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数巫术与占卜
- 格式:ppt
- 大小:1.56 MB
- 文档页数:102
法术详解:原始社会早期的一种准宗教现象。
即人们试图在外界事物上实现其意愿的种种实践活动。
其特点是想象能以主体本身的某种特定动作及仪式来影响或制约外在客观之对象,达到其预想的目的。
其实践活动既是非理性的,又是非宗教性的。
它同巫术的外在表现形式较为接近,但它以相信其实践者本身意志及力量这一特性而有别于巫术和宗教。
因此,法术乃基于其实践的作用而不依靠外在神灵或超自然力量的帮助。
其活动的主要表现方式是模仿外在事物或其对象的行为特征,以便实现对它们的控制。
五行:是道教法术的基本,刚入道教习研法术的道士,要在五行只中至少选一种来研究,(原则上不限制到底研究多少种,但多门对研究者来说没有足够的时间。
)但是,每门都研究的人也有特别的好处:不会出现“法力失调”(或内力失调,会对自身带来极大的痛苦,严重的无法再使用法力甚至身体在一瞬间湮灭)或自身被某种法术“同化”(如外型或性格更趋向某种自然力量)金系法术:靠对金属的加强,或使用金属的潜在力量来显示强大力量。
金克木,火克金,金系法术以强化为主,威力强大。
硬化:等级一到三,变化术。
短时间内使武器强化一个等级。
一天只能使用一到三次,时间长一到三个时辰。
金剑:等级一到三,杀伤术。
金系道士的基本要求,特点是雍容华贵,威力强劲。
圆光附体:等级三,变化术。
全身被金光环绕,战斗威力加强。
剑阵:等级三,杀伤术。
由同级多人组成的剑阵,威力远大于各人的加和。
强化:等级三到五,变化术。
使武器强化一个等级,三级一个月,四级一年,五级十年。
金刚护体:等级六,抵御术。
全身金光环绕,身体不畏凡间兵刃,并具有神力,有如金刚力士一般。
金御剑:等级七,杀伤术。
最强的御剑术,随心所欲的控制灵剑,并可以“心剑合一”御剑飞行。
金遁:等级七,遁术。
可通过触摸金属物体即时逃脱到方圆三百里内有金属物体的地方再出来。
一天只能使用一次。
副作用:使用后生命垂危,不能抵御任何攻击。
重伤者使用虽能逃脱,也会马上死去。
仙器使用:九级法术,驱使术。
什么是术数?术数的范围有哪些?术数也有的书称“数术”。
术,指方术,数,指气数、数理,即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数理。
古人将自然界所观察到的各种变化,与人事、政治、社会的变化结合起来,认为两者有某种内在关系,这种关系可用术数来归纳、推理。
于是,术数便用来推测个人,甚至国家的命运吉凶。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汉书-艺问志》将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等六方面列入术数范围。
后世把凡是运用这种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数理以行占卜之术的,皆纳入术数范围。
如:星占、卜筮、六壬、奇门遁甲、相命、拆字、起课、堪舆、择日等等。
(以上解释摘录自《中国方术大辞典》)目前,常见的比较有影响力及体系比较完整的术数门类有以下几种:八字术、相术、风水术、姓名学、紫微斗数、星相学、择吉、六爻预测术、奇门遁甲、大六壬等。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几种术数。
八字术:也叫“四柱推命术”,源于唐朝李虚中的禄命术,宋朝徐子平所发明,故也叫“子平术”。
是一种用于测算个人命运的方术。
其法是将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各配以天干和地支,这样,描述一个人的生辰就刚好用了八个字。
这是一种将人出生的时间转换成干支,再在干支中带入阴阳五行系统而进行复杂运算的一种算命术(这种运算不是我们常用的“加减乘除”而是“生克制化”)。
八字术在中国大陆地区仍然是民间流传最广的一种命术。
相术:相术细分有面相术、手相术、骨相术、体相术、声相术等等。
在中国大陆地区,相术在民间的普及程度几乎不下于八字术。
风水术:因强调“避风藏水”之用而得名,古代也叫“堪舆术”或“地理学”。
如果说八字术、相术等是一种卜命的方术的话,风水术则是一种造命的方术。
其中又分为“阳宅术”与“阴宅术”两大应用门类。
阳宅术是看活人住宅吉凶,帮人选屋的。
阴宅术则是看死人坟墓,帮人选坟地的。
当然,其中还有很多诀窍,如利用开门、换房,养鱼、引水,植树等方式来改变人的运气。
周易术数的常用分类一、命理:禄命法、子平八字、太乙命法、铁板神数、邵子神数、南极神数、紫薇斗数、七政四余等等二、相学:麻衣、柳庄、水镜等三、风水:峦头(龙穴砂水)、理气(三合、三元、八宅、玄空、天星、纳甲、大卦、金锁玉关等等)。
四、择日:天星(七政四余、天元乌兔)、紫白、斗首、奇门、六壬、演禽、八节三奇、禄马贵人、玄空大卦、连山、翰林集要、通书克择(神煞)等五、占卜:梅花易数、六爻、太乙、奇门、六壬、金口诀等六、占星:果老星宗(七政四余)、演禽、斗数等七、预言:推背图、烧饼歌、皇极经世、太乙神数等八、此外还有中医、武术、气功、兵家术数(兵谋阵图)、道家法术等等。
按中外分类:一、中国占卜术1、以八卦为基本符号的“易经”,起源于上古时代的龟甲兽骨占卜;2、以天干地支为基本符号的“术数”,起源于中国古代天文学。
单以立卦而占讲,常见有:周易卜卦(也叫象数易)、梅花易数,以及文王圣卦(也叫六爻)三种。
木棍、骨头、石头、豆子、棋牌类、鸟占,声音占,颜色等等都是从这些推导出来的,好比是一颗树上的树叶,不是根,根是中国古老的易经。
万法万象,不离其宗。
二、西洋占法西洋法种类繁多,也很准确,但只是一种扩展。
是从根生长出来的具体应用。
例如扑克牌算命,塔罗牌法,残余咖啡图案法,圣叁角占卜法、钻石占卜法、要素展开法、大十字占卜法、吉普赛十字法、二择一占卜法、缘分占卜法、六芒星占卜法、七行星占卜法、珍珠项链法、出生宫位图法、一周运势法,祭牲剖肛术,Augury,Extispicy,《圣经》卦,望气,自由占等等。
按需求分:初学者入门必修占卜法:圣三角占卜法、砖石占卜法初学者进阶的占卜课程:要素展开法提供解决问题的行动指示:大十字占卜法详剖问题会遇到的阻碍:吉普赛十字法专为暗恋的人提供的占卜法:二择一占卜法难以决择对象的人可以用的占卜法:缘分占卜法占卜和另一半的未来关系:六芒星占卜法算算有无贵人会帮助你化解问题:七行星占卜法全方位占卜个人的运势:珍珠项链法行动前的最佳指示占卜法:出生宫位图法占卜未来一周的个人运势:一周运势法最为普遍的还是占星术,一般分为吠陀星占(Jyotish),西方占星术和中国占星术,除了这三个派系,许多文明还有他们自己的占星法。
占卜流派种类占卜流派说到占卜的方法甚多,不胜枚举。
世界上的占卜一般可分为中国占卜术和西洋占卜术两个流派。
中国占卜术又有二个流脉,一是以八卦为基本符号的“易经”,起源于上古时代的龟甲兽骨占卜;另一个是以天干地支为基本符号的“术数”,起源于中国古代天文学。
详细了解可参阅“中国占卜学”。
姑且不论中国人的占卜法,许多西洋舶来品占法,像扑克牌算命,或是近日时兴的塔罗牌法,乃至於咖啡杯中的残余咖啡图案,皆可预示吉凶!若再加上我们自己固有之占法,那可热闹了。
其实所谓“神机兆於动”,只要能掌握神机之灵动,那就无物不能卜了。
只不过话虽如此,深浅之间,则大有文章矣!对于中国占卜术,有几十种之多。
若单纯以立卦而占卜来说,常见的大约有:周易卜卦(也叫象数易)、梅花易数,以及文王圣卦(也叫六爻)三种。
占卜分类Julian Jaynes 将占卜划分为下面几类:预测及预测学“最原始,最笨拙,但是也最持久不衰的方法是对一系列奇怪事件的记录。
”(1976年:236)中国古史总是记录下那些古怪事情的发生过程,自然变化和其他的信息,中国古代go-vern-ment机构就依此来预测远期的战略问题。
现代科学也有很多就是从这些“占卜”中来的。
Joseph Needham的研究认定如此。
抽签这可以用木棍、骨头、石头、豆子等东西来制作。
现代的棋牌类游戏就是从这些“占卜”发展而来。
Augury. 是提供预测的占卜,可以是定性的(如形状、接近某事等)。
探矿(用棍子占卜)由此发展而来。
古代罗马时期的伊特鲁里亚文明中使用祭牲剖肛术(实际是一种Extispicy),僧侣要检验献祭的肉类是否新鲜。
自由派占卜没有特定方法的占卜方式,实际上是其他占卜方法的衍生。
启示来自于占卜者偶然看到和听到的东西。
一些基督徒和其他一些宗教使用《圣经》卦来占卜,他们问一个问题,抢夺圣书,或者用来启示去未知的地方。
其他的比如说望气和新世纪的风水,像直觉和道符.最为普遍的还是占星术,一般分为吠陀星占(Jyotish),西方占星术和中国占星术,除了这三个派系,许多文明还有他们自己的占星法。
数术百科名片又称术数,是古代道教五术中的重要内容。
术数以阴阳五行的生克制化的理论,来推测自然、社会、人事的“吉凶”,属《周易》研究范畴的一大主流支派(《周易》是涵盖宇宙的整体学问,以一个自然立体的“形象”展现在人的面前。
把《周易》分门别类的以“义理”“象数”“数术”等严格的划分开来认识、来研究,其实是后人“各取所需”而造成的。
阔论“义理”者,唯此正确;呐喊“术数”者,独有无二。
毫不相让,互相攻忓,孰不知最早的《易》就是“理术同系”的所谓术数——连山、归藏者也。
现在,也只好“顺应潮流”的来“术数研究”了)目录基本解释解析1.古代2.现代数与术数的意义展开基本解释解析1.古代2.现代数与术数的意义展开基本解释术数指卜筮、占卜等以阴阳五行生克制化之理、推测人事之吉凶的法术。
属易学支派。
《四库全书总目·术数类》“术数之兴,多在秦汉以后,要其旨,不出乎阴阳五行生克制化,实皆易之支派,传以杂说耳”。
术教起源甚早,如《连山》、《归藏》即托始于伏羲、神农,又相传伏羲画八卦、神农重卦。
《史记·龟策列传》“自古圣王将建国受命.兴动事业,何尝不宝卜筮以助善!唐虞以上,不可记已。
自三代之兴,各据祯徉,涂山之兆从而夏启世,飞燕之卜顺故殷兴,百谷之筮吉故周王。
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龟,不易之道也。
”最早的易本为术数。
《汉书·艺文志》将群书分为六类,中有术数,包括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六种,共一百九十家,书二千五百二十八卷。
《隋书·经籍志》无术数类,有关历法、占法之书,则归于天文、历数、五行三类,兵家书中亦稍涉及;载有风角、九宫、太一、遁甲、周易占、易林、东方朔占、堪舆、八卦阵图、相法等四百余种着作书目。
《旧唐书·经籍志》及《新唐书·经籍志》均沿《隋志》体例。
将术数归于五行类,收书二百余种。
《宋史·艺文志》除沿《唐志》列五行一类外.并增列蓍龟类,收书近千种。
术数名词解析一[命运]一般简称为命。
包括命和运两方面的内容。
命,即命禄,指人一生中的吉凶祸福、寿夭贵贱等;运,即运气,指人在短期内的际遇。
在命理学中,命与运犹船与水。
命好运厄,似逆水行舟,难以致远;运佳命蹇,似破船顺流,虽可日行千里,则难免倾覆之灾。
故术士中流传着"有命无运,美中不足,有运无命,困顿夭折"的说法。
古人一般都相信人有不同的命运,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里,人们对命运的含义理解有所不同。
《滴天髓阐微·孙序》曰:"命理之学,由来久矣。
古之言命者,简而赅,庖犪曰'正命',仲尼曰'天命',老聃曰'复命'。
类皆得之于天,赋之于人者。
"即是孔子、老子及其以前人们所言之命,主要指"天命",认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先秦诸子中,孟子、庄子、列子等也都持有与此大致相同的天命观。
汉代命由天定的观念仍然流行,如扬雄《法言》云:"命者天之命也,非人为也。
"但同时也滋生出新的命运观念。
思想家王充不信鬼神而信命运。
《论衡·偶会篇》云:"命,吉凶之主也。
"但他不再坚信神秘莫测的上天是人之命运的主宰,而认为命乃"自然之道,适偶之数","人禀气而生,含气而长,姓名测试得贵则贵,得贱则贱,贵或秩有高下,富或资有多少,皆星位尊卑大小之所授也。
"即是说人的命运佳厄主要取决于出生时值岁的星象。
后来,以上两种命运观念同时流布传衍,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然而无论是天命观还是星命论都坚信人有不同的命运。
正是这种认识给算命风习的起源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如王充关于星命之说的理论就直接成为五星算命术的理论依据。
古人也有少数不信命者,如先秦诸子中的墨子就著有《非命篇》,专门驳斥"执有命者之言"。
唐代吕才《禄命篇》也对信命之说提出过质疑。
数术的简介数术又称术数,它是汉族传统文化中五术的命、卜、相三术。
术数以阴阳五行的生克制化的理论,来推测自然、社会、人事的"吉凶",属《周易》研究范畴的一大主流支派(《周易》是涵盖宇宙的整体学问,以一个自然立体的"形象"展现在人的面前。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数术的简介。
数术数术,也写作术数,是中华古代神秘文化的主干内容。
数术的特征是以数行方术。
基础是阴阳五行、天干地支、河图洛书、太玄甲子数等。
数术区别于其它方术的是它的数学化,区别于现代科技的是它的方术领域,它属古代神秘文化。
但广义数术也包括数术科目附近的非数术类方术,例如,小六壬和抽签的焦氏易林不是严格的数术,但有时也归于数术。
数术的范围小于古代神秘文化,例如符咒一般不属于数术,但有的数学化符咒属于数术。
数术的范围广于易术,例如八字学、紫微斗数和六壬是数术,都不属于易学易术,但数术的重点是易学各领域。
数术的基本信息数术,也写作术数,是中华古代神秘文化的主干内容。
数术的特征是以数行方术。
基础是阴阳五行、天干地支、河图洛书、太玄甲子数等。
数术区别于其它方术的是它的数学化,区别于现代科技的是它的方术领域,它属古代神秘文化。
但广义数术也包括数术科目附近的非数术类方术,例如,小六壬和抽签的焦氏易林不是严格的数术,但有时也归于数术。
数术的范围小于古代神秘文化,例如符咒一般不属于数术,但有的数学化符咒属于数术。
数术的范围广于易术,例如八字学、紫微斗数和六壬是数术,都不属于易学易术,但数术的重点是易学各领域。
数术的基本解释术数指以阴阳五行生克制化之理、推测人事之吉凶的数学。
属易学支派。
《四库全书总目·术数类》"术数之兴,多在秦汉以后,要其旨,不出乎阴阳五行生克制化,实皆易之支派,传以论述"。
术教起源甚早,如《连山》、《归藏》即托始于伏羲、神农,又相传伏羲画八卦、神农重卦。
《史记·龟策列传》"自古圣王将建国受命。
中国术数概观(2012-01-31 21:21:32)转载▼分类:易理新探/苏国圣文标签:杂谈术数,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诸如天文、历法、数学、星占、六壬、太乙、奇门、遁甲、运气、占候、卜筮、命理、相法、堪舆、符咒、择吉、杂占、养生术、杂术等等都属于术数的范畴。
一般地说,狭义的术数,是专指预测吉凶的法术;广义的术数就包括天文、历法等。
现在,通常所指的术数是狭义的术数。
术数以卜筮、风水、命理、占梦等各种型态的预知方法,推算对象由人、事物、家居、先人墓地,以至地运、国运不等。
术数的原理基本是易经的八卦与阴阳五行。
包括风水、八字、命理、大六壬、奇门遁甲、太乙神数、梅花易数、紫微斗数等。
“术数”中方法、技术首先指巫术,以及带有巫术性质的神秘主义的方法和技术。
古代的人们认为,通过它,便可以与神秘的未知世界打交道。
“术数”之“术”是神人之间的通道和中介。
中国术数浩若烟海,博大精深,均尊《周易》为宗,以之为核心而构成一道灿烂的星河,发出熠熠光辉,照亮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
现为了初学方便,特就各个方面作一个概括性的简介。
一,龟卜:龟卜是发源于殷商时代(或者更早)的最古老的预测术。
主要用于重大国事,军事战争,以及宗庙祭祀等方面的预测。
乃选好优质龟壳灼烧后看其裂纹,以断吉凶。
古时候虽然山川河流众多,且景色皆自然风风貌,龟固然比较多,但到底数量有限,尤其是必须要选择上等好龟,所以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故后面地位稍微低下的诸侯大臣便用兽骨代替。
断出吉凶后,往往就将其断语刻在龟甲或兽骨的残片上,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出土的大批甲骨文绝大多数都是有关占卜祭祀内容的原因。
传到后代,由于龟卜仪式和程序的烦琐,对选材的要求高,操作不方便等原因,以致被后来其他方法所代替。
目前可以从《史记。
龟策列传》和《玉灵照胆经》等少数著作中略窥其貌。
二,大衍筮法:即用50根蓍草按照孔子在《易传》中讲的“四营十八变”的操作程序,或者用朱熹在《周易本义》中所讲的操作程序来布卦演卦,其中前者被成为“过揲法”,后者被称为“挂仂法”。
五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影响到汉字文化圈其他地区,是对庞大复杂的道术(秦汉前称方术、如以西方说法也就是所谓巫术)系统的最主要的分类,一般认为包括山(仙)、医、命、卜、相五类,后三术又归类于术数。
五术的(山、医、命、相、卜)基本构成,都是源自易经,易经涵盖时空,宇宙的万事万物,都阴阳相互对立又能相互转化,如冬去春来,夏去秋来,月升日落,老死少生等等。
山(仙)就是利用其含概灵修、养生、静坐、武学、食疗,筑基、玄典、符咒等方术来修练肉体与精神,以培养完满人生的精神为主的占术,研究人的身心双方面的发展。
因为多半在山中修业,所以称为【山】道亦称‘仙道’。
第一阶段为玄典,接着是养生,最后是修密。
物心两面的修养、锻炼心身的术法。
由修炼肉体和精神,加强心身为主的术法。
养生:是利用“天丹、人丹、地丹”的方法,以造成强身体的阶段。
天丹法又叫“筑基法”;人丹法又叫“房中术”;地丹法又叫“食饵法”。
简言之,以静坐呼吸实行的方法为“筑基法”;与异性交接而实行的方法为“房中术”;以膳食或汉方药物的方法为“食饵法”。
食饵:饵是利用补药酒及日常饮食以增进体能,治疗疾病的一种食疗方法。
辟谷:是道士用来修身的一种方法,通常在辟谷期间,不吃用火烹制的食物,只喝水和吃一些天然的食物,如桑椹,黄精等。
筑基:筑基是利用禅、静坐法以控制精、气、神,进而增进体力的一种方法。
玄典:玄典就是研读《老子》、《庄子》、《列子》之思想,进以清净自己的心段的精神而达修身养性的一种方法。
拳法:拳法就是习练各种武术以增强体魄。
符咒:符咒就是掌握人心,避邪镇煞,以达保安心思给予人类心灵上的寄托与治疗。
丹鼎:利用静座与呼吸法及食饵法的天地人三法,谋求身心双方面之化的方术。
修密:借着意念(是统一精神的行法)或符咒法术,以增强身心的能力阶段。
术数又称数术,是古代道教五术中的重要内容。
术数以阴阳五行的生克制化的理论,来推测自然、社会、人事的吉凶,属《周易》研究范畴的一大主流支派。
数术的简介数术又称术数,它是汉族传统文化中五术的命、卜、相三术。
术数以阴阳五行的生克制化的理论,来推测自然、社会、人事的"吉凶",属《周易》研究范畴的一大主流支派(《周易》是涵盖宇宙的整体学问,以一个自然立体的"形象"展现在人的面前。
下面是为专门您整理好的:数术的简介。
数术数术,也写作术数,是中华古代神秘文化的主干内容。
数术的特征是以数行方术。
基础是阴阳五行、天干地支、河图洛书、太玄甲子数等。
数术区别于其它方术的是它的数学化,区别于现代科技的是它的方术领域,它属古代神秘文化。
但广义数术也包括数术科目附近的非数术类方术,例如,小六壬和抽签的焦氏易林不是严格的数术,但有时也归于数术。
数术的范围小于古代神秘文化,例如符咒一般不属于数术,但有的数学化符咒属于数术。
数术的范围广于易术,例如八字学、紫微斗数和六壬是数术,都不属于易学易术,但数术的重点是易学各领域。
数术的基本信息数术,也写作术数,是中华古代神秘文化的主干内容。
数术的特征是以数行方术。
基础是阴阳五行、天干地支、河图洛书、太玄甲子数等。
数术区别于其它方术的是它的数学化,区别于现代科技的是它的方术领域,它属古代神秘文化。
但广义数术也包括数术科目附近的非数术类方术,例如,小六壬和抽签的焦氏易林不是严格的数术,但有时也归于数术。
数术的范围小于古代神秘文化,例如符咒一般不属于数术,但有的数学化符咒属于数术。
数术的范围广于易术,例如八字学、紫微斗数和六壬是数术,都不属于易学易术,但数术的重点是易学各领域。
数术的基本解释术数指以阴阳五行生克制化之理、推测人事之吉凶的数学。
属易学支派。
《四库全书总目;术数类》"术数之兴,多在秦汉以后,要其旨,不出乎阴阳五行生克制化,实皆易之支派,传以论述"。
术教起源甚早,如《连山》、《归藏》即托始于伏羲、神农,又相传伏羲画八卦、神农重卦。
浅谈中国古代术数浅谈中国古代术数我相信每个人都曾仰望星空,并被那绚烂的景色所陶醉,产生无数的联想。
早在几千年前。
我们的先辈就做过相同的事情,创立了一门对整个中华文明都有重要影响的学科——术数。
在中国古代,术数不仅是人们认识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一种方式,而且与中国古代的自然科学和技术也是相联系的。
术数,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曾经是我国历史上社会生活中的时尚。
冯友兰先生对中国古代的术数在思想史上的作用曾有一个总的评价:“术数本身是以迷信为基础的,但是也往往是科学的起源。
术数与科学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以积极的态度解释自然。
通过征服自然使之为人类服务。
术数在放弃了对于超自然力的信仰并且试图只用自然力解释宇宙的时候,就变成了科学。
这些自然力是什么,其概念在最初可能很简单,很粗糙,可是在这些概念中却有科学的开端。
”。
中国术数,其包含的内容博大精深,大至宇宙天地,小至一草一木,上至治国安邦,下至百姓生活,都有中国术数的用武之地。
那么术数对华夏文明产生了哪些影响呢?个人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术数对对古代哲学的发展有巨大影响。
一种影响广泛的社会思潮,必然会对哲学思想产生影响,术数也不例外。
其一,术数启发和深化了古代中国人的哲学思维。
从史料记载来看,从周朝到春秋时期,通过以《易经》占筮来决定军国大事,是相当普遍的现象,而且其中也不排除经常地出现一些巧合。
这无疑会启发后人对《易经》中所蕴藏的“道理”进行研究,于是才有了《易传》。
其二,从卜筮向术数的转变,体现了人们对“天”的认识的转变。
周朝以前,人们把“天”作为具有人格意志的神,因此,商代的统治者除了以大量的祭祀之物供奉“天”和祖先之外,在从事社会活动时,还要通过灼龟甲等卜筮的活动以了解“天”的意志和想法。
但是,商朝统治者在这方面虽然下了很大的功夫,却仍然没有能够避免自身覆灭的命运。
这样,在周代替商以后,人们反思商朝灭亡的教训时,就提出了“皇天无亲,唯德是辅”的思想,认为“敬德保民”才能得到“天”的庇佑。
什么是占卜神秘的中国甲骨占卜2014年01月03日08:32 新浪历史我有话说(2人参与) 一、什么是占卜虽然“甲骨占卜”是在中国古代所特有的一种术数行动,但“占卜”,却是在全世界大多数的民族中都存在的一种普遍行为。
“占卜”英文的单词是“divination”,也是一个常见词。
我们大多数人可能意识不到,就是在今天很多人都会在无形中用到占卜。
比方说一个小孩一边走路,一边用脚踢路边的石子,结果其中被踢中的一块石子偶然翻了过去,而恰好在前面不远,这个小孩捡到了一枚硬币。
很自然的,他就把这两件似乎不相关的事情联系起来了,会想到在石子翻转和捡到硬币之间有一个神秘的关联,而这种特殊的关联所形成的某种思想会让这个小孩子形成一个所谓的规律性的幻觉。
在他将下一个石子踢的翻转之后,会不由自主的观察周围是否还有硬币存在。
这里面,就体现了占卜的行为和思想。
“未来”总是让人充满希望,但是“未来”的不可知也会让人不由自主的产生神秘和向往。
人们自然会期望对不可知的未来有一个了解的方式。
了解的方式有时候是合乎规律的,有时候是不合乎规律的。
不管合不合规律,事实上里面都是包含着一定的道理,比如,“相面”,很多人都会认为其是不科学的,但是不可否认一个人的性格、经历、修养等会在一个人的面向、谈吐中体现出来。
所以在现实中,看相有时候会说的很准。
再如《周易》,人们通常把《周易》与占卜联系进来,认定《周易》是占卜之书,不过现在大家也已经公认《周易》中所表达的规律性之中,是蕴含着一定的科学思维的,而这样的一些规律性在古代就会导致“术数”形成。
中国传统的八卦图。
八卦图衍生自中华古代的《河图》与《洛书》,传为伏羲所作。
狭义的术数,是专指预测吉凶的方术;广义的术数则泛指在中华文化中用以推算未来、趋吉避凶的各种方术系统。
一般说来,诸如天文、历法、数学、星占、六壬、太乙、奇门、占候、卜筮、命理、相法、堪舆、符咒、择吉、杂占、养生术、房中术、杂术等都属于术数的范畴。
民间术数总论术数在台湾汉人社会的流行,通常被简化分类为山、医、命、卜、相等,称为“五术”,其中的医术除了少数如祝由科(指用符咒治病的方法)之类,多已独立而自成中医学之列,被视同科学的辩证、实证之术;其馀4种术法至今仍归于术数之类,也在社会中普遍存在,成为一种信仰习俗。
台湾虽历经现代化的冲击,这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术数卻仍存在,其作用影响个人、个别家庭,则因认知不同而有所差異。
根据社会学界每5年一次对台湾社会的宗教现象,分类进行调查研究,民间仍有许多人相信或运用过术数。
探讨其所以能长期存在的原因,虽然学界习于从社会稳定与否解释其社会心理,不过从历史文化的信仰传统考察,术数从古至今能持续存在,纵使其中有些被视为非科学,卻也不影响其在日用中被保存下来。
在教育体制下(如宗教、历史学门)也视术数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想要理解其为何能存在于社会的文化机制。
直到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台湾社会之运用术数,仍然是华人社会中保存良好的地区,而其价值反能被现代学术进行新的检验与重估,这些可被活用的社会事实,即可证明术数可契入现代生活中,将来也不会从汉人社会中完全消失。
一、名义、性质及类别台湾社会习称的五术及其类别,乃是历经数千年的衍变、淘汰,从数大类杂而逐渐被细加分类后所遗存者。
术数的创始、运用,原本先人在生活上所累积的经验法则,后来也被信仰习俗所吸纳,并与帝制的职官、儒家的士人及宗教人士有关,并非只存在于民间的术士活动中,因此在名称上并不能单用“民间术数”。
中国古籍的图书分类上一直存在“术数”一类,典籍上则是杂用方术、数术或艺术等名,而以“术数”最为常见;所包含的內容也迭有变化,较早被归类整理于《汉书艺文志》者有〈数术略〉、〈方伎略〉等,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属方伎之学,而术数则有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六类。
这种图书分类在历代图籍中略有变动,基本內容则是随经验、交流而后也转精,如接纳西域传入的历法、命学,一直发展到清代,被史官整理为《四库全书总目》的子部,代表历经千年的经验总结,最明显的发展变化,天文、历法、算术已因具有科学性质,被独立为天文、算法类,而术数类所存留的六属,就比较接近于台湾民间统称“五术”的术数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