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地形适应策略应用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设计中地形适应策略应用研究【摘要】每个建筑,只有它和当地环境场地融合、契入和创造性地综合在一起,并和人类社会的历史文化、生活情趣保持某种内在的关联之时,才能有效和充分地显示出它的价值和意义。分析探讨建筑对地形的适应关系、设计策略和建筑形式将有助于自觉地在设计中采取有效的手段实现人工建筑环境与自然地形之间的和谐

共生。

【关键词】建筑地形地貌地形适应

1引言

自然环境是建筑赖以生存的物质前提。特殊的地形结构不仅影响地势、地质、地貌以及具有表现特点的植被、生物、沟坎等具体因素,也影响当地的气候条件(区域性气候及地形形成的小气候)和水文条件等自然因素。任何建筑都依靠一个已存在环境而建立起来,一旦建成之后,建筑本身也成为环境的一部分,使它更能和谐生动或使它失去原来的光彩甚至完全破坏。建筑与地形结构的关系,即可以将建筑看成是环境中的空间的一部分。

2建筑与地形的双向适应关系

人类的建筑活动必然根植于大地,地形是建筑场地的形态基础,建筑活动所依据的自然要素之一。地形以场地的坡度、地势情况等为基本特征,地形对于建筑设计的制约作用的强弱与其自身变化的程度有关,建筑与地形的适应关系是一种双向适应。

一方面建筑应适应地形,基地的地形结构对建筑形态产生作用,建筑应尊重基地地形所提供的基本格调、大致轮廓、植被覆盖物等已有环境。中国传统的风水观和当代的可持续发展观都追求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主张尽量顺应自然环境。建筑从平面布局、空间构成到形体造型尽可能不改变原有环境的形态,强调对地形和自然的适应关系。中国很多山地传统民居常沿坡地等高线阶梯状布局,利用过街楼、吊脚楼、通廊、吊层处理等手法适应地形的变化,并巧妙运用踏步、楼梯、空廊、平台与地形自然协调。满足生产、生活、交通等功能的同时营造出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既适应环境又美化环境的独特村寨风貌。

建筑与地形的双向适应关系是对立统一,不可分割的。中国传统园林造景艺术追求叠山理水,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很好地诠释了这一关系。如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的北京颐和园世界文化遗产,利用燕山余脉瓮山(万寿山)和山前洼地瓮山泊(昆明湖)这一有山有水、风景优美、自然天成的佳境,通过疏浚湖泊,扩大水面,挖湖堆山,筑堤,填岛,在瓮山北坡开挖蜿蜒幽深的后湖河道等人工改造,并使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建筑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幽静的曲溪景观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不仅满足了帝王起居游憩处理朝政的功能要求,还运用象征手法寓意了福山寿海、神仙境界以实现统治者的精神追求。万寿山佛香阁两侧的建筑如蝙蝠两翼,寓意多福,而形似寿桃的昆明湖中所筑西

堤及其支堤把湖面一分为三,大小各异的每个水域各填有一个湖心岛这“一池三岛”的古典理水模式,象征着中国古代传说中东海上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颐和园利用并改造了自然山水地貌,巧妙构思,创造了既富丽恢弘、又充满自然之趣的中国皇家园林杰作。

3地形适应的设计策略和形式

3.1建筑主导

在处理建筑与地形的双向适应关系时存在着不同的设计取向:一种是建筑主导,也就是将地形作为场景,建筑呈现为在这个场景之中展现不同于自然的人工特质的主体。这种建筑主体化设计主要表现为建筑对地形的背景化控制以及与自然地形在形态、材质、肌理上的差异对比,表现或强调建筑在建成环境中的主体作用。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和激进主义色彩的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功能性和经

济性,排斥传统、民族性、地域性和个性,其更简洁的几何体型、更纯净没有装饰的材料表现、倡导底层架空的建筑接地方式进一步突出了建筑的主体性和作为人类理性产物的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

的对立。

3.2地形主导

另一种设计取向是地形主导,将建筑尽量融入大地地貌,从形态、材料与肌理上避免和消除人工建筑与自然地形之间的巨大差异,挖掘场地地貌的肌理形式、文本意义和场所精神并建立其与建

筑之间的知觉联系,恢复人与大地的亲密感,在漫长的建筑与地形互相适应的演变过程中,地形主导设计的建筑形式主要有穴居建筑、台阶建筑、覆土建筑和地形建筑等。

(1)穴居建筑(cave architecture)

第一种地形主导的建筑形式是人类最早的居住形式之一的穴居,人类早期利用天然洞穴地貌居住,后来开挖洞穴即在自然地貌上嵌入建筑空间,笔者称这种主要以周围土壤层为建筑空间的支承结构和界面的建筑形式为“穴居建筑”。这种潜藏于自然地形中的建筑形态都曾存在并发展于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中,如突尼斯、土耳其、巴基斯坦、意大利等地的穴居或崖居,以及中国黄土高原的窑洞民居等。传统的“穴居建筑”不仅可有效利用坡地、保持当地地貌完整、保护生态环境,而且还可充分利用土壤良好的隔热保温性能节省能源,使建筑和生态环境和谐共生。

(2)台阶建筑(stairs architecture)

地形主导型设计的第二种基本形式是台阶建筑,早期台阶建筑应是人类在山地地貌上顺山势开垦小片平地从事农业耕作和适应自然坡体逐层筑台开展建筑活动的结果。山地台阶建筑根据地面坡度情况,可平行、斜交、垂直于等高线布置,采用跌落、错层、底层架空等方式适应地形,形成由较小单元层叠起来台阶状的形态,获得与山地自然起伏地貌的协调和与自然环境的共生。但当建筑群体规模过大以致形成了人工化的山丘时,将削弱建筑的自然和谐

感。

(3)覆土建筑(earth-sheltered architecture)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生态建筑观的确立,古老的“穴居建筑”形式的价值被重新认识并积极应用,演化出很多掩土建筑或覆土建筑,即在空间支承和围护均不依赖周围土壤层的建筑屋顶上覆盖一定深度的土层,并使其与周围自然原生地表融合形成“次生地面”,在自然环境中或用地紧张的城市中均可应用,达到节约用地、恢复生态和保护文脉的目的。意大利巴罗洛山谷的建筑与景观设计项目“大地之歌”(the earthsong)就是当今新型覆土建筑的实例之一,设计需要解决位于狭窄街道及巴罗洛山谷之间的葡萄园的扩建问题,基地周围的丘陵和自然语境建议设计者开发完全由绿地覆盖的建筑空间,因此巴罗洛葡萄园扩建工程被构想为自然地形的另一个褶痕,从原有的场地背景生长出并与之联系在一起,绿草覆盖的屋顶“次生地面”通过斜坡延伸到自然地面,将新的建筑空间和原有自然地形融合在一起。

(4)地形建筑(landform architecture)

地形主导性设计取向的最新表现形式是地形建筑,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地形建筑是在现象学与后结构主义哲学的影响下,在地貌学、景观学、生态学、大地艺术、心理学、社会学、材料学等多学科的支撑和新的理论指导下,地形学从对象、方法和策略等多方面深刻影响建筑设计的产物,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观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