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4.17课文注释:重庆谈判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1
第17课解放战争一、内战的爆发1.重庆谈判(1)背景: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电邀毛泽东赴重庆,“商讨”国内和平问题。
(2)成果: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双十协定》。
规定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
(3)不足:人民军队和解放区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议。
2.政协会议:1946年初在重庆召开,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
3.内战爆发(1)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2)战况:①全面进攻:解放军采取运动战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②重点进攻:从1947年春开始,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1.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大别山。
2.战略决战(1)背景:到1948年秋,敌我力量发生重大变化。
(2)概况:①辽沈战役:攻占锦州、长春、沈阳,解放东北全境。
②淮海战役:以徐州为中心,先后歼灭黄百韬兵团、黄维兵团以及杜聿明兵团。
③平津战役:先后攻克张家口、天津,傅作义率部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
(3)意义: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北平谈判(1)背景:蒋介石在1949年元旦发出“求和”声明。
毛泽东在新年献词中号召人民将革命进行到底。
(2)结果:国共两党代表达成《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字。
2.渡江战役:4月21日,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
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3.追歼残匪: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4.胜利意义(1)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迎来了独立、统一的新中国。
(2)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
(3)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概念阐释]1.“革命根据地”:特指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地区。
第四单元第17课解放战争一、解放战争的过程:第一阶段:战争序幕:1945年8月—1946年6月第二阶段:全面内战:1946年6月—1950年6月①防御阶段(1946、6——1947、6)②反攻阶段(1947、6——1948秋)③决战阶段(1948、9——1949、1)三大战役④胜利阶段(1949、1——1950、6)第一阶段:战争序幕:1945年8月—1946年6月1.重庆谈判:(1)背景:①主要矛盾:抗战结束后,国内主要矛盾由中日民族矛盾变为了美帝支持的国民党发动派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矛盾。
②国内人民:渴望和平。
③美国:扶蒋反共政策(积极帮助国民党抢夺胜利果实)[来源:学.科.网]④蒋介石:迫于国内外的和平压力,内战准备尚未完成→“假和平、真内战”⑤中共:代表人民,努力争取和平民主(2)结果: 签署《双十协定》(3)《双十协定》内容: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
(4)斗争焦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合法地位→未达成协议(5)意义:政治上取得主动权, 赢得民心。
2.政治协商会议:时间:1946年初地点:重庆结果:通过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
第二阶段:全面内战:1946年6月—1950年6月(1)全面内战爆发(时间、标志): 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2)粉碎全面进攻(战术、战果):运动战,歼敌70多万。
(3)粉碎重点进攻(地区):1947年,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
2.反攻阶段(1947、6——1948秋)[来源:Z&xx&](1)经济:土地改革(时间、文件、内容、意义)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内容: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影响: 解放区一亿多无地和少地农民分到了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翻身农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
(2)军事: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间、部队、意义):1947年6月; 晋冀鲁豫解放军;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第17课ꢀ解放战争一、内战的爆发1.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重庆谈判:1945年8月底。
假和平、真内战①背景:蒋介石采取“_______________”的策略,邀请毛泽东赴重庆,“商讨”国内和平问题。
②成果: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_________”,协定规定: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
③斗争焦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达成协议。
重庆(2)政协会议:1946年初,政治协商会议在_____召开,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
2.全面内战爆发:中原解放区(1)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___________,全面内战爆发。
运动战(2)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人民解放军采取_______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3)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从1947年春开始,国民党军队陕北和山东对___________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几个月后,又被人民解放军粉碎。
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大别山1.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挺进_______,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2.战略决战:(1)概况。
战役时ꢀ间战ꢀ况锦州东北解放军首先攻占_____,围困并解放长春;接着攻下沈阳,东北全境解放辽沈战役1948年9-11月战役时ꢀ间战ꢀ况徐州以_____为中心,先后歼灭黄百韬和黄维兵团,全歼杜聿明军队淮海1948年11月-战役1949年1月东北和华北解放军分割包围并攻克张家口、天津,北平和平解放_____平津1948年11月-战役1949年1月(2)意义:三大战役共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北平和谈:1949年4月,国共两党代表在北平举行谈判,国内和平协定双方达成《_____________》最后修正案,但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
课文注释:政治协商会议
又称“旧政协”。
1946年1月10日在重庆召开,31日结束。
这是国民党、共产党、其他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代表协商政治问题的会议。
国民党在发动全国内战还没有准备好和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压力下,在中国共产党的提议下才被迫同意召开的。
会议通过关于政府组织问题的协议、和平建国纲领、关于国民大会问题的协议、关于宪法草案问题的协议、关于军事问题的协议五项议案。
这些协议在各种不同程度上是有利于人民的。
蒋介石一方面承认这些协议,企图利用它来进行和平欺骗;另一方面则积极准备发动全国规模的内战,不久就撕毁了全部协议。
课文注释:重庆谈判
日本投降后,蒋介石在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一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举行和平谈判,“共同商讨国家大计’’。
中国共产党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为了在争取和平的斗争中揭露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假和平的真面目,以利于团结和教育人民,派代表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同国民政府进行谈判。
08月28日,毛泽东在周恩来、王若飞陪同下飞抵重庆,受到各界人民的热烈欢迎。
在重庆期间,毛泽东、周恩来等会见了各民主党派的负责人张澜、沈钧儒、黄炎培等和各界民主人士以及宋庆龄、冯玉祥等人。
向他们说明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
毛泽东等也会见了国民党右派政界要人陈立夫、戴季陶等,表明了我们党的态度。
中共代表同国民政府代表王世杰、张群、张治中、邵力子进行了43天的谈判,10月10日,签订了《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
这次谈判在政治上使中国共产党获得了极大的主动。
11日,毛泽东回到延安,周恩来、王若飞仍留在重庆继续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