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杂粮产业扶贫发展规划

  • 格式:doc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1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县特色杂粮产业扶贫发展规划

(2016-2020)

地处晋北高寒山区的**县,以其独特的区域气候,适宜发展多种类型的杂粮种植,品种主要有谷子、黍子、马铃薯、豆类、莜麦、荞麦等, 品种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曾经对解决全县人民温饱和改善健康状况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在**县农业生产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全县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县杂粮产业逐渐发挥出自然资源和地域特色优势,成为全县农业领域最具发展前景的产业之一。为了把这一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并将其作为农业产业化带动的切入点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新的增长点之一,与精准扶贫工作同安排、同部署,特制定**县特色杂粮产业扶贫发展规划。

一、发展现状

**作为**市乃至山西省的优质杂粮生产基地和食用菌生产基地县,2016年全县杂粮产业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3.2亿元。不少旱作杂粮品种及产品驰名省内外,如“东方亮”小米、“五香瓜子”、“五香豆腐干”等。

(一)面积和单产据有关资料显示,2015年全县杂粮种植面积12.39万亩,占粮食面积的44.8%,总产12895吨,占粮食产量的7.2%。其中:谷子42390亩,单产129公斤/

亩,总产5455.6吨;秋杂谷物(黍子)39107亩,单产94公斤/亩,总产3949吨;荞麦12887亩,单产81公斤/亩,总产1044吨;莜麦9582亩,单产81公斤/亩,总产801.8吨;杂豆19935亩,单产83公斤/亩,总产1646.8吨。2016年全县杂粮种植面积20万亩,占粮食面积的49%,产量4.0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23.86%。谷子6.8万亩,产量10880吨;豆类3.1万亩,产量3100吨;黍子3.0万亩,产量3750吨;荞麦2.4万亩,产量1704吨。

(二)区域分布从全县种植区域分布来看,谷子种植主要分布在宜兴、作疃、斗泉等乡镇;马铃薯种植主要分布在望狐、南村、梁庄、斗泉等山区丘陵旱坡地;荞麦种植主要分布在梁庄乡、南村镇、斗泉乡的山区、丘陵区的旱坡地;其它黍子、莜麦、杂豆等杂粮在全县各乡镇旱坡地均有种植。

(三)加工转化能力**县杂粮产业已经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一批杂粮加工新兴企业成为**县农村经济大舞台的主角。全县杂粮年加工生产能力达6万吨,其中,东方物华公司引进德国全套先进设备,对谷子进行精加工,年加工生产能力达1.8万吨;荞宝公司新建了苦荞综合利用及系列产品深加工生产线,年可转化苦荞麦1.4万吨,生产苦荞系列家居用品35万套,加工苦荞米6000吨,苦荞茶1000吨。全县通过市场牵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形式,大力加强杂粮基地建设,发展以东方物华农业科

技公司为龙头,以“东方亮”为品牌的谷子种植基地5万亩;挖掘山区、丘陵区闲置荒坡地的生产潜力,发展以荞宝生物科技公司为龙头的苦荞种植基地6.5万亩。全县优质杂粮产业化龙头企业现已达到8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家。

二、发展杂粮产业的必要性

(一)小杂粮与严酷的生态环境相适应,生产力稳定,且可有效的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我县生态环境严酷,降水稀少且分存不匀,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自然灾害频繁。小杂粮抗旱、耐瘠、抗逆性强,与我县气候特点相适应,可以充分利用光、热、水、土资源,具有稳定的生产力。

(二)小杂粮医食同源,既是传统保健食品原料作物,又是现代绿色食品资源。据研究,谷子、莜麦、荞麦、糜子、豆类中的蛋白质含量都高出小麦和大米的1.5倍;尤为难能可贵的是莜麦、荞麦、谷子中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含量也很高,从而提高蛋白质的营养状况。同时小杂粮独特的营养成分对人体有特殊的食疗和保健作用。荞麦中含有芦丁,具有软化血管、降低血脂和胆固醇的功——对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有较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并能控制和治疗糖尿病、青光眼,及健胃、免疫、消炎、除湿热、祛风痛、清热解毒、防癌之功能。因此小杂粮也是颇受人们青睐的现代绿色保健

食品资源。

(三)发展小杂粮生产是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随着农业综合能力的增加和人民对农产品消费水平的提高,农产品生产与消费发生了阶段性变化,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已进入以结构优化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特征的新阶段。发展小杂粮生产正是适应了这一需求,小杂粮抗旱耐瘠、生育期短,适应范围广,且是名、优、特产品资源,经济效益高,是当前种植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作物之一。

三、产业优势

(一)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全县认证小杂粮“三品一标”7个,其中,绿色食品3个,有机产品3个,地理标志产品1个;已注册“东方亮”小米、“犀鸟”牌小杂粮系列产品、“神水”牌豆制品等十多个小杂粮品牌商标。2012年“东方亮”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授予“中国驰名商标”。2007年“**小米”被国家质检总局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苦荞”正在申报地理标志产品;目前,全县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面积已达35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76%,其中,东方物华公司有机、绿色小米认证面积分别为600亩、1000亩,批准产量分别为247吨、1600吨;荞宝公司有机苦荞认证面积5000亩,批准产量375吨;原生汇公司绿色小米认证面积为2500亩,批准产量为500吨。

(二)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全县积极引导农业企业主动挂靠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共同发展。如东方物华等公司通过与省农科院谷子课题组专家的科技合作,对谷子的新品种试验、繁育、复壮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先后引进长寿香谷、晋谷27号等10个高产、优质谷子新品种,并对“东方亮”这一品种进行改良,成功培育出了品质更佳的“东方亮”二代;引进苦荞新品种黑珍珠,用于生产系列健康养生苦荞茶。鼓励扶持企业进行生产工艺革新和设备改造,把谷子、苦荞等杂粮生产加工的传统手法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

(三)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近年来,全县通过市场牵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形式,大力加强杂粮基地建设,发展以东方物华农业科技公司为龙头,以“东方亮”为品牌的谷子种植基地3.9万亩;挖掘山区、丘陵区闲置荒坡地的生产潜力,发展以荞宝生物科技公司为龙头的苦荞种植基地2.6万亩;发挥本地豆制品生物法制作的传统优势,大力拓展五香豆腐干生产规模,发展以神水豆业公司为龙头的豆类种植基地2万亩。全县先后扶持壮大了东方物华、禾卓伟业、荞宝生物科技等一批“农字号”加工企业,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7家,农产品加工“513”工程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4家。发展优质杂粮订单面积4.5万亩,订单产量8000吨,订单总额2800万元,签订合同农户7657户。

(四)政策扶持力度加大。2016年4月全省杂粮产业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