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传染病防控计划
- 格式:docx
- 大小:15.10 KB
- 文档页数:3
2024年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计划范例为确保学生身体健康,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现就我校____年度加强学校卫生及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意见制定了一些措施及计划。
一、工作目标:1、明确卫生防病的任务和应采取的措施。
2、全面开展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提高广大师生的疾病预防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技能,增强传染病和突发事件报告意识。
3、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长效运行机制。
4、学校应遵循预防为主,严堵源头为重的原则,成立诺如病毒等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建立防控传染病应急预案,使学校对诺如病毒传染病等各类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落实到位,责任到人,切实有效地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
二、传染病的防治措施: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及时对发现传染病或暴发流行的传染病采取必要的措施,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重点抓好传染病预防和报告工作1、疫情报告一旦发现师生患有传染病或发现有传染病流行时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
为及早发现和及时报告疫情做到:(1)切实落实非常期间的晨检制度;(2)班主任每天进行巡视;(3)专人负责学校疫情报告;(4)建立专门的传染病登记本。
2、疫情控制一旦发现疫情,积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调查处理工作:(1)协助开展个案和爆发疫情的流行病的调查和采样工作。
根据病人的流行病学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找出共同特征。
分析病人的分布特征,查找可能引起疾病流行的因素。
采集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血液和水、食物等标本。
(2)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配合医疗卫生部门做好对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医疗,对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及被污染的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开展对传染病接触者的医学观察。
(3)根据控制疫情需要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预防性服药或疫苗应急接种。
2024年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计划一、背景介绍随着全球疫情的不断变化和校园传染病的风险增加,为了保障学生和教职员工的生命安全,我们制定了2024年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计划。
该计划旨在建立高效的传染病防控体系,采取科学、全面、预防为主的措施,提高学校的抗疫能力和紧急响应能力,确保校园的安全稳定运行。
二、目标1. 建立完善的传染病防控体系,确保校园健康安全;2. 提高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素养和防控意识;3. 加强传染病监测和疫情应急响应能力;4. 做好宣传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提高师生的心理抗压能力;5. 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和个人防护用品管理体系。
三、主要措施1. 加强传染病监测和疫情应急响应(1)定期组织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体检和疫情咨询;(2)加强传染病病毒监测,建立有效的病毒检测和报告机制;(3)制定完善的疫情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工作流程;(4)建立与当地卫生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及时报告疫情情况;(5)加强与社区卫生机构的合作,做好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
2. 提高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素养和防控意识(1)定期组织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2)开展防控知识培训,提高教职员工的防控意识和技能;(3)设立卫生宣传栏,发布防控指南和宣传资料;(4)加强对师生的防控意识培养,如勤洗手、佩戴口罩等;(5)定期开展校园环境及卫生条件的检查和评估,确保校园的清洁与卫生。
3. 做好宣传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1)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提高师生的心理健康意识;(2)建立心理疏导服务机制,在疫情期间提供心理咨询服务;(3)定期组织丰富多样的宣传活动,传播积极乐观的正能量;(4)组织师生参与体育运动和文化娱乐活动,缓解压力,增强抵抗力。
4. 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和个人防护用品管理体系(1)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包括健康状况和接种疫苗情况;(2)开展学生个人防护用品的发放和管理工作;(3)加强对学生个人卫生习惯的教育和培养;(4)定期开展学生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
2024年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计划范本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计划模板一、引言:作为学校,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学校的正常运行。
为了全面提升学校传染病防控的水平和效果,制定本计划模板,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
二、工作目标:1. 提高学生和教职工的健康意识和传染病防控自我保护能力;2. 加强学校环境的卫生管理和消毒工作;3. 健全学校传染病监测和报告机制;4. 加强与家庭和社区的合作,形成有效的联防联控机制;5. 确保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常态化和长效性。
三、工作任务及措施:1. 宣传教育:(1) 制定健康教育课程,加强对学生健康知识的普及;(2) 执行健康教育日,举办主题宣传活动;(3) 制作传染病防控宣传资料,并进行定期发放;(4) 开展防控常识培训,提高教职工的防护能力。
2. 环境卫生管理:(1) 加强学校日常清洁和消毒工作,特别是公共区域和教室;(2) 定期检测学校环境的空气质量和水质情况;(3) 做好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确保环境卫生的整洁;(4) 加强饮食卫生管理,确保食品安全。
3. 传染病监测和报告:(1) 建立学校传染病监测点,定期进行检测和记录;(2) 配备专业人员,及时对疑似传染病进行诊断和报告;(3) 建立学校传染病报告制度,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性;(4) 加强学校与卫生部门的合作,共享信息和资源。
4. 联防联控机制:(1) 与家庭和社区建立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沟通渠道;(2) 开展家长和社区居民的健康教育和培训;(3) 在传染病高发季节,加强社区和学校的防控合作;(4) 将传染病防控纳入学校联防联控平台。
5. 工作常态化和长效性:(1) 制定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常规制度和流程;(2) 成立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3) 组织定期的传染病防控工作检查和评估;(4) 提高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四、工作推进与评估:1. 设立工作推进小组,明确任务和时间表;2. 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议,总结工作经验和问题;3. 开展工作评估,分析评估结果并提出改进意见;4. 邀请专家进行对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评估和指导。
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6篇学校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学生是有关传染病易感人群之一。
为进一步加强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有效预防与控制传染病在学校的发生和蔓延,确保学生身心健康,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特制订学校传染病预防工作方案: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要充分认识加强学校卫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进一步强化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责任意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密切配合卫生等部门,制定、完善和落实相应的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预案,确保学校师生身心健康,努力把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抓紧、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从而将学校卫生防疫工作落到实处。
二、认真监控,及时报告疫情信息建立和落实晨检制度,加强对学生健康状况的监测。
晨检工作应在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的指导下,由班主任或副班主任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及时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者(例如发热、全身疼痛、头痛、呕吐、咳嗽等)以及可疑传染病患者(请病假的学生应查明病因),及时报告兼职卫生保健教师和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进行排查,以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报告。
班主任要利用晨会课、健教课时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同时要教育学生,进行自我观察,如有发热、全身疼痛、头痛、呕吐、咳嗽等身体不适时,要及时告诉家长或老师,以确保早发现、早治疗。
学校传染病疫情的报告人,负责学校传染病的监控与报告工作。
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要与班主任加强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应在第一时间向校长室及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
报告内容应包括:发病时间、发病地点、发病人数、主要症状、密切接触者、已采取的措施等。
防止瞒报、漏报、缓报现象发生。
三、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控制疫情学校除做好传染病疫情报告以外,要按照卫生部门的要求,对患病学生采取隔离治疗等措施,将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如发生暴发疫情或新病例持续不断等情况,要根据卫生疾控部门提出的疫情控制措施,经区局同意,在一定范围内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人群集聚的大型室内活动,严防疫情扩散。
2024年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计划范本做好学校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对保障全校学生及教职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维护社会的稳定意义重大。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各种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切断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作计划及预案。
并根据上级要求,明确规定校长白武强为凤县中学传染病防控第一责任人。
一、组织机构。
组长:白武强副组长:白健苏志斌周凤卫组员:刘建奎夏强礼耿辉何战伟蔡利军杨泽栋各年级组长、各班主任、健康教育课教师及保健老师二、传染病预防。
(一)常见传染病预防:1、按照国家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学校人口密集的特点,容易在学生中发生的常见传染病,如水痘、猩红热,流感、流脑、乙脑、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肠道传染病等,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和预防措施的卫生健康教育工作。
2、定期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增强师生的公共卫生安全意识,督促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范的能力和意识。
3、定期组织力量消除鼠害和蚊蝇等病媒昆虫及其它传播传染病的或者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动物危害。
4、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设施,对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善饮用水卫生条件。
5、建立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每年____月份新生入学进行常规健康体质检查,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和个别特殊病例学生档案。
6、食堂饮食从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二)结核病预防:肺结核病属于国家乙类传染病,近几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学校等人口密集地方出现了聚集发病的情况,所以各班主任要每天仔细晨检,重点了解每名学生是否具有咳嗽、咳痰、发热、盗汗等结核病可疑症状;一旦发现结核病可疑症状者后,应当立即报告学校医务室(保健教师、校医),告知学生或家长及时到当地医疗机构检查确诊。
2024年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计划为确保学生身体健康,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现就我校____年度加强学校卫生及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意见制定了一些措施及计划。
一、工作目标:1、明确卫生防病的任务和应采取的措施。
2、全面开展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提高广大师生的疾病预防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技能,增强传染病和突发事件报告意识。
3、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长效运行机制。
4、学校应遵循预防为主,严堵源头为重的原则,成立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建立防控传染病应急预案,使学校对艾滋病等各类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落实到位,责任到人,切实有效地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
二、传染病的防治措施: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及时对发现传染病或暴发流行的传染病采取必要的措施,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重点抓好传染病预防和报告工作1、疫情报告:一旦发现师生患有传染病或发现有传染病流行时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
为及早发现和及时报告疫情做到:(1)切实落实非常期间的晨检制度;(2)班主任每天进行巡视;(3)专人负责学校疫情报告;(4)建立专门的传染病登记本。
2、疫情控制:一旦发现疫情,积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调查处理工作:(1)协助开展个案和爆发疫情的流行病的调查和采样工作。
根据病人的流行病学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找出共同特征。
分析病人的分布特征,查找可能引起疾病流行的因素。
采集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血液和水、食物等标本。
(2)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配合医疗卫生部门做好对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医疗,对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及被污染的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开展对传染病接触者的医学观察。
(3)根据控制疫情需要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预防性服药或疫苗应急接种。
(4)发生疫情重大流行时,执行政府依法做出的停课决定。
学校预防传染病工作计划一、背景介绍传染病是影响学生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确保学生的健康和安全,学校必须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传染病预防控制计划。
本计划旨在为学校开展传染病预防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二、目标1. 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增强个人卫生习惯,预防传染病的发生;2. 加强学校传染病监测和报告工作,及时发现和采取措施应对传染病疫情;3. 加强学校环境卫生管理,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预防传染病传播;4. 做好传染病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和家长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防范能力;5. 建立紧急处置机制,做好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和预防工作。
三、具体措施1. 加强个人卫生教育(1)制定学校个人卫生管理制度,规范学生的卫生行为,强调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遮掩口鼻等基本卫生习惯。
(2)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包括校园宣传栏、广播通知、班会教育等形式,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行动能力。
2. 做好传染病监测和报告(1)建立健全传染病监测机制,明确各级负责人的职责和权责,及时做好疫情报告和信息交流。
(2)加强与卫生部门的合作,及时了解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的传染病疫情,做好相关信息的收集和传递。
3. 加强学校环境卫生管理(1)加强食堂和厕所等关键部位的卫生管理,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学生的饮食健康。
(2)定期进行校园环境的清洁消毒,保持教室、宿舍、图书馆等公共场所的卫生和清洁。
4. 加强传染病社区宣传教育(1)组织专家讲座、健康讲座和在线宣传等活动,向全体学生和家长普及传染病预防知识,提高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2)建立学生和家长的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评估,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和健康建议。
5. 建立紧急处置机制(1)制定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各级负责人的职责和处置流程。
(2)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学校应对突发传染病事件的应急处理水平。
四、工作计划1. 第一阶段:准备期(1个月)(1)成立传染病预防工作小组,明确职责和任务。
2024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计划模板一、指导思想为加强本校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学校内的发生与流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止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有关规定,制定本工作方案。
二、组织机构组长-副组长:-成员:各班班主任三、工作目标1、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全校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
2、完善传染病的信息报告程序,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把突发传染病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四、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传染病发展防治知识,提高师生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活动场所卫生水平,抓好预防接种查验工作,作好因病缺课登记,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措施。
2、统一领导,依法管理。
严格执行相关法律规定,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实行依法管理。
3、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实行校长负总责。
4、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5、建立预警,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五、组织管理1、为严防传染病在校内传播流行,本校设置传染病疫情报告人。
负责本校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要登记在传染病登记本上。
2、在校所有教职工、学生都是义务疫情报告人,发现的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报告学校的专兼职疫情报告人员。
3、学校疫情报告人要依法履行职责,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要立即报告学校负责人,并按照以下要求做好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
(1)报告内容及时限在同一班级,____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____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有共同用餐、饮水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____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
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____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2024年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计划样本为确保学生身体健康,有效预防和控制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我校特制定以下关于加强学校卫生及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计划:一、工作目标1. 明确卫生防病任务及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2. 全面推进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提升师生疾病预防知识水平及自我保健能力,强化传染病与突发事件报告意识。
3. 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
二、传染病防治遵循《传染病防治法》要求,与卫生部门紧密合作,对发现的传染病或暴发流行的传染病迅速采取必要措施。
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关键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重点加强传染病预防与报告工作。
(一)疫情报告一旦发现师生患有传染病或传染病流行迹象,立即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为确保疫情早发现、早报告,实施以下措施:1. 严格执行特殊时期的晨检制度。
2. 校医每日进行校园巡视。
3. 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体检。
4. 指定专人负责学校疫情报告工作。
5. 设立专门的传染病登记簿。
(二)疫情控制一旦发现疫情,积极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调查与处理:1. 协助进行个案及爆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分析病人分布特征,查找流行因素,并采集相关标本。
2. 实施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配合医疗部门对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对污染物及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并对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3. 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对密切接触者实施预防性服药或疫苗应急接种。
4. 在疫情严重流行时,执行政府依法作出的停课决定。
(三)预防措施1. 将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明确专人负责,并纳入工作考核体系。
2. 开展学生常见病、传染病防治知识教育,设置健康教育课程,引导学生掌握预防知识,培养良好卫生习惯。
3.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优化校园内外环境,改善卫生设施条件,加强学校食品卫生与饮水卫生管理,防止病从口入。
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计划范文(精选5篇)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计划范文(精选5篇)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长,为此需要好好地写一份工作计划了。
工作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计划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计划1为了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进一步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做好传染病,地方病的预防和控制管理工作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加强学校传染病、常见病、地方病的预防和监控工作,控制各种传染性疾病的蔓延,把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使广大师生的健康安全得到足够的保障。
二、目标和任务:监测学生健康状况,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加强对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
积极做好近视眼、弱视、沙眼、龋齿、寄生虫、营养不良、贫血、脊柱弯曲、神经衰弱等疾病的群体预防和矫治工作。
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预防、早治疗。
三、方法措施:1、建立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个人卫生、环境卫生及教室、宿舍卫生、饮食卫生管理。
办好学生膳食,加强营养指导。
2、加强体育锻炼,适合学生的生理承受能力和体质健康状况,坚持晨检制度和每学期体质监测制度。
3、根据部颁课程计划开设健康教育课,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传染病、常见病、地方病的有关知识和预防要领。
4、加强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和监控工作。
坚持传染病报告制度,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隔离,及时治疗。
5、加强宣传力度。
利用黑板报、橱窗、广播、专栏、壁报,召开家长会发放资料等形式,大力宣传传染病的有关预防知识。
6、坚持传染病的报告制度。
配合医疗部门定期给学生体检,预防和接种。
四、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
校长陈同志任组长,崔同志任副组长,杜xx、刘xx、柴xx(校医)为成员,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学校疾病防控工作计划
为确保学生身体健康,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突发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现就我校加强学校卫生及疾病预防控
制工作意见制定了一些措施及计划。
一、工作目标:
1、明确卫生防病的任务和应采取的措施。
2、全面开展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提高广大师生的
疾病预防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技能,增强传染病和突发事件报告意识。
3、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长效运行机制。
4、学校应遵循“预防为主,严堵源头为重”的原则,成立艾滋病等
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建立防控传染病应急预案,使学校对艾滋病等
各类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落实到位,责任到人,切实有效地开展传染病
防控工作。
二、传染病的防治措施:
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及时对发现传染病或暴
发流行的传染病采取必要的措施,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
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重点抓好传染病预防和报告工作
1、疫情报告:
一旦发现师生患有传染病或发现有传染病流行时立即报告当地疾病
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为及早发现和及时报告疫情做到:(1)
切实落实非常期间的晨检制度;(2)班主任每天进行巡视;(3)专人
负责学校疫情报告;(4)建立专门的传染病登记本。
2、疫情控制:
一旦发现疫情,积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调查处理工作:
(1)协助开展个案和爆发疫情的流行病的调查和采样工作。根据病
人的流行病学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找出共同特征。分
析病人的分布特征,查找可能引起疾病流行的因素。采集病人的呕吐
物、排泄物、血液和水、食物等标本。
(2)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配合医疗卫生部门做好对传染病患者进行
隔离医疗,对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及被污染的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处
理;开展对传染病接触者的医学观察。
(3)根据控制疫情需要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预防性服药或疫苗应急接
种。
(4)发生疫情重大流行时,执行政府依法做出的停课决定。
3、预防措施:
(1)把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计划,有专人负责,并列
入工作考核(2)开展对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的防病知识教育,开设
健康教育课,使学生掌握有关预防传染病的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
生习惯。
(3)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改善卫生设施,切
实做好学校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4)根据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预防接种程序,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
构对学生进行疫苗接种。
4、艾滋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1)运用多形式、多渠道开展防控艾滋病教育。通过专题讲座、播
放多媒体教学片;通过课堂教育如在体育与健康教育等各学科教育中
有机渗透相关知识,使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做到经常化、多样化,
并始终贯穿整个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反复强化,深入人心,确保
遏止与防治艾滋病计划贯彻、落实,并得到有效防控。
(2)利用年内各个世界卫生日、卫生宣传日等活动,开展丰富多样
的健康教育活动。如开展板块展览、知识竞赛、社区服务等活动,广
泛开展预防艾滋病的有益健康教育活动,寓教于乐。
(3)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等应备有一定数量的健康知识教育丛书,
供学生阅读。
(4)要将学校教育与家庭、社区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学生参与社区
综合实践活动,把相关知识传递给家庭以及社区其他成员,从而带动
社区预防传染病健康教育工作的蓬勃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