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企业反倾销会计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326.50 KB
- 文档页数:32
反倾销作为GATT和世界贸易组织认定和许可的贸易保护措施,是国际通行的保护国内产业的一种重要的非关税措施。
入世后,我国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投诉最多的国家,尤其是浙江企业,成为遭受反倾销的重灾区。
本文从我国企业遭受反倾销的现状和原因入手,阐释了给遭受反倾销的出口企业所带来的影响,以及面对国外反倾销必须采取的有效的对策分析。
关键词:反倾销,浙江,原因,对策研究摘要 (I)第1章绪论 (1)1.1 研究意义 (1)第2章我国遭受国外反倾销的现状 (2)第3章中国、尤其是浙江企业遭受反倾销的原因 (3)3.1 国际化发展模式的特点是诱因之一 (3)3.2 政府对外协调能力需要加强 (4)3.3 企业家群体文化素质偏低,导致决策不利 (4)第4章反倾销对我国、尤其是浙江出口企业的影响 (5)4.1影响我国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 (5)4.2影响我国吸引和利用外资 (5)4.3影响到我国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实施 (5)第5章应对反倾销的对策分析 (7)5.1积极应诉 (7)5.2合法抗战 (8)第6章结语 (9)参考文献 (10)致谢 (11)III第1章绪论1.1 研究意义反倾销是世界贸易组织允许的少数合法的贸易保护措施之一。
入世后,我过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投诉最多的国家。
如何面对反倾销,已经成为我国企业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
我国自1979年8月出口的糖精钢和闹钟首次被欧共体控告倾销以来,出口商品在国外便接二连三受到指控。
目前,我国已经取代日本、韩国成为反倾销的重点对象,是国际上遭受反倾销投诉最多的国家。
随着中国全面进入WTO,反倾销这把中国企业、尤其是浙江企业头上的双刃剑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骇人威力。
第2章我国遭受国外反倾销的现状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家,处于国民经济的重要战略地位,2000年我国出口总额居世界第七位、进口总额居世界第八位。
随着2001年12月10日中国成为WTO正式成员,我国的贸易伙伴将更多,必定带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增强我国综合国力。
应对反倾销背景下出口企业的会计核算与监督【摘要】近年我国频遭各国反倾销控诉,应对反倾销迫在眉睫,这对出口企业会计核算与监督提出了新要求。
本文以此为背景,分析出口企业会计核算与监督的缺陷及未来优化方向。
【关键词】反倾销,出口企业,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一、引言近期,欧盟对我国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贸易诉讼,将应对反倾销再一次推上了风口浪尖。
其实,遭受反倾销一直是困扰我国出口企业的一个“老大难”问题,wto统计数据显示,自1995年以来,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我国共遭受反倾销调查853次,遭到反倾销措施630次,在全球范围内,我国遭受反倾销调查的数量连续17年位居榜首。
而从反倾销调查到终裁,会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我国遭受的各类反倾销案例中可以发现,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制度的协同性不高以及会计核算监督的缺陷是导致失败的重要因素。
其中,会计制度的差异问题涉及面广且由来已久,解决时间较长,因此,出口企业须通过弥补会计核算与监督的缺陷以增强应对反倾销的能力。
本文以应对反倾销为背景,通过分析出口企业会计核算与监督存在的缺陷,得出出口企业会计核算与监督的优化趋势,以期从会计职能视角为出口企业应对反倾销提供一定帮助。
二、会计核算与监督存在的缺陷及其不利影响(一)会计核算精确度不高我国出口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存在一种“得过且过”的心态,对于核算中所存的小误差未引起足够重视。
从企业整体上看,这些错误也许无伤大雅,而一旦遇到反倾销调查,这些细枝末节将会置企业于不利境地。
在倾销及倾销幅度的认定环节中,如果一种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正常价格,通常就会被认定为倾销,出口价格低于正常价格的差额则为倾销幅度。
因此,正常价格的确定是一个关键问题,而企业是否被认定具有市场经济地位将会对正常价格的确定产生重大影响。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企业在调查过程中能够提供完备、精确的会计核算信息与资料,就能够被认定具备市场经济地位,通常采用国内同类产品的价格来确定正常价格;而一旦该企业的会计核算资料中出现了差错,将被判定为不具备市场经济地位,从而以“替代国”价格为基础确定正常价格。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出口企业反倾销会计研究系会计学专业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起讫日期工作地点湖北大学知行学院目录绪论 (1)(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1)(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主要观点 (2)一反倾销会计概述 (3)(一)基本概念 (3)(二)相关会计概念 (3)(三)反倾销会计的作用 (4)二我国出口企业面临的反倾销现状 (5)(一)我国出口企业的反倾销现状 (5)(二)我国出口企业目前的应诉状况 (7)三我国出口企业应对反倾销存在的会计问题 (8)(一)企业会计核算环境不完善 (8)(二)中外会计体系及准则的差异 (9)(三)缺少反倾销会计信息平台 (10)四我国出口企业应对反倾销的会计策略 (11)(一)改善企业环境,提升会计人员素质 (11)(二)改革会计方式,加快与国际准则接轨 (12)(三)健全会计信息平台,构建会计预警机制 (13)结论 (14)参考文献 (15)出口企业反倾销会计研究摘要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对外经济不断发展壮大,贸易额与日俱增。
与此同时,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国家针对我国产品的反倾销案例也不断攀升。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产品遭受外国反倾销调查和制裁的数量都有惊人增长。
中国已成为国际反倾销的最大受害者。
本文从目前面临的国际对华反倾销形势出发,对我国出口企业反倾销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会计解析;通过对我国出口企业反倾销现状的研究,分析出企业存在会计核算环境不完善、中外准则差异和缺少反倾销会计信息平台等会计问题;文章最后针对这些问题,站在反倾销会计的角度,提出了改善企业环境、改革会计管理方式和健全会计信息平台等解决措施。
【关键词】反倾销现状反倾销问题会计对策Export Enterprise Anti-dumping Accountancy ResearchAbstractNowadays,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world economic integration, China's foreign trade is continually developing and growing. Meanwhile, anti-dumping cases are also rising in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particularly western countries that subject to our product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number of China's export products that suffered foreign anti-dumping investigations and sanctions has phenomenal growth. China has become the biggest victim of international anti-dumping. This article conduct a more detailed accounting analysis on anti-dumping issue of China's export enterprises, which is based on the international antidumping situation currently. From the research on anti-dumping status of China's export enterprises, it analysis accounting issues of the poor business accounting environment, standards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and lack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platform of anti-dumping existing in enterprise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he essay finally put forward solutions to improve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reform accounting management and improv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platform, standing on anti-dumping accounting point of view.【key words】 Anti-dumping status Anti-dumping problems Accounting countermeasures绪论反倾销已成为世界主要经济实体控制进出口的重要手段,是世界贸易组织允许的、国际上通行的保护国内产业的一种合法手段。
中国是国际反倾销最大的受害者,中国产品受到一些国际组织和国家的反倾销指控高居全球之首,国际反倾销使中国的正当利益受到了严重损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全球化进程不断提高。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贸易国和第三大外商投资的东道国。
随着我国出口贸易额的快速增长,我国遭遇的反倾销诉讼案件大幅增加,不仅欧美一些发达国家频繁对我国实施反倾销调查,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秘鲁、墨西哥、智利等也对我国发起反倾销诉讼,涉及商品多达数千种,基本上涵盖了我国出口产品的各个领域,数千家对外贸易企业深受其害,经济损失高达上千亿美元,并导致上万家企业生产经营无法正常进行,大量相关企业员工下岗。
①种种数据显示,我国不仅遭受反倾销调查的案件排在世界首位,而且遭受反倾销案件裁定的比率同样位居世界第一,其直接后果就是我国出口企业被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出口量减少,市场萎缩,产业效益下滑。
由于反倾销诉讼中涉及到大量的会计问题,如会计资料的搜集、会计举证、会计抗辩等等,这些问题离开会计将寸步难行。
我国企业想要走出现状,赢得反倾销诉讼的胜利,就必须从会计的角度来寻找出路,反倾销会计应运而生。
然而,我国的反倾销会计研究起步较晚,理论探讨尚不成熟,一些出口企业在反倾销案中对反倾销会计的运用还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
反倾销会计的研究在我国可以说是会计中的一个新领域,因此,当其作为应对反倾销的重要手段与方式时,它的完善与应用对于我国出口贸易企业应对反倾销行为无疑具有重大实践意义。
本文从反倾销会计基本概念出发,重点分析我国出口企业面临的反倾销现状以及存在的会计问题,并就此提出相关的会计对策。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在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与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我们所生存的世界业已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这个“地球村”上,人类真正进入了共存与竞争的全球化时代。
WTO等国际多变贸易经济合作组织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日趋重要,给世界各国经济和法律体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在二十世纪末“冷战结束以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在经济贸易方面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贸易摩擦和贸易纠纷日益激烈。
近十多年来,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逆差不断上升,客观上使他们倾向于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召开了世界关贸总协定的八轮谈判之后,各国关税大幅下降,关税壁垒受到很大限制。
为了维护公平贸易和正常的竞争秩序,世界贸易组织允许其成员在进口产品因倾销、补贴的激增等给其国内产业造成损害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反倾销、反补贴等救济措施。
此后,随着国际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世界市场的日趋饱和、各国关税水平的不断降低和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国际间倾销与反倾销的斗争日益激烈,甚至已成为二十一世纪国际经济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国际贸易问题之一。
事实上,反倾销是一种极为有效的贸易保护手段。
在国际上,反倾销作为一个理论问题早在二十世纪初就已被提出来,而中国的反倾销无论是从立法上还是从意识上起步都比较的晚,也正因为此,我国是国际反倾销最大的受害者,我国的产品受到一些国际组织和国家的反倾销指控高居全球之首,使国家的正当利益受到了严重损害。
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外贸出口逐渐成为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但出口的产品在国外却屡遭反倾销调查。
据统计,自1979年8月欧共体对中国糖精提起第一例反倾销调查案以来,中国已受到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共555起反倾销调查,涉及产品4500多种,涉案金额高达数千亿美元,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出口企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②面对国外反倾销如此巨大的冲击和考验,中国企业却应诉乏力。
如何客观、理性看待这一问题,并采①潘煜双.反倾销应诉会计理论与实务[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1-2②崔英波、朱丽颖.反倾销会计研究初探[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2期,64-65取积极的措施和正确的方法来应对和解决,是我们不能回避和需要加以重视的事情。
实际上,会计与经济从来就是联系在一起的,反倾销也不是单纯的法律问题,而是体现在既定法律程序下的会计纷争。
会计作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其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在反倾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面对外国对我国的频频反倾销,打压我国的产品出口,破坏已经形成的市场秩序和产业结构,中国的反倾销形势呼唤反倾销会计,需要运用反倾销会计手段保护自己产品来之不易的国外市场。
因此,如何从会计角度来应对和解决反倾销问题,为我国面临反倾销难题的出口企业提供会计信息支持,降低出口反倾销威胁,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和紧迫任务。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主要观点反倾销问题是我国贸易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不可避免的重要问题,也是国内学者们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国外包括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对反倾销问题的研究比较多,也比较成熟,为我国的反倾销工作提供了诸多参考,然而基于会计方面的反倾销相对而言研究较浅,且不系统。
1.国外研究现状和主要观点在国外,有关反倾销的法律法规非常健全,反倾销的经验也非常丰富。
尤其是近些年来,美国、欧盟由于频繁地对外发起反倾销调查,不论在应对策略或裁决措施方面均有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
1776年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首次将“倾销”概念引入经济学领域,他认为,在国际贸易中存在着一些出口商以竞争者一样低廉或者更低廉的价格进行大量出口,这种行为叫作倾销。
20世纪30年代,美国学者Canning曾对反倾销影响下的产品成本计算进行了经典的论述。
Bollom和Simons在1990年专门研究了反倾销案例中所涉及的会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