岭印支褶皱系带(U)、凤县一镇安皱褶束(川)与留凤关-金鸡岭褶皱束(川)交汇的东段。区域出露地层主要有古元古界陡岭岩群、新元古界耀岭河岩组、上震旦统灯影组;下古生界寒武-奥陶系及上古生界泥盆-石炭系地层。该区区域上经历加里东期-海西期多期次伸展-挤压构造变形,又经印支-燕山期陆内收缩-推覆构造变形,形成了强烈的构造变形带。矿区构造形迹以北西西向为主,矿区北部有陈家沟一胡家岭区域大断裂通过,区内F1、F2为陈家沟一胡家岭断裂的次级断裂;矿区位于最具潜力的金堆城-胭脂坝NE向构造岩浆岩Mo W成矿远景区。区域内矿化点分布广泛,主要有金、铁、铅、锌、钼、钨、黄铁矿等。金、铅、锌、钼、钨、铁矿分布。 通过现场实际观察、分析和研究,大家一直认为:

复杂难选金铜钴多金属矿选矿工艺研究马卫红

2012年9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September2012 第18期总第268期Inner M o ngo lia Science T echnolo gy&Economy N o.18T o tal N o.268复杂难选金-铜-钴多金属矿选矿工艺研究 马卫红,孟 康,孙敬锋,樊丽丽 (内蒙古自治区矿产实验研究所,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31) 摘 要:针对该复杂难选金——铜——钴多金属矿,探索了浮选、重选等多种选矿工艺均难以达到分选的效果。试验最终采用预处理(焙烧)——浸出——浮选的联合流程,使多种有价金属得到了较好的综合回收利用。 关键词:多金属矿;焙烧;氨浸;金;铜;钴;额济纳 中图分类号:T D95(2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7981(2012)18—0027—02 该金——铜——钴多金属矿床位于内蒙古额济 纳旗,具有储量大、品位高、矿化元素多、矿物成分复 杂、矿石类型多样等特点。矿石中除Au、Cu、Co外, 还含有Ag、Ni等组分可以综合回收利用,显示出该 矿床矿石具有极好的综合利用价值。但是该矿石存 在多金属分选的难题,因此该矿带还没有被开发利 用。目前,国内对此类矿石的研究都还刚刚起步,选 矿理论尚不够完善,所以通过试验能够设计出一个 针对该矿石的低成本、高产出、无危害的工艺技术, 则是对难选冶矿的一次有益探索,同时也可使该矿 床矿石得到合理的快速的开发利用,这将给该地区 和矿山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矿石性质 该金——铜——钴多金属矿矿石矿物成分复 杂,金属矿物主要包括有金、银、铜、钴、镍,非金属矿 物主要有石英、石榴石、透辉石、方解石、白云石、绿 泥石等。矿石中有工业意义的Au、A g矿物主要是银 金矿、自然金、自然银、辉银矿,其中金矿物以银金矿 为主,银矿物以自然银为主。金银矿物的嵌布粒度在 0.001mm~0.1m m之间,铜钴镍矿物的嵌布粒度在 0.4mm~2.15m m之间。矿石主要有价金属化学成 分分析见表1,矿物物相分析见表2。 表1 矿石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Au (g/t) Ag (g/t) Co Ni Cu Bi S 2.4715.200.070.220.020.100.55表2 矿物物相分析结果(%) 铜矿物 类型黄铜矿黝铜矿辉铜矿孔雀石蓝铜矿铜蓝自然铜 含量42.016.27.122.39.8 1.5 1.1钴矿物 类型方钴矿辉砷钴矿钴镍矿水钴矿 钴 铧 菱钴矿+钴方解石 含量8.7725.10 5.5020.1910.61 29.83 镍矿物 类型红砷镍矿辉砷镍矿钴镍矿硅酸镍 含量44.3549.38 5.350.922 选矿探索试验 2.1 浮选试验 根据矿石有部分被氧化,因此采用浮选硫化物的药剂+浮选氧化物的药剂进行浮选试验,浮选流程见图1。浮选条件为:-0.074m m含量为90%;浮选硫化物的药剂和浮选氧化物的药剂各100g/t; NaOH用量2000g/t(pH≈9),2#油用量100g/t。浮选试验结果见表3。 图1 浮选试验流程 表3 浮选硫化物试验结果 药剂种类 精矿结果 乙黄药+ 丁胺黑药 丁基黄药+ 丁胺黑药 丁基黄药+ 苯甲羟肟酸 丁基黄药+ 水杨羟肟酸产率(%)12.4011.9011.2013.80 A u品位(g/t)17.1215.8818.7414.45 Au回收率(%)85.9576.5184.9780.73 Cu品位(%)0.0320.0310.0280.035 Cu回收率(%)19.8418.4515.6824.15 Co品位(%)0.1200.0820.0960.078 Co回收率(%)21.2613.9415.3615.38 Ni品位(%)0.310.340.300.26 Ni回收率(%)17.4718.3915.2716.31 由表3可知,虽然金的回收效果挺好,但是其他的金属矿物得不到有效的回收,达不到综合利用的目的,因此单一的浮选不适合该多金属矿。 2.2 重选试验 依据矿物密度采用重选的方法将矿石中的有用矿物富集,由于所用矿石为多金属矿,所以采用浮选 ? 27 ? 收稿日期:2012-06-18 作者简介:马卫红(1967-),女,呼和浩特人,选矿工程师,从事选矿及湿法冶金相关工作。

西藏努日铜多金属矿矿体空间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

西藏努日铜多金属矿矿体空间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 工作区处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次级构造单元冈底斯火山-岩浆弧构造带之东段、雅鲁藏布江弧-陆碰撞结合带北缘,拉萨弧后盆地的南缘,为燕山-喜山期印度板块向北俯冲形成的一个岛弧型火山-岩浆岩带,目前已发现的工业矿床和具有良好找矿潜力的矿点多达数十处。矿床主要以矽卡岩型、斑岩型、斑岩-矽卡岩复合型以及火山-次火山热液型等。矿床形成时代主要为燕山晚期~喜山早期,并与中酸性岩浆活动及特定地层层位密切相关,具备找铜多金属矿的潜力。 标签: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矿体空间分布规律西藏 1区域地质特征 工作区处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次级构造单元冈底斯火山-岩浆弧构造带之东段、雅鲁藏布江弧-陆碰撞结合带北缘,拉萨弧后盆地的南缘,为燕山—喜山期印度板块向北俯冲形成的一个岛弧型火山—岩浆岩带。区内地质构造环境独特,断裂及岩浆活动强烈,各种热液蚀变发育,为Ⅰ级铜多金属找矿远景区。 本区域良好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条件,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目前已发现的工业矿床和具有良好找矿潜力的矿点多达数十处,其中大型、超大型矿床3处,中型规模矿床3处,小型矿床和矿点数十处。本区矿化类型以铜、钼、钨为主,其次为金、银及铅锌。矿床成因类型有:矽卡岩型、斑岩型、斑岩-矽卡岩复合型以及火山-次火山热液型等,其中以矽卡岩型和斑岩-矽卡岩复合型为主。矿床形成时代主要为燕山晚期~喜山早期,并与中酸性岩浆活动及特定地层层位(比马组、门中组、多底沟组)密切相关。 2矿区地质特征 2.1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为下白垩统比马组(K1b)及第四系风成沙堆积。自下而上各地层地质特征为: 下白垩统比马组(K1b):广泛分布于矿区中部、东部和北部,总体成南北向带状分布,缓倾角,为矿区内主要含矿层位。为一套海相火山岩、砂泥岩至碳酸岩建造,根据沉积旋回递变规律,区域上比马组可划分五个岩性段,矿区内仅出露第三、第四、第五岩性段: 第三岩性段(K1b3):分布于矿区北东角,地层总体走向北东,倾向东,倾角较缓。下部为浅灰色厚层状含砾凝灰质砂岩、暗灰绿色蚀变英安质晶屑凝灰岩夹灰岩及硅质岩透镜体;中部为深灰色板状变质粉砂岩与角闪石绿泥石板岩互层;上部为灰白色厚层块状结晶灰岩。厚723 m。与上覆第四段地层呈整合接触。

内蒙古狼山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内蒙古狼山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摘要:内蒙古狼山成矿域地处内蒙阴山山脉西段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地台内蒙古地轴的边缘,成矿域地史复杂,总体以不同构造旋回期的深大断裂为主导因素。从而控制着不同时代的沉积建造及其岩浆活动旋回的发育特征与成矿 特征。本文根据笔者多年在狼山地区一直从事地质找矿的经验和教训的积累,对狼山地区硫多金属的控矿因素及成矿规律的粗浅认识做一概括总结。 一、成矿地质特征 内蒙古狼山地区铜铅锌成矿区其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 北地台内蒙古地轴的北缘,西为阿拉善古陆块,南为鄂尔多斯古陆核,北以深断裂为界与内蒙古天山――兴安地槽区毗邻。 总体上以深大断裂为主,从而控制着不同时代的沉积建造及其岩浆活动旋回的发育特征及其成矿特征。详见图1。 (一)地层 狼山地区按地层的划分见表1。 1.太古界乌盖群 主要出露于狼山山脉主脊部位,呈北东方向展布。构成区域成矿沉积基底,根据其岩性组合划分为三个岩组:

(1)下部为乌拉特岩组:组成岩性为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夹透镜状及似层状的角闪岩、黑云阳起片岩等,厚度为3,390m,原岩主要由基性火山岩、部分同源的超基性岩组成,另有部分基性火山凝灰质岩及粘土质碎屑岩,属于地槽早期的基性火山――碎屑建造。 (2)中部为达拉盖庙组:岩性为黑云斜长片麻岩夹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及磁铁石英岩(在西部,部分磁铁石英岩可构成中小型铁矿床)。厚度大于1,134m,原岩主要由基性火山凝灰质杂砂岩及粘土质碎屑岩组成,夹基性火山岩,属于地槽早期基性火山活动与期后沉降期间的过渡性建造。 (3)上部为苏对口组:岩性为黑云斜长变质岩、斜长角闪岩家黑云石英片岩、绿泥黑云片岩等,厚度为1,202m,原岩主要由泥质岩及粉砂质泥岩夹基性火山岩组成,属于地槽早期火山活动之后沉降期的建造类型。 2.中元古界渣尔泰山群 中元古界渣尔泰山群分三个岩组(各岩组代号见表2),各岩组间除第一岩组与第二岩组间存在短暂的沉积间断外,均呈整合接触,从老到新为: (1)狼山群第一岩组:(PJ1)相当于书记沟组,主要分布在狼山南部,在狼山北东侧零星出露,厚度大于471m,与下伏太古界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岩性为:

宝坑银铜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条件与找矿方向

宝坑银铜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预测宝坑银铜多金属矿床隶属广东省曲江县小坑镇管辖,距韶关市约25km。矿区距106国道仅2km,交通十方便。该矿为我队90年代初发现的多金属矿床,已进行地质普查评价工作。自93年起,当地政府对部分地段实施开采。鉴于该矿规模一直未能取得突破,而找矿前景又较为理想,本文试图对该区的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预测进行初步的探讨。 1.矿区地质简述 矿区位于南岭纬向带次级大东山—贵东构造带与吴川—四会深断裂交汇处,贵东花岗岩体西端北缘(见图)。矿区断裂构造发育,北北东向新田面断裂,宝坑断裂贯穿全区,其次级构造北北西向断裂密集发育,走向330~350°,倾向南西或北东,倾角65~85°,为本区热液矿脉主要含矿构造。此外,还有北东向断裂(黄竹坪),北东东向断裂(汤湖断裂)。 地层仅出露于西北部,为上泥盆统天子岭组,岩性以灰岩为主,也见页岩、砂质页岩和砂岩。 岩浆岩主要为燕山一期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和燕山三期中—中细粒二云母花岗岩,属贵东岩体的一部分。脉岩大多呈北北西向展布,也有北北东向,主要有石英闪长斑岩,白云母斜长花岗斑岩,黄铁绢英岩化石英斑岩,霏细岩,玄武岩等。其中石英闪长斑岩,黄铁绢英岩化石英斑岩中见明显的铜、铅、锌硫化矿物呈浸染状分布,属本区矿化岩体。 2.矿化带及热液矿体分布特征 矿化带分布特征:本区已发现且编号的矿化带有14条,脉岩也有十多条(部分脉岩有铜矿化)。主要分布于宝坑断裂以东,小部分在宝坑断裂与新田面断裂的夹持部位,大体可分为二个中心(集中部位)。其一是以11号脉为中心,包括11号、11号东枝和西枝、13号、14号等共9条矿化带;其二为以10号脉为中心,包括7号、8号、9号、10号和10号东枝5条矿化带。矿化带长一般数百到千余米,宽一到十数米,走向330—350°之间,倾向南西为主,部分倾向北东,倾角65—85°。脉带大多具分枝复合,平行侧列特征。 热液矿体分布特征:本区发现并控制的热液矿体有13个,呈脉状、透镜状产于矿化带中,长小于250m,宽小于3m。其中11号脉为中心地段,发现矿体6个;以10号脉为中心地段,发现矿体3个。此外,11号脉南段至1、2、3、4、5号北

铜铅锌多金属共生矿湿法冶金研究进展

第6期 2010年12月 矿产综合利用 M u lt i purpose U tilizati on ofM i neral Resources No.6 D ec.2010铜铅锌多金属共生矿湿法冶金研究进展 李博,刘述平,唐湘平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介绍了铜铅锌多金属矿的开发利用现状,对铜铅锌多金属矿的处理工艺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了湿法处理工艺的氯化浸出工艺、碱性浸出工艺、直接加压酸浸工艺、生物浸出工艺,并展望了铜铅锌多金属共生矿分离技术发展前景。 关键词:铜铅锌多金属矿;湿法冶金分离;加压酸浸 中图分类号:TF1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6532(2010)06 0033 04 1 铜铅锌多金属共生矿分离技术发展 现状及趋势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物资基础,尽管我国主要金属矿产资源储量较丰富,但由于不断开发,保有储量迅速减少,优质矿床濒于耗尽。近年来,我国相继发现、探明了储量大、分布广的铜、铅、锌、银多金属复杂硫化矿床(如四川白玉呷村铜、铅、锌、银多金属硫化矿金属总储量上百万吨;云南兰坪三江地区铜、铅、锌、银多金属复杂硫化矿,铅锌总储量100万,t铜总储量50万,t银总储量5kt)。由于该种类型多金属复杂矿矿床类型新颖,矿石成分、结构、构造复杂,各矿物互相紧密镶嵌,且粒度分布细,矿石中主元素铜、铅、锌均以硫化物形式存在,可浮性相近,分离困难,因此难以在较佳的经济条件下采用选矿的方法选出单一金属的合格精矿。目前,此类多金属复杂矿床的综合利用有两种工艺路线,一种是分选分炼,即通过选矿分别选出铅精矿、锌精矿、铜精矿,再分别处理以提取铅、锌、铜。这种工艺的难点是选矿,由于分选困难,不仅选矿回收率低,而且铅、锌、铜互含高,精矿质量差。国内许多矿山做过的选矿研究均证明了这一点。另一种工艺路线是选冶联合工艺,选出混合精矿,然后用冶金手段处理混合精矿,其优点是选矿回收率大幅度提高,选矿作业简单。此种工艺路线问题在于铜、铅、锌混合精矿的冶炼。采用密闭鼓风炉炼锌(I SP法),基建投资大,能耗高,铅、锌及贵金属直收率低,对精矿含铜要求高(不大于2%),而且环境污染严重。因此,开发高效的混合精矿清洁冶金技术是处理多金属复杂硫化矿的突破口[1~2],也是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面临的重要课题。 2 铜铅锌多金属共生矿湿法冶金分离 方法 2.1 湿法工艺 2.1.1 氯化浸出 一些难溶性金属硫化物在酸性氯盐溶液条件下浸出,可以以氯的络合离子形态溶出,如[PbC l-4]2-、[ZnC l-4]2-等。这为酸性氯盐溶液选择性浸出金属硫化物提供了热力学基础。常用的氯化浸出剂为盐酸、氯盐和氯气等。 曾青云[3]等研究了用三氯化铁直接浸出赣南荡坪铜铅锌复合硫化矿,在温度105 、液固比4、Fe3+浓度192g/L的条件下浸出3h,铜、铅、锌浸出率分别为99.5%、98.6%和99.6%,96%的硫呈元素硫或黄铁矿形态富集于渣中。重庆钢铁研究所[4]采用N a C l O3作添加剂,在硫酸介质中浸出硫化铜矿,使铜的浸出率达到90%以上。钟晨[5]研究了低品位硫化铅锌的氯气浸出,在矿物粒度<0. 076mm占93%左右、氯化浸出温度80~90 、氯/矿=(0.65~0.7)1、N a C l浓度300g/L、浸出时间2h 的条件下,锌、铅浸出率可分别达到96.4%和99.3%。粗PbC l2碳化、煅烧后制备红丹,ZnC l2溶液经除铁、碳化、焙烧后制备ZnO。张元福[6]等针对 收稿日期:2010 06 09; 改回日期:2010 07 01 作者简介:李博(1977-),男,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有色金属湿法冶金工作。

试分析清水河地区铜多金属矿找矿前景

试分析清水河地区铜多金属矿找矿前景 【摘要】清水河铜矿床位于青海省都兰县巴隆乡,矿床赋存于厚度巨大的中-新元古代万宝沟群的中基性火山岩中,铜矿体受断裂构造带的严格控制。本文通过对矿区的地质、物探、化探比较深入的综合分析,初步探讨并建立了该区铜多金属矿的矿床成因、成矿模型及成矿规律,并对该区的找矿前景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关键词】清水河铜矿;成矿模型;远景分析 1 引言 清水河矿区地处西域板块南缘,位于东昆中断裂与东昆南断裂之间的东昆中陆块。处于东昆仑成矿省的雪山峰-布尔汉布达华力西-印支期钴、金、铜、玉石(稀有、稀土)成矿带上,通常称为东昆南成矿带。区域上局部受北西-南东向的清水河-哈图-得福胜断裂控制,在该断裂控制范围内主要分布有清水河、特里喝姿、牙马托、哈图沟、和勒冈那仁等铜多金属矿点。但目前对于这些矿化点仅限于地表踏勘-地表检查,地质工作程度较低,找矿成果也未能取得较大的突破,尤其是对该区地质资料的综合研究不够,找矿方向及找矿前景不甚明了。因此在该地区进行综合分析及研究对指导该区的找矿方向及下一步工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 2 区域地质 2.1 地层 区内地层分属于东昆仑地层区。区域地层出露比较齐全,主要为东昆中和东昆南构造混杂岩带中的构造混杂岩系。地层单元主要有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Pt1J)、中元古代长城纪小庙组(Pt2X)、蓟县纪狼牙山组(Jxl)、中-晚元古代万宝沟群(Pt2-3w);早石炭世哈拉郭勒组(C1hl)、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浩特洛哇组(C2P1h)、晚三叠世八宝山组(T3bb)、晚三叠世鄂拉山组(T3e);早-中侏罗世羊曲组(J1-2y),以及第四纪不同时代不同成因类型沉积地层单元。其中中-晚元古代万宝沟群中的基性火山岩为本区的主要含矿层位。该岩系主要沿布尔汗布达山主脊呈窄条状分布,出露宽50~200m,断续出露长几十公里,Cu含量高达810ppm,为克拉克值的8倍多,矿化点如特里喝姿、牙马托、和勒冈那仁矿化点等,为测区重要的含铜岩系。 2.2 构造 清水河铜矿地处青海省中西部。构造位置隶属西域板块南缘,位于东昆中断裂与东昆南断裂之间的东昆中陆块。处于东昆仑成矿省的雪山峰-布尔汉布达华力西-印支期钴、金、铜、玉石(稀有、稀土)成矿带上,通常称为东昆南成矿带。而清水河铜矿床在区域上主要受北西-南东向的清水河-哈图-得福胜断裂控

辽宁省阜蒙县六家子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辽宁省阜蒙县六家子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矿区处于建平-阜新镍钨铜铅锌金多金属成矿带,是辽宁省主要的铜、铅、锌、金、银、砷、锑、镍、钨、锡、钼等金属成矿带之一。本文通过对矿区地质、矿体地质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帮助。 标签: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找矿标志阜蒙县六家子 1区域地质概况 大地构造位置属于中朝准地台(Ⅰ)内蒙地轴(Ⅰ2)建平台拱(Ⅰ21)旧庙断凸(Ⅰ21-3)与内蒙—大兴安岭褶皱系(Ⅲ)内蒙优地槽褶皱带(Ⅲ1)交接部位(图1)。 区域出露地层主要有太古界的表壳岩组合、中生界白垩系下统的义县组、新生界第四系等。中生代陆相火山岩仅出露早白垩系义县组,侵入岩不发育,仅新太古代和白垩纪有侵入。区域上变质岩较发育,主要为区域变质岩之庄头营子片麻岩,分布于八家子火山沉积盆地周边。区域上地质构造变形以脆性断裂为主。 2矿区地质特征 2.1地层 2.1.1太古界变质表壳岩组合 零星分布于矿区太古宙变质深成岩中。呈近北东向展布,倾向南东为主,局部受构造影响倾向北西。主要岩性有:斜长角闪岩、磁铁石英岩、角闪石岩。 2.1.2中生界白垩系下统义县组(K1y) 义县组一段(K1y1)岩性为黄褐色片麻岩质巨砾岩、紫色泥质页岩、黄绿色泥质粉砂岩,是一套山前坡麓地带快速堆积的基底粗碎屑岩,几乎是原地堆积。 义县组二段(K1y2)以火山爆发相为主,兼有喷发相,另夹有火山活动间歇期的河湖沉积相。岩性主要为凝灰岩,流纹岩及互层的砂岩与泥岩,复成分砾岩。 2.1.3新生界第四系 仅发育全新统(Qh),主要分布在山间、坡麓地带,构成高低不同的带状、裙状等阶梯式地貌。 2.2构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