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松
- 格式:ppt
- 大小:4.32 MB
- 文档页数:54
黄山奇松(优秀3篇)黄山奇松篇一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内容及重难点分析:教学中的安排:首先,通过录像初步感知黄山风光。
使学生对黄山有大致的感性认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奇松的特点。
接着,以“黄山奇松‘奇’在哪儿?”这个问题,让学生研读全文,探究体会。
并根据学生的讨论相机出示图片或录像,在问题的讨论中从整体上把握“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特点。
然后,精读这段,落实训练点。
最后,引导学生想象其它奇松的形态,把训练拓展向课外。
重难点:1、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2、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三、教学对象分析: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对于学生“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因此,本课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质疑问题、自读解疑和读议领悟的过程中,给予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空间,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培养创新意识。
四、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一、设境激趣,再现生活,触发情感。
1、回忆课文,体味美感。
昨天老师又从电视中看到了四川九寨沟的风光介绍片,感觉九寨沟的水确实风光旖旎,太令人神往了。
你们学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感受?谁能用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下九寨沟的水给你的感受?2、欣赏黄山“四绝”的风景。
(借助“课件”演示和老师的解说,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形象快捷地让学生对黄山有形象、生动的印象,激起学生想了解黄山的兴趣。
)3、请你也用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黄山给你的感受?4、看来,黄山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而人们对黄山奇松却特别有感情,文中哪句话最能说明?过渡:通过欣赏,我们还知道,人们对四绝之中的奇松特别有感情,正如课文中说的一样,更是情有独钟。
只要你来到黄山上,你就会看到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潇洒、挺秀的奇松。
描写黄山奇松的片段以下是 6 条描写黄山奇松的片段:片段 1:哎呀,你看那黄山的奇松,就像一个个英勇的卫士站立在悬崖峭壁之上,守护着这片神奇的土地!那棵送客松,伸出长长的手臂,像是在和游客们依依不舍地告别呢。
它难道不像一位亲切的朋友吗?每次看到它,我就忍不住想和它打招呼。
观点:黄山奇松真是太神奇独特了!片段 2:嘿!黄山的奇松那可真是一绝啊!那棵迎客松,多热情呀,张开双臂欢迎着每一位到来的客人。
它不就像是我们家里热情好客的长辈么!还有那棵连理松,两根树干紧紧相依,好像一对恩爱的恋人,相互扶持,这画面多美好啊!观点:黄山奇松充满了魅力和温情。
片段 3:哇塞,黄山的奇松简直太让人惊叹了!那棵竖琴松,可不就像是一把巨大的竖琴立在那里嘛。
风一吹,仿佛能听到它演奏出美妙的音乐呢。
你说神奇不神奇?而那棵陪客松呢,安静地站在一旁,真像一个贴心的伙伴陪着我们游览黄山呢!观点:这些奇松给黄山增添了无尽的魅力和风采。
片段 4:天哪,看看那黄山奇松啊!有的像龙在腾飞,有的像凤在起舞,千姿百态的!就说那棵龙爪松,那爪子的形状,多逼真呀,就好像真的龙爪要抓住什么似的,难不成它还想抓住天空?还有那棵探海松,努力地伸向远方,不就是在探索神秘的大海吗?观点:黄山奇松是大自然的杰作啊!片段 5:哎呀呀,黄山奇松太不可思议了!那棵黑虎松,多威风啊,像一只凶猛的黑虎盘踞在那里。
它是不是很霸气呀?再来看看那棵望客松,痴痴地望着远方,像不像一个盼着亲人归来的人呢?真让人感动啊!观点:黄山奇松有着别样的风情和韵味。
片段 6:哟呵,黄山的奇松可真是让人开了眼了!那棵蒲团松,圆圆的像个蒲团一样。
难道不是大自然特意给我们准备的休息之处吗?还有那棵倒挂松,倒挂在崖壁上,简直让人佩服它的顽强生命力。
这黄山奇松,真是绝了!观点:黄山奇松确实是令人赞叹不已的自然景观。
关于黄山的奇松怪石介绍
黄山奇松怪石有“五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
说到奇松,你知道它是怎样的吗?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黄山的松树,姿态万千。
它们或孤傲,或挺拔,或苍老,或婀娜。
它们与怪石和云海组成了一幅幅绝妙的天然图画。
我觉得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迎客松了。
迎客松是一棵百年以上的松树,高约十米,树干大约四人才能合抱住。
它就像一位好客的主人在热情地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似的。
它在悬崖绝壁上生长了几十年,并没有被恶劣的环境所打倒。
迎客松四季都是翠绿的,就连冬天也不例外。
听导游说迎客松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传说:有一次,黄山下着大雪,一位外地游客被困在山上,就在这时,迎客松张开双臂向游客们示意:“快来人啊!我欢迎你们!”就这样,那位游客被救了出来。
在黄山上有许许多多奇形怪状的石头。
有的像猴子观海、有的像猪八戒吃西瓜、还有的像仙女下凡……每一块石头都是惟妙
惟肖的。
—— 1 —1 —。
六年级下语文说课-5黄山松西师大版2019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黄山奇松》, 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几个方面说说我对这一课的教学。
一.说教材《黄山奇松》这篇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 抒发了作者对黄山松的赞叹和喜爱, 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文章的表达很有特色, 采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 把黄山松的奇和美表现的淋漓尽致, 令读者赏心悦目, 心驰神往, 浮想联翩, 如身临其境。
是一篇加强学生语言训练的美文。
新课标中对五六年级的阅读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能借助词典阅读, 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 推想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独立识字的能力和初步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语言评价能力(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受年龄限制, 阅历浅, 认知水平差, 对黄山松比较陌生, 对它的姿态缺乏比较直观的感性认识。
结合本文的特点和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基础, 以及课标对本学段的要求, 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 理解新词的意思。
会用“屹立、饱经风霜”造句。
3.在朗读中感受黄山松的奇和美。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 在读中感悟黄山松的奇和美。
二.说教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达到教和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基于此, 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激趣导入法、指导阅读法、拓展迁移法。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法上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把主动权真正的还给学生, 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 具体的学法是发现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 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三.说教学过程课堂教学过程我分四个板块来说, 下面我分别来说:板块一: 激趣导入, 板书课题板书“奇”字, 让学生组词, 学生有的组“奇怪”, 有的组“奇特”, 有的组“奇松”, 我就在黑板上又写出松字, 并让学生说说奇松的意思, 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导出课题, 今天我们就在作者的带领下来领略黄山的奇松吧, 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黄山奇松作文5篇篇一:黄山奇松黄山乃“天下第一奇山”。
在黄山四绝中,黄山的奇松人们更为情有独钟,在黄山的山顶上,陡崖边,滑坡处都有它们的身影,它们的潇洒,挺秀,优美,遒劲而饱经苍桑,它们给人们留下了最美好的印迹。
黄山的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黄山的松姿态独特,枝干蟠曲,被人比作“天然盆景”,美丽而不妖,清美,挺直的身影留在心头。
黄山的松奇,秀,美而挺,看着无不让人振奋。
黄山松有:迎客松,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欢迎宾客的到来,很是有趣,它已是黄山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黄山松也有:陪客松,陪客松正对着“黄山绝胜处”——玉屏楼,它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正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
黄山松还有送客松,它向下伸出长长的“手臂”,也似好客的主人,对客人依依不舍,在与他们作别。
细细阅读这些苍劲之松,让我肃然起敬。
这些外表潇洒挺秀,优美遒劲,枝干蟠曲的大松实为石头缝中的一棵小小的苗头儿,在与石头这巨人作斗争的同时,力尽全力拼命地吸吮着春雨,拼命地享受柔和,绚丽的春光,身子在不断地长大,灵魂在不断地升华!这不是我们中华民族最美好的象征吗?细细品味这些千奇百怪的松,它们夹在石头缝中,生活了千万年,虽饱经风霜的打击,它丝毫没有动摇,至今日仍郁郁苍苍,充满生机,翠绿欲滴的青枝在春姑娘的呵护下,在它自己的努力拼搏下迸发出生命的活力,这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博大,奋斗精神的体现吗?阅黄山松,读中国人!中华民族近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源远流长,在与日本作斗争时,没有后退,中国人举着刀枪剑杆努力地冲,不正如奇松与石头作斗争吗?中华民族吸取国外精华,自我完善,不正如奇松努力吸取阳光雨露吗?在苍桑的黄山松上,我读到了中国人的奋斗,捕取的精神。
篇二:黄山奇松黄山奇松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
关于黄山奇松的好词有:
1.翠绿欲滴:形容黄山奇松的叶子颜色鲜艳,宛如翡翠般的光泽。
2.挺拔俊秀:形容黄山奇松的树干高大、笔直,形态优美。
3.奇形怪状:形容黄山奇松的形态各异,千姿百态,给人以惊奇
之感。
4.盘根错节:形容黄山奇松的树根盘旋交错,枝节繁复,富有生
命力。
5.迎客松:一种著名的黄山奇松,枝叶向游客倾斜,如同欢迎宾
客的姿态,象征着好客与友谊。
6.送客松:一种著名的黄山奇松,枝叶向下弯曲,如同送别游客
的姿态,象征着惜别与祝福。
7.蒲团松:一种形状独特的黄山奇松,枝叶茂密,顶部平展,如
同蒲团般圆润。
8.竖琴松:一种形状独特的黄山奇松,枝叶向上弯曲,如同竖琴
的形状,富有艺术感。
9.麒麟松:一种形状独特的黄山奇松,枝叶茂密,树干挺拔,形
态奇特,如同麒麟一般。
10.黑虎松:一种著名的黄山奇松,树干粗壮,枝叶茂密,形态威
猛,如同一只黑虎。
黄山奇松主要内容
黄山奇松是黄山景区的一大特色,其主要内容包括:
1. 介绍黄山奇松的特点和数量:黄山奇松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树干形态奇特、枝干纵横交错、树冠茂密等特点的松树,黄山共有数百万株奇松。
2. 讲述黄山奇松的历史和传说:黄山奇松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被誉为“中国奇松之冠”,传说中还有“千年老母松”、“二郎神松”等故事。
3. 探讨黄山奇松的生态意义:黄山奇松是黄山景区的重要生态资源,对于保护黄山的生态平衡、增加氧气产生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4. 强调黄山奇松的保护与管理:由于黄山奇松数量众多,而且树龄较长,需要加强保护和管理措施,防止人为破坏和自然灾害的影响。
5. 总结黄山奇松的价值和意义:黄山奇松作为黄山景区的一大特色,具有重要的文化、历史和生态价值,对于增加黄山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1 -。
黄山奇松作文 10篇奇松,黄山四绝之一。
顾名思义,黄山之松,奇特无比。
迎客松,龙爪松,探海松,黑虎松,雨伞松,无人不知谁人不晓。
最为奇特的还数那连理松。
连理松,树径宽73厘米,高17米,因奇特的外形而吸引一批批游客。
一木两根,呈V字型。
树木粗壮,直入云天,树枝朝外,向阳生长,追求光明。
难道不就像一对恩恩爱爱的夫妇,虽是白发苍苍,耄耋之年,但依然彼此相伴,白头偕老,不离不弃。
还有那大名鼎鼎的迎客松。
迎客松生长在山口,扎根于岩石上,枝枝叶叶都绿意盎然,焕发出勃勃生机。
迎客松树杆微微后仰,苍劲有力,它就像一位热情好客的主人,张开双臂,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
又像一位威武的战士,昂首挺胸,战无不胜。
无论烈日炎炎,还是天寒地冻,他都在此傲然挺立,从骨子里流露出不可磨灭的骄傲。
看到这里,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试想当一颗种子在缺少泥土,甚至缺少水源的岩石缝中茁壮成长,是不屈让它挺住了风吹雨淋,严寒酷暑。
即便是狂风暴雨,枝叶散落,但他还是凭着一个信念,凭着一颗松树的尊严,任由风雨吹打,顽强屹立,却不肯倒下。
通过了那炼狱般的磨砺,他成功了,他活了下来,他变成了一棵秀丽挺拔的奇松。
是什么让你挺立山头,哦,是哪坚强的品质,不屈的性格。
黄山是我国的第一奇山,也是不可多得的5A级旅游风景区,它位于我国安徽省南部。
那里的云海、温泉、奇松、怪石合称“死绝〞,闻名海内外。
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和我慕名来到神奇秀丽的黄山风景区游玩。
一大早,我们来到云谷寺乘着缆车上山。
车厢像一只轻盈的燕子,在山涧、峡谷中穿梭。
透过玻璃,一道道万丈深渊,让人心惊肉跳;一块块形态各异的岩石,令人目不暇接;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松林,叫人心旷神怡。
正当我陶醉在眼前的美景时,缆车不知不觉中到了蘑菇亭停靠站。
我们顺着路标,来到了竖琴松。
虽然这棵松树算不上参天大树,但它的样子非常奇特:它的主干先笔直地向上生长,突然来了一个270度的急转弯,朝下生长,整个形状就像一把巨大的西洋乐器——竖琴,许多细小的纸条就像一根根琴弦。
黄山奇松作文6篇导读:【篇一:黄山奇松】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
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
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
楼前悬崖上有“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
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正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
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蟠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
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黄山松千姿百态。
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篇二:黄山奇松】黄山是大家听说过又没有去过的景点之一,现在就让我做一回小导游吧。
听好了,黄山有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
而我今天要说的就是奇松,它们为什么奇怪呢,因为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可以生长,哪怕是陡崖边都可以生长出一个个挺秀的奇松。
我先说一说迎客松吧。
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身出去,如同一个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的欢迎宾客的到来。
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再说一说陪客松吧。
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在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吧。
最后,我要说的是送客松。
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盘曲,是典型的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地手臂,好像在和游客依依不舍的告别。
这就是黄山的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篇三:黄山奇松】黄山奇松千姿百态,山顶上,陡崖边,石缝间,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
双龙松盘根于石,枝干盘曲,苍劲有力。
它历经沧桑,却依然伸出两枝不失生机的虬枝。