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枣子沟金矿床成矿过程分析——来自矿床地质特征、金的赋存状态及稳定同位素证据
- 格式:docx
- 大小:36.32 KB
- 文档页数:1
甘肃白银郝泉沟金矿金的赋存状态研究一、引言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 相关研究综述1.3 研究目的和意义二、甘肃白银郝泉沟金矿概况2.1 区域地质概况2.2 矿床类型和特征2.3 矿床分布和地质构造特征三、金矿矿床赋存状态研究3.1 金的赋存状态3.2 矿物组成和分布规律3.3 矿床形成机制分析四、金矿矿床形成过程的示踪4.1 含矿岩体特征分析4.2 矿化以及 alteration 特征研究4.3 示踪元素含量和分布五、金矿矿床的资源潜力分析与展望5.1 矿床资源潜力分析5.2 发展利用前景探讨5.3 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建议六、结论与展望6.1 结论6.2 展望参考文献一、引言1.1 研究背景和意义金是一种重要的贵重金属,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电子、制药和珠宝等。
然而,金矿石的开采与矿床的形成身临其境的问题。
矿床的形成因素复杂,经过长时间的地质作用而形成。
因此,研究金矿的赋存状态和形成机制对金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甘肃省作为我国的西部内陆省份,具有丰富的金矿资源。
其中,郝泉沟金矿是甘肃省重要的金矿床之一,其金矿赋存状态和形成机制的研究在区域金矿勘探和资源开发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郝泉沟金矿的研究,探讨该矿床的金矿赋存状态和形成机制,为该地区以及类似地区的金矿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1.2 相关研究综述国内外学者针对金矿矿床的形成机制和赋存状态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其中,帕图曼等(1999)认为矿床的形成与热液活动密切相关,同时研究了矿床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构造特征。
戴延德等(2003)通过对华南地区火山岩矿床的研究,阐述了矿床形成机制中的热液作用和流体的作用过程,以及相关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在国内,李平等(2013)对宜州人古中生代火山-沉积岩岩浆型金矿区矿床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并详细探讨了岩浆作用、沉积作用和热液作用对矿化的影响,为矿床形成和勘探提供了理论基础。
王英等(2020)通过对福建泉港矿区矿床的研究,揭示了地质学、矿物学、元素地球化学和示踪元素地球化学的特征,为矿床的形成机制和资源勘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1000 0569/2022/038(04) 1237 52ActaPetrologicaSinica 岩石学报doi:10 18654/1000 0569/2022 04 16甘肃岷县寨上金矿成矿年代及矿床成因探讨王宇昊1,2 杜志伟1 焦学尧1 马锦龙1WANGYuHao1,2,DUZhiWei1,JIAOXueYao1andMAJinLong11 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兰州 7300002 甘肃省地质调查院,兰州 7300001 SchoolofEarthSciences,LanzhouUniversity,Lanzhou730000,China2 GeologicalSurveyofGansuProvince,Lanzhou730000,China2021 09 06收稿,2021 11 20改回WangYH,DuZW,JiaoXYandMaJL 2022 MetallogenicageandgenesisoftheZhaishanggolddepositinMinxian,GansuProvince ActaPetrologicaSinica,38(4):1237-1252,doi:10 18654/1000 0569/2022 04 16Abstract Zhaishanggolddepositislocatedintheconcentratedareaoflarge scalecarlin likegolddepositsinWestQinlingMountains,anditisthesecondsuper largegolddepositdiscoveredinthepast20years Rb,Sr,Re,Osisotopesofthepyrite,thegold bearingmineralofZhaishanggolddeposit,insixoresamplesweretestedinthispapertodeterminetheirmetallogenicagesandore formingmaterials ThemeasuredRb SrandRe Osisochronagesofthepyriteare273±10Maand273Ma±22Ma,whichareolderthantheagesoftwometallogenicstagesoftheZhaishangdepositobtainedbythepredecessors,i e ,aearliermetallogenicstage(thefirststageof273Ma)mightbeexistinthisarea ThisnewchronologicaldatamaybroadenthetimeaxisforsearchinggolddepositsinthisareasincenosamemetallogenicageshaveeverbeenreportedintheexploredgolddepositsinWestQinling Furthermore,analysesresultsofSr,Os,Sisotopes,REEandtraceelementscompositionsindicatethattheore formingmaterialoftheZhaishanggolddepositisthemixtureofdeepsourceandcrustsourcematerials Tectonically,theWujiashanRisewhichislocatedintheMinlifore arcbasinexperiencedastronggeothermalupliftandextensionintheLateHercynianPeriod,whichresultedinthehydrothermalfluidsrisingalongthefaultchannelstothefoldedbeltsofthebasinwithahighAubackground,andtheactivatedAuenrichedintheformationandunloadedinsuitablestructuralspacestoformthefirststageZhaishanggolddeposit ThelatertwostagesofWandAumineralizationsuperimposedontheearlygolddeposit Comparedwithregionalgeologicalevolutionaryevents,theageofgoldmineralizationinthefirststageofZhaishanggolddepositisconsistentwiththetimeoftheclosureoftheA nyemaqenoceanbasinintheWestQinling,thesubductioncollisionofGongheaulacogen,andtheintrusionofJiangligouandZhongchuanHimalayan typeplutons,whichobeystherule“crustalthickeningisconducivetotheformationofgolddepositsandHimalayangranitesarecloselyrelatedtogolddeposits” ItisofindicativesignificanceforsearchingcontemporarygolddepositsinthisareaKeywords Zhaishanggolddeposit;Metallogenicage;Metallogenicstages;Genesisofthedeposit;Ore formingmaterials摘 要 寨上金矿位于西秦岭大规模卡林 类卡林型金矿床集中地之中,是近二十年来探获的又一超大型金矿。
3.2.5 煤矿沟铬镍C级找矿远景区(Ⅲ)该找矿远景区呈北东向条带状分布,出露地层主要为达肯大阪岩群。
断裂发育,以北东向断裂为主。
岩浆岩小面积出露,主要为加里东期石英闪长岩,呈近东西向脉状展布。
该找矿远景区圈出综合异常5处,均为丙类综合异常,异常元素以Cr、Ni为主,伴生元素为Mo、Co、Cu、La、U等,综合异常形态总体为团块状,异常峰值较低,空间分布不规律,没有明显的浓集中心。
4 结 论1)采石沟地区主成矿元素Au、As、Sb原始数据变异系数大,高强度数据突出,且离群子集很多,特高值削平程度强烈,显示富集成矿的可能性较大;Ag、Cr、W、Ni、Mo、Cu原始数据变异系数中等,高强度数据较多,且离群子集较多,特高值削平程度中等,显示有一定成矿可能性。
2)采石沟地区岩浆岩活动强烈,异常以Au、Ag异常为主,且展布方向与构造方向一致,具有强度高,规模大、各元素异常套合好的特点。
3)本次圈出5处找矿远景区。
通过本次及前人实施的探矿工程,圈出多条具有较大规模和工业价值的矿体,证明采用的1∶2.5万地球化学测量工作方法十分有效,为后续寻找构造蚀变岩型金、银矿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1] 王富春,王贵仁.1∶2.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在柴达木周边地区金矿找矿工作中的应用及其效果[J].青海地质,2001(增刊1):36-40.[2] 何利,黄强,李生虎.青海都兰县科日南地区1∶2.5万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成矿预测[J].矿产与地质,2020,34(4):773-785.[3] 陈健.1∶2.5万地球化学测量在青海马里木吾卡地区找矿中的应用[J].黄金,2019,40(4):14-18.[4] 袁海彪,陈健,祁永爱.1∶2.5万地球化学测量在青海省都兰县尕之麻———约尔根地区找矿中的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8(22):42,44.[5] 马元林,袁克全,莫延强,等.1∶2.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在青海达热尔地区的应用效果[J].黄金,2020,41(4):14-19.[6] 张雪亭,杨生德,王秉璋,等.青海省板块构造研究[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7.[7] 孙崇仁,陈国隆,李璋荣,等.青海省岩石地层[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4.[8] 邓红宾,谢启兴,易军,等.青海省茫崖—采石沟地区地质矿产调查[R].西宁:青海省有色第一地质勘查院,2012.[9] 彭涛,陈健,靳杨,等.青海省茫崖行委采石沟地区1∶2.5万地球化学测量报告[R].西宁:青海省有色第一地质勘查院,2019.[10] 陆茂欣,王改平,马彦云.宁夏六盘山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意义[J].黄金,2017,38(3):25-28.[11] 郭守栋,王天赐,者瑛,等.青海省埃坑德勒斯特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远景[J].黄金,2018,39(12):12-17.[12] 王小成,方刚,李建龙,等.阿尔金南中段采石沟矿区构造控矿特征与区内找矿方向[J].西北地质,2016,49(3):70-76.[13] 保守礼,祁汉文,罗业春,等.青海省茫崖行委采石沟地区金矿详查报告[R].西宁:青海省有色第一地质勘查院,2016.GeochemicalcharacteristicsandprospectingpotentialoftheCaishigouareaintheNorthernMarginofQaidamBasin牞QinghaiProvincePengTao1牞2牞JinYang1牞2牞LiHao1牞2牞YangKun1牞2牗1.QinghaiNonferrousMetalsFirstGeologicalExplorationInstitute牷2.QinghaiKeyLaboratoryofConcealedOreExploration牘Abstract牶Through1∶25000geochemicalsurveyintheCaishigouarea牞21kindsofelementsweremeasured牞theenrichmentanddispersioncharacteristicsofelementsweresummarized牞thecorrelationofelementswasanalyzedbyR-typeclusteranalysis牞thelowerlimitoftheanomalieswasdetermined牞and86comprehensiveanomaliesweredeli neated.Incombinationwiththegeologicalbackgroundofmineralization牞distributionofgeochemicalanomalies牞prospec tingprospects牞andthedegreeofdifficultyinprospecting牞5prospectingprospectareashavebeendelineatedintheCaishigouarea.Theprospectingpotentialoftheprospectingprospectareashasbeenevaluated牞andthebestprospec tingprospectareashavebeenverifiedbyengineering.Theore牗mineralization牘bodieshavebeendelineated牞andabreakthroughinprospectinghasbeenmade牞indicatingthattheCaishigouareahasgoodprospectingpotential.Keywords牶Caishigouarea牷geochemicalsurvey牷prospectingarea牷engineeringverification牷prospectingeffect牷prospectingpotential甘肃流沙沟金矿床围岩蚀变特征及其与金矿化的关系收稿日期:2022-10-18;修回日期:2022-12-18基金项目: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地质科研专项基金项目(WKY201603)作者简介:望开磊(1982—),男,工程师,从事金矿勘查、生产管理工作;E mail:279418686@qq.com望开磊1,缪 广2,屈海浪2,刘文江1,白会良2,张羿生1,韩 彪2(1.甘肃省天水李子金矿有限公司;2.北京金有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摘要:流沙沟金矿床位于甘肃省南东部的李子园金多金属矿田内。
甘肃枣子沟金矿床原生矿选矿工艺研究及效益分析
梁志录;赵志成
【期刊名称】《甘肃冶金》
【年(卷),期】2007(029)001
【摘要】枣子沟金矿床为一中低温热液构造蚀变型大型金矿床,其成矿严格受区域断裂构造控制.在地表氧化矿石和混合矿石开采殆尽之际,进行原生矿选矿工艺的研究十分必要.通过多种选矿工艺比较试验,该矿床原生矿石采用焙烧-氰化工艺,能达到更好地利用矿产资源和取得更加明显的经济效益目的.
【总页数】3页(P30-32)
【作者】梁志录;赵志成
【作者单位】甘肃省地勘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兰州,730050;甘肃省地勘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兰州,7300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9
【相关文献】
1.甘肃枣子沟金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J], 代文军;陈耀宇
2.甘肃枣子沟金矿床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 [J], 代文军;陈耀宇;金鼎国;马小云
3.甘肃枣子沟金矿床成矿时代精确测定及其地质意义 [J], 刘勇;刘云华;董福辰;李中会;于建坤;马晓平
4.甘肃枣子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分析 [J], 赵得龙
5.甘肃枣子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J], 常春郊;王梁;丛润祥;马德锡;王晓军;张慧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26卷 第6期2010年3月甘肃科技GansuScienceandTechnologyVol.26 No.6Mar. 2010甘肃省西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崔进寿(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酒泉735000)摘 要:西沟金矿位于塔里木板块、敦煌地块北缘、磁海-红柳园-白山堂晚古生代陆内裂谷带内的旧井-金庙井南断裂带东段北侧,金矿化严格受该断裂带次级断裂控制。
矿石类型以碎裂蚀变岩型金矿石和石英脉型金矿石为主,金的赋存状态主要为粒间金和裂隙金。
围岩蚀变以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硅化为特征。
变砂岩、断裂构造、中酸性侵入岩是控制矿床的基本条件,断裂构造相互交接处的破碎蚀变带与化探异常发育部位是找矿的有利地段。
关键词:金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方向;西沟;甘肃省中图分类号:P618.01 历年来大中型矿床深受地学界的关注,而众多小型矿床加在一起潜在的经济价值同样也是可观的,亦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如甘肃省瓜洲县虽无一个较大的金矿,曾一度成为甘肃省产金大县,这与其众多小型金矿及金矿化点的勘查与开发有着密切的关系。
西沟金矿就目前来说是一小而富的金矿床,对其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进行探讨,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即根据目前的工作情况所获取的地质资料,对其金矿床地质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为同一地区地质找矿提供借鉴。
1 区域地质背景西沟金矿位于塔里木板块、敦煌地块北缘、磁海-红柳园-白山堂晚古生代陆内裂谷带内[1],受控于旧井-金庙井南断裂带北侧的次级断裂带。
矿床处于旧井加里东摺皱带的四十里井复式向斜北翼。
磁海-红柳园-白山堂晚古生代陆内裂谷带是甘肃北山地区主要的成矿带,新金厂—金庙井金、铁成矿带[2]及小西弓—帐房山Au、Fe、W、Pb、Zn、Cu金属矿床预测区[3]就分布在该陆内裂谷带内,已发现的具有一定规模的金属矿种有金、铁、铜、铅、鋅、钨等。
赋矿地层为中元古界长城系白湖群(Chbh)第一岩组浅变质的碎屑岩系,属于中—下元古界变质期金庙沟—金庙井变质带,为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的低绿片岩相。
加甘滩金矿床成矿过程分析-来自岩石地球化学及金赋存状态的证据罗高培【摘要】位于西秦岭夏河-合作断裂带南侧的加甘滩金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超大型金矿床.通过对加甘滩金矿矿床地质特征、矿相学和矿石化学成分分析,金矿体赋存于三叠纪隆务河组石英长石砂岩夹粉砂质板岩中,呈雁行状、羽状分布,围岩蚀变强烈.矿石全分析结果显示Fe2O3、K2O、Al2O3含量较正常沉积砂岩略高,说明含矿热液与地层发生元素间的交代作用;微量元素中Th、U、Ta、Sr、Co、Zr、Y低于地壳均值,而Ba、Co、Ga、La、W较高,且Th/U(0.19)、Th/Sc(2.7)比值明显低于地壳均值,说明成矿过程中可能存在富铁镁质物源的参与.矿石中主要金属硫化物以黄铁矿、毒砂为主,次为辉锑矿、少量的石墨,极少的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等.金矿物组成主要为自然金,很少的银金矿.金主要为自然金,与金属硫化物关系密切.加甘滩金矿床的成矿作用主要为热液充填(渗滤)交代成矿,具多期性成矿的特点.不同阶段热液成矿作用的叠加,对金起到一定的富集作用.【期刊名称】《甘肃科技》【年(卷),期】2016(032)013【总页数】6页(P17-22)【关键词】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赋存状态;加甘滩金矿【作者】罗高培【作者单位】甘肃省地矿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兰州73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1西秦岭造山带位于中国大陆构造的主要地块与造山带聚集交接的转换部位,受古亚洲洋、特提斯和环太平洋3大构造动力学体系三面围限[1],区域构造复杂,岩浆作用发育,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化类型多样,尤以金矿化最为发育,是我国最大的金成矿带之一[2-4]。
位于西秦岭西段的夏河—合作地区近年来的金矿床勘查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以早子沟特大型金矿床为代表的一批金矿床的相继发现显示出该地区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3-5]。
甘肃加甘滩金矿床位于西秦岭松潘构造结的西北部,夏河—合作—岷县断裂带以南。
79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甘肃徽县九条沟金矿成矿规律及找矿前景分析闫志伟甘肃省核地质二一九大队,甘肃 天水 741025摘 要:通过资料分析以及实际情况调查可知,甘肃徽县九条沟金矿的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截止到目前还没有得到较为明确的成矿地质特征,没有确定出明显的找矿方向,针对此,本文深入分析研究甘肃徽县九条沟金矿的成矿地质特征和找矿方向。
一方面主要从地层、构造、矿床、岩浆岩等不同方面对甘肃徽县九条沟金矿成矿地质特性进行分析总结,以其构造以及地层等控矿因素为依据来确定找矿方向,另一方面以九条沟金矿的矿体控制程度分析该矿的找矿潜力。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对甘肃徽县九条沟金矿找矿提供参考和帮助,对于类似地区的找矿给予引导。
关键词:甘肃徽县九条沟;金矿;成矿地质特征;找矿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4)01-0079-3Analysis of Metallogenic Laws and Prospecting Prospects of Jiutiaogou Gold Minein Huixian County, Gansu ProvinceYAN Zhi-weiGansu Provincial Nuclear Geology 219 Brigade,Tianshui 741025,ChinaAbstract: Through data analysis and actual investigation, it is known that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 Jiutiaogou Gold Mine in Huixian County, Gansu Province are relatively complex. As of now, clear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ineralization have not been obtained, and no clear direction for prospecting has been determined. In response to this, this article conducts an in-depth analysis and study of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directions of the Jiutiaogou Gold Mine in Huixian County, Gansu Province. On the one hand,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Jiutiaogou gold deposit in Huixian County, Gansu Province a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from different aspects such as stratigraphy, structure, ore deposits, and magmatic rocks. Based on its structural and stratigraphic controlling factors, the direction of exploration is determined. On the other hand, the exploration potential of the Jiutiaogou gold deposit is analyzed based on the degree of ore body control. I hope that the introduction in this article can provide reference and assistance for the exploration of Jiutiaogou gold deposit in Huixian County, Gansu Province, and guide the exploration of similar areas.Keywords: Jiutiaogou, Huixian County, Gansu Province; Gold mines;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ineralization; Searching for minerals收稿日期:2023-11作者简介:闫志伟,生于1990年,汉族,甘肃灵台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区域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
甘肃加甘滩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研究
田向盛;第鹏飞;刘东晓;王建飞;何广武
【期刊名称】《黄金科学技术》
【年(卷),期】2016(024)003
【摘要】位于西秦岭夏河—合作断裂带南侧的加甘滩金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超大型金矿床。
为了确定金的载金矿物及其赋存形式,利用显微测试技术对金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通过高倍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原生矿石样品进行了详细观察,确定原生浸染状矿石中的金属矿物主要为含砷黄铁矿和毒砂,但在扫描电子显微镜背散射(BSE)图像观察中均未发现自然金包裹体,故确定金在载金矿物中的赋存形式为次显微不可见金。
【总页数】12页(P40-51)
【作者】田向盛;第鹏飞;刘东晓;王建飞;何广武
【作者单位】甘肃省地矿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兰州 730050;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甘肃省西部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 730000; 甘肃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甘肃兰州 730000;甘肃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甘肃兰州 730000;甘肃省地矿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兰州 730050;甘肃省地矿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兰州 7300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51
【相关文献】
1.甘肃加甘滩超大型金矿床矿化富集规律及控矿因素 [J], 白云;李鸿睿;史文全;田向盛
2.加甘滩金矿床成矿过程分析-来自岩石地球化学及金赋存状态的证据 [J], 罗高培
3.甘肃省夏河县加甘滩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J], 张江苏;袁秀茹
4.滩间山黑色岩系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研究 [J], 贾建业;刘建朝
5.探究甘肃省加甘滩金矿床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 [J], 雷祥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矿床地质2002年MINERAL DEPOSITS 第21卷增刊甘肃小沟里类卡林型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Xiaogouli Carlin-Like Gold Deposits, Gansu Province何军张复新张旺定(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 710069)He Jun, Zhang Fuxin, Zhang Wangding(Department of Geology, Northwest University, Xi’an 710069, Shaanxi, China)摘要该文从大地构造背景、成矿盆地环境、矿床地质与地球化学等方面探讨了类卡林型金矿床特征及其与铅锌矿床的共生关系,揭示成矿作用与大陆造山带活动的耦合关系。
关键词类卡林型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小沟里甘肃类卡林型金矿床是与卡林型金矿床产于同一构造地质背景下,其地质、地球化学既有相同相似之处,又存在明显差别的一类金矿床。
小沟里金矿床产于“西北金三角”区,与经典卡林型金矿床共存,构成我国西北地区卡林型-类卡林型金矿带。
本文主要从大地构造背景、成矿地质环境、矿床地质与地球化学等方面,探讨小沟里金矿床的类卡林型矿床的综合特征。
1 大地构造背景及其演化小沟里金矿床位于南秦岭印支褶皱构造带西部西成盆地中。
南秦岭在早古生代时属扬子大陆北缘部分,晚古生代泥盆世沿勉-略-康近东西一线,在地幔柱作用下,发生线形裂谷作用,石炭纪蛇绿岩套断续分布其中,表明有局限洋壳的出露,至此南秦岭脱离扬子大陆,在拉张环境中演变成相对独立地块,向华北大陆俯冲对接。
早-中三叠世南秦岭断陷盆地封闭,海水退出成陆,进入中-新生代陆内碰撞造山阶段。
2 盆地特征与容矿岩系2.1盆地特征小沟里金矿床所在西成盆地,以海盆中吴家山古隆起为界,划分出东侧厂坝-李家沟深水—半深水断陷洼槽,和西侧邓家山-小沟里台地断陷洼地。
甘肃阳山金矿带构造岩浆演化与金矿成矿
甘肃阳山金矿带构造岩浆演化与金矿成矿
甘肃阳山金矿带位于西秦岭南部,结合同位素测年资料发现阳山金矿区在侏罗纪早期、白垩纪早期及第三纪早期曾发生3期岩浆活动;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矿石中石英的流体包裹体δD值为-75‰~-56‰,δ18OH2O为3.7‰~12.2‰,矿脉中黄铁矿及辉锑矿的δ34S为-2.2‰~-0.7‰,表明阳山金矿成矿热液及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岩浆作用;构造变形分析显示该区在三叠纪曾发生韧性变形,在侏罗纪早期产生韧-脆性变形;侏罗纪晚期以后区内构造转为脆性,早期以逆冲推覆构造为主,晚期主要为脆性伸展活动.结合该区地质构造演化史认为本区的3期岩浆活动与区域伸展作用有关,而与岩浆侵入有关的多期岩浆热液活动是促成阳山金矿床形成的主要因素.
作者:齐金忠杨贵才罗锡明 QI Jin-zhong YANG Gui-cai LUO Xi-ming 作者单位:齐金忠,杨贵才,QI Jin-zhong,YANG Gui-cai(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地质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
罗锡明,LUO Xi-ming(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学院,北京,100083)
刊名:现代地质 ISTIC PKU英文刊名:GEOSCIENCE 年,卷(期):2006 20(4) 分类号:P618.51 关键词:阳山金矿构造演化岩浆-热液活动金成矿作用甘肃。
甘肃省西和县小东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小东沟金矿床矿体产于中泥盆统安家岔组(D2a2-5)地层中,受层位和层间断裂破碎带控制,含矿岩石为石英脉、千枚岩、含铁方解石石英脉。
通过分析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热源、含矿热液运移机制、矿质沉淀积聚机制等方面探讨了矿床成因,指明了找矿方向。
初步认为该矿床属于沉积变质~热液叠加改造的变质热液矿床。
标签:金矿床地质特征成因模式小东沟1区域地质概况小东沟金矿床处于西成矿田西部,秦岭褶皱系西秦岭海西褶皱带东段。
1.1地层。
出露地层主要有上古生界泥盆系、少量的中生界三迭系及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
上古生界泥盆系为浅海~滨海陆棚相沉积,是一套浅变质的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组成的类复理式建造。
1.2构造。
西成矿田位于人土山—江洛断裂与董河—黄渚关断裂之间。
区域上以近东西向展布的广金坝复式背斜为主要构造骨架,Ⅱ级构造以平缓褶皱及紧闭褶皱为主。
区域内主要发育有东西向、南北向及北东东向三组断裂。
1.3岩浆岩。
区内岩浆岩不发育,主要为一些小型中酸性岩体。
1.4矿产。
该区控矿构造复杂,含矿地层较广泛,岩性主要有灰岩、板岩、砂岩、千枚岩等。
小东沟金矿床位于此区的四儿沟门~歇台寺~安家岔金成矿带中。
2矿区地质秦岭地区处于极为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构造复杂,断裂、褶皱发育,岩浆活动强烈,变质作用复杂。
本矿区位于广金坝复式背斜核部,草关花岗闪长岩体的东南部。
2.1地层。
矿区主要分布地层为中泥盆统西汉水组(D2x)、安家岔组(D2a)及少量的第四系(Q)。
2.2构造。
矿区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褶皱构造规模、形态较小。
金矿的形成、分布、富集均与构造活动关系密切。
矿区内主要发育两条横贯矿区东西的区域断裂F2和F3。
断层的类型主要有:与矿体平行的顺层断层,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如F2、F3等;北东~南西向断层F7,斜切地层产出,该断层主要为导矿作用,对矿区主要矿体Ⅲ-24影响大。
2.3岩浆岩。
矿区内未见岩体、岩脉,金矿化与岩体关系不明显。
37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s甘肃省岷县寨上金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周宝青(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 天水 741020)摘 要:寨上金矿床是甘肃岷县发现的一重要的金矿床,主要分布在西秦岭岷-礼前渊盆地西侧南部,发育在不同岩性和不同粒度组成海底斜坡扇环境下的浊积岩系中。
主要的含矿建造为晚泥盆系a 组的一套沉积岩系。
岩石属于高频叠置的碳-钙-泥质沉积岩组合。
韧性-脆性递进剪切变形构造是该区的主要控矿构造,构造呈现NWW 向展布,向南侧倾斜,倾角为30°~50°,活动特点具有多期多阶段性,是本区控矿和成矿的主要决定因素。
围岩蚀变主要为毒砂化、含砷黄铁矿化、硅化、铁白云石化,均与金矿化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综合研究该矿地质特征,认为该矿属于经典卡林型矿床类型。
关键词:寨上金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甘肃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12-0037-2收稿日期:2020-06作者简介:周宝青,生于1993年,回族,宁夏吴忠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矿产地质调查。
卡林型金矿是一种重要的金矿床类型,主要在碳酸盐建造地层产出,属微细浸染型金矿床。
这种矿床不仅规模大、品位低,同时矿体和围岩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金矿物主要产出特点为显微-次显微特征,矿物组合主要为中低温热液矿物,元素组合主要为Au-Ag-As-Hg-Sb-Ti 等,矿床和岩浆岩不存在直接关系。
这类矿床在我国首次发现于20世纪70年代,在陕-甘-川西北金三角以及滇-黔-桂西南金三角等地发现一大批卡林型金矿。
甘肃省岷县寨上金矿实在在陕-甘-川西北金三角范围上勘探时被发现,通过多年研究取得较大的找矿成果,目前已有12条工业矿体被圈出,矿床规模为大型。
为了进一步对该矿床进行研究,寻求更大的找矿突破,文中对该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进行深入探讨,以供参考。
甘肃枣子沟金矿床成矿过程分析——来自矿床地质特征、金的赋存状态及稳定同位素证据的报告,600字
甘肃枣子沟金矿床是甘肃省重要的赋矿床,其地质特征主要是由古生代伊尔达芒太平洋-祁连花岗岩岩体、花岗质岩体和加佐普斯砂岩岩体等构成,而金的赋存状态是以变形隆起带状、矿带状以及改造过的断裂状等为主,弥散性较强。
此外,从稳定同位素的证据来看,在枣子沟金多金属成矿期,大气铀(U)的比例一直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而地球化学成分中大量稀土元素及大离子亲石元素也被证明是显著贡献者,这些都能够证明枣子沟金矿床形成的成矿流体是具有多元组分及高维度的物质流动。
从整个枣子沟金矿床的形成流程来看,在及生代伊尔达芒太平洋—祁连花岗岩岩体的活动过程中,有一部分深处的熔融渗流物源贡献了富含金的成矿流体,而表层的花岗质岩体以及加佐普斯砂岩岩体以及变形带和改造破碎带则都可以起到地质上聚集流体中金的作用,使得金等多金属矿物质在改造带和改造破碎带中累积形成了甘肃枣子沟金矿床。
总而言之,甘肃枣子沟金矿床的形成过程,受到古生代伊尔达芒太平洋—祁连花岗岩岩体深部渗流物源的金贡献和表层花岗质岩体以及加佐普斯砂岩岩体以及变形带和改造破碎带的地质聚集效应的共同作用,并证实了枣子沟金矿床的形成中,大气铀(U)的比例一直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地球化学成分中大量稀土元素及大离子亲石元素也被证明是显著贡献者的推测,同时,也从金的赋存状态及稳定同位素证据中得到了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