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狼山新元古代酸性火山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 格式:pdf
- 大小:12.13 MB
- 文档页数:10
内蒙古镶黄旗哈达庙地区晚古生代中酸性侵入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Sr-Nd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刘军;武广;李铁刚;王国瑞;吴昊【期刊名称】《岩石学报》【年(卷),期】2014(030)001【摘要】内蒙古哈达庙地区位于华北板块北缘,本文对区内花岗斑岩和闪长岩进行了锆石SHRIMP U-Pb定年,其形成年龄分别为271±3Ma和267±3Ma.花岗斑岩具有高的SiO2含量(均值75.11%)、较高的K2O含量(均值5.06%)、低的MgO 含量(均值0.43%)及低的Cr(均值6.70×10-6)、Ni(均值5.15×10-6)和V(均值26.86×10-6)含量,闪长岩与花岗斑岩相比具有更低的SiO2(均值57.28%)和K2O 含量(均值1.23%),更高的MgO(均值5.31%)、Cr(均值195.18×10-6)、Ni(均值59.11×10-6)和V(均值148.13×10-6)含量.从闪长岩到花岗斑岩,稀土元素总量增加,铕负异常更明显,轻重稀土分馏程度增大.两者均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贫高场强元素、强烈亏损Nb、Ta、P和Ti等元素,具有较高的锶初始比值(Isr:0.704803~0.707025)、较低的钕初始比值(εNd(f):-3.92~ 1.03)和相对年轻的Nd模式年龄(898~ 1322Ma).哈达庙地区花岗斑岩和闪长岩形成于中二叠世古亚洲洋的俯冲过程,高镁闪长岩是受俯冲板片流体交代的地幔楔部分熔融形成的熔体上升过程中受到地壳物质混染的产物,而花岗斑岩很可能是闪长质岩浆结晶分异的产物.【总页数】14页(P95-108)【作者】刘军;武广;李铁刚;王国瑞;吴昊【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8.121;P588.122;P597.3【相关文献】1.内蒙古白音图嘎地区晚古生代侵入岩特征及地质意义 [J], 陈天红;杨多;毛磊;秦天;许伟;李淑芳2.西准噶尔北部晚古生代两期侵入岩的地球化学、Sr-Nd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陈家富;韩宝福;张磊3.冀东下营坊地区晚古生代富碱侵入岩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J], 邹滔;王玉往;王京彬;张会琼;赵路通;石煜;刘永振4.内蒙古镶黄旗哈达庙金矿杂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形成机制 [J], 郝百武;蒋杰5.内蒙古北山石板井地区晚古生代中酸性侵入杂岩LA-ICP-MS年龄和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赵克强; 马生明; 席明杰; 杨剑洲; 蔡永文; 龚晶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内蒙古东乌旗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摘要东乌旗地区位于内蒙古中部-中亚造山带东南段,中亚造山带是最大的显生宙增生造山带,其构造演化一直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
以东乌旗地区晚石炭世花岗岩、早石炭世辉长岩以及早白垩世流纹岩为例,分别对岩石样品全岩主微量元素研究。
晚石炭世花岗岩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高SiO2(73.22-77.36%),低MgO(0.07-0.49%),轻稀土富集、Nb、Ta、Eu等耗尽的特征,表明它们源于幼弧相关基性岩到下地壳中层岩的部分熔融以及岩浆演化过程中的分布结晶;早石炭世辉长岩SiO2含量范围为45.53-46.84%,MgO含量范围为8.58-10.64 %,具有相对较高的Al2O3(15.19-17.05%)和CaO(16.94-19.54%)含量,总稀土含量较低,轻稀土元素耗尽、正Eu异常,表明其与岛弧成因岩石相似;早白垩世流纹岩SiO2(76.02-77.87%)含量高、MgO(0.68-1.03%)和CaO(1.15-4.53%)含量低,稀土含量高,负Eu异常,表明源区岩浆分离结晶过程中斜长石大量结晶或斜长石结晶作用残留。
1、引言及地质背景东乌旗地区位于大兴安岭中南部,位于古亚洲洋构造域和环太平洋构造域的叠加地带,同时受两大构造域的影响,晚古生代位于华北陆块与西伯利亚陆块之间的兴蒙造山带、二连浩特-贺根山缝合带的东部(Xiao et.2015);中生代位于滨太平洋构造域大兴安岭构造-岩浆带、扎兰屯-赤峰火山-岩浆岩带。
近年来,很多学者对大兴安岭不同年代地层火山岩开展大量的研究工作,大多都会选择通过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判断岩石成因及大地构造背景,所以,该研究方法已经成为对岩石成因、构造演化及火山机构特征等最普遍且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手段。
以三个不同年代岩石为例,运用地球化学方法对其进行研究论述,从而得出相应结论。
通过对东乌旗地区火山岩岩石成因及构造演化进行探讨和研究能够为中亚造山带的构造演化、火山机构特征以及矿化和火山机构的关系提供相关依据。
内蒙古阿拉善朱拉扎嘎金矿区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朱拉扎嘎金矿体主要赋存于阿古鲁沟组1段,火山岩为围岩或矿体的组成部分。
矿体基本顺层产出,受层间破碎带控制。
阿古鲁沟组的火山活动使成矿物质预富集在地层中,为后期岩浆热液活动及成矿提供了物质基础。
金矿床的形成时代与矿区岩浆侵入活动时间一致或稍晚,金矿床的硫、铅同位素特征显示部分成矿物质来源于岩体,主成矿作用与海西晚期构造-岩浆热液活动具密切的联系。
标签:岩浆活动金矿床成矿作用朱拉扎嘎朱拉扎嘎金矿床位于内蒙古西部阿拉善左旗,矿体产于中元古界浅变质碎屑岩中,目前工程控制矿床的金储量为31t①②,远景储量大于50t。
朱拉扎嘎金矿的发现是我国华北板块北缘中新元古界找金工作的重大突破,为研究中国北方中新元古代浅变质碎屑岩型金矿的成矿地质背景、形成机理及其成矿模式提供了一个典型实例。
华北—塔里木地区中新元古代浅变质碎屑岩分布广泛[1],找金潜力巨大。
本文将根据近几年来在本区开展的普、详和研究工作,讨论该区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之间的关系。
1区域成矿背景区域内出露地层有新太古界色尔腾山群,中元古界渣尔泰山群,二叠系苏吉组陆相中酸性火山岩,白垩系上统乌兰苏海组,第三系清水营组,第四系冲洪积砂砾、湖积、风积砂等。
渣尔泰山群阿古鲁沟组为朱拉扎嘎金矿的含矿层位,主要出露于沙布根次以东,为一套浅变质滨海相碎屑沉积岩和碳酸盐岩,呈复式向斜产出,受岩体侵入以及中新生界掩盖,多呈孤立的地质体出露(图1)。
根据岩性组合、层序和界面特征自下而上可划分为书记沟组、增隆昌组和阿古鲁沟组。
珠拉扎嘎金矿位于华北板块北缘阿拉善台隆巴彦诺日公断隆东侧,北部以区域性深大断裂为界与天山造山带之北山晚华力西褶皱带的乌兰呼海坳陷相邻。
该区基底由色尔腾山群变质岩系构成,中元古界渣尔泰山群不整合覆盖其上,构成了阿拉善的第一个盖层沉积,由浅变质的碳酸盐岩及砂泥质岩石组成。
其后本区长期处于隆起状态,古生代及中、新生代地层分布甚少。
内蒙古渣尔泰山地区西山湾羊场火山岩型银矿床的发现康明;刘琛;斯琴毕力格;马祖飞【摘要】The Xishanwanyangchang silver deposit was discovered by means of 1: 50 000 stream sediment survey and identification of geochemical anomalies. Ag anomaly has high peaks, high values and good continuity, and anomalies of Ag, As, Sb, W and Au fit better, with concentration and component zonation. Rock geochemical profile survey was conducted in the anomaly area, distinct anomalies of Ag, Au and As etc. were discovered, and ore bodies of Ag were delineated by trench exploration. Ore bodies of Ag were identified by means of drilling, and the ore deposit is controlled significantly by faults. Rhyolite, rhyolite porphyry and rhyolite breccia are main host rocks.%西山湾羊场银矿床是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中,对分散流异常进行查证时发现的.区内Ag异常极值点有一定的连续性,且峰值较高,Ag、As、Sb、W、Au异常套合较好,具有明显的浓度分带和组分分带.在异常地段进行岩石地球化学剖面测量,进一步发现了较好的Ag、Au、As等原生地球化学异常,经过地表槽探工程揭露,圈定了Ag的工业矿(化)体.钻探深部工程验证进一步确定了银矿体的存在,矿床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赋矿围岩主要为流纹岩、流纹斑岩、流纹质角砾岩.【期刊名称】《物探与化探》【年(卷),期】2013(037)001【总页数】6页(P11-16)【关键词】银矿床;火山岩型;分散流异常;岩石地球化学测量;西山湾羊场【作者】康明;刘琛;斯琴毕力格;马祖飞【作者单位】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成矿作用及其动力学开放实验室,陕西西安 710054;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成矿作用及其动力学开放实验室,陕西西安 710054;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成矿作用及其动力学开放实验室,陕西西安 710054;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成矿作用及其动力学开放实验室,陕西西安 71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2西山湾羊场银矿床大地构造位置在华北地台北缘狼山—渣尔泰山中—新元古代裂谷带东段[1-7],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渣尔泰山地区,行政区划为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石哈河镇与包头市固阳县西斗铺镇交界。
大兴安岭北部的额尔古纳地块是兴蒙造山带中重要的微地块之一(图1),该地块的前寒武纪变质岩系被称为“兴华渡口群”[1]。
由于缺少化石,前人依据其变质程度和对区域构造关系的认识,结合在该群中获得的1157Ma 、1729Ma ±67Ma ①②的Sm-Nd 等时线年龄,将兴华渡口群的时代划为收稿日期:2013-02-04;修订日期:2013-02-16资助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兴蒙造山带中古老陆块性质与成矿背景研究》(编号:1212011085478)和《兴蒙造山带基本构造格局综合调查和研究》(编号:1212011085476)作者简介:孙立新(1964-),男,博士,研究员,从事区域地质、前寒武纪地质研究。
E-mail :1964sunlixin@地质通报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第32卷第2~3期2013年3月Vol.32,No s .2~3Mar.,2013内蒙古额尔古纳地块古元古代末期的岩浆记录———来自花岗片麻岩的锆石U-Pb 年龄证据孙立新,任邦方,赵凤清,冀世平,耿建珍SUN Li-xin,REN Bang-fang,ZHAO Feng-qing,JI Shi-ping,Geng Jian-zhen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天津300170Tianjin Center of Geological Survey,CGS,Tianjin 300170,China摘要:大兴安岭北部韩家园镇一带的古元古界兴华渡口群中分布有眼球状花岗片麻岩和条带状片麻岩,以往将其作为兴华渡口群的下部地层兴华组,本次研究表明它们是受变质和变形改造的正片麻岩。
采用SHRIMP 和LA-ICP-MS 技术对其中的2件花岗质片麻岩进行了锆石U-Pb 年龄测定,其中21TW29-1样品用SHRIMP 测得的207Pb/206Pb 年龄为1837Ma ±5Ma,该年龄被解释为花岗质岩浆的结晶年龄。
内蒙古大青山古元古代埃达克质花岗岩: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作者:刘丽萍张丽萍来源:《西部资源》2014年第06期摘要:大青山发育的石英闪长岩在地球化学上具有埃达克质花岗岩的特点。
它们以较高的硅(SiO2一般大于56%,较高的铝(Al2O3一般大于14%),富钠(Na2O通常大于4%),低K2O/Na2O比(分子数)(通常小于0.4)。
它们还富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Sr)、过渡元素(如Cr、Ni)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Ti)为特征。
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图谱显示轻稀土富集型,并具有明显的正Eu异常。
锆石U-Ph SHRIMP的测年,结合野外地质和前寒武纪消减带花岗岩演化特征,推断埃达克质花岗岩形成于2435±12Ma。
表明该区古元古代存在真正意义的板块构造,俯冲作用已经发生。
关键词:大青山埃达克质花岗岩岩石学地球化学古元古代自从Defaut&Drummond于1990年提出埃达克(adakites)以来,埃达克在国内外岩石学研究中成为热点,过去研究主要集中在现代板块边缘,自2003年法国Nice会议以来人们更多的视线集中到地壳的早期演化上。
在成因上adakites往往和俯冲洋壳的熔融作用联系在一起,它们一般产于年轻、热的板片,或板块边缘。
异常高的Sr/Y和La/Yb通常认为是①熔融时残余矿物组合为榴辉岩相的,石榴子石是关键残余矿物;②石榴子石对重稀土元素优先相容,产生钇、镱和重稀土元素的亏损和强分馏式样的稀土元素;③斜长石从源区中的消失使熔浆富Al2O3,同时使富集于斜长石中的锶、铕(同时,它们是石榴子石榴辉岩所不相容的)进入熔浆,使埃达克岩岩浆富锶、铕。
在现代岛弧带,adakites的产生往往和许多特殊的构造环境和阶段联系起来,如:俯冲作用开始,先于洋脊俯冲的年轻板块俯冲,复杂多阶段岛弧——地幔过程,岛弧转换部位板块边缘和后碰撞岩石圈拆离。
对于地质历史中的岩浆岩系统,adakities 及其相关的岩石的与众不同的地球化学特性已用来推断古岛弧系统(Polat and Kerrich 2001)。
内蒙古晚侏罗世火山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摘要: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地区出露一套晚侏罗世中酸性火山岩,该套中酸性火山岩中的锆石均呈自形-半自形晶,具有清晰的岩浆振荡生长环带,表明其岩浆成因。
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其形成于155.6±3.9 Ma,相当于晚侏罗世。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该套火山岩具有高铝(11.56?C17.07 wt.%)、富碱(K2O+Na2O = 6.41?C12.43 wt.%)、贫钙镁的特征。
该套火山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Th、U)及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重稀土元素以及Sr、Ba、Eu。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套火山岩可能是中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的结果,岩浆在演化过程中主要经历了斜长石、磁铁矿等矿物的分离结晶。
关键词:晚侏罗世;中酸性火山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构造意义内蒙古锡林浩特地区的岩浆岩广泛分布,主要有两个活动时期,即古生代和中生代,是我国东部巨型火山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诸多学者认为,蒙古-鄂霍茨克洋形成于古生代早期,奥陶世洋盆扩张到最大,从志留纪开始,洋盆开始俯冲消减。
二叠纪内蒙古东南部和吉林中部是一个残存的古大洋,300-270Ma期间,古亚洲洋发生双向俯冲,即古大洋南部的板片向华北板块北缘俯冲,而北部的大洋板片插到西伯利亚板块南缘之下,形成了一个较窄洋盆。
二叠纪末-三叠纪初,古亚洲洋最终闭合,西伯利亚板块和华北板块最终碰撞拼贴,缝合线位于索伦-西拉木伦-长春-延吉一线。
但晚三叠世印支运动后,中亚造山带东段已进入板内构造环境。
晚三叠世―晚侏罗世是古亚洲洋板块、地块后续运动的后碰撞阶段,也是造山晚期阶段,古亚洲构造域由古亚洲洋活动为主转化为陆内造山为主,内蒙古锡林浩特的东乌珠穆沁旗出露了一套中酸性火山岩,传统上将其划分在满克头鄂博组。
1 区域地质背景及岩石学特征研究区位于内蒙古锡林浩特的东乌珠穆沁旗(以下简称东乌旗)。
内蒙古狼山—渣尔泰山中元古界的构造变形与演化
胡骁;牛树银
【期刊名称】《中国区域地质》
【年(卷),期】1992(000)001
【摘要】内蒙古狼山—渣尔泰山地区,在中元古代形成了相似的沉积岩石组合,分别称为狼山群和渣尔泰群,本文对其褶皱、构造、变形与演化进行了分析。
【总页数】8页(P75-82)
【作者】胡骁;牛树银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48.226
【相关文献】
1.内蒙古狼山-渣尔泰山SEDEX型多金属硫化物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J], 张强
2.内蒙古狼山—渣尔泰和白云鄂博元古代过渡壳的岩石组合与构造演化 [J], 胡骁
3.内蒙古狼山地区元古界渣尔泰山群底部太古界乌盖群的厘定 [J], 马德清
4.内蒙古狼山-渣尔泰山SEDEX型矿床微量稀土元素特征——以甲生盘矿床为例[J], 付超;王建平;刘家军;柳振江
5.地史早期岩石中的铅锌演化——狼山—渣尔泰山中元古代铅锌成矿的物质基础[J], 朱笑青;张乾;何玉良;祝朝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45卷第3期中国地质V ol.45,No.32018年6月GEOLOGY IN CHINAJun.,2018【发现与进展】doi :10.12029/gc201803171研究目的(Objective )内蒙古查干凹陷位于狼山以西、恩格尔乌苏断裂带以北,从构造单元上属于阿拉善地块。
阿拉善地块元古宙归属问题还存在争论,有的观点认为属于华北克拉通西北缘的一部分;另一种观点认为属塔里木或者扬子克拉通。
本文通过对查干凹陷毛11钻井下变质岩锆石年代学研究,为阿拉善地块基底归属提供新的年代学证据,同时为阿拉善地区提供一个新的基础资料。
2研究方法(Methods )本次测试样品(M11-06)采集自内蒙古查干凹陷毛11井下3923m 处(地理坐标:46°3′51″N ,186°25′30″E ),并为中生代断陷盆地地层所覆盖。
钻井样品呈致密块状构造、片状构造。
薄片鉴定结果:柱状矿物定向平行排列,粒状变晶结构。
矿物主要为角闪石(50%)、蚀变的斜长石(30%)以及其他蚀变矿物和副矿物(20%),岩石鉴定为斜长角闪片麻岩。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其原岩为基性岩。
本文所采集样品锆石分选工作由河北省廊坊地质调查研究所完成。
在武汉上谱测试有限公司完成LA−ICP−MS 锆石U−Pb 同位素定年,采用204Pb 校正法对普通铅进行校正。
3研究结果(Results )斜长角闪片麻岩锆石U -Th 、Pb 分析结果见表1。
所选取锆石呈长、短柱状,长宽比为1∶1~3∶1,锥图1毛11井斜长角闪岩锆石阴极发光图像(a ,数值为年龄,单位Ma )及LA -ICP -MS 锆石U -Pb 年龄谐和图(b )Fig.1a Cathodoluminescence images of zircons from gneiss;1b LA -ICP -MS concordia diagrams for zircons内蒙古查干凹陷毛11井发现中元古代晚期变质岩:锆石U-Pb 定年证据罗军云金表何治亮李天义宋海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The discovery of Mesoproterozoic gneiss from Mao 11well in Cha ’gan Sag,Inner Mongolia:Evidence from zircon U-PbgeochronologyLUO Jun,YUN Jinbiao,HE Zhiliang,LI Tianyi,SONG Haiming(Sinopec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Research Institute,Beijing 100083,China)面较发育。
内蒙狼山北部古元古代变质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 年代学——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事件的岩浆记录孙立新;张云;胡晓佳;任邦方;王树庆;张天福【期刊名称】《岩石学报》【年(卷),期】2018(34)10【摘要】内蒙狼山宝音图地区前寒武纪地质体由古元古代宝音图群、片麻状花岗岩、混合岩和斜长角闪岩等组成.锆石LA-MC-ICP-Ms U-Pb测年获得了宝音图变质花岗岩的形成年龄为1644±11Ma~1710±20Ma.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片麻状钠长花岗岩具有高SiO2(77.08%~79.96%)、高碱(K2O+ Na2O)(4.46%~7.26%),低TiO2(0.088%~0.17%)、MgO(0.036%~0.37%)、CaO(0.17%~1.19%)及中等Al2O3含量(12.12%~ 14.10%);Na2O>>K2O,A/CNK为0.88 ~1.09<1.1,属弱铝质;里特曼指数6=0.54~1.55<1.8,表明属于钙质系列;10000Ga/Al=3.43~12.46(均值为5.18>2.6)及较高的含铁指数[FeO/(FeO+ MgO)=0.57 ~0.94],显示了低钾钙性A型花岗岩的特点.片麻状二长花岗岩具有高SiO2(73.65%~77.63%),低TiO2(0.11%~0.27%)、MgO(0.25%~0.80%)、Al2O3(11.68%~ 12.72%)、CaO(0.24%~0.99%)含量,基本与片麻状钠长花岗岩相近;同时具有高碱(K2O+ Na2O)含量(6.84%~9.31%),低的Na2O/K2O比值(0.53~1.62),钾含量明显高于与片麻状钠长花岗岩;A/NCK为0.96 ~1.86,6 =2.06~2.80 <1.8 ~3.3为钙碱性系列,显示高钾钙碱性A型花岗岩的特点.两类片麻状花岗岩均具有稀土总量较高,轻稀土富集而重稀土亏损的特征,具有明显Eu的负异常;构造判别图解均指示为陆内非造山型A型花岗岩.全岩同位素分析表明具有弱富集-亏损的同位素组成,其中εNd(t)为小的负值到小的正值(-4.91~+2.41),两阶段Nd模式年龄tDM2为1.95~2.58Ga;锆石εHf(t)均为正值(+1.5~+8.0),两阶段Hf模式年龄tDM2(1.73 ~2.31Ga),Nd-Hf 模式年龄均高于其形成年龄,揭示源自古元古代新生下部陆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并有少量幔源物质的加入.与华北北缘、欧美大陆的古元古代非造山作用形成的岩浆岩相似,宝音图变质花岗岩时代上与哥伦比亚超大陆的裂解事件(1.7~ 1.6Ga)具有一致性,可能是全球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事件的构造岩浆响应.【总页数】21页(P3116-3136)【作者】孙立新;张云;胡晓佳;任邦方;王树庆;张天福【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天津300170;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天津300170;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天津300170;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天津300170;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天津300170;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天津3001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8.121;P597.3【相关文献】1.东昆仑东段温泉地区片麻岩记录的岩浆和变质事件:锆石U-Pb年代学证据 [J], 孟繁聪;贾丽辉;任玉峰;刘强;段雪鹏2.大别山北部卢镇关群变质火山岩和共生变质的花岗岩全岩和锆石氧同位素、锆石U-Pb年代学研究 [J], 刘景波;张灵敏;叶凯;苏文;程南飞3.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裂解事件在扬子北东缘的最初响应:东海片麻状碱性花岗岩的锆石U-Pb年代学及Nd同位素制约 [J], 胡建;邱检生;王汝成;蒋少涌;于津海;倪培4.内蒙古狼山乌和尔图花岗岩岩体锆石U-Pb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J], 王文龙;滕学建;刘洋;滕飞;郭硕;何鹏;田健;段霄龙5.松嫩地块西缘前寒武岩浆事件——来自龙江地区古元古代花岗岩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证据 [J], 张超;吴新伟;刘正宏;张渝金;郭威;权京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地质构造的基本特征
将改变或添加的内容适当加入原故事中来进行续写即可,但要有自己的主观视角,并且可以有一定的幽默感。
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是中国辽宁省的一个地质构造域,它位于东部缘山大楼和
西部贝吐西山脉之间,拉萨(○)脊勾结这些山脉,形成山谷梯度和谷地梯度,该地区被多重构造特征同时覆盖,地壳和构造活动都比较活跃。
该区内由多种典型的地质构造构成,大部分为新元古代海底涌现的构造,其中
有水平构造、断层构造、褶皱构造等古核构造和大构造,还有应力场构造、火山构造、地震构造等次级构造,属三叠纪寒武系的拉萨(○)褶皱构造是最特殊的构造。
其他类型的构造非常多,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北缘和南缘兩種构造活動。
北缘构
造活动主要是沉积型和抬升型,以及构造变形和补偿型。
在全新世,北缘开始背斜,轴向运动造成了硬石墙子;而在更新世,北缘由背斜变成侧斜,不规则的岩层构型出现,形成多层次的斜坡状地形。
南缘构造活动主要是大楼山断层构造。
大部分构造都起源于近新世晚期至更新世的深部熔融和微量碎屑构造作用。
显然,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地质构造的基本特征是新元古代海底涌现的构造下沉,再加上多种典型的构造构成,火山构造、地震构造和三叠纪寒武系的拉萨(○)褶皱构造,相当复杂。
内蒙古呼伦贝尔带有很豪华的地质构造,众多的细节和特性可以让研究者和观众感受到这一依赖地球发育于几亿多年来完整的历史。
内蒙古乌拉特后旗呼和呼都格金矿区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作者:徐永张忠常时旗张磊黄继鹏李昱羲来源:《西部资源》2023年第03期[关键词]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找矿标志;岩浆热液型金矿;呼和呼都格金矿区乌拉特后旗呼和呼都格金矿区位于内蒙古中部狼山—渣尔泰山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带,区内多见中元古代渣尔泰群地层中的沉积变质型多金属矿化和与古生代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热液型、斑岩型、矽卡岩型等多金属矿化[1],以热液型成因矿床为主[2-5]。
一般认为,金的成矿作用需具备三个要素,即:矿、热源、构造空间[6]。
目前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特指热液活动发生在火山-浅成岩体系统浅部,矿化作用发生在火山活动晚期,在时间和空间上与陆相火山岩和次火山岩密切相关,成矿流体为大气降水与岩浆水混合热液,并以大气降水为主的一类金矿床[7]。
而本区金矿床成因在时间与空间上具备何种条件是本次研究的重点,同时,确定本区金矿的找矿标志亦是重中之重。
1. 区域地质背景区域地层分属华北地层区阴山地层分区大青山地层小区。
元古界地层呈北东向展布,横贯全区,与各类侵入岩体一起构成狼山主体。
研究区内地层主要分布有新太古界色尔腾山岩群自下而上分为东五分子岩组(Ar3S dw)和柳树沟岩组(Ar3S l),中上元古界渣尔泰山群阿古鲁沟组(Jxa),白垩系上统乌兰苏海组(K2w)。
区域大地构造位置属华北板块北部边缘变形带的西段。
北部为古老变质基底—古元古界宝音图群,普遍经历了低角闪岩相—高绿片岩相的区域埋深变质作用,局部经历了区域动力变质作用,发育中深部构造相强韧性变形作用。
受到后期断裂构造的改造或侵入岩的侵入破坏[8]。
區域出露脉岩发育,但大小不一,分布亦极不均匀,主要集中于区域的南部,分布于岩体的外接触带或受构造裂隙控制。
脉岩岩性以中酸性为主,偶见基性。
主要脉岩有辉绿岩脉、花岗岩脉、花岗闪长岩脉、闪长岩脉。
方向以北东、南西向为主,个别小岩脉,如图1所示。
2. 矿区地质概况2.1 地层研究区出露地层主要有中元古界渣尔泰山群阿古鲁沟组(Jxa1)一岩段,其次为第四系(Q4)冲洪积、残坡积物覆盖。
2010年 第55卷 第26期:2611 ~ 2620 www.scichina.com csb.scichina.com
英文引用格式: Peng R M, Zhai Y S, Wang J P, et al. Discovery of Neoproterozoic acid volcanic rock in the western section of Langshan, Inner Mongolia,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in Chinese). Chinese Sci Bull(Chinese Ver), 2010, 55: 2611—2620, doi: 10.1360/972010-266
论 文 《中国科学》杂志社 SCIENCE CHINA PRESS
内蒙狼山新元古代酸性火山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彭润民①②, 翟裕生①②, 王建平①②, 陈喜峰③, 刘强①, 吕军阳①, 石永兴①, 王刚①, 李慎斌①,
王立功①, 马玉涛①, 张鹏①
①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 100083; ②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3; ③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矿产资源研究院, 北京 100025 E-mail: cprm@cugb.edu.cn
2010-05-28收稿, 2010-07-05接受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CB40350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006BAB01A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72064, 40234051)、内蒙古招标项目(KD65)和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B07011)资助
摘要 在内蒙狼山西南段原定为中元古代沉积建造(渣尔泰山群)中, 新发现呈层产出、具有变余聚斑状和斑状结构、斑晶主要由石英和钠长石组成、岩石化学成分富钠低钾的酸性火山岩, 其顶、底板均为细晶方解石大理岩(或结晶灰岩). 两件代表性样品的锆石呈短柱状-长柱状, 内部环状结构发育, 具有较高的Th/U比值, 表明是岩浆成因. A8-0样品20粒锆石的206Pb/238U
加权平均年龄为(816.9±4.5) Ma. A14-5样品也测定20粒锆石, 15粒锆石的206Pb/238U加权平均
年龄为(805±5.0) Ma, 其余5粒锆石(3.1, 6.1, 7.1, 20.1, 21.1)依次为(867.0±10), (829.1±8.0), (849.7±9.8), (839.2±9.7), (830.7±9.3) Ma. 这证实酸性火山岩属于新元古代产物, 其年龄区间正好在 Rodinia(罗迪尼亚)超大陆裂解的时限范围内. 且酸性火山岩轻稀土富集, 重稀土亏损, 铕负异常明显, 高场强元素(HFSE)富集, 大离子亲石元素等相对亏损, 稀土和微量元素组成与华南扬子块体西缘和浙江次坞地区裂谷环境的新元古代酸性火山岩总体相似(但华南酸性火山岩的高场强元素Th, Nb, Ta, Hf, Zr均明显相对亏损), 具有形成于张性裂谷盆地的特征. 这表明内蒙狼山西南段存在与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裂解作用相呼应的海相火山-沉积变质建造, 内蒙狼山地区可能有与Rodinia超大陆裂解作用相呼应的构造-岩浆-热事件发生. 这一发现, 结合在西部阿拉善邻区发现的晋宁期花岗岩年龄(814~872 Ma)和金川超基性岩体的年龄(827 Ma)及华北地台邻区新元古代岩浆(火山)活动的最新研究成果, 对进一步研究Rodinia超大陆的构造演化历史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酸性火山岩 SHRIMP定年 新元古代海底 火山喷发 Rodinia构造-热 事件 内蒙狼山西南段
新元古代Rodinia(罗迪尼亚)超大陆的形成与演化[1~19]、华南与华北陆块在Rodinia超大陆中的位置[20~23]、Rodinia裂解事件及其岩浆活动在华南陆块[24~31]与华北地台及周边邻域的记录[32~41]是近10多年来备受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 但至今还未见有Rodinia裂解作用产物(酸性火山岩)在内蒙狼山西南
段产出的报道. 作者近年在内蒙狼山炭窑口矿床西南(1:20万的三道桥幅
1)与磴口幅2)
, 106°00′~
107°00′E, 40°00′~41°20′N, 图1方框所示范围)进行重点研究. 该区属戈壁滩与山区景观, 山势陡峻, 只有少数牧民居住, 工作环境差, 交通条件极不便利, 总体地质工作程度低, 只开展过1:20万的区调地质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磴口幅(1:20万)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三道桥幅(1:20万) 2010年9月 第55卷 第26期 2612 调查(没做过1:5万的区调). 经过野外与室内工作发
现, 在三道桥幅(K-48-(29))1)被定为中元古界渣尔泰
山群阿古鲁沟组(Jxa)低绿片岩相的变质海相火山沉积建造, 其连续出露达数千米, 厚度可达数百米. 它主要由细晶方解石大理岩(或结晶灰岩)、变质海相火山岩与凝灰岩、炭质千枚岩等岩类组成, 未见矿化现象. 且在已踏勘过的地域尚未发现该套地层与其他相邻地质体(地层或岩体)是以断层为界, 表明该套地层是一套完整的沉积变质建造. 它与相邻东部炭窑口和东升庙矿区及其周边邻域已确认的中元古界渣尔泰山群[42,43](或称狼山群)的区别是: 后者的碳酸盐
岩全都是细晶白云石大理岩类、所夹少量火山岩层都是在含矿岩组中, 且变质程度相对高(局部达角闪岩相、岩石片劈理发育)[44~46].
此次工作发现的变质酸性火山岩层(其顶、上部已变质为无变余斑晶的绢云石英钠长片岩——图2(a), 中下部为含变余斑晶的石英钠长浅粒岩——图2(b)~ (e), 本文为叙述方便而统一简称为变质酸性火山岩)的主要特征是: 总体呈浅灰色-灰色, 肉眼分不出矿物颗粒, 但在地表氧化后可以辨认出斑晶(长石高岭土化). 它呈层产出, 其连续出露达数千米, 目前见到最大厚度近20 m. 其上、下相邻地层均为结晶灰岩或细晶大理岩(CaO=46.51%~48.01%, MgO= 1.67%~ 3.78% (质量分数, 下同), 5件样品结果由核工业地质分析测试研究中心测试). 显微镜下见其具有清晰的
变余聚斑状、斑状结构(图2(b)~(e)), 斑晶由石英和钠长石组成. 据石英与钠长石斑晶(发育聚片双晶——图2(c), (e))周边具有港湾状和不规则状溶蚀及裂缝现象(图2(b)~(e))可以推测, 它们是变余斑晶而非变成斑晶. 结合其呈层产出和主要岩石化学成分富钠低钾(表1, 与祁连山一带酸性火山岩成分相近[47])的
特征, 可将其原岩归属于石英角斑岩类. 锆石的测年过程是: 从上述酸性火山岩(石英角斑岩)远离后期侵入岩浆岩部位(以尽量保证样品的原始特征)采集两个约13 kg的新鲜样品, 严格按流程分选出锆石. 锆石制靶在北京离子探针中心按标准程序完成. 锆石定年在该中心SHRIMPⅡ上测试[48]. 流程及样品靶制作参见Williams[49]的研究. 一
次离子流O2−强度为9 nA, 束斑大小为25~30 μm(图3中样品A8-0的锆石21.1B正中晕圈内的斑点). 所有锆石测年均为5组扫描, 标准样锆石(TEMORA, 417 Ma)和所测样品锆石的测点数之比为1:3, 标准样用于校正206Pb/238U的年龄, SL13 校正U-Th-Pb的
含量. 标准样锆石测年也都为5组扫描. 用204Pb 进
行普通铅年龄校正[50]. 数据处理采用ISOPLOT软
件[51]. 单个数据误差为1σ, 加权平均年龄误差为2σ.
采用的 206Pb/238U 加权平均年龄具95%的置信度.
锆石为透明、无色至浅棕色, 都呈短柱状-长柱状, 粒度多在100~200 μm之间, 长宽比约为1.5:1~
3:1, 个别可达到4:1. 小粒锆石(如样品A8-0的9.1,
图1 华北地台北缘西段区域构造地质与矿床分布略图 1, 中新生界; 2, 古生界; 3, 中元古界渣尔泰山群及白云鄂博群; 4, 下元古界色尔腾山群; 5, 上太古界乌拉山群; 6, 印支期侵入岩; 7, 海西期侵入岩; 8, 加里东期侵入岩; 9, 元古宙及太古宙侵入岩; 10, 台缘断裂; 11, 吉兰泰断裂; 12, 断裂; 13, 矿床 2613
图2 变质酸性火山岩的变余凝灰结构(a)与(聚)斑状结构((b)~(e)) 均为正交偏光; Ab, 钠长石; 白色和灰白色者为石英斑晶、基质为隐晶-细晶的石英、长石、绢云母等; (a)~(e)的岩石化学成分分别见表1的1, 6, 3, 4和5号
12.1和21.1, 样品A14-5的2.1, 11.1和12.1)可以见到完整自形(图3). 较大粒锆石则因分选破碎过程中受机械碎裂影响, 晶形不完整, 但仍可以见到大半个晶面平直、棱角分明的完整晶形(但两样品的锆石4.1周边有浑圆现象, 应为继承锆石除外), 这表明锆石自形程度高, 结合它们(除两样品的4.1和A14-5的15.1之外的)内部都具有清晰的生长振荡环带和韵律结构, 表明锆石属岩浆成因[36,52](图3). 对样品A8-0选择20个锆石颗粒测定21个点(其中14号锆石在核部和边部各测一个点, 以检查其核部和边部环带的年龄是否存在差异. 从表2可以看出, 核部(808.0±10.0) Ma>边部(799.1±8.5) Ma, 符合锆石核部先于边部形成的生长过程)、样品A14-5测定22个锆石颗粒, 两个样品每个测试锆石的形态及其探针分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