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窄小立体来突出湖水撼动天地的气势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面对浩浩的湖水,想渡过湖去 却没有船只。在这个圣明的太平盛 世,自己居然闲居无事,想想深觉 可耻。 在太平圣世时,闲着不做事, 有愧于圣上,对不起这个时代。表 明虽然归隐田园,但是并非初衷, 而是苦于没有机会,无人援引,对
采用了类比的手法,诗人以 “无舟楫”喻指自己向往入仕从政 而无人接引赏识。借双关委婉地表 达了自己想做官而没人引荐,不能 在太平盛世出仕,为民谋利,深感 惭愧。 面对洞庭湖,想要渡过去却没 有舟楫表示自己想要出来做事,却 苦于无人推荐。
“平”字写出了水的充盈和湖 面之阔;“涵”“混”两字呈现了 洞庭湖的无边无际,与天相接。吞 天吐地,包容万象的恢宏气势。 开头两句,将洞庭湖描写得极 为雄浑,汪洋浩渺,那润泽万物, 容纳百川的磅礴气势令人惊叹,使 人视野极为开阔。 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瀚。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水气蒸腾,弥漫整个云梦大泽。波涛汹 涌,几乎要撼动了这座岳阳城。 这两句是实写洞庭湖,被称为描写洞庭 湖的名句。“云梦泽”是古代的一个大泽, “蒸”写出了湖的广阔浩大,蓄积丰厚。 “撼”衬托湖的澎湃动荡,力量巨大。不 仅表现了洞庭湖的壮阔与活力,也体现了 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生机勃勃的精神状态, 营造了雄伟壮阔的意境。这两句写出了洞 庭湖的广大与活力。[动静结合,虚实结合,
小结 诗题也作《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临洞庭》等。诗的前半部分写“ 望洞庭湖”;后半部分写“赠张丞相”, “赠”因“望”起,为感兴之作。由于诗 人顾虑多、爱面子,想做官又不肯直 说,所以只好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愿望 。
主题思想 这首诗先描写了洞庭湖的壮丽 雄伟,再借此含蓄地表达希望得到 引荐,积极用世的愿望。
水面蒸发出来的水气,将整个云梦泽都 笼罩了,湖水丰厚的蕴积,使周围广大的沼 泽地带都受到滋养哺育,才显得郁郁葱葱, 草木繁茂。而摇撼动荡的湖水极富气势,澎 湃动荡,波涛汹涌,撼天动地,震撼着岳阳 城,使这座湖滨城市瑟缩在自己的脚下,是 何等的豪迈! 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阔无边,烟波 浩渺,云气缭绕,而且充满活力,涛声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