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红壤、黄壤、砖红壤性红壤、砖红壤和燥红土 (森林土壤 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9.15 MB
- 文档页数:19
森林土壤是指在森林覆盖下,受森林植被影响而形成的土壤。
森林土壤的分类主要基于其成土过程、土壤性质、土壤发生学特征等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森林土壤分类:
灰化土:主要分布在高纬度针叶林地区,如北欧、北美、亚洲的北部等。
这些地区气候寒冷,土壤淋溶强烈,形成了灰白色的土壤。
暗棕壤:这是一种典型的温带针叶林下的土壤,广泛分布在东北、华北的山区和丘陵地带。
由于淋溶作用和微生物分解,土壤颜色较深,呈暗棕色或黑色。
棕壤:这是一种亚热带针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下的土壤,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
土壤颜色呈棕色或红棕色,有机质含量高。
红壤:这是一种热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下的土壤,广泛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地区。
由于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和强烈的生物积累作用,土壤颜色呈红色或黄色。
黄壤:这是一种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下的土壤,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南地区。
由于地形、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土壤颜色呈黄色或黄棕色。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森林土壤分类外,还有黄棕壤、砖红壤等其他类型的森林土壤。
这些土壤类型的分布和特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气候、地形、植被等。
总的来说,森林土壤的分类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有助于了解土壤的性质、特征和功能,为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土壤发生分类系统(1992)土纲亚纲土类亚类湿热铁铝土砖红境砖红壤,黄色砖红壤铁赤红壤赤红壤,黄色赤红壤,赤红壤性土铝红壤红壤,黄红壤,棕红镶,山原红壤,红壤性土土湿暖热铁铝土黄壤黄壤,漂洗黄壤,表潜黄壤,黄壤性土湿暖淋溶土黄棕壤黄棕壤,暗黄棕壤,黄棕壤性土黄褐土黄褐土,粘盘黄褐土,白演化黄褐土,黄褐土性土淋温暖温淋溶土棕壤棕壤白浆化棕壤,潮棕壤,棕壤性土溶湿温淋溶土暗棕壤暗棕壤,灰化暗棕壤,白浆化暗棕壤,草甸暗棕壤土潜育暗棕壤,暗棕壤性土白浆土白浆土,草甸白浆土,潜育白浆土湿寒温淋溶土棕色针叶林土棕色针叶林土,灰化棕色针叶林土,白浆化棕色针叶林土,表潜棕色针叶林土漂灰土漂灰土,暗漂灰土灰化土灰化土半半湿热半淋溶土燥红土燥红土,淋溶燥红土,褐红土淋溶半湿暖温半淋溶土褐土褐土,石灰性褐土,淋溶褐土,潮褐土,楼土,燥褐土,褐土性土半湿温半淋溶土灰褐土灰褐土,暗灰褐土,淋溶灰褐土,石灰性灰褐土,灰褐土性土黑土黑土,草甸黑土,白浆化黑土,表潜黑土灰色森林土灰色森林土,暗灰色森林土续表x.3.1 土纲亚纲土类亚类钙半湿温钙层土黑钙土黑钙土,淋溶黑钙土,石灰性黑钙土,淡黑钙土,草甸黑钙土,盐化黑钙土,碱化黑钙土层半干温钙层土栗钙土暗栗钙土,栗钙土,淡栗钙土,草甸栗钙土,盐化栗钙土,碱化栗钙土,栗钙土性土土半干暖温钙层土栗褐土栗褐土,淡栗褐土,潮栗褐土黑垆土黑垆土,粘化黑垆土,潮黑垆土,黑麻土干干温干旱土棕钙土棕钙土,淡棕钙土,草甸棕钙土,盐化棕钙土,旱碱化棕钙土,棕钙土性土土干暖温干旱土灰钙土灰钙土,淡灰钙土,草甸灰钙土,盐化灰钙土漠干温漠土灰漠土灰漠土,钙质灰漠土,草甸灰漠土.盐化灰漠土,碱化灰漠土,灌耕灰漠土灰棕漠土灰棕漠土,草甸灰棕漠土,石膏灰棕漠土,石膏盐盘灰棕漠土,灌耕灰棕漠土干暖温漠土棕漠土棕漠土,草甸棕漠土,盐化棕漠土,石膏棕漠土,石膏盐盘棕漠土,灌耕棕漠土初土质初育土黄绵土黄绵土红粘土红粘土,积钙红粘土,复盐基红粘土新积土新积土,冲积土,珊瑚砂土龟裂土龟裂土风沙土荒漠风沙土,草原风沙土,草甸风沙土;滨海风沙土育粗骨土酸性粗骨土,中性粗骨土,钙质粗骨土,质岩粗骨土石质初育土石灰(岩)土红色石灰土,黑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黄色石灰土火山灰土火山灰土,暗火山灰土,基性岩火山灰土紫色土酸性紫色土,中性紫色土,石灰性紫色土磷质石灰土磷质石灰土,硬盘磷质石灰土,盐渍磷质石灰土土石质土酸性石质土,中性石质土,钙质石质土,含盐石质土半暗半水成土草甸土草甸土,石灰性草甸土,白浆化草甸土,潜育草甸土,盐化草甸土,碱化草甸土水淡半水成土潮土潮土,灰潮土,脱潮土,湿潮土,盐化潮土,碱化潮土,灌淤潮土成砂姜黑土砂姜黑土,石灰性砂姜黑土,盐化砂姜黑土,碱化砂姜黑土,黑粘土土林灌草甸土林灌草甸土,盐化林灌草甸土,碱化林灌草甸土山地草甸土山地草甸土,山地草原草甸土,山地灌丛草甸土续表x.3.1土纲亚纲土类亚类水矿质水成土沼泽土沼泽土,腐泥沼泽土,泥炭沼泽土,草甸沼泽土,成盐化沼泽土,碱化沼泽土土有机水成土泥炭土低位泥炭土,中位泥炭土,高位泥炭土盐土草甸盐土草甸盐土,结壳盐土.沼泽盐土,碱化盐土盐滨海盐土滨海盐土,滨海沼泽盐土,滨海潮滩盐土酸性硫酸盐土酸性硫酸盐土,含盐酸性硫酸盐土碱漠境盐土漠境盐土,干旱盐土,残余盐土土寒原盐土寒原盐土,寒原草甸盐土,寒原硼酸盆土,寒原碱化盐土碱土碱土草甸碱土,草原碱土,龟裂碱土,盐化碱土,荒漠碱土人人为水成土水稻土潴育水稻土,淹育水稻土,渗育水稻土,潜育水稻土,脱潜水稻土,为漂洗水稻土,盐渍水稻土,咸酸水稻土土灌耕土灌淤土灌淤土,潮灌淤土,表锈灌淤土,盐化灌淤土灌漠土灌漠土灰灌漠土,潮灌漠土,盐化灌漠土湿寒高山土草毡土草毡土(高山草甸土),薄草毡土(高山草原草甸土),棕草(高山草甸土) 毡土(高山灌丛草甸土),湿草毡土(高山湿草甸土)黑毡土黑毡土(亚高山草甸土),薄黑毡土(亚高山草原草甸土) (亚高山草甸土) 棕黑毡土(亚高山灌丛草甸土),湿黑毡土(亚高山湿草甸土)高半湿寒高山土寒钙土寒钙土(高山草原土),暗寒钙土(高山草甸草原土),淡寒(高山草原土) 钙土(高山荒漠草原土),盐化寒钙土(亚高山由盐渍草原土)冷钙土冷钙土(亚高山草原土),暗冷钙土(亚高山草甸草原土),山 (亚高山草原土) 淡冷钙土(亚高山荒漠草原土),盐化冷钙土(亚高山盐渍草原土)冷棕钙土冷棕钙土(山地灌丛草原土),淋淀冷棕钙土(山地淋溶灌草(山地灌丛草原土) 原土)干寒高山土寒漠土寒漠土(高山漠土)土 (高山漠土)冷漠土冷漠土(亚高山漠土)(亚高山漠土)寒冻高山土寒冻土寒冻土(高山寒漠土)(高山寒漠土)中国土镶系统分类(首次方案,1991)土纲亚纲土类初育土石质初育土粗骨土,薄层土土质初育土冲积土,风沙土,黄绵土,紫色土,红色土人为初育土扰动土干旱土正常干旱土龟裂土,雏漠土,雏钙土石膏盐积干旱土棕漠土,灰漠土钙质干旱土棕钙土,灰钙土高寒干旱土寒漠土,冷漠土,寒冻钙土,寒钙土均腐殖土半干润均腐殖土黑垆士.栗钙土,黑钙土,灰褐土,灰黑土湿润均腐殖土黑土,热黑土岩性均腐殖土磷积石灰土,黑色石灰土高寒均腐殖土寒黑土,寒冻毡土,寒毡土灰土正常灰土灰壤硅铝土半干润硅铝土褐土湿润硅铝土棕壤,酸性棕壤,暗棕镶,寒棕壤常湿润硅铝土腐棕土,灰棕壤滞水硅铝土白浆土铁硅铝土半干润铁硅铝土黄褐土,红褐土湿润铁硅铝土黄棕壤,棕红壤,准红壤,棕色灰石灰土,红色石灰土常湿润铁硅铝土灰黄棕壤,准黄壤,黄色灰石土铁铝土半干润铁铝土燥红土湿润铁铝土红壤,赤红壤,砖红壤常湿润铁铝土黄壤酸,赤黄壤,砖黄壤盐成土盐积土盐成土盐土,干盐土碱积盐成土碱土潮湿土正常潮湿土潮土,暗潮土,砂姜黑土,叶垫潮土常潮湿土潜育土永冻潮湿土冰潜育土有机土正常有机土泥炭土永冻有机土冰泥炭土变性土潮湿变性土黑粘土湿润变性土浊粘土,艳粘土火山灰土火山灰土火山灰土人为土水耕人为土水稻土旱耕人为土堆垫土,楼土,灌淤土.厚熟土。
燥红土
图片介绍:
这是燥红土剖面,摄于云南的元江河谷。
这种土壤虽然也处于砖红壤地带,但由于受高
山屏障、河谷深切形成的干热焚风效应,使得
土体干燥,植被稀疏。
故燥红土地矿物风化程
度较弱,脱硅富铝化作用很不明显,一般呈中
性或微酸性反应。
剖面中部看到的孔洞是白蚁
巢穴,下部的白色斑点是挖破的花岗片麻岩质。
土壤性状描述:
燥红土是热带、亚热带干热条件下形成的
盐基饱和的红色土壤,本区的金沙江河谷、怒
江河谷是其主要分布区之一。
云南高原的深切
河谷与海南岛西部是我国燥红土的两大分布
区,燥红土是在气候干热的稀树草原植被下形
成的,土壤剖面分化较差,脱硅富铝化作用不
明显,淋溶作用也不强,属半淋溶土壤。
燥红
土土类划分3个亚类,本区分布有燥红土和褐
红土2个亚类。
燥红土亚类分布区热量较高,
具土类典型特征;褐红土亚类分布区则更为干
旱,剖面下部可出现石灰反应。
燥红土归属下的土种:
麻褐燥土淡麻褐燥土泥砂褐燥土淡泥
砂褐燥土新街泥砂褐燥土燥红泥砂土厚层燥红泥土厚燥土厚褐红土砾质褐红大土麻燥土新平砂燥土乐东砂燥土罗带砂燥土泥燥土。
第七章红壤、黄壤、砖红壤及燥红土红壤、黄壤、砖红壤可统称之为铁铝性土壤(以下简称其为铁铝土),燥红土在我国土壤分类中属半淋溶土纲。
它们广泛分于我国的亚热带与热带,北起长江,南至南海诸岛,东起东南沿海和台湾诸岛,西到横断山脉南缘,包括粤、桂、闽、赣、湘、鄂、皖、江、浙、川、黔、滇、台湾、海南及西藏的东南部,总面积113.3万km2,占全国总面积的13.39%,是我国热带与亚热带的稻、棉及经济作物、水果等重要产区。
由于这些土壤的特殊气候条件,这些铁铝性土壤具有一系列其自身的共同形成与特征。
第一,铁铝土的形成特点:由于其生物气候的特殊性,即高温与高湿的气候条件,使母岩进行彻底的地球化学风化,在土壤形成中即进行脱硅富铝化过程。
一般首先是原生矿物的强烈水解,形成一些简单的化合物。
第二阶段:由于水解风化中形成较大量的碱金属与碱土金属,使风化溶液呈中性至微碱性,因而形成碱性的所谓硅酸淋溶。
第三阶段,由于风化盐基的进一步淋溶而使土体上部酸化,因而使铁、铝胶体开始活动,在干湿交替的气候条件下,一方面是铁的氧化物胶体蒙覆于粘粒表面,在土壤干旱期变为针铁矿与赤铁矿,使土壤颗粒变红,即所谓红化过程;另一方面是粘土矿物的进一步破坏,形成高岭石,以至三水铝石,这就是富铝化过程的最后阶段。
根据以上这种亚热带和热带的土壤形成的富铝化特点,P·杜乔富尔将之分为三个风化相,即铁硅铝化过渡到铁红化,最后到铁铝化。
在铁硅铝化相内,铁的水解与氧化和红化过程中,主要次生矿物为2:1型,在干旱季节部分吸收性复合体或多或少地饱和,在雨季开始粘粒下淋而产生B层;在铁红化相阶段,则次生矿物的1:1型较2:1型增加,但绝无三水铝石存在,铁的红化作用与吸收性复合体的饱和程度则主要取决于气候的干湿度,但以2:1型矿物为主的粘粒的淋溶粘化仍是活跃的。
到铁铝化阶段,原生矿物及2:1型矿物彻底破坏,仅有高岭石及游离的三水铝石,由于粘粒的日益增加而阻止粘粒分散于水体的淋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