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教案 狗猫咬伤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2
课时:1课时年级:三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猫狗咬伤的危害,知道预防猫狗咬伤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安全意识,掌握防猫狗咬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尊重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1. 猫狗咬伤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2. 防猫狗咬伤的基本技能。
教学难点:1. 让学生正确理解猫狗咬伤的危害。
2. 让学生熟练掌握防猫狗咬伤的技能。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猫狗咬伤的图片、视频3. 防猫狗咬伤的示范道具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被猫狗咬过的经历?当时是什么感觉?”引发学生对猫狗咬伤的关注。
2. 教师简要介绍猫狗咬伤的危害,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新课讲授1. 猫狗咬伤的危害a. 教师展示猫狗咬伤的图片、视频,让学生直观了解猫狗咬伤的危害。
b. 学生分享自己或他人被猫狗咬过的经历,进一步了解猫狗咬伤的危害。
c. 教师总结猫狗咬伤的危害,如:感染疾病、留下疤痕、心理阴影等。
2. 预防猫狗咬伤的基本知识a. 教师讲解猫狗咬伤的原因,如:猫狗生病、受到惊吓、保护领地等。
b. 教师讲解预防猫狗咬伤的方法,如:不随意抚摸陌生猫狗、不挑逗猫狗、保持距离等。
3. 防猫狗咬伤的基本技能a. 教师示范如何正确应对猫狗咬伤,如:迅速离开、寻求帮助、消毒处理等。
b. 学生分组练习防猫狗咬伤的技能,教师巡回指导。
c. 学生展示练习成果,教师点评。
三、课堂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防猫狗咬伤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如何关爱动物、尊重生命的故事。
四、总结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预防猫狗咬伤的重要性。
2. 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关爱动物,尊重生命。
五、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醒家人注意防猫狗咬伤。
2. 学生完成一篇关于“如何关爱动物、尊重生命”的作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示范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直观了解猫狗咬伤的危害,掌握防猫狗咬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第1篇课时:1课时年级:小班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宠物咬伤的危害,知道如何预防宠物咬伤。
2. 培养幼儿关爱宠物、尊重生命的意识。
3. 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宠物咬伤的危害。
2. 掌握预防宠物咬伤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培养幼儿关爱宠物、尊重生命的意识。
2. 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准备:1. 宠物图片、视频或实物。
2. 幼儿园安全知识宣传册。
3. 安全教育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宠物图片或视频,引起幼儿兴趣。
2. 提问:你们喜欢什么宠物?为什么?二、认识宠物咬伤的危害1. 教师讲解宠物咬伤的危害,如:细菌感染、伤口愈合缓慢、留下疤痕等。
2. 通过案例分享,让幼儿了解宠物咬伤的危害。
三、预防宠物咬伤的方法1. 教师带领幼儿学习预防宠物咬伤的方法:a. 不要随意摸陌生宠物的头、耳朵等部位。
b. 不挑逗、打闹宠物,以免引起宠物攻击。
c. 如果宠物向你扑来,要保持冷静,快速跑开。
d. 如果被宠物咬伤,要及时清洗伤口,并告知家长或老师。
2. 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的预防宠物咬伤的方法。
四、关爱宠物、尊重生命1. 教师讲解关爱宠物、尊重生命的重要性。
2. 通过故事或动画,让幼儿了解宠物也有生命,要尊重它们。
五、实践操作1.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模拟练习,如:如何正确与宠物互动、如何应对宠物咬伤等。
2. 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预防宠物咬伤的重要性。
2. 鼓励幼儿关爱宠物、尊重生命。
七、课后作业1. 与家长分享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共同关注幼儿的安全教育。
2. 观察家中或周围宠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增进对宠物的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案例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宠物咬伤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幼儿关爱宠物、尊重生命的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课时:1课时年级:四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狗咬伤的危害,提高安全意识。
2. 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与狗接触的方法,避免狗咬伤。
3. 增强学生自我保护能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狗咬伤的危害。
2. 预防狗咬伤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学生正确处理与狗接触的方法。
2. 学生在遇到狗咬伤时的应对措施。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实物狗玩具3. 模拟场景道具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遇到过狗咬伤的情况?请分享一下你们的经历。
2. 学生分享经历,教师总结狗咬伤的危害。
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狗咬伤的危害,如:感染疾病、伤口感染、留下疤痕等。
2. 教师展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狗咬伤的常见原因。
3. 教师讲解预防狗咬伤的方法:a. 不随意逗弄陌生狗。
b. 不靠近疯狗、流浪狗。
c. 遇到狗攻击时,保持冷静,避免激怒狗。
d. 离开狗的攻击范围,寻求成人帮助。
三、互动环节1. 教师提问:如果遇到狗咬伤,我们应该怎么做?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正确的应对措施。
3. 教师利用实物狗玩具和模拟场景道具,让学生进行模拟演练。
a. 模拟与狗接触的场景,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处理。
b. 模拟狗咬伤的场景,让学生学会如何应对。
四、总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预防狗咬伤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a. 回家后,向家长介绍预防狗咬伤的方法。
b. 观察身边的人是否正确处理与狗接触的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五、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关注学生的安全意识,确保学生在生活中能够正确应对狗咬伤的情况。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2.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提问和作业,了解学生对预防狗咬伤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应对能力:观察学生在模拟演练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应对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猫狗抓伤的危害,提高安全意识。
2. 学习预防猫狗抓伤的方法和紧急处理措施。
3.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尊重生命的态度。
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1. 猫狗图片、视频2. 猫狗抓伤处理方法演示道具3. 安全教育教案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展示猫狗图片,引起学生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猫狗吗?为什么?3. 引出主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猫狗抓伤的安全教育。
二、教学内容1. 猫狗抓伤的危害- 通过图片、视频展示猫狗抓伤的严重后果。
- 引导学生了解猫狗抓伤可能导致的疾病,如狂犬病、破伤风等。
2. 预防猫狗抓伤的方法- 教授学生如何正确与猫狗相处,避免被抓伤。
- 强调不随意抚摸陌生猫狗,不挑逗动物,保持距离。
3. 猫狗抓伤的紧急处理措施- 教授学生如何处理猫狗抓伤的伤口。
- 强调及时清洗伤口,消毒,并尽快就医。
三、实践操作1. 演示猫狗抓伤处理方法。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总结1. 强调猫狗抓伤的危害,提高安全意识。
2. 再次强调预防猫狗抓伤的方法和紧急处理措施。
3.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尊重生命的态度。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 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们能记住吗?二、教学内容1. 案例分析- 通过真实案例,让学生了解猫狗抓伤的严重后果。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2. 互动讨论-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如:- 如何与宠物友好相处?- 如果被猫狗抓伤,应该怎么做?- 如何关爱动物,尊重生命?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猫狗抓伤的情景,进行紧急处理。
2. 教师点评,指出不足之处,并给予指导。
四、总结1. 再次强调猫狗抓伤的危害,提高安全意识。
2. 总结预防猫狗抓伤的方法和紧急处理措施。
3.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尊重生命的态度。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猫狗抓伤的危害,提高安全意识。
大班健康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被猫狗咬伤了怎么办》一、教学目标:1.了解猫、狗咬伤的危害性;2.知道被猫、狗咬伤后正确的应对方法;3.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急救意识。
二、授课内容:1. 猫、狗咬伤的危害性: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猫、狗咬伤的现象和危害性,让学生感到恐慌和警觉,重视被伤的严重性。
2. 被猫、狗咬伤后的正确应对方法:1.被猫、狗咬伤后,要及时清洗伤口,并用肥皂水或碘伏消毒;2.如果伤口出血,要先用凉水冲洗伤口,并用干净纱布进行止血和包扎;3.如果伤口比较严重,一定要及时就医。
3. 急救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如:1.如何做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2.如何处理常见的轻伤、小病等。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初步了解急救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被猫、狗咬伤的危害性,掌握正确的应对方法,并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急救意识。
四、教学方法:1.主讲教学: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形式进行教学;2.实践操作:教师演示正确的急救方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反思:此次公开课教学主要是希望通过猫、狗咬伤的理解和急救应对方法,让学生发展自我保护意识和急救技能。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应该反复强调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让学生更加娴熟掌握基本急救知识和技能。
同时,教学内容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认同感和实际应用意义,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急救情况时,能够正确地采取应对措施。
此次公开课教学,虽然内容简单,但是却是很有必要的。
通过此次教学,学生们学会了基本的自我保护知识和急救技能,增强了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次很成功的教学活动。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被猫狗咬伤的基本处理方法。
2. 培养幼儿遇到紧急情况的自我保护意识。
3. 提高幼儿的应变能力,使他们在遇到被猫狗咬伤时能冷静应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被猫狗咬伤后的基本处理方法。
难点:培养幼儿遇到紧急情况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变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图片、视频、PPT等。
2. 环境:安静、舒适的学习氛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幼儿了解猫狗咬伤人的情况。
2. 基本处理方法:讲解并演示被猫狗咬伤后的基本处理步骤,如清洗伤口、消毒、包扎等。
3. 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幼儿遇到猫狗时,如何避免被咬伤,如不要随意招惹猫狗、保持距离等。
4. 应变能力:通过情景模拟,让幼儿学会在遇到被猫狗咬伤时,如何冷静应对,寻求帮助。
5. 总结与反思:让幼儿谈谈在本次学习中的收获,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评价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收集幼儿在课后家长反馈的信息,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应用所学知识的情况。
3.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幼儿对本次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兴趣。
六、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被猫狗咬伤后的处理方法及其预防措施。
2. 社区活动:组织家长和幼儿参加社区举办的宠物知识讲座,让幼儿进一步了解猫狗的性格和习性,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七、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家长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应用所学知识的情况。
2.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接受程度。
3. 根据幼儿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改进:1. 根据家长反馈和幼儿表现,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使其更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
2.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幼儿在家庭和学校的表现,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3. 定期进行教学反思,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以提高教学质量。
课时:1课时年级:小学中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被狗猫抓伤的危害,提高安全意识。
2. 学习被狗猫抓伤后的处理方法,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
3.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尊重生命的态度。
教学重点:1. 被狗猫抓伤的危害。
2. 被狗猫抓伤后的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1. 如何预防被狗猫抓伤。
2. 被狗猫抓伤后的急救处理。
教学准备:1. PPT课件或黑板。
2. 狗猫图片、视频。
3. 被狗猫抓伤的急救用品(如碘伏、消毒棉签、创可贴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狗猫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狗猫吗?为什么?”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狗猫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关爱它们,但也要注意安全。
二、新课导入1. 教师提问:“如果被狗猫抓伤,会发生什么?”2.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被狗猫抓伤可能会感染疾病,如狂犬病等。
三、学习被狗猫抓伤的危害1. 教师讲解被狗猫抓伤的危害,如狂犬病、破伤风等。
2. 学生举例说明自己或他人被狗猫抓伤的经历。
四、学习被狗猫抓伤后的处理方法1. 教师演示被狗猫抓伤后的处理方法:a. 清洁伤口:用流动的水冲洗伤口,去除污物。
b. 消毒伤口: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
c. 包扎伤口:用消毒棉签清理伤口,然后贴上创可贴。
d. 观察伤口:注意伤口是否有红肿、疼痛等症状,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2. 学生跟随教师操作,教师指导。
五、预防被狗猫抓伤的方法1. 教师讲解预防被狗猫抓伤的方法:a. 不要随意逗弄陌生狗猫。
b. 不要挑逗狗猫的尾巴、耳朵等敏感部位。
c. 遇到狗猫时,保持距离,不要靠近。
d. 带宠物狗猫外出时,要牵好绳子,防止狗猫伤人。
2. 学生讨论,分享自己的预防方法。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自己在生活中是否注意过被狗猫抓伤的问题,以及如何预防。
七、作业1. 家长协助,检查孩子的宠物狗猫是否有疫苗接种证明。
2. 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被狗猫抓伤的急救处理方法。
大班健康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被猫狗咬伤了怎么办》教学背景大班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幼儿身体机能逐渐成熟,能够运用已学技能和知识,更好地参与各种活动。
同时,幼儿也面临许多潜在的危险,如被猫狗咬伤带来的安全问题。
因此,本次健康公开课的主题为被猫狗咬伤了怎么办。
教学目标1.能够识别和区分猫和狗。
2.能够正确地回答被猫狗咬伤应该怎么办。
3.养成正确的与动物接触的态度和习惯,避免与动物发生冲突。
教学内容1.了解猫和狗的基本特点和习性。
2.讲解被猫狗咬伤后应该立即采取的措施。
3.学习有关预防被猫狗咬伤的常识。
教学流程第一步:导入1.师幼互动:与幼儿亲切问候、拉近师生关系。
2.温馨氛围营造:迎接每一位宝宝的到来。
第二步:核心内容1.了解猫和狗的基本特点和习性:通过图片和讲解,教给幼儿如何识别和区分猫和狗。
2.讲解被猫狗咬伤后应该立即采取的措施:包括清洗伤口、用药消毒等,让幼儿正确应对被猫狗咬伤的情况。
3.学习有关预防被猫狗咬伤的常识:包括如何正确与动物接触、宠物的种类和寿命等。
第三步:拓展延伸1.情境模拟:师幼一起完成模拟被猫狗咬伤的情境,让幼儿更深地体会到掌握这些知识的重要性。
2.游戏互动:开展多种多样的游戏,并结合教学内容巩固幼儿的学习成果。
3.总结回顾:与幼儿一起回顾所学内容,并引导幼儿总结课程的收获。
教学反思本次公开课的教学通过互动和趣味化的方式,引起了幼儿的兴趣和关注。
不过,在拓展延伸环节中,出现了教学设计不够充分的情况,导致活动略显单调,没有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
因此,在后续的公开课教学中,教师需要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使之更符合幼儿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课时:1课时年级:四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狗猫咬伤的危害,提高安全意识。
2. 培养学生掌握狗猫咬伤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3. 增强学生的自救互救能力。
教学重点:1. 狗猫咬伤的危害。
2. 狗猫咬伤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1. 学生如何正确处理狗猫咬伤的情况。
2. 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狗猫咬伤的图片和案例3. 医疗包(用于模拟演示)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狗猫咬伤的图片,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就是狗猫咬伤,它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很大的伤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如何预防和处理狗猫咬伤。
”二、新课讲解1. 狗猫咬伤的危害- 教师讲解狗猫咬伤可能引起的疾病,如狂犬病、破伤风等。
- 通过案例展示狗猫咬伤的危害性,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2. 狗猫咬伤的预防- 不随意接近陌生的狗猫。
- 不挑逗、追赶狗猫。
- 遇到狗猫时,保持冷静,避免大声尖叫。
- 在户外活动时,尽量在成年人陪伴下进行。
3. 狗猫咬伤的处理- 教师演示如何正确清洗伤口,包括用肥皂水清洗、消毒等。
- 演示如何包扎伤口,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急救知识。
- 强调在遇到狗猫咬伤时,要及时就医。
三、实践操作1. 教师发放医疗包,让学生分组进行模拟演示。
2. 模拟场景:一名学生扮演咬伤者,其他学生进行伤口清洗、消毒和包扎。
3.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安全,学会保护自己。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宣传狗猫咬伤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2. 收集狗猫咬伤的案例,下节课进行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案例、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了狗猫咬伤的危害,掌握了预防和处理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安全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保持警惕。
大班健康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被猫狗咬伤了怎么办》一、教案介绍1.1 教学目标•了解猫和狗可能会对人造成的伤害•学习正确的应对措施,保护自身安全•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动物的态度和行为1.2 教学内容•猫和狗对人的咬伤可能带来的危害•如何应对猫和狗的咬伤,包括急救措施和就医建议•动物保护和正确对待动物的相关知识1.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与讨论•视频播放•小组讨论二、教学过程2.1 导入新知识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猜测图片中的人是否受到了猫或狗的咬伤,以及可能会造成哪些伤害。
2.2 介绍猫和狗的咬伤通过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向学生介绍猫和狗的咬伤可能对人造成的伤害,如伤口感染、疫情传播等。
2.3 学习应对措施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应对措施,包括:1.温和地向学生强调要远离陌生的猫和狗,尽量避免接触。
2.若被猫或狗咬伤,应及时洗净伤口,并用消毒药水处理。
3.保持伤口清洁和干燥,可以使用透明药膜进行覆盖。
4.建议家长带孩子前往医疗机构就诊,接受专业的检查和治疗。
2.4 动物保护和正确对待动物教师向学生传达正确对待动物的重要性,提醒学生不要随意惹怒或伤害动物,并鼓励他们与家长一起了解相关的动物保护知识。
三、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被猫狗咬伤后的应对措施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关注度。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意愿。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然而,本次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是教师没有创设足够的互动环节,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参与的机会。
二是教师的安全意识教育较为单一,可以在教学内容中增加一些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培养他们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提高教学效果,下次教学中可以增加互动环节,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和思考。
同时,搜集更多的实例和案例,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况出发,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动手能力。
(一)狗猫咬伤
教学内容:
教材33页-35页。
教学目标:
1、了解狂犬病的症状、致病原因以及防范措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掌握狗猫咬伤的救护方法。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周末的一天,阳光明媚,淘淘跟着爸爸骑单车去郊游。
一路走来一路看,不知不觉,父子俩已是汗流浃背。
淘淘建议爸爸休息会儿,于是两人下了车,来到树荫下,正准备坐下休息。
突然从旁边的沟里窜出一只狗,淘淘吓得撒腿就跑,爸爸急忙喊:“别跑,弯腰。
”说时迟那时快,那只狗扑到淘淘腿上就是一口,鲜血顿如泉涌。
提问:“被狗咬伤会引发什么问题?”
学生思考回答。
二、狂犬病的症状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临床变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又称恐水症。
人狂犬病基本上是被唾液中含狂犬病毒的狗猫咬、抓伤,或舔舐伤口、粘膜所致。
目前狂犬病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为100%。
三、如何救护、预防
提问:被狗猫咬伤或抓伤应怎样处理?
怎样做才能预防感染?
1、学生带问题自学34页内容。
2、小组交流。
3、代表汇报。
师小结:被狗猫咬伤必须在24小时内接种疫苗。
狂犬病疫苗通常采用五针疗法,注射时间为咬伤当天和伤后3、7、14、28天。
4、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接种的疫苗是否有效?
四、举一反三练一练
想一想,对的画“√”,错的画“X”。
1、狗咬伤后当天没有及时注射疫苗的,可以第二天再注射。
()
2、狗咬伤口,可直接用碘伏消毒后包扎。
()
3、狂犬病疫苗预防接种一次即可。
()
4、狗咬伤后,伤口小的不会患狂犬病。
()
5、被健康的狗猫等动物咬伤、抓伤不会患狂犬病。
()
五、拓展
1、学生熟读、记忆安全口诀。
2、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