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的故事》好书分享PPT
- 格式:ppt
- 大小:7.96 MB
- 文档页数:11
031940年出生于湖南望城县,自幼家境贫寒,饱受旧社会的苦难。
雷锋的出生和成长经历196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一名光荣的战士。
雷锋的参军经历在短暂的军旅生涯中,雷锋无私奉献,乐于助人,被誉为“人民的勤务员”。
他的事迹包括帮助战友、为群众服务、勤俭节约等方面。
雷锋的主要事迹雷锋生平及主要事迹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20世纪60年代的社会风貌01当时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人民热情高涨,积极投身国家建设。
雷锋精神的产生与传播02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雷锋精神应运而生,成为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雷锋精神强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无私奉献等价值观。
社会对雷锋精神的认同与推崇03雷锋精神在当时社会引起了广泛共鸣,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
雷锋精神内涵及价值雷锋精神的核心内容雷锋精神包括爱国主义情怀、无私奉献精神、艰苦奋斗意志和钉子精神等方面。
其中,爱国主义情怀是雷锋精神的灵魂,无私奉献精神是雷锋精神的实质,艰苦奋斗意志是雷锋精神的精髓,钉子精神则是雷锋精神的具体体现。
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雷锋精神在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意义。
它激励着人们坚定理想信念,积极投身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追求真善美;鼓舞人们勇于面对困难挑战,奋发向前。
雷锋精神的传承与弘扬为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社会各界应广泛宣传雷锋事迹和雷锋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雷锋、学习雷锋;同时,要注重培养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成为传承雷锋精神的重要力量。
01孤儿成长雷锋在童年时期失去了亲人,成为孤儿,经历了许多艰辛。
02勤劳懂事他从小就非常勤劳,懂得帮助别人,展现了良好的品质。
03渴望知识尽管生活困难,但雷锋始终渴望学习,对知识充满热情。
童年时期:艰苦成长经历雷锋在青少年时期就经常帮助别人,无私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
无私奉献团结友爱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他与同学们团结友爱,互相关心,共同进步。
雷锋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雷锋的故事雷锋(像)雷锋的故事雷锋的个人资料雷锋(1940~1962)同志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共产主义战士;他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却助人无数,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于1963年3月5日亲笔为他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并把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一部可歌可泣的《雷锋日记》令读者无不为之动容。
“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学习。
中文名:雷锋别名:雷正兴(原名)出生地:湖南省望城县出生日期:1940年12月18日逝世日期:1962年8月15日职业: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信仰:共产主义主要成就: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抚顺市人大代表雷锋做好事不留名的故事•从一九六一年开始,雷锋经常应邀去外地作报告,他出差机会多了,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就多了,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车站换车的时候,一出检票口,发现一群人围看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位妇女从山东去吉林看丈夫,车票和钱丢了。
雷锋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着眼泪说:“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说:“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五月的一天,雷锋冒雨要去沈阳,他为了赶早车,早晨5点多就起来,带了几个馒头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看见一位妇女背着一个小孩,手还领着一个小女孩也正艰难地向车站走去。
雷锋脱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们一起来到车站,上车后,雷锋见小女孩冷得发颤,又把自己的贴身线衣脱下来给她穿上,雷锋估计她早上也没吃饭,就把自己带的馒头给她们吃。
火车到了沈阳,天还在下雨,雷锋又一直把她们送到家里。
那位妇女感激地说:“同志,我可怎么感谢你呀!”雷锋做好事不留名的故事•过年的时候,战友们愉快地在一起搞些各种文娱活动。
雷锋和大家在俱乐部打了一阵乒乓球,就想到每逢年节,服务和运输部门是最忙的时候,这些地方是多么需要人帮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