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数学提高题
- 格式:doc
- 大小:148.00 KB
- 文档页数:2
《平移》提高训练一、选择题1.如图,将△ABC沿BC边上的中线AD平移到△A'B'C'的位置,已知△ABC的面积为18,阴影部分三角形的面积为8.若AA'=1,则A'D等于()A.3B.2C.32D.232.如图,将△ABC沿着由点B到点C的方向平移到△DEF,已知AB=7,BC=6,EC=4,那么平移的距离为()A.1B.2C.3D.63.如图,若△DEF是由△ABC平移后得到的,已知点A、D之间的距离为1,CE=2,则BC=()A.3B.1C.2D.不确定4.如图,将直线11沿着AB的方向平移得到直线l2,若∠1=55°,则∠2的度数是()A.125°B.55°C.90°D.50°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等于()A.17 cm B.18 cm C.19 cm D.20 cm二、填空题6.如图,图中是重叠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现将其中一个直角三角形沿BC方向平移得到△DEF.如果AB=9cm,BE=4cm,DH=3cm,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cm2.7.如图,将△ABE向右平移3cm得到△DCF,如果△ABE的周长是12cm,那么四边形ABFD的周长是cm.8.如图,将△ABC沿射线BC方向平移到△AˊBˊCˊ的位置.若BCˊ=17,BˊC=5,则BBˊ的长为.9.已知△ABC,AB=3cm,将△ABC沿着AB方向平移得到△A′B′C′,已知A′B=lcm,则CC′=cm.10cm,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等于.三、解答题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项点的位置如图所示,现将△ABC沿AAˊ的方向平移,使得点A移至图中的点Aˊ的位置.(1)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平移后所得△AˊBˊCˊ(其中B′、Cˊ分别是B、C的对应点)(2)(1)中所得的点B′,C′的坐标分别是.12.如图,将△ABC沿直线BC向右平移到△A1B1C1的位置,延长AC、A1B1相交于点D.(1)求证:∠A=∠D;(2)请写出图中3条不同类型的正确结论.13.如图,在△ABC中,AB=6cm,BC=4cm,AC=3cm.将△ABC沿着与AB垂直的方向向上平移3cm,得到△DEF.(1)四边形ABDF是什么四边形?(2)求阴影部分的面积?14.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点A(3,2),(4,﹣3),C(1,﹣2),请按下列要求操作:(1)请在图中画出△ABC;(2)将△ABC向左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A1B1C1,在图中画出△A1B1C1,并直接写出点A1、B1、C1的坐标.15.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8×8网格中,三角形ABC 的三个均在格点上,将三角形ABC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三角形DEF.(1)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DEF;(2)若点A向左平移n个单位长度在三角形DEF的内部,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n的值.《平移》提高训练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将△ABC沿BC边上的中线AD平移到△A'B'C'的位置,已知△ABC的面积为18,阴影部分三角形的面积为8.若AA'=1,则A'D等于()A.3B.2C.32D.23【分析】由S△ABC =18、S△A′EF=8且AD为BC边的中线知S△A′DE=S△A′EF=4,S△ABD=S△ABC=9,根据△DA′E∽△DAB知()2=,据此求解可得.【解答】解:如图,∵S△ABC =18、S△A′EF=8,且AD为BC边的中线,∴S△A′DE =S△A′EF=4,S△ABD=S△ABC=9,∵将△ABC沿BC边上的中线AD平移得到△A'B'C',∴A′E∥AB,∴△DA′E∽△DAB,则()2=,即()2=,解得A′D=2(负值舍去),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平移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移变换的性质与三角形中线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点.2.如图,将△ABC沿着由点B到点C的方向平移到△DEF,已知AB=7,BC=6,EC=4,那么平移的距离为()A.1B.2C.3D.6【分析】观察图象,发现平移前后,B、E对应,C、F对应,根据平移的性质,易得平移的距离=BE=6﹣4=2,进而可得答案.【解答】解:根据平移的性质,易得平移的距离=BE=6﹣4=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平移的性质,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本题关键要找到平移的对应点.3.如图,若△DEF是由△ABC平移后得到的,已知点A、D之间的距离为1,CE=2,则BC=()A.3B.1C.2D.不确定【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结合图形可直接求解.【解答】解:观察图形可知:△DEF是由△ABC沿BC向右移动BE的长度后得到的,根据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得BE=AD=1.所以BC=BE+CE=1+2=3,故选:A.【点评】本题利用了平移的基本性质:①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②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4.如图,将直线11沿着AB的方向平移得到直线l2,若∠1=55°,则∠2的度数是()A.125°B.55°C.90°D.50°【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l1∥l2,∴∠2=∠1,∵∠1=55°,∴∠2=55°,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平移变换,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5.如图,将△ABC沿BC方向平移2cm得到△DEF.若△ABC的周长为15cm,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等于()A.17 cm B.18 cm C.19 cm D.20 cm【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可得DF=AC,再求出四边形ABFD的周长等于△ABC的周长加上AD与CF,然后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ABC沿BC方向平移2cm得到△DEF,∴DF=AC,AD=CF=2cm,∴四边形ABFD的周长=AB+BF+DF+AD=AB+BC+CF+AC+AD=△ABC的周长+AD+CF=15+2+2=19cm.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平移的基本性质:①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②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确定出四边形的周长与△ABC的周长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6.如图,图中是重叠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现将其中一个直角三角形沿BC方向平移得到△DEF.如果AB=9cm,BE=4cm,DH=3cm,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30 cm2.【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可得到相等的边与角,再根据S△ABC ﹣S△HEC=S△DEF﹣S△HEC,即S阴影=S梯形ABEH,利用梯形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由平移可得△ABC≌△DEF,∴S△ABC =S△DEF,∴S△ABC ﹣S△HEC=S△DEF﹣S△HEC,即S阴影=S梯形ABEH,S梯形ABEH=BE(HE+AB)=×4×(9+9﹣3)=30(cm2).故答案为:3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移的基本性质:①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②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7.如图,将△ABE向右平移3cm得到△DCF,如果△ABE的周长是12cm,那么四边形ABFD的周长是18cm.【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可得DF=AE,然后判断出四边形ABFD的周长=△ABE的周长+AD+EF,然后代入数据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ABE向右平移3cm得到△DCF,∴EF=AD=3cm,AE=DF.∵△ABE的周长为12cm,∴AB+BE+AE=12cm.∴四边形ABFD的周长=AB+BE+EF+DF+AD=AB+BE+AE+EF+AD=12+3+3=18cm.故答案为18.【点评】本题考查平移的基本性质:①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②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8.如图,将△ABC沿射线BC方向平移到△AˊBˊCˊ的位置.若BCˊ=17,BˊC=5,则BBˊ的长为6.【分析】根据已知的对应点找到对应线段和平移的距离,结合平移的性质: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进行解答.【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ABC平移的距离是线段BB′的长.∵BCˊ=17,BˊC=5,∴BB′=.即△ABC平移的距离是6,故答案为:6【点评】此题考查平移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连接对应点的线段的长度为两个图形平移的距离.9.已知△ABC,AB=3cm,将△ABC沿着AB方向平移得到△A′B′C′,已知A′B=lcm,则CC′=2cm.【分析】直接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出AA′=CC′,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连接CC′,∵将△ABC沿着AB方向平移得到△A′B′C′,∴AA′=CC′,∵AB=3cm,A′B=lcm,∴AA′=CC′=2cm.故答案为: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移的性质,正确得出AA′=CC′是解题关键.10.如图,将△ABC沿BC方向平移1个单位得到△DEF,若△ABC的周长等于10cm,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等于12cm.【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可得AD=CF=1,AC=DF,然后根据四边形的周长的定义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ABC沿BC方向平移1个单位得到△DEF,∴AD=CF=1,AC=DF,∴四边形ABFD的周长=AB+(BC+CF)+DF+AD=AB+BC+AC+AD+CF,∵△ABC的周长=10,∴AB+BC+AC=10,∴四边形ABFD的周长=10+1+1=12cm.故答案为:12cm,【点评】本题考查了平移的性质,熟记性质得到相等的线段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项点的位置如图所示,现将△ABC沿AAˊ的方向平移,使得点A移至图中的点Aˊ的位置.(1)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平移后所得△AˊBˊCˊ(其中B′、Cˊ分别是B、C的对应点)(2)(1)中所得的点B′,C′的坐标分别是B′(5,3),C′(8,4).【分析】(1)分别作出A,B,C的对应点A′,B′,C′即可;(2)根据点的位置写出坐标即可;【解答】解:(1)△AˊBˊCˊ如图所示;(2)B′(5,3),C′(8,4),故答案为:B′(5,3),C′(8,4).【点评】本题考查作图﹣平移变换,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2.如图,将△ABC沿直线BC向右平移到△A1B1C1的位置,延长AC、A1B1相交于点D.(1)求证:∠A=∠D;(2)请写出图中3条不同类型的正确结论.【分析】(1)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到AB ∥A 1D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D 即可;(2)结合题意写出线段平行、相等及角相等的有关结论即可.【解答】证:(1)由平移性质,得∠B=∠A 1B 1C 1.又∵∠A 1B 1C 1=∠BB 1D .∴∠B=∠BB 1D ,∴AB ∥A 1D ,∴∠A=∠D ;(2)三条不同类型的正确结论是:①AD ∥A 1C 1;②BB 1=CC 1;③∠A=∠A 1.【点评】本题考查了平移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平移前后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难度不大.13.如图,在△ABC 中,AB=6cm ,BC=4cm ,AC=3cm .将△ABC 沿着与AB 垂直的方向向上平移3cm ,得到△DEF .(1)四边形ABDF 是什么四边形?(2)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分析】(1)依据四边形ABDF 是平行四边形,∠ABD=90°,即可得出四边形ABDF 是矩形;(2)依据S △ABC =S △FDE ,即可得到阴影部分的面积=矩形ABDF 的面积=6×3=18cm 2.【解答】解:(1)由平移可得,DF=AB ,DF ∥AB ,∴四边形ABDF 是平行四边形,又由平移的方向可得,∠ABD=90°,∴四边形ABDF 是矩形;(2)由平移可得,△ABC≌△FDE,BD=3cm,∴S△ABC =S△FDE,∴阴影部分的面积=矩形ABDF的面积=6×3=18cm2.【点评】本题考查了平移的基本性质:①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②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14.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点A(3,2),(4,﹣3),C(1,﹣2),请按下列要求操作:(1)请在图中画出△ABC;(2)将△ABC向左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A1B1C1,在图中画出△A1B1C1,并直接写出点A1、B1、C1的坐标.【分析】(1)结合直角坐标系,可找到三点的位置,顺次连接即可得出△ABC.(2)将各点分别向左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然后顺次连接即可得到△A1B1C1,结合直角坐标系可得出三点坐标.【解答】解:(1)如图所示:(2)如图所示:结合图形可得:A1(﹣2,6),B1(﹣1,1),C1(﹣4,2).【点评】此题考查了平移作图及直角坐标系的知识,属于基础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平移的特点,找到各点在直角坐标系的位置,难度一般.15.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8×8网格中,三角形ABC 的三个均在格点上,将三角形ABC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三角形DEF.(1)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DEF;(2)若点A向左平移n个单位长度在三角形DEF的内部,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n的值.【分析】(1)根据平移的定义作出三顶点分别平移得到对应点,再顺次连接可得;(2)根据所作图形可得.【解答】解:(1)如图所示,△ABC即为所求;(2)由图知,n=3或4.【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平移变换作图,准确找出对应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熟悉网格结构对解题也很关键.。
《多项式的乘法》提高训练一、选择题1.已知多项式(x2+mx+8)和(x2﹣3x+n)的乘积中不含x2和x3的项,则m、n 的值为()A.m=﹣1,n=1B.m=2,n=﹣1C.m=2,n=3D.m=3,n=1 2.已知a+b+c=0可得:a+b=﹣c,则代数式(a+b)(b+c)(c+a)+abc的值为()A.a+b+c B.abc C.2abc D.03.下列各式中,计算正确的是()A.(﹣5a n+1b)•(﹣2a)=10a n+1bB.(﹣4a2b)•(﹣a2b2)•cC.(﹣3xy)•(﹣x2z)•6xy2=3x3y3zD.4.观察下列两个多项式相乘的运算过程:根据你发现的规律,若(x+a)(x+b)=x2﹣7x+12,则a,b的值可能分别是()A.﹣3,﹣4B.﹣3,4C.3,﹣4D.3,45.如果(x+a)(5x+1)的乘积中,x的一次项系数为3,则a的值为()A.2B.﹣2C.D.﹣二、填空题6.若(x+2)(x﹣a)=x2+bx﹣10,则b的值为7.若多项式与单项式2a2b的积是6a3b﹣2a2b2,则该多项式为.8.设A=(x﹣3)(x﹣7),B=(x﹣2)(x﹣8),则A、B的大小关系为.9.已知:a+b=﹣1,ab=1,化简(a﹣2)(b﹣2)的结果是.10.若(x2﹣mx+1)(x﹣2018)的积中,x的二次项系数为零,则m的值是.三、解答题11.计算(1)(﹣2a2)(3ab2﹣5ab3)(2)(5x+2y)•(3x﹣2y)12.已知x﹣y=3,xy=2,求下列代数式的值:(1)(x﹣2)(y+2)(2)x3y﹣2x2y2+xy313.已知多项式A=(x+5)2﹣(2﹣x)(3+x)﹣4.(1)请化简多项式A;(2)若(x+3)2=16,且x>0,试求A的值.14.若(x2+px﹣)(x2﹣3x+q)的积中不含x项与x3项,求p、q的值;15.已知(x+a)(x2﹣x+c)的乘积中不含x2和x项,求a,c的值.《多项式的乘法》提高训练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已知多项式(x2+mx+8)和(x2﹣3x+n)的乘积中不含x2和x3的项,则m、n 的值为()A.m=﹣1,n=1B.m=2,n=﹣1C.m=2,n=3D.m=3,n=1【分析】本题需先根据多项式乘多项式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再根据不含x2和x3的项,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x2+mx+8)(x2﹣3x+n)=x4+mx3+8x2﹣3x3﹣3mx2﹣24x+nx2+nmx+8n=x4+(m﹣3)x3+(8﹣3m+n)x2﹣24x+8n,∵不含x2和x3的项,∴m﹣3=0,∴m=3.∴8﹣3m+n=0,∴n=1.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多项式乘多项式,在解题时要根据多项式乘多项式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是本题的关键.2.已知a+b+c=0可得:a+b=﹣c,则代数式(a+b)(b+c)(c+a)+abc的值为()A.a+b+c B.abc C.2abc D.0【分析】直接利用已知得出a+b=﹣c,b+c=﹣a,a+c=﹣b,进而代入求出答案.【解答】解:∵a+b+c=0,∴a+b=﹣c,a+c=﹣b,b+c=﹣a,则原式=(﹣c)×(﹣a)×(﹣b)+abc=﹣abc+abc=0,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多项式乘多项式,正确将原式变形是解题关键.3.下列各式中,计算正确的是()A.(﹣5a n+1b)•(﹣2a)=10a n+1bB.(﹣4a2b)•(﹣a2b2)•cC.(﹣3xy)•(﹣x2z)•6xy2=3x3y3zD.【分析】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依此即可求解.【解答】解:A、(﹣5a n+1b)•(﹣2a)=10a n+2b,此选项错误;B、(﹣4a2b)•(﹣a2b2)•c,此选项正确;C、(﹣3xy)•(﹣x2z)•6xy2=18x4y3z,此选项错误;D、(2a n b3)(﹣ab n﹣1)=﹣a n+1b n+2,此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考查了单项式乘单项式,单项式乘多项式,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4.观察下列两个多项式相乘的运算过程:根据你发现的规律,若(x+a)(x+b)=x2﹣7x+12,则a,b的值可能分别是()A.﹣3,﹣4B.﹣3,4C.3,﹣4D.3,4【分析】根据题意,即可得出a+b=﹣7,ab=12,进而得到a,b的值可能分别是﹣3,﹣4.【解答】解:根据题意,知:a+b=﹣7,ab=12,∴a,b的值可能分别是﹣3,﹣4,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完了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的运用,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外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5.如果(x+a)(5x+1)的乘积中,x的一次项系数为3,则a的值为()A.2B.﹣2C.D.﹣【分析】根据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把原式变形,根据得出关于a的方程,解之可得.【解答】解:∵(x+a)(5x+1)=5x2+x+5ax+a=5x2+(1+5a)x+a,∴1+5a=3,解得:a=,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掌握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外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6.若(x+2)(x﹣a)=x2+bx﹣10,则b的值为﹣3【分析】由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法则求解可求得原式=x2+(2﹣a)x﹣2a,继而可得2﹣a=b,﹣2a=﹣10,则可求得答案.【解答】解:∵(x+2)(x﹣a)=x2+b﹣ax+2x﹣2a=x2+(2﹣a)x﹣2a=x2+bx﹣10,∴2﹣a=b,﹣2a=﹣10,解得:a=5,b=﹣3.故答案为:﹣3.【点评】此题考查了多项式乘多项式的知识.注意熟记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法则是关键.7.若多项式与单项式2a2b的积是6a3b﹣2a2b2,则该多项式为3a﹣b.【分析】直接利用整式的除法运算法则计算得出答案.【解答】解:∵多项式与单项式2a2b的积是6a3b﹣2a2b2,∴该多项式为:(6a3b﹣2a2b2)÷2a2b=3a﹣b.故答案为:3a﹣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8.设A=(x﹣3)(x﹣7),B=(x﹣2)(x﹣8),则A、B的大小关系为A>B.【分析】根据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先把A、B进行整理,然后比较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A=(x﹣3)(x﹣7)=x2﹣10x+21,B=(x﹣2)(x﹣8)=x2﹣10x+16,∴A﹣B=x2﹣10x+21﹣(x2﹣10x+16)=5>0,∴A>B,故答案为:A>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注意不要漏项,漏字母,有同类项的合并同类项.9.已知:a+b=﹣1,ab=1,化简(a﹣2)(b﹣2)的结果是7.【分析】将a+b、ab的值代入到原式=ab﹣2a﹣2b+4=ab﹣2(a+b)+4,计算可得.【解答】解:当a+b=﹣1,ab=1时,原式=ab﹣2a﹣2b+4=ab﹣2(a+b)+4=1﹣2×(﹣1)+4=1+2+4=7,故答案为:7.【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多项式乘多项式,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多项式乘多项式的运算法则及整体代入思想的运用.10.若(x2﹣mx+1)(x﹣2018)的积中,x的二次项系数为零,则m的值是﹣2018.【分析】直接利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运算法则计算得出答案.【解答】解:∵(x2﹣mx+1)(x﹣2018)的积中,x的二次项系数为零,∴原式=x3﹣2018x2﹣mx2+2018mx+x﹣2018=x2﹣(2018+m)x2+(1+2018m)x﹣2018,∴2018+m=0,解得:m=﹣2018.故答案为:﹣2018.【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三、解答题11.计算(1)(﹣2a2)(3ab2﹣5ab3)(2)(5x+2y)•(3x﹣2y)【分析】(1)根据单项式乘多项式的计算法则计算即可求解;(2)根据多项式乘多项式的计算法则计算即可求解.【解答】解:(1)(﹣2a2)(3ab2﹣5ab3)=﹣6a3b2+10a3b3;(2)(5x+2y)•(3x﹣2y)=15x2﹣10xy+6xy﹣4y2)=15x2﹣4xy﹣4y2.【点评】考查了单项式乘多项式,多项式乘多项式,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12.已知x﹣y=3,xy=2,求下列代数式的值:(1)(x﹣2)(y+2)(2)x3y﹣2x2y2+xy3【分析】(1)按照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后代入即可求得答案;(2)首先提取公因式xy,然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后代入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1)原式=xy+2(x﹣y)﹣4=2+6﹣4=4;(2)原式=xy(x2﹣2xy+y2)=xy(x﹣y)2=2×9=18;【点评】本题考查了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及因式分解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对算式进行变形,难度不大.13.已知多项式A=(x+5)2﹣(2﹣x)(3+x)﹣4.(1)请化简多项式A;(2)若(x+3)2=16,且x>0,试求A的值.【分析】(1)原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计算,去括号合并即可得到结果;(2)根据题意确定出x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A的值.【解答】解:(1)A=x2+10x+25﹣6+x+x2﹣4=2x2+11x+15;(2)∵(x+3)2=16,且x>0,∴x+3=4或x+3=﹣4,∴x=1或x=﹣7(舍去),把x=1代入代数式A中,得:A=28.【点评】此题考查了整式的加减﹣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4.若(x2+px﹣)(x2﹣3x+q)的积中不含x项与x3项,求p、q的值;【分析】利用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及合并同类项法则化简式子,找出x项与x3令其系数等于0求解.【解答】解:(x2+px﹣)(x2﹣3x+q)=x4+(p﹣3)x3+(q﹣3p﹣)x2+(qp+1)x+q,∵积中不含x项与x3项,∴p﹣3=0,qp+1=0,∴p=3,q=﹣.【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多项式乘多项式,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及合并同类项法则.15.已知(x+a)(x2﹣x+c)的乘积中不含x2和x项,求a,c的值.【分析】根据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计算,让x2项和x项的系数为0,即可求得a,c的值.【解答】解:(x+a)(x2﹣x+c)=x3﹣x2+cx+ax2﹣ax+ac=x3+(a﹣1)x2+(c﹣a)x+ac,∵(x+a)(x2﹣x+c)的乘积中不含x2和x项,∴a﹣1=0且c﹣a=0,则a=c=1.【点评】本题考查了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注意当要求多项式中不含有哪一项时,应让这一项的系数为0.。
一、选择题1.如图,按下面的程序进行运算,规定:程序运行到“判断结果是否大于28”为一次运算,若运算进行了3次才停止,则x 的取值范围是( )A .24x <≤B .24x ≤<C .24x <<D .24x ≤≤ A解析:A【分析】根据程序运算进行了3次才停止,即可得出关于x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33222833322228x x ⎧--≤⎪⎨⎡⎤--->⎪⎣⎦⎩,解之即可得出x 的取值范围. 【详解】解:依题意,得:()()33222833322228x x ⎧--≤⎪⎨⎡⎤--->⎪⎣⎦⎩①②, 由①得:936x ≤4x ∴≤,由②得:()398x ->30,98x ∴->10,x >2,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4x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程序框图中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找准不等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解题的关键.2.如图是测量一物体体积的过程:步骤一:将180 mL 的水装进一个容量为300 mL 的杯子中;步骤二:将三个相同的玻璃球放入水中,结果水没有满;步骤三:再将一个同样的玻璃球放入水中,结果水满溢出.根据以上过程,推测一个玻璃球的体积在下列哪一范围内?(1 mL=1 cm 3)( ). A .10 cm 3以上,20 cm 3以下 B .20 cm 3以上,30 cm 3以下C .30 cm 3以上,40 cm 3以下D .40 cm 3以上,50 cm 3以下C解析:C【解析】 分析:本题可设玻璃球的体积为x ,再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组求得解集得出答案即可.详解:设玻璃球的体积为x ,则有33001804300180x x -⎧⎨-⎩<> 解得30<x <40.故一颗玻璃球的体积在30cm 3以上,40cm 3以下.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运用,解此类题目常常要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组,再化简计算得出x 的取值范围.3.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1021x x x a -⎧<⎪⎨⎪+>⎩有且只有一个整数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11a -<≤B .11a -≤<C .31a -<≤-D .31a -≤<- D解析:D【分析】首先解每个不等式,然后根据不等式组的整数解的个数,确定整数解,从而确定a 的范围.【详解】 解:1021x x x a -⎧<⎪⎨⎪+>⎩①② 解①得1x <且0x ≠,解②得12a x ->. 若不等式组只有1个整数解,则整数解是1-.1212a -∴-≤<- 所以31a -≤<-,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求不等式组的解集,应遵循以下原则:同大取较大,同小取较小,小大大小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 4.某储运站现有甲种货物1530吨,乙种货物1150吨,安排用一列货车将这批货物运往青岛,这列货车可挂,A B 两种不同规格的货厢50节.已知甲种货物35吨和乙种货物15吨可装满一节A 型货厢,甲种货物25吨和乙种货物35吨可装满一节B 型货厢,按此要求安排,A B 两种货厢的节数,有几种运输方案( )A .1种B .2种C .3种D .4种C解析:C【分析】 设用A 型货厢x 节,B 型货厢()50x -节,根据题意列不等式组求解,求出x 的范围,看有几种方案.【详解】解:设用A 型货厢x 节,B 型货厢()50x -节,根据题意列式:()()35255015301535501150x x x x ⎧+-≥⎪⎨+-≥⎪⎩,解得2830x ≤≤, 因为x 只能取整数,所以x 可以取28,29,30,对应的()50x -是22,21,20,有三种方案.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组求解,需要注意结果要符合实际情况.5.不等式组3114x x +>⎧⎨-≤⎩的最小整数解是( ) A .5B .0C .-1D .-2C解析:C【分析】分别求出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其公共解集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写出这个不等式组的最小整数解即可.【详解】 解:3114x x +>⎧⎨-≤⎩①② 解不等式①得 x >-2,解不等式②得 x≤5,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4,所以,这个不等式组的最小整数解是-1,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熟知“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的原则是解题的关键.6.对于实数x ,规定[x ]表示不大于x 的最大整数,例如[1.2]=1,[﹣2.5]=﹣3,若[x ﹣2]=﹣1,则x 的取值范围为( )A .0<x ≤1B .0≤x <1C .1<x ≤2D .1≤x <2D解析:D由题意得2021x x -<⎧⎨-≥-⎩解之得12x ≤<故选D .7.不等式组43x x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 A . B .C .D . D解析:D【分析】 根据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详解】A 选项中,数轴上表达的解集是:4x >;B 选项中,数轴上表达的解集是:34x -≤<;C 选项中,数轴上表达的解集是:3x ≤;D 选项中,数轴上表达的解集是:34x ≤<;∵不等式组43x x ⎧⎨≥⎩<的解集是34x ≤<, ∴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熟知:“小于向左,大于向右”是解答此题的关键.8.若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x −m +2=0的解是负数,则m 的取值范围是A .m ≥2B .m >2C .m <2D .m ≤2C 解析:C【解析】试题分析:∵程x ﹣m+2=0的解是负数,∴x=m ﹣2<0,解得:m <2,故选C . 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的解.9.如果a >b ,那么下列不等式不成立...的是( ) A .0a b ->B .33a b ->-C .1133a b >D .33a b ->- D解析:D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逐项判断即可得.【详解】A 、0a b ->,成立;B 、不等式的两边同减去3,不改变不等号的方向,即33a b ->-,成立;C 、不等式的两边同乘以正数13,不改变不等号的方向,即1133a b >,成立;D 、不等式的两边同乘以负数3-,改变不等号的方向,即33a b -<-,不成立;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熟练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是解题关键.10.不等式1322x x -+>的解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 B解析:B【分析】根据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基本步骤: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可得.【详解】 解:∵1322x x -+>, ∴3122x x >+, ∴3322x <, ∴1x <, 将不等式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如下: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能力,严格遵循解不等式的基本步骤是关键,尤其需要注意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要改变.二、填空题11.先阅读短文,回答后面所给出的问题:对于三个数a 、b 、c 中,我们给出符号来表示其中最大(小)的数,规定{}min ,,a b c 表示这三个数中最小的数,{}max ,,a b c 表示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例如:{}min 1,2,31-=-,{}max 1,2,33-=;{}(1)min 1,2,1(1)a a a a ≤-⎧-=⎨->-⎩,若{}{}min 4,4,4max 2,1,2x x x x +-=+,则x 的值为_______.或【分析】根据新定义法则分x 或x+4或x ﹣4最小2或x+1或2x 最大几种情况分别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和一元一次方程进行解答即可【详解】(1)当最小时则即无解此情况不成立(2)当最小时则即解得此时:即 解析:43或2- 【分析】 根据新定义法则,分x 或x+4或x ﹣4最小、2或x+1或2x 最大几种情况,分别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和一元一次方程进行解答即可.【详解】(1)当4最小时,则4444x x +>⎧⎨->⎩,即00x x >⎧⎨<⎩, x 无解,此情况不成立.(2)当4x +最小时,则4444x x x ≥+⎧⎨-≥+⎩,即00x x ≤⎧⎨≤⎩, ∴解得0x ≤,此时:12x +<,22x <,{}max 2,1,22x x ∴+=,42x ∴+=,即2x =-.(3)当4x -最小时,则4444x x x >-⎧⎨+>-⎩,即00x x >⎧⎨>⎩, ∴解得0x >,此时无法判断,{}max 2,1,2x x +的值,则分情况讨论如下:①当2最大时:2122x x ≥+⎧⎨≥⎩,即11x x ≤⎧⎨≤⎩, 01x ∴<≤,此时:42x -=,2x =(舍去).②当2x 最大时:2221x x x >⎧⎨>+⎩,即11x x >⎧⎨>⎩,1x ∴>,此时有:42x x -=,43x =. ③当1x +最大时,1212x x x +>⎧⎨+>⎩,即11x x >⎧⎨<⎩,无解,此情况不成立. 综上所述:43x =或2x =-. 【点睛】本题考查新定义下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和一元一次方程的能力,由已知等式找到x 的分界点以及准确分类讨论是解答的关键.12.若不等式组52355x x x a +≤-⎧⎨-+<⎩无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分析】先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再根据不等式组无解即可得出a 的取值范围【详解】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得:∵不等式组无解∴解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会根据 解析:172a ≤【分析】先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再根据不等式组无解即可得出a 的取值范围.【详解】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52355x x x a+≤-⎧⎨-+<⎩, 得:725x x a⎧≤-⎪⎨⎪>-⎩,∵不等式组无解, ∴752a -≥-, 解得:172a ≤, 故答案为:172a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会根据不等式组无解求解参数a 的取值范围是解答的关键.13.若||1(2)3m m x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m 的值是___________.-2【分析】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列出关于m 的方程组求解即可【详解】解:∵∴解得m=-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不等式组的解法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列出关于m 的方程组成解析:-2【分析】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列出关于m 的方程组求解即可.【详解】解:∵||1(2)3m m x --= ∴2011m m -≠⎧⎨-=⎩,解得m=-2. 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不等式组的解法,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列出关于m 的方程组成为解答本题的关键.14.已知方程组3951x y a x y a +=+⎧⎨-=+⎩的解为正数,求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4【分析】先解方程组用含a 的式子表示方程组的解根据方程组的解是正数列出关于a 的不等式组再求解【详解】解:①+②得:①-②得: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方程组的解为正∴>0且>0解得:-<<4故填:解析:-54<a <4 【分析】先解方程组用含a 的式子表示方程组的解,根据方程组的解是正数,列出关于a 的不等式组,再求解.【详解】解:3951x y a x y a +=+⎧⎨-=+⎩①②, ①+②得:2810x a =+,45x a =+,①-②得:228y a =-+,4y a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454x a y a =+⎧⎨=-+⎩, ∵ 方程组的解为正,∴45a +>0且4a -+>0,解得:-54<a <4, 故填:-54<a <4. 【点睛】 本题考查了方程组的解法,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解此类问题要先用字母a 表示方程组的解,再根据题意,列不等式组,最后求解.15.若关于x 的不等式组0521x m x -<⎧⎨-≤⎩的整数解有且只有4个,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分析】先解不等式组得到解集为:<此时的整数解有且只有4个结合数轴分析可得到的取值范围【详解】解:由①得:<由②得: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有且只有4个如图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为<故答案解析:56m <≤【分析】先解不等式组,得到解集为:2x ≤<m ,此时的整数解有且只有4个,结合数轴分析可得到m 的取值范围.【详解】解:0521x m x -<⎧⎨-≤⎩①② 由①得:x <m ,由②得:24,x -≤-2,x ∴≥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 ≤<m ,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有且只有4个,如图,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为2,3,4,5,5∴< 6.m ≤故答案为:56m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不等式组的整数解问题,掌握利用数轴分析得出不等式组中字母的取值范围是解题的关键.16.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0,10x a x +>⎧⎨->⎩的整数解共有3个,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2<a≤3【分析】先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根据整数解共有3个即可得出关于a 的不等式组求解即可【详解】解:解不等式①得:x-a 解不等式②得:x <1∴不等式组的解集为-a <x <1∵不等 解析:2<a≤3.【分析】先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根据整数解共有3个即可得出关于a 的不等式组,求解即可.【详解】解:0,10x a x +>⎧⎨->⎩①②, 解不等式①得:x >-a ,解不等式②得:x <1,∴不等式组的解集为-a <x <1,∵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共有3个,即-2,-1,0,∴-3≤-a <-2,∴2<a≤3,故答案是:2<a≤3.【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不等式组的整数解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能根据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和已知得出关于a 的不等式组.17.不等式组2021x x x -≥⎧⎨>-⎩的最小整数解是________.0【分析】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确定出最小整数解即可【详解】不等式组整理得: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2最小的整数解为0故答案为: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求解析:0【分析】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确定出最小整数解即可.【详解】不等式组整理得:21x x ≤⎧⎨>-⎩,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 ≤2,∴最小的整数解为0.故答案为: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求解是解题关键. 18.定义[]x 表示不大于x 的最大整数、{}[]x x x =-,例如[]22=,[]2.83-=-,[]2.82=,{}20=,{}2.80.8=,{}2.80.2-=,则满足{}[]2x x =的非零实数x 值为_______.【分析】解析:1.5【分析】19.在实数范围内规定一种新的运算“☆”,其规则是:a ☆b=3a+b ,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x ☆m>1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如图所示.则m 的值是________ .-2【分析】根据新运算法则得到不等式3通过解不等式即可求的取值范围结合图象可以求得的值【详解】∵☆∴根据图示知已知不等式的解集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及解不等式本题解析:-2【分析】根据新运算法则得到不等式31x m +>,通过解不等式即可求m 的取值范围,结合图象可以求得m 的值.【详解】∵x ☆ 31m x m =+>, ∴13m x ->, 根据图示知,已知不等式的解集是1x >, ∴113m -=, 故答案为:2m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及解不等式,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新的运算方法.20.不等式组12153114x x -⎧≥-⎪⎨⎪-<⎩的所有正整数解为_____.23【分析】分别求出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无解了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进而可得所有正整数解【详解】解不等式①得:x≤3解不等式②得:x <5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解析:2、3【分析】分别求出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无解了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进而可得所有正整数解.【详解】12153114x x -⎧≥-⎪⎨⎪-<⎩①②, 解不等式①,得:x≤3,解不等式②,得:x <5,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3,∴不等式组的正整数解为:1、2、3.故答案为1、2、3.【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关键是能根据不等式的解集找出不等式组的解集.三、解答题21.解不等式组103124x x +≥⎧⎪⎨-<⎪⎩,并把它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解析:13x -≤<,在数轴上表示见解析.【分析】先对不等式组进行化简,然后在数轴上分别画出x 的取值,它们的公共部分就是不等式组的解集.【详解】解:103124x x +≥⎧⎪⎨-<⎪⎩①② 由①得:1x ≥-由②得:318x -<,∴3x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3x -≤<在数轴上表示如下:【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解此类题目常常要结合数轴来判断.要注意x 是否取得到,若取得到则x 在该点是实心的.反之x 在该点是空心的.22.某县举办运动会需购买A ,B 两种奖品,若购买A 种奖品5件和B 种奖品2件,共需80元;若购买A 种奖品3件和B 种奖品3件,共需75元.(1)求A 、B 两种奖品的单价各是多少元?(2)大会组委会计划购买A .B 两种奖品共100件,购买费用不超过1150元,且A 种奖品的数量不大于B 种奖品数量的3倍,设购买A 种奖品m 件,购买费用为W 元,写出W (元)与m (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自变量m 的取值范围,以及确定最少费用W 的值.解析:(1)A 、B 两种奖品的单价分别是10元、15元;(2)1015(100)W m m =+-,7075m ≤≤,当75m =时,W 有最小值为1125.【分析】(1)设A 种奖品的单价是x 元,B 种奖品的单价是y 元,根据“钱数=A 种奖品单价×数量+B 种奖品单价×数量”可列出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得出结论; (2)设购买A 种奖品m 件,则购买B 种奖品(100m -)件,根据购买费用不超过1150元,且A 种奖品的数量不大于B 种奖品数量的3倍,可列出关于m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即可得出m 的取值范围,再结合数量关系即可得出W 与m 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既可以解决最值问题.【详解】解:(1)设A 、B 两种奖品的单价分别为x 、y 元则52803375x y x y +=⎧⎨+=⎩,解得1015x y =⎧⎨=⎩∴A 、B 两种奖品的单价分别是10元、15元.(2)设购买A 种奖品m 件,则B 为(100m -)件由题意得:3(100)1015(100)1150m m m m ≤-⎧⎨+-≤⎩, 解得:7075m ≤≤1015(100)W m m =+-15005m =-∵50-<,∴W 随m 的增加而减少,当75m =时,W 有最小值为1125.【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以及一次函数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1)列出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根据数量关系列出W 关于m 的函数关系式.本题属于中档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方程组、函数关系或不等式组)是关键.23.为发展校园足球运动,某城区四校决定联合购买一批足球运动装备.市场调查发现:甲、乙两商场以同样的价格出售同种品牌的足球服和足球,已知每套队服比每个足球多50元,两套队服与三个足球的费用相等,经洽谈,甲商场优惠方案是:每购买十套队服,送一个足球;乙商场优惠方案是:若购买队服超过80套,则购买足球打八折.(1)求每套队服和每个足球的价格是多少元;(2)若城区四校联合购买100套队服和()10a a >个足球,请用含a 的式子分别表示出到甲商场和乙商场购买装备所花费用;(3)在(2)的条件下,计算a 为何值时,两家商场所花费用相同;(4)在(3)的条件下,假如你是本次购买任务的负责人,你认为到甲、乙哪家商场购买比较合算?(直接写出方案)解析:(1)150元;100元;(2)甲商场()10014000a + ,乙商场()8015000a +元;(3)50a =;(4)当50a =时,两家花费一样;当1050a <<时,到甲处购买更合算;当50a 时,到乙处购买更合算【分析】(1)设每个足球的定价是x 元,则每套队服是()50x +元,根据“两套队服与三个足球的费用相等”得出等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即可;(2)根据甲商场和乙商场的方案列出式子即可;(3)令100140008015000,a a ++=解方程即可;(4)列出不等式分别求解即可.【详解】解:(1)设每个足球的定价是x 元,则每套队服是()50x +元.根据题意得()2503x x +=解得100,50150x x +==. 答:每套队服150元,每个足球100元.(2)到甲商场购买所花的费用为:()1001001501001001400010a a ⎛⎫⨯+-=+ ⎪⎝⎭元; 到乙商场购买所花的费用为:()100150+100808015000a a ⨯⨯%=+元;(3)由100140008015000,a a ++=得:50a =,所以:当50a =时,两家花费一样。
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提⾼题难题奥数题有答案绝密★启⽤前令狐采学2014-2015学年度期末模拟考卷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xxx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字说明⼀、选择题(题型注释)1.如图,将矩形直尺与三⾓尺叠放在⼀起,在图中标记的所有⾓中,与∠1互余的⾓有()A.2个 B.4个 C.5个 D.6个2.如图,动点P从(0,3)出发,沿所⽰的⽅向运动,每当碰到矩形的边时反弹,反弹时反射⾓等于⼊射⾓,当点P第2015次碰到矩形的边时,点P 的坐标为(A)(1,4)(B)(5,0)(C)(6,4)(D)(8,3)3.如图,∠A0B的两边0A,0B均为平⾯反光镜,∠A0B=40°.在射线0B上有⼀点P,从P点射出⼀束光线经0A上的Q点反射后,反射光线QR恰好与0B平⾏,则∠QPB 的度数是()A.60° B.80° C.100° D.120°4.如图,将⼀块含有30°⾓的直⾓三⾓板的两个顶点叠放在矩形的两条对边上,如果∠1=27°,那么∠2的度数为A.53°B.55° C.57° D.60°5.如图,矩形BCDE的各边分别平⾏于x轴或y轴,物体甲和物体⼄由点A(2,0)同时出发,沿矩形BCDE的边作环绕运动,物体甲按逆时针⽅向以l个单位,秒匀速运动,物体⼄按顺时针⽅向以2个单位,秒匀速运动,则两个物体运动后的第2014次相遇地点的坐标是A.(2,0) B.(-1,1) C.(-2,1) D.(-1,-l)6.若x,y满⾜⽅程组.则x-y的值等于A.-l B.1 C.2 D.37.如图,在平⾯直⾓坐标系中,有若⼲个整数点,其顺序按图中“→”⽅向排列,如(1,0),(2,0),(2,1),(3,1),(3,0),(3,-1)…根据这个规律探索可得,第100个点的坐标为().A.(14,0)B.(14,-1)C.(14,1)D.(14,2)8.某校初⼆(2)班40名同学为“希望⼯程”捐款,共捐款100元.捐款情况如下表:表格中捐款2元和3元的⼈数不⼩⼼被墨⽔污染已看不清楚.若设捐款2元的有名同学,捐款3元的有名同学,根据题意,可得⽅程组()A.B.C. D.9.若点P是第⼆象限内的点,且点P到x轴的距离是4,到y 轴的距离是3,则点P的坐标是()A.(-4,3)B.(4,-3)C.(-3,4)D.(3,-4)10.⼀学员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驶的路线与原来的路线平⾏,这两次拐弯⾓度不可能是()A.第⼀次向左拐40°,第⼆次向右拐40°B.第⼀次向右拐40°,第⼆次向左拐140°C.第⼀次向右拐40°,第⼆次向右拐140°D.第⼀次向左拐40°,第⼆次向左拐140°11.如图1,⽊⼯师傅在⼀块⽊板上画两条平⾏线,⽅法是:⽤⾓尺画⽊板边缘的两条垂线,这样画的理由有下列4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①同位⾓相等,两直线平⾏;②内错⾓相等,两直线平⾏;③同旁内⾓互补,两直线平⾏;④平⾯内垂直于同⼀直线的两条直线平⾏.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③12.如图,以数轴的单位长度线段为边作⼀个正⽅形,以表⽰数l的点为圆⼼,正⽅形对⾓线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A,则点A表⽰的数是()A.B.C.D.第I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字说明评卷⼈得分⼆、填空题(题型注释)13.如图,把长⽅形ABCD沿EF对折,若∠1=500,则∠AEF的度数等于。
第8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提高篇)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如图,数轴上的点A 和点B 分别在原点的左侧和右侧,点A 、B 对应的实数分别是a 、b ,下列结论一定成立的是( )A .0a b +<B .0b a -<C .22a b >D .22a b +<+2.若x 的一半不小于5,则不等关系表示正确的式子是( )A .152x ≤B .152x ≥C .152x >D .152x <3.如图,用不等式表示数轴上所示不等式组的解集,正确的是( )A .1x <-或3x ≥-B .1x ≤-或3x >C .13x -≤<D .13x -<≤4.若不等式5(2)86(1)7x x -+<-+的最小整数解是方程23x ax -=的解,则a 的值为( )A . 3.5a =B .3a =C . 2.5a =D .2a =5.两个数2m -和1-在数轴上从左到右排列,那么关于x 的不等式()22m x m -+>的解集是( )A .1x >-B .1x <-C .1x >D .1x <6.方程组2420x ky x y +=⎧⎨-=⎩的解为正数,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 .k >4B .k ≥4C .k >0D .k >﹣47.若11x x -+=,则x 一定满足( ) A .1x <B .1x >C .1x ≤D .1x ≥8.下面是两位同学在讨论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在求解的过程中需要改变不等号的方向.不等式的解集为5x ≤.根据上面对话提供的信息,他们讨论的不等式可以是( ) A .210x -≥-B .210x ≤C .210x -≥D .210x -≤-9.若关于x 的不等式组51222x x x x a+⎧<-⎪⎨⎪+<+⎩只有4个整数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13a ≥B .1314a <<C .1314a ≤<D .1314a <≤10.某品牌洗地机的进价为2000元,商店以2400元的价格出售.元旦期间,商店为让利于顾客,计划以利润率不低于10%的价格降价出售,则该洗地机最多可降价多少元?若设洗地机可降价x 元,则可列不等式为( )A .2400200010%2000x--≥B .2400200010%2000x--≤C .2400200010%2400x--≥D .2400200010%2400x--≤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1.若1(2)60k k x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则k 的值为____________. 12.比较大小:“>”,“=”“<”).13.当m ______时,关于x 的方程()21653x m x m -=+-的解是非负数.14.已知不等式2x ,x 的最小值是a ;6y -,y 的最大值是b ,则a b +=___________. 15.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7xa <的解也是不等式27152x a a ->-的解,则常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16.商家花费760元购进某种水果80千克,销售中有5%的水果正常损耗,为了避免亏本,售价至少应定为_______元/千克.17.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0521x a x -≥⎧⎨->⎩有解,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18.《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瑰宝,并称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某兴趣小组阅读四大名著的人数,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阅读过《西游记》的人数多于阅读过《水浒传》的人数; (2)阅读过《水浒传》的人数多于阅读过《三国演义》的人数; (3)阅读过《三国演义》的人数的2倍多于阅读过《西游记》的人数.若阅读过《三国演义》的人数为4,则阅读过《水浒传》的人数的最大值为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8分)19.(8分)解下列不等式(组),并把解集表示在数轴上. (1) 211146x x-+-≥(2) ()52315x x x x +⎧>⎪⎨⎪--≤⎩.20.(8分)如图,在数轴上,点A 、B 分别表示数1、23x -+.(1)求x 的取值范围;(2)数轴上表示数2x -+的点应落在( )A .点A 的左边B .线段AB 上C .点B 的右边21.(10分)阅读求绝对值不等式子3x <解集的过程:因为3x <,从如图所示的数轴上看:大于3-而小于3的数的绝对值是小于3的,所以3x <的解集是33x -<<,解答下面的问题:(1) 不等式()0x a a <>的解集为______;(2) 求53x -<的解集实质上是求不等式组______的解集,求53x -<的解集.22.(10分)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21258x y x y a -=-⎧⎨+=-⎩的解都为非负数.(1) 求a 的取值范围;(2) 已知21a b -=,求a b +的取值范围;(3) 已知a b m -=(m 是大于1的常数),且1b ≤.求2a b +的最大值.(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23.(10分)为支援抗疫前线,某省红十字会采购甲、乙两种抗疫物资共540吨,甲物资单价为3万元/吨,乙物资单价为2万元吨,采购两种物资共花费1380万元.(1)求甲、乙两种物资各采购了多少吨?(2)现在计划安排,A B两种不同规格的卡车共50辆来运输这批物资.甲物资7吨和乙物资3吨可装满一辆A型卡车;甲物资5吨和乙物资7吨可装满一辆B型卡车.按此要求安排,A B两型卡车的数量,请问有哪几种运输方案?24.(12分)一个进行数值转换的运行程序如图所示,从“输入有理数x”到“结果是否大于0”称为“一次操作”(1)下面命题是真命题有______________.x后,程序操作仅进行一次就停止.①当输入=3x-后,程序操作仅进行一次就停止.①当输入=1①当输入x为负数时,无论x取何负数,输出的结果总比输入数大.x<,程序操作仅进行一次就停止.①当输入3(2)探究:是否存在正整数x,使程序只能进行两次操作,并且输出结果小于12?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D【分析】依据点在数轴上的位置,不等式的性质,绝对值的意义,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法则对每个选项进行逐一判断即可得出结论.解:由题意得:a <0<b ,且a <b , ①0a b +>,①A 选项的结论不成立;0b a ->,①B 选项的结论不成立;22a b <,①C 选项的结论不成立; 22a b +<+,①D 选项的结论成立.故选:D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法则,利用点在数轴上的位置确定出a ,b 的取值范围是解题的关键.2.B【分析】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即可.解:由题意,得:152x ≥;故选B .【点拨】本题考查列不等式.熟练掌握表示不等关系的词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3.D【分析】由图可知不等式的解集表示1-与3之间的部分,其中不包含1-,而包含3. 解:由图示可看出,从1-出发向右画出的折线且表示1-的点是空心圆,表示1x >-; 从3出发向左画出的折线且表示3的点是实心圆,表示3x ≤所以这个不等式组为13x -<≤故选:D .【点拨】此题主要考查利用数轴上表示的不等式组的解集来写出不等式组.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的方法:把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向右画;<≤,向左画),数轴上的点把数轴分成若干段,如果数轴的某一段上面表示解集的线的条数与不等式的个数一样,那么这段就是不等式组的解集.有几个就要几个.在表示解集时“≥”,“≤”要用实心圆点表示;“<”,“>”要用空心圆点表示.4.A【分析】先求出不等式5(2)86(1)7x x -+<-+的最小整数解,代入方程23x ax -=,求出a 的值即可.解:①解不等式5(2)86(1)7x x -+<-+得,3x >-, ①其最小整数解为2-, ①423a -+=, 解得 3.5a =. 故选:A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正确解得不等式组或不等式的解集,再根据得到的条件进而求得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也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5.B【分析】先根据题意判断出21m -<-,即20m -<,再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求解即可.解:由题意知21m -<-,()22m x m -+>,移项,得:()22m x m ->-, 化系数为1得:1x <-.则关于x 的不等式()22m x m -+>的解集为1x <-, 故选:B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能力,严格遵循解不等式的基本步骤是关键,尤其需要注意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要改变.6.D【分析】把k 当作已知表示出x 、y 的值,再根据x 、y 为正数求出k 的取值范围即可.解:2420x ky x y +=⎧⎨-=⎩①② ,①﹣①×2得,(k +4)y =4,解得y =44k + , 代入①得,x =84k +,①此方程组的解为正数,即404804k k ⎧⎪⎪+⎨⎪⎪+⎩>> ,①k +4>0,解得k >﹣4. 故选D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在解此方程组时要把k 当作已知表示出另外两个未知数,再根据题目中所给的条件列出不等式组,求出k 的取值范围即可.7.C【分析】利用绝对值的定义计算即可. 解:11x x -+=,11x x ∴-=-, 10x ∴-≤, 1x ∴≤,故选:C .【点拨】本题考查了绝对值,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绝对值的意义. 8.A【分析】找到未知数系数为负数,并且不等式的解为5x ≤的即为所求. 解:A 选项210x -≥-,解得5x ≤,符合题意;B 选项210x ≤,未知数的系数为正数,求解时不需要改变不等号的方向,不符合题意;C 选项210x -≥,解得5x ≤-,不符合题意;D 选项210x -≤-,解得5x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拨】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根据不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基本操作方法与解一元一次方程基本相同,都有如下步骤:①去分母;①去括号;①移项;①合并同类项;①化系数为1.以上步骤中,只有①去分母和①化系数为1可能用到性质3,即可能变不等号方向,其他都不会改变不等号方向.9.D【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再根据题意求a 的取值范围即可.解:51222x x x x a +⎧<-⎪⎨⎪+<+⎩①②,解①得7x >, 解①得2x a <-,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72x a <<-, 因为不等式组只有4个整数解, 所以11212a <-≤, 所以1314a <≤. 故选:D .【点拨】本题考查了求不等式组的解集和根据解集求取值范围,正确求出2a -的取值范围是解题的关键.10.A【分析】根据“以利润率不低于10%的价格降价出售”列一元一次不等式,求解即可. 解:根据题意,得2400200010%2000x--≥.故选:A .【点拨】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理解题意并根据题意建立一元一次不等式是解题的关键.11.2【分析】根据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11k -=且20k +≠,分别进行求解即可. 解:不等式1(2)60k k x-++>是一元一次不等式,∴1120k k ⎧-=⎨+≠⎩,解得:2k =, 故答案为:2.【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定义的“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次”这一条件;还要注意,未知数的系数不能是0.12.<【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即可解答. 解:3<5∴故答案为:<【点拨】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熟练掌握和运用不等式的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3.1≤-【分析】先解一元一次方程求出解,根据方程的解是非负数,得到33013m +-≥,求解即可.解:()21653x m x m -=+-216553x m x m -=+- 256513x x m m -=-+ 1313x m -=+ 3313m x +=-, ①方程()21653x m x m -=+-的解是非负数,①33013m +-≥, 解得1m ≤-, 故答案为:1≤-.【点拨】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正确理解题意及掌握各解法是解题的关键.14.4-【分析】解答此题要理解“≥”“ ≤”的意义,判断出a 和b 的最值即可解答. 解:因为2x ≥的最小值是a ,2a =;6x ≤-的最大值是b ,则6b =-;则264a b +=-=-, 所以4a b +=-. 故答案为:4-.【点拨】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定义,解答此题要明确,2x ≥时,x 可以等于2;6x ≤-时,x 可以等于6-.15.1009a -≤< 【分析】先把a 看作常数求出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根据同小取小列出不等式求解即可. 解:关于x 的不等式27152x a a ->-, 解得:19542x a >-, 关于x 的不等式7x a <的解也是不等式27152x a a ->-的解, ∴0a <, ∴不等式7x a<的解集是7x a >, ∴195742a a ≥-,解得:109a ≥-, 0a <,1009a ∴-≤<, 故答案为:1009a -≤<. 【点拨】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解题的关键是分别求出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根据同小取小列出关于a 的不等式,注意在不等式两边都除以一个负数时,应只改变不等号的方向.16.10.解:设售价至少应定为x 元/千克,依题可得方程x (1-5%)×80≥760,解得x≥10故答案为10.【点拨】本题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17.2a <##2a >【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再根据不等式组有解的情况得到关于a 的不等式,即为a 的取值范围.解:0521x a x -≥⎧⎨->⎩, 解不等式组可得:2a x ≤<,不等式组有解,2a ∴<,故答案为:2a <.【点拨】本题考查了求不等式组的解集,正确得出不等式组的解集,逆推参数是解题关键.18.6【分析】根据题中给出阅读过《三国演义》的人数,则先代入条件(3)可得出阅读过《西游记》的人数的取值范围,然后再根据条件(1)和(2)再列出两个不等式,得出阅读过《水浒传》的人数的取值范围,即可得出答案.解:设阅读过《西游记》的人数是a ,阅读过《水浒传》的人数是b ,(,a b 均为整数)依题意可得:48a b b a >⎧⎪>⎨⎪<⎩且,a b 均为整数可得:47b <<,b ∴最大可以取6;故答案为6.【点拨】本题考查不等式的实际应用,注意题中的两个量都必须取整数是本题做题关键,求b 的最大值,则可通过题中不等关系得出b 是小于哪个数的,然后取小于这个数的最大整数即可.19.(1)174x ≥见分析 (2)15x -≤<,见分析 【分析】(1)按照不等式的性质求解,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即可;(2)先分别解不等式①和①,由不等式组解集的取法得不等式组的解集,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即可.解:(1)去分母得:()()3212112x x --+≥,去括号得:632212x x ---≥,移项得:621232x x -≥++,合并同类项得:417x ≥,把x 的系数化为1得:174x ≥;(2)()52315x x x x +⎧>⎪⎨⎪--≤⎩①②,由①得:5x <,由①得:1x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5x -≤<.【点拨】本题考查了解不等式和解不等式组,以及在数轴上表示其解集,牢固掌握不等式的性质,明确不等式组解集的取法,是解题的关键.20.(1)1x <;(2)B .【分析】(1)根据点B 在点A 的右侧,列出不等式即可求出;(2)利用(1)的结果可判断-x+2的位置.解:(1)根据题意,得231x -+>,解得1x <,(2)①x<1,①-x>-1,①-x+2>1,故选B .【点拨】本题考查了数轴的运用.关键是利用数轴,数形结合求出答案.21.(1) a x a -<<; (2) 5353x x ->-⎧⎨-<⎩,28x <<. 【分析】(1)根据题中所给出的例子进行解答即可;(2)根据题中所给的实例列出关于x 的不等式组,求出其解集即可.(1)解:3x <的解集是33x -<<,∴不等式||(0)x a a <>的解集为:a x a -<<.故答案为:a x a -<<;(2)解:3x <的解集是33x -<<,∴求|5|3x -<的解集是353x -<-<,353x -<-<可化为5353x x ->-⎧⎨-<⎩, ∴求|5|3x -<的解集实质上是求不等式组5353x x ->-⎧⎨-<⎩, 解得28x <<.故答案为:5353x x ->-⎧⎨-<⎩.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根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求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2.(1) 2a ≥ (2) 5a b +≥ (3) 32m +【分析】(1)用a 表示出该方程的解,再根据关于x 、y 的该方程组的解都为非负数,即得出关于a 的方程组,解出a 的解集即可;(2)由21a b -=,得出12b a +=,再根据a 的取值范围,即可得出b 的取值范围,再求出a b +的取值范围即可;(3)由a b m -=,即得出a m b =+,由a 的取值范围,即可用m 表示出b 的取值范围.由b 的取值范围,即可用m 表示出a 的取值范围,即可求出2a b +的取值范围,即得出其最大值. 解:(1)解方程21258x y x y a -=-⎧⎨+=-⎩, 得:223x a y a =-⎧⎨=-⎩. ①关于x 、y 的该方程组的解都为非负数,即00x y ≥⎧⎨≥⎩, ①20230a a -≥⎧⎨-≥⎩, 解得:2a ≥;(2)①21a b -=,即12b a +=, ①122b +≥, 解得:3b ≥,①235a b +≥+=;(3)①a b m -=,即a m b =+,①2m b +≥,①2b m ≥-①1b ≤,1m >,①21m b -≤≤.①1b ≤,①21a m ≤≤+,①6232m a b m -≤+≤+,①2a b +的最大值为3+2m .【点拨】本题考查解二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掌握求解集的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是解题关键.23.(1)甲物资采购了300吨,乙物质采购了240吨;(2)共有3种运输方案,方案1:安排25辆A 型卡车,25辆B 型卡车;方案2:安排26辆A 型卡车,24辆B 型卡车;方案3:安排27辆A 型卡车,23辆B 型卡车.【分析】(1)设甲物资采购了x 吨,乙物质采购了y 吨,根据“某省红十字会采购甲、乙两种抗疫物资共540吨,且采购两种物资共花费1380万元”,即可得出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出结论;(2)设安排A 型卡车m 辆,则安排B 型卡车(50-m )辆,根据安排的这50辆车一次可运输300吨甲物质及240吨乙物质,即可得出关于m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之即可得出m 的取值范围,再结合m 为正整数即可得出各运输方案.解:(1)设甲物资采购了x 吨,乙物质采购了y 吨,依题意,得:540321380x y x y +⎧⎨+⎩==, 解得:300240x y ⎧⎨⎩==.答:甲物资采购了300吨,乙物质采购了240吨.(2)设安排A 型卡车m 辆,则安排B 型卡车(50-m )辆,依题意,得:()()75503003750240m m m m ⎧+-≥⎪⎨+-≥⎪⎩, 解得:25≤m ≤2712.①m 为正整数,①m 可以为25,26,27,①共有3种运输方案,方案1:安排25辆A 型卡车,25辆B 型卡车;方案2:安排26辆A 型卡车,24辆B 型卡车;方案3:安排27辆A 型卡车,23辆B 型卡车.【点拨】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1)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2)根据各数量之间的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4.(1) ①①; (2) 存在,x =2.【分析】(1)逐一计算,判断即可. (2)根据题意,建立不等式组3+603(3+6)+6123(3+6)+60x x x -≤----⎧⎪⎨⎪⎩<>,确定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有则存在;无则不存在.(1)解:根据题意,得代数式为36x -+,当=3x 时,,所以程序操作仅进行一次就停止不可能,故①不符合题意;当=1x -时,363(1)690x -+=-⨯-+=>,所以程序操作仅进行一次就停止,故①符合题意;当0x <时,所以30x ->,所以360x -+>6>,所以程序操作仅进行一次就停止,故①符合题意;当3x <时,360x -+<也可能360x -+>,所以程序操作仅进行一次就停止不可能,故①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①①.(2)存在,且2x =,理由如下:①程序只能进行两次操作,第一次计算的代数式是()36x -+,第二次输出的代数式是()()3366x -⨯-++,根据题意,得3+603(3+6)+6123(3+6)+60x x x -≤----⎧⎪⎨⎪⎩<>, 解得823x ≤<, ①x 为整数,所以2x =.【点拨】本题考查了程序计算,不等式组的应用,正确理解程序,建立正确的不等式组是解题的关键.。
…… 图③图②图①1.当x 变化时, 时有最小值2,则t =____________.2.对于正数x ,规定f(x)=x1+x ,例如f(3)=31+3=34f(4)=41+4=45,,计算f(12015)+f(12014)+f(12013)+…+f(13)+f(12)+f(1)+f(2)+f(3)+…+f (2013)+f (2014)+f (2015)=______? 设[x]表示不小于x 的最小整数,如[]=4,[4]=4,[]=4,[-)=-1,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①[0]=0②[x]-x 的最小值是0③[x]-x 的最大值是0④存在实数x ,使[x]-x=成立.3.我们常用的数是十进制数,计算机程序使用的是二进制数(只有数码0和1),它们两者之间可以互相换算,如将(101)2,(1011)2换算成十进制数应为:1121212021)1011(01232=⨯+⨯+⨯+⨯=,按此方式,将二进制(1001)2换算成十进制数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 9 4.观察下列各式:()1121230123⨯=⨯⨯-⨯⨯;()1232341233⨯=⨯⨯-⨯⨯;()1343452343⨯=⨯⨯-⨯⨯…… 计算:3×(1×2+2×3+3×4+…+99×100)=( )A .97×98×99B .98×99×100C .99×100×101D .100×101×1025.直线上有2018个点,我们进行如下操作:在每相邻两点间插入1个点,经过3次这样的操作后,直线上共有 ▲ 个点.6. (2010年安徽中考)下面两个多位数1248624……、6248624……,都是按照如下方法得到的:将第一位数字乘以2,若积为一位数,将其写在第2位上,若积为两位数,则将其个位数字写在第2位。
《方差》提高训练一、选择题1.一组数据0,1,2,2,3,4.若添加一个数据2,则下列统计量中,发生变化的是()A.方差B.众数C.极差D.平均数2.在一次11人参加的歌咏比赛中,预赛成绩各不同,要取前6名参加决赛,小丽已经知道自己的成绩,她想知道自己是否能进入决赛,只需要再知道这11名同学成绩的()A.平均数B.众数C.中位数D.方差3.某小组长统计组内5人一天在课堂上的发言次数分別为3,3,0,4,5.关于这组数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众数是3B.中位数是0C.平均数3D.方差是2.8 4.在发生某公共卫生事件期间,有专业机构认为该事件在一段时间没有发生大规模群体感染的标志为“连续10天,每天新增疑似病例不超过7人”.根据过去10天甲、乙、丙、丁四地新增疑似病例数据,一定符合该标志的是()A.甲地:总体平均值为3,中位数为4B.乙地:总体平均值为2,总体方差为3C.丙地:中位数为2,众数为3D.丁地:总体平均值为l,总体方差大于05.在一次射击训练中,甲、乙两人各射击10次,两人10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2=0.43,S乙2=0.51,则关于甲、乙两人在这次射均是8.9环,方差分别是S甲击训练中成绩稳定性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比乙稳定B.乙比甲稳定C.甲和乙一样稳定D.甲、乙稳定性没法比较二、填空题6.已知一组数据:﹣1,2,0,5,6,则这组数据的极差是.7.若一组数据x1,x2,x3,x4,…x n,的方差为5,则另一组数据2x1+3,2x2+3,2x3+3,2x4+3,…2x n+3的方差为.8.若一组数据a、b、c、d的方差是2,则a+1、b+1、c+1、d+1的方差是.9.为了比较甲、乙两种水稻秧苗哪种出苗更整齐,各随机抽取50株,量出每株长度,发现两组秧苗的平均长度一样,甲、乙的方差分别是3.5,10.9,则出苗更整齐的是(填“甲”或“乙”).10.数据:2,5,4,2,2的中位数是,众数是,方差是.三、解答题11.在小明、小红两名同学中选拔一人参加2018年张家界市“经典诗词朗诵”大赛,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两人5次测试成绩(单位:分)如下:小明:80,85,82,85,83小红:88,79,90,81,72.回答下列问题:(1)求小明和小红测试的平均成绩;(2)求小明和小红五次测试成绩的方差.12.一组数据:1,2,x,y,4,6,其中x<y,中位数是2.5,众数是2.求:(1)这组数据的平均数;(2)这组数据的方差.13.我市准备挑选一名跳高运动员参加省中学生运动会,对跳高队的甲、乙两名运动员进行了8次选拔比赛,他们的成绩(单位:cm)如下甲:170 165 168 169 172 173 168 167乙:163 174 173 162 163 171 170 176(1)甲、乙两名运动员的跳高平均成绩分别是多少?(2)哪名运动员的成绩更为稳定?为什么?(3)若预测,跳过165cm就很可能获得冠军该校为了获得冠军,可能选哪位运动员参赛?为什么?若预测跳过170m才能得冠军,可能选哪位运动员参赛?为什么?14.某中学举办“网络安全知识答题竞赛”,七、八年级根据初赛成绩各选出5名选手组成代表队参加决赛,两个队各选出的5名选手的决赛成绩如图所示.平均分(分)中位数(分)众数(分)方差(分2)2七年级a85b S七年级八年级85c100160(1)根据图示填空:a=,b=,c=;(2)结合两队成绩的平均数和中位数进行分析,哪个代表队的决赛成绩较好?2,并判断哪一个代表队选手成绩(3)计算七年级代表队决赛成绩的方差S七年级较为稳定.15.某射击队教练为了了解队员训练情况,从队员中选取甲、乙两名队员进行射击测试,相同条件下各射靶5次,成绩统计如下:命中环数678910甲命中相应环数的次数01310乙命中相应环数的次数21011(1)根据上述信息可知:甲命中环数的中位数是,乙命中环数的众数是;(2)甲、乙两人中(填“甲”或“乙”)的成绩比较稳定;(3)如果乙再射击1次,命中7环,那么乙射击的这6次成绩的方差比前5次成绩的方差.(填“大”、“小”或“不变”)《方差》提高训练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一组数据0,1,2,2,3,4.若添加一个数据2,则下列统计量中,发生变化的是()A.方差B.众数C.极差D.平均数【分析】依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定义和公式求解即可.【解答】解:A、原来数据的方差=[(0﹣2)2+(1﹣2)2+2×(2﹣2)2+(3﹣2)2+(4﹣2)2]=,添加数字3后的方差=[(0﹣2)2+(1﹣2)2+3×(2﹣2)2+(3﹣2)2+(4﹣2)2]=,故方差发生了变化.B、原来数据的众数是2,添加数字2后众数仍为2,故B与要求不符;C、原来数据的中位数是2,添加数字2后中位数仍为2,故C与要求不符;D、原来数据的平均数是2,添加数字2后平均数仍为2,故D与要求不符;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众数、中位数、方差、平均数,熟练掌握相关概念和公式是解题的关键.2.在一次11人参加的歌咏比赛中,预赛成绩各不同,要取前6名参加决赛,小丽已经知道自己的成绩,她想知道自己是否能进入决赛,只需要再知道这11名同学成绩的()A.平均数B.众数C.中位数D.方差【分析】由于有11名同学参加歌咏比赛,要取前6名参加决赛,故应考虑中位数的大小.【解答】解:共有11名学生参加预赛,取前6名,所以小丽需要知道自己的成绩是否进入前6.我们把所有同学的成绩按大小顺序排列,第6名的成绩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所以小丽知道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才能知道自己是否进入决赛.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用中位数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3.某小组长统计组内5人一天在课堂上的发言次数分別为3,3,0,4,5.关于这组数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众数是3B.中位数是0C.平均数3D.方差是2.8【分析】根据方差、众数、平均数、中位数的含义和求法,逐一判断即可.【解答】解:将数据重新排列为0,3,3,4,5,则这组数的众数为3,中位数为3,平均数为=3,方差为×[(0﹣3)2+2×(3﹣3)2+(4﹣3)2+(5﹣3)2]=2.8,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众数、中位数、平均数以及方差,解题的关键是牢记概念及公式.4.在发生某公共卫生事件期间,有专业机构认为该事件在一段时间没有发生大规模群体感染的标志为“连续10天,每天新增疑似病例不超过7人”.根据过去10天甲、乙、丙、丁四地新增疑似病例数据,一定符合该标志的是()A.甲地:总体平均值为3,中位数为4B.乙地:总体平均值为2,总体方差为3C.丙地:中位数为2,众数为3D.丁地:总体平均值为l,总体方差大于0【分析】根据平均数和中位数不能限制某一天的病例超过7人,中位数和众数也不能确定,当总体方差大于0,不知道总体方差的具体数值,因此不能确定数据的波动大小,当总体平均数是2,若有一个数据超过7,则方差就大于3,从而得出答案.【解答】解:∵平均数和中位数不能限制某一天的病例超过7人,∴A不正确;∵设连续10天,每天新增疑似病例分别为x1,x2,x3,…x10,并设有一天超过7人,设第一天为8人,则S2=[(8﹣2)2+(x2﹣2)2+…+(x10﹣2)2]>3,因为总体方差为3,所以说明连续10天,每天新增疑似病例不超过7人,∴B正确;∵中位数和众数不能确定,∴C不正确;∵当总体方差大于0,不知道总体方差的具体数值,因此不能确定数据的波动大小,∴D不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方差、中位数、众数和平均数,熟练掌握方差、中位数、众数和平均数的意义是本题的关键.5.在一次射击训练中,甲、乙两人各射击10次,两人10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2=0.43,S乙2=0.51,则关于甲、乙两人在这次射均是8.9环,方差分别是S甲击训练中成绩稳定性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比乙稳定B.乙比甲稳定C.甲和乙一样稳定D.甲、乙稳定性没法比较【分析】根据方差的定义,方差越小数据越稳定即可求解.2=0.43<S乙2=0.51,方差小的为甲,【解答】解:因为S甲所以关于甲、乙两人在这次射击训练中成绩稳定是甲,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方差的意义.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二、填空题6.已知一组数据:﹣1,2,0,5,6,则这组数据的极差是7.【分析】根据极差的公式:极差=最大值﹣最小值.找出所求数据中最大的值6,最小值﹣1,再代入公式求值.【解答】解:这组数据的极差为6﹣(﹣1)=7,故答案为:7.【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极差,极差反映了一组数据变化范围的大小,求极差的方法是用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7.若一组数据x1,x2,x3,x4,…x n,的方差为5,则另一组数据2x1+3,2x2+3,2x3+3,2x4+3,…2x n+3的方差为20.【分析】先根据x1、x2、…、x n的方差是5,求出数据2x1,2x2,2x3…的方差,即可得出的答案.【解答】解:∵x1、x2、…、x n的方差是5,∴数据2x1,2x2,2x3…的方差是4×5=20;∴数据2x1+3,2x2+3,2x3+3,2x4+3,…2x n+3的方差是20;故答案为:20.【点评】本题考查了方差的定义.当数据都加上一个数(或减去一个数)时,平均数也加或减这个数,方差不变,即数据的波动情况不变;当数据都乘以一个数(或除以一个数)时,平均数也乘以或除以这个数,方差变为这个数的平方倍.8.若一组数据a、b、c、d的方差是2,则a+1、b+1、c+1、d+1的方差是2.【分析】根据方差的计算公式:一般地设n个数据,x1,x2,…x n的平均数为,则方差S2=[(x1﹣)2+(x2﹣)2+…+(x n﹣)2]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设一组数据a、b、c、d的平均数为m,∴一组新数据a+1、b+1、c+1、d+1的平均数为m+1,∵一组数据a、b、c、d方差是2,∴[(a﹣m)2+(b﹣m)2+(c﹣m)2+(d﹣m)2)]=2,∴[(a+1﹣m﹣1)2+(b+1﹣m﹣1)2+(c+1﹣m﹣1)2+(d+1﹣m﹣1)2)]=[(a﹣m)2+(b﹣m)2+(c﹣m)2+(d﹣m)2)]=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方差的计算,一般地设n个数据,x1,x2,…x n的平均数为,则方差S2=[(x1﹣)2+(x2﹣)2+…+(x n﹣)2].9.为了比较甲、乙两种水稻秧苗哪种出苗更整齐,各随机抽取50株,量出每株长度,发现两组秧苗的平均长度一样,甲、乙的方差分别是3.5,10.9,则出苗更整齐的是甲(填“甲”或“乙”).【分析】方差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解:∵甲、乙方差分别是3.5、10.9,∴S2甲<S2乙,∴甲秧苗出苗更整齐;故答案为甲.【点评】本题考查方差的意义,它表示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10.数据:2,5,4,2,2的中位数是2,众数是2,方差是 1.6.【分析】根据中位数、众数和方差的定义计算可得.【解答】解:将数据重新排列为2、2、2、4、5,所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2、众数是2,平均数为=3,则方差为×[3×(2﹣3)2+(4﹣3)2+(5﹣3)2]=1.6,故答案为:2、2、1.6.【点评】本题为考查统计知识中的方差、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中位数的概念掌握得不好,不把数据按要求重新排列,就会出错.三、解答题11.在小明、小红两名同学中选拔一人参加2018年张家界市“经典诗词朗诵”大赛,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两人5次测试成绩(单位:分)如下:小明:80,85,82,85,83小红:88,79,90,81,72.回答下列问题:(1)求小明和小红测试的平均成绩;(2)求小明和小红五次测试成绩的方差.【分析】(1)根据平均数的定义求解可得;(2)根据方差的计算公式计算可得.【解答】解:(1)小明成绩的平均数为×(80+85+82+85+83)=83(分),小红成绩的平均数为×(88+79+90+81+72)=82(分);2=×[(80﹣83)2+2×(85﹣83)2+(82﹣83)2+(83﹣83)2]=,(2)S小明S小红2=×[(88﹣82)2+(79﹣82)2+(90﹣82)2+(81﹣82)2+(72﹣82)2]=42.【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方差、平均数的计算,掌握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方差的计算公式s2=[(x1﹣)2+(x2﹣)2+…+(x n﹣)2])是解题的关键.12.一组数据:1,2,x,y,4,6,其中x<y,中位数是2.5,众数是2.求:(1)这组数据的平均数;(2)这组数据的方差.【分析】(1)根据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求出x,y的值,再依据平均数的定义计算可得;(2)根据方差的定义列式计算可得.【解答】解:(1)∵这组数据的众数是2,∴x,y中有一个数为2,又数据的中位数为2.5,∴x+y=2×2.5=5,结合x<y知x=2,y=3,∴这组数据为1,2,2,3,4,6,则数据的平均数为=3;(2)这组数据的方差为×[(1﹣3)2+2×(2﹣3)2+(3﹣3)2+(4﹣3)2+(6﹣3)2]=.【点评】本题为统计题,考查方差、平均数、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中位数的概念掌握得不好,不把数据按要求重新排列,就会出错.13.我市准备挑选一名跳高运动员参加省中学生运动会,对跳高队的甲、乙两名运动员进行了8次选拔比赛,他们的成绩(单位:cm)如下甲:170 165 168 169 172 173 168 167乙:163 174 173 162 163 171 170 176(1)甲、乙两名运动员的跳高平均成绩分别是多少?(2)哪名运动员的成绩更为稳定?为什么?(3)若预测,跳过165cm就很可能获得冠军该校为了获得冠军,可能选哪位运动员参赛?为什么?若预测跳过170m才能得冠军,可能选哪位运动员参赛?为什么?【分析】(1)根据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将数据先求和,再除以8即可得到各自的平均数;(2)分别计算、并比较两人的方差即可判断.(3)根据题意,分析数据,若跳过165cm就很可能获得冠军,则在8次成绩中,甲8次都跳过了165cm,而乙只有5次;若跳过170cm才能得冠军,则在8次成绩中,甲只有3次都跳过了170cm,而乙有5次.【解答】解:(1)分别计算甲、乙两人的跳高平均成绩:甲的平均成绩为:(170+165+168+169+172+173+168+167)=169cm,乙的平均成绩为:(163+174+173+162+163+171+170+176)=169cm;(2)分别计算甲、乙两人的跳高成绩的方差分别:S甲2=×48=6cm2,S乙2=×216=27cm2,∴甲运动员的成绩更为稳定;(3)若跳过165cm就很可能获得冠军,则在8次成绩中,甲8次都跳过了165cm,而乙只有5次,所以应选甲运动员参加;若跳过170cm才能得冠军,则在8次成绩中,甲只有3次都跳过了170cm,而乙有5次,所以应选乙运动员参加.【点评】本题考查方差的意义.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14.某中学举办“网络安全知识答题竞赛”,七、八年级根据初赛成绩各选出5名选手组成代表队参加决赛,两个队各选出的5名选手的决赛成绩如图所示.平均分(分)中位数(分)众数(分)方差(分2)2七年级a85b S七年级八年级85c100160(1)根据图示填空:a=85,b=85,c=80;(2)结合两队成绩的平均数和中位数进行分析,哪个代表队的决赛成绩较好?2,并判断哪一个代表队选手成绩(3)计算七年级代表队决赛成绩的方差S七年级较为稳定.【分析】(1)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和众数、中位数的定义分别进行解答,然后把表补充完整即可;(2)根据平均数相同的情况下,中位数高的哪个队的决赛成绩较好;(3)根据方差公式先算出各队的方差,然后根据方差的意义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1)七年级的平均分a==85,众数b=85,八年级选手的成绩是:70,75,80,100,100,故中位数c=80;故答案为:85,85,80(2)由表格可知七年级与八年级的平均分相同,七年级的中位数高,故七年级决赛成绩较好;(3)S2==70(分2),七年级S2七年级<S2八年级∴七年级代表队选手成绩比较稳定.【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方差的定义,它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15.某射击队教练为了了解队员训练情况,从队员中选取甲、乙两名队员进行射击测试,相同条件下各射靶5次,成绩统计如下:命中环数678910甲命中相应环数的次数01310乙命中相应环数的次数21011(1)根据上述信息可知:甲命中环数的中位数是8,乙命中环数的众数是6;(2)甲、乙两人中甲(填“甲”或“乙”)的成绩比较稳定;(3)如果乙再射击1次,命中7环,那么乙射击的这6次成绩的方差比前5次成绩的方差小.(填“大”、“小”或“不变”)【分析】(1)根据众数、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即可;(2)根据平均数的定义先求出甲和乙的平均数,再根据方差公式求出甲和乙的方差,然后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答案;(3)根据方差公式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1)把甲命中环数从小到大排列为7,8,8,8,9,最中间的数是8,则中位数是8;在乙命中环数中,6出现了2次,出现的次数最多,则乙命中环数的众数是6;故答案为:8,6;(2)甲的平均数是:(7+8+8+8+9)÷5=8,则甲的方差是:[(7﹣8)2+3(8﹣8)2+(9﹣8)2]=0.4,乙的平均数是:(6+6+7+9+10)÷5=7.6,则甲的方差是:[2(6﹣7.6)2+(7﹣7.6)2+(9﹣7.6)2+(10﹣7.6)2]=2.64,所以甲的成绩比较稳定,故答案为:甲;(3)如果乙再射击1次,命中7环,那么乙射击的这6次成绩的方差比前5次成绩的方差小.故答案为:小.【点评】本题考查了方差:一组数据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方差通常用s2来表示,计算公式是:s2=[(x1﹣x¯)2+(x2﹣x¯)2+…+(x n﹣x¯)2];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也考查了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一、选择题1.若a b >,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A .a c b c ->-B .22ac ab >C .c a c b -<-D .a c b c +>+ 2.下列不等式的变形正确的是( )A .由612m -<,得61m <B .由33x ->,得1x >-C .由03x >,得3x > D .由412a -<,得3a >- 3.关于x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如图所示,则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A .1x >-B .3x ≤C .13x -≤≤D .13x -<≤ 4.已知点()3,2P a a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在第四象限,则a 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5.已知01m <<,则m 、2m 、1m ( ) A .21m m m >> B .21m m m >> C .21m m m >> D .21m m m>> 6.如果不等式组5x x m <⎧⎨>⎩有解,那么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 >5 B .m≥5 C .m <5 D .m≤87.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133x y m x y -=+⎧⎨+=⎩的解满足0x y +>,则m 的取值范围为( )A .2m >-B .2m >C .3m >D .2m <-8.关于x 的不等式620x x a -≤⎧⎨≤⎩有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3 B .a≤3 C .a≥3 D .a >39.不等式组36030x x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A . B .C .D .10.若线段4、4、m 能构成三角形,且使关于x 的不等式组23834x m x m >-⎧⎨-+≥-⎩有解的所有整数m 的和为( )A .6B .1C .2D .311.已知关于x 的方程:24263a x x x --=-的解是非正整数,则符合条件的所有整数a 的值有( )种.A .3B .2C .1D .0二、填空题12.“鼠去牛来辞旧岁,龙飞凤舞庆明时.”在新年的钟声敲响之际,南开中学初2022级举行了元旦晚会.在晚会前,一、二、三班都组织购买了 A 、B 、C 三类糖果.已知一班分别购买 A 、B 、C 三类糖果各3千克、2千克、5千克,二班分别购买A 、B 、C 三类糖果各 2千克、1千克、4千克,且一班和二班购买糖果的总金额比值为3∶2.若三类糖果单价和为108元,且各单价是低于50元/千克的整数,A 与C 单价差大于25元.则三班分别购买A 、B 、C 三类糖果各2千克、3千克、4千克的总金额为______元.13.为了方便同学们进行丰富阅读,南开中学图书馆订购了A ,B ,C 三类新书,共900本,其中A 类数量是B 类数量的4倍,C 类数量不超过A 类数量的5528倍,且A 类数量不超过400本.新书开始借阅后,深受同学欢迎,图书管理员提供了两种方案来增订这三类书若干本(两种方案增订的图书总量相同),方案一:按2:3:5的比例增订A ,B ,C 三类书;方案二:按4:1:5的比例增订A ,B ,C 三类书,经计算,若按方案一增订,则增订后A ,B 两类书总数量之比为7:2,那么按方案二增订时,增订后A ,C 两类书总数量之比为______.14.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221x a b x a b -≥⎧⎨-<+⎩的解集为55x -≤<,则a b 的值为___________. 15.若不等式组52355x x x a +≤-⎧⎨-+<⎩无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16.关于x 的不等式组0321x a x -≥⎧⎨->⎩有3个整数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7.己知不等式组1x x a≤⎧⎨≤⎩的解集是1x ≤,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18.若关于x 的不等式x a ≥的负整数解是1,2,3---,则实数a 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 19.若不等式a x c x c b+>⎧⎨≥-⎩的解为x≥-b+c ,则a ,b 的大小关系一定满足:a___b . 20.关于x 的不等式组0821x m x -≥⎧⎨->⎩有3个整数解,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21.若a b >0,c b<0,则ac________0. 三、解答题22.已知点()39,210A m m --,分别根据下列条件解决问题:(1)点A 在x 轴上,求m 的值;(2)点A 在第四象限,且m 为整数,求点A 的坐标.23.某水果店购买某种水果的进价为18元/千克,在销售过程中有10%的水果损耗,该水果店以a 元/千克的标价出售该种水果.(1)为避免亏本,求a 的最小值.(2)若该水果店以标价销售了70%的该种水果,在扣除10%损耗后,剩下的20%水果按10元/千克的价格售完.为确保销售该种水果所得的利润率不低于20%,求a 的最小值.24.解不等式组:124(3)21223x x x x --≥⎧⎪-⎨+>⎪⎩. 25.某物流公司在疫情期间,要将300吨防疫物资运往某地,现有A 、B 两种型号的汽车可供调用.已知A 型汽车每辆比B 型车可多装5吨.6辆A 型车与2辆B 型车刚好能装完150吨物资.要求在每辆车不超载的条件下,把300吨防疫物资装运完.(1)求A 型车、B 型车各能装多少吨物资?(2)若确定调用5辆A 型车,则至少还需调用B 型车多少辆?一、选择题1.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15x a x b -≥⎧⎨+≤⎩的解集是3≤x ≤5,则+a b 的值为( ) A .6 B .8 C .10 D .122.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3x 05m x +⎧⎨-⎩<>的所有整数解的和为-9,则m 的取值范围( ) A .3≤m <6B .4≤m <8C .3≤m <6或-6≤m <-3D .3≤m <6或-8≤m <-4 3.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1021x x x a -⎧<⎪⎨⎪+>⎩有且只有一个整数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11a -<≤B .11a -≤<C .31a -<≤-D .31a -≤<- 4.如果a b >,可知下面哪个不等式一定成立( )A .a b ->-B .11a b <C .2a b b +>D .2a ab >5.不等式组3213,23251223x x x x ++⎧≤+⎪⎨⎪->-⎩的解集为( )A .B .C .D . 6.若a b >,则下列不等式中,不成立的是( )A .33a b ->-B .33a b ->-C .33a b > D .22a b -+<-+ 7.下列不等式中,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是( )A .2x 10->B .12-<C .3x 2y 1-≤-D .2y 35+> 8.若关于x 的方程 332x a += 的解是正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23a <B .23a >C .a 为任何实数D .a 为大于0的数9.若关于x 的不等式组0722x m x -<⎧⎨-≤⎩的整数解共有3个,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5<m <6 B .5<m ≤6 C .5≤m ≤6 D .6<m ≤7 10.已知a<b ,则下列四个不等式中,不正确的是( )A .a+2<b+2B .22ac bc <C .1122a b <D .-2a-1-2b-1> 11.已知实数x ,y ,且2<2x y ++,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A .x y >B .44x y ->-C .33x y ->-D .22x y > 二、填空题12.a b ≥,1a -+_____1b -+13.不等式组2x a x >⎧⎨>⎩的解为2x >,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14.若||1(2)3m m x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m 的值是___________.15.若关于x 的不等式组0721x m x -<⎧⎨-≤⎩的整数解共有4个,则整数解是________,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6.若不等式00x b x a -<⎧⎨+>⎩的解集为23x <<,则a ,b 的值分别为_______________. 17.关于x 的不等式组0321x a x -≥⎧⎨->⎩有3个整数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8.己知不等式组1x x a≤⎧⎨≤⎩的解集是1x ≤,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19.点()1,2P x x -+不可能在第__________象限.20.已知a 、b 的和,a 、b 的积及b 的相反数均为负,则a ,b ,a -,+a b ,b a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用“<”把它们连接起来)21.在实数范围内规定一种新的运算“☆”,其规则是:a ☆b=3a+b ,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x ☆m>1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如图所示.则m 的值是________ .三、解答题22.为发展校园足球运动,某城区四校决定联合购买一批足球运动装备.市场调查发现:甲、乙两商场以同样的价格出售同种品牌的足球服和足球,已知每套队服比每个足球多50元,两套队服与三个足球的费用相等,经洽谈,甲商场优惠方案是:每购买十套队服,送一个足球;乙商场优惠方案是:若购买队服超过80套,则购买足球打八折.(1)求每套队服和每个足球的价格是多少元;(2)若城区四校联合购买100套队服和()10a a >个足球,请用含a 的式子分别表示出到甲商场和乙商场购买装备所花费用;(3)在(2)的条件下,计算a 为何值时,两家商场所花费用相同;(4)在(3)的条件下,假如你是本次购买任务的负责人,你认为到甲、乙哪家商场购买比较合算?(直接写出方案)23.解下列不等式(组):(1)2132x x -≤; (2)把它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3(2)41213x x x x --≤⎧⎪+⎨>-⎪⎩ 24.某电器经销商计划同时购进一批甲、乙两种型号的微波炉,若购进1台甲型微波炉和2台乙型微波炉,共需要资金2600元;若购进2台甲型微波炉和3台乙型微波炉,共需要资金4400元.(1)求甲、乙型号的微波炉每台进价为多少元?(2)该店计划购进甲、乙两种型号的微波炉销售,预计用不多于1.8万元且不少于1.74万元的资金购进这两种型号的微波炉共20台,请问有几种进货方案?请写出进货方案; (3)甲型微波炉的售价为1400元,售出一台乙型微波炉的利润率为45%.为了促销,公司决定甲型微波炉九折出售,而每售出一台乙型微波炉,返还顾客现金m 元,要使(2)中所有方案获利相同,则m 的值应为多少?25.解下列方程(方程组)或不等式(组).(1)[]{}3213(21)35x x ---+=(2)2(53)3(12)x x x +≤--(3)解方程214163x x --=- (4)解方程组2538x y x y +=⎧⎨-=⎩(代入法解)(5)372(1) 423133 x xx x-<-⎧⎪⎨+≥-⎪⎩(6)0.35340.532m n m nm n m n+-⎧-=⎪⎪⎨+-⎪+=⎪⎩一、选择题1.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5210x x a -≥-⎧⎨->⎩无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3 B .a ≥3C .a >3D .a ≤3 2.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15x a x b -≥⎧⎨+≤⎩的解集是3≤x ≤5,则+a b 的值为( ) A .6 B .8 C .10 D .123.不等式组1322<4x x ->⎧⎨-⎩的解集是( ) A .4x > B .1x >- C .14x -<< D .1x <- 4.下列不等式的变形正确的是( )A .由612m -<,得61m <B .由33x ->,得1x >-C .由03x >,得3x > D .由412a -<,得3a >- 5.已知点()121M m m --,在第四象限,则m 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6.已知x=2是不等式()()5320x ax a --+≤的解,且x=1不是这个不等式的解,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a >1B .a≤2C .1<a≤2D .1≤a≤2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若a b >,则a 1b 1->-B .若3a 3b >,则a b >C .若a b >,且c 0≠,则ac bc >D .若a b >,则7a 7b -<-8.下列不等式中,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是( )A .2x 10->B .12-<C .3x 2y 1-≤-D .2y 35+>9.关于x 的不等式620x x a -≤⎧⎨≤⎩有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3 B .a≤3 C .a≥3 D .a >310.爆破员要爆破一座旧桥,根据爆破情况,安全距离是70米(人员要撤到70米及以外的地方).已知人员撤离速度是7米/秒,导火索燃烧速度是10.3厘米/秒,为了确保安全,这次爆破的导火索至少为( )A .100厘米B .101厘米C .102厘米D .103厘米 11.若关于x 的不等式组132(2)x a x x ≥-⎧⎨≤+⎩仅有四个整数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2a ≤≤ B .12a ≤<C .12a <≤D .12a << 二、填空题12.若()a 1x a 1-<-的解集为x 1>,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3.不等式21302x --的非负整数解共有__个. 14.已知:[]x 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例:[]4.84=,[]0.81-=-.现定义:{}[]x x x =-,例:{}[]1.5 1.5 1.50.5=-=,则{}{}{}3.9 1.81+--=________.15.若关于x 的不等式x a ≥的负整数解是1,2,3---,则实数a 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 16.若不等式(2﹣a )x >2的解集是x <22a-,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 17.点()1,2P x x -+不可能在第__________象限.18.不等式组210360x x ->⎧⎨-<⎩的解集为_______. 19.若不等式组30x a x >⎧⎨-≤⎩只有三个正整数解,则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 20.方程组24x y k x y +=⎧⎨-=⎩的解满足1x >,1y <,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21.若关于x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1122x a x x ->⎧⎨->-⎩的解集是21x -<<,则a 的取值是__________.三、解答题22.某商家欲购进甲、乙两种抗疫用品共180件,其进价和售价如表:售价(元/件) 20 43(1)若商家计划销售完这批抗疫用品后能获利1240元,问甲、乙两种用品应分别购进多少件?(请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2)若商家计划投入资金少于5040元,且销售完这批抗疫用品后获利不少于1314元,请问有哪几种购货方案?并直接写出其中获利最大的购货方案.23.入汛以来,我国南方地区发生多轮降雨,造成的多地发生较重洪涝灾害.某爱心机构将为一受灾严重地区捐赠的物资打包成件,其中帐篷和食品共320件,帐篷比食品多80件. (1)求打包成件的帐篷和食品各多少件?(2)现计划租用甲、乙两种货车共8辆,一次性将这批帐篷和食品全部运往受灾地区.已知甲种货车最多可装帐篷40件和食品10件,乙种货车最多可装帐篷和食品各20件.安排甲、乙两种货车时有几种方案?请你帮助设计出来;(3)在第(2)问的条件下,如果甲种货车每辆需付运输费2000元,乙种货车每辆需付运输费1800元,应选择哪种方案可使运输费最少?最少运输费是多少元?24.阅读:我们知道,00a a a a a ≥⎧=⎨-<⎩于是要解不等式|3|4x -≤,我们可以分两种情况去掉绝对值符号,转化为我们熟悉的不等式,按上述思路,我们有以下解法:解:(1)当30x -≥,即3x ≥时:34x -≤解这个不等式,得:7x ≤由条件3x ≥,有:37x ≤≤(2)当30x -<,即3x <时,(3)4x --≤解这个不等式,得:1x ≥-由条件3x <,有:13x -≤<∴如图,综合(1)、(2)原不等式的解为17x -≤≤根据以上思想,请探究完成下列2个小题:(1)|1|2x +≤;(2)|2|1x -≥.25.不等式组231,12(2)x x x -≥-⎧⎨-≥-+⎩.。
《平方差公式》提高训练一、选择题1.如图,从边长为(a+2)cm的正方形纸片中剪去一个边长为(a﹣1)cm的小正方形(a>1),剩余部分沿虚线又剪拼一个长方形(不重叠无缝隙),则该长方形的周长为()A.(4a+4)cm B.(4a+6)cm C.(4a+8)cm D.(8a+4)cm 2.若(2﹣x)(2+x)(4+x2)=16﹣x n,则n的值等于()A.6B.4C.3D.23.计算(2+1)(22+1)(24+1)(28+1)+1的值是()A.1024B.28+1C.216+1D.2164.若(x+1)(x﹣1)(x2+1)(x4+1)=x n﹣1,则n等于()A.16B.8C.6D.45.如图,从边长为a的大正方形中剪掉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再将剩下的阴影部分剪开,拼成右边的长方形.根据图形的变化过程可以验证下列哪一个等式成立()A.(a﹣b)2=a2﹣2ab+b2B.a(a+b)=a2+abC.(a+b)2=a2+2ab+b2D.(a﹣b)(a+b)=a2﹣b2二、填空题6.计算:(3a﹣b)(﹣3a﹣b)=.7.如图,从边长为a的大正方形中剪掉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将阴影部分沿虚线剪开,拼成右边的长方形,分别计算这两个图形的阴影部分的面积,验证了公式.8.如果一个正整数能表示为两个正整数的平方差,那么称这个正整数为“智慧数”,例如,3=22﹣12,5=32﹣22,7=42﹣32,8=32﹣12…,因此3,5,7,8…都是“智慧数”在正整数中,从1开始,第2018个智慧数是.9.已知2a+b=2,2a﹣b=﹣4,则4a2﹣b2=.10.已知m+n=2019,m﹣n=,则m2﹣n2的值为.三、解答题11.计算:(a+1)(a﹣1)(a2﹣2)12.如图,将边长为m的正方形纸板沿虚线剪成两个小正方形和两个小长方形.拿掉边长为n的小正方形纸板后,再将剩下的三块拼成一个新长方形.(1)用含m和n的代数式表示拼成的新长方形的周长;(2)根据两个图形的面积关系,得到一个数学公式,请你写出这个数学公式.13.观察下列等式:(x﹣1)(x+1)=x2﹣1;(x﹣1)(x2+x+1)=x3﹣1(x﹣1)(x3+x2+x+1)=x4﹣1(x﹣1)(x4+x3+x2+x+1)=x5﹣1;……(1)猜想(x﹣1)(x n+x n﹣1+x n﹣2+…+x+1)=.运用上述规律,试求:(2)219+218+217+…+23+22+2+1.(3)52018+52017+52016+…+53+52+5+1.14.计算:(1)12502﹣1248×1252(用公式计算)(2)(﹣1)8×(0.2)5×(0.6)6×(﹣5)4 15.观察后填空①(x﹣1)(x+1)=x2﹣1②(x﹣1)(x2+x+1)=x3﹣1③(x﹣1)(x3+x2+x+1)=x4﹣1(1)填空:(x﹣1)(x99+x98+x97+…+x+1)=.(2)请利用上面的结论计算①(﹣2)50+(﹣2)49+(﹣2)48+…+(﹣2)+1②若x3+x2+x+1=0,求x2016的值.《平方差公式》提高训练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从边长为(a+2)cm的正方形纸片中剪去一个边长为(a﹣1)cm的小正方形(a>1),剩余部分沿虚线又剪拼一个长方形(不重叠无缝隙),则该长方形的周长为()A.(4a+4)cm B.(4a+6)cm C.(4a+8)cm D.(8a+4)cm 【分析】先根据图形求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再求出周长即可.【解答】解:长方形的宽为(a+2)﹣(a﹣1)=3cm,长为(a+2)+(a﹣1)=(2a+1)cm,所以长方形的周长为2(2a+1+3)=(4a+8)cm.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的应用,能正确根据图形表示出采访中的长和宽是解此题的关键.2.若(2﹣x)(2+x)(4+x2)=16﹣x n,则n的值等于()A.6B.4C.3D.2【分析】把等号左边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再根据x的指数相等求解.【解答】解:(2﹣x)(2+x)(4+x2)=(4﹣x2)(4+x2)=16﹣x4,∵(2﹣x)(2+x)(4+x2)=16﹣x n,∴16﹣x4=16﹣x n,则n=4,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方差公式,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平方差公式: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相乘,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即(a+b)(a﹣b)=a2﹣b2.3.计算(2+1)(22+1)(24+1)(28+1)+1的值是()A.1024B.28+1C.216+1D.216【分析】原式前面配上(2﹣1)这个因数,再依次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可得.【解答】解:原式=(2﹣1)(2+1)(22+1)(24+1)(28+1)+1=(22﹣1)(22+1)(24+1)(28+1)+1=(24﹣1)(24+1)(28+1)+1=(28﹣1)(28+1)+1=216﹣1+1=216,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方差公式,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平方差公式: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相乘,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即(a+b)(a﹣b)=a2﹣b2.4.若(x+1)(x﹣1)(x2+1)(x4+1)=x n﹣1,则n等于()A.16B.8C.6D.4【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计算(x+1)(x﹣1)=x2﹣1,(x2﹣1)(x2+1)=x4﹣1,(x4﹣1)(x4+1)=x8﹣1,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x+1)(x﹣1)=x2﹣1,(x2﹣1)(x2+1)=x4﹣1,(x4﹣1)(x4+1)=x8﹣1=x n﹣1,即n=8,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平方差公式,正确掌握平方差公式是解题的关键.5.如图,从边长为a的大正方形中剪掉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再将剩下的阴影部分剪开,拼成右边的长方形.根据图形的变化过程可以验证下列哪一个等式成立()A.(a﹣b)2=a2﹣2ab+b2B.a(a+b)=a2+abC.(a+b)2=a2+2ab+b2D.(a﹣b)(a+b)=a2﹣b2【分析】根据面积相等,列出关系式即可.【解答】解:由题意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a2﹣b2=(a+b)(a﹣b),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平方差公式的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根据根据在边长为a的大正方形中剪去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是解此题的关键.二、填空题6.计算:(3a﹣b)(﹣3a﹣b)=﹣9a2+b2.【分析】平方差公式: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相乘,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依此即可求解.【解答】解:(3a﹣b)(﹣3a﹣b)=﹣9a2+b2.故答案为:﹣9a2+b2.【点评】考查了平方差公式,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时,关键要找相同项和相反项,其结果是相同项的平方减去相反项的平方.7.如图,从边长为a的大正方形中剪掉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将阴影部分沿虚线剪开,拼成右边的长方形,分别计算这两个图形的阴影部分的面积,验证了公式a2﹣b2=(a+b)(a﹣b).【分析】利用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和矩形的面积公式分别表示出阴影部分的面积,然后根据面积相等列出等式即可.【解答】解:第一个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2﹣b2,第二个图形的面积是(a+b)(a﹣b).则a2﹣b2=(a+b)(a﹣b).故答案为:a2﹣b2=(a+b)(a﹣b).【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正确用两种方法表示阴影部分的面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8.如果一个正整数能表示为两个正整数的平方差,那么称这个正整数为“智慧数”,例如,3=22﹣12,5=32﹣22,7=42﹣32,8=32﹣12…,因此3,5,7,8…都是“智慧数”在正整数中,从1开始,第2018个智慧数是2693.【分析】如果一个数是智慧数,就能表示为两个正整数的平方差,设这两个数分别m、n,设m>n,即智慧数=m2﹣n2=(m+n)(m﹣n),因为m,n是正整数,因而m+n和m﹣n就是两个自然数.要判断一个数是否是智慧数,可以把这个数分解因数,分解成两个整数的积,看这两个数能否写成两个正整数的和与差.【解答】解:1不能表示为两个正整数的平方差,所以1不是“智慧数”.对于大于1的奇正整数2k+1,有2k+1=(k+1)2﹣k2(k=1,2,…).所以大于1的奇正整数都是“智慧数”.对于被4整除的偶数4k,有4k=(k+1)2﹣(k﹣1)2(k=2,3,…).即大于4的被4整除的数都是“智慧数”,而4不能表示为两个正整数平方差,所以4不是“智慧数”.对于被4除余2的数4k+2(k=0,1,2,3,…),设4k+2=x2﹣y2=(x+y)(x﹣y),其中x,y为正整数,当x,y奇偶性相同时,(x+y)(x﹣y)被4整除,而4k+2不被4整除;当x,y奇偶性相异时,(x+y)(x﹣y)为奇数,而4k+2为偶数,总得矛盾.所以不存在自然数x,y使得x2﹣y2=4k+2.即形如4k+2的数均不为“智慧数”.因此,在正整数列中前四个正整数只有3为“智慧数”,此后,每连续四个数中有三个“智慧数”.因为2017=(1+3×672),4×(672+1)=2692,所以2693是第2018个“智慧数”,故答案为:269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方差公式,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对题中新定义的理解与把握.9.已知2a+b=2,2a﹣b=﹣4,则4a2﹣b2=﹣8.【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当2a+b=2,2a﹣b=﹣4时,原式=(2a+b)(2a﹣b)=﹣8故答案为:﹣8【点评】本题考查平方差公式,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平方差公式,本题属于基础题型.10.已知m+n=2019,m﹣n=,则m2﹣n2的值为2018.【分析】直接利用平方差公式将原式变形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m+n=2019,m﹣n=,∴m2﹣n2=(m+n)(m﹣n)=2019×=2018.故答案为:2018.【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方差公式,正确将原式变形是解题关键.三、解答题11.计算:(a+1)(a﹣1)(a2﹣2)【分析】直接利用平方差公式以及多项式乘法运算法则计算得出答案.【解答】解:原式=(a2﹣1)(a2﹣2)=a4﹣a2﹣2a2+2=a4﹣3a2+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乘法运算,正确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12.如图,将边长为m的正方形纸板沿虚线剪成两个小正方形和两个小长方形.拿掉边长为n的小正方形纸板后,再将剩下的三块拼成一个新长方形.(1)用含m和n的代数式表示拼成的新长方形的周长;(2)根据两个图形的面积关系,得到一个数学公式,请你写出这个数学公式.【分析】(1)根据题意和矩形的性质列出代数式解答即可.(2)根据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即可得到平方差公式.【解答】解:(1)新长方形的周长=2[(m+n)+(m﹣n)]=4m.(2)由题意:m2﹣n2=(m+n)(m﹣n).【点评】本题考查平方差公式、长方形的面积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学会利用面积法解决实际问题.13.观察下列等式:(x﹣1)(x+1)=x2﹣1;(x﹣1)(x2+x+1)=x3﹣1(x﹣1)(x3+x2+x+1)=x4﹣1(x﹣1)(x4+x3+x2+x+1)=x5﹣1;……(1)猜想(x﹣1)(x n+x n﹣1+x n﹣2+…+x+1)=x n+1﹣1.运用上述规律,试求:(2)219+218+217+…+23+22+2+1.(3)52018+52017+52016+…+53+52+5+1.【分析】(1)根据已知算式得出的规律求出即可;(2)先变形,再根据已知算式得出的规律求出即可;(3)先变形,再根据已知算式得出的规律求出即可.【解答】解:(1)(x﹣1)(x n+x n﹣1+x n﹣2+…+x+1)=x n+1﹣1,故答案为:x n+1﹣1;(2)219+218+217+…+23+22+2+1=(2﹣1)×(219+218+217+…+23+22+2+1)=220﹣1;(3)52018+52017+52016+…+53+52+5+1=(5﹣1)×(52018+52017+52016+…+53+52+5+1)×=(52019﹣1).【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数字的变化类、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等知识点,能灵活运用规律进行计算是解此题的关键.14.计算:(1)12502﹣1248×1252(用公式计算)(2)(﹣1)8×(0.2)5×(0.6)6×(﹣5)4【分析】(1)先利用平方差公式的计算1248×1252,再计算即可;(2)根据积的乘方的逆用,直接计算即可.【解答】解:(1)12502﹣1248×1252=12502﹣(1250﹣2)×(1250+2)=12502﹣(12502﹣22)=12502﹣12502+22=4;(2)()8×(0.2)5×(0.6)6×(﹣5)4=()8×()5×()6×54=()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方差公式及积的乘方,解决此类计算题熟记公式是关键.15.观察后填空①(x﹣1)(x+1)=x2﹣1②(x﹣1)(x2+x+1)=x3﹣1③(x﹣1)(x3+x2+x+1)=x4﹣1(1)填空:(x﹣1)(x99+x98+x97+…+x+1)=x100﹣1.(2)请利用上面的结论计算①(﹣2)50+(﹣2)49+(﹣2)48+…+(﹣2)+1②若x3+x2+x+1=0,求x2016的值.【分析】(1)根据题意给出的规律即可求出答案.(2)①根据(x﹣1)(x50+x49+……+x+1)=x51﹣1,令x=﹣2代入即可求出答案.②根据条件可求出x4=1,从而可求出答案.【解答】解:(1)由题意给出的规律可知:x100﹣1(2)①由给出的规律可知:(x﹣1)(x50+x49+……+x+1)=x51﹣1∴令x=﹣2,∴(﹣2)50+(﹣2)49+(﹣2)48+…+(﹣2)+1=,②∵x3+x2+x+1=0,∴(x﹣1)(x3+x2+x+1)=x4﹣1=0,∴x4=1,∴x2016=(x4)504=1【点评】本题考查规律型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找出规律,本题属于中等题型.。
2 阅读下面资料:
小明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对面积为a的△ABC逐次进行以下操作:分别延长AB、BC、CA至A1、B1、C1,使得A1B=2AB,B1C=2BC,C1A=2CA,顺次连接A1、B1、C1,得到△A1B1C1,记其面积为S1,求S1的值.
小明是这样思考和解决这个问题的:如图2,连接A1C、B1A、C1B,因为A1B=2AB,B1C=2BC,C1A=2CA,根据等高两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底之比,所以S△A1BC=S△B1CA=S△C1AB=2S△ABC=2a,由此继续推理,从而解决了这个问题.
(1)直接写出S1=
(用含字母a的式子表示).
请参考小明同学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2)如图3,P为△ABC内一点,连接AP、BP、CP并延长分别交边BC、AC、AB于点D、E、F,则把△ABC分成六个小三角形,其中四个小三角形面积已在图上标明,求△ABC的面积.
(3)如图4,若点P为△ABC的边AB上的中线CF的中点,求S△APE与S△BPF的比值.
3 如图(1),一块含45°的三角板ABC和另一块含45°的三角板DEC直角顶点重合,显然图中有AD=BE,AD⊥BE.问当三角板DEC 绕C旋转到如图(2)的位置时,
(1)AD=BE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2)求证:AD⊥BE.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三点A(0,a),B(b,0),C(b,c),其中a,b,c满足关系式|a-2|+(b-3)2=0,c=2b-a;
(1)求a,b,c的值.
(2)如果在第二象限内有一点P(m,1),请用含m的式子表示四边形ABOP的面积;若四边形ABOP的面积与△ABC的面积相等,请求出点P的坐标;
附加题:
(3)若B,A两点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运动,设∠BAO的邻补角的平分线和∠ABO的邻补角的平分线相交于第一象限内一点Q,那么,点A,B在运动的过程中,∠AQB的大小是否会发生变化?若不发生变化,请求出其值,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
(4)是否存在一点N(n,-1),使AN+NC距离最短?如果有,请求出该点坐标,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
6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90°,CD∥AB,CD=AB=4cm,点P是边AB上一动点,从点A出发,以1cm/s的速度从点A 向终点B运动,连接PD交AC于点F,过点P作PE⊥PD,交BC于点E,连接PC,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x(s).
(1)若△PBC的面积为y(cm2),写出y关于x的关系式;
(2)在点P运动的过程中,何时图中会出现全等三角形?直接写出x的值以及相应全等三角形的对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